西遊記藝術成就
Ⅰ 四大名著的藝術成就分別是什麼
《水滸傳》是作者施耐庵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北宋農民大起義而寫成的一部偉大的小說。小說傾向鮮明地描寫了人民群眾反抗壓迫的行動。概括了當時不同階層的人們從覺醒到反抗的斗爭道路。正是這些藝術成就,才使《水滸傳》成為我國古代四大文學名著之一。
《水滸傳》是一部長篇英雄傳奇,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代表作之一,是以宋江起義故事為線索創作出來的。宋江起義發生在北宋徽宗時期,《宋史》的《徽宗本紀》、《侯蒙傳》、《張叔夜傳》等都有記載。從南宋起,宋江起義的故事就在民間流傳,《醉翁談錄》記載了一些獨立的有關水滸英雄的傳說,《大宋宣和遺事》把許多水滸故事聯綴起來,和長篇小說已經很接近。元代出現了不少水滸戲,一批梁山英雄作為舞台形象出現。《水滸傳》是宋江起義故事在民間長期流傳基礎上產生出來的,吸收了民間文學的營養。
《水滸傳》是我國人民最喜愛的古典長篇白話小說之一。它產生於明代,是在宋、元以來有關水滸的故事、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創作而成的。全書以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為主要題材,藝術地再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反抗壓迫、英勇斗爭的悲壯畫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揭露了當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現實,成功地塑造了魯智深、李逵、武松、林沖、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說故事情節曲折,語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具有高度的藝術成就。 《西游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這一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同嚴肅的批判巧妙結合起來,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具有重要地位。從19世紀起,《西遊記》就被翻譯為日、英、法、德、俄等10多種文字流行於世。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神魔章回小說的代表作,也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之作。小說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三藏去西天取經,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皆成正果的故事。小說充滿了神奇的幻想,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個五光十色的幻想世界。 《西遊記》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它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像、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築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藝術宮殿,相信它會給每一個讀者帶來愉悅的閱讀體驗。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第一部歷史演義小說和第一部章回小說。它全景式地描繪了漢末至晉統一的百年間歷史,描述了統治集團內部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斗爭、軍事斗爭,對當時動亂的社會狀況有所反映,揭露了董卓等統治者的某些罪惡,逆造了諸葛亮、曹操、周瑜、關羽、張飛等眾人物,結構宏偉,故事曲折,語言精練,深愛我國人民的喜愛。《在國演義》具有多方面的知識和內涵,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豐富,對中國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產生了深遠影響。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作家曹雪芹花費了十年心血鑄就的一部文學巨著。它展現了廣闊的社會背景,通過400多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精心刻畫,描繪了當時中國社會的風情世俗。這部文學名著對中國古典小說的創作水平,是一次巨大提升,因此,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在中國家喻戶曉。
《紅樓夢》出現於清朝「乾隆盛世」年間,這個時期的社會表面好像太平無事,其實各種矛盾正在加劇發展,整個王朝已經到了盛極而衰的精心描述,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特徵。
《紅樓夢》以貴族青年賈寶玉、林黛玉、薛玉釵之間的戀愛和婚姻悲劇為主線。但是,小說的社會意義在於它並沒有孤立地描寫這個愛情悲劇,而是以此為中心,寫出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族存亡過程,從而折射出社會的變化。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還沒有一部作品能把愛情悲劇寫得像《紅樓夢》這樣富有激動人心的力量。小說的標題,以及穿插其間的詩詞曲賦,乃至人名,似乎都各有深意,引發讀者的無限回思索。
Ⅱ 西遊記的藝術特色
《西遊記》是一部優秀的神魔小說,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整部作品故事情節生動有趣、人物性格刻畫豐富詭異、藝術風格詼諧諷刺,語言運用明快、流暢、極富個性化,體現了作者吳承恩非凡的藝術想像力。其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濃烈的浪漫主義幻想色彩;塑造三性合一的人物形象;運用尖銳的矛盾與曲折的情節表現人物性格;大量使用幽默諷刺藝術手法四方面。
《西遊記》不僅僅描寫了取經團隊如何戰勝一系列困難的過程,而且說明了造成這些困難的原因。所謂「心生則種種魔生,心滅則種種魔滅」,反觀諸己,原來所有的困難都源於我們的性格和觀念。戰勝困難的過程,是戰勝自我的過程。
戰勝自我的過程,也就是生命成長的過程。當我們學會了做人,自然就會懂得如何與人為善,懂得如何建立一種互相幫助的人際關系。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最終實現個人與團隊的共同成功。
(2)西遊記藝術成就擴展閱讀:
作為一部偉大的文學名著,《西遊記》並不容易看懂。由於其中紛繁的宗教語言和艱澀的象徵意義,再加之於作品完成之後歷史文化的變遷,以致於人們只能停留在情節的表面,看山高水遠,看妖魔生滅,卻很難理解其中蘊涵的真正價值。
可以通過《西遊記》傳記文學的特點,幫助團隊的管理者們去發現和分析那些影響勞動效率、工作滿意度、以及員工關系的神秘因素。
Ⅲ 《西遊記》的藝術成就及影響
藝術成就:
《西遊記》作為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說,浪漫主義是它的最基本的藝術特徵,它把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影響: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
(3)西遊記藝術成就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Ⅳ 簡答題: 1.《西遊記》的藝術特色 2.《儒林外史》的思想內容 3.《西廂記》的藝術成就 4.元雜劇衰落的原因
1.《西遊記》的藝術特色《西遊記》作為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說,浪漫主義是它的最基本的藝術特徵,它把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一、在整體風格上,《西遊記》洋溢著濃厚的幻想色彩,在古代長篇中構築了一個變幻奇詭而又真實生動的神話世界。不論是光怪陸離的風物環境、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還是別具一格的神魔人物,無不充滿瑰麗的想像,神奇的誇張,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二、在形象塑造上,《西遊記》將人性、物性與神性有機地揉和在一起,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物性,是指神魔形象本體物的現實自然屬性;神性,是指神魔形象所具有的超人的法術和本領;人性,是指神魔形象所寓托某種人的現實社會屬性。其中人性是內在核心,據主導地位。正是三者的水乳交融,妙合無垠,塑造出了許多具有高度美學價值的神魔形象。三、在藝術結構上,全書經緯分明,嚴謹完整。此書由大鬧三界、取經緣起、西天取經三大部分組成,這三大部分既是有機聯系的藝術整體,又各自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每一部分也由各有起訖相對獨立的若干小故事組成。其中大鬧三界是序幕,取經緣起是過渡,西天取經是主體。全書以唐僧師徒取經為貫穿始終的主要線索,把數十個小故事串聯起來,可稱為是「線性結構」。四、在藝術格調上,《西遊記》繼承了寓庄於諧的優秀傳統,「戲墨寓至理,幻筆抒奇思」,亦諧亦謔,寓嘲寓諷,輕松活潑,妙趣橫生,使作品充滿詼諧的興味,產生出異常濃烈的喜劇性效果。作品或隨意點染,涉筆成趣,或借題發揮,針砭時弊,或冷嘲熱諷,饒有情趣,可謂嬉笑怒罵,皆成妙文。 2.《儒林外史》的思想內容《儒林外史》通過對儒林文士生活和精神狀態的現實主義描寫,繪制出一軸色彩斑斕的士林人物長卷。它以功名富貴和文行出處為中心,站在俯視整個封建文化的高度,對科舉制度統治下的儒林群像和儒林心態作了深刻的剖析,既是一部儒林醜史,又是一部儒林痛史。不僅如此,作者還提出了儒林群體的命運這一歷史的課題,孜孜不倦地探求儒林的真正出路。因此小說的思想內容可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科舉制度的嚴峻批判;二是對理想人生的熱切追求。首先是通過三類否定性的人物形象,全面批判了科舉制度弊端和功名富貴觀念。 1. 第一類是儒生形象,這類人物最具典型意義,也寫得最為成功。其中有熱衷功名、利祿熏心的腐儒,如周進、范進,他們老實平庸,懦弱猥瑣,思想麻木之極,知識貧乏之極,一生匍匐於科舉制下,精神也受其毒害和摧殘;有虔誠相信八股舉業和封建禮教而自害害人、中毒毒人的迂儒,如馬二先生、王玉輝,一個視舉業為神聖不可侵犯,誠心誠意地四處宣揚舉業至上,一個真心篤信禮教,自覺以禮律己,他們既是封建思想的傳播者,更是受害者;還有原本純朴善良卻被八股制腐蝕而最終蛻化變質的陋儒,如匡超人、牛浦郎,他們精神墮落、道德敗壞、廉恥喪盡,正是功名富貴的頹風熏染的結果。 2. 第二類是官紳形象。他們是科舉制度的直接產物,出仕則大多為貪官污吏,處鄉則大多為土豪劣紳,成為政治腐敗的根源。前者如王惠、湯奉,憑借科舉得意,陞官發財,壓榨百姓,貪婪成性,作威作福;後者如嚴貢生、張靜齋,通過科舉特權,交通官府,魚肉鄉鄰,橫行霸道,無惡不作。這樣,作者就把科場批判與官場批判、政治批判結合起來,既在更深層次上揭露科舉制度的腐敗,又提高了全書的思想價值。 3. 第三類是名士形象。他們苦苦謀求的是「異路功名」的終南捷徑,實為科舉制度的派生物。這些人不走八股正途,貌似風雅,實際上不過是一些閑得無聊的紈絝子弟,名落孫山的科場士子,搔首弄姿的斗方詩人,招搖撞騙的幫閑篾片,他們裝腔作勢,攀附權貴,在骨子裡對功名富貴依然念念不忘。作者通過湖州鶯脰湖盛會、杭州西湖詩會、南京莫愁湖高會幾次集中亮相,揭露了這些假名士的無恥丑態和骯臟靈魂。上述三類形象,恰如閑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所說:「其書以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有心艷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貴而驕人傲人者;有假託無意功名富貴,自以為高,被人看破恥笑者。」可見,八股取士制度構成了牢籠一代文人的巨大厄運,功名富貴觀念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和世風的頹敗,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深思索。其次是通過三類肯定性的人物形象,來寄託作者的理想,反映他不斷探索的心路歷程。 1. 第一類是帶有某種叛逆精神的杜少卿和沈瓊枝。杜少卿寓有作者的影子,是一個既有傳統品德,又有名士風度的人物。他鄙薄功名,蔑視權貴;對某些封建禮俗提出大膽挑戰,追求恣情任性、不受拘束的生活;尊重女性,要求個性解放。在他身上有比較多的離經叛道的味道。沈瓊枝是一個具有某些新因素的奇女子形象,她敢於反抗封建婚姻制度,敢於同封建勢力做堅決斗爭,不慕財富,不懼官府,力圖掌握自己的命運,努力維護婦女的獨立人格,閃耀出叛逆思想的光芒。這兩個人身上,已初步具有了民主主義思想的光彩。 2. 第二類是真儒名賢形象,如遲衡山、虞育德、庄紹光等。他們均看重文行出處,淡泊功名利祿,追求合理的道德操守和人格的自我完善,表現出濃厚的原始儒學精神。同時他們又主張以「禮樂兵農」的實學取代空談性理的理學,以經世致用的學問取代僵化無用的科舉時文,真正代表著作者的社會理想。作為全書核心事件的祭祀泰伯祠,就是他們企圖通過復古手段來挽回世道人心、以傳統禮樂來改造現實社會的寫照。但這只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這些賢人君子也最終難免「風流雲散」。 3. 第三類是市井奇人形象,有季遐年、王太、蓋寬、荊元。這四位奇人不受功名富貴羈絆,不受禮法名教束縛,傲骨嶙峋,安貧樂道,既自食其力,又文采風流,追求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現出尊重自我人格、疏離政治功利、要求個性自由發展這樣一些近代民主主義思潮的萌芽。但這些市井細民卻又被抹上文人、儒者的色彩,賦予了「琴棋書畫」的雅興,這實際上是作者心造的幻影,是作者為新一代讀書士子設計的人生出路。 3.《西廂記》的藝術成就《西廂記》的藝術成就 1. 《西廂記》的結構宏偉而緊湊,嚴整而巧妙,呈現出縱橫交錯、跌宕多姿的復雜面貌。在《西廂記》中,兩種沖突兩條線索相互交織、相互制約:一是以鶯鶯、張生、紅娘為一方同以老夫人為另一方的沖突,這是貫穿全劇的主線;二是鶯鶯、張生、紅娘之間的性格沖突,這構成了作品的輔線。兩條線索有主有次,並行交織,使得相互之間的矛盾得以充分展開,有力地推動了情節的發展,也使得人物性格更為豐滿生動。作者還善於利用懸念編織情節,巧妙地設置了「賴婚」、「酬簡」、「哭宴」等一系列懸念,真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曲折跌宕,扣人心弦,增強了作品的戲劇效果。 2. 《西廂記》的人物個性鮮明,血肉豐滿,成功地塑造了鶯鶯、張生、紅娘、老夫人等戲劇典型。首先,作者善於通過錯綜復雜的戲劇沖突來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達到了人物性格與戲劇沖突的完美統一。其次,作者善於通過心理活動的描寫來揭示人物的性格,惟妙惟肖,纖毫畢現,這樣就大大開掘了人物隱秘奧妙的內心世界。最後,作者還善於通過動作描寫來刻劃人物,《西廂記》的人物動作大都不甚復雜,卻能很好地揭示出人物的精神狀況和心理態勢,蘊涵有豐富的潛台詞。 3. 《西廂記》的語言自然而華美,典雅而富麗,具有詩意濃郁、情趣盎然的獨特風格。作者善於把質朴活潑的民間口語和精煉雋永的詩詞語言熔鑄在一起,雅俗並行,本色而又有文采,生動活潑而又雅緻清新;《西廂記》中的不少曲詞善於渲染氣氛,創造出詩一般的意境,具有濃郁的抒情意味;《西廂記》的人物語言也都是高度個性化和充分戲劇化的,完全切合戲劇角色的身份、地位、教養和性格,如鶯鶯的語言嫵媚蘊藉,張生的語言文雅熱烈,紅娘的語言鮮活潑辣,惠明的語言粗獷豪爽,都表現得恰如其分。王世貞稱《西廂記》是北曲的「壓卷」之作,王實甫也確實堪稱文采派的典型範式。另外,《西廂記》對雜劇的體制也有所創新。它打破了元雜劇一本四折、外加一楔子的通例,是由五本二十折組成的大型連台雜劇。它也打破了每折只能由一人主唱到底的成規,在必要時一折戲可輪番主唱。體制的革新,大大豐富了戲劇的藝術表現力。 4.元雜劇衰落的原因 5.柳永在詞史上的地位和貢獻 1. 北宋詞至柳永而一變。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也是真正開啟宋詞天地的重要詞人。他以一落魄文人,流連坊曲,採納市井新聲,為文人詞作輸入新鮮血液,並自覺地以市民情調取代貴族情調,變「雅」為「俗」,從而改變了詞的審美內涵和審美情趣,在詞中開拓出另外一番境界。從內容上來看,柳詞雖仍多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之作,但也體現出許多新的傾向,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第一,在描寫男歡女愛的傳統題材時,柳詞從達官顯宦的峻台重閣轉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樓,具有濃厚的市民氣息。這類詞作有的表現了世俗女性大膽潑辣的愛情意識,有的表現了慘遭遺棄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聲,有的抒寫了處於社會下層的伶工樂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願望,皆透露出新的時代氣息。第二,工於羈旅行役,他把這些本來多入於詩的言志抒情內容一並移入詞中,用來描寫江湖流落的索寞,抒發別離相思的況味,此類作品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藝術境界。第三,部分詞作還展現了北宋承平之世繁華富庶的都市生活與多彩多姿的市井風情,這在柳永之前的詞作中是不曾見過的。另外,那些抒寫作者身世遭遇,表達懷才不遇的憤懣和對遊宦生涯厭倦的作品也頗值得注意。著有《樂章集》。 2. 柳永詞標志著北宋詞發展的轉折,他對詞的創造性貢獻更主要是體現在詞調和藝術方面。首先,發展了詞的長調體制。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間原有的曲調,或把小令擴展為慢詞,或舊曲新翻,或自創新調,使慢詞的曲牌大為豐富,詞的體式至此相當完備,這樣就增加了詞的表現容量,擴大了詞的表現能力。長調蔚然成為一代風氣,倡導之功不能不歸於柳永。其次,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柳永把六朝小賦的作法移植於詞,創造了鋪敘展衍、恣意渲染的藝術手法,寫景狀物備足無余,敘事抒情淋漓盡致;與鋪敘相配合,他還長於白描,不加藻飾而又生動傳神;此外,構思細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層次分明也是柳詞的重要藝術特徵。第三,革新了詞的語言表達方式。柳永也能以清麗的語言寫傳統的雅詞,但他貢獻最大的卻是使用極其生動、淺近的語言寫出的俚詞。他一掃晚唐五代詞人的雕琢習氣,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語、口語入詞,以通俗流利的語言取代雅緻綺麗的修辭,達到了「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的境界。正是在柳永手中,俚詞才具備了和傳統雅詞分庭抗禮的資格。作為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柳永對後來詞人沾溉甚深,許多大家都受惠於他,柳詞不僅促進了宋代俗文學的發展,也為金元曲子開啟了先河,以至有人稱他為「曲祖」。代表作品有《雨霖鈴》(寒蟬凄切)、《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望海潮》(東南形勝)。 (略) 你買一本文學史裡面總結的全 我就不一一給你打出來了
Ⅳ 《西遊記》如何構成了巨大的藝術成就
《西遊記》塑造來了孫悟空這樣自一個理想化的神話英雄人物,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獨特創造。書中塑造的許多人物,神奇而又有強烈的現實感,這也是神話小說中罕見的。它創造了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天上地下,龍宮冥府,表現了令人神往的廣闊世界,充滿了神奇幻想的浪漫主義。語言上生動流利,人物對話個性化,表現了幽默詼諧的藝術情趣。簡言之,血肉豐滿的人物、奇幻曲折的情節、完整宏偉的結構構成了《西遊記》巨大的藝術成就。
Ⅵ 西遊記的藝術成就和社會意義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回諷刺和嚴肅的批答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
Ⅶ 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藝術成就最高的是哪一部
有的人認為是三國演義。因為這裡面對於社會的借鑒意義實在是太大了。我的一個親戚(是一個工商所的所長)說,只要看懂了看透了三國演義,你在政治上就會無往而不利。我因為不在官場,不知道這個意義,但是看到他說的那麼嚴肅,看來這個小說對於從事政治的人還是很有幫助的。我爺爺就比較喜歡看,我是沒有興趣的。
當然,也會有人看水滸傳,這裡面的英雄人物,無論是武松,還是林沖,都是響當當的人物,他們可以為了義氣而奮力拚殺,這個是不是就是當時的義薄雲天的一個很明顯的表現?你怎麼看這些好漢們?
Ⅷ 西遊記的藝術成就和社會意義
中國古典小說中,《西遊記》的內容是最為龐雜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既讓佛、道兩教的仙人們同時登場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裡注入了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有時還掉書袋似的插進幾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顯得亦庄亦諧,妙趣橫生。這種特點,無疑使該書贏得了各種文化層次的讀者的愛好。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
[編輯本段]【相關評價】
《西遊記》一書,自始至終,皆言誠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學,並無半字涉於仙佛邪淫之事。或問《西遊記》果為何書?曰實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清代學者)張書紳
吳承恩撰寫的幽默小說《西遊記》,裡面寫到儒、釋、道三教,包含著深刻的內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統治意義的神話作品。吳承恩本善於滑稽,他講妖怪的喜怒哀樂都近於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歡看。——魯迅
《西遊記》其想像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極為鮮明,而且讀者面最寬,老少咸宜。此書的副作用極小,是一部鼓舞人積極斗爭、永不灰心、為達到目標而百折不撓的書。——(北大教授)白化文
沒讀過《西遊記》,就像沒讀過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一樣,這種人侈談小說理論,可謂大膽。——(法國當代比較文學家)艾登堡
《西遊記》全書故事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興味。——《法國大網路全書》
似庄而諧的神魔小說在中國古典小說名著中,《西遊記》要算是最駁雜的一部書。它糅合進了佛、道、儒三家之言,對這樣一部神魔小說,要想做出比較確切的、與普通讀者的閱讀感受吻合的理性解析,首先考察一下它的成書過程以及作為小說情節主體的唐僧取經故事的演變過程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從這中間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出,這個本來是弘揚佛法的故事怎樣會加入道教的內容,又怎樣蛻變為富有文學魅力、情趣的小說,以及由其自身矛盾所形成的藝術特點。
在中國古代小說中,《西遊記》是一部思想性和藝術性都臻於第一流的偉大作品。它也是明代長篇小說的重要流派之一——神魔小說的代表作。它在神魔小說中的地位,相當於《三國演義》之於歷史演義小說。
神魔小說通常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部分叫做出身傳,另一個部分叫做靈應傳或降妖傳。《西遊記》的結構也是這樣。第一至十二回是全書的引子,其中前七回講孫悟空的出身和大鬧天宮等故事,為他的神通廣大和後來追隨唐僧去西天取經提供背景材料;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則介紹小說的另一主人公唐僧,交代取經的緣由。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是全書的主要部分,演述唐僧、孫悟空師徒四人降妖伏魔、西天取經的故事。
孫悟空出身傳中的大鬧天宮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機智的、堅強的孫悟空的形象。他具有強烈的反抗性格,藐視腐朽無能的天宮統治者,喊出了「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號。正像有人所說的,「如果沒有歷史上發生的許多次規模巨大的、猛烈地沖擊了封建王朝的農民起義、農民戰爭,大鬧天宮的情節不可能想像得那樣大膽,孫悟空作為一個叛逆者的形象也不可能塑造得那樣光彩奪目。」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神魔小說的兩大主題:尋找與追求,斬妖與降魔。《西遊記》把二者巧妙地聯系和結合起來。它告訴人們:為了尋找、追求、實現一個美好的理想和目標,為了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必然會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必須去頑強地戰勝這些困難,克服這些挫折。
Ⅸ 急!西遊記的藝術成就西遊記的主要內容
西遊記的藝術成就
http://www.kuhome.com/liter/ShowArticle.asp?ArticleID=6961&Page=25
《西遊記》內容簡介
《西遊記》產生於十六世紀的中國明朝嘉靖公元 1522 —1566)時期,距今已四百多年了。作者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居士 ,《西遊記》是吳承恩中年時期寫成初稿,後來經過潤飾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積累下來並在民間流傳的有關唐僧取經的文學作品和故事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造,並且把原來的以唐僧取經為主的故事,改為孫悟空為主的戰天斗地史。
孫悟空是全書中最光輝的形象。「 大鬧天宮」突出他熱愛自由、勇於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經」表現他見惡必除、除惡必盡的精神。孫悟空大鬧天宮失敗後,經過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鎮壓,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個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個頭戴緊箍,身穿虎皮裙,專為人間解除魔難的英雄。在重重困難之前頑強不屈,隨機應機,就是鎮魔者孫悟空的主要特徵。
《西遊記》描寫的幻想世界和神話人物,大都有現實生活作基礎,同時在神奇的形態下體現了作家與人民的某些美好願望。八十一難、七十二變、各種神魔的本領都充滿幻想色彩;五花八門、奇光異彩的寶貝,顯然是人們為了征服自然或戰勝敵人才假想出來的。《西遊記》 構成了浪漫主義的基本藝術特徵。
《西遊記》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峻的批判藝術地結合起來,使不少章回妙趣橫生,完滿地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鮮明愛憎。九九八十一難所包含的四十一個小故事也都通過僧徒、神佛、妖魔間的錯綜關系表現出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這無數充滿斗爭的幻想情節中,意味深長地寄寓了廣大人民反抗惡勢力,要求戰勝自然、困難的樂觀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時代的社會現實。
東勝神州傲來國有一花果山,山頂一石,產下一猴。石猴求師學藝,得名孫悟空,學會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斗去可行十萬八千里,自稱「美猴王」。他盜得定海神針,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又去陰曹地府,把猴屬名字從生死簿上勾銷。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議,把孫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馬溫。當猴王得知弼馬溫只是個管馬的小官後,便打出天門,返回花果山,自稱「齊天大聖」。玉帝派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美猴王連敗巨靈神、哪吒二將。孫悟空又被請上天管理蟠桃園。他偷吃了蟠桃,攪鬧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盜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離天宮。玉帝又派天兵捉拿。孫悟空與二郎神賭法斗戰,不分勝負。太上老君用暗器擊中孫悟空,猴王被擒。經刀砍斧剁,火燒雷擊,丹爐鍛煉,孫悟空毫發無傷。玉帝請來佛祖如來,才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
如來派觀音菩薩去東土尋一取經人,來西天取經,勸化眾生。觀音點化陳玄奘去西天求取真經。唐太宗認玄奘做御弟,賜號三藏。唐三藏西行,在五行山,救出孫悟空。孫悟空被帶上觀世音的緊箍,唐僧一念緊箍咒,悟空就頭疼難忍。師徒二人西行,在鷹愁澗收伏白龍,白龍化作唐僧的坐騎。在高老莊,收伏豬悟能八戒,豬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個徒弟;在流沙河,又收伏了沙悟凈,沙和尚成了唐僧的第三個徒弟。師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求經。
觀音菩薩欲試唐僧師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賢,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為婿,唐僧等三人不為所動,只有八戒迷戀女色,被菩薩吊在樹上。在萬壽山五庄觀,孫悟空等偷吃人參果,推倒仙樹。為了賠償,孫悟空請來觀音,用甘露救活了仙樹。白骨精三次變化,欲取唐僧,都被悟空識破。唐僧不辨真偽,又聽信八戒讒言,逐走悟空,自己卻被黃袍怪拿住。八戒、沙僧斗不過黃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變成老虎。八戒在白龍馬的苦勸下,到花果山請轉孫悟空,降伏妖魔,師徒四人繼續西行。烏雞國國王被獅精推人井內淹死,獅精變作國王。國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從井中背出屍身,悟空又從太上老君處要來金丹,救活國王。牛魔王的兒子紅孩兒據守火雲洞,欲食唐僧肉。悟空抵不住紅孩兒的三昧真火,請來菩薩降妖。菩薩降伏紅孩兒,讓他做了善財童子。西梁女國國王欲招唐僧做夫婿,悟空等智賺關文,堅意西行,唐僧卻被毒敵山琵琶洞蠍子精攝去。悟空請來昴日星官,昴日星官化作雙冠子大公雞,才使妖怪現了原形。不久,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攔路強盜,再次把他攆走。六耳獼猴精趁機變作悟空模樣,搶走行李關文,又把小妖變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樣,欲上西天騙取真經。真假二悟空從天上殺到地下,菩薩、玉帝、地藏王等均不能辨認真假,直到雷音寺如來佛處,才被佛祖說出本相,獼猴精被悟空打死。
師徒四人和好如初,同心協力,趕奔西天。在火焰山欲求鐵扇公主芭蕉扇扇滅火焰。鐵扇公主惱恨悟空把她的孩子紅孩兒送往洛伽山做童子,不肯借。悟空與鐵扇公主、牛魔王幾次鬥智鬥法,借天兵神力,降伏三怪,撲滅了大火。比丘國王受白鹿變化的國丈迷惑,欲用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的心肝做葯引,悟空解救了嬰兒,打退妖邪。壽星趕來把白鹿收回。滅法國王發願殺一萬僧人,孫悟空施法術,把國王後妃及文武大臣頭發盡行剃去,使國王回心向善,改滅法國為欽法國。在天竺本國,唐僧被月宮五兔變化的假公主拋綵球打中,欲招為駙馬,悟空識破真相,會合太陰星君擒伏了玉兔,救迴流落城外弧布寺的真公主。
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終於來到靈山聖地,拜見佛祖,卻因不曾送人事給阿儺、伽葉二尊者,只取得無字經。唐僧師徒又返回雷音寺,奉送唐王所贈紫金缽做人事,才求得真經,返回本土。不想九九八十一難還缺一難未滿,在通天河又被老黿把四人翻落河中,濕了經卷,至今《佛本行經》不全。
唐三藏等把佛經送還大唐首都長安,真身又返回靈山。三藏被封為旃檀功德佛,悟空被封為斗戰勝佛,八戒受封凈壇使者,沙僧受封金身羅漢,白龍馬加升為八部天龍,各歸本位,共享極樂。
Ⅹ 西遊記的藝術成就
《西遊記》這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現在非常好,它主要是強調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