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古跡遺址
A. 深圳還有哪些古跡遺址
赤灣古炮台,大鵬古鎮,新安古城,龍崗客家民居,山崗遺跡,咸頭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沙井龍津古石塔,筍崗老圍元勛舊址,赤注天妃廟,中英街,赤灣天後宮,大鵬所城,振威將軍賴恩爵墓,大萬世居,鶴湖新居,文武帝宮。
B. 關於寧夏的一些古跡遺址
1、蕭關,為古代西北邊地著名關隘。秦漢帝王出巡,漢唐文人出塞,都與蕭關有緣。蕭關方位在何處,向有爭議,但在寧夏固原縣東南這一大略方位是沒有爭議的。
秦漢蕭關,應該是指三關口至瓦亭峽這一險要的地帶,這里雖非絕壁,卻險峻雄奇。處在這一防禦地帶上的瓦亭,地處六盤山東麓邊緣,實質上是蕭關的重要屏障。這里不但雄峰環拱,深谷險阻,易守難攻,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而且有涇水南出彈箏峽三關口,是蕭關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個防禦體系。而今,這里四季涇水涌動,潺潺生輝。春來野桃花遍野滿山,夏秋山色滴翠,黛墨遠映,伴以高架橋涵,火車出入,天塹通途,也是遊人觀覽的去處。
最佳時間: 全年
交通指南: 鐵路交通:包蘭鐵路穿越寧夏境內,與全國各大鐵路干線相通直達沿海各口岸,寶中電氣化鐵路南北貫穿固原境風165公里,連通了京包,隴海兩大幹線,貨物可經歐亞大陸橋的隴海-蘭新線抵達中亞和歐洲。 公路交通:固原地區境內公路四通八達,西安-蘭州,蘭州-宜川,平涼-銀川國道公路 縱橫穿越固原。
秦、漢王朝與雄踞蒙古草原的匈奴長期對峙,時有戰爭。秦惠文王時,拔義渠二十五城;秦昭王時,攻滅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這就是固原城北戰國秦長城。
2、秦長城
這條長城宛如一條巨龍,起自甘肅省臨洮縣的洮河谷地,途經渭源、隴西、通渭、靜寧縣,順葫蘆河東岸經北峽口從閆廟進入寧夏西吉縣,經黃家岔、玉橋、張結子、好水川口,單民、興隆鎮、謝家東坡、王家灣、韓家堡至將台,在將台以90度的角度轉折向東,順馬蓮河河谷至馬蓮水廟出西吉而進入固原縣的張易鄉,至黃堡東,轉折為東北方向,進入紅庄鄉政府。長城過紅庄後進入滴滴溝,出滴滴溝山口後至孫家莊、白家灣,在這里又轉折向東,經過吳庄、閆家莊,至明庄西北,便分為兩道,形成"內城"和"外城"之分。
內城從明庄過公路,便爬上固原城西北5公里的一道順向小丘陵上,經郭庄、十里鋪過清水河後至沙窩。外城更向西北形成一個不規則的弓背狀,經喬窪過清水河,過河後再折向東南至沙窩與內城合二為一。內城與外城遺跡形成極為鮮明的對比。內城城墩城牆高大、寬厚、完整,城線筆直如劃,氣勢雄偉巍峨。全線約8公里長的內城遺跡保存較完好,除現代公路及少數後期沖溝穿破外,全線基本上不曾中斷,每200至230米便有一個城墩。外城已殘毀不堪,大部分夷為平地,殘留的城墩多為2至3米高,大部分看不到城牆。
長城過沙窩後爬上程兒山,經陽窪以南、中庄喬家溝,上黃水廟、王家崾峴、黃家莊而出固原縣進入彭陽縣川口鄉的黃灣以北、彭陽鄉的姜窪、豐台、陽窪、崾峴前窪、陡坡子、李岔、城陽鄉的瑤灣、白岔、喬渠、長城白馬廟、祁家莊、張溝圈、小庄、施坪,從劉家堡子出彭陽縣,又進入甘肅省鎮原縣的孟家塬。在祁家莊和小庄之間的轉彎處,有一節多出長城主線1公里而伸向正南張溝圈村的長城。說明在長城施工之前,曾經有過系統而精心的地理位置勘察,施工中有統一的技術規范要求。但施工時由於政區的分工,兩個政區之間並末完全同步施工所致,因此,長城在此處又向東北成90度的轉向。長城在固原地區境內經過西吉、固原、彭陽3縣,全長約174公里。
3、 唐制勝關
唐制勝關(安化縣城)遺址位於縣城西2公里,永豐村南側。涇源縣地處六盤山腹地,素有「秦風咽喉,關隴要地」之稱,歷來為兵家重地。地處六盤山東麓的瓦亭蕭關,千百年來更是刀光劍影,烽火狼煙,留下了許多歷史紀實和遺跡。 唐朝為防禦吐蕃攻襲在原州先後設置「原州七關」:木峽關、石峽關、石門關、六盤關、制勝關、木崝關,驛藏關。七關中涇源境內就有六盤關、制勝關、木崝關、驛藏關四關。唐朝軍隊和吐蕃在爭奪這些重要關隘時不斷發生戰爭,互有勝負,爭奪異常激烈。制勝關(舊稱大震門),為原州七關之一,控制隴西一帶,管領沿坡小寨25處。宋乾德二年(964年)廢關,改置安化縣城。遺址呈方形,邊長500米,面積25萬平方米,開東西二門,東門有瓮城長49米、寬38米。城址現已開墾為農田,田間常露有漢代繩紋瓦片。近年出土有唐宋元代陶器、瓷器及「開元通寶」等銅幣。
編輯本段交通
唐制勝關交通 在涇源縣城西1.9公里處,香水河北岸,可在當地包車或自駕車前往。
4、 古城
古城位於寧夏朝那縣城西16公里處的古城鎮人民政府駐地,朝那城因其年代久遠,故名古城,為秦漢朝那縣治所。朝那城址居古城川正中,茹河北岸,這里三面環山,峰巒疊嶂,為通往古長安的要沖。 朝那古城地勢平坦,其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682米、南北寬480米,佔地面積32.7萬平方米。朝那城牆殘高1-13米不等,基寬14米,夯土層14~20米。朝那城依東西南北開四門,今彭固公路穿東西城門而過。沿朝那城牆外四周辟有深3米、寬20米的護城壕塹,至今猶存。
5、西安州古城,位於海原縣西南20公里處,背靠天都山,前臨銷黃川,古城大體完好,應該是固原境內保存較完好、較大的古城址之一。城址為長方形,邊長近千米,每邊有19個等距離的馬面,每50米一個。馬面,是宋代築城的標志。
6、固原城,地外寧夏南部山區,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固原境內城的緣起已有兩千多年了,最早應是烏氏城,而得以沿襲且發展起來的城就是現在的固原古城,並留下了大量的歷史遺跡,如鍾鼓樓、禹王廟鐵塔、文瀾閣等。
內城:周圍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垛口一千零四十六座,炮台二十八座。
7、
C. 敦煌(及周邊)有哪些遺址性的景點或古跡
要想撿到這些東西可不容易。該撿的都被撿掉了。
有陽關玉門關等遺址。不過都建於漢代。
D. 日月潭周圍有那些名勝古跡
孔雀園
位於環湖公路旁的一座專門飼養孔雀的動物園,設立於1968年。園中約有多隻孔雀,主要是藍孔雀。 日月湧泉從大竹湖步道可就近觀賞日月湧泉壯觀美景,是注入日月潭潭水主要來源,取萬大溪溪水,自武界壩攔截溪水,由過水隧道流至日月潭,因武界地區地勢較高於日月潭,故產生湧泉現象。
日月湧泉
從大竹湖步道可就近觀賞日月湧泉壯觀美景,是注入日月潭潭水主要來源,取萬大溪溪水,自武界壩攔截溪水,由過水隧道流至日月潭,因武界地區地勢較高於日月潭,故產生湧泉現象。
玄光寺
在日月潭玄光寺碼頭下船,登山可以參拜玄光寺和玄奘寺。 玄光寺下面,有玄奘負笈像碑。玄奘負笈像又稱《玄奘取經圖》,是很著名的玄奘畫像,幾乎各種有關玄奘的書籍,都會看見這一幅畫像。畫中的玄奘大師,赤足芒履,身負滿載佛經的行笈,生動表現了玄奘不遠萬里、歷盡艱辛、誓取真經的形象,使人們對這位文化交流使者產生由衷的崇敬和欽佩。 玄光寺
站在玄光寺前眺望日月潭,雖然薄霧迷濛,但拉魯島及涵碧樓半島的山巒景緻已大致可見。往來的遊船盪漾起陣陣漣漪,讓湖水與蒼翠的山巒構成山水一色的美麗景緻。 玄光寺和玄奘寺都是為紀念玄奘法師而建的,只不過前者是臨時存放玄奘靈骨的地方,後者是永久存放其靈骨的地方。 玄光寺建於1955年,前臨光華島,後依青龍山,為一仿唐式建築,該寺地理風水稱該寺占「青龍戲珠」寶地,廟分兩層,分別供奉玄奘舍利子與釋迦牟尼佛金身。 玄奘(600—664),姓陳名禕,俗稱唐僧,法名玄奘,通稱三藏法師。隋文帝開皇二十年(600),玄奘誕生於洛州緱(gōu)氏縣鳳凰台陳村(今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陳河村)。十三歲出家為僧,唐貞觀元年(627)隻身西行,到佛國印度取經,經十餘年返國,得經書六百五十餘部,回國後與其弟子潛心譯經十九年,共譯七十五部,得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他撰述的《大唐西域記》成為世界名著,是研究中亞、西亞及印度次大陸極為重要的歷史文獻,他對世界文化尤其佛教文化做出的巨大貢獻影響至今。梁啟超稱他是「千古一人」,魯迅稱他為「中國的脊樑」。 玄光寺
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2月5日夜半,玄奘圓寂於長安玉華寺。唐高宗悲痛萬分,長嘆曰:「朕失國寶矣!」下令為玄奘舉行國葬。玄奘先被安葬在長安東南白鹿原,次年又遷葬於樊川北原,建塔安奉。此後,玄奘遺骨在戰亂中幾經輾轉,最終於宋仁宗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安置在金陵(今南京)天禧寺。1943年2月,侵華日軍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興建「神社」,意外發掘出玄奘頂骨舍利石函。深知其價值的日本人想獨占,後來迫於輿論壓力,將玄奘靈骨分為六份,分別在南京、北平供奉,並將一部分運回日本,供奉於日本琦玉縣慈恩寺。戰後,台灣佛教界派代表與琦玉縣慈恩寺住持商談,幾度交涉後,日本同意分部分頂骨給台灣,1955年11月25日,台灣僧人將玄奘頂骨舍利從日本迎回台灣。玄奘頂骨被迎回台灣後,很多地方都爭相供奉,最終是蔣介石拍板定在日月潭邊建寺供奉,所建玄光寺完全按唐時風格。1965年11月,玄奘寺建成後,才將玄奘靈骨遷迎入玄奘寺安放。 玄光寺底樓內供奉玄奘大師的金身,玄奘法師神清氣定,目光前視。雕塑上方懸「民族宗師」匾額。 玄光寺的庭院看上去很小,但現在還維持著正常的佛事活動。寺前有玄奘石雕像,庭院後面有一塊石頭,上書「千秋苦旅」,這是對玄奘西行的概括。
E. 濟南周邊除三大名勝外有哪些歷史古跡
【西河遺址】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濟南城東章丘市龍山鎮西北約
【城子崖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山文化的代表遺址和命名地,兼有岳石文化和周至漢代的遺存。位於濟南城東章丘市龍山鎮武原河畔被稱為"城子崖"的台地上
【大辛庄遺址】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商代中晚期遺址。位於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鎮大辛庄東南
【小屯遺址】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商周時期遺址。位於濟南城西南長清縣歸德鎮小屯村東、前平村西南的瀕河高地上
【東平陵故城】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代濟南國、濟南郡、平陵縣治所遺址。位於濟南城東章丘市龍山鎮東北,西南與城子崖遺址相距近2公里。遺址邊長約1900米,略呈方形,總面積360餘萬平方米。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濟南城西南長清縣孝里鎮孝堂山(原名巫山)頂。
F. 黃河周邊的名勝古跡
伏羲文化
仰韶遺址
河套文化遺址
大汶口遺址
大地灣遺址
藍田猿人遺址
周原遺址
水洞溝遺址
西侯度遺址
二里頭遺址
西水坡遺址
馬家窯遺址
古城址
北宋東京遺址
灃鎬遺址
殷墟
唐長安城遺址
海晏三角城遺址
秦咸陽城遺址
隋大興城遺址
漢長安城遺址
鄭州商城遺址
山西平遙古城
統萬城遺址
阿房宮遺址
屍鄉溝商城遺址
西安城牆
漢魏洛陽故城
塔寺廟觀
少林寺
拉卜楞寺
洛陽關林
臨汾東岳廟
開封鐵塔
鸛雀樓
太平興國寺塔
臨猗雙塔
拜寺口雙塔
普救寺
晉祠
香積寺
小雁塔
大雁塔
寶塔
白雲山廟
樓觀台
興教寺
青龍寺
大興善寺
法門寺
金剛座舍利寶塔
萬部華嚴經塔
海寶塔
五當召
伏羲廟
同心清真大寺
瞿曇寺
塔爾寺
一百零八塔
石窟
鞏縣石窟
龍門石窟
麥積山石窟
水簾洞石窟
炳靈寺石窟
須彌山石窟
石空寺石窟
名山
日月山
白雲山
阿尼瑪卿山
巴顏喀拉山
六盤山
賀蘭山
興隆山
祁連山
太白山
秦嶺
呂梁山
陰山
太行山
邙山
崤山
六盤山
崆峒山
大伾山
中嶽嵩山
華山
泰山
勝水
烏梁素海
黃河三峽
沙湖
黃河新安萬山湖
運城鹽池
星 宿 海
美麗的黃河第一彎
黃河源頭
黃河壺口瀑布
扎陵湖與鄂陵湖
孟達天池
禹 門 口
青海湖
三門峽
黃河小浪底
泉城明珠--大明湖
趵突泉公園
黃河三門峽景區景點一覽
三門峽市 亞武山 函谷關 三門峽
黃河古棧道 雁翎關 張公島 秦趙會盟台址
仰韶村文化遺址 會興古渡 女郎山風景區 甘山森林公園
古陝州城遺址 虢國車馬坑博物館 虢國貴族墓地 溫塘摩崖造像
九龍洞風景區 中流砥柱 韶山風景區 三門峽博物館
周總理視察大營紀念館 黃帝鑄鼎塬
參考資料: http://hi..com/waizhuan
G. 有哪些名勝古跡
中國十大風景名勝
萬里長城
桂林山水
杭州西湖
北京故宮
蘇州園林
安徽黃山
長江三峽
台灣日月潭
承德避暑山莊
秦陵兵馬俑
長城一般指現存中國的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7,300多公里(另據報道,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的中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為6,700公里),合14,600華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長城平均高6~7米、寬4~5米,是建於中國古代的浩大的軍事防禦工程。 桂林山水是對桂林旅遊資源的總稱。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圍很廣,項目繁多。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稱。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古跡、石刻等等。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城西,三面環山,南北長3.3千米,東西寬2.8千米,水面面積約5.66平方千米,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千米,湖岸周長15千米。湖中以孤山、白堤、蘇堤分隔為外西湖、里西湖、後西湖、小南湖及岳湖,其中外西湖面積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島嶼,蘇堤、白堤如兩條錦帶般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人工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堤、三島、五湖」的基本格局。 故宮博物院,是指宮城,舊稱紫禁城,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時代皇家所住地,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營建,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 蘇州園林:蘇州城內的園林建築,現存名園十餘處,多為私家園林,佔地面積不大,但以意境見長,以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安排,移步換景,變化無窮。 1997年和2000年,先後有9處蘇州及周邊的園林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位於安徽南部。黃山是中國最著名的山嶽風景區之一。黃山古稱黟山,相傳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來此煉丹,並最終得到升天,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依此傳說,唐明皇赦改黟山為黃山。黃山素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1990年12月黃山風景名勝區作為一項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旅行家徐霞客盛贊「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亦是「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由來。目前黃山景點多達四百餘處,大致可分為溫泉、玉屏、北海、松谷、雲谷、白雲、夢幻幾大景區,其中夢幻景區是近年來新開發的。 黃山三大主峰:第一高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 最平的峰——光明頂,海拔1860米。最險的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 三峽位於中國重慶市和湖北省境內。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 李白詩《早發白帝城》中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描述的就是這地方。 其中有著名的夔門,位於三峽的入口處。兩岸山崖刀劈斧砍,風景十分壯觀。自古就有:「夔門天下雄」的說法。 三峽水電站正是在湖北宜昌的長江水域上建造的。 日月潭位於台灣南投縣魚池鄉,面積7.93平方公里(滿水位8.4平方公里)、水深27米、海拔748米,是台灣最大的湖泊,日月潭也是台灣原住民邵族的居住地,雙潭秋月是台灣八景之一。 1919年4月,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便開始興建日月潭水庫,但由於資金的不足,直到1934年6月才完工,日月潭的湖面面積也從原來的4.55平方公里擴張至7.73平方公里。1948年7月改名為大觀水力發電廠。 避暑山莊是中國著名的清代園林,坐落在河北省承德市,俗稱「熱河行宮」,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園林,佔地達5.64平方公里,圍牆總長度達10公里,民間流行「先有離宮,後有承德」的說法。 秦始皇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東5公里的下河村,1978年時任法國巴黎市長的雅克·希拉克稱兵馬俑的發現為「世界第八奇跡」。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比較大完善的帝王陵寢,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布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 據目前的考證,秦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1.5公里處,普遍認為秦始皇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有機組成部分
H. 黃河流域周圍的名勝古跡
黃河三門峽景區景點一覽
三門峽市 亞武山 函谷關 三門峽
黃河古棧道 雁翎關 張公島 秦趙會盟台址
仰韶村文化遺址 會興古渡 女郎山風景區 甘山森林公園
古陝州城遺址 虢國車馬坑博物館 虢國貴族墓地 溫塘摩崖造像
九龍洞風景區 中流砥柱 韶山風景區 三門峽博物館
周總理視察大營紀念館 黃帝鑄鼎塬
三門峽鄰近景區一覽
鄭州 嵩山景區 開封 洛陽
安陽 新鄉 南陽 桐柏
許昌 信陽
是中國第二大河,僅次於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幹流全長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綏遠、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九個省份,成「幾」字形,向東注入渤海,沿途匯集了三十多條主要支流和無數溪川,流域面積達七十五萬多平方公里.中游段流經廣大的黃土高原地區,許多支流夾帶大量泥沙匯入,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黃色,因而得名。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占宗列渠,海拔五千四百多公尺,四周高山終年積雪。黃河源流段有星宿海,是一片無數小湖的沼澤。出星宿海後進入鄂陵湖和札陵湖到瑪多,繞過積石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長一千九百多公里。上游段自貴德至綏遠省河口鎮,長一千五百多公里。黃河在甘肅境內,穿過不少大峽谷,匯集許多支流.中游段從河口鎮到河南盂津,長一千一百多公里。
河水折向南流,縱貫黃土高原,夾帶著大量泥沙,洶涌而下,到了壺口,地勢陡落,形成壺口瀑布,接著穿過龍門峽流到潼關,河道變寬,因匯入汾沁、洛河和消水等支流,水量大增。河水到潼關為華山所阻,折向東流,過三門峽到盂洛,便進入平原地區。下游段自孟津到山東利津縣注入渤海,長八百七十多公里,由於泥沙於積,水流緩慢,兩岸築有大堤,成為高出地面的「地上河」。
黃河河道以源流段和上游段最曲折,中游段次之,而下游段則筆直。從蘭州到潼關,河水繞流一個長方形的三邊,那就是著名的河套,約長二千公里。河水有時在山東丘陵以北注入渤海,有時在山東丘陵以南奪淮流入黃海,兩者相距達五百公里。
I. 遊玩小記:你知道深圳還有哪些古跡遺址試著列舉兩個
象赤灣古炮台,大鵬古鎮,新安古城,龍崗客家民居,山崗遺跡,咸頭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沙井龍津古石塔,筍崗老圍元勛舊址,赤注天妃廟,中英街,赤灣天後宮.不深圳博物館
大鵬所城
國家級文件保護單位。位於龍崗區大鵬鎮鵬城村。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歷經600多年風雨仍巍然屹立。鴉片戰爭時抗英名將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的「振威將軍第」和福建水師提督劉啟龍的「將軍第」規模宏大,氣勢不凡。此外還有縣丞署、關帝廟、候王廟、趙公祠等。大鵬所城博物館已正式開放。1839年9月,賴恩爵指揮抗英取得勝利的九龍海戰,拉開了鴉片戰爭的序幕。這里是訪古憑吊、了解歷史、領略明清古風的好地方。
振威將軍賴恩爵墓
位於大鵬鎮王岐塘。賴恩爵原葬於大坑上村,清光緒三年遷移到此。
大萬世居
位於龍崗區坪山鎮大萬圍村,建於清乾隆五十六年,是深圳市較為典型的客家寨堡式建築。規模宏大,佔地1.5萬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四角建有炮樓,正面有大門樓,均由高高的圍牆相連,圍牆上有走馬廊相通,圍龍屋大門向南,門樓上塑有「大萬世居」四個大字。大門前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禾坪側仍保留有旗桿石。
鶴湖新居
位於龍崗區龍崗鎮羅瑞合村,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歷經三代人22年建成,是廣東省保存較好的大型客家民居建築。鶴湖新居位於龍崗鎮羅瑞合村,為龍崗羅氏家族聚居地,呈城堡式圍樓。1000多年前,北族南侵,戰亂連年,不少居住在中原一帶的百姓為躲避戰火兵災,紛紛舉族南遷。200多年前,在這群背井離鄉的人當中,有一名河南籍男子羅瑞鳳,他初為小販,因擅長經商,勤儉致富,後積聚了百萬家財。嘉慶22年(1817年),他在龍崗河的沖積平原上發現了「鶴湖山」,於是,羅瑞鳳選擇在此興建家園,取名鶴湖新居。而鶴湖新居的最後完工耗費了羅氏三代人數十年的心血。老屋大門橫額上「聚族於斯」的鐫刻向我們昭示著羅氏家族興建圍屋的願望。傳說當年圍屋之地被周圍的大小7個嶺崗包圍,圍屋自居於中間的小土墩之上,構成「七星伴月」的格局。明顯不同於一般的坐北向南。
文武帝宮
位於龍崗區坪山鎮,是深圳保存最為完整的文武帝宮。「文帝代表孔子,武帝代表關公,文武帝宮是當地客家文化的象徵與體現,客家人崇尚孔子關公,把他們當作神供奉,說明客家文化與儒家文化是相吻合的。」
龍田世居 省級 清 龍崗坑梓鎮田段心村 2002.7.17 黃姓客家圍屋(清道光年)
茂盛世居 省級 清 龍崗區橫崗鎮茂盛村 2002.7.17 何姓客家圍屋(清咸豐年)
大坑煙墩 市級 明 龍崗區大鵬鎮大亞灣 1984.9.6 大鵬古城附屬軍事設施,歷代均有修葺
賴恩爵將軍墓 市級 清 龍崗區大鵬鎮 1984.9.6 古墓葬
賴太母墓 市級 清 龍崗區大鵬鎮 1984.9.6 古墓葬
劉起龍將軍墓 市級 清 龍崗區大鵬鎮大坑山 1983.5.30 古墓葬
振威將軍府 市級 清 龍崗區大鵬鎮古城內 1984.9.6 即賴恩爵府,應並入大鵬古城內。
劉起龍將軍府 市級 清 龍崗區大鵬鎮古城內 1984.9.6 應並入大鵬古城內
J. 中國古跡遺址有哪些
中國古跡遺址有:
萬里長城、北京故宮、
蘇州園林、台灣日月潭、
承德避暑山莊、西安秦兵馬俑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