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信陽市商代遺址

信陽市商代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26 12:55:51

1. 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內什麼時候能建成博物館

新華社鄭州5月25日電(記者雙瑞)位於鄭州市中心的商代中期都城遺址內,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正在施工建設,這是鄭州商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最核心的文物保護展示項目之一。目前主體結構已經封頂,預計年底完工,明年布展。

鄭州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博物館完工後,將與商代城牆形成一組景觀,靠近城牆的一側全是透明的玻璃幕牆,觀眾不僅能觀賞館內文物,還可以近距離看清城牆遺址。

2. 鄭州商代遺址公園地址及公交

鄭州商代都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人民路


附近公交站點與可乘坐公交車:

3. 商代遺址是什麼年代

公元前16世紀到公元前11世紀中。 在鄭州市區內遺址位。面積25平方公里,1950年秋發現。它是早於「安陽殷墟」的商代前期城市遺址,目前仍存在著一座周長為7公里的商代城牆。商城近似長方形,北城牆長約1692米,西牆長約1700米,南牆和東牆長度均為1870米,周長近7公里。城牆底寬20米左右,頂寬5米多,其高度復原後約10米。以全部的城牆長、寬、高計算,鄭州商城約用夯土量為87萬立方米,夯前挖土量約174萬立方米。

鄭州商城內中部偏東和東北部一帶,約占鄭州商城1/6左右的范圍內,遺存有各類高低不平的夯土台基,台基排列不甚規整,但靠近東北隅的較密,而西南部則較為稀疏,其中東北隅就先後發現了20多處商代夯土建築基址,大的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小的僅100多平方米。有的夯土基面上還保存著柱子洞、柱基槽和石柱礎,表明這里是商代的宮殿區。中部偏南處,發現一處商代夯土建築基址,應是奴隸主居住的地方。在城區內還發現一些形制較小的房基建築,可能是平民居住區。

城內還發現許多農業生產工作,由此推測,在鄭州商城內可能有若干空地進行農業種植,這正是早期城市的特點。

鄭州商城城外,發現一批按一定布局建立起的手工業作坊遺址。北城牆外300多米處,為鑄銅作坊遺址,在鑄銅作坊遺址北部發現一處制骨作坊遺址。南城牆外約600米處發現一處鑄銅作坊遺址,西城牆外約1300米處發現一處制陶作坊遺址。商代墓葬區多分布在城外。

鄭州商城內出土數以萬計的文物,其中最珍貴者如玉戈、玉鏟、玉璋、瑪瑙等玉器,反映了制玉工藝有相當高的水平。城址內東北角1個祭祀坑內出土1件夔龍紋金箔,十分罕見;城址西牆外出土兩件大型銅方鼎,通高分別為14米和0.87米;城址西牆外1座商代墓內出土一件完整的原始青釉瓷尊,高27厘米,輪制,飾席紋和籃紋,胎質呈灰白色,細膩堅硬,器表遍施光亮晶瑩的黃綠色釉,這件原始瓷尊的出土把我國的制瓷歷史上溯到3000年前;在商代墓內還出土有製作精緻的象牙觚和象牙梳;還出土460多枚穿孔貝,這是當時使用的貨幣;出土的吹奏樂器棗石塤和陶塤,展示了我國古代音樂源遠流長。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鄭州商代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鄭州商城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商代奴隸社會和中國古代城市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4. 中國安陽商代遺址又名殷墟,佔地約24平方公里,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區西北小屯村一帶,距今已有3300多年歷史


小題1:A
小題2:A

5. 河南都有那些名勝古跡

1、安陽殷墟

殷墟,原稱「北蒙」,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

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

殷墟是中國至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

6. 1998年在河南( )市郊考古挖掘出商代初期都城遺址。

應該是選 (A) 偃師商城早於以安陽殷墟為代表的商代晚期,從中可較清晰地看到商人文化的歷史軌跡,其發現足以震驚世人。偃師市文物局專家郭宏濤說,學術界已達成共識,它是我國迄今發現商代早期城址中年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帝都。偃師二里頭夏都的廢棄,偃師商城作為商代都城的興起,是中國歷史上夏、商王朝更替的重大事件。偃師商城的始建年代可作為夏、商文化的界標,國家重點工程——《夏商周斷代工程》更是把這一學說作為該工程的標志性
不對··不應該是商丘,商丘是商朝繁榮的時期的都城!!

1983年春季,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洛陽漢魏故城工作隊在偃師縣屍鄉溝一帶發現了一座商代早期的城址,當即引起了學術界的極大關注。其後,考古所派出了河南二隊,專門對偃師商城進行勘察、鑽探、試掘、發掘和研究。以上工作為進一步確認偃師商城的年代、性質和功能,提供了大量的證據。
一、偃師商城的形制特徵
1,牆體寬厚,城門狹窄偃師商城目前已解剖了東、西、北三面城牆,南城牆尚在進一步勘察之中。東牆有曲折,長度1600餘米,西牆長1710米,北牆1240米。城牆厚17—18米,基槽深0.6—1米,一般從黃生土層即開始起夯,夯層厚約10厘米,夯打平整,夯窩密集,排列多重疊,夯窩直徑約5厘米。
根據發掘資料的排比,牆體寬厚是商代前期四座古城的普遍特徵。山西夏縣東下馮商城南城牆,長440米,僅為偃師商城長度的三分之一,但牆體厚度已達8米許。夯層尺寸與偃師商城無異,唯夯窩直徑稍大,湖北黃陂盤龍城,面積比偃師商城小的多,而城牆牆體卻異常寬厚。鄭州商城東城牆,其長度與偃師商城相仿,但牆體厚達22米。
與寬厚城牆極不相稱的是狹窄的門洞。已發掘的西城門全長16.5米,寬度僅2.4米。東城門的發掘結果與西城門大同小異,寬度也是2.4米。
2,宮城與拱衛城組合配置偃師商城南部中央有一組宮殿建築群,周圍有800餘米長的夯土圍牆,牆厚2米,我們把它暫稱為宮城。宮城之內已發掘完四號、五號兩處宮殿建築基址。宮城的東北和西南各發現一座拱衛城,拱衛城平面亦成方形,每面長寬近200米,都有2米厚夯土圍牆。但城內的建築分布與宮城內涵判然有別。兩座拱衛城之內布滿了排房式建築,它們或許是倉莫、武庫的集中地。
3,自成一體的封閉式宮殿建築宮城內四號宮殿東西長51米,南北寬32米。正殿面闊36.5米,南北進深11.8米,前沿有四幅台階可供上下。東、西、南三面廊廡相連。南有門道,寬2.5米。五號宮殿情況復雜,其建築遺跡可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建築東西長達107米,正殿東西54米,南北14.6米,四周有48塊柱礎石,平均間距2.5米。前沿下有四對狗坑,內埋狗架,相互間距2.6—3.7米,它們的有規律的分布,可能與正殿台階的位置有某種關系。正殿兩側還各有25—28米寬的北廡基址,這進一步增強了正殿的寬大宏偉。下層建築平面亦成方形,東西長約38米,南北長約42米。中間方形庭院中有水井兩眼,它的大部分建築遺跡疊壓在上層建築之下。四號宮殿與五號宮殿上下層建築遺跡,就其主要特徵來說都是一致的,即以北邊正殿為主體,東、西、南三面設廊廡的、自成一體的封閉式建築。
4,濃厚的軍事防禦色彩偃師商城的寬厚牆體和狹窄的城門,應是出於軍事方面的考慮。城南三座小城各自用夯土牆設圍,也同樣屬於軍事防禦體系的一部分。另外,西城門側旁有3—4米寬的斜坡「馬道」,一端與城牆垂直相交,一端與城內大道相通,其功能是為了便於兵士迅速登臨城頭。城外除了護城路之外,還有寬深的護城壕。
5,工程浩繁的都城排水系統東城門的路土之下,發現一處構思巧妙的石木結構的排水孔道。寬度2米,高1.5米。底用石版魚鱗狀鋪砌,與水流方向一致。兩壁用石塊壘砌,其間夾砌木柱,共同支撐上面的木蓋板或圓木,其上再鋪草泥土成為道路,因此而組成立體排水系統。根據鑽探,這條排水孔道一直向西延伸,長800餘米,直達宮城。在宮城以西的相應位置也同樣發現有這種排水孔道,全部相加長達一千餘米。此外,在四號宮殿南側,還曾發現較狹窄的石砌排水孔道,長、寬約1米,用石塊壘砌,上有蓋板。顯然是屬於宮殿自身的排水設施。
二、關於偃師商城的始建年代和廢棄年代
在城牆牆體的多次解剖過程中,均有商代早期的鬲、豆、罐殘片出土,這表明偃師商城的始建年代不會早於商代早期。
發掘西城門過程中,兩座商代早期陶器墓(MMl8、M21)打城了城門洞內側的路土。依此,偃師商城的始建年代也不會晚於商代早期。這就從考古地層學上證明,偃師商城是商代早期的一座城址。
偃師商城的使用時期並不短暫。五號宮殿上下兩層建築遺跡的發掘表明,這座宮殿有著建築——使用——廢棄——再建築——再作用——再廢棄的漫長過程。從偃師商城北城牆解剖情況看,與二里岡上層相當的某段時期內,北城牆曾經作過修補。再次,宮城之北的灰土溝發掘中發現灰土堆積多達七—八米之厚。以上諸多跡象表明,偃師商城始建於商代早期,繁榮於商代二里岡時期,廢棄於二里岡上層晚期,或更遲一些。三、關於商城的性質這一學術課題目前尚在熱烈的討論之中。自漢以來歷代西毫說者,均明確指出西毫就在偃師以西的屍鄉一帶。《漢書地理志》河南郡偃師縣條下班固自注雲:「屍鄉,殷湯所都」。
偃師商城西北幾百米的杏園村,最近有許多唐代墓誌出土,志文中多指此地為「屍鄉」、「西毫」、「毫邑」。如景龍三年(709)李延禎墓誌:「乃訪舊瘞於北邙,祔新瑩於西毫」。這些記述說明,唐代前期仍沿襲著漢人舊稱,稱這里為「西毫」、「屍鄉」故地。有的墓誌文還詳明唐偃師縣在今偃師老城,而不是偃師商城以西的新寨村。

7. 河南商代遺址有哪些

1、鄭州商代遺址(二里崗遺址、小雙橋遺址)
2、焦作府城商代早期遺址
3、洛陽偃師商城遺址,為商代西亳城的遺址
4、河南省安陽市殷墟遺址

8. 河南省有哪些著名文化遺產 文物

文化遺產也稱為文化資產,是指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等文化的保持價值。每個民族以及城市都有著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遺產。河南是中國文明的發源地,在哪裡有著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下面的河南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大運河

大運河河南段遺產點包括洛陽市回洛倉遺址和含嘉倉遺址、通濟渠鄭州段、通濟渠商丘南關段等7項。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以通濟渠、永濟渠為「人」字狀兩大撇捺延伸,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北通涿郡(今北京),南達餘杭(今杭州),全長2700多公里,為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2014大運河申遺成功,成為河南第四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1、花木蘭傳說(虞城縣)

2、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汝南縣)

3、盤古神話(泌陽縣、桐柏縣)

4、白蛇鬧許仙傳說(鶴壁市淇濱區)

5、董永與七仙女傳說(武陟縣、汝南縣、西平縣、遂平縣)

6、柳毅的傳說(衛輝市)

7、崔鶯鶯和張生的故事(輝縣市)

8、邵原創世神話群(濟源市邵原鎮)

9、漢族敘事長詩《郭丁香》(固始縣)

10、愚公移山傳說(濟源市)

11、趙氏孤兒傳說(溫縣)

12、大禹神話傳說(禹州市)

13、王莽攆劉秀傳說(西平縣、遂平縣)

14、靈寶黃帝傳說(靈寶市)

民間美術(9項)
1、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市)

2、黃河澄泥硯(鄭州市惠濟區、孟州市、陝縣)

3、汴京燈籠張(開封市)

4、柘城李秀山泥塑(柘城縣)

5、農民畫(舞陽縣、汝南縣)

6、虢州石硯(靈寶市)

7、秦氏絹藝(滑縣)

8、方城石猴(方城縣)

9、民間剪紙(陝縣、靈寶市、盧氏縣、輝縣市、魯山縣)

民間音樂(13項)
1、板頭曲(南陽市)

2、中州箏派(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3、籌音樂(許昌市)

4、司馬懿得勝鼓(溫縣)

5、超化吹歌(新密市)

6、嗩吶(沁陽市)

7、大銅器(西平縣、遂平縣、郟縣)

8、河南盤鼓武陟縣、開封縣)

9、官會響鑼(項城市)

10、軋琴(舞鋼市)

11、信陽民歌(信陽市)

12、鄭王詞曲(沁陽市)

13、西坪民歌(西峽縣)

民間舞蹈(13項)
1、火龍舞(孟州市)

2、蘇家作龍鳳燈(博愛縣)

3、高抬火轎(沁陽市)

4、齊天聖鼓(靈寶市)

5、回民秧歌(項城市)

6、大仵民間舞蹈(柘城縣)

7、跑帷子(湯陰縣)

8、花挑舞(固始縣)

9、艾庄銅器舞(許昌縣)

10、豫西獅舞(洛陽市大里王獅舞、鞏義市小相獅舞)

11、麒麟舞(蘭考縣、睢縣)

12、火綾子(商城杈傘舞)(商城縣)

13、雙人旱船舞(臨穎縣)

文化遺產,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

9. 商代遺址代表了哪兩個朝代的文明

鄭州商代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一帶,為商代早期(前16世紀—前13世紀)都城遺址[1]。

1950年,鄭州商代遺址被發現[2]。鄭州商代遺址東起鳳凰台,西至西沙口,北抵花園路,南到二里岡,面積約25平方千米,包括三重城垣遺址、宮殿區遺址、居住聚落遺址、墓葬區、手工作坊遺址、窖藏坑等遺跡類型,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銅器、玉器、骨器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以周長約7千米的(內城)城垣遺址和分布范圍巨大的宮殿區遺址保留最為完整,也最具歷史文化價值
鄭州商代遺址為商代早期(前16世紀—前13世紀)都城遺址[1] 。
1950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隊發現了鄭州商代遺址[2] 。
1952年10月至1953年,中國第一屆考古工作人員訓練班和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鄭州商代遺址的二里崗一帶先後2次發掘,發現了很多重要的商代遺跡和遺物,並命名為商代二里崗期文化[4] 。
1955年秋,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鄭州商代遺址中部的白家莊,發現商代夯土層[5] 。
遺址特點
鄭州商代遺址城垣為夯土板築,平面為長方形,橫斷面呈梯形,北城牆長約1692米,西城牆長約1700米,南城牆和東城牆均為1870米,城牆周長近7000米,西城牆和北城牆西段破壞較嚴重,殘牆大部分被埋在地面以下,東城牆和南城牆的大部分還保留在地面上,城牆底寬20米—30米,頂寬5米多,高約10米;在城垣外有數段夯土外城牆,城市帶有外城。鄭州商代遺址宮城內,分布著20多處宮殿基址。鄭州商代遺址宮殿屬框架結構建築[6] 。

鄭州商代遺址復原沙盤模型
文物遺存
鄭州商代遺址發現有城牆、宮殿夯土基址、手工作坊、墓葬、青銅器窖藏、祭祀遺址等一大批遺跡,出土了青銅器、陶器、原始瓷器、玉器、石器、骨器、象牙器、習刻字骨等大量遺物。出土有成群青銅器200餘件,最高者達1米。杜嶺方鼎,鼎的口部和腹部略呈長方形,口沿外折,在口沿上有兩個對稱的圓拱型豎耳,鼎腹呈斗形,深46厘米,底部由四個上粗下細的柱型足承托器身,鼎身裝飾有饕餮紋和乳釘紋。銅鼎形體碩大,是商代早期青銅器的代表作,也是商代早期較大的一件青銅器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