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遺址
『壹』 山西有哪些紅色遺址
此次普查革命遺址較為集中的是晉中和長治。晉中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軍總部(前方總部)、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師部、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等高級黨政軍機關活動時間較長的地區,有536處革命遺址。長治市是革命老區,是太行、太岳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上黨戰役的發生地,現發現遺址519處。在革命遺址類別中,重要黨史(歷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有1412處,重要黨史(歷史)事件及人物活動紀念地有727處,革命領導人(重要人物)故居有218處,烈士墓有197處,紀念設施有554處。其中,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黃崖洞保衛戰烈士陵園、白求恩紀念館、朱德總司令在陵川舊址、劉胡蘭紀念館、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晉綏解放區革命烈士陵園、晉綏軍區司令部遺址、晉西北行政公署遺址等。
『貳』 箕子陵的遺址分布
山東省曹縣箕子墓
<<封神榜>>中的箕子,殷紂王之諸父,官居太師。孔子稱箕子、國神比干、微子為殷之「三仁」。武王伐紂,恥為周臣,率眾五千東渡朝鮮,受封為王。其後裔南去稱韓王,為大韓民族之屬。2005年6月份前大韓民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曾來該處憑吊。在曹縣城南20里鄭庄鄉王場村.
山西陵川縣箕子陵
潞城市微子鎮子北村中,有一個巨大的土堆,高兩三丈,佔地面積二畝有餘,鎮人自古至今稱之為「箕子墓」。
箕子,約公元前十一世紀時的商末人,名胥餘,是紂王帝辛的叔父,比乾的長兄,曾封於箕方,即今天的山西省太谷、榆社一帶,故稱箕子。微子、箕子、比干同是商末的三個仁人。
周武王伐紂時,微子為了保存自家一族,順應歷史潮流,帶著族人肉袒出城以降周武王姬發。比干於紂王在位時,因不斷進諫忠言,被昏庸無道的紂王處死。據說死得非常慘烈,竟被剖心而死。箕子雖沒有死諫,卻堅守自己的節操,裝愚守拙,將外表混同於塵俗。據說箕子曾退出朝廷,隱居深山,在山西省陵川縣的棋子山鑽研圍棋,是圍棋的鼻祖。鑽研圍棋只是表象,掩藏心中的憂憤才是本質。其時,他曾作琴曲《箕子操》,時常彈奏以抒發心中的悲憤。周武王取代殷紂王的政權以後,箕子沒有煽動商朝遺民對新政權仇恨,而是率領像伯夷齊叔一類不願作周朝臣民的人遠走高飛,遷徙朝鮮。他另闢疆土,延續宗廟,與朝鮮半島的土著一起建立了「箕氏侯國」,並得到了周朝的承認,史稱「箕子朝鮮」。關於「箕子朝鮮」之說,中國漢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有記載。據說多年以後,箕子朝周時,路過當年故都廢墟,悲愴凄然之情油然而生,於是作《麥秀歌》而悲詠:「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後世對於微子、比乾和箕子的評價,以孔子為最。《論語》中有語曰:「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孔子對箕子作出了極高的評價,把他和微子、比干並稱為「仁」。
關於箕子死後葬於何地,史學家眾說紛紜,有史書說箕子墓在山東省的曹縣,也有史料記載箕子陵在朝鮮平壤的乙密台下。潞城的微子鎮為何也有箕子墓呢?實在不得而知。我猜想,微子鎮是商末紂王庶兄微子的封地,史稱「微子國」,與箕子的封地相隔約三百華里。也許箕子那時與微子時有交往,多次來過微子鎮吧。箕子歿後,該地的老百姓便為他堆起了一座衣冠冢以示紀念吧。
2011年11月12日,時值初冬季節,潞城市文物旅遊局的朋友邀我同到微子鎮去探訪箕子墓。幾經打聽,我們尋到了箕子墓,但見一個巨大的土堆,遍生野蒿,枯草飛揚,寒鴉棲樹,驟然驚飛,平添了幾分凄涼。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箕子墓嗎?沒有寬敞的墓道,更沒有石人、石獸,甚至連一通墓碑也沒有,令人惆悵。然而,我又想,箕子生前就很淡定,將外表混同於塵俗,死後更不會張揚,連其真正的葬身墓地都令歷代史學家們難以定論。其實箕子真正的葬身之墓究竟在何地已並非重要,重要的是箕子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為後世留下了一通不可磨滅的巨碑。
『叄』 山西革命紀念地有哪些
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黃崖洞保衛戰烈士陵園、白求恩紀念館、朱德總司令在陵川舊址、劉胡蘭紀念館、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晉綏解放區革命烈士陵園、晉綏軍區司令部遺址、晉西北行政公署遺址等。
『肆』 太行山有哪些歷史傳說
人們都聽說過「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羿射九日」、「神農嘗百草」等神話故事,翻翻書本也能知道出自《山海經》、《淮南子》等典籍中。然而,這些神話傳說均出自於太行山上的長治一帶知道的人可就不多了。
居太行之巔的山西省東南部,地形之高,有與天為黨之稱,因此古稱上黨。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積淀著民族優秀文化的無盡內涵,從古至今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開荒創世。繁衍生息,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的文化。從目前已發現的三處舊石器時代、一百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考察證明,早在一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此活動。因此太行山地區的長治一帶,是我國史前神話傳說的密集區域,其內容豐富、范圍廣闊,印證著這里的古老文明。專家學者根據珍貴的古典文學、文獻史料考證發現,華夏文明典籍中記載的「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羿射九日」、「神農嘗百草」等神話故事均起源於我們雄奇狀美的太行山上,而且世代相傳,凝結並升華成了中華民族的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為性格特徵的精神寫照。
古代傳說中的女媧就是在今長治縣上郝村天台山上,煉頑石補倉天、治洪水平烈火,免生靈於塗炭。反映了這位剛烈女性民族大無畏的浩壯氣概和先民對生存空間的熱烈情感,並體現了一種置個人安危於度外而為民造福的無私奉獻精神。而挽弓射九日,化枯焦為綠蔭,救黎民於水火的「後羿謝日」的地方則在屯留縣城西北30公里的老爺山上。後人把後羿尊為神,在山上立廟祭祀,並以每年農歷六月初六形成古廟會。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在百穀山〔今長治老頂山〕「嘗百穀,制耒耜,教民耕種」,即所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實現了人類歷史上從游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耕的重大轉折。如今百穀山上遺有神農井、耒耜洞與百穀泉。而在長子境內的羊頭山上是神農遍嘗百草而得嘉禾之處。長治縣的黎嶺相傳是炎帝耆國的地方,在這里他奠定了中華民族始興與統一的基礎。炎帝女兒女娃也正是在長子的發鳩山上憤而化作精衛鳥,銜木石誓填東海,因此長子縣的發鳩山至今被傳為精衛填海故事發生的地方。
在中國悠久而燦爛的古代文化寶庫中,神話傳說可謂是一種神奇瑰麗的藝術奇葩,這些美麗動聽的神話故事,雖然反映了遠古時代先民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原始解釋和對美好理想的嚮往,並給後人留下極其深邃的精神啟迪。如果你對以上典故發源地有興趣或者持不同看法,不妨粗略考證一番,定讓你千回百轉而又落腳於太行山上。
『伍』 陵川縣的歷史沿革
陵川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塔水河遺址、西瑤泉遺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2.6萬年前舊時期晚期人類就在此居住.塔水河遺址位於今陵川奪火鄉塔水河畔,1985年出土了一個六齡童頭蓋骨化石及大量哺乳類動物化石、石製品、灰燼層、燒骨、破碎骨片等。
陶唐時代,堯分天下為九州,屬冀州之域,陵川地區是堯舜兩個部落的地盤。
舜建虞朝,舜帝繼承堯制,肇啟天下為十二州,此屬冀州。
夏商兩代,均為冀州所領,且屬於 「王畿」之地。
西周初期,陵川地區屬於晉國的封邑。後為北狄所據,至春秋中期復為晉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韓、趙、魏被正式冊命諸侯,三分晉地,陵川地區當時隸屬於韓。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將白起伐趙,上黨太守馮亭為了聯趙抗秦,即以17城歸趙,陵川地區為趙所有。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長平大戰後,陵川地區歸於秦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天下,推行郡縣制,陵川地區屬上黨郡。
西漢初期,漢武帝始置並州,領上黨、雁門、河東等郡,陵川地區劃歸上黨郡泫氏縣。
東漢大致沿用西漢舊制。
三國時期,陵川地區屬曹魏。
西晉政權建立後,泫氏縣仍屬並州上黨郡。晉光熙元年(306年),陵川地區為北漢領土。晉永嘉五年(311年),劉淵族人劉翟攻陷長安,北漢之平陽以東地區皆歸羯人石勒,陵川地區也在其內。
東晉大興二年(319年),石勒建趙國於邯鄲,史稱後趙,陵川地區屬後趙。東晉孝武十一年(383年),西燕慕容永稱帝,始置建興郡(郡治陽阿城),陵川地區屬建興郡,稱泫氏縣。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罷建興郡為建州,領高都、安平、長平、泰寧四郡。由原泫氏縣分置平高縣,二縣都隸屬建州長平郡,郡治設於泫氏。陵川地區當時劃歸平高縣。北齊末,改平高縣為高平縣,並把泫氏縣並入。
北周滅北齊後,於周建德三年(574年)並高都、長平二郡置高平郡,屬建州,陵川地區為建州高平郡所轄。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天下郡,改建州為澤州。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劃高平縣東之一始部置陵川縣。陵川立縣不久,於隋大業三年(607年)又廢州改郡,澤州改置為長平郡,陵川屬長平郡。隋義寧元年(617年),長平郡復改為澤州。
唐武德元年(618年),分澤州為蓋、建、澤三州。於高平置蓋州,領高平、丹川、陵川、蓋城等四縣。其中的蓋城縣為設置蓋州的同時,在陵川境內西南部新置縣,其范圍大部在陵川,包括高平、丹川兩縣接近陵川邊境的一些地方。蓋城縣治在今陵川西南21.5公里的蓋城村。唐武德六年(624年)建州廢入蓋州。武德九年,並廢丹川、蓋城兩縣。原蓋城縣所領的地區,分別劃歸陵川和高平二縣。
唐貞觀元年(627年),蓋州廢入澤州,全國分為10道,澤州陵川縣屬河東道所轄,州治由端氏遷回晉城。
唐天保元年(742年),澤州改高平郡,陵川縣屬高平郡所轄。唐乾元元年(758年),高平郡復為澤州,陵川縣復屬澤州。
五代十國時期,陵川沿革時有變更。唐末屬澤州、隸昭義節度、河陽節度等。後晉屬澤州、昭義軍。當時因梁、晉時常爭奪澤州,陵川縣時屬梁,時屬晉,時屬時間都不長久。
宋太宗時,劃全國州郡為15路,陵川歸河東路澤州(或稱高平郡)所領。
金天會五年(1128年),澤州改南澤州,陵川屬南澤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復為澤州,陵川縣屬之。
金元光二年(1224年),升澤州為忠昌軍節度,陵川屬忠昌軍節度。
元紀祖中統元年(1260年),置澤州司侯司。陵川縣隸澤州司侯司,屬河東山西道,為腹里。元代確立行省制度後,陵川仍隸澤州司侯司,屬中書省平陽路。元大德九年(1305年)改屬中書省晉寧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澤州直隸州,直屬於山西布政使冀寧道,陵川縣隸屬於澤州直隸州。
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澤州府,陵川為山西省澤州府所轄鳳台、高平、陽城、陵川、沁水等5縣之一,直至清末未變。
民國三年後,撤銷澤州府。山西分為雁門、河東、冀寧3道。陵川屬山西省冀寧道管轄。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裁道,實行省、縣二級制,陵川又直接歸山西省政府轄領。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山西實行專署建制之後,陵川屬山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該專署原為閻錫山所轄政權機構,不久變為共產黨領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行政機構。閻錫山發動「十二月事變」爆發後,陵川成了國民黨晉東南和豫北一帶的活動中心。國民黨在其所佔領的地區,設立了軍區設計委員會。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日軍侵佔陵川後,把陵川劃歸上黨道。1943年,太行抗日根據地為適應抗戰形勢需要,在原陵川和高平兩縣邊境劃出一部分,設立陵高縣。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陵川全境解放,太行解放區日益擴大,行政區劃作了新的調整,廢陵高縣,恢復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以前的建置。1945年12月,屬太行第四專區。轄7縣1市(除陵川之外其餘都在豫北),專區初駐沁陽紫陵鎮,後移焦作。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人民解放軍主動撤出焦作之後,一度遷至陵川蓋城。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下半年,撤銷邊區建制,成立華北人民政府之後,陵川劃歸太行第三專區。專區所轄各縣在原晉東南地區。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之後,撤銷太行行署,恢復原山西省建制,陵川歸屬山西省第三專區。
1958年省府調整行政區劃,改為晉東南專區,陵川仍歸其屬。1958年11月,於原陵川地區設陵川聯社。
1959年2月,改為陵川公社。1959年7月20日,陵川縣恢復原建制。
1985年晉東南地區撤銷,陵川歸晉城市管轄。 2001年,調整陵川縣鄉鎮行政區劃,由5鎮13鄉調整為9鎮3鄉,鄉鎮平均人口2.09萬人,平均面積146.43平方千米:撤銷曹庄鄉、城關鎮,合並設立崇文鎮。撤銷丈河鄉、附城鎮,合並設立新的附城鎮。撤銷侯庄鄉、潞城鄉,合並設立潞城鎮。撤銷橫水河鄉、馬圪當鄉,合並設立新的馬圪當鄉。撤銷馬武寨、古郊鄉,合並設立新的古郊鄉。撤銷冶頭鄉、六泉鄉,合並設立新的六泉鄉。撤銷楊村鄉,設立楊村鎮。原禮義鎮、平城鎮、西河底鎮、秦家莊鎮、奪火鄉鎮建制保持不變。
2012年,陵川縣轄7鎮5鄉,410個行政村,1312個自然村,總戶數量級61729戶,其中農戶57903戶,總人口2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2.6萬。 2013年,陵川縣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22534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20882公頃,比2012年減少310公頃。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17399公頃,小麥種植面積278公頃。 2013年,陵川縣全年糧食總產量11.83萬噸,比2012年減產3.43%;其中,夏糧產量791噸,比2012年減產24.5%;秋糧11.75萬噸,比2012年減產3.3%。2013年,陵川縣全年油料產量1011噸,比2012年增產0.8%;葯材產量3289噸,比2012年增產52.8%;水果產量2137噸,比2012年減產46.1%;蔬菜產量31480噸,比2012年增產2.55%。 2013年,陵川縣全年肉類總產11923噸,比2012年增長36.8%。其中,豬肉產量10345噸,比2012年增長39.2%;牛肉產量88噸,比2012年下降44%;羊肉產量669噸,比2012年增長25.7%。2013年年末生豬存欄96595頭,比2012年增長4.1%;生豬出欄116085頭,比2012年增長13.9%。2013年年末牛存欄235頭,比2012年下降75.2%;牛出欄155頭,比2012年下降86.1%。2013年年末羊存欄59453隻,比2012年增長18.4%;羊出欄49863隻,比2012年增長40.5%。2012年年末禽存欄67.51萬只,比2012年增長4.1%;禽出欄56.76萬只,比2012年增長44%。2013年全年禽肉產量822噸,比2012年增長39%;兔肉產量95噸,比2012年增長69.6%;禽蛋總產量8099噸,比2012年增長37.8%;蠶繭總產量84噸,比2012年下降27%。
2013年年末,陵川縣全縣森林面積13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2.07%。2013年全年木材產量2528立方米,比2012年下降45.65%。2013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320公頃,比2012年下降28%;四旁植樹65萬株,比2012年下降35%;育苗面積380公頃,與2012年持平。 2013年年末,陵川縣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31.48萬千瓦,比2012年增長2%。機械耕地面積15840公頃,比2012年增長0.57%;機械播種面積12860公頃,比2012年增長3.71%;機械收獲面積9660公頃,比2012年增長5.11%。全陵川縣縣農機化經營總收入達到10920萬元,比2012年增長7%。 2013年末,陵川縣全縣規模以上工業15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17216.7萬元,比2012年同比下降2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9.3%,其中國有控股企業比2012年增長8.2%,非公有制企業比2012年增長15.8%。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比2012年增長0.58%,重工業比2012年增長10.2%。
2013年,陵川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7209萬元,比2012年下降4.36%,其中:煤炭行業36898.7萬元,比2012年下降36%;農副食品加工業15630.7萬元,比2012年增長16%;化工行業17007.8萬元,,比2012年下降1.4%;非金屬礦物製品業21808.9萬元,比2012年下降1.7%;冶煉行業35862.9萬元,比2012年增長60%。 2013年,陵川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6969.1萬元,比2012年下降79.1%;實現利潤-1252.9萬元,比2012年下降105.7%;虧損企業虧損額6934.7萬元,比2012年增長44.2%。 2013年,陵川縣全縣鄉鎮及民營經濟增加值22.42億元,增長4%;總產值67.89億元,增長4.2%;營業收入58.13億元,增長3.7%。 2013年,陵川縣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53億元,比2012年增長29.2%。2013年年末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共有2家,,完成總產值9224.2萬元,比2012年增長102.9%;竣工產值5569.3萬元,比2012年增長60.9%。 2013年,陵川縣全年固定資產投資29.98億元,比2012年增長31.2%。其中:第一產業46870萬元,比2012年增長11.8%;第二產業114356萬元,比2012年增長24.3%;第三產業138532萬元,比2012年增長46.6%。2013年,陵川縣全年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3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5個,2013年完成投資10.1億元,佔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3.7%。
2013年,陵川縣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39682.3萬元,比2012年增長13.4%。分地域看,城鎮92962.8萬元,比2012年增長13.6%;鄉村46719.5萬元,比2012年增長13.1%。
2013年,陵川縣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比2012年增長24.5%,服裝鞋帽、針、紡織類比2012年增長12%,化妝品類零售額比2012年增長9.7%,日用品類比2012年增長22.9%,汽車類比2012年增長2.9%,石油及製品類比2012年下降8.7%,文化辦公用品類比2012年下降57.2%,書報雜志類比2012年增長9.8%,機電產品及設備類比2012年下降16.2%,其它類比2012年增長22%。
2013年,陵川縣全縣公路通車里程1582.5公里,2013年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86億元,比2012年增長6.7%。 2013年,陵川縣全縣郵電業務總量11953.94萬元,比2012年增長22.6%;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541萬元,比2012年增長13.73%;電信業務總量10412.94萬元,比2012年增長23.98%;新增行動電話用戶47840戶,2013年年末達到185754戶,比2012年增長34.7%;陵川縣全縣寬頻接入用戶達到27308戶,增加5654戶,比2012年增長26.1%。2013年,陵川縣全年旅遊企業個數為16個,共接待旅遊人數275萬人次,比2012年增長173.2%,實現旅遊總收入6.25億元,比2012年增長46.4%。
2013年年末,陵川縣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93106萬元,比2013年年初增加19179萬元,比2012年增長2.85%。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48479萬元,,比2013年年初增加48293萬元,比2012年增長12.07%。各項貸款余額261198萬元,比2013年年初減少2178萬元,比2012年下降0.83%。
『陸』 山西哪有些革命舊址、遺址、歷史古跡
山西的古跡
世界文化遺產
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台山,涌現出一批風景區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大同(第一批)、平遙(第二批)、祁縣 、新絳、代縣(第三批)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第一批)、山西省臨縣磧口鎮(第二批)、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 (第三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汾市(13處)
丁村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臨汾縣丁村,位於襄汾縣城南五公里的地方
丁村民宅 明至清 山西省襄汾縣山西襄汾縣城南4公里丁村
陶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
牛王廟戲台 元 山西省臨汾市臨汾縣魏村
霍州州署大堂 元 山西省霍州市霍州市東大街北一側
千佛庵 明 山西省隰縣城西一里許的鳳凰山巔
山東岳廟元至清山西省蒲縣城東二公里的柏山之巔
柿子灘遺址舊石器時代山西省吉縣東城鄉西村
曲村--天馬遺址 周 山西省曲沃縣曲村、翼城縣
大悲院宋、金山西省曲沃縣曲村北
侯馬晉國遺址 東周 山西省侯馬市遺址在侯馬市汾、澮兩河交匯處
廣勝寺 元、明 山西省洪洞縣東北17公里霍山南麓
洪洞玉皇廟元山西省洪洞縣
晉城市 (14處)
姬氏民居 元 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北18公里的陳慪鎮中庄村
崇明寺北宋至明山西省高平市東南15公里的聖佛山東麓
開化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北17公里的舍利山腰
遊仙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遊仙山麓
定林寺元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
南、北吉祥寺 宋~清 山西省陵川縣城西15公里的禮義鎮
龍岩寺金、明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梁泉村
小會嶺二仙廟北宋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小會村
崔府君廟金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禮義鎮
西溪二仙廟金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西溪村
青蓮寺 唐至清 山西省晉城市東南17公里的澤州縣硤石山腰
玉皇廟 宋至清 山西省晉城市東13公里府城村後的黃土崗上
晉城二仙廟 宋 山西省晉城市東12公里的澤州縣金村鄉東南村
澤州岱廟宋至明山西省澤州縣晉城市冶底村
長治市 (18處)
正覺寺金至明山西省長治縣看寺村
觀音堂明山西省長治市
潞安府城隍廟元至清山西省長治市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1938年 山西省武鄉縣
洪濟院金至清山西省武鄉縣沁縣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北隅
武鄉縣大雲寺宋至清山西省武鄉縣
會仙觀金至清山西省武鄉縣東25公里的監漳村西
沁縣大雲院宋至清山西省沁縣郭鎮
原起寺宋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市辛安村
法興寺 唐 山西省長子縣 城東南15公里的慈林山
崇慶寺 宋 山西省長子縣紫雲山
三嵕廟金至清山西省壺關縣鄉南陽護村
天台庵 唐 山西省平順縣東北25公里王曲村
大雲院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順縣西北23公里的實會鄉實會村北龍耳山中
龍門寺 五代~清 山西省平順縣西北65公里的石城鄉源頭村北二里許的龍門山腰
淳化寺金山西省平順縣
明惠大師塔五代山西省平順縣長治市平順縣虹霓村
九天聖母廟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順縣城西10公里處的北社鄉東河村西的土丘上
呂梁市(6處)
馬茂庄墓群東漢山西省離石市
安國寺明山西省離石市
太符觀金至清山西省汾陽市
興東垣東岳廟金至清山西省石樓縣
香嚴寺金至明山西省柳林縣
則天廟 金 山西省文水縣
晉中市(11處)
榆次城隍廟 元~清 山西省榆次市
喬家大院清山西省祁縣
平遙城牆 明 山西省平遙縣
鎮國寺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遙縣
雙林寺 明 山西省平遙縣
慈相寺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遙縣
平遙文廟金至清山西省平遙縣
祆神樓 清 山西省介休市
介休後土廟明、清山西省介休市
旌介遺址 商 山西省靈石縣
資壽寺明山西省靈石縣
陽泉市 (2處)
關王廟 宋 山西省陽泉市
大王廟金至明山西省盂縣
朔州市(3處)
廣武漢墓群 漢 山西省山陰縣
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 遼 山西省應縣
崇福寺 金 山西省朔縣
運城市(22處)
馬村磚雕墓宋、金山西省稷山縣
青龍寺元山西省稷山縣
絳州大堂 元 山西省新絳縣
福勝寺元、明山西省新絳縣
稷益廟明山西省新絳縣
太陰寺金山西省絳縣
萬榮東岳廟 元至清 山西省萬榮縣
萬榮後土廟 清 山西省萬榮縣
萬榮稷王廟金山西省萬榮縣
臨晉縣衙元至近代山西省臨猗縣
禹王城遺址 東周至漢 山西省夏縣
司馬光墓 北宋 山西省夏縣
西陰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山西省夏縣
東下馮遺址新石器時代至商山西省夏縣
解州關帝廟 清 山西省運城市
泛舟禪師塔唐山西省運城市
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唐至明山西省永濟縣
永樂宮 元 山西省芮城縣
西侯度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芮城縣
清涼寺元山西省芮城縣
廣仁王廟唐山西省芮城縣
芮城城隍廟北宋至清山西省芮城縣
忻州市(11處)
洪福寺金山西省定襄縣
阿育王塔元山西省代縣
邊靖樓明山西省代縣
雁門關明山西省代縣
平型關戰役遺址 1937年 山西省繁峙縣
岩山寺 金 山西省繁峙縣
南禪寺大殿 唐 山西省五台縣
佛光寺 唐至清 山西省五台縣
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 1938年 山西省五台縣
顯通寺 明至清 山西省五台縣
廣濟寺大雄寶殿元山西省五台縣
大同市(12處)
雲岡石窟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善化寺 遼、金 山西省大同市
華嚴寺 遼、金、清 山西省大同市
平城遺址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方山永固陵北魏山西省大同市
大同九龍壁明山西省大同市
懸空寺 明 山西省渾源縣
荊庄大雲寺大雄寶殿金山西省渾源縣
渾源永安寺元山西省渾源縣
曲回寺石像冢唐山西省靈丘縣
覺山寺塔遼山西省靈丘縣
許家窯一侯家窯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陽高縣、河北省陽原縣
太原市 (5處)
晉祠 宋 山西省太原市
龍山石窟 元 山西省太原市
晉陽古城遺址春秋至五代山西省太原市
竇大夫祠元至清山西省太原市
天龍山石窟東魏至唐山西省太原市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歷山、交城龐泉溝、寧武蘆芽山、陽城莽河、五鹿山
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寧武萬年冰洞、五台山、壺關太行山大峽谷、大同火山群
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
山西省圖書館、山西博物院
『柒』 山西發掘出的屬於舊、新時代的遺址有哪些
舊石器時代有:
芮城西侯度、芮城匼河、襄汾丁村、陽高許家窯、朔州峙峪、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岩廈遺址、吉縣柿子灘、蒲縣薛關遺址、襄汾大崮堆山史前石器製造場遺址等等。
新石器時代:
夏縣西陰村、翼城棗園、襄汾陶寺、芮城清涼寺、靈石逍遙遺址、垣曲古城東關、翼城北橄、垣曲寧家坡陶窯遺址、垣曲下馬遺址、臨汾高堆遺址、臨汾下靳墓地、太原光社,義井遺址、長治小神遺址、太谷白燕遺址等。
『捌』 壺關有古代遺址或戰役嗎具體點
故址在今長治市東南壺口村,為壺關縣之西口,又名壺關山、壺口山、壺山、崞口。以兩峰夾峙而中虛,壯如壺口,故名,是一處天然的軍事要地,漢代在此置關。歷代史籍對壺關口多有記載。《漢書》:「上黨郡有壺口山。」《通典·州郡典》:「壺關縣,有壺山。」胡三省《通鑒注》:「潞州上黨有壺口山,因其險而置關焉。」《文獻通考》:「壺關,以山形似壺,嘗置關。」《讀史方輿紀要》:「壺關山,在長治縣東南十三里,延袤數百里,東接相州,崖徑仄險,形如壺口。……亦謂之崞口。」乾隆《潞安府志》:「壺關山,在壺關縣西北五里長治界,高三里,周二十二里,山形似壺。」《清一統志》:「壺關山,在長治縣東南,跨壺關縣界。又名壺關山,一名壺山。」金代詩人李晏在《潞州形勝》一詩中說:
東迎壺口疊群山,吞吐嵐光紫翠間。
削玉遠排圭首銳,暈痕輕拂黛眉彎。
五龍飛去松杉老,萬井喧囂口月間。
遊客乍醒塵土眼,仙扃誰指扣玄關?
上黨號稱天下之脊,「俯瞰中州,肘臂河東、並州,則謂晉國咽喉也」,形勢十分險要,所以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402年,魏、趙、韓三家分晉,上黨歸韓。但強大起來的秦,對上黨早就覬覦。公元前280年,秦將白起曾深入上黨,攻取了光狼城(今高平康營村)。此時,秦吞食上黨之口已經張開,只是由於當時正值秦楚戰事緊張,才撤軍緩和下來。之後,秦對楚作戰獲勝,於是又在公元前262年,重逼上黨。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年),秦攻上黨,韓國之上黨郡守馮亭不願降秦,主動將上黨史獻於趙國,被封為華陽君。趙國名將廉頗屯兵於上黨史南界,抵抗秦軍。趙軍曾在今長治縣八義鄉東坪、西坪駐兵,並在石後堡建立堡壘,扼守三關要道,與秦軍相持3年之久。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范雎用反間計誘使趙孝成王換了根本不知怎樣打仗的趙括為將。趾高氣揚的趙括改變廉頗戰術,率大軍盲目出擊,強令東、西營和石後堡駐軍挺進長平(今長治縣、高平市交界處)。此時,秦昭王特地起用了軍功顯赫、威震敵國的武安君白起為主將。白起針對趙括魯莽輕敵、缺乏作戰經驗的弱點,採取誘敵深入,迂迴包抄的戰術,決戰之初故意改退。趙括愈加輕狂,傾巢而出,乘「勝」追擊。追至秦壘,秦軍主力一面堅守城壘,一面乘其不意,出兩支奇兵:一支2.5萬輕騎速進趙軍背後,占據秦嶺(又名寶山,在今高平市、陵川、長治縣交界處),切斷了趙的後路,「遮絕趙救兵及芻餉」;一支5000人的精兵穿插趙軍中間斬趙軍為兩截,使其失去統一指揮,首尾不能相顧。趙軍頓成釜中之魚。這時白起以靜制動。從7月中旬到9月,趙軍被困整整46天,糧盡水竭,互相殺食,不戰自亂。趙括組織了四支突圍,結果自己中箭身亡。趙軍失去的主帥,立刻陷入混亂。秦軍趁機猛烈進攻,趙軍丟下兵器,卸下鎧甲,全軍投降,被白起坑殺於現在高平市的王赧(殺谷,又名脊冤谷)、箭頭、圍城、谷口、金門山一帶。趙括空言清談,萬余將士的性命被坑殺。野蠻殘酷的大屠殺使成千上萬的將士血流成河,趙括自己也一命嗚呼!
壺關口為古代東入郡治之門戶,歷代在此發生的戰事很多。東漢建安十年(2O5)十月,並州高幹叛,執上黨太守,舉兵守壺關。曹操派大將樂進、李典率兵前往上黨征討,未能拿下。第二年正月,曹操親率大軍出鄴城,過羊腸坂進攻壺關。高幹守住壺關口,戒備森嚴,曹操幾攻不克。三月,曹操用詐降計,里應外合,奪下壺關口,大破高幹。高幹敗走匈奴,單於不受,又行至陝西商洛,被漢將王琰捕而殺之。晉惠帝永興元年(305)十一月,並州刺史劉琨命上黨(今長治市)太守劉敦攻壺關,劉淵將綦母達敗走。晉永嘉三年(309)正月,劉淵遷都平陽。五月,劉淵以王彌為征東大將軍青州牧,石勒為前鋒都督,與楚王劉聰共同進攻壺關,晉將韓述、黃肅戰死,上黨太守以壺關降劉聰。明崇禎十五年(1642),任國琦自松山遁歸,由林縣夜逾壺關口。十一月,掠長治北董鎮、蘇店、秦家莊,從容入秦去
李隆基(685-762年),即唐玄宗皇帝。中宗景龍元年(707年)四月,李隆基以臨淄王的封爵和衛尉少卿的四品官職,兼任潞州別駕,第一次來到潞州(今長治市)。景龍三年(709年)十月卸任回長安。延和元年(712年),即帝位。在潞州治政近三年。
李在潞州時,多方延攬人才,收取民心,顯示了傑出的政治才能,「有德政、善僚屬、禮士大夫、愛百姓」。理政之餘,還修造了一所宏麗的府第,後面建有「德風亭」(舊址在今長治市府上街)。亭西有輦道接「盾花梳洗樓」(舊名游嶺,即今牛嶺)。他常和潞州名士、幕僚、契友在這里賞景賦詩、評論國事。談到唐太宗的赫赫功績,他往往仰天長嘆,似有無限感慨;談到當時秉政的中宗、韋後,他不過微微一笑,似乎不屑一顧。而當大家談到各自的抱負時,他卻靜靜地聽著,不置一辭。大家問他,他又笑而不答。酒到酣處,他離席起舞,吟唱起漢高祖的《大風歌》,大家才知道他的志趣不凡。由於他風雅博學,平易近人,禮賢下士,有識之士都樂於歸附。李隆基選拔人才,能夠不拘一格。如後來封為霍國公的王摶仲,「本高麗人」,父親犯罪,沒入官奴,只因「性識明悟」,他就引為心腹,讓毛仲「伏事左右」。又如後來封為成紀侯的李宜德,為人家奴而「矯捷善騎射」,他就「以錢五萬買之」。同時暗中蓄積武力,伺圖展露身手。景龍三年(709年)十月,李隆基帶著精銳將士卸任回長安,就讓毛仲、宜德二人「挾弓矢為翼」,後來,李隆基以皇侄身份起事,誅韋後及其黨羽,擁立他的父親睿宗,為他不皇帝打通了道路。李宜德參加了誅除韋後的行動。王毛仲則參加了陳鎮壓太平主謀亂的行動,為李隆基當皇帝掃除了最後一道障礙。三年後,李隆基即帝位,開創了與「貞觀之治」齊名的「開元盛世」。
開元十一年(723年)正月,李以皇帝身份再次來到潞州。侍駕而來的,還有張嘉貞、張說、張九齡、苗晉卿等名臣。他初九日進入潞州後,大擺筵席「宴父老」。並把當年故居改為「飛龍宮」,讓張說寫了一篇《上黨舊宮述聖頌》,樹碑勒石;還讓張九齡寫了一篇《聖應圖贊》。而且免除了潞州五年的租稅,赦免了「大辟」以下的所有罪犯。
開元十二年(724年),李東游泰山,回程途中又繞道潞州,體察民情,慰問疾苦,再次賞賜「父老」。
開元二十年(732年),李第四次來到潞州,對老年人普遍「賜粟帛」,讓已經徵募、即將開拔的士兵歸里;另從別處徵集,並再次免除潞州三年租稅。
李隆基之所以對潞州情有獨鍾,因為潞州是其發跡之地。
『玖』 山西的歷史古跡
世界文化遺產
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台山,涌現出一批風景區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大同(第一批)、平遙(第二批)、祁縣 、新絳、代縣(第三批)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第一批)、山西省臨縣磧口鎮(第二批)、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 (第三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汾市(13處)
丁村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臨汾縣丁村,位於襄汾縣城南五公里的地方
丁村民宅 明至清 山西省襄汾縣山西襄汾縣城南4公里丁村
陶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
牛王廟戲台 元 山西省臨汾市臨汾縣魏村
霍州州署大堂 元 山西省霍州市霍州市東大街北一側
千佛庵 明 山西省隰縣城西一里許的鳳凰山巔
山東岳廟元至清山西省蒲縣城東二公里的柏山之巔
柿子灘遺址舊石器時代山西省吉縣東城鄉西村
曲村--天馬遺址 周 山西省曲沃縣曲村、翼城縣
大悲院宋、金山西省曲沃縣曲村北
侯馬晉國遺址 東周 山西省侯馬市遺址在侯馬市汾、澮兩河交匯處
廣勝寺 元、明 山西省洪洞縣東北17公里霍山南麓
洪洞玉皇廟元山西省洪洞縣
晉城市 (14處)
姬氏民居 元 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北18公里的陳慪鎮中庄村
崇明寺北宋至明山西省高平市東南15公里的聖佛山東麓
開化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北17公里的舍利山腰
遊仙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遊仙山麓
定林寺元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
南、北吉祥寺 宋~清 山西省陵川縣城西15公里的禮義鎮
龍岩寺金、明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梁泉村
小會嶺二仙廟北宋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小會村
崔府君廟金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禮義鎮
西溪二仙廟金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西溪村
青蓮寺 唐至清 山西省晉城市東南17公里的澤州縣硤石山腰
玉皇廟 宋至清 山西省晉城市東13公里府城村後的黃土崗上
晉城二仙廟 宋 山西省晉城市東12公里的澤州縣金村鄉東南村
澤州岱廟宋至明山西省澤州縣晉城市冶底村
長治市 (18處)
正覺寺金至明山西省長治縣看寺村
觀音堂明山西省長治市
潞安府城隍廟元至清山西省長治市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1938年 山西省武鄉縣
洪濟院金至清山西省武鄉縣沁縣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北隅
武鄉縣大雲寺宋至清山西省武鄉縣
會仙觀金至清山西省武鄉縣東25公里的監漳村西
沁縣大雲院宋至清山西省沁縣郭鎮
原起寺宋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市辛安村
法興寺 唐 山西省長子縣 城東南15公里的慈林山
崇慶寺 宋 山西省長子縣紫雲山
三嵕廟金至清山西省壺關縣鄉南陽護村
天台庵 唐 山西省平順縣東北25公里王曲村
大雲院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順縣西北23公里的實會鄉實會村北龍耳山中
龍門寺 五代~清 山西省平順縣西北65公里的石城鄉源頭村北二里許的龍門山腰
淳化寺金山西省平順縣
明惠大師塔五代山西省平順縣長治市平順縣虹霓村
九天聖母廟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順縣城西10公里處的北社鄉東河村西的土丘上
呂梁市(6處)
馬茂庄墓群東漢山西省離石市
安國寺明山西省離石市
太符觀金至清山西省汾陽市
興東垣東岳廟金至清山西省石樓縣
香嚴寺金至明山西省柳林縣
則天廟 金 山西省文水縣
晉中市(11處)
榆次城隍廟 元~清 山西省榆次市
喬家大院清山西省祁縣
平遙城牆 明 山西省平遙縣
鎮國寺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遙縣
雙林寺 明 山西省平遙縣
慈相寺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遙縣
平遙文廟金至清山西省平遙縣
祆神樓 清 山西省介休市
介休後土廟明、清山西省介休市
旌介遺址 商 山西省靈石縣
資壽寺明山西省靈石縣
陽泉市 (2處)
關王廟 宋 山西省陽泉市
大王廟金至明山西省盂縣
朔州市(3處)
廣武漢墓群 漢 山西省山陰縣
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 遼 山西省應縣
崇福寺 金 山西省朔縣
運城市(22處)
馬村磚雕墓宋、金山西省稷山縣
青龍寺元山西省稷山縣
絳州大堂 元 山西省新絳縣
福勝寺元、明山西省新絳縣
稷益廟明山西省新絳縣
太陰寺金山西省絳縣
萬榮東岳廟 元至清 山西省萬榮縣
萬榮後土廟 清 山西省萬榮縣
萬榮稷王廟金山西省萬榮縣
臨晉縣衙元至近代山西省臨猗縣
禹王城遺址 東周至漢 山西省夏縣
司馬光墓 北宋 山西省夏縣
西陰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山西省夏縣
東下馮遺址新石器時代至商山西省夏縣
解州關帝廟 清 山西省運城市
泛舟禪師塔唐山西省運城市
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唐至明山西省永濟縣
永樂宮 元 山西省芮城縣
西侯度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芮城縣
清涼寺元山西省芮城縣
廣仁王廟唐山西省芮城縣
芮城城隍廟北宋至清山西省芮城縣
忻州市(11處)
洪福寺金山西省定襄縣
阿育王塔元山西省代縣
邊靖樓明山西省代縣
雁門關明山西省代縣
平型關戰役遺址 1937年 山西省繁峙縣
岩山寺 金 山西省繁峙縣
南禪寺大殿 唐 山西省五台縣
佛光寺 唐至清 山西省五台縣
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 1938年 山西省五台縣
顯通寺 明至清 山西省五台縣
廣濟寺大雄寶殿元山西省五台縣
大同市(12處)
雲岡石窟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善化寺 遼、金 山西省大同市
華嚴寺 遼、金、清 山西省大同市
平城遺址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方山永固陵北魏山西省大同市
大同九龍壁明山西省大同市
懸空寺 明 山西省渾源縣
荊庄大雲寺大雄寶殿金山西省渾源縣
渾源永安寺元山西省渾源縣
曲回寺石像冢唐山西省靈丘縣
覺山寺塔遼山西省靈丘縣
許家窯一侯家窯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陽高縣、河北省陽原縣
太原市 (5處)
晉祠 宋 山西省太原市
龍山石窟 元 山西省太原市
晉陽古城遺址春秋至五代山西省太原市
竇大夫祠元至清山西省太原市
天龍山石窟東魏至唐山西省太原市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歷山、交城龐泉溝、寧武蘆芽山、陽城莽河、五鹿山
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寧武萬年冰洞、五台山、壺關太行山大峽谷、大同火山群
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
山西省圖書館、山西博物院
『拾』 長平之戰的遺址
在山西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佔領了野王城,切斷了韓國上黨郡和國都的聯系。韓國想獻出上黨郡向秦求和,但是上黨郡守馮亭不願降秦,請趙國發兵取上黨郡。
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長王齙攻韓,奪取上黨。上黨的百姓紛紛逃往趙國,趙駐兵於長平(今山西省高平市長平村),以便鎮撫上黨之民。四月,王齙攻趙。趙派廉頗為將抵抗。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敗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秦軍又攻趙軍壘壁,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雙方僵持多日,趙軍損失巨大。廉頗根據敵強己弱、初戰失利的形勢,決定採取堅守營壘以待秦兵進攻的戰略。秦軍多次挑戰,趙國卻不出兵。趙王為此屢次責備廉頗。秦相應侯范雎派人攜千金向趙國權臣行賄,用離間計,散布流言說:「秦國所痛恨、畏懼的,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廉頗容易對付,他快要投降了。」趙王既怨怒廉頗連吃敗仗,士卒傷亡慘重,又嫌廉頗堅壁固守不肯出戰,因而聽信流言,便派趙括替代廉頗為將,命他率兵擊秦。
趙括上任之後,一反廉頗的部署,不僅臨戰更改部隊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換將領,使趙軍戰力下降。秦見趙中了計,暗中命白起為將軍,王齙為副將。趙括雖自大驕狂,但他畏懼白起為將。所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
白起面對魯莽輕敵,高傲自恃的對手,決定採取後退誘敵,分割圍殲的戰法。他命前沿部隊擔任誘敵任務,在趙軍進攻時,佯敗後撤,將主力配置在縱深構築袋形陣地,另以精兵5000人,楔入敵先頭部隊與主力之間,伺機割裂趙軍。8月,趙括在不明虛實的情況下,貿然採取進攻行動。秦軍假意敗走,暗中張開兩翼設奇兵脅制趙軍。趙軍乘勝追至秦軍壁壘,秦早有準備,壁壘堅固不得入。白起令兩翼奇兵迅速出擊,將趙軍截為三段。趙軍首尾分離,糧道被斷。秦軍又派輕騎兵不斷騷擾趙軍。趙軍的戰勢危急,只得築壘壁堅守,以待救兵。秦王聽說趙國的糧道被切斷,親臨河內督戰,征發十五歲以上男丁從軍,賞賜民爵一級,以阻絕趙國的援軍和糧草,傾全國之力與趙作戰。
到了九月,趙兵已斷糧四十六天,飢餓不堪,甚至自相殺食。趙括走投無路,重新集結部隊,分兵四隊輪番突圍,終不能出,趙括親率精兵出戰,被秦軍射殺。趙括軍隊大敗。四十幾萬士兵投降白起。白起使詐,把趙降卒全部坑殺,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小兵回趙國報信。趙國上下為之震驚。後因趙國的平原君寫信給其妻子的弟弟魏國的信陵君,委託他向魏王發兵救趙,於是信陵君就去求魏王發兵救趙,魏王派晉鄙率十萬大軍就趙。但由於秦昭襄王的威脅,魏王只好讓軍隊在鄴城待命。信陵君為了救趙,只好用侯嬴計,竊得虎符,殺晉鄙,率兵救趙,在邯鄲大敗秦軍,才避免趙國的過早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