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少陵遺址

少陵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28 08:57:17

Ⅰ 陝西有哪些名勝古跡

陝西的名勝古跡如下:

  1. 華山: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距西安 120 公里。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2. 兵馬俑:秦兵馬俑坑發現於1974年,位於秦始皇帝陵以東1.5公里處。 經考古工作者連續多年大規模鑽探及研究考證,這里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帝之陵園中一處大型從葬坑。

  3. 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臨潼縣城東約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陵(含兵馬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4. 華清池:華清池亦名華清宮,華清池位於西安城東,驪山北麓,華清池距歷史文化名城西安30公里。自古華清池就是游覽沐浴勝地,華清池是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7年國務院公布華清宮遺址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驪山:驪山位於西安臨潼縣城南,屬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最高峰九龍頂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長青鬱郁蔥蔥,遠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驪馬,故名"驪山"。驪山又名"綉嶺"。每當夕陽西下,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綺麗,有"驪山晚照"之美譽。.

  6. 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市小寨東路與翠華路的交叉路口西北側,佔地約7萬平方米,是國家級歷史博物館,也是我國最大型、最現代化的歷史博物館。

  7. 大雁塔:大雁塔位於南郊大慈恩寺內,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築,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相傳是唐僧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後,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

  8. 小雁塔:小雁塔位於距西安城1公里處的薦福寺內。薦福寺創建於公元684年,是在唐高宗死後百日,為其獻福而建的,所以最初起叫獻福寺。公元698年改名薦福寺。大.小雁塔是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標志。小雁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因規模小於大雁塔,故稱小雁塔。這一"小"字小出了精緻和典雅,但也小出了小氣,在聲名和氣勢上與大雁塔簡直是天壤之別。

  9. 碑林博物館:西安碑林坐落於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學街(因清代的長安學、府學、咸寧學均設在這里而得此名)。它於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為保存《開成石經》而建立。

  10. 鍾樓: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建築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築之一。它以其金碧輝煌的雄姿踞於西安城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古城西安的標志建築,被譽為"古城明珠"。

  11. 鼓樓:西安鼓樓位於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鍾樓相望。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清乾隆五年(1740)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樓巍然聳立。

  12. 半坡博物館:西安半坡遺址即半坡遺址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郊約六公里的半坡村,是黃河流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距今有6000年的歷史。屬於仰韶文化。這類遺址僅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就發現了400多處,因此,黃河流域素有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美稱。

  13. 西安城牆:西安城牆建於明洪武年間(1370棗1378)年,以公元6世紀時隋唐皇城牆為基礎擴展形成,周長13912米。

  14. 清真大寺:大清真寺位於西安鼓樓西北的化覺巷內,又稱化覺巷清真大寺,它與西安大學習巷清真並 稱為中國西安最古老的兩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學習巷寺以東,故又叫東大寺。

  15. 青龍寺:青龍寺是唐代著名的佛寺之一,在9世紀出達到鼎盛,它是日本佛真言宗的祖庭,是日本人心中的聖寺。

  16. 興教寺:興教寺位於西安城南約20公里處,長安區杜曲鎮少陵原畔,長安區杜曲鎮樊川北原(少陵塬)。是唐代著名翻譯家、旅行家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7. 水陸庵:水陸庵地處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普化鎮王順山下,原名水陸殿,為六朝古剎,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被譽為"中國第二敦煌"。是國內目前保存最大的壁塑群。

  18. 八仙庵:道教勝地八仙庵,位於西安市東關長樂坊內,為西安最大的道教廟宇,也是中國西北地區著名的道教建築。相傳修建於宋代,隨後歷代均有修葺。現存主建築均為清代所建,因庵中供奉以傳說中的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的塑像為主,故名"八仙庵"。

  19. 曲江寒窯:曲江寒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南郊,大雁塔東側、雁引路以南、曲江池東南方向的一條溝里。進入寒窯,可欣賞雕繪精美的山門坊,一覽王寶釧當年綉球擇婿的飄綵樓,可觀畫室、寒窯故事蠟像館。

  20. 樓觀台:樓觀台得名於西周,古代聖哲老子曾在此著《道德經》五千言,並在高崗築台授經,故此地是全國的道教聖所,並受道教信徒的仰慕膜拜,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勝地,被譽為中華文化之魂所在地,有"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21. 草堂寺:中國佛教寺院。在陝西戶縣東南15千米,面對終南山。龜茲僧人、大翻譯家鳩摩羅什為後秦姚興迎至長安後不久,即安住此寺譯經。因其以草苫為寺中一堂屋頂,故名。

  22. 翠花上:翠華山在終南山太乙鎮,去了終南山就一定要去一下翠華山。據說大約在周幽王時期,關中發生大地震到這里。地質構造比較脆弱的翠華山一帶發生強烈山崩,甘湫池和翠華峰是山崩破壞最嚴重的地段大量的崩積物堆滿山谷,截水成湖,形成秦嶺北坡罕見的兩個堰塞湖,即水湫池和甘湫池。

  23. 大唐芙蓉園:大唐芙蓉園(Tang Paradise)位於古都西安大雁塔之側,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早在歷史上,芙蓉園就是久負盛名的皇家御苑。今天的大唐芙蓉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上,以"走進歷史、感受人文、體驗生活"為背景,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燦爛文明。

Ⅱ 陝西的名勝古跡

古墓葬 西漢惠帝安陵 西漢文帝霸陵 西漢景帝陽陵 西漢昭帝平陵 西漢元帝渭陵 西漢成帝延陵 西漢哀帝義陵 唐高祖獻陵 唐中宗定陵 唐玄宗泰陵 唐代宗元陵 唐德宗崇陵 唐順宗豐陵 唐憲宗景陵 唐穆宗光陵 唐敬宗庄陵 唐文宗章陵 唐武宗端陵 唐宣宗貞陵 唐懿宗簡陵 唐僖宗靖陵 古遺址 甜水溝遺址 花石浪遺址 元君廟——泉護村遺址 康家遺址 老牛坡遺址 櫟陽城遺址 京師倉遺址 良周遺址 兆倫鑄錢遺址 東渭橋遺址 玉華宮遺址 古建築 鳩摩羅什舍利塔 香積寺善導塔 八雲塔 泰塔 彬縣開元寺塔 韓城普照寺 三原城隍廟 公輸堂 涇陽崇文塔 韓城文廟 耀縣文廟 澄城城隍廟頡廟 西安城隍廟 白雲山廟 黨家村古建築群 鎮北台石窟寺及石刻 慈善寺石窟 重陽宮祖庵碑林近現代重要史跡 洛川會議舊址 楊家溝革命舊址 陝西旅遊景點1.兵馬俑:是始皇陵的從葬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側約1公里半處 西安旅遊景點2.西安古城牆:建於明洪武年間(1370棗1378)年,以公元6世紀時隋唐皇城牆為基礎擴展形成 西安旅遊景點3.華山:在五嶽之中,華山以險著稱,登山之路蜿蜒曲折,長達12公里,到處都是懸崖絕 西安旅遊景點4.秦始皇陵是古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陵園。秦始皇自即位起,就修驪山為陵墓,並六國後 西安旅遊景點5.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 西安旅遊景點6. 西安-咸陽帝王陵墓秦在公元9世紀還只是黃河上游的—個小部落, 到了公元771年西周I朝 西安旅遊景點7.鍾樓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西安的重要標志之一。鍾樓上懸掛銅鍾,用以報時,故名鍾樓 西安旅遊景點8.華清池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唐皇家園林一。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華清池亦名華清宮 西安旅遊景點9.大清真寺位於西安鼓樓西北的化覺巷內,它與西安大學習巷清真並稱為中國西安最古老的兩座清真寺 10.驪山 驪山位於西安臨潼縣城南,屬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遠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驪馬,故名「驪山」 西安旅遊景點11.阿房宮 西安阿房宮是秦王朝的巨大宮殿,遺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旅遊景點12.大雁塔位於和平門外4公里的慈恩寺內,相傳唐代永徽3年。赴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 西安旅遊景點13.西安半坡遺址 即半坡遺址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郊約六公里的半坡村,是黃河流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 西安旅遊景點 14.法門寺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 唐初改名法門寺。 西安旅遊景點15.楊貴妃墓楊貴妃墓位於興平縣城西12.5公里的馬嵬坡。楊貴妃,名玉環,今山西永濟人,被稱為我國古代的一大「美人 西安旅遊景點16.西安碑林位於西安三學街陝西省博物館內,始建於北宋哲宗年間,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 西安旅遊景點17.陝西歷史博物館是大型的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1991年6月20日建成開館 西安旅遊景點18.大興善寺位於西安城南約2.5公里的小寨興善寺西街。始建於晉武帝司馬炎泰始至泰康年間,距今1600餘年 西安旅遊景點19.寶塔山.又名嘉嶺山,位於延安城東南方延河和南川河交匯處,古塔作為延安的標志巍然屹立 西安旅遊景點20.小雁塔位於距西安城1公里處的薦福寺內。薦福寺是在唐高宗死後百日,為其獻福而建的,所以最初起叫獻福寺 西安旅遊景點21.唐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最西的一座,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是唐朝第三位皇帝高宗與皇後、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陵園 西安旅遊景點22.黃帝陵,為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墓,為漢代所建,軒轅廟內古木參天,有黃帝手植的軒轅柏 西安旅遊景點23.黃河壺口瀑布位於陝西宜川縣東48公里,是黃河上唯一的大瀑布,也是我國第二大瀑布 西安旅遊景點24.張良廟張良廟傍山依水,古樸典雅,終年雲靄繚繞,頗有仙家靈氣 西安旅遊景點25.諸葛亮墓武侯祠大殿正中神龕上端坐諸葛亮塑像,極顯慈祥睿智。他左手持六韜兵書,右手撫膝。琴童書童待立身旁,一持寶劍一捧印綬 西安旅遊景點26.昭陵博物館,依唐朝三朝元老李 墓而建。內除李 墓外,還有2個碑石陳列室和出土文物,雕刻繪畫展廳 西安旅遊景點27.水陸庵 位於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普化鎮王順山下,為六朝名剎,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 西安旅遊景點28.仙游寺仙游寺依山傍水、風景如畫,「仙游十景」尤其值得欣賞。寶塔放光、龍潭虎穴 西安旅遊景點29.大重陽萬壽宮位於終南山北麓,西安市西南40公里處戶縣祖庵鎮,是道教三大祖庭之一 西安旅遊景點30.杜公祠位於長安區韋曲鎮東的少陵塬畔距西安約12公里是杜甫的祠堂,它北倚少陵原

Ⅲ 杜甫草堂的來歷

一、來歷:
1、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 「安史之亂」,攜家帶口由隴右 (今甘肅省南部)入蜀輾轉來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稱 「成都草堂」。他的詩「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這里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因曾被授「檢校工部員外郎」之銜,而又被稱做杜工部。765年,嚴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攜家帶口告別成都,兩年後經三峽流落荊、湘等地。
2、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時詩人韋庄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經宋、元、明、清多次修復而成,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慶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規模和布局,演變成一處集紀念祠堂格局和詩人舊居風貌為一體的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館,2006年12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08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是現存杜甫行蹤遺跡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處。
3、今日草堂,古樸典雅,規模宏偉,佔地300多畝。其中大廨、詩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紀念性建築物,坐落在中軸線上,幽深寧靜。廨堂之間,迴廊環繞,別有情趣。祠前東穿花徑,西憑水檻,祠後點綴亭、台、池、榭,又是一番風光。園內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苑、清香四溢的蘭園、茂密如雲的翠竹蒼松。整座祠宇即有詩情,又富畫意,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著名園林。
二、杜甫介紹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Ⅳ 『少陵野老』是誰

唐長安四周共有五個「原」,分別是東方的白鹿原,南方的少陵原和神禾原,西方的細柳原,北方的龍首原,其中少陵原是杜甫少陵野老號的由來...

Ⅳ 名勝古跡、遺跡的資料。最好是PPT,發我郵箱[email protected]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秦始皇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在秦始皇從葬坑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秦始皇兵馬俑位於陵園夕陽東門外3公里處。秦始皇兵馬俑造型逼真,無一雷同。秦始皇兵馬俑的車兵、步乓、騎兵列成各種陣勢,嚴陣以待,遇敵出擊,儼然一支整齊威嚴、浩浩盪盪的秦朝軍隊,保衛著秦始皇地下王國的安全.整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秦始皇兵馬俑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2.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臨潼縣城東約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陵(含兵馬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陵墓規模宏大,修建時間長達37年之久,分為內外兩城,內城方形,外城長方形。陵園南部是墓葬區,今墓冢為四方錐形,底部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高55米。墓內機關重重,有眾多的珍品陪葬。雖然始皇陵的價值極高,但由於各種原因,迄今為止尚不能挖掘,所以現在這里只能看到一座巨大的土堆,沒有太大的觀賞性。
3.華清池
華清池亦名華清宮,華清池位於西安城東,驪山北麓,華清池距歷史文化名城西安30公里。自古華清池就是游覽沐浴勝地,華清池是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7年國務院公布華清宮遺址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清池緊依京城的地理位置,猗旎秀美的驪山風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溫泉, 吸引了在陝西建都的歷代天子.華清宮是唐代唐玄宗天寶六載(公元 747)修建,華清池是唐玄宗和楊貴妃遊玩、沐浴的場所。華清池驪山溫泉,水溫常年保持在43度,華清池被稱為「與日月同流,不盈不虛」是游覽和沐浴勝地。
4.驪山
驪山位於西安臨潼縣城南,屬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最高峰九龍頂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長青鬱郁蔥蔥,遠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驪馬,故名「驪山」。驪山又名「綉嶺」。每當夕陽西下,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綺麗,有「驪山晚照」之美譽。.
5.陝西歷史博物館
位於西安市小寨東路與翠華路的交叉路口西北側,佔地約7萬平方米,是國家級歷史博物館,也是我國最大型、最現代化的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是一組仿唐建築,內部分為三個陳列廳,所展出的3000多件文物,都是從陝西省出土的幾十萬件文物中精選而出,大多為稀世珍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6.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南郊大慈恩寺內,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築,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相傳是唐僧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後,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於後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為了區別,人們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薦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約45米,高約5米的台基上。塔七層,底層邊長25米由地
7.小雁塔
小雁塔位於距西安城1公里處的薦福寺內。薦福寺創建於公元684年,是在唐高宗死後百日,為其獻福而建的,所以最初起叫獻福寺。公元698年改名薦福寺。大.小雁塔是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標志。小雁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因規模小於大雁塔,故稱小雁塔。這一「小」字小出了精緻和典雅,但也小出了小氣,在聲名和氣勢上與大雁塔簡直是天壤之別。
8.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坐落於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學街(因清代的長安學、府學、咸寧學均設在這里而得此名)。它於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為保存《開成石經》而建立。九百多年來,經歷代徵集,擴大收藏,精心保護,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現有六個碑廊、七座碑室、八個碑亭,陳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薈萃的展室里,展示了聖儒、哲人的浩瀚石經;秦漢文人的古樸遺風;魏晉北朝墓誌的英華;大唐名家的絕代書法以及宋元名士的瀟灑筆墨。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書畫同輝的筆墨跡以及詩畫雙絕的王維的竹影清風更為碑林增輝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獨有的特色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物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為中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鍾樓
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建築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築之一。它以其金碧輝煌的雄姿踞於西安城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古城西安的標志建築,被譽為「古城明珠」。
10.鼓樓
西安鼓樓位於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鍾樓相望。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清乾隆五年(1740)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樓巍然聳立。
11.半坡博物館
西安半坡遺址即半坡遺址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郊約六公里的半坡村,是黃河流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距今有6000年的歷史。屬於仰韶文化。這類遺址僅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就發現了400多處,因此,黃河流域素有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美稱。
12.西安城牆
西安城牆建於明洪武年間(1370棗1378)年,以公元6世紀時隋唐皇城牆為基礎擴展形成,周長13912米。牆體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厚度大於高度,建築穩重堅固。自1983年開始的環城建設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牆為主線,輔以環城綠化,護城河環繞,風格古樸、粗獷,有野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環城公園。以城牆為主體,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女兒牆垛口、城門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冷兵器時代城市防禦體系,為遊客直觀了解古代戰爭提供了珍貴的人文景觀.
13.清真大寺
大清真寺位於西安鼓樓西北的化覺巷內,又稱化覺巷清真大寺,它與西安大學習巷清真並 稱為中國西安最古老的兩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學習巷寺以東,故又叫東大寺。大清真寺位於西安市鼓樓西北隅,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中國殿式古建築群,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結晶。該寺院始建於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歷經宋元,明,清各代的維修保護,成為目前的格局。該寺屬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又晉升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5月榮獲西安市旅遊十大景觀之一。.
14.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位於西安市曲江新區的大唐芙蓉園佔地1000畝,其中水面300畝,總投資13億元,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文化主題公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包括紫雲樓、仕女館、御宴宮、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杏園、陸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飲等眾多景點。.
15.青龍寺
青龍寺是唐代著名的佛寺之一,在9世紀出達到鼎盛,它是日本佛真言宗的祖庭,是日本人心中的聖寺。1986年,青龍寺從日本引進千餘株櫻花樹,植於寺院,每年五、六月間,櫻花盛開,春色滿圓,奼紫嫣紅,風光異常。至今,青龍寺也以它傳奇的歷史角色和美麗的靜謐風景吸引這眾多的中外遊客。 青龍寺位於西安是鐵爐廟村,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象徵。 它的建築風格非常的日式,從古到今很有文人墨客到此游覽,並留下了很多很好的文章和詩詞。 每年一到3、4月份,寺院內的幾株櫻花樹落英繽紛、如雪如霜、非常的漂亮。這也是青龍寺每年的幾個勝景之一!
16.興教寺
興教寺位於西安城南約20公里處,長安區杜曲鎮少陵原畔,長安區杜曲鎮樊川北原(少陵塬)。是唐代著名翻譯家、旅行家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師圓寂後葬於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為樊川風棲塬並修建了五層靈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肅宗題:「興教」二字,從此取名興教寺。
17.水陸庵
水陸庵地處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普化鎮王順山下,原名水陸殿,為六朝古剎,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被譽為「中國第二敦煌」。是國內目前保存最大的壁塑群。壁塑群把繪畫、圓雕、浮雕、樓刻藝術手段容為一體,在牆、梁、柱上鑲滿了三千七百多尊人物及自然界萬物的塑像。件件栩栩如生,個個活靈活現,在方寸之地上映出氣象萬千的意識效果。在人物雕塑上匠心獨具,尤為突出,立足故事情節,追求場面動感,抓住表情、眼神、動態等環節的變化,以寫意而達意境,以塑體而托思,以人物粗礦、文靜性格、喜怒哀樂的表情躍染壁上。
18.八仙庵
道教勝地八仙庵,位於西安市東關長樂坊內,為西安最大的道教廟宇,也是中國西北地區著名的道教建築。相傳修建於宋代,隨後歷代均有修葺。現存主建築均為清代所建,因庵中供奉以傳說中的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的塑像為主,故名「八仙庵」。
19.曲江寒窯
曲江寒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南郊,大雁塔東側、雁引路以南、曲江池東南方向的一條溝里。進入寒窯,可欣賞雕繪精美的山門坊,一覽王寶釧當年綉球擇婿的飄綵樓,可觀畫室、寒窯故事蠟像館。
20.樓觀台
陝西樓觀台國家森林公園,距古城西安70公里,107國道橫穿而過,與隴海鐵路、西寶高速公路、108國道相接。位於西安市周至縣城東南15公里的終南山北麓。樓觀台得名於西周,古代聖哲老子曾在此著《道德經》五千言,並在高崗築台授經,故此地是全國的道教聖所,並受道教信徒的仰慕膜拜,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勝地,被譽為中華文化之魂所在地,有「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21.草堂寺
中國佛教寺院。在陝西戶縣東南15千米,面對終南山。龜茲僧人、大翻譯家鳩摩羅什為後秦姚興迎至長安後不久,即安住此寺譯經。因其以草苫為寺中一堂屋頂,故名。北周時毀,唐宋以後多次重建。今有大殿三間及鳩摩羅什舍利塔等。距西安約50公里的草堂寺位於陝西省戶縣圭峰山北麓,東臨灃水,南對終南山圭峰、觀音、紫閣、大頂諸峰,景色秀麗,是國務院確立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22.翠華山
翠華山在終南山太乙鎮,去了終南山就一定要去一下翠華山。據說大約在周幽王時期,關中發生大地震到這里。地質構造比較脆弱的翠華山一帶發生強烈山崩,甘湫池和翠華峰是山崩破壞最嚴重的地段大量的崩積物堆滿山谷,截水成湖,形成秦嶺北坡罕見的兩個堰塞湖,即水湫池和甘湫池。水湫池的面積約20公頃,因為它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也叫翠華山天池。崩積體的上部有天然冰洞和風洞各一個冰洞內外的溫差可達23℃終年結冰不化。
23.高家大院
高家民俗大院位於北院門144號,總居住面積2310平方米,是磚木結構的四合院,西安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大院明朝末年崇禎時期開始興建,到清朝乾隆時期基本初具規模。大院主體完工在乾隆時期,到道光年間整個院子完成。最後一次大修在同治十年,最近一次恢復是在六十年代進行。

Ⅵ 杜陵的陵寢規模

杜陵陵園平面呈方形,每邊垣長430米、牆基寬8~10米,四面垣牆正中各闢一門,門址寬約85米。已發掘的東門遺址位於陵冢以東110米處,由門道、左塾、右塾和左、右配廊組成。
封土居陵園正中,夯築,呈覆斗狀,底邊長175米、頂邊長50米、存高29米。其四面正中各有一條斜坡墓道,正對陵園垣牆的四門。四條墓道大小、形制基本相同,平面呈梯形。封土四周有邊長400多米的方形陵牆,四面各開一門。
封土陵園東南187米處建有祭祀活動的寢園,四面有圍牆,寢園之內有寢殿和便殿兩大建築群。
寢殿是一座大型宮殿,面闊13間,進深5間,夯土台基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51.2米、南北寬29.6米;四周有廊,地面有方磚鋪砌;廊外有卵石散水,散水外沿線以外又鋪設一排方磚。遺址南、北各有三門,亦可稱東階、中階和西階;東、西各有一門,每門又分為左、右門道。
便殿位於寢殿東側,由殿堂、眾多的房屋和庭院、用於儲藏的小房子和窖穴組成,並有周密的地下排水設施,如地漏和長方形、五角形排水管道等 。 王皇後陵 位於宣帝陵冢東南575米處。漢宣帝王皇後,卒於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合葬杜陵,史稱「東園」。陵園平面呈方形,邊長330~335米,牆基寬3.4~3.7米,四面各開一門。各門形制與宣帝陵園相同,只是稍小而已。封土呈覆斗形,底邊長145~150米、頂邊長45米、現高24米。陵園西南亦有寢殿、便殿建築遺址,形制與宣帝陵園寢、便殿大同小異。 許皇後陵 史稱「小陵」,俗稱「少陵」。位於杜陵南七八公里處長安縣大兆鄉司馬村。因規模小於杜陵,故後人稱之為少陵,少陵原之名應當與此有關。少陵墓封土規模略小於王皇後陵,亦呈覆斗形,存封土呈三層台,象徵著仙人居住的昆侖山。通高22米,底部東西長134米、南北長139米。許皇後,宣帝第一個皇後,卒於五鳳四年(公元前54年)。 陵廟遺址 位於宣帝陵冢東北400米處。仍存夯土台基高出地面約2米,東西長63米、南北長66米。台基東、西側各有一條南北大道,寬6~7米,分別通往宣帝和王皇後的陵寢。遺址內出土大量漢代磚瓦,有素麵、幾何紋、回紋和乳釘紋鋪地磚,朱雀、青龍等紋飾的空心磚及「長生無極」、「長樂未央」文字瓦當等。 陪葬坑 位於杜陵以北。可以確定位置的共四座,其形制各異。其中一、四號坑已被發掘。一號坑在杜陵北637米處。斜坡狀坑道位於坑東部。墓坑為不規則、近似方形的豎穴,最寬處東西長12.7米、南北長11.2米,坑底距地表深5.54米(從坑口至坑底深約8米),由主室和車室組成。主室居中,可分中廂和東、西、南、北四個邊廂。四號坑在一號坑西130米處。斜坡狀坑道在坑室東部。坑室平面呈長方形,上口寬4.2米、南壁長8.5米、北壁長8.7米,坑口至坑底深4.4米,坑室上下和四壁砌置木板 。 陪葬墓 宣帝杜陵的陪葬墓數量眾多,有封土者60多座,但實際數量還要遠遠多於這些。陵東南的陪葬墓數量多、規模大、等級高,應是皇族或高級官吏的陪葬區,陵北側和東北側的陪葬墓數量較少、規模也較小,其身份、地位相對較低。據文獻記載,陪葬的有大司馬車騎將軍張安世、丞相丙吉、建章衛尉金安上、中山哀王劉竟等。估計杜陵陪葬墓的數量遠大於《漢杜陵陵園遺址》一書所記載的107座 。
《太平寰宇記》記丙吉墓在三兆村;《咸寧縣志》記其在大兆社新莊北二里。今新莊村北二里確有一封土墓,墓前有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所立「漢丞相丙吉墓」碑一通。但該墓出土唐代墓誌,應是記載有誤 。

Ⅶ 關於杜甫草堂的故事

杜甫草堂的故事: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 「安史之亂」,攜家帶口由隴右(今甘肅省南部)入蜀輾轉來到成都。公元760年春,在友人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公元761年春天,茅屋落成,稱 「成都草堂」。

杜甫在成都草堂,終於過上了平靜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長,到了秋天的時候,颳了一陣大風,杜甫的茅屋居然被大風吹破了。屋頂上蓋著的茅草被大風吹著亂飛,風很大,有些草被風卷得非常高,纏繞在了樹枝上;有些草飄得很遠,就落到了溪水裡;還有一些一直飄到了河對岸。

765年,嚴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攜家帶口告別成都,兩年後經三峽流落荊、湘等地。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傾毀不存。唐朝大歷年間(766年11月-779年12月),草堂的大部分被時任四川節度使崔寧的小妾(浣花夫人)任氏族據為私宅。

1952年,杜甫草堂又經全面整修後,正式對外開放。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

(7)少陵遺址擴展閱讀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最初為杜甫所建草堂,後經五代前蜀時詩人韋庄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經宋、元、明、清多次修復而成,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

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規模和布局,演變成一處集紀念祠堂格局和詩人舊居風貌為一體的博物館。歷代僅杜甫墓、杜公祠題詠多達六十餘首。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游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歷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Ⅷ 西安哪裡的景點歷史最久

西安的景點歷史最悠久的要屬於半坡遺址了!
半坡遺址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答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發現,1954—1957年發掘,面積約5萬平方米,已發掘出45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其中房屋有圓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構築之分。半坡遺址是我國首次大規模揭露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1957年建成博物館。
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00年之間。該遺址1953年春發現,遺址面積50000平方米。從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後發掘5次,延續近4年時間,揭露遺址面積達10000平方米,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科學資料。共發現房屋遺跡45座、圈欄2處、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瓮棺73座)以及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近萬件文物。

Ⅸ 曲江池遺址公園簡介

曲江池是古都長安最著名的風景區,位於唐長安城東南隅。其南倚終南山,北對樂游原,東南臨少陵原,是中國歷史上久負盛名的皇家園林和京都公共區。這里在秦代稱愷洲,並修建有離宮稱「宜春苑」;漢代在這里開渠,修「宜春後苑」和「樂游苑」;漢武帝時擴建上林苑,對宜春苑也進行了增修,疏鑿愷洲水源,掘出漢武泉。愷洲水面擴大,呈曲狀,故名之為「曲江」。隋營京城(大興城)時,宇文愷鑿其地為池。因深挖漢帶曲江成為大池,故後有「曲江池」之稱。
盛唐時期,曲江池的繁盛達到了頂峰時期。當時的皇親國戚、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常聚於此,又有各種宴會及游樂活動,這一帶成了京都遊人的最佳去處。唐朝詩人王棨的《曲江池賦》為這里做了最好的描繪,更有杜甫的「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韓愈的「曲江水滿花千樹」等千古絕唱流傳於世,白居易、元稹、李商隱等大詩人都有不少關於曲江池的名篇佳作。安史之亂和唐末戰亂後,這里便逐漸衰落,經過了一千多年歷史的風霜洗禮,留傳至今的只有殘存的廢墟和遍地的荒草。
由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投資建設的曲江池遺址公園,是2007年西安曲江新區踐行省委提出的 「文化強」和市委提出的「建設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諧西安」而啟動的重點工程項目,也是實施唐皇城復興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曲江池遺址公園北與大唐芙蓉園相連,南臨秦二世陵遺址公園,西接唐城牆遺址公園,東銜寒窯遺址公園。整個項目由中國建築設計大師——張錦秋院士擔綱規劃設計,與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規劃局、西安市社科院等單位的多名專家共同論證通過。
遵循遺址公園「突出人文性、景觀性、實用性、可進入性」的原則,秉承「展示盛唐文化,體現生態自然」的理念,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為目標,集歷史文化保護、生態園林、山水景觀、休閑旅遊為一體。工程計劃投資約5.8億元,規劃總佔地959.7畝,建築用地22.2畝,道路及鋪裝佔地116.2畝,水面佔地500.55畝,綠地佔地320.9畝。施工總建築面積27683.8㎡,池岸總長度為5278m。
整個工程分為唐城曲池、 疏林人家、江灘跌水、柳堤春曉、湖心仙島、江上居肆、暢觀茶院等景區,主要的建築物有閱江樓、片雲橋、逸仙橋、曲江亭、祈雨亭、管理服務中心、遊客服務中心等,包含水體凈化系統、道路系統、綠化系統、景觀照明系統、背景音樂系統、消防系統、生態環保系統、監控系統等多項系統,於2008年7月1日建成開放。
曲江池遺址公園與周邊的寒窯遺址公園、秦二世陵遺址公園、唐城牆遺址公園等,形成一條全新的城市生態景觀帶,共同構成人文西安的新標志,成為西安實現城市現代化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諧共生的成功典範。為西安市民提供一個人文、自然、休閑、和諧的城市活動區;為人們提供一個尋根歷史、感受人文、進行文化消費和旅遊觀賞的重要場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