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察冀邊區革命遺址通覽
㈠ 什麼書籍可以了解汕尾
汕尾市城區和順村的黃宜合,就是守護民間文化的熱心人。這位根生土長的慈善家,在汕尾的漁村裡長大,從小就愛聽鄉親們唱漁歌,對家鄉和漁歌及民間文化有一種深入骨髓的熱愛和深情。他不僅出巨資資助當地的民間文化傳承發展,還經常親身參加排練演出,與漁歌愛好者們樂在一起,被人們稱為汕尾民間文化的貼心人。
改革開放後有段時間,由於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當地的年輕一輩不再寫唱漁歌,汕尾漁歌面臨傳承的危機。
黃宜合對此現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主動找黨委政府有關部門、文藝界民間人士商討抓緊傳承保護汕尾漁歌的工作。他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主動找老藝人學唱,組織愛好者一起唱漁歌,並在演出中擔任角色。他在這次赴京演出的捕魚歌中擔任主角,表演的捕魚拉網動作特別有力,眼神和面部表情特別傳神,極富神韻地表現了漁民真實的勞動場面和精神風貌。
專家們稱贊黃宜合的動作和神情完全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體現了他對漁民勞動生活和藝術的深厚感情和獨到理解,可說是非常成功的表演。
他事業有成後,鼎力支持漁歌的傳承發展,近六年來,他為汕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漁歌、白字戲、西秦戲資助資金上千萬元,僅漁歌一項,就達600多萬元。
在當地黨委和政府重視支持下,在他和一批民間文化人士的呼籲努力下,汕尾被確定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他認為,我們身逢好時代,就應該有好時代的精神風貌和理想追求,就應該讓優秀文化遺產傳承光大。
汕尾漁歌這門民間口頭藝術,可說是南海民歌的代表,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我們有責任傳承好。
他介紹到,起源於宋代、在廣東汕尾沿海地區廣泛傳唱的民歌——汕尾漁歌,因其曲調優美,唱法獨特,生活氣息濃烈,地方特色鮮明,適宜口口相傳,被國務院2014年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汕尾漁歌俗稱「甌船歌」,主要在甌船漁民中傳唱,其節奏和緩、旋律優美,詞、韻、旋律、襯字、主幹音、落尾音等都具有固定的特點。
漁歌是一個具有寶貴文化藝術價值的音樂礦藏,現當代不少音樂名家所創作的小提琴曲、鋼琴曲和歌曲,都從中汲取豐富的藝術養分。如《軍港之夜》、《在希望的田野上》、《漁家姑娘在海邊》、《春天的故事》等著名歌曲,開頭的旋律都是取自汕尾漁歌。
漁歌內容都是來源於勞動和生活,有捕魚歌、戀情歌、斗歌等,既有男女情歌,也有對封建主義的控訴,還有抒發對生活的理解與認識,以及對新生活的贊美。它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漁民生產生活方式和他們的思想感情,是疍家文化的精髓,是疍家文化的代表符號。
中國民俗學之父鍾敬文在汕尾任教時,深入新港浮水鄉,記錄搜集了大量的漁歌並於1927年出版《疍歌》一書,從此汕尾漁歌開始被外界認識和了解。
到上世紀50年代,在著名音樂家黃琛的努力下,汕尾漁歌開始走上舞台,並培養造就了以徐十一、龐美英、蘇少琴、徐園目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漁歌名家。
黃宜合在漁歌等民間文化的發掘、保護、傳承和創新上做了許多思考,也下足了工夫。他說,漁歌是汕尾漁民文化的靈魂,是汕尾人的驕傲。
汕尾漁歌節奏徐緩抒情,旋律細膩優美,一些著名音樂家吸取汕尾漁歌精華所創作的小提琴曲、鋼琴曲和歌曲,曲風歡快明朗,歌詞生動活潑,具有大海般的韻味和濃郁的南國風情,魅力無窮。
他說,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傳承和保護漁歌,把舞台、背景等布置得更美更傳神。製作更多的漁歌專題影像製品,方便學習,增強影響力。定期舉辦漁歌文化節,在旅遊業中滲透漁歌,在學校教育中加入漁歌文化,不斷培養漁歌傳人。總之,要盡力把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汕尾漁歌和各種民間文化傳承下去。
通過汕尾漁歌、白字戲、西秦戲等民間文化走出去,讓國內外更多人了解汕尾、熱愛汕尾,進一步提高汕尾的知名度,為促進汕尾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