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鄂王城遺址文物保護

鄂王城遺址文物保護

發布時間: 2021-01-28 19:06:38

⑴ 東周古楚的鄂王城文物特點是什麼

鄂王城遺址位於湖北省黃石市大冶市西南金牛鎮高河鄉鄂王城村胡彥貴灣,是東周時期的遺址,距今約2700年。鄂王城遺址是鄂東南極為重要的一處歷史文化古城址,對於東周楚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鄂王城遺址西距武漢90千米,南距咸寧不足50千米,北距鄂州也不過50千米,距黃石僅45千米,東距大冶40千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據《史記.楚世家》記載:

周夷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揚粵……

至公元前877年,楚國國君熊渠封其中子紅為鄂王,鄂王之都城為鄂,即今天的鄂王城遺址。

楚王熊渠及長子先後去世,中子紅繼承王位為楚王,都城仍立在鄂。其後至少有6世10多位楚王在鄂建都,直到楚試王熊通時止。

公元前689年,楚試王熊通去世,子熊貲立,即楚文王。楚文王初立這年,便將都城由鄂遷到了郢,即今湖北宜城之楚皇城,另也有人說為今江陵之紀南城。鄂便成了楚之別都和封邑。

公元前559年至公元前544年楚康王在位時,曾封康王之兄弟子晰於鄂,世稱鄂君子晰。在楚國長達800餘年的歷史中,除去楚國在鄂王城建都的那段歷史時期外,將鄂王城作為楚國別都,封邑和鄂縣縣邑的時間也有數百年之久。

楚國祖先為什麼要建鄂王城於金牛呢?主要是與周王室結有怨恨。

熊繹及其子孫勤奮治國,國力逐漸增強,周成王臨終告誡康王要他既要和遠又要和近。康王卒後昭王繼位,不加安撫荊蠻而以武強征,率六師征伐荊楚,熊氏帶領江漢百姓堅決抵抗,最後昭王全軍覆沒連自己也死在漢水,無屍回周。從此楚周為敵,周常伐楚。

熊渠當時勢力不敵與周,於是都城建於金牛,金牛地處偏僻,水陸兩路都較隱蔽,便於躲避周軍進攻。金牛有兩大畈,西畈和南城,糧田萬頃,素有「沃府糧倉,魚米江南」之稱,便於屯糧。

熊渠是悄悄稱王,不適合在依江踞險強硬暴露之處。金牛後有南山為屏,前有崗陵為帳,中有河川飧香,是塊包囊之地。

鄂王城址依崗毗地形而建,呈南高北低狀。城內地平面高出附近地面5至10米,城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城垣為土築,系紅褐土夾黃斑土夯築而成。

四面城垣除南垣西段向外突出外,均較直。西北、東北、東南城垣拐角處均為高台。城垣東城門有大小兩座,城垣外有護城河環繞,以南垣外和西垣外最為明顯,並與高河港相連。

城址南部高台地發現橢圓形窯址、金器、銅器、鐵器、建築用瓦、成群的封土墓。墓向為南北向,內有填白膏泥、木炭、卵石的現象。

遺存有大量的板瓦、筒瓦等建築材料遺物。還先後發現了楚國的金幣「陳爰」,嵌金烏紋戈及石斧和大量生活陶器皿等。

鄂王城的文物遺存還有以下特點:最下層為陶器,中層為銅器,上層為鐵器。

鄂王城遺址除都城遺址外,還有一大批文化古跡遺址。如鄂王城神廟、瓦脊街、王馬山、烽火台、古官窯、內城牆、石獸林、啟節碑、滄浪亭、屈子閣、聰慧泉、龍潭湖等遺址。

從自然環境看,這里景物別致,青山常綠,綠水長流。城南面丘陵地帶,城勢廣闊,杉樹成林,一片蔥郁。城下的高河港由南向北,川流不息,泛舟其上,可直達梁子湖。

河東面是沃野良田,這里一年四季或黃花遍野,或麥浪滔天,或荷花似蓋,或棉花似雪,既是一曲美妙的交響樂,又是一幅人間仙境的美麗圖畫。秦統一六國後,先後在鄂王城城址所在地和今鄂州設縣,縣名為「鄂」;三國時,孫權在今鄂州建都,改鄂王城為鄂縣。因鄂王城東南約10千米處有武昌山,遂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縣。這也是武昌的最初來源。

到了隋朝,鄂王城日益衰落,鄂州州治首次設在江夏,也就是今天的武昌。此後,今之武昌多次被定為鄂州首府,到清代,湖北便簡稱為鄂。鄂王城被認為是將湖北稱為「鄂」真正意義上的來源。

⑵ 湖北簡稱、戲曲名稱和旅遊勝地

湖北簡稱為"鄂」,源於隋朝開皇九年改郢州為鄂州的治所而得名,更早是因為春秋時楚王熊渠將中子紅封在今湖北梁子湖畔的「鄂城」(今大冶有鄂王城遺址,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熟知,至於「鄂」的起因是因為鄰近汾河的今山西鄉寧縣在商代就建有以捕鱷為業的「鄂侯國」, 周成王時被兼並,鄂國被迫南遷最終到今湖北梁子湖畔的「鄂城」(史稱「東鄂」)定居。
湖北有22個地方劇種,其中最具影響是漢劇、楚劇和荊河花鼓戲。省會武漢以漢劇、楚劇、京劇、話劇為主;江漢平原以花鼓戲為主;孝感以楚劇為主;黃岡以黃梅戲為主;咸寧以採茶戲為主;襄樊、十堰等鄂西北地區以豫劇為主;恩施以南劇和花燈劇為主;宜昌地區以京劇和民族歌舞為主。
旅遊勝地有:宜昌三峽大壩,神農架)、武當山、恩施大峽谷土司城、騰龍洞、武漢黃鶴樓、十堰丹江口、大別山、洪湖、東坡赤壁、荊州古城、九宮山、清江畫廊等。
其中神農架位於湖北省西部邊陲,是中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縣級行政區。這里森林蔥郁,風景秀麗,以其絕無僅有的奇山異水、奇木異卉、奇聞異說及「野人」、「白化動物」等難解之謎,為世人矚目。當年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為治民眾疾病,跋山涉水來到神農架,「架木為梯」攀援采葯;「架木為屋」造福生靈,感動天帝神農「架木為壇」升仙天而得名神農架。至今,神農架還保留有「百草園」、「百草沖」、「百草坪」、「百草埡」等與神農嘗百草有關的地名。是原始動植物保護最原始的5A級景區,2016年7月17號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⑶ 大冶縣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7年:

一、9個鎮:

金牛鎮、保安鎮、靈鄉鎮、金山店鎮、還地橋鎮、殷祖鎮、劉仁八鎮、陳貴鎮、大箕鋪鎮。

二、1個鄉:茗山鄉

鄉政府駐彭范道,面積80平方千米。轄29個村委會:范道、張謙、柯畈、楊橋、西洪、學堂、袁大、仄船、名山、朱山、上汪、余祠、中門、天益、鶴橋、邊街、晏庄、子禹、華若、黃灣、洋湖、柯胡、京南、九龍、均畈、大魯、下余、彭晚、屋段村。

茗山鄉位於大冶市西部,地處大金省道,陳貴苗木花卉走廊的邊緣地帶,大冶西北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板塊經濟之中。東與陳貴接壤,南與靈鄉毗鄰,北與金山店交界,西與鄂州太和鎮隔山相望。

(3)鄂王城遺址文物保護擴展閱讀

一、靈鄉鎮

湖北經濟強鎮。2005年,全鎮預計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9億元,完成綜合財政收入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0元。並作為湖北省唯一的鄉鎮列入全國18個小康明星鄉鎮建設標兵。

二、金山店鎮

金山店鎮為於湖北省大冶市,東臨大冶市經濟開發區,西鄰保安鎮,北據還地橋鎮。全鎮國土面積為59.37平方公里。全鎮轄2個居委會,22個行政村,205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為4.8萬人。

金山店鎮素有「山山藏瑰寶,處處埋金洋」的美譽金山店,是大冶市「四大工礦鎮」之一。金山店鎮物產較為豐富。農業基本形成東南、西北、中三大經濟板塊。200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2340萬元。金山店鎮基礎設施齊全。通信能力較強、服務設施一應俱全。鎮區內公路縱橫交錯,形成兩縱三橫的中心框架。

三、殷祖鎮

殷祖鎮位於大冶市的南部山區,素有「果城裡」之稱。殷祖鎮背靠羅宵山脈和幕阜山脈,地形多為丘陵或山地,現有山場面積10.3萬畝,居大冶市首位

四、金牛鎮

金牛鎮隸屬於湖北省大冶市,地處大冶市西南部,東與靈鄉鎮接壤,東南與咸寧市擔山鎮為鄰,南連咸寧市雙溪橋鎮,西鄰武漢市江夏區湖泗鎮,北接鄂州市太和鎮。

金牛鎮總面積158.5平方千米,2014年末,下轄3個社區、32個行政村。2011年末,該鎮總人口9.1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萬人。2011年,該鎮完成農業總產值2億元,工業生產總值4.5億元

金牛鎮是「全國重點鎮」 ,被稱為「五縣通衢」 ,境內的鄂王城是湖北省簡稱「鄂」的源頭。 鄂王城城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陳貴鎮

陳貴鎮隸屬湖北省大冶市,地處東經114°43′-114°49′,北緯30°03′-35°30′,位於大冶中部,東連大冶金湖街道,南交劉仁八鎮,西接靈鄉鎮,北與茗山鄉、金山店鎮毗鄰。國土面積160.4平方公里,轄19個村、2個社區,總人口6.59萬人(2013年)。

2011年,陳貴鎮位列湖北省百強鄉鎮第二 。2013年7月,被湖北省政府列入全省「四化同步」示範鄉鎮試點。 2012年,地方財政收入3.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82元。陳貴鎮境內著名景點有小雷山、天台山、大泉溝等。

⑷ 簡稱的鄂的歷史名稱

湖北省的簡稱「鄂」,固然源於隋朝開皇九年(589年)改郢州為鄂州治所(治所在江夏)而得名,但更最主要是因為西周早期隨棗走廊的鄂國(今隨縣安居羊子山出土了噩國青銅器)有一定關系。鄂字作為地名,最早見於記載是西周時期楚君熊渠將中子紅封在今鄂州一帶所熟知。而鮮為人知的是鄂國則與一個以鱷為名的古國有淵源。
據考證:大約4000年前,揚子鱷廣泛分布於黃河和長江流域,其時在山西汾河流域就盛產一種「汾河鱷」,而鄰近汾河的今山西鄉寧縣在商代就建有「鄂侯國」,以捕鱷為業,商紂王時封為三公,以「鄂」為國號。其縣至今尚有鱷山(又名鄂山),鄂水,鄂谷等地名。由於古鄂國地近晉都(周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改國名為「晉」),周成王時被兼並,故《世本》載有:「唐虞侯居鄂」,不得已鄂國的遺民南逃至今河南洛陽邙山的鄂里坂定居,但此時的成周強盛,虎視眈眈,鄂國被迫再往南遷至今河南南陽一帶,史稱「鄂」或「西鄂」。周夷王時,周鄂交惡,周、虢聯軍出兵征鄂,鄂人只好再次南遷到今湖北梁子湖畔的「鄂城」(今大冶有鄂王城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定居下來,史稱「東鄂」。
梁子湖畔川澤交錯,山林茂密,雖然周廷一時間鞭長莫及,誰料到楚國熊渠勢力的強盛,竟發展到長江中游古鄂國的疆域,以至於周夷王八年(前877年),楚熊渠攻滅鄂國,以此為別都,故《史記·楚世家》載有:熊渠「乃興兵伐庸、楊粵,乃至於鄂」,從此東鄂屬楚。熊渠佔領東鄂後,仍以鄂為國名,封其三個兒子中的第二個兒子紅為鄂王。熊摯紅稱王不久,因畏於周厲王的征伐,雖自動去了王號,卻同時營造了規模宏大的「鄂王城」,時在公元前840年。此時的「鱷」字,也由魚字偏旁改為「邑」字旁,就變成為城市的名稱「鄂」了。這就是湖北簡稱的由來。及至熊渠卒,熊紅嗣位,仍居鄂;傳六王至熊咢猶居於此,為楚之國都。曾在此出土了熊咢鑄「夜雨楚公鍾」(宋政和三年出土)。古鄂國被楚國消滅了,但其遺民子孫,仍以鄂為姓,後成為「巴中七姓」之一。
秦統一六國後,先後在今鄂王城城址所在地設鄂縣;三國時,孫權在此建都。因鄂王城東南約10千米處有武昌山,遂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縣。這也是武昌的最初來源。隋開皇九年(589年)改置鄂州,下轄江夏(今武昌區)武昌(今鄂州市)永興(今陽新縣)蒲圻(今赤壁市)四縣,治所首次設在江夏,也就是今天的武昌。這是「鄂」字首次用為湖北政區名之始。今湖北簡稱「鄂」即源於此。

⑸ 湖北文物多嗎

湖北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956年11月15日公布(共計101處)
二七烈士紀念碑 漢口二七路口
陳定一烈士墓 武昌石門峰
紅色戰士公墓 漢陽龜山西麓
中共五大會址 武昌都府堤20號
辛亥首義烈士墓 武昌伏虎山
辛亥革命烈士陵園(俗名六大堆) 漢口球場街
辛亥鐵血將士公墓 漢陽扁擔山
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 漢口解放大道二七路電車站
蘇聯空軍志願隊烈士墓 漢口解放公園
辛亥首義工程八營 武昌紫陽路湖北省總工會院內
起義門 武昌梅家山
楚望台 武昌梅家山
三烈士亭 武昌解放路武昌造船廠內
歸元禪寺 漢陽翠微路
勝象寶塔 武昌黃鶴樓公園內
興福寺塔 武昌洪山公園西門
拜將台 位於武昌閱馬場
庚子烈士墓 武昌八一路省軍區院內
國民革命軍第四獨立團北伐功城官兵烈士墓 武昌洪山南坡街道口
明王墓群 江夏區龍泉山天馬峰下
陳友諒墓 蛇山南麓黃鶴樓劇場
靈濟塔(寶通塔) 武昌洪山寶通寺後
施洋墓 武昌洪山西端
九女墩 武昌東湖西北湖畔
湖北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981年12月30日(共計52處)
八七會議會址
魯台山古墓群 武漢市黃陂區魯台鎮灄水城關東岸
湖泗窯址 武漢市江夏區湖泗鄉張橋村
向警予墓 漢陽龜山西頭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 武昌紅巷13號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 漢口長春街
中華全國總工會暨湖北省總工會舊址 漢口友誼街16號
老人橋遺址 武漢市洪山鄉周家灣地區
毛澤東同志舊居 武昌都府堤
湖北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共計211處)
一、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共40處)
太平天國軍半壁山戰場遺址及千人冢
太平洞
湖北共進會舊址
楊洪勝烈士墓
陳潭秋故居
李先念故居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民政府舊址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
詹大悲墓
李漢俊墓
鄂中特委舊址
戴家場秋收暴動紀念地及紀念碑
何道羽烈士墓
「大冶兵暴」舊址
賀勝橋北伐軍陣亡將士陵園
紅六軍軍部舊址
紅三軍團軍團部舊址
湘鄂西特委機關舊址
麻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紅十五軍成立紀念地
紅三軍軍部舊址
房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五里坪革命舊址
孫中山先生銅像1931年 武漢市江漢區三民路
路易.艾黎舊居 1932年 洪湖市新堤鎮
黃興銅像1933年 武漢市漢陽區龜山東麓
抗日幹部訓練班舊址1937年 紅安縣福德鄉秦氏祠
石鼓山石刻革命標語抗戰時期 棗陽市新市鎮石鼓山
農村合作幹部訓練班舊址1937年至1938年應城市湯池鎮
史沫特萊舊居1938年 武漢市江岸區鄱陽街
新華日報總館及八路軍武漢辦1938年 洪湖市燕窩鄉
事處二十五位烈士殉難處與烈士公墓
九口堰革命舊址1939年至1942年 隨州市洛陽鎮九口堰
豫鄂邊區黨委機關舊址1940年 京山縣新市鎮小煥嶺
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司令部舊址1940年 京山縣新市鎮八字門
張上將自忠殉國處紀念碑、同難官兵公墓及張公祠1941年1、宜城縣新街鄉南瓜店
2、南漳縣武安鎮
豫鄂邊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會址1942年 京山縣廠河鎮向家沖
葉挺囚居舊址1942年 恩施市內後山灣
殉國烈士紀念碑1943年 天門市石家河鎮
《應山協議》簽訂舊址1946年 廣水市應山辦事處南正街
高山鋪戰斗遺址1947年 蘄春縣高山鋪鄉
二、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共72處)
古寨城戰國 丹江口市涼水鎮古寨山頂
關陵漢、明當陽市玉陽鎮
鹿門寺漢、宋、清襄陽縣鹿門山
峽口軍晉、南北朝宜昌市西陵區下牢溪口
陸羽文學泉井唐、清天門市竟陵鎮
蘭英寨唐、清神農架林區官封鄉
古琴台宋、清武漢市漢陽區
南橋元武昌縣賀站鄉大屋饒村
龍爬寨元廣水市大桂山林場
泗洲寺元、明雲夢縣新店鄉
鄭公塔明武穴市鄭公塔鎮花橋
槐山磯駁岸明武昌縣金口鎮槐山
蘇公泉井明保康縣城關東門
興王府鳳翔宮明鍾祥市郢中鎮
鐵山寺寶塔明鄖西縣店子鄉
寶通寺明、清武漢市武昌區洪山
觀音閣明、清鄂州市鄂城區
習家池明、清襄樊市鳳凰山南麓
昭君村楠木井明、清興山縣高陽鎮寶坪村
青雲塔明、清黃州市黃州鎮城南
浠水文廟明、清浠水縣城關
陸夫子祠明、清荊門市象山東麓文明湖畔
上津古城明、清鄖西縣上津鎮
魚木寨明、清利川市大興鄉
施南宣撫司舊址明、清宣恩縣椒園鄉
唐崖土司城明、清咸豐縣尖山鄉唐崖河
鹽井寺河神亭清長陽縣漁峽口鄉
襄陽學宮大成殿清襄樊市樊城區
顯聖殿清房縣軍店鄉
禹稷行宮清武漢市漢陽區
古德寺清武漢市江岸區
水星台 清 襄樊市樊城區
雙鳳亭 清 黃陂縣城關鎮魯台山
撫州會館 清 襄樊市樊城區前街
鐵旗桿 清 隨州市厲山鎮
黌學大殿 清 棗陽市城區南街
三神殿 清 谷城縣谷城鎮
徐庶祠 清 南漳縣單家莊
白雲樓 清 荊門市城區東寶山
石牌戲樓 清 鍾祥市石牌鎮
白羊寨及聖帝行宮碑 清 興山縣白羊寨
天然塔 清宜昌市城區寶塔河
連珠塔 清 恩施市龍首山
聖廟 清 通山縣通羊鎮四街
文昌祠 清 恩施市敖脊山
石柱觀 清 建始縣青花鄉望坪山
嚴家祠堂 清 咸豐縣大水坪
茶堰坪擺手堂 清 來鳳縣河東鄉
秋風亭 清 巴東縣信陵鎮
饒氏庄園 清 丹江口市浪河鎮水田畈
吳氏祠 清 紅安縣八里灣鎮陡山
段氏宅 清 英山縣南河鎮瓦寺前
五腦山廟清浠水縣福主鄉
萬年台清浠水縣福主鄉
天岳關清通城縣黃龍鄉
南虹橋清通城縣麥市
虎牙山鹽運纖道清枝江縣虎亭鎮虎牙山村
青山崖洞堰清崇陽縣青山鎮獅形山
泉山畫屋清陽新縣龍港鎮泉山
長春觀清至1931年武漢市武昌區大東門
楊家灣老屋清宜昌縣三斗坪
白水寺清至1931年棗陽市吳店鎮
漢口匯豐銀行大樓清武漢市江岸區
大智門火車站候車廳1903年武漢市江岸區車站路
大水井祠堂、莊院建築群清末至1924年利川市柏楊壩
楊守敬故居及楊守敬墓1915年枝城市陸城鎮、花廟鄉龍窩
風雨涼橋1916年咸豐縣丁寨十字路
詹天佑故居1919年武漢市江岸區洞庭街
漢口花旗銀行大樓1921年武漢市江岸區
江漢關大樓1924年武漢市江漢區
黃侃墓1935年蘄春縣蘄州鎮筆架山
王葆心墓1944年羅田縣大河岸鎮蓮花池
三、石刻及其它(共18處)
老君崖石窟北宋丹江口市武當山獅子峰
斗笠崖摩崖題刻宋、明、清安陸市煙店白兆山
三角山摩崖題刻宋、清蘄春縣達城鄉
象山四泉碑刻宋、清荊門市象山東麓
洪山摩崖題刻南宋武漢市武昌區洪山
峴山寺摩崖題刻南宋襄樊市峴山
慶元已未摩崖題刻南宋襄樊市鄭家山
采皇木摩崖題刻明竹溪縣小匯鄉茲豐村
湖廣北界碑明襄陽縣黃渠河鄉
天台山石刻明紅安縣天台山
「炎帝神農氏遺址」碑及洞穴明隨州市厲山鎮
玉印岩(抱璞岩) 明、清南漳縣巡檢金鑲村
百順橋碑清五峰縣灣潭鎮
漢土疆界碑清五峰縣紅魚鄉漂水岩、謝家坪鄉竹橋
治理西陵峽航道摩崖題刻明、清1、巴東縣萬流鎮、信陵鎮
2、秭歸縣城關鎮、香溪鎮
官墳園石刻及九峰橋明、清鶴峰縣容美鎮張家村
萬壽橋水文碑刻清秭歸縣香溪鎮劉家壩
巨猿化石洞更新世建始縣高坪鎮桑園
四、古文化遺址(共63處)
「鄖縣人」舊石器時代鄖縣青曲鎮學堂梁子
樟腦洞遺址舊石器時代房縣龍灘鄉青陽村
石鼓村後山坡遺址舊石器時代丹江口市薛橋鄉石鼓村
雞公山遺址舊石器時代江陵縣荊州鎮郢北村
城背溪遺址新石器時代、商枝城市紅花套鎮吳家崗
關廟山遺址新石器時代枝江縣問安鎮關廟山村
坳上灣遺址新石器時代蘄春縣白水鄉毛家咀
西花園遺址新石器時代 隨州市淅河鎮蔣家寨村
三步兩道橋遺址新石器時代 襄陽縣法龍鄉趙山村
碧公台遺址新石器時代 孝感市龍店鄉啟安村
金盆堖遺址新石器時代、商、周 鄂州市太和鎮謝埠村東
霍城遺址新石器時代、西周 漢川縣城關鎮霍城村
王家崗遺址新石器時代 公安縣藕池鎮復興村
邊畈遺址新石器時代 鍾祥市皇莊鎮九里鄉
桂花樹遺址新石器時代 松滋縣王家大湖鄉桂花樹村
雕龍碑遺址新石器時代棗陽市鹿頭鎮武庄村
冢子崗遺址新石器時代 老河口市竹林橋鎮蘇家店村
老豬林遺址新石器時代、商、周 大冶縣大箕鋪劉遜村
謝家墩遺址 新石器時代、商、周麻城市宋埠鎮李釗鄉大勝山村
好石橋古城遺址新石器時代、商、周 雲夢縣義堂鎮
三王城遺址新石器時代、商、漢 京山縣三陽鎮三王城村
毛狗洞遺址新石器時代、西周 棗陽市梁集鎮梁坡村
陰湘城遺址新石器時代、東周江陵縣棗林鄉
鄂王城遺址 東周大冶縣西畈鄉胡彥貴村
謝家灣古冶銅遺址 東周鍾祥市東橋鎮台北鄉
安城古銅礦遺址 東周鄖縣安城鄉
雲夢楚王城遺址 東周、秦、漢雲夢縣城關鎮
臨沮城遺址 周、漢南漳縣沐浴鄉臨沮寺崗
韓家州遺址 東周、漢鄖縣遼瓦鄉堵河口
龍灣放鷹台遺址 東周、漢潛江市龍灣鎮馬場湖村
作京城遺址 東周、漢黃陂縣李家集鄉作京城灣
草王咀古城址 東周、漢大冶縣金湖鄉田龍村
岳飛城遺址 東周、漢、南宋荊門市團林鎮蓮花村
秭歸楚王城遺址戰國、明秭歸縣郭家壩鄉楚王台
朝陽城遺址 漢襄陽縣石橋鄉朱楊村
五穀城遺址 東漢武昌縣土地堂鄉民主村
吳王城遺址 三國、晉鄂州市東南郊百子畈
跑馬道遺址 漢棗陽市吉河鄉劉庄村
翟家古城遺址 漢棗陽市琚灣鎮古城村
城塘城遺址 隋鄂州市葛店白滸鎮
斧頭湖窯址 唐、宋武昌縣斧頭湖沿岸
柳州城遺址及引種西瓜碑 南宋恩施市七里區周家河鄉
沔城遺址 唐、清仙桃市沔城回族鎮
中分衛灣遺址 新石器時代、西周黃陂縣祁家灣鎮王朋村
朱家灣遺址新石器時代、西周當陽市煙集鎮旭光村
檯子湖遺址新石器時代、周孝感市王店鄉磨山西
任家壟遺址新石器時代、周、漢當陽市腳東鄉綠林山村
李陳崗遺址新石器時代、周鍾祥市豐樂鄉邢台村
萬人墩遺址新石器時代、周麻城市關廂鄉許家涼亭
襄陽楚王城遺址新石器時代、周襄陽縣黃龍鄉高明村
馬投潭遺址新石器時代武漢市東西湖區三店農場
許家墩遺址新石器時代、西周武漢市洪山區花山鄉
面前畈遺址新石器時代、西周黃陂縣甘棠鄉樓子田灣
陳子墩遺址新石器時代、商、周漢陽縣永安鄉古跡崗
呂王城遺址新石器時代、唐大悟縣呂王鄉
墓子崗遺址夏、商棗陽市新市鎮趙庄村
周梁玉橋遺址商沙市市豉湖路
草店坊城遺址周孝感市牌坊鄉
磨盤山遺址西周當陽市河溶鎮前進村
糜城遺址周當陽市兩河鄉
小胡崗遺址東周宜城縣鄭集鎮紅星村
五里界古城址東周大冶縣大箕鋪鄉
子陵崗遺址東周荊門市子陵鎮
五、古墓葬(共18處)
趙家湖古墓群西周、戰國 當陽市趙家湖一帶
擂鼓墩古墓群東周 隨州市西郊擂鼓墩一帶
鄒村古墓群東周 大冶縣西畈鄉上下鄒村
三槨冢古墓群東周 應城市古樓鄉王家灣
義地崗古墓群東周 隨州市東城區義地崗
九連墩古墓群東周 棗陽市吳店鎮、興隆鎮
霸王墳古墓群戰周、漢 老河口市仙人渡冢子坡
問安古墓群戰周、東漢 枝江縣問安鎮
五座墳古墓群漢代 老河口市張集鎮張家灣
曹場墓群東漢、六朝 仙桃市排湖西岸
高陵崗墓群南朝、明石首市茅草街鄉高陵崗
頭壩堰崖墓群宋 建始縣桂花鄉
襄憲王墓明 谷城縣茨河鎮五朵山南坡
襄定王墓明 南漳縣龍門鎮沖鋒村
萬密齋墓明 羅田縣大河岸鎮石井頭鄉
鍾惺墓明 天門市李場鄉魯新村
譚元春墓明 天門市黃潭鄉白龍村
袁宗道、袁中道合葬墓明 公安縣孟溪荷葉山
第四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計91處)(二○○二年十一月七日)
(一)古遺址(16處)
名稱 時代地址
樊城城牆遺址 明、清 襄樊市樊城區
青龍、春秋、卧牛山寨遺 明、清 南漳縣
雞鳴城城址 新石器時代 公安縣
聶家河古兵塞遺址 明、清 宜昌市夷陵區
南襄城遺址 東周、漢 遠安縣
香爐石遺址 夏、商、周 長陽縣
青龍泉遺址 新石器時代 鄖縣
陶家湖城址 新石器時代 應城市
馬家院城址 新石器時代 沙洋縣
荊家城遺址 新石器時代 沙洋縣
禹王城城址 東周 黃岡市黃州區
塞墩遺址 新石器時代 黃梅縣
堯家林遺址 新石器時代 通城縣
新店土城城址 戰國、漢 赤壁市
施州城牆遺址 明、清 恩施市
安居城址 東周、漢代 隨州市曾都區
(二)古墓葬(7處)
陳獻甲明墓 明代 陽新縣
羅家崗墓群 東周 宜城市
安樂堰墓群 東周 南漳縣
天星觀墓群 周、漢 荊州市沙市區
新坪懸棺墓群 戰國、宋、明 宜昌市夷陵區
黃歇村墓群 東周 沙洋縣
郢靖王墓 明代 鍾祥市
(三)古建築(42處)
大余灣古民居建築群 明、清 武漢市黃陂區
問津書院 明、清 武漢市新洲區
李蘅石故居及李氏祠堂 清 陽新縣
襄陽譙樓 清 襄樊市襄城區
鐵佛寺大殿 清 襄樊市襄城區
樊城山陝、黃州、小江西、中州會館清 襄樊市樊城區
板橋民居 清 南漳縣
谷城老街古建築群 明、清 谷城縣
光化黌學 清 老河口市
望家祠堂 清 宜昌市夷陵區
鳳凰山古建築群 清 秭歸縣
古夫民居 清 興山縣
獅子包古建築群 清 巴東縣
鄖陽府學宮大成殿 明 鄖縣
回龍寺 明、清 十堰市茅箭東城區
竹山文廟大成殿 清 竹山縣
觀音洞古建築 清 房縣
龍山寶塔 清 丹江口市
鄖西湖北關 清 鄖西縣
德安府儒學大成殿 明 安陸市
文峰塔(凌雲塔) 明 應城市
少司馬坊 明 鍾祥市
文筆峰塔 清 京山縣
庾亮樓 明、清 鄂州市鄂城區
蘄州城北門 明 蘄春縣
達城廟 清 蘄春縣
金陵書院 清 蘄春縣
萬年台戲樓 清 蘄春縣
羅田文廟大成殿 清 羅田縣
祖爺殿 元 通山縣
王名番府第 清 通山縣
寶石民居群 明、清 通山縣
靈官橋 宋 通城縣
舒橋、凈堡橋 元 嘉魚縣
羊樓洞、新店明清石板街 明、清 赤壁市
五陽書院 清 建始縣
武聖宮 明、清 恩施
市石龍寺 明、清 利川市
如膏書院 清 利川市
三元堂 清 利川市
洪山寺塔及碑刻 宋、元、明、清 隨州市曾都區
三閭書院 清 神農架林區
(四)石刻及其它(2處)
鎮安寺鐵牛 清 江陵縣
重修咸寧堤記碑及石梘堰 清 1、嘉魚縣2、崇陽縣
(五)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3處)
宋慶齡漢口舊居 1927年 武漢市江岸區
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 1937-1938年 武漢市江岸區
國民政府第六戰區受降堂舊址 1945年 武漢市江漢區
湖北省立圖書館舊址 1935年 武漢市武昌區
孫武、吳兆麟墓 1939、1941年 武漢市洪山區
張森墓 1928年 武漢市洪山區
郝夢齡墓 1937年 武漢市洪山區
吳光浩烈士舊居及墓 1906-1929年 武漢市黃陂區
漢冶萍煤鐵廠礦舊址(含小紅樓)1890-1948年黃石市西塞區、黃石港區
鄂皖湘贛指揮部舊址 1942年 大冶市
紅八軍建軍舊址 1930年 大冶市
國民政府第五戰區李宗仁司令長官部舊址1939—1945年 老河口市
荊江分洪閘 1952年 公安縣
柳關紅軍無名烈士墓地 1930-1932年 監利縣
張振武故居 1877-1912年 竹山縣
小悟抗大十分校及孫家畈革命舊址 1939-1945年孝昌縣
中原軍區首長舊址、大會場 1946年 大悟縣
鄂豫皖省委及陂安南蘇維埃政府舊址1931-1935年紅安縣
天岳關抗日將士陣亡紀念亭 1939年 通城縣
陽湖文化名人舊址 1969-1971年 咸寧市咸安區
錢亦石故居 1909-1938年 咸寧市咸安區
何功偉烈士故居、就義舊址 1915-1941年1、咸寧市咸安區2、恩施市
花犁嶺天主教堂 清代 利川市
熊口紅二軍團部舊址 1930-1932年 潛江市
建國以來,我省共分5批公布了45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第一批101處,第二批53處,第三批211處,第四批92處。第五批368處。其中2008年4月15日公布了第五批36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6處與已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並項目。包括南漳縣樊家寨等85處古遺址,英山的畢升墓等50處古墓葬,麻城市雷氏祠等132處古建築,陽新縣鐵壁摩崖石刻等10處石窟寺及石刻,武漢長江大橋等89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以及位於神農架的川鄂古鹽道等2處其他類不可移動文物。至此,我省文物保護單位達到825處,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⑹ 整個湖北省的歷史變遷

湖北歷史悠久。夏王朝時期,夏文化的影響已經到達江漢地區。商朝建立後,湖北即納入商的版圖。西周時期,湖北境內已出現諸多小國,春秋戰國時期,南方諸國逐漸統一於楚。
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前221年)後,廢除分封,實行郡縣制,湖北大部屬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屬漢中、南陽、長沙、黔中和九江郡,並置若干縣。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湖北大部屬荊州刺史部,東漢(25~220年)沿置南郡、南陽郡、江夏郡以及漢中郡、廬江郡等。
三國(220~280年)時期,魏、蜀、吳爭奪荊州,後魏、吳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長沙郡、襄陽郡、南陽郡、南鄉郡、義陽郡、魏興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兩晉(265~420年)時期,湖北大部分仍屬荊州之江夏、襄陽、南郡、建平、宜都、義陽、南鄉、南陽、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長沙、天門、武陵、魏興等郡,開始僑置州、郡、縣。
南北朝(420~589年)時期,湖北主要屬南朝范圍,仍設州、郡、縣,僑置州、郡、縣增多,變更頻繁,建制紊亂。
隋朝(581~618年)統一全國後,先撤銷僑置州、郡、縣,隋大業三年(607年)又行恢復。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東部一隅外,絕大部分屬荊州,統領南郡、夷陵、競陵、沔陽、清江、襄陽、舂陵、漢江、安陸、永安、江夏等郡。隋開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稱鄂州,治江夏,後來鄂州又成為治所。今湖北簡稱鄂即源於此。
唐代(618~906年)初,全國分為十道,後增至十五道。湖北西部為山南東道,東部為淮南道,東南部為江南西道,西南部為黔中道。改江夏治鄂州,並改京山、富水置郢州,另有襄州、隨州、均州、房州、峽州、復州、全州和蘄州、安州、黃州以及沔州等十五州。後設山南東道節度使、荊南節度使、武昌節度使,分領各州。
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年),湖北境內的襄、均、房、隨、郢、復、安七州一直屬於五代,黃、蘄、鄂三州初屬吳,後屬南唐;黃、蘄二州復又歸後周。江陵地區的南平國(924~963年)建都江陵,據荊、歸、峽三州;施州屬蜀。
宋代(960~1279年)在湖北中部設荊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有鄂、復、峽、歸諸州和江陵府、德安府以及荊門軍、漢陽軍等(轄縣33個),占湖北大部分地區;北部設京西南路,有隨、金、房、均、郢諸州和襄陽府以及光化軍等(轄縣19個);東部約以長江為界,北部屬淮南西路,有蘄、黃二州(轄縣5個),南部屬江西南路,為興國軍(轄縣3個);西部的施州屬夔州路;鄂西南為羈縻州。
元代(1279~1368年)在全國設3個中書省、11個行中書省。今湖北境內,長江以南屬湖廣行省(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有武昌路、興國路、漢陽府與歸州;長江以北屬河南行省,有襄陽路、黃州路、蘄州路、中興路、峽州路和安陸府、沔陽府及荊門州;西北部一隅屬陝西行省,西部夔州路、羈縻州屬四川行省。
明代(1368~1644年)初,湖北屬湖廣行省。後分全國為十三個布政使司。今湖北全境基本屬於湖廣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有武昌府、漢陽府、黃州府、承天府、德安府、荊州府、襄陽府、鄖陽府。
清代(1644~1911年)初仍沿用明制。至康熙三年(1664年)湖廣分治,大體以洞庭湖為界,南為湖南布政使司;北為湖北布政使司,定為湖北省,省會武昌。是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從此確立並沿用至今。湖北領武昌、漢陽、黃州、安陸、德安、荊州、襄陽、鄖陽等8府,湖北省行政區域之概貌已經基本形成。至清末,湖北省共領武昌、漢陽、安陸、襄陽、鄖陽、德安、黃州、荊州、宜昌、施南等10府和荊門直隸州、鶴峰直隸廳共60縣、6散州、1散廳。
民國年間
湖北省總體區劃變化不大。1912年,廢除府、州、廳建制,重新劃分,省下設道、縣兩級政區;1927年,廢除道一級建制,實行省、縣兩級行政區;1932年於省、縣之間增設行政督查區;至1949年,湖北省共設1市(武昌市,漢口市為國民政府直轄)、8行政督察區、69縣。另,漢口有時為省轄市,有時為特別市。
自1927年開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建立過許多革命政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成立過黃安農民政權,擴建為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湘鄂西蘇維埃五縣聯縣政府,後改為湘鄂西蘇維埃政府、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抗日戰爭時期的1941年4月,成立鄂豫邊區行政公署,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擴大成立為中原解放區行政公署。1946年8月至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後建立過5個地區。1947年底,分別成立江漢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湖北行政區劃進行過一系列變化調整。至1990年,湖北省管轄6地區:黃岡地區、孝感地區、咸寧地區、荊州地區、宜昌地區、鄖陽地區;1自治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8省轄市: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沙市市、宜昌市、襄樊市、荊門市、鄂州市,22個縣級市,46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今湖北省有12個省轄市、1個自治州、38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其中3個省直管市)、38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⑺ 為什麼湖北省簡稱鄂

到隋朝,鄂王城日益衰落,鄂州州治首次設在江夏,也就是今天的武昌。從此,今之武昌多次被作為鄂州首府,到清代,湖北便簡稱為鄂。穿過浩瀚的歷史煙雲清晰可見,如今只剩幾段殘垣斷壁的鄂王城城址,正是湖北稱為「鄂」真正意義上的來源。

拓展資料:

【地理位置與面積】湖北省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部,簡稱鄂。地跨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東鄰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北與河南毗鄰。東西長約740公里,南北寬約470公里。全省國土總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94%。最東端是黃梅縣,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來鳳縣,最北端是鄖西縣。

【地勢地貌】全省地勢大致為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低平,略呈向南敞開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總面積中,山地佔56%,丘陵佔24%,平原湖區佔20%。

【河流與湖泊】湖北省境內除長江、漢江幹流外,省內各級河流河長5公里以上的有4228條,河流總長5.92萬公里,其中河長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條。長江自西向東,流貫省內26個縣市,西起巴東縣鯿魚溪河口入境,東至黃梅濱江出境,流程1062公里。

⑻ 作為楚文化的中心,湖北為什麼簡稱「鄂」而不是「楚」

湖北省的簡稱「鄂」,固然源於隋朝開皇九年改郢州為鄂州的治所而得名,但更最主要是因為春秋時楚王熊渠將中子紅封在今鄂城所熟知,至於說「鄂」是因為與一個以鱷為名的古國有淵源關系則鮮為人知。
據七秩齡童考證:大約4000年前,揚子鱷廣泛分布於黃河和長江流域,其時在山西汾河流域就盛產一種「汾河鱷」,而鄰近汾河的今山西鄉寧縣在商代就建有一「鄂侯國」,以捕鱷為業,商紂王時封為三公,以「鄂」為國號。其縣至今尚有鱷山(又名鄂山),鄂水,鄂谷等地名。由於古鄂國地近晉都(周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改國名為「晉」),周成王時被兼並,故《世本》載有:「唐虞侯居鄂」,不得已鄂國的遺民南逃至今河南洛陽邙山的鄂里坂定居,但此時的成周強盛,虎視眈眈,鄂國被迫再往南遷至今河南南陽一帶,史稱「鄂」或「西鄂」。周夷王時,周鄂交惡,周、虢聯軍出兵征鄂,鄂人只好再次南遷到今湖北梁子湖畔的「鄂城」(今大冶有鄂王城遺址,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定居下來,史稱「東鄂」。
梁子湖畔川澤交錯,山林茂密,雖然周廷一時間鞭長莫及,誰料到楚國熊渠勢力的強盛,竟發展到長江中游古鄂國的疆域,以至於周夷王八年(前877年),楚熊渠攻滅鄂國,以此為別都,故《史記·楚世家》載有:熊渠「乃興兵伐庸、楊粵,乃至於鄂」,從此東鄂屬楚。熊渠佔領東鄂後,仍以鄂為國名,封其三個兒子中的第二個兒子紅為鄂王。熊摯紅稱王不久,因畏於周厲王的征伐,雖自動去了王號,卻同時營造了規模宏大的「鄂王城」,時在公元前840年。此時的「鱷」字,也由魚字偏旁改為「邑」字旁,就變成為城市的名稱「鄂」了。這就是湖北簡稱的由來。及至熊渠卒,熊紅嗣位,仍居鄂;傳六王至熊咢猶居於此,為楚之國都。曾在此出土了熊咢鑄「夜雨楚公鍾」(宋政和三年出土)。古鄂國被楚國消滅了,但其遺民子孫,仍以鄂為姓,後成為「巴中七姓」之一。這是後話。

⑼ 湖北為什麼簡稱鄂而不是漢或楚

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荊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設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湖北一名產生。 元明兩代設湖北道。清代設置湖北行省。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武昌,為隋以後鄂州的治所(即江夏),故湖北簡稱「鄂」。

湖北省的簡稱「鄂」,固然源於隋朝開皇九年改郢州為鄂州的治所而得名,但更最主要是因為春秋時楚王熊渠將中子紅封在今鄂城所熟知,至於說「鄂」是因為與一個以鱷為名的古國有淵源關系則鮮為人知。

據七秩齡童考證:大約4000年前,揚子鱷廣泛分布於黃河和長江流域,其時在山西汾河流域就盛產一種「汾河鱷」,而鄰近汾河的今山西鄉寧縣在商代就建有一「鄂侯國」,以捕鱷為業,商紂王時封為三公,以「鄂」為國號。其縣至今尚有鱷山(又名鄂山),鄂水,鄂谷等地名。

(9)鄂王城遺址文物保護擴展閱讀:

一、相關資料:

《 元和郡縣圖志》摘錄:鄂州,江夏,緊。開元戶一萬九千一百九十。鄉三十三。元和戶三萬八千六百一十八。鄉三十七。今為鄂岳 觀察使理所。管(縣)〔州〕六:鄂州,沔州,安州, 黃州,蘄州, 岳州。縣二十五。都管戶七七萬二千二百四十七。

禹貢荊州之域。 春秋時謂之夏?。漢為少羨之東境。自後漢末謂之 夏口,亦名魯口。吳置督將於此,名為魯口屯,以其對 魯山岸為名也。三國爭衡,為吳之要害,吳常以重兵鎮之。魏明帝問 司馬懿曰:「二虜宜討,何者為先?」

對曰:「吳以中國不習水戰,故敢散居東關。凡攻敵,必扼其喉而舂其心。夏口東關,敵之心喉,若以陸軍向皖,引權東下,為水軍向夏口,乘其虛而擊之,此神兵從天而墜矣。」晉庾翼為荊州, 曾理於此。

義熙初,劉毅表以為「夏口,二州之中,地居形要,控接湘川,邊帶嘆沔」,請荊州刺史 劉道規鎮夏口。至六年,自臨嶂徒理夏口,即今州理是也。 宋孝武帝以方鎮太重,分荊、湘、江三州之八郡為郢州,以分上流之勢。隋平陳,改郢州為鄂州。

州城本夏口城,吳黃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臨大口,西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三國時, 黃祖為太守,吳遣 凌統攻而擒之。 禰衡遇害,亦此地也。 東南角樓名焦度樓,宋沈攸之自荊州稱兵至此,時焦度領兵在此,城守東南角,攸之攻之不克,遂退走,因名焦度樓。

鄂起源於湖北省大冶市 金牛鎮鄂王城。鄂王城是探尋鄂文化、追溯鄂商的源泉。據《史記·楚世家》記載,鄂王城曾是江南地區最古老的一座諸侯國 都城,為鄂氏族所建。楚滅鄂之後,至少有六世十多位楚王在鄂建都,下轄享譽世界的「青銅文明」發源地——銅綠山。

早在隋朝,便有人開始在此經商,金牛鎮也因此有「小漢口」的美譽。鎮上的老人介紹,往日的虯川河可不像現在這么安靜,從清朝至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運載貨物的商船擠滿了碼頭。 隨著楚遷都郢(現荊州)和銅綠山管轄權的變遷,曾經燦爛輝煌的鄂王城遭棄,獨享千年孤獨,並逐漸被人所遺忘。

二、湖北簡介:

湖北,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因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處中國中部,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介於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之間。全省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