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寧古墓遺址
① 正寧旅遊景點都有哪些
曹洪墓
曹洪墓為明代墓。曹洪墓葬在今正寧縣愉林子鎮南郊半公里的中巷曹洪村回。東北距縣城答20公里。現存封土殘高約12米,底徑約25米,規模較大。
羅川古城
羅川古城位於四郎河北岸,街道中心有三座高大的明趙氏石坊,最東邊的是恩寵坊,街西邊為清官坊和天宮坊,是甘肅省公存的唯一石坊,1963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鵝池洞
鵝池洞位於縣城東南古城牆下一平台之上,內連城牆與城內相通,外有天然屏障,與柔遠河相通,系原慶陽著名八景之一的鵝池春水所在地,後遭兵燹地震,現存遺址5.86畝,依然可辨當年之繁盛,1999年被批准為蓮池寺佛教場所,廟會文化日盛。
黃帝冢
黃帝冢位於正寧縣五頃原與二頃原結合的斜坡彎道的峴子處,古冢三面臨谷,一峰聳起,高10~60米,冢西半部現修水平梯田18階,每階1~3米,階面寬1~2米,上植核桃樹近千棵。冢頂部原呈長方覆斗形,現為橢圓形,南北長約70米,東西寬約30米,面積1500~1800平方米。
② 重遊古絲綢之路,怎樣安排線路比較合理
推薦的絲綢之路路線適合六天遊玩,可以參考一番。第一天:黃河鐵橋---白塔山公園---正寧路小吃夜市;第二天:張掖大佛寺---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第三天:嘉峪關關城;第四天:鳴沙山月牙泉---沙州市場;第五天:敦煌影視古城---玉門關---雅丹地質公園;第六天:莫高窟。挑幾個景點介紹一下,這條路線還是很經典的。
黃河鐵橋:這是蘭州的標志性建築物,很多人來蘭州必到這個地方拍照留念。大橋的規模宏大,至今還是古樸的灰色,安靜的黃河在橋下流淌,訴說著歷史的過往。
我只是挑幾個景點介紹一番,其他地方也是各有自己獨特魅力的,值得去參觀一番,這條旅遊路線還是很經典的。
③ 正寧縣的名勝古跡
曹洪墓
曹洪墓為明代墓。曹洪墓葬在今正寧縣愉林子鎮南郊半公里的專中巷曹洪村。東北距縣屬城20公里。現存封土殘高約12米,底徑約25米,規模較大。
羅川古城
羅川古城位於四郎河北岸,街道中心有三座高大的明趙氏石坊,最東邊的是恩寵坊,街西邊為清官坊和天宮坊,是甘肅省公存的唯一石坊,1963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鵝池洞
鵝池洞位於縣城東南古城牆下一平台之上,內連城牆與城內相通,外有天然屏障,與柔遠河相通,系原慶陽著名八景之一的鵝池春水所在地,後遭兵燹地震,現存遺址5.86畝,依然可辨當年之繁盛,1999年被批准為蓮池寺佛教場所,廟會文化日盛。
黃帝冢
黃帝冢位於正寧縣五頃原與二頃原結合的斜坡彎道的峴子處,古冢三面臨谷,一峰聳起,高10~60米,冢西半部現修水平梯田18階,每階1~3米,階面寬1~2米,上植核桃樹近千棵。冢頂部原呈長方覆斗形,現為橢圓形,南北長約70米,東西寬約30米,面積1500~1800平方米。
④ 黃帝陵在哪
《史記》雲:「黃帝崩,葬橋山」。《史記集解》引皇覽曰:「黃帝冢在上郡橋山」。《史記索隱》引《漢書.地理志》雲: 「橋山在上郡陽周縣,山有黃帝冢也」。《史記正義》引《括地誌》雲:「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
目前在全國有不少見於記載的黃帝陵廟,其中位於陝西和河南靈寶的軒轅黃帝陵廟比較聞名。至於軒轅黃帝究竟葬在何處,史學和考古界一直存在爭論
陝西黃帝陵: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墓,相傳黃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為衣冠冢。位於陝西黃陵縣城北橋山;1962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古稱「橋陵」,為中國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據記載,最早舉行祭祀黃帝始於公元前442年。自唐大歷五年(770年)建廟祀典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中共建立政權以後,每年清明、重陽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特別是清明祭祀已成中華民族傳統祭祀盛典,2004年開始每年對黃帝陵祭祀升為國家公祭。陵區歷經多次修繕,最近的一次整修自1993年開始,為此成立了黃帝陵基金會以籌措資金,工程分二期實施,第一期工程2001年8月竣工。
謝謝樓主的採納```
⑤ 涼山大石墓群的墓群發現
大石墓分布於安寧河谷流域約70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北至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專南至攀枝花市米易縣,主要分屬布在安寧河流域的喜德、冕寧、西昌、德昌等縣市。
西昌市文物管理所退休人員、考古專家、大石墓的發現人之一張正寧說,上個世紀70年代四川大學歷史系童恩正、四川省博物館趙殿增組成的流域調查考古隊,到西昌禮州鎮進行新石器遺址發掘。
他們發掘時發現,新石器遺址上一座墓基由眾多巨石組成,搬除巨石後,出現的土陶和人骨令他們感到十分驚奇,他們明白發現了一種珍貴的古墓。這種墓用巨石砌成墓室,頂部以巨大的墓石覆蓋,這種古墓遂被稱為「大石墓」。
而據《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自滇以北,君長以十數,邛都最大,此皆椎髻,耕田有邑聚。」從現存的200餘座大石墓分析,如按每座墓葬入八九十人計算,入葬的人數亦當在兩萬人左右,和涼山地區同時期的其他古代民族所遺留下來的墓葬相比,他們的確是這一地區最大的民族。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稱,邛人大石墓在全世界絕無僅有,是安寧河流域原住民獨特的墓葬形式。
⑥ 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有沒有明星培養基地
慶陽市位於甘肅省東部,俗稱「隴東」。東接陝西省,北接陝西和寧夏,西與寧夏相連,南鄰平涼市和陝西。轄慶陽縣,華池縣,環縣,合水縣,正寧縣,鎮原縣,寧縣和西峰區,總面積2.7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44萬,有漢、回、蒙、滿等20個民族,其中漢族佔98%以上,少數民族主要是回族。全市北部為黃土丘陵溝壑,東部黃土丘陵區,中南部為黃土高原溝壑。慶陽市屬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較短,夏少酷暑,秋季多雨。
慶陽,一名系沿用古「慶陽府」名稱,最早取自於宋代政和年間。後設環慶路,又設「慶陽軍」節度。慶陽之名,方見於史冊,並沿用至今。北宋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曾任「環慶路經略撫緣邊招討使」,與其子駐防慶陽,駐城練兵,保境安民。慶陽市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早在20萬年前這一帶就有人類生存。五六千年前,先民就在此農耕,養殖,制陶。據《史記》載:黃帝軒轅氏在這一帶和醫祖歧伯合著《內經》。夏代,周祖不出失官率部族赴此,駐城拓荒,安邦定居。今慶陽縣城據傳就是建於此時的「不出城」,故有「周舊邦」之稱。慶陽市也是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部分,俗稱「隴東老區」。
慶陽市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地區。是有名的烤煙生產基地,作物以半乾旱的小麥、玉米等為主。
慶陽市乃「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活動區域。「周道之興自此始」,也是周人的發祥地。曾為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部分。遺存於區內的歷史文物古跡十分豐富。舉世矚目的「古象黃河」化石、「環江翼龍」化石和我國第一塊打制石器就出土在這里。周祖陵殿、公劉殿、秦直道、秦長城、北石窟寺,古墓葬、古城堡、烽燧、陝甘寧邊區舊址、抗大七分校、南梁紀念館等文化遺產,是祖先遺留下來的重要的人文旅遊資源。被專家稱之為「華夏文化的縮影,民族文化的結晶,起源最早的造型藝術」的農耕文化、民俗文化、黃土文化、遺產是祖先遺留下來的另一種重要的旅遊資源。被譽為民間「四絕」的刺綉、剪紙、皮影、道情就是這些文化的藝術再現。
慶陽特產豐富,西峰市的小米,營養頗高。慶陽的黃花菜,質嫩味美。寧縣的晉棗,黃甘桃。鎮原縣的杏系列產品,都久負盛名。早勝牛,慶陽驢,環縣的灘羊遐邇聞名。
⑦ 哪有《嶧縣志》全文
《嶧縣志》是明清以來嶧縣地區(含市中、嶧城、台兒庄全部及薛城東部、山亭南部、蒼山西南三鎮,以及徐州市北境部分鄉鎮)的地方誌著作,有萬曆十年本(賈三近撰次)、康熙十二年本(田顯、吉樹百增輯)、康熙二十四年(劉允恭、子虔增輯)、康熙五十六年本(李克敬編纂)、乾隆十六年本(駱大俊重修)、乾隆二十六年本(忠璉重修)、光緒三十年本(周鳳鳴主修)7個版本。現僅存康熙五十六年本、乾隆二十六年本和光緒三十年本,分別簡稱為康熙本、乾隆本和光緒本。今人復以光緒本為藍本,點注出版有《嶧縣志點注》(陳玉中、李響、楊衡善合著)、《<嶧縣志>(點注本)》(趙亞偉主編)兩書。《嶧縣志》古本存世很少,時人閱讀《嶧縣志》,多藉助於《嶧縣志點注》、《<嶧縣志>(點注本)》兩書。《嶧縣志點注》、《<嶧縣志>(點注本)》自問世以來,流傳面廣,受眾量大,對地方歷史文化的傳承可謂功德無量。然而,筆者在閱讀中發現,《嶧縣志》(光緒本)在記述黃邱山時,摻入己見,妄斷舊說,從而導致「嶧縣黃帝故里」傳說失傳。而《嶧縣志點注》、《<嶧縣志>(點注本)》兩書卻未能糾正《嶧縣志》(光緒本)之失,殊為遺憾。
據《嶧縣志點注》、《<嶧縣志>(點注本)》謄錄,《嶧縣志》(光緒本)引用舊志,雲:「黃邱山,縣南六十里。《路史》:『黃帝都彭城,壽邱在此山北』。按:黃帝生於壽邱,今在曲阜。《路史》似為可信。」「黃邱山縣南六十里路史黃帝都彭城壽邱在此山北」是舊志中的文字,「按黃帝生於壽邱今在曲阜路史似為可信」是《嶧縣志》(光緒本)對舊志黃邱山詞條的解釋。根據《嶧縣志》(光緒本)的按語,我們可知,在《嶧縣志》(光緒本)的作者看來,「《路史》似為可信」,不可信的原因是「黃帝生於壽邱今在曲阜」。即是說,《嶧縣志》(光緒本)的作者認為《路史》中的「黃帝都彭城,壽邱在此山北」不可信。壽邱為黃帝故里,古有兗州府曲阜縣(今曲阜市)、濟南(見於《路史》,當指今涿鹿)、上邽(今天水市)、新鄭、嶧縣5說,今又有壽張(今屬陽谷縣)、長沙、黃陵諸說。筆者通讀《路史》發現,該書並有「黃帝都彭城」的記載,但並未有「壽邱在此山北」的記載。對於壽丘,《路史》曰:「壽丘在上邽,或雲濟南,《世紀》又以為兗,俱非。詳《水經注》」,可見《路史》認為壽丘在上邽,根本謂聽說過有在黃邱山北的說法。《路史》撰於南宋,當時還沒有「黃邱山」這一地名。黃邱山原名「黃丘山」,清雍正三年,為避孔子諱,改「丘」為「邱」。但時至今日,土人仍有「黃丘」的稱呼。
《嶧縣志》(光緒本)的錯位在於,它誤以為「壽邱在此山北」是舊志轉引《路史》,而實際上應是舊志自己的說法。正確的斷句應為「黃邱山,縣南六十里。《路史》:『黃帝都彭城』,壽邱在此山北。」壽邱用「邱」字,不用原字「丘」,說明《嶧縣志》(光緒本)引用的舊志出書於雍正三年之後,光緒三十年之前,或指乾隆十六年本(駱大俊重修),或指乾隆二十六年本(忠璉重修)。乾隆時期十年之間連續兩次重修《嶧縣志》,較早的乾隆十六年本早已失傳,而乾隆二十六年本至今尚存。光緒三十年既直呼作舊志而不加說明,比是指乾隆二十六年本無疑。乾隆二十六年本就是今人所稱的《嶧縣志》(乾隆本)。今人為《嶧縣志》(光緒本)作注,自當考訂其中訛誤。而在《嶧縣志點注》、《<嶧縣志>(點注本)》兩書的注釋部分,均不見勘誤,更是一誤再誤。
《嶧縣志》(乾隆本)稱「壽邱在此(黃邱山)山北」,是有其依據的。康熙本是否已經有記載,筆者因無緣一睹,故不知曉。萬曆本早已失傳,更無從考據。但成書於萬曆二十四年的《兗州府志》曰:「(黃丘山)縣南六十里。相傳黃帝壽丘在其山北,其下龍泉出焉,經黃丘北流,入於新河」,可見當時就嶧縣黃丘山北有黃帝壽丘的傳說。原文作「相傳」,明言當地有傳聞,或取自更早的史書,而不是《兗州府志》受創之說。考慮到賈三近撰《嶧縣志》早於於慎行撰《兗州府志》,且賈、於二人私交甚厚,於慎行也對嶧縣比較關心(曾撰《韓庄新河記》,收入《嶧縣志》,為研究泇運河的前身韓庄支渠、韓庄新河的必參之作),故推測賈三近可能知道嶧縣黃帝故里的傳說,並寫入到《嶧縣志》之中。
賈三近不僅可能已將嶧縣黃帝故里的傳說寫入到《嶧縣志》,而且也把嶧縣黃帝陵寫入到《嶧縣志》。《嶧縣志》(光緒本)在《古跡考》中記載說:「黃丘,在黃丘山北,巍然一大冢,名曰『黃丘』,黃帝陵也。宋元有碑,禁樵採,置守陵戶。嘉靖間始毀。」此處用「黃丘」而不用「黃邱」,可推斷系摘自清雍正以前版本舊說。又提到嘉靖年號時,不加朝代,可進一步推斷出自明朝,也就是賈三近所撰之《嶧縣志》。成書晚於《嶧縣志》(光緒本)的《山東通志》在黃邱山詞條中雲:「(黃邱)在黃邱山北,傳為黃帝陵。宋元有碑,禁樵採,置守陵戶。明嘉靖間毀」,僅比《嶧縣志》(光緒本)多一「明」自,既說明《山東通志》黃邱山該詞條摘自《嶧縣志》(光緒本),又體現處編纂時的朝代是清朝,所以必須在嘉靖年號前著一「明」字。而《嶧縣志》(光緒本)直接摘自舊志,未注意到這一點,或歷次轉錄相延至此,已形成慣例,不必橫生枝節。
至於嶧縣黃帝陵,《山東通志》稱,明英宗敕修《大明一統志》已有「在黃丘山北」的記載。復根據《嶧縣志·古跡考》(光緒本)的記載,知早在宋代就已經為嶧縣黃帝陵樹碑,置守陵戶了。由於南宋時代,黃邱山套屬金朝蘭陵縣,故知北宋時期已經有嶧縣黃帝陵的存在了,而且待遇不低。由於宋代民族矛盾嚴重,國人的民族意識、血統意識非常強烈。宋朝皇帝都比較熱衷於尋根祭祖。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閏十月,宋真宗尊黃帝為趙家始祖,欽定曲阜為黃帝故里,乃改曲阜縣為仙源縣,徙治壽丘。同時,對壽丘「疊石而飾之」,逐漸形成今日的「萬石山」(今訛為少昊陵)。嶧縣黃帝陵大約也是在當時立碑,「禁樵採,置守陵戶」的。「明嘉靖間(黃帝陵碑)始毀」,從此便淡出人們的記憶。因此,《台兒庄區志》在摘錄《嶧縣志·山川》(光緒本)黃邱山詞條時,刪改為「山廣袤10餘里,俗稱18里黃邱,其陽平崗有冢數十」,不見了「相傳為黃帝陵」的字樣(光緒本《嶧縣志·山川》原文作「(嶧縣)又南六十三里曰黃邱山(亦名羊蹄山)。山廣袤十餘里,層巒重巘,迢迢南去,不見其尾,世所謂『十八黃邱』也。其陰平岡,有冢數十,相傳為黃帝陵」)。同時,將「其陰平岡」改為「其陽平岡」,以符合在山南發現的「羊頭山古墓群」。至今,山北尚存的黃帝陵遺址還被稱為「土山墓群」。石敬東先生撰《伯興妻殘碑》文(見《運河古城台兒庄》),竟把嶧縣黃帝陵斷為官牧村大墓,把黃帝陵碑斷為伯興妻殘碑。惟文光先生撰《橋上古墓》文(見《運河古城台兒庄》),稱:「(橋上)墓區西南方有黃丘山,廣袤10餘里,層巒疊嶂,迤邐南去,遠不見尾,俗稱『十八黃丘』。其陰處有大冢數十座,相傳為黃帝陵。宋、元時代,官府在此立碑明示,嚴禁山民在此采樵,並設置守陵戶看守陵墓」。其他《嶧城區志》、《微山湖志》也提到過黃邱山套有黃帝陵的傳說。
《嶧縣志》(光緒本)妄斷《嶧縣志》(乾隆本),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斷句,將嶧縣黃帝故里傳說算到了《路史》的名下;一是論斷,將壽邱算到了曲阜的名下。《路史》多採信道家、緯書,對儒史系統多有突破,故在古代常受非議。而今人《路史》,並無黃帝故里傳說,從而導致嶧縣黃帝故里稱為無源之水。自《嶧縣志》(光緒本)以後,確實也無人再提及嶧縣黃帝故里事。
羅泌著《路史》,以上邽(今天水)為黃帝故里壽丘,以彭城(今徐州)為黃帝都,以陽周橋山(今正寧子午嶺)為黃帝陵,並對涿鹿黃帝故都說做了批駁。羅氏祖孫四代為儒,侄孫、侄曾孫皆於文史有造詣,歷代享有盛名。康熙年間,清政府曾派江西布政使施閨章送來金匾族表其族,匾曰「史學世家」。羅泌自少力學,精於詩文,不事科舉。以史書極少言遠古事者,遂博採各種典籍以至道藏、緯書,於乾道間著成《路史》,不僅搜羅和整理了大量的資料,而且還對不同記述作了考辨。他的考證,也使後世才提出的新鄭黃帝故里說、長沙黃帝陵說失去了立論依據。
《路史》共47卷,其中前記9卷,後記14卷,國名記8卷,發揮6卷,余論10卷。記述了上古以來有關歷史、地理、風俗、氏族等方面的傳說和史事,取材繁博龐雜,是上古史集大成之作。是書文字華麗而亦富於考證,言之成理。從他的著作宗旨看來,深惜孔子「刪書」斷自唐堯,忽略遠古史的傳統。《路史》引用的資料大多都在後世亡迭,一致成為後人研究上古史必引之書。可以說,古史資料保存最為完整的兩部書,一部是《山海經》,另一部便是《路史》。
《路史》雖然沒有記載承縣(明代改稱嶧縣)有壽丘、黃丘的事情,然北宋政府在黃丘立黃帝陵碑、置守陵戶的時間,距他生活的時代非常近,似又不近情理。其中原因,筆者推測或系宋人秘而不宣所致。如果什麼都沒有,自然不用守。所以要守,一則防內盜,二則防外侵。須知,沒有長城的屏衛,契丹人是很容易就能攻入中原,毀壞黃帝陵的(宋真宗親臨澶淵抗遼,可算是有切膚之痛的)。筆者懷疑,承縣黃帝陵所以不為人知,乃正因為他是國家機密。宋人出於對黃陵的保護,所以沒有大事宣揚,以免暴露「真身」,這與歷朝密守皇陵的做法如出一轍。而與此同時,既然前朝也有學者認為黃陵在橋山,乃不妨將錯就錯,因為祭祖在太廟便可,無需親臨墓地。
卻說棗庄黃丘還有個傳說可作參考。傳黃帝為自己尋找墓地,要求便是那個地方要有一百個山頭。於是黃帝站在黃丘山上數了九十九個山頭,卻把腳下的山頭漏了,因此便沒有葬在黃丘山。這個傳說顯然是虛構的,目的是要證明黃帝不葬在此處。其實最大的疑點便在於此。哪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家鄉出名人呢,何況還是黃帝?宋人肯定擔心契丹一旦攻入中原,會打聽黃帝陵的下落,尋到黃丘山。故才讓守陵人編出了這個傳說,以此讓契丹人誤以為黃陵不在黃丘山。
宋代為黃丘安置了守陵戶,今查其東北6里有穆庄,形成於北宋,傳說為穆桂英故里。其西南5里有穆柯寨山,傳說為穆桂英設寨抗金處。穆庄或即是黃丘守陵戶村落,至少穆桂英抗金在客觀上起到了守護黃丘的作用。
至於壽丘,宋真宗已然認定在孔子故里曲阜,並率領眾臣在壽丘建景靈宮、太極觀等進行奉祀,也就沒有必要再認第二個壽丘了。曲阜景靈宮佔地1800多畝,共1320間,規模為孔廟的三倍。琢玉為像,祭祀用太廟禮儀,是當時禮制最高的廟宇。宋代對黃帝的重視,可見一斑。在黃丘立黃帝陵碑,置守陵戶,定然也是有所依據的,只是出於政治目的被封鎖了而已。隨著黃丘守陵戶的失蹤,嶧縣黃帝故里、黃帝陵的秘密便無人知曉了。
⑧ 正寧有什麼地方好玩的求捎帶
曹洪墓
曹洪墓為明代墓。曹洪墓葬在今正寧縣愉林子鎮南郊半公里的中巷曹洪版村。權東北距縣城20公里。現存封土殘高約12米,底徑約25米,規模較大。
羅川古城
羅川古城位於四郎河北岸,街道中心有三座高大的明趙氏石坊,最東邊的是恩寵坊,街西邊為清官坊和天宮坊,是甘肅省公存的唯一石坊,1963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鵝池洞
鵝池洞位於縣城東南古城牆下一平台之上,內連城牆與城內相通,外有天然屏障,與柔遠河相通,系原慶陽著名八景之一的鵝池春水所在地,後遭兵燹地震,現存遺址5.86畝,依然可辨當年之繁盛,1999年被批准為蓮池寺佛教場所,廟會文化日盛。
黃帝冢
黃帝冢位於正寧縣五頃原與二頃原結合的斜坡彎道的峴子處,古冢三面臨谷,一峰聳起,高10~60米,冢西半部現修水平梯田18階,每階1~3米,階面寬1~2米,上植核桃樹近千棵。冢頂部原呈長方覆斗形,現為橢圓形,南北長約70米,東西寬約30米,面積1500~1800平方米。
⑨ 曹洪墓在現在什麼地方有友友知道嗎
曹洪墓為明代墓。 曹洪,字文詔,山西大同人、以軍功屢建遷至總兵官。崇禎末內年曹文詔容與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乓戰於正寧縣湫頭塬,兵敗自刎。《正寧縣志》記:曹文詔自刎於姬家山,葬於北塬曹洪村。 據查:曹洪墓葬在今正寧縣愉林子鎮南郊半公里的中巷曹洪村。東北距縣城20公里。現存封土殘高約12米,底徑約25米,規模較大.據傳說封土堆原為圓形,20多年前冢的中間下陷,形成現在的馬鞍型。
⑩ 清兵入關時,李自成是否知道
在網路,偶有兩個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一個是「關寧鐵騎」,另一個就是這個「清兵入關時,李自成是否知道??」,只可惜好史者多,然治史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