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古遺址
① 張掖市古城么
張掖位於中國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面積42400平方公專里,人口126萬。漢族為主,另有屬回族、裕固、蒙古等25個少數民族。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張掖郡,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為甘州。隋恢復郡制。唐初設州。元置甘州路。明設甘州衛。清為甘州府。1927年置張掖縣,1985年撤縣設市,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
張掖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豆類、油料、瓜果、蔬菜,工業有煤炭、機械、紡織、釀造等10餘個部門。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美譽。市內有大佛寺、木塔寺、鎮遠樓、黑水國遺址等名勝古跡。
張掖,別稱甘州,西漢時設置郡,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驛鎮。是中原通往西亞東歐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要沖。 張掖歷史悠久,張掖地圖文化燦爛,山川秀麗,民風淳樸,水草豐美,素有"塞上江南"、"金張掖"的美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② 誰能說說歷史上的張掖,詳細
簡介張掖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東鄰武威和金昌,西連酒泉和嘉峪關,南與青海省毗鄰,北和內蒙古自治區接壤。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張掖郡,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為甘州。隋恢復郡制。唐初設州。元置甘州路。明設甘州衛。清為甘州府。1927年置張掖縣,1985年撤縣設市,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甘肅省第四大城市。面積42400平方公里,人口130萬。(2010年)民族分布以漢族為主,另有回族、裕固族、蒙古族等26個民族。市人民政府駐甘州區南環路,
郵編:734000
代碼:620700
區號:0936
車牌:甘G
拼音:ZhangyeShi
張掖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豆類、油料、瓜果、蔬菜,工業有煤炭、機械、紡織、釀造等10餘個部門。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美譽。市內有大佛寺、木塔寺、鎮遠樓、黑水國遺址等名勝古跡。歷史沿革1954年,考古學家安志敏在張掖市山丹縣城南6公里發現距今約4000多年的四壩灘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末期的馬家窯文化類型;1984年和1987年,在張掖「黑水國」遺址先後發現新石器時代的石斧、彩陶;1987年7月,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在張掖市民樂縣六壩鄉東北3公里的東灰山遺址,發掘出土大量磨製石器、陶器、炭化糧食籽粒及豬、牛、羊、鹿的齒骨等考古資料,由此證明,距今5000多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張掖先民已在這里從事原始農業生產和畜牧業,能用石球、石紡輪紡織、做衣服,製造彩色陶器,並開始使用青銅器。 從《尚書·禹貢》的記載看,中華大地劃分為九州時,張掖 屬雍州。漢代(前206-220年)以前,月氏國稱雄於敦煌祁連間,張掖為其屬地;西周時期,戎、狄兩族在這里居住;春秋戰國時,烏孫與月氏共居河西。其後,月氏逐烏孫而獨居。秦漢之際,北方的匈奴族強大起來,擊敗並趕走了月氏人,河西遂為匈奴右賢王的領地。黑河東、西分別由休屠王、渾邪王分領。
西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驃騎將軍霍去病進軍河西,戰敗匈奴,渾邪、休屠二王率眾歸漢。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絲綢之路」開通。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張掖郡。此後,開始大規模徙民墾殖,戍兵屯田,發展農業生產,促進了中原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通和繁榮。「立屯田於膏腴之野,列郵置於要害之路,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張掖遂為絲綢之路的重鎮。西漢(前206-8年)末年,竇融任張掖屬國督尉時,注重發展農牧業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後漢書》記載:「竇融據河西時,天下擾亂,唯河西獨安。」「政亦寬和,上下相親,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飢荒者, 歸之不絕。」
東晉(317-420年)時,沮渠蒙遜在張掖建立北涼國,都建康(今高台縣駱駝城),他採取發展農業,大興儒學,擴大同西域各國的文化交流,繼承發揚漢文化,推廣佛教,翻譯佛經,開鑿石窟,並以當地音樂、歌舞與龜茲樂相結合,創造新的音樂《秦漢伎》等措施,使張掖文化呈現出空前繁榮的局面,成為北方中國佛教的中心,同時也使張掖成為中國內地與西域通使和商貿的中介。北魏(386-535年)時,《秦漢伎》傳入中原,稱《西涼樂》,成為北朝宮廷的「國伎」;張掖的佛教音樂傳入中原,稱《西涼州唄》,成為北朝佛寺的法樂。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境內之甘泉而改張掖為甘州。
隋代(581-618年),張掖(甘州)商業發達,商賈雲集,張掖郡治所在地的張掖城已成為國際商業大都市。煬帝派西域校尉裴矩掌交市。裴矩著《西域圖記》獻煬帝。大業五年(609年),煬帝西巡,經大斗拔谷(今扁都口),6月至張掖,登焉支山會見27國國王及使者,盛況空前。
唐代(618-907年)時,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開置屯田,盡水陸之利,稻豐收稔,一縑數十斛,積軍糧數十年」。河西的國際貿易地位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張掖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場所。經濟的繁榮,促進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經,途徑張掖。詩人陳子昂奉旨視察張掖,寫有《上諫武後疏》。王維、高適、岑參、馬雲奇等駐足甘州時均留下著名詩篇。甘州音樂《波羅門佛曲》傳入宮廷後,唐玄宗改制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邊塞曲流入中原後,成為教坊大麴,以《甘州破》、《甘州子》、《八聲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詞牌、曲牌流傳甚廣。唐末,張掖與中原、西域關系密切,通互市,發展貿易;僧侶往返,佛教文化得到進一步交流。
北宋天聖六年(102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擊敗甘州回鶻,建立西夏。繼承漢文化傳統繼續興修水利,發展農業,興辦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
元代(1279-1368年),置甘肅行省,張掖為省會。元世祖忽必烈親詔郎中董文用墾甘州之土為水田,仿寧夏之法種水稻。城內建甘肅最大的糧倉-扎渾倉,供應各路軍糧。甘州成為河西走廊的驛道中樞和茶葉外貿的轉口城市,商路四通八達,商品交易頻繁。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馬可 波羅游記》中記述了張掖的富庶、城市的規模以及宗教寺廟的宏偉。
明代(1368-1644年),張掖為陝西行都司及甘肅鎮的治所。明王朝大力發展文化教育,建設了一批學校、書院,使甘州自此進士、舉人、秀才輩出。從內地大量移民屯墾,大興水利,使農業生產得到很大發展。在甘州大興土木,修築長城等一大批軍事設施以鞏固邊防,形成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甘州仍然是西北軍事補給基地,河西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商業持續繁榮,成為西北最大的畜產品集散市場,晉商及陝西、山東、京師商人集團雲集甘州,建立會館。明政府利用山西、陝西商人運糧、茶至甘州,充實邊儲和開展茶馬交易。
清代(1644-1911年),張掖為甘州府治所,甘肅提督統軍駐地,節制涼州、肅州、西寧、寧夏四鎮總兵。清王朝在西部的歷次軍事行動,均以甘州為軍事提調中心和後勤補給基地。這一時期,全國各地商人雲集張掖(甘州),建立商幫會館,如山西會館、陝西會館、直東(河北、山東)會館、涼州會館、鎮蕃(民勤)會館,兩湖會館、河南會館。各大商團貿易活動輻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廣大地區,甘州成為河西商業中心和日用雜品的中轉批發市場。清時,文化教育更加興盛。城鄉普設義學、社學、私塾;民間武學林立,百姓習武成風,在一百多年間出現了二十多名武進士和一百多名武舉人。清末,張掖人王之佐留學日本時,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回鄉後宣傳革命主張,他的《致馬安良書》,公開支持武昌起義、擁護共和、廢除帝制,風靡全省。
絲綢之路與張掖
古絲綢之路由長安(今西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到達新疆。再繼續西行,前往印度、波斯、希臘、羅馬帝國。絲綢之路源於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拓了中原通西域的路線。後來這條路線成為中原通往西域和中亞、西亞諸國的交通要道。東漢(26-220年)時期,內地與西域以絲綢為主的商業貿易逐步繁榮,中國絲綢通過張掖運往西域,遠銷大夏、安息、大秦,直至地中海沿岸地區。蠶絲生產是中國人民的偉大發明,絲綢的輸出和繅絲技術的西傳,是中國古代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十九世紀,德國歷史地理學家希特霍芬提出以絲綢為這條路命名,得到人民的普遍認同。
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之間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而地處河西走廊咽喉地帶的張掖,則是絲綢之路上的樞紐。西魏(535-556年)時期,西域商隊雲集張掖,東羅馬帝國和波斯錢幣可在張掖交易中使用,張掖成為國際貿易城市。隋代(581-618年),張掖成為經營河西和西域的大本營,民族貿易異常活躍。公元609年,隋煬帝西巡,親自在張掖主持有西域27國使臣、商賈參加的「互市」。此後,張掖貿易日益繁榮,由中西貿易的中轉站,逐步發展成為對外貿易和對外開放的窗口。
③ 簡述甘肅張掖歷史
多了一萬塊錢。她擰著眉,苦思這筆
④ 簡述張掖的歷史
張掖位於河西走廊中部,東鄰武威地區和金昌市,西連酒泉地區,公版元前121年由漢權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戰敗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而得名。古為河西四郡之一,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張掖地區下轄臨澤、高台、山丹、民樂、肅南五縣及張掖市,總面積4.1萬平公里,總人口117萬。張掖市,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張騫、班超、法顯、唐玄奘等都曾途經張掖前往西域;隋煬帝於609年在張掖曾召集西域27國君主使巨,召開了「萬國博覽會」。
馬可.波羅曾醉心於此,停留長達一年之久。張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為全國重點建設的12個商品糧基地之一,物產豐饒,以烏江米為最,古稱「金張掖」,後改名甘州,有「不望祁連山上雪,錯將甘州當江南」之佳句。
⑤ 張掖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國務院審定公布了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掖鍾鼓樓等5處文物古跡名列其中。
目前,張內掖國容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總數達12處,居全省之首。
建國以來,國務院相繼公布了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掖大佛寺、黑水國遺址、高台駱駝城遺址及墓群、許三灣城及墓群、肅南馬蹄寺石窟群、文殊山石窟、民樂圓通寺塔先後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次張掖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古跡中,有舉世聞名的漢、明長城;漢、晉時期是屯兵立營之地的八卦營古城址;規模宏大、布局嚴謹,反映明、清時代晉商活躍於張掖大地的古建築群山西會館;始建於明代、清代重建的張掖標志性古建築鍾鼓樓及佛教寺院西來寺。
⑥ 甘肅張掖有那些名勝古跡
著名景點:丹霞地貌、張掖濕地公園肅南馬蹄寺、張掖大佛寺、張掖木塔寺、山丹軍馬場、山丹新河驛、張掖甘泉公園、張掖河西學院、張掖鎮遠樓、肅南康隆寺獵場、張掖森林公園、張掖東大山 、龍首山、道巷廟、甘州古塔、諸葛樓、東山寺和西武當、黑水國遺址及漢墓群、許三灣城及墓群、牘侯堡、民勤會館。
⑦ 張掖有什麼古跡
張掖鍾鼓樓等5處文物古跡列入國務院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06-14
本報訊 在我國第一版個「文化遺產日」權到來之際,國務院審定公布了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市張掖鍾鼓樓等5處文物古跡名列其中。目前,我市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總數達12處,居全省之首。
建國以來,國務院相繼公布了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市的張掖大佛寺、黑水國遺址、高台駱駝城遺址及墓群、許三灣城及墓群、肅南馬蹄寺石窟群、文殊山石窟、民樂圓通寺塔先後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次我市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古跡中,有舉世聞名的漢、明長城;漢、晉時期是屯兵立營之地的八卦營古城址;規模宏大、布局嚴謹,反映明、清時代晉商活躍於張掖大地的古建築群山西會館;始建於明代、清代重建的張掖標志性古建築鍾鼓樓及佛教寺院西來寺。
⑧ 張掖古城的歷史
張掖,別稱甘州,西漢時設置郡,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驛鎮。 張掖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川秀美,民風淳樸,水草豐美,素有"金張掖"的美譽。
張掖歷史悠久,據在市境內黑水國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等文物證明,早在上古時代,人類就在這里過著狩獵、游牧的生活。張掖在遠古屬雍州之地,夏商時為羌族所居。周時,戎、狄兩族在這里居處,春秋戰國時期烏孫、月氏人在這里繁衍生息。戰國時建立城邑,修築長城,今張掖一帶還留有秦長城遺址。後烏孫被月氏趕走遷逃新疆的伊犁,張掖歸"控弦者可一二十萬"的月氏族所屬。月氏都城(今民樂永固城)它與昭武城(今臨澤縣境內)當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兩岸的中心城市。漢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擁有幾十萬強兵的匈奴冒頓單於擊敗了月氏人;張掖成為匈奴之中右賢王的領地。匈奴占據後,不斷進行掠奪,破壞了匈漢的友好往來,割斷了漢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關系。公元前121年由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戰敗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自漢唐以來,張掖就成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中原通往西亞東歐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要沖。由於地理環境優越,自然條件好,物產豐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張掖"的美譽。張掖市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張掖,武威)之一,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張掖曾是北涼國的國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肅省省會和歷朝諸代設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鎖鑰"之稱。市內漢明長城、歷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羅棋布。大禹導弱水入合黎,老子騎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駿西巡會見西王母的傳說,張騫、班超、法顯等都曾途經張掖前往西域,隋煬帝於609年在張掖曾召集西域27國君主使巨,召開了"萬國博覽會",唐玄奘經張掖去西天取經,馬可·波羅旅居張掖一年等歷史傳說和記載,使這塊土地更加神奇。創建於魏晉時期的馬蹄寺、金塔寺,保存著文物價值極高的雕塑、壁畫
⑨ 甘肅張掖有多少年的歷史最初的張掖叫什麼
張掖位於中國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面積42400平方公里,人口126萬。漢族為主,另有回族、裕固、蒙古等25個少數民族。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張掖郡,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為甘州。隋恢復郡制。唐初設州。元置甘州路。明設甘州衛。清為甘州府。1927年置張掖縣,1985年撤縣設市,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
張掖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豆類、油料、瓜果、蔬菜,工業有煤炭、機械、紡織、釀造等10餘個部門。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美譽。市內有大佛寺、木塔寺、鎮遠樓、黑水國遺址等名勝古跡。張掖,別稱甘州,西漢時設置郡,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驛鎮。是中原通往西亞東歐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要沖。 張掖歷史悠久,張掖地圖文化燦爛,山川秀麗,民風淳樸,水草豐美,素有"塞上江南"、"金張掖"的美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⑩ 甘肅張掖古城牆和長城烽燧在哪
張掖位於中國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面積42400平方公里,內人口126萬。漢族為容主,另有回族、裕固、蒙古等25個少數民族。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張掖郡,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為甘州。隋恢復郡制。唐初設州。元置甘州路。明設甘州衛。清為甘州府。1927年置張掖縣,1985年撤縣設市,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
張掖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豆類、油料、瓜果、蔬菜,工業有煤炭、機械、紡織、釀造等10餘個部門。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美譽。市內有大佛寺、木塔寺、鎮遠樓、黑水國遺址等名勝古跡。
張掖,別稱甘州,西漢時設置郡,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驛鎮。是中原通往西亞東歐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要沖。 張掖歷史悠久,張掖地圖文化燦爛,山川秀麗,民風淳樸,水草豐美,素有"塞上江南"、"金張掖"的美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