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平望宮遺址

平望宮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28 23:27:52

㈠ 拜求吳江市平望鎮的歷史名人相關資料

在平望這塊豐腴的土地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鶯豆湖穿平望而過,碧波盪漾了幾千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平望人,是平望的母親湖。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有先人在這里繁衍生息,並留下了良渚文化和馬家浜文化遺址,燦爛的文化造就了富裕的平望,從這里先後走出了周用、朱天麟、殷兆鏞、潘檉章等歷史名人,也走出了倪征、唐長儒、黃文熙等現代名家。在中國古文明創造者之一爛溪族的後裔中,還走出過魯迅這樣的一代偉人。
平望鎮部分歷史名人簡介:
周用,字行之,吳江平望鎮人,宏治壬戌進士,官至吏部尚書,謚恭肅,事跡具《明史》本傳。
朱天麟,字震青,吳江平望鎮人,寄籍崑山。崇禎戊辰進士。由兵部主事改授編修。後桂王由榔僭號,以天麟為大學士,卒於廣西。作品《易鼎三然》成於崇禎庚午,以讀《易》譬之食味,溯《周易》之旨者曰「庖然」,發《歸藏》之義者曰「漱然」闡《連山》首《艮》之蘊者曰「飶然」,已為怪異。其子目有《混沌譜》、《中化逵》、《氣穴》、《孫孫》等三十六名,無一非吊詭之辭,於《經》義絲毫無當也。
殷兆鏞,字序伯,號譜經,吳江平望鎮人。道光庚子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禮部侍郎。有《齋庄中正堂集》。
潘檉章,字力田,吳江平望鎮人。明諸生。有《觀物草廬焚余稿》。

㈡ 各個朝代的宮殿都在什麼地方

1、秦朝

咸陽宮,秦帝國皇宮,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咸陽市東區

2、隋朝專和唐朝

太極宮,屬是隋、唐兩代的皇宮。位於長安城中軸線北部,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隋稱大興宮,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改稱太極宮。因其為唐帝國的正宮,故又稱「京大內」,唐高宗時期修大明宮後改稱太極宮為「西內」。

3、宋朝

北宋定都以後,仍沿用五代宮苑舊址,但對五代時期的宮殿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建,擴建後的東京宮殿稱為大內、宮城。

4、元朝

大安閣建於元至元三年,是忽必烈攻陷南宋汴京後,「取故宋熙春閣材於汴,稍損益之,以為此閣,名曰大安。」元朝皇帝在這里舉行重大的朝政典禮,如皇帝登基、接見外國使者等。

5、明朝和清朝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㈢ 晉國古都博物館的陳列說明

銅鼎西周初年晉國只是一個方圓百里的彈丸小國,四周星羅棋布著幾十個諸侯小國和戎狄部落,如果不適時的改革,發展經濟,就隨時會有被兼並和吞沒的危險。而晉國的歷代先君,正是帶領民眾用強烈的改革創新精神和鍥而不舍的努力,使晉國變成了一個地域遼闊、經濟繁榮、軍事強大的國家。唐叔虞大力發展農業,政績斐然,感召上天,出現了「異畝同穎」的瑞祥之跡,於是「晉獻嘉禾」;獻侯隨駕東征,建立不世功勛;文侯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陽,建立東周,拉開了晉及三晉稱霸稱王的序幕。
鼎在古代是最主要的煮肉炊具,銅鼎的數目標志著主人的身份、地位;銅簋是盛稻糧、麥米之類的器物;鼎為單數,簋為雙數,西周時按禮制天子是七鼎六簋;壺是酒水器。銅壺只有三鼎以上的墓主人才可以使用。 春秋時期上圖就是大家都聽說過的文侯勤王的歷史典故,晉文侯是晉國第十世侯,他在位時期正值西周末年,周幽王寵愛褒姒,烽火戲諸侯,使得周王朝無法在關中立足,於是他的兒子周平王決定於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陽,值此國家危亡之際,晉文侯率領晉國的軍隊會同鄭武公、秦襄公合力勤王,鞏固了東周政權。他在位長達35年,晉國迅速崛起。
青銅編鍾中國自古是「金石之樂」,金指青銅編鍾、石指石編磬,上圖就是從侯馬上馬墓地5218墓出土的春秋時期的9個銅鎛鍾。
平王東遷以後,中國歷史進入了春秋時期 。春秋早期的晉國,經過曲沃代晉;獻公拓疆,成為北方強國,為今後文公稱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文公流亡十九載,回國後以固症猛
銅甗葯之勢率先實行新政。城濮一戰大敗楚軍,奠定霸業。晉遷新田後,發展經濟,增強國力,魏絳和戎,安撫鄰疆,晉國六卿順應歷史潮流適時進行改革,使晉國稱霸長達150年之久,成為春秋五霸中霸業最長的國家。
上圖這個器物叫銅甗,在古代它是一種炊具,由鬲和甑兩部分組成,也有合為一體的。下為鬲上為甑,鬲可盛水,甑底部有孔,相當於箄子,可以蒸食物。 戰國時期是中國一個大動盪、大發展、大變革的時期,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賜命韓、趙、魏三家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晉國公室被遷往屯留,不久消失了。魏國的李悝、韓國的吳起、趙國的武靈王,相繼變法,變法的主體是軍事強權和土地私有化,以適應新興的地主階級的切身利益,是秦漢統一的封建大帝國出現的必要前提。魏
地圖取河西,為秦東進中原樹立了一道屏障;當時人稱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出自韓;趙繼吞並代國後,武靈王廢除陋俗,胡服騎射,占據幽州,成為北方強國。至此韓、趙、魏稱雄於諸侯,戰國七雄位居其三。
這就是三晉時期的疆域圖,韓都新鄭、魏都大梁、趙都邯鄲,那時三晉的疆域是非常遼闊的,包括山西省的全境、河北、河南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山東東部、陝西的西部地區,地處中原腹地。
據史料記載,晉國到了春秋晚期六卿爭霸,智伯聯合韓、趙、魏三家一同滅掉了范氏和中行氏。這時有人瞄上了范氏的一口鍾,無奈鍾大而厚重,沒辦法只得用錘子砸碎再分塊偷走。誰知,一砸那鍾發出巨大的聲音。他有些害怕,急忙捂住耳朵,以為自己聽不到,別人也就聽不到了。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故事「掩耳盜鈴」。雖然聽起來有些荒唐,卻折射出鍾的體積和重量,而這口大鍾就出自侯馬鑄銅遺址。 板瓦晉都新田以平望、牛村、台神三座古城組成了宮城,今下平望、牛村高大的宮殿台基為公宮。宮城之東千餘米,有北塢、馬庄、呈王三座卿城,都由東西或南北兩座小城組成。宮城左右,分別是宗廟和社稷地;宮城之南、之東南,為晉國公室控制的手工業作坊區;在汾河之東的平望—西高村、澮河之北的上馬等地為貴族、國人墓葬區,而公室墓地則在澮河之南的鵝嵋嶺北麓的柳泉。遵照周代禮制規定以宮城為主體,左祖右社,不設郭城,注重軍事防禦、手工業生產、祭祀活動等構成了晉都新田的築城模式,反映了當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時代背景。
瓦當上圖是二千多年前的板瓦和瓦當。當時城內、城外的建築,都是些土木結構,夯土作台基或牆,木為梁,筒瓦、板瓦覆蓋頂部。那時,磚還沒有普遍使用,埋入地下的有下水管。 侯馬鑄銅遺址名揚天下,在春秋早期晉國就占據了蘊藏豐富銅礦的中條山。侯馬的鑄銅遺址發現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的平陽機械廠建築工地,當時的發掘面積為一平方公里,文化部又會同了18個省市的考古工作者在此進行會戰,出土陶范五萬件,能夠拼合成形的就有一千多件,為當時中國乃至世界發現最大的一處古代鑄造遺址。晉國的青銅冶鑄業十分的發達,代表了春秋時期最先進的生產水平。看了這些,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原各地盡是晉式銅器。連周王室的銅器都靠晉國大量供給。
展廳陳列的一件鳳紋鍾鈕模,該模具長14厘米,寬10厘米,厚2厘米,鳳嘴大張,蜷曲成圓形,純手工雕刻的羽片大小相等、排列均勻、毫發畢現,是陶范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這件鳳紋模出土於侯馬鑄銅遺址。
晉式銅器紋飾晉式銅器紋飾以多變的蟠螭、蟠虺紋為主,鳥、獸等動物紋飾也占相當比例,地紋多以雲紋、雷紋多見。蟠螭紋是兩條小龍相互嘶咬,蟠虺紋是兩條小蛇互相纏繞,還有人物、獸頭、虎、牛、猛禽等構成晉式陶范和銅器的精華。
上圖是當時晉國所特有的貨幣空首布范。空首布的雛形是農業生產工具--鏟子,可以看到農業在當時的經濟中佔有很高的地位。空首是說它的布首上端是中空的,所以叫空首布。到了後來為了攜帶方便,於是演變成了平首布。
晉國青銅器大到可以煮一頭小牛的大鑊鼎;小到銅戈、銅劍、銅合頁等;精美到有81條小龍互相纏繞的鏤空鼎,可見晉國銅器在當時已經深入到生活、生產、軍事、祭祀等方面。
有如此雄厚的銅器生產,商貿業隨之興盛。晉國的制陶、制骨、制玉雖及不上鑄銅業那樣光彩奪目,但在當時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和水平。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戰爭取決於軍事實力,按照周朝的禮儀,周天子作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在武公時周釐王允許他作一軍,獻公時作兩軍,號稱上軍和下軍。文公作上、中、下三軍。後又把步兵三行改為新上軍和新下軍。景公時作六軍,武裝力量達到了全盛時期。正規軍應有七萬五千人,無怪乎《孟子·梁惠王上》中說: 「晉國,天下莫強焉……」。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東周時期,周王室已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上圖大家看到一輛木車,它是根據上馬墓地1號車馬坑出土的車,同比例仿製,是古代貴族出行時乘坐的服車,它是依據墓主人身份不同來決定用車的不同。
銅戈上圖是從上馬墓地出土的兵器:銅戈,為鉤殺武器,銅戈在古代是一種長距離作戰的兵器;刺殺性的武器銅矛;銅鐏。還有投擲性的武器銅殳,就相當於現在的標槍。
古人作戰時以戰車為單位,一個戰車上有三個軍士,後又緊隨若干步兵,所以戰車的作用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坦克和裝甲車了。拋石機和雲梯是攻城時的武器。 1965年,考古工作者發現了盟誓遺址,在四十多個祭祀坑內共出土近五千多片寫有誓詞的盟書。盟書是用毛筆沾著硃砂
盟書寫在石圭和玉片上的,是目前中國最早發現使用毛筆的典例。盟書主要有宗盟類、委質類、內室類和詛咒類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宗盟類是參加盟誓的人員都是同姓同宗,參盟人要誠心守其宗廟,遵從主盟人的盟誓,防止敵對者再回來。委質類說參加盟誓的人員自願把自己抵押給主盟人,必須斷絕與舊的主盟人的關系。
侯馬盟書是對當時社會動盪、王權破壞和個人依附關系發生變化的珍貴文物,也是文字史上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就字體而言,它處於由大篆向小篆的過渡階段,由於是用毛筆寫的,隨意性較強,同一個字就有幾種的幾十種寫法。從中也可以看出,秦始皇統一文字,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必要性。
古人敬畏天地、祖先,因此祭祀活動是非常頻繁的。在整個侯馬市區內據估計共分布有萬余座祭祀坑,現發掘的有近3000座,為列國都城之最。祭祀坑中埋入馬、牛、羊和雕刻精美的玉、石器,《曹劌論戰》中的「犧牲玉帛」就是這些。峨嵋嶺北麓山腰間,澮河之南的西南張、莊裡一帶,專家推測為祭祀晉的望山或郊祀的地點。這里出土的玉器同2002年發現的西高祭祀地點一樣,登峰造極,以蟠螭紋為主要紋飾的玉龍、玉鳳、玉人、玉獸面,堪稱晉國特色,令人嘆為觀止。 晉都新田時期墓葬,按墓主人生前等級決定其葬儀,墓室大小、棺槨幾重、隨葬品多少、有沒有陪葬的車馬坑以及車馬的數目……,被安置在不同的墓地和使用不同的規模。
上圖為您展示的是考古工作者在曲沃曲村到翼城天馬之間發現的9組19座晉侯墓的平面示意圖。除一組為一晉侯兩夫人墓以外,其餘均由一位晉侯和一位晉侯夫人墓組成。晉侯8號墓埋葬的就是晉獻侯蘇,在其陪葬的車馬坑內就有30輛車和百餘匹的馬,為同時期發現之最。要比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車馬坑早六百多年。
侯馬喬村墓地上圖是在侯馬喬村墓地,考古工作者發現的40多座圍溝墓,為什麼叫圍溝墓?這是因為在一個或兩個墓葬的周圍有一圈壕溝,其中兩個的都是夫妻異穴並排墓。在最大的二號墓葬的壕溝內就埋有18個人,在他們的脖子上有枷鎖之類的刑具。發現之初,結合「批林批孔」的需要,被認為是奴隸殉葬墓。現在看,應該是分配給墓室主人的刑徒。
銅鑒,1961年出土於上馬墓地M13,作用有三:1、古人盛水照面,也就是常說的以水為鑒,可以正衣冠;2、夏天放入冰塊降溫,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冰箱;3、大型的銅鑒還可以沐浴。
根據墓室主人生前的等級和身份不同,埋葬的規模和地點也不相同。晉都新田墓地有以下兩類:一類是公墓,就是埋葬晉公的墓地;另一類是邦墓,是「聚族而葬」卿大夫、士及庶人的墓地。公墓在品字型宮城之西南七公里處的柳泉墓地;邦墓在品字型宮城之南的上馬墓地、之西的東高和平望墓地。另外還有十幾處零星墓葬,它們都由幾座或十幾座組成。中小級貴族的墓長4米,寬3米左右,隨葬1鼎或3鼎,另有銅豆、壺、舟、盤、匜及車馬器和銅帶鉤。一般說來,貴族等級越低,墓室規模越小。還有的高等級的墓中隨葬有編鍾、編磬。

㈣ 春秋晉都的侯馬古城遺址有哪些文物

侯馬晉國遺址位於山西省侯馬市,是春秋時代晉國都城新田,晉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侯馬古稱「新田」,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公元前585年,晉景公以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且民從教,十世之利」,於是將晉國都城遷至新田。

從晉景公遷都於此至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共經歷了208年。在這208年裡,正是我國奴隸制度崩潰、封建社會興起的社會大變革時期。

從此,晉國在新田大展宏圖,威懾幽並,牽制魯東,吞並河南,控制河西,雄據中原,傲視群雄,成就霸業,在新田大地上演繹出一部部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

趙氏孤兒、魏絳和戎、悼公復霸、九合諸侯、六卿專政、三家分晉,這些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

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分其地,靜公廢為庶人,晉國絕祀。從此侯馬晉國都城被廢棄了,後來也未經過大的興建和破壞,地下遺存保存較好,是春秋中晚期的代表性城址。

侯馬晉國遺址有古城遺址5座,位於牛村的一座古城稱牛村古城,位於平望村附近的一座古城稱平望古城,古城遺址現場被壓在地下一米左右深處。平望古城遺址的東南角和牛村古城遺址的西北角疊壓在一起。

另外還有白店古城、台神古城、馬在古城。從古城遺址可以想像出,當時作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的國都建築是何等宏偉。

牛村古城城牆是分塊夯築的,南牆內有一條繞牆而行的行車道,牆外有護城河。宮殿建築遺跡位居城中北部。殿基成正方形。平望古城的宮殿遺跡,在城中偏南,分為三級,最下一級是正方形,第二級高出地面,第三級位於第二級的北半部。

兩座古城都有一米多厚的建築坍塌物。

一座古城以鼎、簠、壺、舟、匜、鑒等禮器和編鍾為主,另有車軎、當盧、馬銜等車馬器和陽燧、帶鉤、鏡等用具。陶范中約半數為模,多數范未經澆鑄,有的且已合好待鑄。另一座以、斧、鑿等工具為主,多達數千件,另有少量劍、戈、鏃等兵器和空首布范。

陶范中有花紋的約10000塊。最常見的主體紋飾為兩方或四方連續紋樣的蟠螭紋,形式富於變化。雲雷、綯索、鱗片、貝紋多作為鑲邊、界帶或襯地。常見紋飾還有蟠虺、蟠螭銜虺、獸面、龍、鳳、虎、牛、鳥、垂葉、渦紋等。其中蟠螭銜虺、獸面銜螭及鳳紋為多層浮雕式,雄渾古樸,極富特色。

還有作為器物座承的人形,其中女性為立人,頭戴月牙形冠,著長衣,腰系帶,打雙蝴蝶結;男性為跪坐人形,「斷發紋身」,腰系帶,背部斜插短劍。紋飾中還有多量錯鑲紋飾,構圖簡練,線條粗細相間,末端尖尾,鑄造後局部或全部需再錯鑲其他金屬或礦物。

它們雕刻精細,花紋優美,種類繁多,反映了東周時期晉國鑄銅藝術的完美工藝,為我國古代光輝燦爛的青銅文化增添了異彩。

牛村古城南郊一帶分布著密集的鑄銅、制石、制骨、制陶等作坊遺址。澮河南岸上馬村東為一處西周至東周時期的墓地。呈王古城東南一帶為與祭祀有關的排葬墓、埋牲坑、盟誓遺址和建築基址。

鑄銅遺址分布在牛村古城南郊,兩處鑄銅遺址相距約400米。有房屋70餘座,井、窖穴、灰坑、窯、瓮棺葬等遺跡1500餘個和一處工作場所。

房屋多為半地穴式,少量為窯洞式,平面長方形、方形或圓形,一端有台階式門道。窖穴、灰坑多長方形、圓形,個別棄埋有人骨骸。水井皆長方形,大部兩側壁上有腳窩。

遺址內與鑄銅有關的生產工具有銅和骨制的多種刻刀和多量礪石,還有大量陶范、熔爐、通風管、煉渣和100餘件鉛錠。共出土陶范約50000餘塊。各遺址生產上可能有分工。

盟誓遺址面積約3800平方米。發現瘞埋犧牲的土坑400餘個,較大的埋牛、馬、羊,較小的埋羊或盟書。多數坑的北壁底部有一個小龕,放置一件或數件祭玉,有璧、璜、瑗、玦、圭、璋等。

埋葬盟書的坑集中在西北部,共有盟書5000餘件,其中字跡比較清楚的656件,是公元前497年至公元前489年晉國世卿趙鞅同卿大夫間舉行盟誓的約信文書。它的發現對研究東周盟誓制度、文字及晉國歷史有重要意義。

最重要的一件《侯馬盟書》是公元前496由晉大夫趙鞅主持,六國在新田進行盟誓的記載。主要內容為:六國之間保證互不侵犯,振興國力,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齊心協力,共同對外。

晉國遺址較大面積的墓地僅發現上馬墓地一處,面積約20萬平方米。發現1300餘座墓葬和3座車馬坑。時代從西周早期至戰國中期。

墓地分為若干區,墓葬之間少有打破關系,可能屬於有親緣關系的若幹家族。形制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葬式絕大多數為仰身葬。

㈤ 平望鶯湖的歷史

平望

鶯湖
(元)趙時遠

鶯去湖存事渺茫,梵宮占斷水雲鄉。
四圍煙樹畫圖闊,六月橋亭風露涼。
遠近征帆歸別浦,高低魚網掛斜陽。
翠微深處一聲笛,驚起眠沙白鷺行。
在這塊豐腴的土地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鶯豆湖穿平望而過,碧波盪漾了幾千年,哺育的一代又一代平望人,是平望的母親湖。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有先人在這里繁衍生息,並留下了良渚文化和馬家浜文化遺址,燦爛的文化造就了富裕的平望,從這里先後走出了周用、朱天麟、殷兆鏞、潘檉章等歷史名人,也走出了倪征、唐長儒、黃文熙等現代名家。在中國古文明創造者之一爛溪族的後裔中,還走出過魯迅這樣的一代偉人。

「爛溪征帆」、「平波夜月」、「桑磐漁舍」、「殊勝鍾聲」等自古而來的平望八景,聞名遐邇,引來無數文人墨客駐足觀賞,顏真卿、張籍、范成大、湯顯祖等名士留戀忘返,清朝康熙、乾隆二帝巡遊至此,詩情大發,揮毫潑墨,對平望頗多溢美之詞。

平望歷史悠久,記載始於西漢(公元前6—公元前3年),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式建鎮,至今已有638年。相傳古時此地自南向北有塘路鼎分於葭葦之間,湖光水色,一望皆平,因此得名平望。

由此可見,平望之美之秀之富有,古來有之。 漢通運河,晉鑿荻塘,平望軍事地理位置重要。唐時設為驛站,文宗里昂時(827-840年)置戍(錄屬於鎮的軍事單位),有戍副一員防守。熙寧年間(1068-1077年)在平望置軍壘。按宋制有將官鎮守的地方為鎮。平望從那時開始稱鎮。建炎南渡(1127年),平望為三輔要沖,更詔以重臣鎮守。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淮東張士誠占據平江(今蘇州),十七年在平望築磚石包砌土城,周長三里,東為旱門,南北西設三座水門。這是吳江范圍內三座城池之一(另兩座是縣城、七都吳溇的湖城)。明太祖朱元璋吳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部將常遇春在平望將張士誠女婿潘元紹打敗,毀城為鎮。

明宣德二年(1427年)陳克禮著《鶯湖八景志》,其中有"相傳隋唐以來,此地淼然一波,居民鮮少,自南而北止有塘路鼎分於葭葦之間,天光水色一望皆平,此平望之所
安民橋 俗名北渡橋,又名北大橋,在平望鎮北,拱形單孔,東西走向,跨大運河這上。拱圈採用縱聯分節並列法,全長36.7米,寬4.6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僧圓真初建。崇禎二年(1629)里人鈕明達、孫諫臣重建。橋東堍有彌陀殿寺觀,清順治初,該寺曾於橋上建關帝閣,後圮。現橋安然如舊,亦為古跡之一。平望安德橋
安德橋 一名平望橋,拱形單孔,南北走向,跨於古運河與荻塘交會處,全長54米,寬4.53米,高9.3米,跨度11.5米,在巡檢司署前(即現平望糧管所城隍廟倉庫前)。據歷史記載:吳江最早的橋梁是平望橋,唐朝大歷年間(776-779)建,著名書法家顏真卿任湖州刺吏時,曾與文學家張志和同游平望,寫下了《登平望橋下作》五言詩一首。詩中有「登樓試長望,望極與天平。近山猶彷彿,遠水忽微明」之句。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陶庄民陶氏重建(另有徐志載南宋慶元三年(1197)邑人陶庄建)。是境內最高之橋。南宋詩人楊萬里《過平望》詩中有「亂港交穿市,高橋過得桅」之句。明成化十九年(1483)知縣陳堯弼重建,並有里人費永膺舍地立碑亭,有迎秀樓在橋旁,後並廢。該橋西通荻塘河,下連大運河,農舟商船,日夜不絕,是鶯脰湖泄水主道,故橋下水勢湍急,遇有大風,舟行過橋相當險難。清康熙初重建,後圮。五十七年(1718)吳江知縣葉前率里人募建。乾隆二十九年(1764)吳江知縣沈名掞、震澤知縣趙德基領導里人程國梁等重建。五十四年(1789)吳縣知縣龍鐸、震澤知縣孟黃偕里人孫紹黃、吳文燮等重建。同治十一年(1872)水利工程局重建。該橋跨度大,橋孔高,氣勢雄偉,至今仍巍然存在,為古跡之一。

㈥ 皇帝後宮宮殿的名稱

以清朝為例,宮殿分布:

太後宮:寧聖宮。

皇帝宮:御乾宮,包括養心殿、御雄殿。

皇後宮:坤寧宮,包括正殿、永壽殿、武台殿、舒敬軒、華沐苑、錦墨居、聽雪堂、望湘樓。

低位嬪妃居所:儲秀宮。包括四殿、六軒、六苑、六堂、六居、六館、六樓、六齋。

東六宮:

如繪宮:正殿、雅嵐殿、驚鴻殿、吟霜軒、初雲苑、月夕居、皎月堂、洛影樓。

長信宮:正殿、含德殿、明光殿、絳雪軒、倚梅苑、寧馨居、語櫻堂、天巧樓。

昭陽宮:正殿、飛羽殿、玉堂殿、妙雲軒、瑾思苑、合歡居、存菊堂、念鳳樓。

養德宮:正殿、景福殿、玉芙殿、澄瑞軒、醉花苑、陶然居、妙音堂、浮碧樓。

嫻吟宮:正殿、怡和殿、綴錦殿、太平軒、菱荇苑、瑩脂居、菱悅堂、雲煙樓。

冰泉宮:正殿、漪瀾殿、霽月殿、復香軒、雲桂苑、流裳居、體仁堂、永暢樓。

西六宮:

建章宮:正殿、永延殿、金華殿、鑫海軒、睿和苑、畫眉居、安鶴堂、依晚樓。

毓秀宮:正殿、南薰殿、曦宜殿、雲硯軒、飄絮苑、秋水居、摘月堂、紫荊樓。

華陽宮:正殿、傾顏殿、寒香殿、嘉燕軒、暖妝苑、承香居、彬榭堂、琴韻樓。

永寧宮:正殿、鳴鸞殿、平洪殿、書墨軒、晚晴苑、斜陽居、水影堂、沐雲樓。

雨蝶宮:正殿、細碟殿、采容殿、醉霞軒、悅璃苑、菲墨居、珍詩堂、花影樓。

雅風宮:正殿、顯親殿、瑤光殿、芙蓉軒、水妍苑、衍慶居、景平堂、崇韻樓。

(6)平望宮遺址擴展閱讀:

紫禁城的整體布局

故宮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故宮南北長約960米,東西寬約750米,面積72萬多平方米,現存房屋8000多間。它周圍有高10米的城牆,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四面各有一座門,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紫禁城內由外朝、內廷兩大部分組成。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東有文華殿,西有武英殿為兩翼,是朝廷舉行大典的地方。

外朝的後面是內廷,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以及東、西六宮等,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皇帝、後妃們居住的地方。此外,東側還有寧壽宮區域,是清朝乾隆皇帝為做太上皇退位養老之所。

㈦ 歷朝的皇陵,宮殿

宮殿是帝王朝會和居住的地方,規模宏大,形象壯麗,格局嚴謹,給人強烈的精神感染,突現王權的尊嚴。中國傳統文化注重鞏固人間秩序,與西方和伊斯蘭建築以宗教建築為主不同,中國建築成就最高、規模最大的就是宮殿。

從原始社會到西周,宮殿的萌芽經歷了一個合首領居住、聚會、祭祀多功能為一體的混沌未分的階段,發展為與祭祀功能分化,只用於君王後妃朝會與居住。在宮內,這兩種功能又進一步分化,形成「前朝後寢」格局。宮殿常依託城市而存在,以中軸對稱規整謹嚴的城市格局,突出宮殿在都城中的地位。

唐長安宮殿是歷史上最宏偉的宮殿,根據遺址作出的大明宮含元殿和麟德殿復原充分體現了當時宮殿藝術的成就。現存宮殿還有北京明清紫禁城(故宮)和沈陽故宮(明末清初)兩座,以紫禁城最大也最完整。

宮在秦以前是中國居住建築的通用名,從王侯到平民的居所都可稱宮,秦漢以後,成為皇帝居所的專用名;殿原指大房屋,漢以後也成為帝王居所中重要建築的專用名。此後的宮殿一詞習慣上指秦以前王侯的居所和秦以後皇帝的居所。在首都的主要宮殿是國家的權力中心,外有宮城,駐軍防守。宮城內包括禮儀行政部分和皇帝居住部分,稱前朝後寢或外朝內廷;此外,還有倉庫和生活服務設施。宮殿常是國中最宏大、最豪華的建築群,以建築藝術手段烘托出皇權至高無上的威勢。

宮殿與都城的關系 春秋以前宮殿同都城的關系尚待進一步探查。自春秋起,從遺址和實物看,大體分兩個階段。自春秋至唐代,宮城大多在都城中,宮城的一邊或兩邊靠近城牆;有的則在都城外,附著一邊城牆或一個城角;甚至有分建兩城的。這方面的實例有臨淄齊城、鄭韓故城、邯鄲趙城、西漢長安城、東漢和北魏洛陽城、曹魏鄴城、隋唐長安城和洛陽城等的宮城或宮殿區。從北宋起,北宋開封城、金中都、元大都城、明中都、明清北京城、宮城處在都城之中,四面為城區所包圍。

自春秋至漢代,都城內多不止一座宮殿,宮殿之間為居民區。自曹魏鄴城起,宮殿集中於都城北部,同居民區隔開,宮前幹道兩側布置衙署,形成都城的南北軸線。至唐長安城發展成宮城在全城中軸線上,後來宋汴梁城、元大都城、明清北京城繼承了這種格局。

宮殿形制 自商迄清,歷代宮殿或有文獻記載,或有遺址,或有實物留存,其形制和沿革關系大致可考。

殷商宮殿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是一組廊廡環繞的院落式建築,有人推測它是早商宮殿。在鄭州商城內也發掘有幾處較大的建築遺址,有人認為是商代中期的宮殿遺址。河南安陽殷墟公認是商代後期的宮殿遺址。這些宮殿都是在夯土基中埋木柱,屋頂未用瓦,可見終商之世,宮殿仍未脫離「茅茨土階」的狀態。

西周和春秋戰國宮殿 西周宮殿遺址迄未發現。據戰國時《考工記》記述,周代宮殿分前朝、後寢兩部分。前部有外朝、內朝、燕朝三朝(又稱大朝、日朝、常朝)和皋門、應門、路門三門。外朝在宮城正門應門前,門外有闕。內朝在宮內應門、路門之間,路門內為寢,分王寢和後寢。王的正寢即路寢,前面的庭即燕朝。《考工記》在西漢中期被發現,作為《周禮》中佚失的《冬官》,經東漢末鄭玄注釋,被正式列為儒家經典。故《考工記》所載宮室制度在漢代宮殿中並無反映,對漢以後各代的宮室卻有極大影響。這些宮室大都要依照《考工記》,把宮室嚴格區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並有明確的中軸線。但《考工記》中所述的三門,經鄭玄引用鄭眾的說法擴大為五門 ,故以後各代宮殿外朝部分都是「三朝五門」。

從已經發現的春秋戰國時代的宮殿遺址得知,通常是在高七八米至十餘米的階梯形夯土台上逐層構築木構架殿宇,形成建築群,外有圍牆和門。這種高台建築既有利於防衛和觀察周圍動靜,又可顯示權力的威嚴。影響所及,秦漢大型宮殿也多是高台建築。如山西侯馬平望古城、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邯鄲趙城、山東臨淄齊城等,都有這種宮殿遺址。其中邯鄲趙國宮殿遺址,有一條明顯的南北軸線。陝西咸陽市東郊曾發掘出秦都咸陽的一座宮殿遺址,它位於渭水北岸高地上,即史書所說的「咸陽北阪」上。這一帶宮殿遺址密集,沿臨水高地向東延伸。已發掘的一處夯土台基殘高約6米,面積為45米×60米,推測原是一座依夯土墩台而建的高台建築,其中包括殿堂、過廳、迴廊、居室、浴室、倉庫等。室內還有火炕、壁爐和供保藏食物用的地窖,檯面有較完善的排水設施。通過這些可了解戰國後期宮殿的概貌。但它只是宮中一所次要宮殿,咸陽宮的總體布局還不清楚。

秦漢宮殿 秦統一全國後,建造了大批宮殿。據《史記》所載,共計關(指函谷關)內300處,關外400處。關中平原和咸陽周圍主要的有:咸陽舊宮,渭水北阪上仿六國宮室的一連串殿宇,咸陽舊宮以南隔渭水在上林苑中建造的信宮(始皇二十七年亦曰咸陽宮,後稱極廟,以象天極,是正朝所在,為各處宮殿的中心),驪山北麓為太後所居的甘泉宮,咸陽舊宮北面「北陵」上新建的北宮等 。這些宮殿和周圍200里內270所宮觀之間,有閣道或甬道相連。後來,又在渭水南另營宏偉的朝宮,別稱阿房宮,作為主要朝會之所,但未完成而秦亡。

西漢初期利用秦朝殘留的離宮——興樂宮修築成長樂宮,隨後又在其西面建未央宮,作為正式宮殿,以長樂宮供太後居住。文帝、景帝時期增闢北宮供太子居住。武帝時,在城內北部興建桂宮、明光宮,並在城西上林苑內營造建章宮。各宮佔地大而建築物布局稀疏,不像明清所建那樣密集、嚴謹。每殿自成一區。漢代的前殿進行大朝會,以東西廂作為日常視事之所。王莽時改未央宮前殿為王路堂,比附《考工記》所載的路寢。建章宮是離宮,是宮與苑結合,兼有朝會、居住、游樂、觀賞等多種功能的新宮殿類型。

東漢建都洛陽,先營南宮,後增建北宮,兩宮分依都城南牆、北牆,中隔市區,用三條閣道相聯,宮中各有前殿。漢末桓帝、靈帝時又增築東、西宮。

秦漢各宮,由於記載簡略,遺址未經探掘,至今未能了解其布局特點。

魏晉南北朝宮殿 魏晉時宮殿集中於一區,與城市區分明確。曹魏鄴城和孫吳建康城宮殿都集中於城北,宮前道路兩側布置官署。兩晉、南北朝宮殿大體相沿,其前殿受漢代東西廂建築的影響,以主殿太極殿為大朝會之用,兩側建東西堂,處理日常政務。從南朝建康起,各代宮城基本呈南北長的矩形,有中軸線,南面開三門,隋、唐、北宋、金、元的宮城均如此,至明代又改為南面一門。

隋唐宮殿 隋代營大興城,於宮城前創建皇城,集中官署於內。宮內前朝一反漢至南北朝正殿與東西堂並列,即大朝與常朝橫列的布置,追紹《周禮》古意,比附三朝五門南北縱列的布置方式,在中軸線上,於宮南正門內建太極、兩儀兩組宮殿。唐承隋制,僅改殿門的名稱。唐長安大內以宮城正門承天門為外朝,元旦、冬至設宴會,頒布政令,大赦,外國使者來朝等,均在此舉行。門內中軸線上建太極、兩儀兩組宮殿,前者為定期視事的日朝,後者為日常視事的常朝。五門依次是:承天門、嘉德門、太極門、朱明門、兩儀門。這種門殿縱列的制度為宋、明、清各朝所因襲,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宮殿布局的典型方式。

唐高宗時在長安城東北外側御苑內建大明宮。前部中軸線上建三 組宮殿,以含元殿為大朝,宣政殿為日朝(又稱「正衙」),紫宸殿為常朝(又稱「內衙」)。內廷殿宇則自由布置,並和太液池、蓬萊山的風景區結合,這是漢、魏以來宮與苑結合的傳統布局。隋、唐兩代,離宮也很興盛,重要的有麟游仁壽宮(唐改為九成宮)、終南山太和宮(唐改為翠微宮)、唐時的華清宮等。在赴離宮的沿途又建有大量行宮。

宋金元宮殿 北宋汴京宮殿是在原汴州府治的基礎上改建而成。宮城面積僅及唐大明宮的1/10左右,官府衙署大部分在宮城外同居民住宅雜處,苑囿也散布城外。宮廷前朝部分仍有三朝。但受面積限制,不能如唐大明宮那樣前後建三殿。其宮城正門為宣德門,門內為主殿大慶殿,供朝會大典使用,相當於大朝。其後稍偏西為紫宸殿,是日朝。大慶殿之西有文德殿,稱「正衙」。其後有垂拱殿,是常朝。三朝不在一條軸線上。宮城正門宣德樓,下部磚石甃砌,開有五門,金釘朱漆,雕刻龍鳳飛雲,上列門樓,左右有朵樓和闕,都覆以琉璃瓦,可見北宋宮殿氣局雖小,但絢麗華美超過唐代。為了彌補宮前場面局促的缺陷,宣德樓前向南開辟寬闊的大街,街兩側設御廊,街中以杈子(柵欄)和水渠將路面隔成三股道,中間為皇帝御道,兩側可通行人。渠旁植花木,形成宏麗的宮城前導部分,也是金、元、明、清宮前千步廊的濫觴。

金中都宮殿位於明北京城西南,因襲北宋規制,但中軸線上建築分皇帝正位和皇後正位兩大組,由於廣泛使用青綠琉璃瓦和漢白玉石,建築風采絢麗。元大都宮殿在都城南部,分3部分:大內宮城是朝廷所在,在全城中軸線上;宮城之西有太後所居的隆福宮和太子所居的興聖宮;宮城以北是御苑。宮內繼承金中都宮殿在中軸線上建大明殿、延春閣兩組,為皇帝、皇後正位。其他殿宇也有不少特色,如在傳統漢式殿宇內用毛皮或絲織品作壁障、地衣、不顯露牆面、地面和木構架,保持了游牧民族氈包生活習尚;琉璃瓦當時已發展成黃、綠、青、白等多種色彩,又喜用紅地金龍裝飾;還有畏吾兒殿、棕毛殿和磚石結構建築,顯示了漢、藏、中亞等多民族建築因素的影響。

明清宮殿

明代曾在三處建造皇宮:南京、中都臨濠和北京。南京宮殿始建於元末(1366),宮城在舊城外東北側鍾山西趾的南麓下,填燕雀湖而建,地勢有前高後低之弊。但北倚鍾山,南臨平野,形勢顯敞,且與舊城區分明確,互不幹擾,也無官署與民居雜亂交混的弊病。皇城正門稱洪武門,門內御道兩側為中央各部和五軍都督府,御道北端有外五龍橋,過橋經承天門、端門,到達宮城正門午門。宮內中軸線上前後建兩組宮殿,前為奉天、華蓋、謹身三殿,是外朝主殿;後為乾清、坤寧兩宮,是內廷主殿左右有東西六宮。這種在中軸線上前後建兩組宮殿的布置與金中都、元大都宮殿相同,但它又以外朝三殿比附三朝,以洪武門至奉天殿前的五座門比附五門。明代三朝與唐、宋時期每朝各為一所獨立宮院不同,只是在一所宮院中前後相重建三座殿而已。明南京宮殿今只存午門和東西華門的基座。

明北京宮殿建於永樂十五年至十八年(1417~1420),清代時雖屢加改建、重建,但基本格局未變,迄今尚有許多殿宇屬於明代遺構,是中國現存最宏偉壯麗的古代建築群。

清入關前,於1636年在今沈陽市區建宮殿,規模較小,分3路建築(見沈陽故宮)。入關後雖沿用明故宮,但清帝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等處。苑囿即成為清帝主要居止場所。所以都設外朝、內廷,建有大量殿宇,規模雖不及大內宮闕,但也很可觀。秦始皇、漢武帝所開創的離宮制度,在清代苑囿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㈧ 歷史上帝王修建了哪些豪華宮殿(至少6個)

故宮,阿房宮 唐長安宮殿是歷史上最宏偉的宮殿,根據遺址作出的大明宮含元殿和麟德殿復原充分體現了當時宮殿藝術的成就。現存宮殿還有北京明清紫禁城(故宮)和沈陽故宮(明末清初)兩座,以紫禁城最大也最完整。

殷商宮殿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是一組廊廡環繞的院落式建築,有人推測它是早商宮殿。在鄭州商城內也發掘有幾處較大的建築遺址,有人認為是商代中期的宮殿遺址。河南安陽殷墟公認是商代後期的宮殿遺址。這些宮殿都是在夯土基中埋木柱,屋頂未用瓦,可見終商之世,宮殿仍未脫離「茅茨土階」的狀態。
西周和春秋戰國宮殿
西周宮殿遺址迄未發現。據戰國時《考工記》記述,周代宮殿分前朝、後寢兩部分。前部有外朝、內朝、燕朝三朝(又稱大朝、日朝、常朝)和皋門、應門、路門三門。外朝在宮城正門應門前,門外有闕。內朝在宮內應門、路門之間,路門內為寢,分王寢和後寢。王的正寢即路寢,前面的庭即燕朝。《考工記》在西漢中期被發現,作為《周禮》中佚失的《冬官》,經東漢末鄭玄注釋,被正式列為儒家經典。故《考工記》所載宮室制度在漢代宮殿中並無反映,對漢以後各代的宮室卻有極大影響。這些宮室大都要依照《考工記》,把宮室嚴格區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並有明確的中軸線。但《考工記》中所述的三門,經鄭玄引用鄭眾的說法擴大為五門,故以後各代宮殿外朝部分都是「三朝五門」。
從已經發現的春秋戰國時代的宮殿遺址得知,通常是在高七八米至十餘米的階梯形夯土台上逐層構築木構架殿宇,形成建築群,外有圍牆和門。這種高台建築既有利於防衛和觀察周圍動靜,又可顯示權力的威嚴。影響所及,秦漢大型宮殿也多是高台建築。如山西侯馬平望古城、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邯鄲趙城、山東臨淄齊城等,都有這種宮殿遺址。其中邯鄲趙國宮殿遺址,有一條明顯的南北軸線。陝西咸陽市東郊曾發掘出秦都咸陽的一座宮殿遺址,它位於渭水北岸高地上,即史書所說的「咸陽北阪」上。這一帶宮殿遺址密集,沿臨水高地向東延伸。已發掘的一處夯土台基殘高約6米,面積為45米×60米,推測原是一座依夯土墩台而建的高台建築,其中包括殿堂、過廳、迴廊、居室、浴室、倉庫等。室內還有火炕、壁爐和供保藏食物用的地窖,檯面有較完善的排水設施。通過這些可了解戰國後期宮殿的概貌。但它只是宮中一所次要宮殿,咸陽宮的總體布局還不清楚。
秦漢宮殿
秦統一全國後,建造了大批宮殿。據《史記》所載,共計關(指函谷關)內300處,關外400處。關中平原和咸陽周圍主要的有:咸陽舊宮,渭水北阪上仿六國宮室的一連串殿宇,咸陽舊宮以南隔渭水在上林苑中建造的信宮(始皇二十七年亦曰咸陽宮,後稱極廟,以象天極,是正朝所在,為各處宮殿的中心),驪山北麓為太後所居的甘泉宮,咸陽舊宮北面「北陵」上新建的北宮等 。這些宮殿和周圍200里內270所宮觀之間,有閣道或甬道相連。後來,又在渭水南另營宏偉的朝宮,別稱阿房宮,作為主要朝會之所,但未完成而秦亡。
西漢初期利用秦朝殘留的離宮——興樂宮修築成長樂宮,隨後又在其西面建未央宮,作為正式宮殿,以長樂宮供太後居住。文帝、景帝時期增闢北宮供太子居住。武帝時,在城內北部興建桂宮、明光宮,並在城西上林苑內營造建章宮。各宮佔地大而建築物布局稀疏,不像明清所建那樣密集、嚴謹。每殿自成一區。漢代的前殿進行大朝會,以東西廂作為日常視事之所。王莽時改未央宮前殿為王路堂,比附《考工記》所載的路寢。建章宮是離宮,是宮與苑結合,兼有朝會、居住、游樂、觀賞等多種功能的新宮殿類型。
東漢建都洛陽,先營南宮,後增建北宮,兩宮分依都城南牆、北牆,中隔市區,用三條閣道相聯,宮中各有前殿。漢末桓帝、靈帝時又增築東、西宮。
魏晉南北朝宮殿
魏晉時宮殿集中於一區,與城市區分明確。曹魏鄴城和孫吳建康城宮殿都集中於城北,宮前道路兩側布置官署。兩晉、南北朝宮殿大體相沿,其前殿受漢代東西廂建築的影響,以主殿太極殿為大朝會之用,兩側建東西堂,處理日常政務。從南朝建康起,各代宮城基本呈南北長的矩形,有中軸線,南面開三門,隋、唐、北宋、金、元的宮城均如此,至明代又改為南面一門。
隋唐宮殿
隋代營大興城,於宮城前創建皇城,集中官署於內。宮內前朝一反漢至南北朝正殿與東西堂並列,即大朝與常朝橫列的布置,追紹《周禮》古意,比附三朝五門南北縱列的布置方式,在中軸線上,於宮南正門內建太極、兩儀兩組宮殿。唐承隋制,僅改殿門的名稱。唐長安大內以宮城正門承天門為外朝,元旦、冬至設宴會,頒布政令,大赦,外國使者來朝等,均在此舉行。門內中軸線上建太極、兩儀兩組宮殿,前者為定期視事的日朝,後者為日常視事的常朝。五門依次是:承天門、嘉德門、太極門、朱明門、兩儀門。這種門殿縱列的制度為宋、明、清各朝所因襲,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宮殿布局的典型方式。
唐高宗時在長安城東北外側御苑內建大明宮。前部中軸線上建三 組宮殿,以含元殿為大朝,宣政殿為日朝(又稱「正衙」),紫宸殿為常朝(又稱「內衙」)。內廷殿宇則自由布置,並和太液池、蓬萊山的風景區結合,這是漢、魏以來宮與苑結合的傳統布局。隋、唐兩代,離宮也很興盛,重要的有麟游仁壽宮(唐改為九成宮)、終南山太和宮(唐改為翠微宮)、唐時的華清宮等。在赴離宮的沿途又建有大量行宮。
宋金元宮殿
北宋汴京宮殿是在原汴州府治的基礎上改建而成。宮城面積僅及唐大明宮的1/10左右,官府衙署大部分在宮城外同居民住宅雜處,苑囿也散布城外。宮廷前朝部分仍有三朝。但受面積限制,不能如唐大明宮那樣前後建三殿。其宮城正門為宣德門,門內為主殿大慶殿,供朝會大典使用,相當於大朝。其後稍偏西為紫宸殿,是日朝。大慶殿之西有文德殿,稱「正衙」。其後有垂拱殿,是常朝。三朝不在一條軸線上。宮城正門宣德樓,下部磚石甃砌,開有五門,金釘朱漆,雕刻龍鳳飛雲,上列門樓,左右有朵樓和闕,都覆以琉璃瓦,可見北宋宮殿氣局雖小,但絢麗華美超過唐代。為了彌補宮前場面局促的缺陷,宣德樓前向南開辟寬闊的大街,街兩側設御廊,街中以杈子(柵欄)和水渠將路面隔成三股道,中間為皇帝御道,兩側可通行人。渠旁植花木,形成宏麗的宮城前導部分,也是金、元、明、清宮前千步廊的濫觴。
金中都宮殿位於明北京城西南,因襲北宋規制,但中軸線上建築分皇帝正位和皇後正位兩大組,由於廣泛使用青綠琉璃瓦和漢白玉石,建築風采絢麗。元大都宮殿在都城南部,分3部分:大內宮城是朝廷所在,在全城中軸線上;宮城之西有太後所居的隆福宮和太子所居的興聖宮;宮城以北是御苑。宮內繼承金中都宮殿在中軸線上建大明殿、延春閣兩組,為皇帝、皇後正位。其他殿宇也有不少特色,如在傳統漢式殿宇內用毛皮或絲織品作壁障、地衣、不顯露牆面、地面和木構架,保持了游牧民族氈包生活習尚;琉璃瓦當時已發展成黃、綠、青、白等多種色彩,又喜用紅地金龍裝飾;還有畏吾兒殿、棕毛殿和磚石結構建築,顯示了漢、藏、中亞等多民族建築因素的影響。
明清宮殿
明代曾在三處建造皇宮:南京、中都臨濠和北京。南京宮殿始建於元末(1366),宮城在舊城外東北側鍾山西趾的南麓下,填燕雀湖而建,地勢有前高後低之弊。但北倚鍾山,南臨平野,形勢顯敞,且與舊城區分明確,互不幹擾,也無官署與民居雜亂交混的弊病。皇城正門稱洪武門,門內御道兩側為中央各部和五軍都督府,御道北端有外五龍橋,過橋經承天門、端門,到達宮城正門午門。宮內中軸線上前後建兩組宮殿,前為奉天、華蓋、謹身三殿,是外朝主殿;後為乾清、坤寧兩宮,是內廷主殿左右有東西六宮。這種在中軸線上前後建兩組宮殿的布置與金中都、元大都宮殿相同,但它又以外朝三殿比附三朝,以洪武門至奉天殿前的五座門比附五門。明代三朝與唐、宋時期每朝各為一所獨立宮院不同,只是在一所宮院中前後相重建三座殿而已。明南京宮殿今只存午門和東西華門的基座。
明北京宮殿建於永樂十五年至十八年(1417~1420),清代時雖屢加改建、重建,但基本格局未變,迄今尚有許多殿宇屬於明代遺構,是中國現存最宏偉壯麗的古代建築群。
清入關前,於1636年在今沈陽市區建宮殿,規模較小,分3路建築(見沈陽故宮)。入關後雖沿用明故宮,但清帝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等處。苑囿即成為清帝主要居止場所。所以都設外朝、內廷,建有大量殿宇,規模雖不及大內宮闕,但也很可觀。秦始皇、漢武帝所開創的離宮制度,在清代苑囿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㈨ 高村的歷史文物

在虒祁、西台神、東台神、上平望、下平望等村分布有虒祁宮遺址、台駘廟、平望古城遺址、台神古城遺址、祭祀等古建築遺址,其中台駘廟被列為臨汾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