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偏關抗戰遺址

偏關抗戰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29 16:23:27

1. 哪位開國將軍抗戰中一戰收復七縣城獲稱"飛將軍

王震。
王震(1908年4月11日-1993年3月12日),湖南瀏陽人。1924年參加工作。1927年加入共青團,同回年轉入中國答共產黨。
1938年3月6日,八路軍120師決定發起「收復晉西北七城作戰」。時任八路軍359旅旅長兼政委的王震接到命令後即率359旅直屬隊和717團及718團第二營,日夜兼程奔赴戰地。
359旅在「收復七城戰役」中所做的重大貢獻,用八路軍120師師長賀龍的話來說,「光復七個縣城,七團(即717團)功勞很大。七團不但在120師是戰鬥力最強的一支勁旅,在八路軍中也是主力之一。」賀龍還說:「廣大人民給你們的旅長王震同志起了個綽號叫『飛將軍』。這個綽號叫得好,因為這是人民自己叫出來的啊!」
1955年,王震同志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

2. 八路軍抗戰收復過哪些城市

有中等城市,別聽漢奸胡說
例如山東的煙台、威海

3. 在我國的歷史上有哪幾件重大事件

中國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止於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19世紀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強接連發動了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西方列強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後,列強對華侵略加劇,中華民族危機日益深重。

中國人民為反抗列強侵略,爭取民族獨立,進行著英勇的斗爭,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以「自強」「求富」為目的的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維新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進行了維新變法運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運動沖擊了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中國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變革,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社會結構開始逐步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

1919年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國共合作破裂後,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統治,進行工農武裝革命,開始了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探索。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於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面臨著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戰。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國民黨政府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悍然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4. 明長城遺址多少公里

明長城遺址一共6300公里。

明長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區別於由秦始皇所修的萬里長城。

國家測繪局采經近兩年的調查與測量,於2009年4月18日首次公布明長城數據:
其東起鴨綠江畔遼寧虎山,西至祁連山東麓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一百五十六個縣域,總長度8851.8公里。
其中,人工牆體的長度為六千二百五十九點六公里;壕塹長度為三百五十九點七公里;天然險長度為二千二百三十二點四公里。

結果顯示,明長城現存敵台7062座,馬面3357座,烽火台5723座,關堡1176座,相關遺存1026處。

(4)偏關抗戰遺址擴展閱讀

建造歷史

大同明長城主要建於嘉靖年間,由宣大總督翁萬達創修。大同鎮長城東起天鎮縣東北鎮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內蒙古清水河子上村東山),全長335公里。據《三雲籌俎考·大同總鎮圖說》統計,大同鎮先後修大邊、二邊516.3里;內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雲岡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城20,堡52);邊墩776個;火路墩833個。

明長城自居庸關以西,分南北兩線到山西偏關會合,被稱為內、外長城。外長城即居庸關西北經赤城、崇禮、張家口、萬全、懷安而進人大同市的天鎮、陽高、大同、左雲沿內蒙古、山西交界處,達於偏關、河曲;內長城從居庸關西南經河北易縣、淶源、阜平而進人大同市的靈丘、渾源,再經應縣、繁峙、神池而至老營。據現存長城實測,外長城分別由懷安縣桃溝村、西洋河鄉馬市口南北兩路進入天鎮縣境,在新平樂村與西路長城相交。

天鎮境內長城約105華里。存黃土夯築的墩台61座。由天鎮水磨口向西3里進人陽高縣十九墩村界,至鎮邊堡西出陽高進入大同市區境。陽高境內長城計100餘里,現存夯土墩台119座。從陽高鎮邊堡向西約8華里進人大同元墩村界,經鎮川口、宏賜堡、鎮羌堡,經拒牆口、拒門口、助馬口至十三邊,轉南至磚樓溝入左雲縣界。另一條由宏賜堡向西經新榮、破魯至吳施窯人左雲界,這道長城當地人稱「二道邊」。南北兩道長城共210華里。

長城由大同磚樓向南進人左雲縣保安堡地界,至二十邊向西北出左雲進人右玉縣界。長城在左雲境內長約86華里。

5. 山襾萬榮空港新區征地案

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時期,大部分地區為晉國所有,所以簡稱「晉」;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因而又稱「三晉」。全省總面積1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近3400萬人,省會為太原,省內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市、區。【人口】3392.58萬人(據2007年底省統計局的抽樣統計)。其中,城鎮的人口為1493.75萬人,占總人口的44.03%;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898.83萬人,占總人口的55.97%; 男性為1735.34萬人,占總人口的51.15%;女性為1657.24萬人,占總人口的48.85%;全省共有家庭戶993.21萬戶,平均每個家庭戶人口為3.37人。【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大同(第一批)、平遙(第二批)、祁縣、新絳、代縣(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第一批)、山西省臨縣磧口鎮 (第二批)、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 (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山西省臨縣磧口鎮西灣村(第一批)、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 (第二批)、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 張壁村 (第二批)、山西省沁水縣土沃鄉西文興村 (第二批)、山西省平遙縣岳壁鄉梁村 (第三批)、山西省高平市原村鄉良戶村 (第三批)、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 (第三批)、山西省陽泉市郊區義井鎮小河村 (第三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五台山、恆山、黃河壺口瀑布、北武當山、五老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山、交城龐泉溝、寧武蘆芽山、陽城莽河、五鹿山【國家地質公園】黃河壺口瀑布、寧武萬年冰洞、五台山、壺關太行山大峽谷【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山西省圖書館、山西博物院【土特產】山西的土特產品種類繁多。杏花村汾酒是我國古老的歷史名酒,色如水晶美玉,清香純正,味美無窮,暢銷國內外;山西老陳醋甜綿酸香,不僅調味上佳,還可消食、美容、殺菌;沁州黃小米形如珍珠,是皇家貢品;平遙牛肉色、香、味俱全;清徐葡萄,汾陽核桃,柳林木棗。太原頭腦等土產名吃也是風味各異、回味無窮。此外還有六味齋醬肉、雙合成糕點、推光漆器、晉祠大米, 隰縣金梨等。【特色菜】定襄蒸肉 五寨豬黑肉燉粉 羊雜燴 豬血灌腸【小 吃】「三倒手」硬面饃 保德碗坨 撥魚 代縣麻片 刀削麵 豆腐腦 豆沙糕 繁峙疤餅 高梁面魚魚 廣靈豆腐乾 河曲酸粥 黃糕 稷山麻花 解州羊肉泡饃 晉南醪糟 晉中油糕 砍三刀 拉麵 老勁子麻花 貓耳朵 孟封餅 面麻片 平遙牛肉平遙碗托 蕎麥圪坨 蕎面灌腸 燒麥 燒麥 神池麻花 涮羊肉 太谷餅 太後御膳泡泡糕 太後御膳泡泡糕 太原頭腦豌豆面 聞喜煮餅 忻州瓦酥 羊雜粉湯 羊雜燴 羊雜碎湯 陽城肉罐肉 陽高杏脯 陽泉飄抿曲 應州牛腰 油糊角 油麵油炸饊子 油炸饊子 莜麵 莜麵窩窩 莜麵窩窩 榆次灌腸 元宵 原平鍋魁 珍珠粥 豬血灌腸【特 產】保德油棗 玻璃圪嘣 澄泥硯 大同黃花 大同藝術瓷 代縣剪紙 代縣推光漆器 段畝硯 繁峙黃芪 仿古鐵器 汾酒廣靈小米 河曲紅果 恆山黃芪 黃河鯉魚 降龍木拐杖 晉祠大米 晉中剪紙 琉璃製品 麵塑 木碗 平遙推光漆器清徐葡萄 山西老陳醋 舒筋散 台黨參 台蘑 台硯 同川梨 銅火鍋 推光漆器 羊毛地毯 原平梨 雲岡絹人 竹葉青[編輯本段]行政區劃山西政區圖太原市:杏花嶺區 小店區 迎澤區 尖草坪區 萬柏林區 晉源區 古交市 清徐縣 陽曲縣 婁煩縣大同市:城 區 礦 區 南郊區 新榮區 陽高縣 天鎮縣 廣靈縣 靈丘縣 渾源縣 左雲縣 大同縣陽泉市:城 區 礦 區 郊 區 平定縣 盂 縣長治市:城 區 郊 區 潞城市 長治縣 襄垣縣 屯留縣 平順縣 黎城縣 壺關縣 長子縣 武鄉縣 沁 縣 沁源縣晉城市:城 區 澤州縣 高平市 陽城縣 陵川縣 沁水縣朔州市:朔城區 平魯區 山陰縣 應 縣 右玉縣 懷仁縣晉中市:榆次區 介休市 太谷縣 祁 縣 平遙縣 靈石縣 壽陽縣 昔陽縣 和順縣 左權縣 榆社縣運城市:鹽湖區 空港新區 永濟市 河津市 芮城縣 臨猗縣 萬榮縣 新絳縣 稷山縣 聞喜縣 夏 縣 絳 縣 平陸縣 垣曲縣忻州市:忻府區 原平市 定襄縣 五台縣 代 縣 繁峙縣 寧武縣 靜樂縣 神池縣 五寨縣 岢嵐縣 河曲縣 保德縣 偏關縣臨汾市:堯都區 侯馬市 霍州市 曲沃縣 翼城縣 襄汾縣 洪洞縣 古 縣 安澤縣 浮山縣 吉 縣 鄉寧縣 蒲 縣 大寧縣 永和縣 隰 縣 汾西縣呂梁市:離石區 孝義市 汾陽市 文水縣 中陽縣 興 縣 臨 縣 方山縣 柳林縣 嵐 縣 交口縣 交城縣 石樓縣[編輯本段]自然地理山西省地處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翼。地理坐標為北緯34°34'——40°43'、東經110°14'——114°33'。東西寬約290公里,南北長約550公里,全省總面積15.6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6%。境界輪廓略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東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與河北省為鄰;西、南以滔滔黃河為塹,與陝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依綿綿內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毗連。山西地形較為復雜,境內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種地貌類型。山區、丘陵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間。最高點為五台山的北台葉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點在垣曲縣境內西陽河入黃河處,海拔僅180米。山西表裡山河,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大部分為山區和丘陵。東界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北亘北嶽恆山、五台山,南聳中條山,中立太岳山。五台山主峰葉斗峰海拔3058米,為華北最高峰。中部由北而南分布有大同、忻州、太原、臨汾、長治和運城等盆地。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兩大水系。境內有大小河流10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條,大於40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乾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長,全長659公里。被稱為中華民族文化搖籃的黃河,北自偏關縣老牛灣入境,飛流直下,一瀉千里,抵芮城縣風陵渡而東折,南至垣曲縣碾盤溝出境,途經19縣560個村莊,流程965公里。黃河流經晉陝峽谷,在吉縣壺口一帶河床突然下跌15至20米,流水直瀉,形成壯觀的壺口瀑布。[編輯本段]氣候條件山西地形復雜,地處中緯度地區,屬暖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南北差異和垂直差異較大。山西地形多樣,高差懸殊,因而既有緯度地帶性氣候,又有明顯的垂直變化。山西地處中緯度,距海不遠,但因山脈阻隔,夏季風影響不大,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14°C,晝夜溫差大,南北溫差也大。西部黃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晉東南的大部分地區,平均溫度在8°~10°C之間。臨汾、運城盆地年均溫度達12°~14°C。冬季氣溫全省均在0°C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溫,7月份氣溫介於21°~26°C之間。山西無霜期南長北短,平川長山地短。大同盆地為110~140天,五台山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東部山區135~155天,臨汾、運城盆地則長達200~220天。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但季節分布不均勻,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約佔全年的60%以上。全省降水受地形影響很大,山區較多,盆地較少。山西有三個多雨區,一是晉東南太行山區和中條山區,二是五台山區,三是呂梁山區。[編輯本段]歷史沿革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迄今為止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美稱,還被譽為「華夏文明的搖籃」。「女媧補天」的傳說就發生在山西。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和炎帝都曾在山西活動。我國上古時代的三個帝王堯、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為「堯都平陽(今臨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濟市)」、「禹都安邑(今夏縣)」。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時,大同(當時稱平城)曾作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時。隋朝末年,李淵父子起兵晉陽(今太原市),繼而奪取長安,建立唐朝,後把太原定為大唐帝國的北都。元末明初,中原連年戰亂,災荒頻繁,而山西尤其是晉南一帶,經濟繁榮,人口稠密,成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區。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內,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幾次。洪洞縣大槐樹是當時一個主要移民站。全國不少地方流傳的「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即由此而來。明清時期,晉商和山西票號的崛起,著稱中外。西河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遺址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了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為活動的主要地區。中國史前三大偉人堯、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內建都立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政權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統治區。周代,晉國由山西境內崛興,晉文公曾為春秋五霸之一。秦、漢、魏、晉時期,山西無論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南北朝時期,山西是北朝統治的中心地帶,而且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為都,之後的東魏、北齊也曾以晉陽(今太原)為「別都」、「陪都」,這對促進山西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認為是「龍興」之地,一直把山西作為唐帝國的腹臟地區,封太原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有唐一代,山西一直以其特殊的地位和發達的經濟、文化稱著於世。到五代十國,山西仍然對中國北方的政治、軍事形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宋遼時期,山西進一步繁榮,是中國北方經濟、文化的主要發達地區。元代,全國共11個行省,山西與山東、河北,並稱為元朝「腹地」,大同、平陽(今臨汾)、太原三城則成為黃河流域的著名都會。當時山西商業的發達、經濟的繁榮、文化的昌明,曾受到當時來中國旅行的義大利偉大旅行家馬可波羅的盛贊。明代,山西的商業迅猛發展,曾領全國之先。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後,山西的經濟、文化發展受到嚴重破壞。但是,山西人民英勇地抗擊了外敵的侵略。特別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山西人民進行了更加頑強的斗爭,在三晉大地上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百團大戰、平型關大捷、上黨戰役永垂青史。1949年4月,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從此揭開了山西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新篇章。幾十年來,山西人民為全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為重大貢獻。黃河流經山西,孕育了無數英雄豪傑、仁人志士。在中國的各個歷史時期,山西曾涌現出許多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歷史學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晉文公重耳,有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武則天,有中國的「武聖」、三國時期名將關羽,有唐朝名相狄仁傑、裴度,有抗擊匈奴而名垂青史的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有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的作者、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有創立「制圖六體」的西晉地圖學家裴秀,有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唐代著名詩人王勃、王之渙、王維、王昌齡、白居易,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政治改革家柳宗元,有金朝文學家、詩人元好問,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位著名戲曲家關漢卿、白樸、鄭光祖,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學家、醫學家、書畫家傅山,清末維新派揚澤秀以及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劉光弟等。可以說,山西是人傑地靈,代不乏人。而其中晉商的足跡更是踏遍華夏、享譽全球。[編輯本段]歷史遺跡襄汾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境內有馳名中外的「丁村人」遺址,還有陶寺夏代遺址春秋晉城遺址。另外尚有漢末黃巾軍郭太部屯兵的白坡壘;以及史威村金代建築的「普凈寺」,丁村明、清居民建築等寶貴文物。山西是厚重的黃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古人類文化遺址、帝都古城、寶剎禪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畫、古塔古墓、佛道聖地、險堡關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跡等,從北到南、珠串全省,構成了山西古今兼備,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目前,全國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築物70%以上在全省境內,具有珍貴價值的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就有119多處。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大同旅遊區的雲岡石窟、懸空寺、應縣木塔以及中國五嶽之一的北嶽恆山;忻州旅遊區的五台山、蘆芽山、代縣楊家將故地;太原旅遊區的晉祠、晉中的平遙古城、昔日晉商的豪宅大院;臨汾旅遊區的堯廟、洪洞縣的大槐樹、廣勝寺、吉縣黃河壺口瀑布;運城旅遊區的解州關帝廟、芮城永樂宮壁畫、夏縣司馬光墓、永濟黃河鐵牛、永濟普救寺和鶯鶯塔,等等。其中平遙古城和雲岡石窟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山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早在1921年,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高君宇,就在太原組建社會主義青年團,開展革命活動。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毛澤東親自率領紅軍主力渡河東征,在晉西、晉中、晉南各地遍撒革命火種。全國抗戰爆發後,八路軍三大主力挺進山西,創立了敵後抗日根據地。八年抗戰中,山西是華北抗戰乃至全國抗戰的重要戰略支點;山西地方黨組織培養了15萬名共產黨員,根據地向八路軍輸送了60萬熱血青年。解放戰爭期間,山西成為支援全國解放的戰略基地,廣大民眾積極支援前線,大批地方幹部南下或東進、西進,奔赴新區,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解放前的劉胡蘭精神,解放後的大寨精神、太舊精神、李雙良精神激勵著人們為爭取新生活不斷艱苦拚搏。「十五」時期,省委、省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全省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在2007年,山西省實現GDP 5696.2億元,同比增長14.2%。人均GDP約為1.6萬多元,超過了2000美元;財政總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200億元,同比增長38.20%,增速在全國各省市列首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565元,比上年增長15.3%,;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3000元,達到3665.7元,增長15.2%。[編輯本段]交通運輸山西省地處我國中部地區,鄰近北京、天津、鄭州、洛陽、西安、咸陽的工業中心,與上海、沈陽、武漢等城市相聚不遠,輸煤、輸電的距離較近。有同蒲、京包、大秦、石太、太焦、神黃等重要干線交會處,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目前已形成以鐵路、公路為主,航空為輔的交通運輸網路,成為華北乃至全國的重要交通樞紐。公路建設成績顯著,實現了速度與結構、質量的協調發展。2003年,全省公路共完成投資130.7億元。到2003年底,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3122公里,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達到11399公里,占總里程的18%;高速公路達到1210公里,省會到10個市實現了「三小時高速通達」;全省94.4%的鄉鎮通了油路,96.2%的行政村通了公路,61.5%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省內太原、大同、運城、長治都有機場,其中太原武宿國際機場有航班直達北京、廣州、上海、天津、海口等30多個城市,大同至北京、廣州、上海、西安、武漢、鄭州、海口7個大城市及省內長治也有航班直達。省內有從大同到風陵渡的同蒲線縱貫南北,另外還有石太線、京包線、京原線、太焦線、邯長線大秦線、神黃線等鐵路線從省內通過,可以通達國內大部分大中城市。[編輯本段]汽車牌照A 太原市 B 大同市 C 陽泉市 D 長治市 E 晉城市 F 朔州市 H 忻州市 J 呂梁市 K 晉中市 L 臨汾市 M 運城市 N合資企業 O公安政法系統[編輯本段]自然資源山西省現有耕地553876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高粱、玉米、豆類和薯類;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葉、甜菜、胡麻、油菜籽等。大同、太原、忻州、臨汾和運城等盆地是山西省的主要農作區。近些年,雁門關外生態養殖畜牧業也發展很快,以奶牛養殖為主。山西省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煤、鋁土、鐵等為最。煤炭資源得天獨厚,分布在全省90多個縣(市、區)內。工業以能源、冶金為主,輕工業相對薄弱。山西省旅遊資源豐富,歷史古跡、風景名勝較多。較著名的有雲崗石窟、五台山寺群、晉祠、應縣木塔、永樂宮、懸空寺、壺口瀑布、解州關帝廟、洪洞大槐樹等。[編輯本段]城市手冊主要城市郵編及電話區號:太原市 030000 0351 大同市 037000 0352陽泉市 045000 0353 晉中市 030600 0354長治市 046000 0355 晉城市 048000 0356臨汾市 041000 0357 呂梁市 033000 0358運城市 044000 0359 忻州市 034000 0350朔州市 036000 0349古交市 030200 0351 介休市 031200 0354潞城市 047500 0355 高平市 048400 0356霍州市 031400 0357 侯馬市 043000 0357汾陽市 032200 0358 孝義市 032300 0358河津市 043300 0359 永濟市 044500 0359原平市 034100 0350[編輯本段]山西帝王列表春秋霸主 晉文公、胡服騎射 武靈王簡襄功烈 趙簡子、簡襄功烈 趙襄子鮮卑驕子 拓跋宏、漢國皇帝 劉 淵漢國皇帝 劉 聰、前趙皇帝 劉 曜後趙皇帝 石 勒、後趙皇帝 石 虎後唐太祖 李克用、後唐庄宗 李存勖後唐明宗 李嗣源、後晉高祖 石敬瑭後晉出帝 石重貴、後漢高祖 劉知遠北漢皇帝 劉 崇、北漢末帝 劉繼元中國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世界上採用水中倒土築壩技術建成的最高土壩工程 1961年6月竣工的汾河水庫中國自行生產的第一台拖拉機 1950年12月山西省機器公司仿美國克拉克型拖拉機試製成功抗美援朝號履帶式25馬力拖拉機。中國第一爐不銹鋼 1952年9月,太原鋼鐵公司第三煉鋼廠煉出新中國第一爐不銹鋼。我國第一座棉紡織機械製造企業 1954年建成投產的經緯紡織機械廠全國第一個車輪廠 1958年6月2日開工生產的太原鐵路局車輪廠全國第一代東方紅拖拉機 1966年國家第八機械工業部將國內自行設計的第一代東方紅拖拉機30型定點給山西試制,山西省於1969年試製成功第一代東方紅拖拉機並通過部級鑒定。全國第一台3000馬力燃汽輪機車 1969年12月,山西省大同機車廠試製成功全國第一台「長征型」3000馬力燃汽輪機車,為我國鐵路牽引動力的革新開創了新路。全國規模最大的鄉鎮制醋企業 1976年創建的山西省清徐縣第二醋廠,年產醋5000噸,是全國規模最大、產量最高的鄉鎮企業專業醋廠。全國第一台挖掘機 1977年,太原重型機械廠研製成我國第一台10立方米挖掘機。全國第一套高速線材精軋機 1982年8月2日,太原礦山機器廠製造成功我國第一套高速線材精軋機,為我國冶金軋材技術填補了一項空白。全國第一條雙線電氣化鐵路 1982年9月29日,時任山西省省委書記的王克文和鐵道部副部長李森茂為石太線雙線電氣化通車剪綵。亞洲最大的氧化鋁廠 1983年7月1日正式開工生產的山西鋁廠亞洲規模最大的制凹版廠 山西省運城地區製版廠首創中國「輸精管可復性注射栓堵法」 1984年,山西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趙生才等完成「輸精管可復性注射栓堵法」科研項目,為國內首創。中國醫學科學院專家委員會鑒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 1993年5月22日,山西省最大的水利工程項目,萬家寨引黃入晉工程奠基。這是一項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大型水利工程。全國最大的中外合作經營的露天煤礦 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全國第一個特大型礦井 1984年12月6日,我國第一個年產量為500萬噸的特大型礦井大同四台溝煤礦正式開工興建。全國最長的復線電氣化鐵路 1984年12月30日,我國最長的一條復線電氣化鐵路北京豐台經河北沙城 到山西大同的鐵路全線通車。該線全長379公里,是晉煤外運的重要通道。全國第一個反映漢民族民俗風情的博物館 位於襄汾縣城南5公里處的丁村民俗博物館,籌建於1985年,同年11月10日正式建成開館,是中國第一個建立的反映漢民族民俗風情的專題性博物館。全國最大的白酒生產基地 1986年1月,山西省杏花村汾酒廠一期擴建工程竣工,使其成為全國最大的名白酒生產基地。全國最大跨度的黃河索道橋 1986年7月28日,我國最大跨度的黃河索道橋,在山西省平陸縣南溝村與河南省澠池縣白浪村之間的黃河上架設成功。全國第一個煤炭博物館 我國第一個煤炭專業博物館中國煤炭博物館於1989年10月1日在太原落成開館。穀子營養品質遺傳規律的研究 1990年7月23日,山西省農科院作物遺傳所攻克的「穀子防秕增粒技術」通過農科委鑒定,這一理論的創立填補了我國穀子栽培學上的一項空白。全國最大的系列奶粉、飼料包裝企業集團 組建於1991年的山陰古城乳品企業集團全國單產最高的大豆品種 1993年3月,山西省農科院作物遺傳研究所李廷泉等人研究完成大豆新品種「晉豆11號」。世界最大的燃燒無煙煤電站 山西省陽城電廠世界上最大的橋式起重機 《科技日報》載: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機器廠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太重)為我國三峽工程水電站研製的世界最大、質量最好、整體技術性能最先進的兩台1200/125t橋式起重機(2001年)8月20日在太重試車成功。全國最大的楊樹基因庫 1994年7月8日,懷仁縣金沙灘建成全國最大的楊樹基因庫。該基因庫是山西楊樹局與德國技術合作有限公司開展的楊樹育種合作項目,1984年實施,已收集楊樹優良品系900多個,包含了全世界具有代表性的楊樹。亞洲最大的紡織機械製造企業 1995年8月18日,亞洲最大的紡織機械製造企業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它是山西省和全國紡機行業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發行H股的企業。全國最大的紅棗生產基地 山西省臨縣把發展紅棗作為全縣人民擺脫貧困奔小康的支柱產業來抓。1995年,全縣紅棗總產達到6500萬公斤,成為全國最大的紅棗生產基地縣,僅此一項,全縣人均收入260元。全國最大的特殊鋼生產基地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太鋼),是中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之一,是全國最大的特殊鋼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廠家和惟一批量生產電工純鐵的廠家。全國最大的煉焦煤產地 全國最大的煉焦煤生產基地是山西省西山礦務局。該礦位於太原市西15公里處,探明儲量為181.4億噸山西第一條高速公路 太舊高速公路,西起省會太原,東至與河北省毗鄰的省界舊關,穿越太行上,施工難度極大,於1996年6月15日全線通車,全長144公里,這是打開山西東大門的第一條現代化的交通要道。山西省貫通南北的高速公路 大運高速公路,北起大同,南至運城,全長666公里,縱貫山西全省,於2003年10月全線開通,它是山西省葉脈型生產力布局框架的主脈和脊樑。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產地 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是山西省陽泉礦務局。該礦務局是國家首批確認的特大型企業和全國500家最大的工業企業之一。全國民營企業第一大鋼鐵廠 位於山西省聞喜縣東鎮境內的山西省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鐵廠,是全國鄉鎮企業第一大鋼鐵廠。年產260萬噸鐵、260萬噸鋼、220萬噸材。全國最大的優質動力煤產地 山西省大同礦務局是全國最大的優質動力煤生產基地,被稱為「煤海」。煤炭儲量為375.8億噸,所產煤炭供應著全國1500多個企業,3700多家用戶,並遠銷海外。全國最大的銅礦 全國最大的銅礦是山西省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該公司位於山西省南部垣曲縣境內的中條山腹地。該礦資源豐富,蘊藏有46種礦產,是國內最大的地下開采銅礦山。世界第一的引水隧洞 山西省萬家寨引黃入晉工程中的南干7#洞(單洞)長43.5公里,比挪威「倫達思」工程的引水隧洞(28.5公里)還長15公里,比英吉利海峽地下隧洞(36公里)還長7.5公里,堪稱世界第一引水洞。國家「西電東送」大型工程神頭河曲三個項目 2002年8月20日,國家「西電東送」北通道神頭河曲三個項目正式開工。山西文物獨佔8項全國之最。山西省不可移動文物核查工作2006年全面完成,結果顯示,山西現存地面不可移動文物3.5萬余處,文物資源擁有8個全國之最。山西已公布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共有678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119處,數量居全國第一。

6. 請問:抗戰前晉西北(偏關縣、河曲縣一帶)屬哪兒行政單位管轄

民國三年(1914年)置道,屬雁門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直屬山西省。1937年,全省劃為七個行政區,河曲屬第二行政區。

7. 抗戰時期去世的名人有哪些

1、趙尚志:1934年3月,任東北反日聯合軍總司令。1935年1月,趙尚志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3月任東北反日聯合軍總指揮。1936年1月28日,任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北滿抗日聯軍總指揮。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在戰斗中被隊伍中的奸細黑槍擊中壯烈犧牲。
2、楊靖宇: 1936年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成立後任軍長兼政委。同年夏,抗聯第一軍和第二軍編成抗聯第一路軍,任總指揮(亦稱總司令)兼政委。1938年第一路軍所屬各部及游擊隊混編成抗日聯軍第一方面軍後,任總司令。 1940年2月23日在蒙江縣三道崴子犧牲,年僅35歲。
3、王德泰:1935年5月,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任軍長,1936年3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軍長。同年7月,任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副總司令。1936年11月在吉林省瀠江縣小湯河與日軍作戰時,被流彈擊中犧牲。
4、曹亞范:1938年8月,被任命為抗聯第一路軍第一方面軍總指揮。1940年4月8日,在金川縣金川屯東山腳下被漢奸刺殺。
5、許亨植:1939年4月,任抗聯軍第三軍軍長。5月,任抗聯第三路軍參謀長兼十二支隊政委。1942年8月3日與在黑龍江省巴彥縣日偽軍激戰中不幸犧牲。
6、陳翰章:1939年7月,陳翰章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總指揮。1940年12月8日夜,由於叛徒出賣,敵人調集重兵包圍了陳翰章所部的駐地黑龍江省寧安縣鏡泊湖灣溝村。苦戰至最後一個,以身殉國。
7、童長榮:生於1907年,1931年任中共大連市委書記,11月任中共東滿特委書記,並創建紅32軍東滿游擊隊進行武裝抗日斗爭,1934年3月21日在對日軍戰斗中中彈殉國。
8、張文偕:1933年6月任東北革命軍第四軍政委,1934年8月28日與日軍作戰中犧牲。
9、朴翰宗:東北人民革命軍第1軍參謀長。1935年1月11日在吉林省臨江縣紅土崖犧牲。
10、夏雲傑:東北抗日聯軍第6軍軍長。山東省沂水縣人。1903年生,1936年11月26日在黑龍江省湯原縣犧牲。
11、李延平:東北抗日聯軍第4軍軍長。吉林省延吉縣人。1903年生,1938年10月在黑龍江省五常縣南磨石頂子犧牲。
12、馮治鋼:東北抗日聯軍第3路軍龍北指揮部指揮。吉林省公主嶺。人。1908年生。1940年2月4日在內蒙阿榮旗任家窩堡犧牲。
13、侯國忠: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第3方面軍副指揮。吉林省琿春縣人。1904年生,1939年8月24日在吉林省安圖縣大沙河鎮犧牲。
14、汪雅臣:東北抗日聯軍第10軍軍長。黑龍江省五常縣人。1911年生,1941年1月29日在黑龍江省五常縣石頭亮子犧牲。
15、何忠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4軍政治部主任。湖北省-人。1909年生,1935年6月17日在黑龍江省勃利縣馬鞍山犧牲。
16、李學忠:東北人民革命軍第2軍政治部主任。山東省人。1910年生,1936年8月在吉林省撫松縣東崗大鹼場犧牲。
17、宋鐵岩:東北抗日聯軍第1軍政治部主任。吉林省永吉縣人。1909年12月6日生,1937年2月11日在遼寧省本溪縣犧牲。
18、張甲洲:1932年任中國工農工紅軍第36軍江北獨立師師長,1937年6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11軍副軍長,8月28日與日軍作戰中犧牲。
19、張忠華:1936年2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政治部主任,1937年12月在作戰中被俘,不屈遇害。
20、金正國:東北抗日聯軍第11軍政治部主任。1938年5月在黑龍江省樺川縣李貴屯遇難。
21、魏長魁:東北抗日聯軍第9軍政治部主任。山東省德平縣人。1906年生,1938年5月在黑龍江省慶城縣犧牲。
22、劉曙華:東北抗日聯軍第8軍政治部主任,1938年8月22日,被漢奸殺害。
23、王光宇:東北抗日聯軍第4軍副軍長。吉林省德惠縣人。1911年生,1938年12月在黑龍江省五常縣九十五頂子山犧牲。
24、王克仁: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代理政治部主任。黑龍江省穆棱縣人。1914年生,1939年4月23日在黑龍江省穆棱縣泉眼河犧牲。
25、張蘭生: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政治部主任。黑龍江省呼蘭縣人。1909年生,1940年7月20日在黑龍江省德都縣朝陽山犧牲。
26、張忠喜:東北抗日聯軍第10軍副軍長。1941年1月29日在黑龍江省五常縣石頭亮子犧牲。
27、黃玉清:東北抗日聯軍第2軍路軍總政治部主任,1940年2月20日,與日軍作戰時犧牲。
28、韓仁和:東北抗日聯軍第1軍路軍總參謀長,1941年3月在鏡泊湖一帶與日軍用戰時壯烈犧牲。
1、左 權:1937年8月,任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副參謀長,八路軍前方指揮部參謀長。 1942年5月25日上午10時於山西省遼縣十字嶺指揮與日軍作戰時被彈片擊中頭部以身殉國。
2、李 榮:八路軍冀南軍區第4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江西省人。1901年生,1940年7月於河北省永年縣臨關鎮犧牲。
3、馬玉堂:八路軍冀南軍區第5軍分區司令員。河北省藁城縣人。1910年生,1940年在途經平漢鐵路封鎖線時犧牲。
4、劉海濤:八路軍魯中軍區司令員。山東省東阿縣人。 1907年生,1941年11月於山東省蒙陰縣犧牲。
5、郭國言:八路軍太行軍區第3軍分區司令員。湖北省黃陂縣人。1913年生,1942年2月9日於山西省武鄉縣大有鎮犧牲。
6、楊宏明:八路軍冀南軍區第4軍分區司令員。湖北省黃安縣人。1910年生,1942年4月29日於河北省曲周縣香城固犧牲。
7、賴國清:八路軍魯南軍區第3軍分區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江西省興國縣人。1918年生,1942年11月於山東省南部地區犧牲。
8、包 森: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3軍分區副司令員。陝西省蒲城縣人。1916年生,1942年2月17日於河北省遵化縣三戶山犧牲。(中將)
9、常德善:八路軍冀中軍區第8軍分區司令員。山東省嶧縣人。1911年生,1942年6月8日於河北省肅寧縣薛村犧牲。(中將)
10、孔慶同:八路軍冀中軍區第8軍分區司令員。河南省商城縣人。1913年生,1942年9月於河北省河間縣犧牲。
11、汪 洋:八路軍魯中軍區第1軍分區政治委員。山東省東阿縣人。1913年5月生,1942年10月17日於山東省萊蕪縣吉山犧牲。
12、易良品:八路軍冀南軍區第6軍分區司令員。湖北省麻城縣人。1915年生,1943年3月25日於河北省棗強縣西高庄犧牲。
13、李 忠:八路軍冀南軍區第2軍分區政治委員。河北省冀縣人。1915年生,1943年3月25日於河北省隆(平)巨(鹿)地區犧牲。
14、符竹庭:.八路軍濱海軍區政治委員。江西省廣昌縣人。1913年生,1943年11月26日於江蘇省贛榆縣旦頭犧牲。
15、朱 程: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第5軍分區司令員。浙江省平陽縣人。1908年生,1943年9月28日於山東省曹縣王廠犧牲。
16、趙義京:八路軍冀南軍區第5軍分區司令員。湖北省黃陂縣人。 1912年生,1943年8月30日於河北省棗強縣大江官犧牲。
17、康俊仁:八路軍太岳軍區第5軍分區司令員。山西省夏縣人。1908年生,1944年於山西省夏縣犧牲。
18、王先臣:八路軍冀中軍區第6軍分區司令員。江西省吉安縣人。1915年生,1945年7月2日於河北省趙縣前大章犧牲。
19、桂干生:八路軍冀南軍區第1軍分區司令員。河南省羅山縣人。1909年生,1945年7月8日於山西省平遙縣犧牲。
20、秦進樂:八路軍第129師東進縱隊參謀長。湖北省黃安人。1909年生,1938年9月23日於山西省遼縣犧牲。
21、金道松:八路軍後方留守兵團保安司令部關中軍分區副司令員。湖北省陽新縣人。1911年生,1938年11月21日於陝西省延安犧牲。
22、楊萬林:.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河北游擊軍第2師參謀長。河北省蠡縣人。1911年生,1938年於河北省高陽縣新橋村犧牲。
23、李劍卜:八路軍第3縱隊兼冀中軍區獨立2支隊參謀長。福建省上杭縣人。1914年生,1939年2月於河北省霸縣新鎮犧牲。
24、鄧永耀:八路軍第129師東進縱隊政治部主任。湖南省茶陵縣人。1913年生,1939年3月3日於河北省武邑縣徐沙村犧牲。
25、馬耀南:八路軍山東縱隊第3支隊司令員。山東省長山縣人。1902年生,1939年7月22日於山東省桓台縣牛王莊犧牲。
26、魏大光:八路軍第120師獨立第2旅旅長。河北省霸縣人。1902年生,1939年9月28日於河北省永清縣得勝口犧牲。
27、郭 征:八路軍第120師獨立第1旅參謀長。江西省泰和縣人。1917年生,1939年9月28日於河北省靈壽縣陳庄犧牲。
28、螢少白:八路軍東進第12支隊政治部主任。I山東省臨沂縣人。191.2年生,1.939年於山東省費(縣)滕(縣)地區犧牲。
29、陳文彬:.八路軍第120師津南自衛軍政治委員。湖南省茶陵縣人o 1911年生,1940年3月22日於河北省新河縣衛家莊,遇日軍空襲犧牲。
30、聞允志:八路軍第2縱隊民軍第l旅政治委員。湖北省浠水縣人。1900年生,1940年春於山東省冠縣犧牲。
31、張炯:八路軍魯南軍區第3軍分區參謀長。貴州省黃平縣人。1916年生,1940年8月於江蘇省邳縣洳口犧牲。
32熊德成:八路軍晉察冀軍區二分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於1940年9月,率部參加百團大戰時,在正太路與日軍用戰時犧牲。
33、徐 秋:八路軍魯西軍區第2軍分區副司令員。湖南省平江縣人。1898年生,1940年10月於山東省鄆城縣犧牲。
34、王 溥: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游擊軍司令員。遼寧省興城縣人。1908年生,1940年11月16日於河北省曲陽縣張家峪犧牲。
35、蘇精誠: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政治部主任。福建省海澄縣人。1915年生,1941年1月27日於山西省武鄉縣韓壁犧牲。
36、白乙化: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平北軍分區司令員,1941年2月在反掃盪作戰中,壯烈犧牲。
37、陳忠柱:魯蘇皖邊區游擊第4縱隊司令。江蘇省鹽城縣人。1941年6月在江蘇省武家澤犧牲。
38、楊 忠:八路軍第115師教導第6旅兼冀魯邊軍區政治部主任。江西省安福縣人。1909年生,1941年9月4日於山東省惠民縣徒駭河畔犧牲。(少將)
39、劉子超:八路軍山東縱隊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廣東省興寧縣人。1905年生,1941年12月11日於山東省沂水縣犧牲。
40、陳 明:八路軍第115師政治部宣傳部長。福建省龍岩縣人。1902年3月生,1941年冬在山東省大沙河犧牲。
41、王立人:八路軍第115師政治部敵軍工作部副部長。天津市人o 1910年生,1941年12月於山東省沂蒙山區犧牲。
42、孫春林:八路軍膠東軍區南海軍分區司令,1941年夏天,在與日軍作戰中犧牲。
43、曹友民:八路軍冀中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河北省蠡縣人。1912年生,1941年於河北省望都縣犧牲。
44、林 鐸:八路軍第115師衛生部政治委員。遼寧省遼中縣人。1941年12月於山東省沂蒙山區犧牲。
45、戴克信:八路軍冀魯豫軍區鉅南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江西省修水縣人。1918年生,1941年12月於山東省鉅野縣犧牲。
46、范子俠:八路軍第129師新編第10旅旅長兼太行軍區第6軍分區司令員。江蘇省豐縣人。1908年生,1942年2月12日於河北省沙河縣柴關犧牲。
47、陸升勛:八路軍山東縱隊第1支隊副司令員。山東省昌邑縣人。1907年生,1942年春於山東省萊陽縣犧牲。
48、劉詩松:八路軍第129師新編第7旅政治部主任。江西省吉安縣人。 1911年生,1942年4月於河北省南宮縣鄭家堤犧牲。
49、郭六順:八路軍冀中軍區回民支隊政治委員。湖南省瀏陽縣人。1912年生,1942年4月27日於河北省交河縣陳庄犧牲。
50、孫毅民:八路軍冀南軍區第4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河北省新河,縣人o 1913年生,1942年4月29日於河北省曲周縣香城固犧牲。
51、陳元龍:八路軍第129師新編第4旅政治委員。河北省深縣人,1912年11月10日生,1942年4月29日在山東省丘縣犧牲。
52、張仁槐:八路軍冀中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山西省定襄縣人。1912年生,1942年5月23日於河北省深縣崔氏村犧牲。
53、孫開楚:八路軍後勤部軍工部政治委員。湖南省郴縣人。1909年生,1942年5月25日於山西省遼縣十字嶺犧牲。
54、謝翰文:八路軍後勤部政治部主任。湖南省耒陽縣人。1908年生,1942年5月於山西省東南部犧牲。
55、王遠音:八路軍冀中軍區第8軍分區政治委員,山西省五台縣人。1917年生,1942年6月8日於河北省肅寧縣薛村犧牲。
56、袁心純:八路軍冀中軍區第9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山東省榮成縣人。1917,年生,1942年6月9日於河北省定縣馬阜才犧牲。
57、石景芳:八路軍第115師教導第6旅兼冀魯邊軍區第1軍分區司令員。山東省無棣縣人。1912年生,1942年6月於山東省南皮縣犧牲。
58、王炳三:八路軍第115師教導第6旅兼冀魯邊軍區政治部副主任。江西省興國縣人。1915年生,1942年6月於冀魯邊區犧牲。
59、杜子孚:八路軍第115師教導第6旅兼冀魯邊軍區第1軍分區政治委員。河北省寧津縣人。1910年生,1942年6月於山東省南皮縣崔達庄犧牲。
60、魏金山: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第8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山東省長清縣人。1911年生,1942年9月27日於山東省梁山縣大小安山犧牲。
61、王泊生:八路軍冀南軍區第6軍分區副政治委員。河北省景縣人。1915年生,1942年10月28日於河北省棗強縣南居家莊犧牲。
62、夏雲超:八路軍膠東軍區衛生部政治委員。山東省榮成縣人。1917年生,1942年11月24日於山東省乳山縣馬石山犧牲。
63、李永安:八路軍第115師教導第6旅兼冀魯邊軍區第3軍分區副司令員。河北省寧津縣人。1912年生,1942年11月於山東省陽信縣犧牲。
64、於一心:八路軍膠東軍區第3軍分區參謀長。山東省牟平縣人。1910年生,1942年12月於山東省萊陽縣明山犧牲。
65、於寄吾:八路軍膠東軍區第3軍分區政治委員。山東省牟平縣人o 1905年生,1942年12月於山東省萊陽縣明山犧牲。
66、王志發: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第6軍分區參謀長。江西省興國縣人。1901年生,1942年於山東省單縣西玉樓犧牲。
67、王東福:八路軍冀中軍區回民支隊政治委員。河北省深澤縣人。1916年生,1942年於河北省滄石路犧牲。
68、王興漢:八路軍第129師司令部工兵主任。河北省廣宗縣人。1905年生,1942年於山西省東南部犧牲。
69、辛俊卿: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第1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山東省肥城縣人。1907年生,1942年於山東省齊河縣犧牲。
70、劉小秀:八路軍冀中軍區醫院院長。河北省蠡縣人。•1942年於山西省代縣犧牲。(少將)
71、 韓子衡:八路軍清河軍區第2軍分區參謀長。山東省長山縣人。1906年生,1943年1月15日於山東省高苑縣大王莊犧牲。
72、徐尚武:八路軍第115師教導第6旅兼冀魯邊軍區第2軍分區副司令員。山東省無棣縣人。1913年生,1943年1月於山東省臨邑縣王家樓犧牲。
73、 郭好禮:八路軍冀南軍區第1軍分區參謀長。河南省臨漳縣人。1902年生,1943年2月22日於河北省大名縣漳河村犧牲。
74、楊承德:八路軍第11.5師教導第6旅兼冀魯邊軍區第3軍分區副司令員。江西省雩都縣人。1908年生,1943年3月於河北省慶雲縣犧牲。(少將)
75、夏祖盛:八路軍冀南軍區第6軍分區副司令員。湖北省黃安縣人o 1907年生,1943年5月22日於河北省棗強縣大馬村犧牲。
76、鄭前學:八路軍冀南軍區第1軍分區參謀長。湖北省黃安縣人。1916年生,1943年5月26日於河北省大名縣沙圪塔犧牲。
77、馬定夫:八路軍太行軍區第2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山西省榆社縣人o 1915年生,1943年6月22日於山西省太谷縣楓子嶺犧牲。
78、陳耀元:八路軍冀南軍區第5軍分區副司令員。湖北省黃陂縣人。1909年生,1943年8月30日於河北省棗強縣大江官犧牲。
79、袁鴻化:八路軍冀南軍區第4軍分區政治部主任。陝西省高陵縣人。1911年生,1943年10月21日於山東省臨清縣陳官營犧牲。(少將)
80、胡乃超: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第9軍分區參謀長。吉林省德惠縣人。1912年生,1944年5月於河南省滑縣雙營村犧牲。
81、馬曉雲:八路軍渤海軍區第6軍分區副司令員。山東省長山縣人。1907年生,1944年8月於山東省青城縣王莊犧牲。
82、李恆泉:八路軍渤海軍區第2軍分區副政治委員。河南省人。1909年生,1944年秋於山東省臨邑縣犧牲。
83、曾錦雲:八路軍晉綏軍區塞北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江西省永新縣人o 1908年生,1944年10月23日於山西省偏關縣黃樹坪犧牲。
84、劉志超:。八路軍太岳軍區第5軍分區副司令員。1944年於山西省聞喜縣野峪犧牲。
85、文立正:八路軍魯南軍區第3軍分區副政治委員。湖南省衡山縣人。1911年生,1945年2月在山東省臨武縣犧牲。
86、汪德清:八路軍河南軍區第2軍分區獨立旅副旅長。1945年6月於河南省新(安)澠(池)地區犧牲。
87、王舟平:八路軍河南軍區第2軍分區獨立旅政治委員。河南省南陽縣人。1911年生,1945年6月於河南省新(安)澠(池)地區犧牲。
88、白 雲:八路軍河南軍區第2軍分區獨立旅參謀長。1945年6月於河南省新(安)澠(池)地區犧牲。
89、李星三:八路軍河南軍區第2軍分區獨立旅政治部主任。湖北省黃安縣人。1945年6月於河南省新(安)澠(池)地區犧牲。
90、才 山:八路軍冀熱遼軍區副參謀長。遼寧省黑山縣人。1910年生,1945年7月於河北省遵化縣楊家峪犧牲。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