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畝台遺址
Ⅰ 藁城台西商代遺址的發現和發掘過程
據當地群眾反映,茨城解放前在西「台疙瘩」,曾挖出不少青銅器。
1965~1972年間,台西村民在西台南側取土時,發現過成組的青銅禮器和一件長達39厘米的玉戈,以及銅鼎、琉、暈、覦、匕、矛、蹲、石磨等。經國家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鑒定為商代中期(約公元前14世紀)的文化遺存。特別是在這里出土的鐵刃青銅鎖,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重視。
1973年,河北省文管處組成考古隊,對台西商代遺址進行發掘。先後共揭露面積1889.75平方米,發現房屋遺址14座,水井兩眼,灰坑134個,墓葬112座(其中有奴隸殉葬墓10座)。出土文物有陶器、石器、玉器、青銅器等3000多件。據科學工作者推斷,最早在這里勞動生息的是仰韶文化時期的人們。
台西遺址主要包括商代中期的居住遺存和墓葬。
這里發掘的14座商代房址,根據地層疊壓關系和出土物比較,分為早期和晚期。
早期房子清理出2座,為半地穴式。晚期房子清理出12座,大部分為木製梁架的地面建築,有硬山頂式、平頂式房子和斜坡頂式廈子等類型。
房子的形制、結構以及建築技術,都比早期建築有很大進步。以第二號房子為例,是一座南北向30平方米的雙間建築。南北全長10 35米,東西寬3.8米,中間隔牆將一房分為兩室。房屋牆壁也已經脫離了仰韶、龍山和商代前期使用「木骨泥牆」階段,下半部夯土築起,上半部用土坯砌壘。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屋山牆上留有「風窗」,這更是開創了房屋建築史上防潮濕設備的先河。這座房子營造還曾使用人牲祭祀,不僅有牛、羊、豬三牲,還有男女活人做祭祀犧牲。
遺址存有房址、器物和墓葬等。房室多為地面建築,亦有兩座半地穴式。室內有灶、窖穴。房屋用夯土壘築,巾間隔牆兼有草泥垛成和土坯混築,內外塗抹草泥。在建築過程中使用了人和三牲做為祭祀犧牲。
灰坑較多,從屬於房室和墓葬.形制以圓形或橢圓形為主,坑內出土數目不等的人及動物骨架。
同時在此處遺址還發現兩眼水井,分屬早晚期。井內有木製水桶,可用手提取。
文化遺物包括陶器、石器、骨角器、蚌貝器,漆器、甲骨、紡織品、植物種仁以及陶文符號等。
陶器多為夾砂和泥質灰陶,亦有其他彩陶。紋飾繁多,既有生活用器,又有生產工具。
石器一般都經磨光,刀、鏟、鐮最多。骨角器加工精細,表面有光澤。
蚌貝器有鐮、刀、鏟、魚鉤、鏃、環等。
漆器表面呈浮雕式花紋,先雕刻,後塗漆。
甲骨均鑽、鑿、灼三者兼施。
紡織品以麻布為主,兼有絲品,證明當時紡織技術已有較高水平,已有養蠶、絲織和麻織。
植物種仁經鑒定均蹲葯用的桃仁和郁李仁,聯系同址出土的醫療器具砭鐮,可以認為當時社會的醫葯事業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陶文及符號,前者系文字,後者系數字及其他符號,這對於認識了解當時整個社會的進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台西遺址的另一大部分是墓葬。清理的112座墓葬亦叮分為早晚二期。墓式為長方形豎穴土坑,最大的一座長3.4米,寬1.5米。
成人墓有棺無停,小孩墓棺槨俱無。有奴隸殉葬。基主以仰身或側身直肢葬居多,俯身直肢式居次。
隨葬器物有陶器、銅器、骨角器、玉石器、蚌貝器、卜骨、漆器及絲織品等。
從獲取的遺物考察,有學者認為台西與中原地區的安陽、鄭州商代遺址有許多共同點,但亦表現了自己的特性;而和江南幾處重要的商代遺址之間卻存在著文化上的某些聯系。
這說明江南和中原商代文化之間是互相影響的。另一種意見認為,它與晉中和北方長城地帶的文化亦有聯系。
總之,台西文化處於中原文化和北方長城地帶二者之間,具有兩大地域文化交錯彰響的雙重特點。
Ⅱ 河南濮陽歷史文化遺址
1、唐兀公碑
唐兀公碑坐落楊十八郎南唐兀公祖瑩,上刻「大元贈敦武校尉軍民萬府百夫長唐兀公碑」,碑文記述墓主自唐兀台至唐兀閭馬、達海、崇喜等歷代情況,是蒙漢兩族融合的實證, 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曾建立西夏的黨項族消亡過程的重要研究資料。
1987年被列為河南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05月25日,唐兀公碑作為元代石刻,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Ⅲ 章華台的考古爭議
1986年,湖北潛江龍灣發掘出一地下遺址,著名學者考證其遺址即楚章華台遺址,以致於1999年出版的《辭海》,據此把古華容縣城的地理位置也定到了潛江西南。章華台究竟建在哪裡,目前有湖北說、湖南說。
春秋戰國烽火連連,七雄爭霸。抗衡者,北秦南楚。公元前535年,楚靈王「舉國營之」,在古雲夢澤內修建了一座方圓40里的宏偉宮苑,以豪華富麗誇於諸侯,「台高十丈,基廣十五丈」的章華台被譽為當時的「天下第一台」。楚靈王日宴夜息於台上,管弦之聲,晝夜不絕。因「靈王好細腰」,宮女登台途中需休息三次,章華台又被稱為「細腰宮」、「三休台」。
章華台後毀於秦軍統一中華的戰火,其遺址所在成為千古之謎。1984年,潛江市龍灣鎮境內發現了章華台遺址,因諸多原因,有關章華台的考古和保護工作斷斷續續。2006年7月,章華台遺址的本體保護項目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 潛江說
位於湖北潛江龍灣鎮。遺址平面呈長方形 ,南北寬1000米 ,東西長2000米 。東南部發現有十餘座宮殿基址 。其中以放鷹台為最大 ,長約300米 ,寬約100米 。高約5米 ,由4個相連的夯土台基組成 。其中1號台基為雙層台基,下層是夯土的,上層是磚坯的,基址上部分布著東西側門、貝殼路、磚坯牆等遺跡,出土有瓦當 、板瓦、銅門環等遺物。譚其驤考證後認為其即章華台遺址。龍灣遺址是我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時代最早的楚國離宮別院遺址群落,2000 年,楚章華台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距章華台遺址不足5公里處發現的「黃羅崗遺址」,日前被史學權威確認為楚國城址中第一個春秋城。專家初步認定,這是一座雙垣雙壕的楚城。城垣呈平行四邊形,牆體東、南、西、北各長1250米至1335米,總面積約1.7平方公里。鄒衡通過考證認為黃羅崗為章華之宮,並認為章華宮與章華台均在華容城內,且總體形成比荊州紀南城還要早。他認為華容城「沙市說」、「監利說」均不成立,應在潛江境內。
1987年,經國家文物局同意,一批考古學家雲集潛江,對章華台遺址進行局部試探性發掘。
這次發掘,獲得一個令世人無比驚奇的發現:在章華台遺址中出現了一條寬約2.4米,長約10米以紫貝綴砌的徑道,穿門而過,橫到了宮柱基之前。
屈原在《九歌》中寫到:「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貝殼路在章華台遺址的出現,再一次證明了這是一座非同凡響的楚王宮建築遺址。
羅仲全回憶說,當年的5月23日,北京大學考古權威鄒衡教授來工地,面對部分暴露的大型楚宮殿基址,他興奮地說:這是楚國宮殿基址,是我國迄今為止,保存最好的一座春秋戰國時期的宮殿基址。貝殼路是全國首次發現……
1987年6月26日至28日,「楚章華台學術討論會」在潛江市召開,國內考古、歷史、古建築歷史地理學專家對宮殿基址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是我國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部分專家認為其中的放鷹台I號基址就是春秋時期楚靈王修建的章華台。
遺憾的是,此後10年間,由於諸多原因,章華台遺址的保護、開發工作進展一直停滯不前。
1997年,國家文物局將章華台所在的龍灣遺址納入全國大遺址保護規劃。
潛江市文物事業管理局局長劉鋼回憶當年在北京申報大遺址項目時的情形仍唏噓不已:大家帶著從親友處挪借來的錢進京,住的是最便宜的地下室……
1999年12月26日,章華台現身後的第15年,終於迎來了最高級別的論證。
北京大學考古系商周考古權威鄒衡教授、考古系主任高崇文教授,原北京大學考古系秦漢考古權威、原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湘鄂豫皖四省楚文物研究會會長俞偉超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古建築學家楊鴻勛先生等人,一致認為龍灣楚國宮殿基址群建築面積之大、規格之高,建築形式之獨特、保存之完好,在我國先秦建築史上幸均屬獨領風騷。
專家們認為,龍灣楚宮殿基址群應定名「楚章華台宮苑群落」。
1999年-2001年,考古人員對遺址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調查發掘,發掘面積3500平方米,勘探出夯土台基22處,古河道一條,各類文物數十萬件,確定了整個佔地100餘平方公里遺址群落的整體布局。
羅仲全介紹說,在考察中,章華台遺址的概貌也逐漸清晰。章華台實際上是楚靈王離宮,是一座以台為主體的園林化宮殿,主體工程章華台高23米,寬35米,相當於一座近10層的高樓。
據資料,章華台作為離宮,有層台、殿堂、寢室、府庫、武器庫、作坊、碼頭等等,周邊有千餘間房屋,住萬人,曾修人工河道往來於此,其繁盛可想而知。
龍灣遺址的保護工作進入加速度階段:200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單位」;2005年12月,被列入國家「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重點項目;2006年7月,遺址的本體保護項目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
荊州說
章華寺坐落在荊州市沙市區東北隅之太師淵,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傳章華寺是在章華台的遺址上修建的,章華台,又稱章華宮,是楚靈王六年(公元前535年)修建的離宮。後章華宮毀於兵亂,在章華台遺址上,元代修建章華寺,清代又重修。寺廟座東朝西,面積8790平方米。廟宇建築宏偉,裝飾典雅,殿堂井然有序,佛像栩栩如生。一進山門,繞過荷共池,見天王殿、韋馱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堂等主體建築。殿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寺院綠樹環繞,分外幽靜。寺內藏有清代皇室御賜《藏經》,及許多宮廷珍品,還有緬甸國王敬贈的兩尊玉佛。寺院建有民國以來歷年高僧墓塔,供奉6位法師靈骨。寺院有全國第一古梅--楚梅、沉香古井、唐代銀杏樹等古跡。章華寺內現存有一株春秋楚靈王時(公元前520年至420年)的梅樹,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古梅了。
監利說
監利為古華容縣地。宋沈括雲「華容即今之監利,非岳州之華容也,至今有章華故台在縣郭中。」明清《監利縣志》俱載章華台在縣西北。「章台曉霽」被列為監利「容城八景」之一。據文物部門考察,監利周老嘴鎮西3里天竺村有數平方公里的古城址,散有大量秦漢以前的磚塊瓦礫,其地望與古籍章華台遺址大致相符,實證則尚待發掘。
武漢說
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章華村據說是章華遺址的一部分。面積8292平方米。遺址南部是大殿,北部是院落和小房子。發掘資料表明,有正殿、配殿、廂房及宮內暗道等建築。遙想當年,楚國東拓,甲車轟隆,旌旗高揚,戰鼓咚咚,戈矛曜日,黃塵彌空。伯侯威武,金鎧銀甲,飲馬府河,屯兵河岸,高台之巔,夯土築城,宮殿乍起,城垣始興,金湯之固,鐵崖之險。碼頭河道,舟楫縱橫。潮浮潮退,穿梭航行,東達揚越,南下蠻荊,西登巴蜀,北抵商都,具有園林綠化傳統,村民在庭院內建水榭亭台、園林綠地,這次在古樹之下又新增了紅葉石楠、欒樹、紫玉蘭、櫻花、金邊黃楊、金森女貞、蘭天竹等樹苗,形成了苗木繞灣的生態宜居類型。 位於華容縣勝峰鄉清水村。晉杜預注雲:台在南郡華容縣城內。遺址為兩層土台,台體規整,邊線整齊。台高11-12米,台頂南北長102.5米,東西寬78.8米,面積8073平方米。何光岳力主此說。
Ⅳ 倉頡造字台遺址的遺址位置
「倉頡造字台」歷代志書多記為恭張村南,如乾隆四十四年《西安府回志》就記為:「長安西答南二里(應是二十里之訛)宮張村有三會寺,為倉頡造書之堂」。造字台基本位於長里村中北部,東距周穆王陵1000米左右,在西安市公安局警犬基地院內。
Ⅳ 青海西寧花園台遺址資料 急用
西寧有南涼虎台遺址,沒聽說有花園台遺址啊。
南涼虎台遺址公園是濃縮南涼歷史而建的,虎台作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公元397年,南涼王國建都西寧,是我國歷史上惟一在西寧建都的歷史王朝,虎台土墩是該王國留存至今的重要遺跡文物之一。傳說是樊梨花西征時點將的地方。虎台歷經1600餘年的風雨歷程,見證了西寧歷史的興衰變化,是先民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為銘記這段歷史,建設和管理好這一歷史遺跡,促進西寧市旅遊業的發展,豐富西寧古城的文化內涵,增加歷史厚重感,建成南涼虎台遺址公園,使寶貴的地方文化資源轉化為旅遊資源,主要景點為:轅門、閱兵場、玉璽和銅鼎、三王雕塑、修復的土台、篝火台、將軍亭、文物展廳等。2006年4月30日,西寧南涼虎台遺址公園正式開園。
虎台遺址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郊,為公元4世紀南梁(小國)的遺址。原台共九層,台下可陳兵10萬,台上用於軍事檢閱,現僅存土丘。公元397年,河西鮮卑貴族禿發烏孤稱西平王,都西平(今青海西寧)後遷樂都(分屬青海),史稱南涼,領有今日甘肅西部和青海一部分。其弟利鹿孤登泣後,國力強盛,一度雄據西陲,虎台就是那時所築。公元414年南涼為西秦所滅。現在登上虎台,西寧風光歷歷在目。虎台遺址公園南北長209米,東西寬210米,總佔地面積60900平方米,劃分為三個功能區:文物展示區、園務管理區、安靜休閑區。
主要景點為:轅門、閱兵場、玉璽和銅鼎、三王雕塑、修復的土台、篝火台、將軍亭、文物展廳等。其中建築物1155平方米,道路廣場10900平方米,土台13225平方米,綠地35620平方米。虎台遺址交通線路可乘坐公交2、6、18路到達。
虎台遺址門票價格門票:10元/人
Ⅵ 蘭州有哪些現存的歷史遺跡 分別在哪裡啊
蘭州的肅王時代遺跡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設蘭州,置蘭州總管府,始有「蘭州」之名。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改為蘭泉縣,是年蘭州戶口僅有395戶,人口981口。金代初廢蘭泉縣並入蘭州,是時蘭州人口為11360口。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蘭州為蘭縣,洪武十一年,明太祖始封肅王,建文元年(1399年)肅王府由張掖遷至蘭州並興修城廓。蘭州遂成為王城。清康熙五年(1666年)陝甘分治,蘭州成為甘肅省會。民國三十年(1941年)正式設立蘭州市。
歷史上的肅藩王家族,是一支較平庸,沒有出過什麼特別著名人物的家族。不過,肅王這一脈的傳承體系比較完整,自肅庄王移藩蘭州後,對明代蘭州地方的經濟文化建設多有貢獻。
蘭州三台閣
蘭州市的皋蘭山有座古樸的的「三台閣」,此處海拔2129米。「三台閣」始建於明建文初年(1399年)。乃明朝第一代肅庄王朱瑛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移藩蘭州後所建。原名「魁星閣」,上祀魁星。後來因為「神閣一楹,閣崇三級」,所以俗稱「三台閣」,歲月流逝,人們也只稱「三台閣」而忘記了「魁星」初名。
相傳朱瑛修閣,是借眼前之地,寄傳家天下之思。所以建成之後,每於重陽佳節,定會攜眷登高望遠,遙思金陵。
「三台閣」 歷經370多年的風雨戰亂,數番傾塌。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道光十二年(1832年)都重新修建過,還劃給養贍旱地25畝。但同治五年(1866年)三台閣又遭戰禍所毀,至辛亥革命後又加修補。民國十三年(1924年)甘肅督軍兼省長陸洪濤卻暗使人拆毀三台閣以達到私利。解放後,1984年政府重建三台閣,重現舊觀。
蘭州金天觀
肅庄王朱瑛好道教,到蘭州兩年後(建文二年-1400年) 興建「金天觀」。當時的選址在城西三里,這里唐有雲峰寺,宋建九陽觀,西方在五行中屬金,故名「金天觀」。修建之初,肅庄王見這一帶山環水繞,如同仙人舞袖,還將城西面的一個城門取名為袖川門(有碑刻載「皋蘭袖川外之金天觀」可證),並不完全是現在七里河西津東路市工人文化宮的地點。工程到永樂四年(1406年)完工,人們是從雷壇河新橋邊上的一個山門進入寺觀。每年農歷八月初八日為雷壇廟會,熱鬧異常。
金天觀的建成,還有一段建文帝失蹤之謎的故事所致。
明惠帝朱允炆(朱元璋的長孫,太子朱標的長子)1398年即位,年號「建文」。登基後,進行削藩,壓制地方諸王坐大。燕王朱棣以入京除奸為名,發動了"靖難之役"。明建文四年(1420年),經過四年的戰爭,朱棣攻入南京,奪取了明朝政權,惠帝神秘失蹤。傳說建文帝逃到蘭州,當時肅庄王正在修建金天觀,他便讓建文帝匿藏觀內。有人認為「金」是西方,「天」指天下,金天觀的命名就是暗藏天子西去之意。
當年有位著名道人孫碧雲,號「玄虛子」,孫十三歲上太華山修道,遇張三豐授以道術,再駐武當山,道行深厚,精通武當內家拳術。洪武年間入京師,甚得朱元璋褒寵,明景帝時還為其在京建萬壽宮。可能匿於甘肅的傳聞也傳到朱棣那裡,永樂十年(1412年)明成祖下詔,讓孫碧雲主持蘭州金天觀道場,暗地裡打探建文帝消息。肅庄王之前與也與孫相識,為了迎接孫碧雲,肅王還專門修建瞭望仙橋和雷壇,雷壇河就是因此而得名。肅王將孫碧雲「迎居金天觀環室接引群眾,語多奧旨」,孫在蘭州居留了兩年,沒得到建文帝什麼消息,後來便返回太華山。
金天觀落成,佔地54畝,觀內殿閣巍峨,迴廊幽曲,聲名鵲起,為隴上最大的道觀。當時金天觀以唐代槐樹、壁畫、牡丹而聞名。金天觀里原有36株唐槐,稱為「三十六部雷將」。今天僅存唐槐3株,最高的一株高達20餘米,胸徑近3米,也名正言順的成為蘭州第一號受保護古木;還有明清柏3株,樹齡均在120年以上。
原來金天觀迴廊繪有建文帝時期的壁畫《金闕玄元太上老君應化圖》,還有蘭州馳名的牡丹池,相傳這里的牡丹來自唐長安城,有些甚至還是楊玉環的手植株,傳聞總是令人浮想連篇的,可惜我那天轉了每一處地方,除了可一瞻唐槐清柏外,其他都已消失,只見廊殿開著一間接一間的行貨畫廊和「奇石店」。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四月,林則徐被貶新疆途中,居蘭州八天,一天他游覽了金天觀,在斗母宮題寫了一幅對聯:「普物無心,萬訃共載慈雲遍:資生有道,百族同依爰日長」,如今不知又在何處。
1956年,金天觀改為蘭州工人文化宮。好在原二清殿西廊還有明清碑刻十餘塊,是城市建設時人們將一些地方的石碑移立到此的。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從肅王府「節園」移來的「碧血碑」(「碧血碑」的故事下面會講到),旁邊還有清末陝甘總督左宗棠書的文天祥《正氣歌》碑刻。
蘭州白衣寺塔
蘭州白衣寺是末代肅王朱識鋐管治下於崇禎四年(1631年) 始建的寺院。那時建寺初成,往往都獲皇帝封賜名,大概崇禎正忙於應付清兵進逼,哪有心情顧及隴上一寺命名,當時就以寺內尊奉的白衣菩薩而稱「白衣寺」。
Ⅶ 仙人台遺址在哪裡
仙人台遺址坐落在山東省長清縣東南20公里處南大沙河北岸的一塊高台地專上。最先發現仙屬人台遺址的是長清縣五峰鎮的一位村民,當時他游過村南的水庫,來到仙人台的崖頭上砍樹枝。一鐮刀下去,猛聽見一聲金屬的碰擊聲,循聲看去,只見黃士中暴露出一個綠銹斑斑的圓形體。
Ⅷ 月台的遺址
杏林「月台」之名多,如月台路、月台園、月台樓、月台樓酒家、月台百貨商版店等等。據考究,這權些名稱的由來俱源於清朝時期的「月台」遺址。遺址位於今月台路末端東側,包括「舊街」——宮廷式建築,五落雙護厝108間;「新街」——即詒燕堂,三落雙護厝108門;「華表」及「芝圃別墅」等多處。據《同安縣志》(歷史上杏林為同安縣轄)記載,「月台」在安仁里登瀛鄉,清嘉慶年間(1796——1820)陳蓉光建,是當時同安一處著名的勝跡。登瀛即今曾營居委會,原為海邊之意,後因閩南語諧音而衍化。「月台」遺址總佔地為四十餘畝,耗資之巨、用料之考究為當世民居之罕見。「芝圃別墅」築有亭台樓謝、水池假山,栽種許多奇花佳果,並搜羅有一塊迴音巨石,其趣無窮。東南臨海,涌海入懷,興之所至可直接乘小船出海。右築有觀景高台,上矗「月台」石刻,乃摹泉州承天寺匾額字體。若登台遠眺,則萬頃碧波,海天一色,飛鳥帆影盡收眼底。清代同安人王步蟾曾賦《游月台》一詩雲:鳥過依群從江來,暇日登臨上月台。大海茫茫天漠漠,玉雲何處望蓬萊。非常形象的描寫了「月台」的怡人景色。
Ⅸ 介紹荊台集古文化遺址的相關歷史和文化
荊台集古文化遺址:位於東明城東南二十一公里的荊台集村東北隅。遺址原為台地,人稱「八畝台」,也叫「紫荊台」,所采標本屬龍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