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西遊記報喜

西遊記報喜

發布時間: 2021-01-30 04:22:20

1. 《西游記》第二十四回 大致內容

《西遊記》第二十四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觀行者竊人參

師徒四人行到萬壽山,來到了山中的五庄觀。這觀里有一位仙道號鎮元子,種有一顆天下無雙的寶樹,喚名「草還丹」,又名「人參果」。這果樹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要一萬年方可食用。

果子長的象不到三歲的小孩。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師徒到達之時剛好趕上果子成熟。

鎮元大仙到上清天上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留下明月與清風兩個徒弟等待唐僧。交代徒弟們唐僧是他五百年前的故交,是金蟬子轉生。要徒弟們為唐僧師徒准備兩個果子,並叮囑徒弟果子珍貴只給唐僧不給他的徒弟。

師徒進了五庄觀,見到了鎮元子的徒弟。明月與清風遵照師命,在唐僧的徒弟不在身邊的時候取金擊子摘了兩個人參果拿丹盤盛給唐僧吃。唐僧認為果子長的像是小孩,無論明月與清風如何解釋還是拒絕不吃。

明月與清風回到廂房因擔心果子無法存放浪費了珍寶,就二人分吃了。誰想二人的談話被八戒聽到,八戒嘴饞就攛掇孫悟空去偷果子。孫悟空先是偷了金擊子又去後院摘人參果。第一個果子落地入土每撿到詢問土地後才知道這果子見土就入。

猴子又摘了三個,與八戒沙僧分吃了。明月與清風聽到八戒的談話驚覺果子被盜,點數確認後怒斥唐僧。唐僧隨叫徒弟們過來對質。這樣,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必須前去尋找菩薩幫助了。

(1)西遊記報喜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

2. 西遊記第12、16、17、19、22、24、25回主要思想

就是師徒三人途經五庄觀,進去休息,然後孫猴子,老豬偷吃人參果,結果被道童發現的故事~
我幫你找了下24回全文在下面~你自己看看~

第二十四回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觀行者竊人參

卻說那三人穿林入里,只見那獃子綳在樹上,聲聲叫喊,痛苦難禁。行者上前
笑道:「好女婿呀!這早晚還不起來謝親,又不到師父處報喜,還在這里賣解兒耍子
哩。咄!你娘呢?你老婆呢?好個綳巴弔拷的女婿呀!」那獃子見他來搶白著羞,咬著
牙,忍著疼,不敢叫喊。沙僧見了,老大不忍,放下行李,上前解了繩索救下。呆
子對他們只是磕頭禮拜,其實羞恥難當。有《西江月》為證:
色乃傷身之劍,貪之必定遭殃。佳人二八好容妝,更比夜叉凶壯。 只有一
個原本,再無微利添囊。好將資本謹收藏,堅守休教放盪。
那八戒撮土焚香,望空禮拜。行者道:「你可認得那些菩薩么?」八戒道:「我已此
暈倒昏迷,眼花撩亂,那認得是誰?」行者把那簡帖兒遞與八戒。八戒見了是頌子,
更加慚愧。沙僧笑道:「二哥有這般好處哩,感得四位菩薩來與你做親!」八戒道:
「兄弟再莫題起。不當人子了!從今後,再也不敢妄為。就是累折骨頭,也只是摩
肩壓擔,隨師父西域去也。」三藏道:「既如此說才是。」
行者遂領師父上了大路。在路餐風宿水,行罷多時,忽見有高山擋路。三藏勒
馬停鞭道:「徒弟,前面一山,必須仔細,恐有妖魔作耗,侵害吾黨。」行者道:「馬
前但有我等三人,怕甚妖魔?」因此,長老安心前進。只見那座山,真是好山:
高山峻極,大勢崢嶸。根接昆侖脈,頂摩霄漢中。白鶴每來棲檜柏,玄猿時復
掛藤蘿。日映晴林,疊疊千條紅霧繞;風生陰壑,飄飄萬道彩雲飛。幽鳥亂啼青竹
里,錦雞齊斗野花間。只見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凜凜放毫光;萬歲石、
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氣。崖前草秀,嶺上梅香。荊棘密森森,芝蘭清淡
淡。深林鷹鳳聚千禽,古洞麒麟轄萬獸。澗水有情,曲曲彎彎多繞顧;峰巒不斷,
重重疊疊自周回。又見那綠的槐,斑的竹,青的松,依依千載斗華;白的李,紅
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爭艷麗。龍吟虎嘯,鶴舞猿啼。麋鹿從花出,青鸞對日鳴。
乃是仙山真福地,蓬萊閬苑只如然。又見些花開花謝山頭景,雲去雲來嶺上峰。
三藏在馬上歡喜道:「徒弟,我一向西來,經歷許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險峻之處,
更不似此山好景,果然的幽趣非常。若是相近雷音不遠路,我們好整肅端嚴見世尊。」
行者笑道:「早哩,早哩,正好不得到哩!」沙僧道:「師兄,我們到雷音有多少遠?」
行者道:「十萬八千里。十停中還不曾走了一停哩。」八戒道:「哥啊,要走幾年才
得到?」行者道:「這些路,若論二位賢弟,便十來日也可到;若論我走,一日也
好走五十遭,還見日色;若論師父走,莫想,莫想!」唐僧道:「悟空,你說得幾時
方可到?」行者道:「你自小時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還難;只要你見性
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沙僧道:「師兄,此間雖不是雷音,觀此景緻,必
有個好人居止。」行者道:「此言卻當。這里決無邪祟,一定是個聖僧、仙輩之鄉。
我們遊玩慢行。」不題。
卻說這座山名喚萬壽山;山中有一座觀,名喚五庄觀;觀里有一尊仙,道號鎮
元子,混名與世同君。那觀里出一般異寶,乃是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
際,產成這顆靈根。蓋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賀洲五庄觀出此,喚名「草還丹」,
又名「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
得吃。似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
肢俱全,五官咸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了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
活四萬七千年。
當日鎮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簡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
大仙門下出的散仙,也不計其數,見如今還有四十八個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當
日帶領四十六個上界去聽講,留下兩個絕小的看家:一個喚做清風,一個喚做明月。
清風只有一千三百二十歲,明月才交一千二百歲。鎮元子吩咐二童道:「不可違了
大天尊的簡帖,要往彌羅宮聽講,你兩個在家仔細。不日有一個故人從此經過,卻
莫怠慢了他。可將我人參果打兩個與他吃,權表舊日之情。」二童道:「師父的故人
是誰?望說與弟子,好接待。」大仙道:「他是東土大唐駕下的聖僧,道號三藏,今
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二童笑道:「孔子雲:『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等是太乙
玄門,怎麼與那和尚做甚相識!」大仙道:「你那裡得知。那和尚乃金蟬子轉生,西
方聖老如來佛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
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
二仙童聞言,謹遵師命。那大仙臨行,又叮嚀囑咐道:「我那果子有數,只許
與他兩個,不得多費。」清風道:「開園時,大眾共吃了兩個,還有二十八個在樹,
不敢多費。」大仙道:「唐三藏雖是故人,須要防備他手下人羅唣,不可驚動他知。」
二童領命訖,那大仙承眾徒弟飛升,徑朝天界。
卻說唐僧四眾,在山遊玩,忽抬頭,見那松篁一簇,樓閣數層。唐僧道:「悟
空,你看那裡是甚麼去處?」行者看了道:「那所在,不是觀宇,定是寺院。我們
走動些,到那廂方知端的。」不一時,來於門首觀看,見那:
松坡冷淡,竹徑清幽。往來白鶴送浮雲,上下猿猴時獻
果。那門前池寬樹影長,石裂苔花破。宮殿森羅紫極高,樓台縹緲丹霞墮。真個是
福地靈區,蓬萊雲洞。清虛人事少,寂靜道心生。青鳥每傳王母信,紫鸞常寄老君
經。看不盡那巍巍道德之風,果然漠漠神仙之宅。
三藏離鞍下馬。又見那山門左邊有一通碑,碑上有十個大字,乃是「萬壽山福
地,五庄觀洞天」。長老道:「徒弟,真個是一座觀宇。」沙僧道:「師父,觀此景鮮
明,觀里必有好人居住。我們進去看看,若行滿東回,此間也是一景。」行者道:「說
得好。」遂都一齊進去。又見那二門上有一對春聯:
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行者笑道:「這道士說大話唬人。我老孫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在那太上老君門首,
也不曾見有此話說。」八戒道:「且莫管他,進去,進去,或者這道士有些德行,未
可知也。」
及至二層門里,只見那裡面急急忙忙,走出兩個小童兒來。看他怎生打扮:
骨清神爽容顏麗,頂結丫髻短發。
道服自然襟繞霧,羽衣偏是袖飄風。
環絛緊束龍頭結,芒履輕纏蠶口絨。
豐采異常非俗輩,正是那清風明月二仙童。
那童子控背躬身,出來迎接道:「老師父,失迎,請坐。」長老歡喜,遂與二童子上
了正殿觀看。原來是向南的五間大殿,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那仙童推開格子,
請唐僧入殿,只見那壁中間掛著五彩裝成的「天地」二大字,設一張朱紅雕漆的香
幾,幾上有一副黃金爐瓶,爐邊有方便整香。
唐僧上前,以左手拈香注爐,三匝禮拜。拜畢,回頭道:「仙童,你五庄觀真
是西方仙界,何不供養三清、四帝、羅天諸宰,只將『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童
子笑道:「不瞞老師說。這兩個字,上頭的,禮上還當;下邊的,還受不得我們的
香火。是家師父諂佞出來的。」三藏道:「何為諂佞?」童子道:「三清是家師的朋
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
那行者聞言,就笑得打跌。八戒道:「哥啊,你笑怎的?」行者道:「只講老孫
會搗鬼,原來這道童會捆風!」三藏道:「令師何在?」童子道:「家師元始天尊降
簡請到上清天彌羅宮聽講『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
行者聞言,忍不住喝了一聲道:「這個臊道童!人也不認得,你在那個面前搗鬼,
扯甚麼空心架子!那彌羅宮有誰是太乙天仙?請你這潑牛蹄子去講甚麼!」三藏見他
發怒,恐怕那童子回言,鬥起禍來。便道:「悟空,且休爭競。我們既進來就出去,
顯得沒了方情。常言道:『鷺鷥不吃鷺鷥肉。』他師既是不在,攪擾他做甚?你去山
門前放馬,沙僧看守行李,教八戒解包袱。取些米糧,借他鍋灶,做頓飯吃,待臨
行,送他幾文柴錢,便罷了。各依執事,讓我在此歇息歇息,飯畢就行。」他三人
果各依執事而去。
那明月、清風,暗自誇稱不盡道:「好和尚!真個是西方愛聖臨凡,真元不昧。
師父命我們接待唐僧,將人參果與他吃,以表故舊之情;又教防著他手下人羅唣。
果然那三個嘴臉凶頑,性情粗糙。幸得就把他們調開了;若在邊前,卻不與他人參
果見面。」清風道:「兄弟,還不知那和尚可是師父的故人。問他一問看,莫要錯了。」
二童子又上前道:「啟問老師可是大唐往西天取經的唐三藏?」長老回禮道:「貧僧
就是。仙童為何知我賤名?」童子道:「我師臨行,曾吩咐教弟子遠接。不期車駕
來促,有失迎迓。老師請坐,待弟子辦茶來奉。」三藏道:「不敢。」那明月急轉本
房,取一杯香茶,獻與長老。茶畢,清風道:「兄弟,不可違了師命,我和你去取
果子來。」
二童別了三藏,同到房中,一個拿了金擊子,一個拿了丹盤,又多將絲帕墊著
盤底,徑到人參園內。那清風爬上樹去,使金擊子敲果;明月在樹下,以丹盤等接。
須臾,敲下兩個果來,接在盤中,徑至前殿奉獻道:「唐師父,我五庄觀土僻
山荒,無物可奉,土儀素果二枚,權為解渴。」那長老見了,戰戰兢兢,遠離三尺
道:「善哉,善哉!今歲倒也年豐時稔,怎麼這觀里作荒吃人?這個是三朝未滿的孩
童,如何與我解渴?」清風暗道:「這和尚在那口舌場中,是非海里,弄得眼肉胎
凡,不識我仙家異寶。」明月上前道:「老師,此物叫做『人參果』,吃一個兒不妨。」
三藏道:「胡說,胡說!他那父母懷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
么就把他拿來當果子?」清風道:「實是樹上結的。」長老道:「亂談,亂談!樹上又
會結出人來?拿過去,不當人子!」
那兩個童兒,見千推萬阻不吃,只得拿著盤子,轉回本房。那果子卻也蹺蹊,
久放不得;若放多時,即僵了,不中吃。二人到於房中,一家一個,坐在床邊上,
只情吃起。
噫,原來有這般事哩!他那道房,與那廚房緊緊的間壁。這邊悄悄的言語,那
邊即便聽見。八戒正在廚房裡做飯,先前聽見說,取金擊子,拿丹盤,他已在心;
又聽見他說,唐僧不認得是人參果,即拿在房裡自吃,口裡忍不住流涎道:「怎得
一個兒嘗新!」自家身子又狼,不能夠得動,只等行者來,與他計較。他在那鍋
門前,更無心燒火,不時的伸頭探腦,出來觀看。
不多時,見行者牽將馬來,拴在槐樹上,徑往後走。那獃子用手亂招道:「這
里來,這里來!」行者轉身,到於廚房門首,道:「獃子,你嚷甚的?想是飯不夠吃。
且讓老和尚吃飽,我們前邊大人家,再化吃去罷。」八戒道:「你進來,不是飯少。
這觀里有一件寶貝,你可曉得?」行者道:「甚麼寶貝?」八戒笑道:「說與你,你
不曾見;拿與你,你不認得。」行者道:「這獃子笑話我老孫。老孫五百年前,因訪
仙道時,也曾雲游在海角天涯。那般兒不曾見?」八戒道:「哥啊,人參果你曾見
么?」行者驚道:「這個真不曾見。但只常聞得人說,人參果乃是草還丹,人吃了
極能延壽。如今那裡有得?」八戒道:「他這里有。那童子拿兩個與師父吃,那老
和尚不認得,道是三朝未滿的孩兒,不曾敢吃。那童子老大憊懶,師父既不吃,便
該讓我們,他就瞞著我們,才自在這隔壁房裡,一家一個,的吃了出去,
就急得我口裡水泱。怎麼得一個兒嘗新?我想你有些溜撒,去他那園子里偷幾個來
嘗嘗,如何?」行者道:「這個容易。老孫去,手到擒來。」急抽身,往前就走。八
戒一把扯住道:「哥啊,我聽得他在這房裡說,要拿甚麼金擊子去打哩。須是幹得
停當,不可走露風聲。」行者道:「我曉得,我曉得。」
那大聖使一個隱身法,閃進道房看時,原來那兩個道童,吃了果子,上殿與唐
僧說話,不在房裡。行者四下里觀看,看有甚麼金擊子,但只見窗欞上掛著一條赤
金:有二尺長短,有指頭粗細;底下是一個蒜疙疸的頭子;上邊有眼,系著一根綠
絨繩兒。他道:「想必就是此物叫做金擊子。」他卻取下來,出了道房,徑入後邊去,
推開兩扇門,抬頭觀看,呀!卻是一座花園!但見:
朱欄寶檻,曲砌峰山。奇花與麗日爭妍,翠竹共青天斗碧。流杯亭外,一彎綠
柳似拖煙;賞月台前,數簇喬松如潑靛。紅拂拂,錦巢榴;綠依依,綉墩草。青茸
茸,碧砂蘭;攸盪盪,臨溪水。丹桂映金井梧桐,錦槐傍朱欄玉砌。有或紅或白千
葉桃,有或香或黃九秋菊。荼架,映著牡丹亭;木槿台,相連芍葯圃。看不盡傲
霜君子竹,欺雪大夫松。更有那鶴庄鹿宅,方沼圓池;泉流碎玉,地萼堆金;朔風
觸綻梅花白,春來點破海棠紅。誠所謂人間第一仙景,西方魁首花叢。
那行者觀看不盡,又見一層門,推開看處,卻是一座菜園:
布種四時蔬菜,菠芹姜苔。筍瓜瓠茭白,蔥蒜芫荽韭薤。窩蕖童蒿苦,
葫蘆茄子須栽。蔓菁蘿卜羊頭埋,紅莧青菘紫芥。
行者笑道:「他也是個自種自吃的道士。」走過菜園,又見一層門。推開看處,呀!
只見那正中間有根大樹,真個是青枝馥郁,綠葉陰森,那葉兒卻似芭蕉模樣,直上
去有千尺余高,根下有七八丈圍圓。那行者倚在樹下,往上一看,只見向南的枝上,
露出一個人參果,真個像孩兒一般。原來尾間上是個蒂,看他丁在枝頭,手腳亂
動,點頭幌腦,風過處似乎有聲。行者歡喜不盡,暗自誇稱道:「好東西呀!果然罕
見,果然罕見!」他倚著樹,颼的一聲,攛將上去。
那猴子原來第一會爬樹偷果子。他把金擊子敲了一下,那果子撲的落將下來。
他也隨跳下來跟尋,寂然不見;四下里草中找尋,更無蹤影。行者道:「蹺蹊,蹺
蹊!想是有腳的會走;就走也跳不出牆去。我知道了,想是花園中土地不許老孫偷
他果子,他收了去也。」他就捻著訣,念一口「」字咒,拘得那花園土地前來,
對行者施禮道:「大聖,呼喚小神,有何吩咐?」行者道:「你不知老孫是蓋天下有
名的賊頭。我當年偷蟠桃、盜御酒、竊靈丹,也不曾有人敢與我分用;怎麼今日偷
他一個果子,你就抽了我的頭分去了!這果子是樹上結的,空中過鳥也該有分,老
孫就吃他一個,有何大害?怎麼剛打下來,你就撈了去?」土地道:「大聖,錯怪了
小神也。這寶貝乃是地仙之物,小神是個鬼仙,怎麼敢拿去?就是聞也無福聞聞。」
行者道:「你既不曾拿去,如何打下來就不見了?」土地道:「大聖只知這寶貝延壽,
更不知他的出處哩。」
行者道:「有甚出處?」土地道:「這寶貝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
千年方得成熟。短頭一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有緣的,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
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卻是只與五行相畏。」行者道:「怎麼與五行相畏?」土
地道:「這果子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敲時必用
金器,方得下來。打下來,卻將盤兒用絲帕襯墊方可;若受些木器,就枯了,就吃
也不得延壽。吃他須用磁器,清水化開食用,遇火即焦而無用。遇土而入者,大聖
方才打落地上,他即鑽下土去了。這個土有四萬七千年,就是鋼鑽鑽他也鑽不動些
須,比生鐵也還硬三四分。人若吃了,所以長生。大聖不信時,可把這地下打打兒
看。」行者即掣金箍棒,築了一下,響一聲,迸起棒來,土上更無痕跡。行者道:「果
然!果然!我這棍,打石頭如粉碎,撞生鐵也有痕。怎麼這一下打不傷些兒?這等說,
我卻錯怪了你了,你回去罷。」那土地即回本廟去訖。
大聖卻有算計:爬上樹,一隻手使擊子,一隻手將錦布直裰的襟兒扯起來做個
兜子等住,他卻串枝分葉,敲了三個果,兜在襟中。跳下樹,一直前來,徑至廚房
里去。那八戒笑道:「哥哥,可有么?」行者道:「這不是?老孫的手到擒來。這個
果子,也莫背了沙僧,可叫他一聲。」八戒即招手叫道:「悟凈,你來。」那沙僧撇
下行李,跑進廚房道:「哥哥,叫我怎的?」行者放開衣兜道:「兄弟,你看這個是
甚的東西?」沙僧見了道:「是人參果。」行者道:「好啊!你倒認得。你曾在那裡吃
過的?」沙僧道:「小弟雖不曾吃,但舊時做卷簾大將,扶侍鸞輿赴蟠桃宴,嘗見
海外諸仙將此果與王母上壽。見便曾見,卻未曾吃。哥哥,可與我些兒嘗嘗?」行
者道:「不消講,兄弟們一家一個。」
他三人將三個果各各受用。那八戒食腸大,口又大,一則是聽見童子吃時,便
覺饞蟲拱動,卻才見了果子,拿過來,張開口,轂轆的囫圇舌咽下肚,卻白著眼胡
賴,向行者、沙僧道:「你兩個吃的是甚麼?」沙僧道:「人參果。」八戒道:「甚麼
味道?」行者道:「悟凈,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來問誰?」八戒道:「哥哥,
吃的忙了些,不像你們細嚼細咽,嘗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無核,就吞下去了。
哥啊,為人為徹;已經調動我這饞蟲,再去弄個兒來,老豬細細的吃吃。」行者道:
「兄弟,你好不知止足!這個東西,比不得那米食麵食,撞著盡飽。像這一萬年只
結得三十個,我們吃他這一個,也是大有緣法,不等小可。罷罷罷!彀了!」他欠起
身來,把一個金擊子,瞞窗眼兒,丟進他道房裡,竟不睬他。
那獃子只管絮絮叨叨的唧噥,不期那兩個道童復進房來取茶去獻,只聽得八戒
還嚷甚麼「人參果吃得不快活,再得一個兒吃吃才好。」清風聽見,心疑道:「明月,
你聽那長嘴和尚講『人參果還要個吃吃』。師父別時叮嚀,教防他手下人羅唣,莫
敢是他偷了我們寶貝么?」明月回頭道:「哥耶,不好了!不好了!金擊子如何落在
地下!我們去園里看看來!」
他兩個急急忙忙的走去,只見花園開了。清風道:「這門是我關的,如何開了?」
又急轉過花園,只見菜園門也開了。忙入人參園里,倚在樹下,望上查數;顛倒來
往,只得二十二個。明月道:「你可會算帳?」清風道:「我會,你說將來。」明月
道:「果子原是三十個。師父開園,分吃了兩個,還有二十八個;適才打兩個與唐
僧吃,還有二十六個;如今止剩得二十二個,卻不少了四個?不消講,不消講,定
是那伙惡人偷了,我們只罵唐僧去來。」
兩個出了園門,徑來殿上,指著唐僧,禿前禿後,穢語污言,不絕口的亂罵;
賊頭鼠腦,臭短臊長,沒好氣的胡嚷。唐僧聽不過道:「仙童啊,你鬧的是甚麼?消
停些兒;有話慢說不妨,不要胡說散道的。」清風說:「你的耳聾?我是蠻話,你不
省得?你偷吃了人參果,怎麼不容我說?」唐僧道:「人參果怎麼模樣?」明月道:
「才拿來與你吃,你說像孩童的不是?」唐僧道:「阿彌陀佛!那東西一見,我就心
驚膽戰,還敢偷他吃哩!就是害了饞痞,也不敢幹這賊事。不要錯怪了人。」清風道:
「你雖不曾吃,還有手下人要偷吃的哩。」三藏道:「這等也說得是,你且莫嚷,等
我問他們看。果若是偷了,教他賠你。」明月道:「賠呀!就有錢那裡去買!」三藏道:
「縱有錢沒處買呵,常言道:『仁義值千金。』教他陪你個禮,便罷了。也還不知是
他不是他哩。」明月道:「怎的不是他?他那裡分不均,還在那裡嚷哩。」三藏叫聲「徒
弟,且都來。」沙僧聽見道:「不好了,決撒了!老師父叫我們,小道童胡廝罵,不
是舊話兒走了風,卻是甚的!」行者道:「活羞殺人!這個不過是飲食之類,若說出
來,就是我們偷嘴了,只是莫認。」八戒道:「正是,正是,昧了罷。」他三人只得
出了廚房,走上殿去。

3. 老版西遊記村中有一條女蛇精是哪一集

西遊記續集第十集大鬧披香殿。

《西遊記續集》是由楊潔執導,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崔景富、劉大剛主演,在1998年至1999年拍攝的16集電視連續劇。源於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遊記》。

《西遊記續集》講述了唐僧師徒回轉長安,唐僧向唐王敘述了一路艱險。此電視劇補充了86版《西遊記》中缺少的部分,而且戰斗場面更加華麗,人物形象更加生動、飽滿,為《西遊記》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



(3)西遊記報喜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該劇源於中國古典名著精品的《西遊記》,講述唐僧師徒四人為弘揚佛法、普渡眾生、歷經艱難險阻前往西天取回真經的故事。刻畫出眾多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展現了怪異橫生的妖魔世界。

師徒戰勝自然、克服困難的大無畏精神與鮮明的浪漫主義格調渾然一體,孫悟空、豬八戒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女兒國」等篇章更成為千古佳話,在劇中有完美的演繹。

電視連續劇《西遊記》根據吳承恩同名文學古典名著改編。極富個性的孫悟空,豬八戒丶沙僧輔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師徒四人,一路搶灘涉險,降妖伏怪,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修正果。


4. 《西遊記》原著版24回意思

第二十四回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觀行者竊人參

卻說那三人穿林入里,只見那獃子綳在樹上,聲聲叫喊,痛苦難禁。行者上前笑道:「好女婿呀!這早晚還不起來謝親,又不到師父處報喜,還在這里賣解兒耍子哩!咄!你娘呢?你老婆呢?好個綳巴弔拷的女婿呀!」那獃子見他來搶白著羞,咬著牙,忍著疼,不敢叫喊。沙僧見了老大不忍,放下行李,上前解了繩索救下。獃子對他們只是磕頭禮拜,其實羞恥難當。有《西江月》為證:齋
色乃傷身之劍,貪之必定遭殃。佳人二八好容妝,更比夜叉凶壯。主
只有一個原本,再無微利添囊。好將資本謹收藏,堅守休教放盪。知
那八戒撮土焚香,望空禮拜。行者道:「你可認得那些菩薩么?」八戒道:「我已此暈倒昏迷,眼花撩亂,那認得是誰?」行者把那簡帖兒遞與八戒,八戒見了是頌子,更加慚愧。沙僧笑道:「二哥有這般好處哩,感得四位菩薩來與你做親!」八戒道:「兄弟再莫題起,不當人子了!從今後,再也不敢妄為。就是累折骨頭,也只是摩肩壓擔,隨師父西域去也。」三藏道:「既如此說才是。」古
行者遂領師父上了大路。在路餐風宿水,行罷多時,忽見有高山擋路,三藏勒馬停鞭道:「徒弟,前面一山,必須仔細,恐有妖魔作耗,侵害吾黨。」行者道:「馬前但有我等三人,怕甚妖魔?」因此,長老安心前進。只見那座山,真是好山——古
高山峻極,大勢崢嶸。根接昆侖脈,頂摩霄漢中。白鶴每來棲檜柏,玄猿時復掛藤蘿。日映晴林,迭迭千條紅霧繞;風生陰壑,飄飄萬道彩雲飛。幽鳥亂啼青竹里,錦雞齊斗野花間。只見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凜凜放毫光;萬歲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氣。崖前草秀,嶺上梅香。荊棘密森森,芝蘭清淡淡。深林鷹鳳聚千禽,古洞麒麟轄萬獸。澗水有情,曲曲彎彎多繞顧;峰巒不斷,重重迭迭自周回。又見那綠的槐,斑的竹,青的松,依依千載穠斗華;白的李、紅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爭艷麗。龍吟虎嘯,鶴舞猿啼。麋鹿從花出,青鸞對日鳴。乃是仙山真福地,蓬萊閬苑只如然。又見些花開花謝山頭景,雲去雲來嶺上峰。齋
三藏在馬上歡喜道:「徒弟,我一向西來,經歷許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險峻之處,更不似此山好景,果然的幽趣非常。若是相近雷音不遠路,我們好整肅端嚴見世尊。」行者笑道:「早哩,早哩!正好不得到哩!」沙僧道:「師兄,我們到雷音有多少遠?」行者道:「十萬八千里,十停中還不曾走了一停哩。」八戒道:「哥啊,要走幾年才得到?」行者道:「這些路,若論二位賢弟,便十來日也可到;若論我走,一日也好走五十遭,還見日色;若論師父走,莫想,莫想!」唐僧道:「悟空,你說得幾時方可到?」行者道:「你自小時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還難。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沙僧道:「師兄,此間雖不是雷音,觀此景緻,必有個好人居止。」行者道:「此言卻當。這里決無邪祟,一定是個聖僧仙輩之鄉,我們遊玩慢行。」不題。知
卻說這座山名喚萬壽山,山中有一座觀,名喚五庄觀,觀里有一尊仙,道號鎮元子,混名與世同君。那觀里出一般異寶,乃是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產成這顆靈根。蓋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賀洲五庄觀出此,喚名草還丹,又名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了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主
當日鎮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簡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大仙門下出的散仙,也不計其數,見如今還有四十八個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當日帶領四十六個上界去聽講,留下兩個絕小的看家,一個喚做清風,一個喚做明月。清風只有一千三百二十歲,明月才交一千二百歲。鎮元子吩咐二童道:「不可違了大天尊的簡帖,要往彌羅宮聽講,你兩個在家仔細。不日有一個故人從此經過,卻莫怠慢了他,可將我人參果打兩個與他吃,權表舊日之情。」二童道:「師父的故人是誰?望說與弟子,好接待。」大仙道:「他是東土大唐駕下的聖僧,道號三藏,今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二童笑道:「孔子雲,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等是太乙玄門,怎麼與那和尚做甚相識!」大仙道:「你那裡得知。那和尚乃金蟬子轉生,西方聖老如來佛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二仙童聞言,謹遵師命。那大仙臨行,又叮嚀囑咐道:「我那果子有數,只許與他兩個,不得多費。」清風道:「開園時,大眾共吃了兩個,還有二十八個在樹,不敢多費。」大仙道:「唐三藏雖是故人,須要防備他手下人羅唣,不可驚動他知。」二童領命訖,那大仙承眾徒弟飛升,徑朝天界。齋
卻說唐僧四眾在山遊玩,忽抬頭見那:松篁一簇,樓閣數層。唐僧道:「悟空,你看那裡是知
什麼去處?」行者看了道:「那所在,不是觀宇,定是寺院。我們走動些,到那廂方知端的。」不一時,來於門首觀看,見那——齋
松坡冷淡,竹徑清幽。往來白鶴送浮雲,上下猿猴時獻果。那門前池寬樹影長,石裂苔花破。宮殿森羅紫極高,樓台縹緲丹霞墮。真個是福地靈區,蓬萊雲洞。清虛人事少,寂靜道心生。青鳥每傳王母信,紫鸞常寄老君經。看不盡那巍巍道德之風,果然漠漠神仙之宅。齋
三藏離鞍下馬,又見那山門左邊有一通碑,碑上有十個大字,乃是「萬壽山福地,五庄觀洞天」。長老道:「徒弟,真個是一座觀宇。」沙僧道:「師父,觀此景鮮明,觀里必有好人居住。我們進去看看,若行滿東回,此間也是一景。」行者道:「說得好。」遂都一齊進去,又見那二門上有一對春聯:「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行者笑道:「這道士說大話唬人。我老孫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在那太上老君門首,也不曾見有此話說。」八戒道:「且莫管他,進去進去,或者這道士有些德行,未可知也。」古
及至二層門里,只見那裡面急急忙忙,走出兩個小童兒來。看他怎生打扮——齋
骨清神爽容顏麗,頂結丫髻短發戟。道服自然襟繞霧,羽衣偏是袖飄風。主
環絛緊束龍頭結,芒履輕纏蠶口絨。豐采異常非俗輩,正是那清風明月二仙童。古
那童子控背躬身,出來迎接道:「老師父,失迎,請坐。」長老歡喜,遂與二童子上了正殿觀看。原來是向南的五間大殿,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那仙童推開格子,請唐僧入殿,只見那壁中間掛著五彩裝成的「天地」二大字,設一張朱紅雕漆的香幾,幾上有一副黃金爐瓶,爐邊有方便整香。古
唐僧上前,以左手拈香注爐,三匝禮拜,拜畢回頭道:「仙童,你五庄觀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養三清、四帝、羅天諸宰,只將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瞞老師說,這兩個字,上頭的,禮上還當;下邊的,還受不得我們的香火。是家師父諂佞出來的。」三藏道:「何為諂佞?」童子道:「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那行者聞言,就笑得打跌。八戒道:「哥啊,你笑怎的?」行者道:「只講老孫會搗鬼,原來這道童會捆風!」三藏道:「令師何在?」童子道:「家師元始天尊降簡請到上清天彌羅宮聽講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行者聞言,忍不住喝了一聲道:「這個臊道童!人也不認得,你在那個面前搗鬼,扯什麼空心架子!那彌羅宮有誰是太乙天仙?請你這潑牛蹄子去講什麼!」三藏見他發怒,恐怕那童子回言,鬥起禍來,便道:「悟空,且休爭競,我們既進來就出去,顯得沒了方情。常言道,鷺鷥不吃鷺鷥肉。他師既是不在,攪擾他做甚?你去山門前放馬,沙僧看守行李,教八戒解包袱,取些米糧,借他鍋灶,做頓飯吃,待臨行,送他幾文柴錢便罷了。各依執事,讓我在此歇息歇息,飯畢就行。」他三人果各依執事而去。主
那明月、清風,暗自誇稱不盡道:「好和尚!真個是西方愛聖臨凡,真元不昧。師父命我們接待唐僧,將人參果與他吃,以表故舊之情,又教防著他手下人羅唣。果然那三個嘴臉凶頑,性情粗糙,幸得就把他們調開了。若在邊前,卻不與他人參果見面。」清風道:「兄弟,還不知那和尚可是師父的故人,問他一問看,莫要錯了。」二童子又上前道:「啟問老師可是大唐往西天取經的唐三藏?」長老回禮道:「貧僧就是,仙童為何知我賤名?」童子道:「我師臨行,曾吩咐教弟子遠接。不期車駕來促,有失迎迓。老師請坐,待弟子辦茶來奉。」三藏道:「不敢。」那明月急轉本房,取一杯香茶,獻與長老。茶畢,清風道:「兄弟,不可違了師命,我和你去取果子來。」知
二童別了三藏,同到房中,一個拿了金擊子,一個拿了丹盤,又多將絲帕墊著盤底,徑到人參園內。那清風爬上樹去,使金擊子敲果。明月在樹下,以丹盤等接。須臾敲下兩個果來,接在盤中,徑至前殿奉獻道:「唐師父,我五庄觀土僻山荒,無物可奉,土儀素果二枚,權為解渴。」那長老見了,戰戰兢兢,遠離三尺道:「善哉,善哉!今歲倒也年豐時稔,怎麼這觀里作荒吃人?這個是三朝未滿的孩童,如何與我解渴?」清風暗道:「這和尚在那口舌場中,是非海里,弄得眼肉胎凡,不識我仙家異寶。」明月上前道:「老師,此物叫做人參果,吃一個兒不妨。」三藏道:「胡說!胡說!他那父母懷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麼就把他拿來當果子?」清風道:「實是樹上結的。」長老道:「亂談!亂談!樹上又會結出人來?拿過去,不當人子!」那兩個童兒,見千推萬阻不吃,只得拿著盤子,轉回本房。那果子卻也蹺蹊,久放不得,若放多時即僵了,不中吃。二人到於房中,一家一個,坐在床邊上,只情吃起。知
噫!原來有這般事哩!他那道房,與那廚房緊緊的間壁,這邊悄悄的言語,那邊即便聽見。八戒正在廚房裡做飯,先前聽見說取金擊子,拿丹盤,他已在心;又聽見他說唐僧不認得是人參果,即拿在房裡自吃,口裡忍不住流涎道:「怎得一個兒嘗新!」自家身子又狼底,不能彀得動,只等行者來,與他計較。他在那鍋門前,更無心燒火,不時的伸頭探腦,出來觀看。不多時,見行者牽將馬來,拴在槐樹上,徑往後走,那獃子用手亂招道:「這里來!這里來!」行者轉身到於廚房門首道:「獃子,你嚷甚的?想是飯不彀吃,且讓老和尚吃飽,我們前邊大人家,再化吃去罷。」八戒道:「你進來,不是飯少。這觀里有一件寶貝,你可曉得?」行者道:「什麼寶貝?」八戒笑道:「說與你,你不曾見;拿與你,你不認得。」行者道:「這獃子笑話我老孫。老孫五百年前,因訪仙道時,也曾雲游在海角天涯,那般兒不曾見?」八戒道:「哥啊,人參果你曾見么?」行者驚道:「這個真不曾見。但只常聞得人說,人參果乃是草還丹,人吃了極能延壽。如今那裡有得?」八戒道:「他這里有。那童子拿兩個與師父吃,那老和尚不認得,道是三朝未滿的孩兒,不曾敢吃。那童子老大憊懶,師父既不吃,便該讓我們,他就瞞著我們,才自在這隔壁房裡,一家一個,啯麻啯麻的吃了出去,就急得我口裡水泱。怎麼得一個兒嘗新?我想你有些溜撒,去他那園子里偷幾個來嘗嘗,如何?」行者道:「這個容易,老孫去手到擒來。」急抽身,往前就走,八戒一把扯住道:「哥啊,我聽得他在這房裡說,要拿什麼金擊子去打哩。須是幹得停當,不可走露風聲。」行者道:「我曉得,我曉得。」主
那大聖使一個隱身法,閃進道房看時,原來那兩個道童,吃了果子,上殿與唐僧說話,不在房裡。行者四下里觀看,看有什麼金擊子,但只見窗欞上掛著一條赤金,有二尺長短,有指頭粗細;底下是一個蒜疙疸的頭子;上邊有眼,系著一根綠絨繩兒。他道:「想必就是此物叫做金擊子。」他卻取下來,出了道房,徑入後邊去,推開兩扇門,抬頭觀看,呀!卻是一座花園!但見——知
朱欄寶檻,曲砌峰山。奇花與麗日爭妍,翠竹共青天斗碧。流杯亭外,一彎綠柳似拖煙;賞月台前,數簇喬松如潑靛。紅拂拂,錦巢榴;綠依依,綉墩草。青茸茸,碧砂蘭;攸盪盪,臨溪水。丹桂映金井梧桐,錦槐傍朱欄玉砌。有或紅或白千葉桃,有或香或黃九秋菊。荼褵架,映著牡丹亭;木槿台,相連芍葯圃。看不盡傲霜君子竹,欺雪大夫松。更有那鶴庄鹿宅,方沼圓池;泉流碎玉,地萼堆金。朔風觸綻梅花白,春來點破海棠紅。誠所謂人間第一仙景,西方魁首花叢。齋
那行者觀看不盡,又見一層門,推開看處,卻是一座菜園——主
布種四時蔬菜,菠芹莙薘姜苔。筍褷瓜瓠茭白,蔥蒜芫荽韭薤。知
窩蕖童蒿苦珣,葫蘆茄子須栽。蔓菁蘿卜羊頭埋,紅莧青菘紫芥。古
行者笑道:「他也是個自種自吃的道士。」走過菜園,又見一層門。推開看處,呀!只見那正中間有根大樹,真個是青枝馥郁,綠葉陰森,那葉兒卻似芭蕉模樣,直上去有千尺余高,根下有七八丈圍圓。那行者倚在樹下往上一看,只見向南的枝上,露出一個人參果,真個象孩兒一般。原來尾間上是個蒂,看他丁在枝頭,手腳亂動,點頭幌腦,風過處似乎有聲。行者歡喜不盡,暗自誇稱道:「好東西呀!果然罕見,果然罕見!」他倚著樹,颼的一聲,攛將上去。主
那猴子原來第一會爬樹偷果子。他把金擊子敲了一下,那果子撲的落將下來。他也隨跳下來跟尋,寂然不見,四下里草中找尋,更無蹤影。行者道:「蹺蹊,蹺蹊!想是有腳的會走,就走也跳不出牆去。我知道了,想是花園中土地不許老孫偷他果子,他收了去也。」他就捻著訣,念一口「唵」字咒,拘得那花園土地前來,對行者施禮道:「大聖,呼喚小神,有何吩咐?」行者道:「你不知老孫是蓋天下有名的賊頭。我當年偷蟠桃、盜御酒、竊靈丹,也不曾有人敢與我分用,怎麼今日偷他一個果子,你就抽了我的頭分去了!這果子是樹上結的,空中過鳥也該有分,老孫就吃他一個,有何大害?怎麼剛打下來,你就撈了去?」土地道:「大聖,錯怪了小神也。這寶貝乃是地仙之物,小神是個鬼仙,怎麼敢拿去?就是聞也無福聞聞。」行者道:「你既不曾拿去,如何打下來就不見了?」土地道:「大聖只知這寶貝延壽,更不知他的出處哩。」行者道:「有甚出處?」土地道:「這寶貝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頭一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有緣的,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卻是只與五行相畏。」行者道:「怎麼與五行相畏?」土地道:「這果子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敲時必用金器,方得下來。打下來,卻將盤兒用絲帕襯墊方可。若受些木器,就枯了,就吃也不得延壽。吃他須用磁器,清水化開食用,遇火即焦而無用。遇土而入者,大聖方才打落地上,他即鑽下土去了。這個土有四萬七千年,就是鋼鑽鑽他也鑽不動些須,比生鐵也還硬三四分,人若吃了,所以長生。大聖不信時,可把這地下打打兒看。」行者即掣金箍棒築了一下,響一聲迸起棒來,土上更無痕跡。行者道:「果然,果然!我這棍,打石頭如粉碎,撞生鐵也有痕,怎麼這一下打不傷些兒?這等說,我卻錯怪了你了,你回去罷。」那土地即回本廟去訖。古
大聖卻有算計,爬上樹,一隻手使擊子,一隻手將錦布直裰的襟兒扯起來,做個兜子等住,他卻串枝分葉,敲了三個果,兜在襟中,跳下樹,一直前來,徑到廚房裡去。那八戒笑道:「哥哥,可有么?」行者道:「這不是?老孫的手到擒來。這個果子,也莫背了沙僧,可叫他一聲。」八戒即招手叫道:「悟凈,你來。」那沙僧撇下行李,跑進廚房道:「哥哥,叫我怎的?」行者放開衣兜道:「兄弟,你看這個是甚的東西?」沙僧見了道:「是人參果。」行者道:「好啊!你倒認得,你曾在那裡吃過的?」沙僧道:「小弟雖不曾吃,但舊時做卷簾大將,扶侍鸞輿赴蟠桃宴,嘗見海外諸仙將此果與王母上壽。見便曾見,卻未曾吃。哥哥,可與我些兒嘗嘗?」行者道:「不消講,兄弟們一家一個。」他三人將三個果各各受用。那八戒食腸大,口又大,一則是聽見童子吃時,便覺饞蟲拱動,卻才見了果子,拿過來,張開口,轂轆的囫圇吞咽下肚,卻白著眼胡賴,向行者、沙僧道:「你兩個吃的是什麼?」沙僧道:「人參果。」八戒道:「什麼味道?」行者道:「悟凈,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來問誰?」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們細嚼細咽,嘗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無核,就吞下去了。哥啊,為人為徹。已經調動我這饞蟲,再去弄個兒來,老豬細細的吃吃。」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這個東西,比不得那米食麵食,撞著盡飽。象這一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我們吃他這一個,也是大有緣法,不等小可。罷,罷,罷!彀了!」他欠起身來,把一個金擊子,瞞窗眼兒,丟進他道房裡,竟不睬他。主
那獃子只管絮絮叨叨的唧噥,不期那兩個道童復進房來取茶去獻,只聽得八戒還嚷什麼「人參果吃得不快活,再得一個兒吃吃才好。」清風聽見心疑道:「明月,你聽那長嘴和尚講人參果還要個吃吃。師父別時叮嚀,教防他手下人羅唣,莫敢是他偷了我們寶貝么?」明月回頭道:「哥耶,不好了!不好了!金擊子如何落在地下?我們去園里看看來!」他兩個急急忙忙的走去,只見花園開了,清風道:「這門是我關的,如何開了?」又急轉過花園,只見菜園門也開了。忙入人參園里,倚在樹下,望上查數;顛倒來往,只得二十二個。明月道:「你可會算帳?」清風道:「我會,你說將來。」明月道:「果子原是三十個。師父開園,分吃了兩個,還有二十八個;適才打兩個與唐僧吃,還有二十六個;如今止剩得二十二個,卻不少了四個?不消講,不消講,定是那伙惡人偷了,我們只罵唐僧去來。」齋
兩個出了園門,徑來殿上,指著唐僧,禿前禿後,穢語污言不絕口的亂罵;賊頭鼠腦,臭短臊長,沒好氣的胡嚷。唐僧聽不過道:「仙童啊,你鬧的是什麼?消停些兒,有話慢說不妨,不要胡說散道的。」清風說:「你的耳聾?我是蠻話,你不省得?你偷吃了人參果,怎麼不容我說。」唐僧道:「人參果怎麼模樣?」明月道:「才拿來與你吃,你說象孩童的不是?」唐僧道:「阿彌陀佛!那東西一見,我就心驚膽戰,還敢偷他吃哩!就是害了饞痞,也不敢幹這賊事。不要錯怪了人。」清風道:「你雖不曾吃,還有手下人要偷吃的哩。」三藏道:「這等也說得是,你且莫嚷,等我問他們看。果若是偷了,教他賠你。」明月道:「賠呀!就有錢那裡去買?」三藏道:「縱有錢沒處買呵,常言道,仁義值千金。教他陪你個禮,便罷了。也還不知是他不是他哩。」明月道:「怎的不是他?他那裡分不均,還在那裡嚷哩。」三藏叫聲:「徒弟,且都來。」沙僧聽見道:「不好了,決撒了!老師父叫我們,小道童胡廝罵,不是舊話兒走了風,卻是甚的?」行者道:「活羞殺人,這個不過是飲食之類。若說出來,就是我們偷嘴了,只是莫認。」八戒道:「正是,正是,昧了罷。」他三人只得出了廚房,走上殿去。咦!畢竟不知怎麼與他抵賴,且聽下回分解。

5. 059: 靈猴來報喜,三七是吉數。(仙桃)【西遊記】「無虎猴稱王」是什麼意

因為山中無老虎了,就剩下猴子了,所以猴子才能稱大王。
老虎是最強者的意思,猴子是二流人物,有點能耐但要做大王還是不夠水準,
此語是諷刺意味,最強者不在,才輪到不入流沒能耐的傢伙上位。

6. 西遊記第三十五回概括

西遊記第35回:外道施威欺正性,心猿獲寶伏邪魔

銀角大王被悟空用葫蘆裝入,頃刻便化為水。悟空來到蓮花洞,和金角大王廝殺。金角大王芭蕉扇扇來大火,擊敗悟空。悟空用分身法,鑽入蓮花洞,打死眾小妖,竊得凈瓶。金角趕來,悟空脫身而走。

悟空悄悄的回到蓮花洞,看到金角睡著,偷偷拿走芭蕉扇,金角大怒,金角不敵悟空,逃奔壓龍洞。悟空救下師父和師弟。第二天,金角和舅爺狐阿七帶著群妖殺來。

悟空用凈瓶裝了金角,八戒殺了狐阿七。師徒們正要上路,太上老君趕來,太上老君說受觀音之託,讓童子化為兩位妖魔考驗唐僧師徒,原來金角、銀角都是他的徒弟,是觀音請來試探唐僧師徒的,二童子復活歸天。

(6)西遊記報喜擴展閱讀:

35回出場人物介紹:

1、金角、銀角

金角大王與兄弟銀角大王是平頂山蓮花洞的兩個妖怪。原是太上老君門下看守金爐的童子。

菩薩為了試驗唐僧西天取經的決心,向太上老君借來金銀二童子,變作妖怪磨礪唐僧取經的決心。與孫悟空比武鬥法,難分輸贏。後來孫悟空用計謀戰勝金、銀二怪,收繳了五件寶物,連人帶物返還給太上老君。

2、狐阿七

古典名著《西遊記》的妖怪,法力平平,壓龍山九尾狐狸的弟弟,平頂山蓮花洞金角、銀角大王的娘舅。九尾狐狸被打死,銀角被收後,金角搬來狐阿七前來助戰,後經過一番惡戰,妖兵潰散,他也在逃亡時被八戒一鈀築死。

3、豬八戒

豬八戒,法號悟能(觀音取),渾名八戒(唐僧取),是唐僧的二徒弟,會天罡數的三十六般變化,所持武器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親賜的上寶沁金鈀(俗稱九齒釘耙)。

豬八戒前世為執掌天河八萬水軍的天蓬元帥,一直傾慕容貌過人的霓裳仙子(屬於嫦娥中的一員,《西遊記》中「嫦娥」是對月府所有仙女的稱呼。並非民間傳說里的羿妻嫦娥)。

《西遊記》中各路神仙基本借鑒了正統道教神仙錄,由高老莊一集豬八戒提及可見,豬八戒的前世天蓬元帥即是水神天河憲節。

因調戲霓裳仙子並且惹來糾察靈官後,又拱倒鬥牛宮被貶下凡塵,卻又錯投豬胎,後受觀音點化,成為唐僧的弟子,與孫悟空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最後被封為凈壇使者。

7. 西遊記第二十四回

第二十四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觀行者竊人參
鎮元大仙請唐僧吃人參果,唐僧不吃,孫悟空偷吃人參果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