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西夏王陵
1. 求一篇描寫人文景觀、或自然景觀、或民間藝術、或民俗風情的游記作文。別超過1000字
九寨溝
提起自然景觀,我會想到世界聞名的九寨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九寨溝在海拔兩千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溝內分布一百零八個湖泊。九寨溝縱深多公里,總面積6萬多公頃,三條主溝形成 丫 形,總長達六十餘公里。由於交通不便,人們很難上去。這里保存著具有原始風貌的自然景觀,有著自己的特殊景色。九寨溝四季秀麗。春日來臨,九寨溝冰雪消融,春水泛漲,山花爛漫,遠山的白雪映襯著童話世界,溫柔而美麗。夏日,九寨溝掩映在蒼翠欲滴的濃蔭之中,風吹拂著樹梢,吹拂著你流水一樣自由的心緒。九寨溝的秋天,是最燦爛的季節。五彩斑斕的紅葉,像天使手裡的一幅畫。冬天,九寨溝尤為寧靜。瀑布與湖泊冰清玉潔。猶如發出沁人心扉的樂音。九寨溝真神奇又美麗,真不愧為「人間仙境 」。
2. 寫一篇歷史遺跡的游記文章(側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感嘆)450字
雲南
一、漢習樓船
漢武帝初年張騫出使西域,回來後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各國的情況。他報告說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看見邛山(在今四川省)出產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產的細布。當地的人說這些東西是商人從身毒(就是現在的印度)販來的。他認為既然身毒可以買到蜀地的東西,那大夏一定離蜀地不遠,於是建議開通一條從蜀地通往西域的通道。
漢武帝就派張騫為使者,帶著禮物從蜀地出發,去結交身毒。張騫把人馬分為四隊,分頭去找天竺。四路人馬各走了兩千里地,都沒有找到。往南走的一隊人馬到了今天大理洱海附近,被當地的昆明族給擋住了。因為西漢的士兵大多不習水性,無法征服洱海周圍善於水上作戰的昆明族,於是,征討一失敗告終。漢軍回長安以後,漢武帝在長安按照洱海的形狀開鑿了「昆明湖」,操練水軍,以期能打敗昆明族,征服洱海地區。這就是雲南歷史上有名的「漢習樓船」的歷史典故。
之後,在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兵臨滇國,滇舉國投降,漢朝就在滇的故地上設置了益州郡。這為雲南成為祖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奠定了基礎,也為祖國西南邊疆的形成和鞏固奠定了基礎。同時,郡縣制度的建立,改變了雲南諸部林立、不相統屬的局面,把雲南歷史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二、唐標鐵柱
公元680年,吐蕃攻佔了安戎(今四川汶川西南)後,控制了唐朝通往西南諸蠻的道路。隨後,吐蕃與唐朝在洱海地區展開了爭奪,他們之間的爭奪,其勝負關繫到唐朝政權的生死存亡。因為吐蕃向東擴張,不僅西北邊陲不得安寧,連中央王朝也受到威脅;吐蕃入犯蜀西及西洱河地區又使唐朝西南邊疆的安全面臨危機。為避免被動挨打的局面,唐必須從洱海地區抗擊吐蕃,與西北相配合,形成對吐蕃的包圍。因此,鞏固姚州都督府就成為保衛唐王朝全局戰略的重要措施。要鞏固姚州都督府,就必須依靠洱海諸蠻;洱海諸蠻的向背關系著姚州都督府的命運。為此,姚州都督府的首要任務就是隔斷吐蕃與洱海諸蠻的聯系,招撫諸蠻
為保衛姚州和抗擊吐蕃,唐朝於公元707年派監察御史唐九征為姚雟道討擊使,進討深入到洱海地區的吐蕃。當時吐蕃在漾水和濞水間架設鐵橋,以通西洱河,並在西洱河兩岸構築城堡。唐九征首先摧毀了守橋的城堡,繼而焚毀了兩坐鐵索橋,截斷了吐蕃進入西洱河地區的通道,戰役結束後,命書記閭邱均在劍川勒石建碑,立鐵柱於洱海北面,以紀念這次戰役的巨大勝利。這個鐵柱是唐對洱海地區實行有效統治的標志。
但這次戰爭的勝利也並未徹底改變洱海地區諸蠻對唐王朝時叛時附的局面,因為安戎城和昆明城還為吐蕃所控制。於是,奪回這兩坐城池成為唐朝爭奪洱海地區的當務之急。之後,又經過了4次戰爭,安戎城終於又回到了唐朝手中。吐蕃曾多次派兵反攻,皆失敗而去,兩城的收復,不僅鞏固了唐在西南地區的統治,也為南詔的興起創造了條件。
三、宋揮玉斧
「宋揮玉斧」這一典故說的是:北宋太祖趙匡胤在平定四川之後,手持玉斧(文房玩物)沿地圖的大渡河一劃,說:「此外非吾有也。」意思是宋朝再不要大渡河以外的地方了。這並不是因為宋朝不想要大理國這塊土地,而是因為北宋不像漢唐那樣國力強盛、疆域遼闊,當時北宋國勢貧弱,已無力再進攻雲南;加之宋太祖錯誤地總結唐朝扶持南詔而南詔叛唐的教訓,因此將雲南劃在疆域之外。
而實際上,大理國自建國以來,與宋朝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公元965年,當宋統一蜀地時,大理國立即派建昌(今四川西昌)的官員送牒入宋朝表示祝賀。968年,大理國又派使臣帶牒到宋朝要求通好。976年,白王請求內附,太宗冊封大理國國王為「雲南八國郡主」。1115年,大理國與宋朝正式建立臣屬關系,而這一關系一直延續到大理國滅亡。反映大理國與宋朝關系密切的另一個側面是以市馬為紐帶的經濟文化交流。宋朝的戰馬主要來自北方,稱為「陝馬」。宋朝南渡以後,陝馬來源斷絕,不得不主要依靠來自大理的戰馬。而馬市的繁榮,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大理國與宋朝之間相互依存、親密友好的關系。
四、元跨革囊
1253年,蒙古大汗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率軍進攻雲南,計劃先滅大理,對南宋形成包圍態勢,最後消滅南宋,統一全國。忽必烈率十萬大軍來到金沙江畔,可是面臨著洶涌的金沙江水,蒙古軍隊無法渡江。正在為難之間,當地少數民族獻策,用革囊做筏子渡江。革囊即羊皮囊(也有用牛皮做的)。可用單個革囊縛在身上作漂浮器材渡江,也可多個皮囊連綴為筏子。於是忽必烈大軍就用革囊以及皮筏渡過金沙江,滅了大理國,將雲南歸於元的統治之下。
第二年忽必烈班師回朝,留下大將兀良合台戍守雲南,繼續平定大理各部。經過兩年多的征討,1256年大理國王段興智舉國歸附蒙古。之後,兀良合台向朝廷建議在雲南設置郡縣,設官料理民情。朝廷贊同並支持了他的建議,加封他為大元帥,賜給銀印,鎮守雲南。
元統一全國之後,1273年,忽必烈從親信大臣中派選回回人賽典赤·瞻思丁出任雲南省平章政事,到雲南籌建雲南行省,他也成為了雲南第一任行省長官。1276年將雲南行省所定的路、府、州、縣上報朝廷,並把雲南的政治中心從大理轉移到昆明。他在任期間,一方面整頓吏制、加強統一,穩定了社會。另一方面鼓勵農業,發展經濟,在全省各地大規模的實行屯田,並帶人修築了松花壩水庫這一沿用至盡的利民工程,水庫的修建降低了滇池的水位,不僅使滇池及其水系周圍的農田受益,而且在滇池的周圍形成了萬畝良田。
五、三征麓川
明朝朱元璋治理雲南諸族群的基本原則是「非為制其不叛,重在使其無叛」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明王朝採取了許多重要的舉措,企求在雲南的統治長治久安,並且的確取得了超過前代的巨大成就。但是,自明代統一雲南以後,當地族群的動亂此起彼伏,不絕於史。
最大的動亂是在明正統年間麓川(今雲南德宏瑞麗)思氏的反叛。至正初年,思可法崛起於勐卯,勢力逐漸擴大,於是設置平緬宣慰司
任命思可法為宣慰使。元末,思可法乘中原爭擾,兼並金齒各部,稱雄一方。
1382年,思倫法繼承職務,1385年思倫法調集10萬兵力又攻佔景東。1388年,思倫法以5萬兵力,大象百餘只,發動「定邊之戰」。沐英率
15000精騎,晝夜兼行,直奔定邊,大破象陣,殲滅了思氏的有生力量,思倫法敗退麓川。1389年,思倫法請降朝貢。為了穩定局勢,明朝廷於
永樂年初分設麓川、木邦、孟養、緬甸四個宣慰司。以後一直到明宣德年間,各部之間雖然有一些小糾紛,但是大體上安定。1413年,思任法繼任麓川宣慰使,他極力想要恢復他的父親思倫法所失去的失地,多次與鄰近的土司發生爭端。1438年,鎮守雲南的黔寧王沐晟開始調集大兵征討思任法,可軍事進展不順利,主將方政戰死,沐晟也因害怕朝廷怪罪而暴死。沐昂再次出兵,但是也無成效。思任法想要派遣使臣進貢朝廷以示修好,但是朝廷想徹底的解決麓川的爭端問題,於是在1441年、1443年、1448年三次派王驥率大軍征討麓川。「連年用兵,死者十七八,軍資爵賞不可勝計」。大軍三次征討麓川,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助長了思任法與其他三個宣慰司的爭奪。
1449年,因北方空虛,瓦剌攻入土木堡,明軍大敗,明英宗被擄走。可以說,瓦剌是「土木之變」的罪魁禍首,王驥三征麓川是導致「木之變」的根源。
六、改土歸流
明朝在平定雲南之後就根據雲南少數民族的特點,在廣大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並不斷的使之完善。可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土司制度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已經不再適合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和中央的統治了。它雖然在歷史上起過有益的作用,但是本身這一制度就有不少的弊端。
土司統治下,土司世官其土,世有其民,對所屬人民有生殺予奪的權力,「主僕之分,百世不移」。土司統治下,人民生活艱難,同時也嚴重的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土司之間,土司內部也時常斗爭,相互搶劫村寨,濫殺無辜,使人民遭殃,影響了邊疆的穩定。土司擁有自己的武裝,他們利用自己的兵丁鎮壓當地人民,抗命朝廷,叛亂不絕。土司制度的長期存在,不利於國家的統一。隨著歷史的發展,土司制度的落後性與弊端日益突出。廢除土司制度已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於是,在明朝末年的時候,在一些條件比較成熟的地方首先就廢除了土司,改以流官取代土官,實行改土歸流。
可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大規模的改土歸流主要是發生在清代雍正年間,主持西南改土歸流的是雲貴總督鄂爾泰。鄂爾泰認為土司制度是西南邊疆的最大隱患,必須盡早盡快解決。只有將橫暴桀驁的土司逐漸擒拿,在其統治地區逐漸改設流官,才是治本的方法。否則是不能解決西南邊疆的穩定和安寧的。
鄂爾泰的改土歸流主要以政治手段即招撫為主,在一些地區也通過武力強制實行改土貴流。經過雍正年間的改土歸流後,雲南境內的土司所剩已不多,剩餘土司中的大部分一直延續到20世紀50年代。
改土歸流後,清政府在原土司領地分別設置府、州、廳、縣,委派有任期、非世襲的流官進行直接統治,實行和內地一樣的各項制度,如設立保甲、編制戶口、丈量土地、釐定租稅、清查錢糧、建立學校、推廣儒學等。這不但促進了西南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教育的進步,也大大加強了清王朝在雲南的統治,使雲南邊疆與內地在政體上統一,進一步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七、反清起義
杜文秀領導的回民起義。
19世紀,雲南的地主商人之間為爭奪土地與礦權時常發生爭執,經濟權益的爭斗常常導致鄉紳權力之爭。由於宗教信仰的不同和風俗習慣的差異,這些斗爭逐漸演變成為漢族地主商人和回族地主商人之間的沖突,這些沖突日益激化。1845年,永昌府發生回漢互斗,官吏袒護漢人,大殺城內回民。1847年,杜文秀赴京控告永昌府殘殺回民之事,清廷改變了態度,支持回民。永昌漢人起而反對官府,再次攻殺回民。清政府前後態度不一致,意在擴大矛盾,使回漢自相殘殺。1856年5月,昆明發生回漢沖突,雲南巡撫下令對「滋事」回民,格殺無論。昆明城內外,大肆搜殺回民三天,殺死回民約三千人。繼而全生之內,不斷的出現燒殺回民的慘劇。回民在忍無可忍,退無可退,求助官府主持公平的希望徹底破滅之後,憤慨而勇敢的舉起了起義的大旗。回民起義在各地風起雲涌,不久匯成兩支大軍:一支由馬如龍、馬德新為首,活動在滇南和滇東地區;一支由杜文秀領導,戰斗在雲南西部。
1867年,杜文秀派二十萬大軍包圍昆明城,久攻不下。1869年清軍反攻,起義軍失利,退回滇西。1872年,清軍圍困大理,杜文秀服毒就義,起義失敗。
李文學領導的彝族人民起義。
在太平天國起義的影響下,彝族貧苦農民李文學在太平軍戰士王泰階、李學東的幫助下,於1856年5月,率領五千多農民,在彌渡縣瓦盧村天生營誓師起義。太平天國失敗後,清軍於1870年進攻哀牢山區,王泰階、田四浪不幸犧牲。1872年,李文學支持杜文秀起義失敗,不幸被俘,第二年慘遭殺害。起義軍將士在首領被害之後還英勇抵抗,最後義軍將士或犧牲、或失散,起義失敗。
八、保疆斗爭
景頗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19世紀初,英帝國侵入緬甸後,企圖從雲南開辟一條自印度、緬甸到中國長江流域的通道。1831年,英國陸軍大尉斯普萊由印度經緬甸到雲南考察回國後,給英國政府寫報告,建議修築從緬甸仰光到雲南的鐵路。他的建議受到英國大資本家的重視,他們積極推動入侵雲南,開辟市場的活動。不久英國取得了在緬甸伊洛瓦底江自由貿易的權利。1874年,英國派遣伯朗率領二百餘人的武裝探測隊由緬甸進入雲南。同時,英國駐華公使派翻譯官馬嘉理從上海到雲南,前往中緬邊境迎接伯朗。馬嘉理沿途收集情報,在騰沖繪測地圖,激起了騰沖人民的反對。騰沖地方官員將他護送出境。他到了緬甸和伯朗會合後,於1875年率領武裝隊伍侵入今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邊疆各族人民義憤填膺,自動組織起來保衛祖國門戶,並得到雲貴總督岑毓英的支持。當馬嘉理率領先頭部隊到達盈江芒允、雪列時,景頗族、傣族、漢族群眾200多人將他們包圍住,勒令他們退出中國邊境,馬嘉理竟悍然開槍大、打死邊民。憤怒的民眾將馬嘉理及其隨從消滅在雪列戶宋河邊。此後,參加戰斗的群眾增加到了6千多人,乘勢將伯朗率領的英軍包圍起來。伯朗縱火燒山,乘煙霧彌漫逃脫,退出了中國邊境。
苗族人民的抗法斗爭
1883年至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和駐雲南清軍是抗擊法軍的主力,在西線大捷中給法軍以沉重的打擊。1884年法國軍隊入侵麻僳坡、馬關兩縣,當地猛峒苗族首領項崇周帶領苗族、瑤族、壯族、漢族等民眾數百人,用大刀、毒弩、火銃經過大小數十次激戰激退一千多以洋槍洋炮武裝的法國侵略軍,收復失地約七千平方公里。1855年,法國侵略者在猛峒一帶橫行霸道,項崇周率領苗族人民,在蒙通、船頭、扣林等地襲擊殲滅法國軍士200多人,擊退從黃樹皮、清永河前來救助的數百名援兵,迫使法軍退出中國邊境,不敢再踏入中國領土一步。法國軍隊曾多次派遣使者以重利厚禮誘惑項崇周,但他毫不為動,大義凜然,庄嚴宣告苗族是中國人,誓死保衛自己居住的中國領土,決不服從法寇。1889年中法會勘滇越邊界時,項崇周參與堪界工作,並提供邊界歷史資料,據理力爭,保衛國土,維護國家主權。清政府加封他為邊防團練營管帶,准許子孫世襲,並題賜「廟中之豪傑,邊防如鐵統」的巨大匾額。
僳僳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1900年,英國侵略者侵佔片馬地區,當地僳僳族人民聯合景頗族、白族、漢族民眾在土把總左孝臣的領導下,群起反抗,將侵略軍逐出國境。1911年初,英國軍隊再次侵入片馬地區,左孝臣在抗擊英國侵略軍中壯烈犧牲。;僳僳族人民在僳僳族管事勒黑攝帕率領下,奮力抵抗。僳僳族人民的抗英斗爭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聲援和支持。在僳僳族和邊境各族人民的打擊下,英國被迫正式承認片馬、古浪、崗房三個僳僳族村寨是中國領土,卻在當時私立界樁,建造營房,企圖長期霸佔。第一此世界大戰爆發後,英軍一度撤離。1922年,英軍卷土重來,再次侵佔片馬地區。在1961年簽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邦邊界條約》中,緬甸政府同意將屬於中國的片馬、古浪、崗房歸還中國。
佤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英帝國佔領緬甸後,就把侵略魔爪伸到我國雲南西部的阿佤山區。他們不斷的派遣傳教士、探險隊進入阿佤山區收集情報,以金錢利誘、收買當地頭人酋長。班洪、班老、永班三個佤族部落之間盛產銀礦,1934年1月,英國派軍隊侵佔銀礦。班洪、班老佤族首領胡玉祿、胡玉山、胡忠華等召集十七個佤族部落首領歃血為盟,奮起抵抗英軍,保衛礦區。英軍沿南滾河推進,焚燒班老寨,班老王胡玉祿率領全寨男女老少退據龍頭山誓死不降。在當地傣族、漢族人民的支援下,擊退英國侵略軍,收復失地。1941年英國利用抗日戰爭面臨危機之時,以封閉滇緬公路相威脅,以換文方式同中國政府在阿佤山劃定一條有利於英國的邊界線,即所謂的「1941年線」,但未能在這條線上實際堪界,樹立界樁。在1961年簽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邦邊界條約》中,緬甸政府同意把班洪、班老地區歸還中國。
傣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1891年英國組織兩個「探險隊」擅自侵入雲南邊疆傣族地區測繪地圖,收集情報。一隊沿伊洛瓦底江進入德宏地區。當英國探險隊到盈江縣干崖土司所屬銅壁關西側時,剛承襲干崖宣撫使的傣族土司刀安仁率領傣族和漢族民眾阻止英國探險隊的深入。與英國人對峙幾個月後,擊退英軍。不甘心失敗的英國軍隊再次侵入干崖,攻打天馬、漢龍兩關。刀安仁領導傣族人民奮起抵抗,將英國人驅逐出境。1898年英軍侵犯大青樹營盤,刀安仁率領傣族和景頗族等邊境民眾堅持抗擊英軍八年。使英國入侵德宏地區的陰謀未能得逞,為保衛邊疆,維護祖國領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另一支英國「探險隊」約500人,經阿瓦山、孟連、勐遮、勐海抵達允景洪。當他們到達孟連時,明目張膽地將英國國旗插在白鶴山上,並召集當地的傣族民眾開會,鼓吹孟連如果歸附英國,傣族人民就會有「好日子」過。愛國的傣族人民不理睬他們的胡言亂語,砍到了英國國旗以示抗議。探險隊到勐遮、勐海時,傣族人民關門閉戶,不賣任何食品給侵略者,拒絕他們進入村寨。他們到允景洪時,再次把英國國旗豎起來,利誘車里宣慰寫投降書。他們的強盜行經立即遭到傣族人民的反抗。宣慰議事庭大臣都隆臘華嚴正警告英國人:車里是中國的領土,不準他們在中國的領土上胡作非為。隨即下令,全境居民不得賣食物給擅自闖入的英國人吃,不準他們進入村寨,並把英國國旗給扯了下來。這些英國人只好灰溜溜的離開西雙版納。當他們路過阿瓦山時,又遭到佤族人民的嚴重警告,不準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勒令他們全部下馬,否則全部擊斃,「探險隊」的英國人只好乖乖的下馬鼠竄而逃。
3. 青海湖游記
青海省,處於我國西北位置,在那裡,存在著許許多多讓人驚嘆的美景:荒涼而又美麗的騰格里大沙漠、神秘而又歷史悠久的西夏王陵等等。不過,給我留下最多印象的並不是它們,而是那碧波粼粼的青海湖。
青海湖,是一個很奇特的地方,它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內陸湖泊,它有著各種各樣古老的傳說和稀有的湟魚,而且,你知道嗎?它居然還是一個鹹水湖!青海湖的秘密還有很多而這個暑假,我就要去那裡一探究竟!
青海湖不僅僅是湖美,就連它旁邊的農田、公路、天空,甚至是雲朵都美麗異常。
過了一會兒,我們終於到達了青海湖,一下車,一片如畫的風景瞬間映入了我的眼簾:天空瓦藍瓦藍的,湖水在天空的映照下,也變成了藍色,這讓我想起了王勃的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放眼望去,無邊的湖水與湛藍的天空恰似一幅畫中的漸變,從碼頭上繼續往前走,我們看見路邊的淺水區域游著許許多多的湟魚,我想它們應該是被人放生的吧!之後,我們坐上了去沙島的遊船到了沙島。
沙島,顧名思義,就是一座有很多沙的島,這座島的奇特之處在於:它根本就不像是個島,而是像一片乾旱的沙漠,那裡到處都是沙子,你要說它是沙灘呢,它又太大了,你要說它是沙漠吧,它又太小了,植被也太多了,它到底算什麼呀?在島上,青海湖的景象也一樣美麗,遠處的高山似乎是守衛青海湖的巨人,而之前的藍色加上白雲的白,沙子的黃,和綠的發黑的山,構成了一幅自然的風景畫。在島上,我玩的很開心,從觀光道上走過,就像是從天堂走過一樣!
其實,地球上有很多和九寨溝一樣的美景,但是,由於人類的活動,大部分這樣的美景已經消失了,青海湖近年來也因為人類的活動而持續縮小,希望我們愛護環境,看到更多的美景!
4. 遲吉生游記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遲吉生游記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中央大專街旁的聖索菲亞教堂,
偽滿屬皇宮的雕欄玉砌,
古盛京那夕陽下的歷史,
泰山日觀峰巔那企盼的目光。
晨曦中故宮雄偉的建築,
悠然的海河從津城流過,
渣滓洞中曠野的呼告,
黃浦江旁崛起的東方明珠。
日出喚醒了鄂爾多斯草原上的羊群,
嫩草紮根於河北的壩上,
西夏王陵在賀蘭山闕述說著凄涼,
月牙泉在沙漠中孕育著生命的奇跡。
雪蓮在天山博格達峰迎風綻放,
青海湖畔經幡飄逸的閃動,
珠峰腳下朝聖者千年不逝的永恆,
雲岡石窟傳承著跨朝的文化。
一顆晶瑩的淚從九寨諾日朗瀑布垂下,
清風掠過麗江古城外那記載年輪的水車,
奔騰高亢的水歌從黃果樹清脆傳來,
盞盞漁燈在灕江上輕描淡寫的晃過。
錦綉中華譜寫了祖國版圖的和諧,
九曲溪旁那展覽千年的玉女峰,
天涯海角旁海誓山盟的記憶。
當國旗第一次在維多利亞海港冉冉升起,
大三巴牌坊流下了思念憂郁的淚,
日月潭邊那對祖國懷抱的嚮往。
烏篷船盪開了周庄的春帷,
西湖詮釋了億萬人的幽夢……
5. 銀川黃河外灘游記作文500字
銀川緊靠著騰格爾大沙漠,但它卻仍可以生長各種各樣的水果,其中的枸杞,可謂是天下第一,因此銀川就有了「枸杞之鄉」的美譽。銀川的風景名勝很多,有國家4A級景區沙湖和沙坡頭,還有西夏王陵、影視城等。我們2006年8月5日乘飛機到銀川的第二天就去了沙坡頭。
沙坡頭位於寧夏省的中衛市。要從銀川到中衛市,需要乘汽車在京藏高速公路上行使2個多小時才能到達。高速公路兩旁種滿了稻穀、高粱、枸杞等植物,透過車窗,可以欣賞到由金燦燦的稻穀、紅橙橙的高粱和紅彤彤的枸杞,加上繁枝茂葉構成的格外美麗的田園風光,真是漂亮極了。當我忘情地沉浸在飽覽塞上江南的農田美景之中時,時光卻飛速地消逝,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中衛市。在中衛的鬧市中心,我們稍事休息並用午餐,我首次品嘗到美味可口的手扒羊肉和紅燒駝掌,真是令我久久回味,難以忘懷。離開中衛的鬧市區,車行20多分鍾就到了我們要去的目的地——沙坡頭。
從沙坡頭的大門往下看去,奇景盡收眼底——最上層是一片大沙漠,中間是一片綠洲,最下層是滔滔黃河。頓時,一種「沙漠流水綠成陰,難得美景任我游」的沖動驅使我急切地要置身這如畫的奇景中。於是,我在徒步行走、搭乘索道和乘坐滑板的三種方式中選擇坐滑板滑沙通過沙漠。乘坐滑板滑沙跟沖浪差不多,所不同的是沖浪是站著沖,沖的是水浪;而滑沙是坐著滑,滑的是沙浪。沙漠與綠洲緊密相連,過了沙漠也就到了綠洲。那種綠洲的清涼宜爽頃刻就將沙漠的如火如炙一掃而光,給人以截然不同的愜意之感。在綠洲中穿行,很快就到了黃河岸邊。黃河滔滔不絕,黃浪翻滾,一瀉千里。黃河上的筏子非常特別,它的名字叫「羊皮筏」,是用整隻的羊皮縫制並充氣後,固定在粗大的竹竿上而形成的水筏。乘坐在羊皮筏上,在湍急的黃河中順流而下,一顛一簸的,好象一不小心就會掉到河裡似的,給人既提心吊膽又刺激無比的特殊感覺,真可謂驚心動魄、終身難忘。
不知不覺,天已近黃昏,雖然同伴們的游興未盡,也只好結束一天的快樂之旅
6. 寫得好的青海湖游記作文
青海省,處於我國西北位置,在那裡,存在著許許多多讓人驚嘆的美景:荒涼而又美麗的騰格里大沙漠、神秘而又歷史悠久的西夏王陵等等。不過,給我留下最多印象的並不是它們,而是那碧波粼粼的青海湖。
青海湖,是一個很奇特的地方,它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內陸湖泊,它有著各種各樣古老的傳說和稀有的湟魚,而且,你知道嗎?它居然還是一個鹹水湖!青海湖的秘密還有很多而這個暑假,我就要去那裡一探究竟!
青海湖不僅僅是湖美,就連它旁邊的農田、公路、天空,甚至是雲朵都美麗異常。
過了一會兒,我們終於到達了青海湖,一下車,一片如畫的風景瞬間映入了我的眼簾:天空瓦藍瓦藍的,湖水在天空的映照下,也變成了藍色,這讓我想起了王勃的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放眼望去,無邊的湖水與湛藍的天空恰似一幅畫中的漸變,從碼頭上繼續往前走,我們看見路邊的淺水區域游著許許多多的湟魚,我想它們應該是被人放生的吧!之後,我們坐上了去沙島的遊船到了沙島。
沙島,顧名思義,就是一座有很多沙的島,這座島的奇特之處在於:它根本就不像是個島,而是像一片乾旱的沙漠,那裡到處都是沙子,你要說它是沙灘呢,它又太大了,你要說它是沙漠吧,它又太小了,植被也太多了,它到底算什麼呀?在島上,青海湖的景象也一樣美麗,遠處的高山似乎是守衛青海湖的巨人,而之前的藍色加上白雲的白,沙子的黃,和綠的發黑的山,構成了一幅自然的風景畫。在島上,我玩的很開心,從觀光道上走過,就像是從天堂走過一樣!
其實,地球上有很多和九寨溝一樣的美景,但是,由於人類的活動,大部分這樣的美景已經消失了,青海湖近年來也因為人類的活動而持續縮小,希望我們愛護環境,看到更多的美景!
7. 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在哪裡
在
歷史的可愛之處往往以正史掩蓋其本來面目。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途中病逝海原,其陵墓所在地已成為世界之謎,當下眾說紛紜,筆者就搜集到的資料做了以下大膽推測:
關鍵詞一:古墩子
古墩子(由海原縣城向西到西安鎮過西安州古城,大約30公里路程),是一座圓土包,底部直徑在30米左右,高8米左右,周圍散落著大量的殘磚斷瓦,有藍磚布瓦、琉璃瓦等。其建築形式與皇家氣派的西夏王陵沒有什麼區別。有人說是是成吉思汗的陵墓,有人說是西夏國的祭祀台,有人說是「天都大王」野利遇乞的陵墓,眾說紛紜,迷霧團團。
關鍵詞二:亂堆子
亂堆子,即海原縣曹窪鄉亂堆子村,那裡有很多像墓堆的土丘。傳說這些土丘曾被塗抹成白色的圓包。據《蒙古源流》書載:成吉思汗去世後以輦奉柩,至於所卜久安之地,因不能請出金身,遂建白屋八間供養庇護。據當地老百姓講這里曾經就建有白屋八間。
關鍵詞三:掌印石
掌印石的發現也佐證了上述這一點,據《塞外雜識》載:「元人陵墓所在,不令人知。葬後必驅萬馬踏之使平,至草長無跡乃至。」於是蒙古民族在埋葬親友時,會將一子駝在葬前殺死,使母駝目睹慘狀(當時母駝會急的像發了瘋一樣,為了防止發瘋的母駝四處傷人,士兵就搬來一塊巨石,在中間鑿上一個窟窿,並插上木杠,栓住母駝)。因為駱駝敏感、長壽,又有驚人的記憶力,謁墓時把母駝前來,自會找到子駝被殺地,抬頭哀鳴,人們便知陵墓之所在。在曹窪鄉的一條溝里,人們發現了這塊二百餘津重的巨石,上面有插木杠栓母駝所鑿的孔和士兵們為穩住巨石而留下的手掌印。
關鍵詞四:駱駝台
駱駝台,在海原縣曹窪鄉脫烈村的南面有個叫「駱駝台」的地方。據說這里供養著蒙古人的神駝,也是祭祀神駝的高台神壇。元末人葉子奇在《草木子》一書中對成吉思汗去世後用墓地深埋,萬馬踏平,殺死子駝的描寫正與《塞外雜識》不謀而合,「駱駝台」就應該是供養駱駝的地方。
關鍵詞五:海喇都與哈老徒
來過海原的人都知道,街心廣場被命名為「海喇都廣場」。其實海原在元代時叫「海喇都」,清乾隆年間改名海城,1914年民國時期又改名為海原縣。當成吉思汗征西夏時到達此地,看到此處水草豐美,景色怡人,不禁發出:「將忘之國可以寨之,太平之國可以營之;飢餓之鹿可以果腹,耄耋之人可以息止」的感嘆,據《元史》(卷一)記載: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成吉思汗)崩於薩里川哈老徒之行宮。「薩里川「蒙語意為」黃土平原「,與海原地貌相符;「哈老徒」蒙語意為前哨、前鋒、哨位。鑒於明代以來海原就有「海喇都」的蒙古語地名,與「哈老徒」發音十分相近,釋義也完全一樣,所以「哈老徒之行宮」就是如今的海原縣城。海原縣城就是成吉思汗去世的地方。而《海原縣志》(光緒年)里有「元世祖取靈州,進兵鹽池州,命豫王(察哈台,成吉思汗次子)建國西安州」的記載,顯然,元代在攻打西夏時,在海原縣建立過行宮。2000年在改造海原縣城時曾分別出土了元代行宮建築物及構件、元代瓷器等金幣銀幣。
據以上可以大膽推測:成吉思汗去世時的行宮就建在今海原縣海喇都廣場。
成吉思汗陵墓就在今海原縣曹窪鄉脫烈村附近。由上述亂堆子、掌印石、駱駝台加之當地有不少元代遺址,而當地的脫烈村(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漢語音譯的兩種異寫),是當年拖雷駐扎的大方。附近還有花壇寺(祭祀駱駝的廟宇)遺址,其城池遺址依山而建,與阿拉善左旗的古城如出一轍,和唐宋西夏古城有迥然不同。
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的曹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