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頭遺址農業
⑴ 我國最早的農業出現在哪個社會歷史時期
中國農業發生於新石器時代。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是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
⑵ 原始農業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1萬年前
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抄,處於間冰期,氣候轉為較溫暖濕潤,草本作物生長較為茂盛,禾本科植物增多,人們更易於採集到野生穀物,也會更加珍惜這些野生穀物。人們先是注意加以保護,然後嘗試進行種植。一旦嘗試成功,就會加以推廣。農業也就誕生了。
因此最初的農業生產是完全模仿野生穀物的生長過程,將採集的野生穀物撒在地上,讓它自然生長,到成熟時用手摘取,這是最原始的農業生產方式。民族學的資料為我們提供了生動的例證:雲南的獨龍族就是將野生稻的種子撒在草地上,然後把草拔下來,既清除了影響農作物生長的雜草,又可利用帶起來的泥土掩埋種子。農作物長大後,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擋陽光,則把這些樹枝和雜草折斷,讓作物在陽光下生長。(2)
與此階段同步的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可能還有河北徐水南庄頭等遺址,以及華南地區的一些洞穴遺址,如廣東英德牛欄洞(距今10000年)、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距今9000年)等。這一階段原始農業的耕作方式,也被稱為「火耕」或"刀耕火種」。
⑶ 古代農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手工業源自農業,當農業生產力發展之後,能夠提供富裕勞動力時,才有了手工業誕生的可能。因為農業生產發展了,所以人們產生了更多的非生存方面的要求,更有了手工業誕生的可能。手工業源自農業,部分手工業是專門生產農業生產的工具。商業是手工業發展之後的事情。
(3)南庄頭遺址農業擴展閱讀:
農業的起源——
有關中國農業起源的問題,是學術界十分關心的課題。中國考古學界幾十年來一直把它作為一個重要的學術課題進行探索,在江淮河漢諸流域及廣大地域內進行調查、發掘,發現了一批遺址,如廣西桂林甑皮岩、江西萬年仙人洞、河北徐水南庄頭、湖南澧縣彭頭山等地點。
前兩處遺址的年代距今約八、九千年。武安磁山遺址和新鄭裴李崗遺址的年代,也比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年代要早,距今已有七八千年之久。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1986年在河北省徐水縣發現的南庄頭遺址。
在發掘的60餘平方米的范圍內,發現了一條小灰溝和草木灰層,出土了獸骨、禽骨、鹿角、蚌、螺殼、木炭、石料,以及石器、骨角器、木板、木棒、夾沙紅陶片等與居民生活有關的遺物。特別是作為穀物加工工具的石磨盤和石磨棒在遺址中出土,說明當時已有農作物栽培業出現。
據碳14測定,它的年代為距今10510±u65297X10—9690±u65305X5年(未作校正)。它比磁山文化還早,甚至比江西萬年仙人洞、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還早千年之久。它是中國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年代最早的一處,因此,它把中國農業起源的時間上推至萬年以前。
⑷ 原始農業出現在大約多少年前
1萬年前
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處於間冰期,氣候轉為較溫暖濕潤,草本作物生長較為茂盛專,禾本科植物增多屬,人們更易於採集到野生穀物,也會更加珍惜這些野生穀物。人們先是注意加以保護,然後嘗試進行種植。一旦嘗試成功,就會加以推廣。農業也就誕生了。
因此最初的農業生產是完全模仿野生穀物的生長過程,將採集的野生穀物撒在地上,讓它自然生長,到成熟時用手摘取,這是最原始的農業生產方式。民族學的資料為我們提供了生動的例證:雲南的獨龍族就是將野生稻的種子撒在草地上,然後把草拔下來,既清除了影響農作物生長的雜草,又可利用帶起來的泥土掩埋種子。農作物長大後,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擋陽光,則把這些樹枝和雜草折斷,讓作物在陽光下生長。(2)
與此階段同步的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可能還有河北徐水南庄頭等遺址,以及華南地區的一些洞穴遺址,如廣東英德牛欄洞(距今10000年)、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距今9000年)等。這一階段原始農業的耕作方式,也被稱為「火耕」或"刀耕火種」。
⑸ 為什麼要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因地制宜、特色發展。要結合資源稟賦、人文歷史、交通區位和產業特色,在適宜區域,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適度發展,主要是為了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
農業主要特徵:
(一)地域性
農業生產的對象是動植物,需要熱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條件。不同的生物,生長發育要求的自然條件不同。世界各地的自然條件、經濟技術條件和國家政策差別很大。因此,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二)季節性
(三)周期性
動植物的生長大於有著一定的規律,並且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自然因素(尤其是氣候因素)隨季節而變化,並有一定的周期。所以,農業生產的一切活動都與季節有關,必須按季節順序安排,季節性和周期性很明顯。
(5)南庄頭遺址農業擴展閱讀:
有關中國農業起源的問題,是學術界十分關心的課題。中國考古學界幾十年來一直把它作為一個重要的學術課題進行探索,在江淮河漢諸流域及廣大地域內進行調查、發掘,發現了一批遺址,如廣西桂林甑皮岩、江西萬年仙人洞、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河北徐水南庄頭、湖南澧縣彭頭山等地點。
前兩處遺址的年代距今約八、九千年。武安磁山遺址和新鄭裴李崗遺址的年代,也比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年代要早,距今已有七八千年之久。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1986年在河北省徐水縣發現的南庄頭遺址。
在發掘的60餘平方米的范圍內,發現了一條小灰溝和草木灰層,出土了獸骨、禽骨、鹿角、蚌、螺殼、木炭、石料,以及石器、骨角器、木板、木棒、夾沙紅陶片等與居民生活有關的遺物。特別是作為穀物加工工具的石磨盤和石磨棒在遺址中出土,說明當時已有農作物栽培業出現。
據碳14測定,它的年代為距今10510±u65297X10—9690±u65305X5年(未作校正)。它比磁山文化還早,甚至比江西萬年仙人洞、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還早千年之久。它是中國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年代最早的一處,因此,它把中國農業起源的時間上推至萬年以前。
⑹ 農業 是什麼
農業是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產業。農業屬於第一產業,研究農業的科學是農學。農業的勞動對象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獲得的產品是動植物本身。農業提供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品。
有關中國農業起源的問題,是學術界十分關心的課題。中國考古學界幾十年來一直把它作為一個重要的學術課題進行探索,在江淮河漢諸流域及廣大地域內進行調查、發掘,發現了一批遺址,如廣西桂林甑皮岩、江西萬年仙人洞、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河北徐水南庄頭、湖南澧縣彭頭山等地點。前兩處遺址的年代距今約八、九千年。武安磁山遺址和新鄭裴李崗遺址的年代,也比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年代要早,距今已有七八千年之久。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1986年在河北省徐水縣發現的南庄頭遺址。在發掘的60餘平方米的范圍內,發現了一條小灰溝和草木灰層,出土了獸骨、禽骨、鹿角、蚌、螺殼、木炭、石料,以及石器、骨角器、木板、木棒、夾沙紅陶片等與居民生活有關的遺物。特別是作為穀物加工工具的石磨盤和石磨棒在遺址中出土,說明當時已有農作物栽培業出現。據碳14測定,它的年代為距今10510±u65297X10—9690±u65305X5年(未作校正)。它比磁山文化還早,甚至比江西萬年仙人洞、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還早千年之久。它是中國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年代最早的一處,因此,它把中國農業起源的時間上推至萬年以前。
中國農業的生產結構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但數千年來一直以種植業為主。由於人口多,耕地面積相對較少,糧食生產尤佔主要地位。在傳統觀念中,種植五穀,幾乎就是農業生產的同義語。種植業即狹義農業。50年代以後,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等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增長,但它們在農業總產值構成中的比重,總的變化不大。1979年以後由於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並確定了「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農村經濟從較為單一的經營向多種經營的商品經濟轉化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等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增長,情況才開始出現引人注目的變化。
⑺ 古代農業的基本特徵
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主要特徵有:
1.重農抑商是中國古代統治者採取的基本農業經濟政策。
2.農業是古代中國最基本的經濟形式。農業耕作工具的發明和改進,比較成熟的農業技術和相對完備的農業管理是中國古代經濟突出的特徵之一。
3.以小農戶 個體經營為基本形式的自然經濟是中國經濟的基本形態。
4.歷代統治者都制定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並通過調整使生產關系得到改善,為農業經濟發展創造條件。
5.歷代統治者都重視水利的興修。
6.經濟重心由北方逐漸南移到江南,是我國農業的地域分布特點
(7)南庄頭遺址農業擴展閱讀:
中國農業發生於新石器時代、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是世界業起源地之一。精耕細作程業是對中國傳統農業精華的一種概括,指的是傳統農業的一個綜合技術體系。
萌芽於夏商周時期,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是技術成形期,隋唐宋遼金元是精耕細作的擴展期,明清是深入發展期、為了提高土地生產率,人們通過提高耕作技術來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充分發揮土地潛力,在北方形成耕耙耱枝術在南方形成耕耙耖技術。
它作為一個重要的學術課題進行探索,在江淮河漢諸流域及廣大地域內進行調查、發掘,發現了一批遺址,如廣西桂林甑皮岩、江西萬年仙人洞、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河北徐水南庄頭、湖南澧縣彭頭山等地點。
前兩處遺址的年代距今約八、九千年。武安磁山遺址和新鄭裴李崗遺址的年代,也比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年代要早,距今已有七八千年之久。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1986年在河北省徐水縣發現的南庄頭遺址。
在發掘的60餘平方米的范圍內,發現了一條小灰溝和草木灰層,出土了獸骨、禽骨、鹿角、蚌、螺殼、木炭、石料,以及石器、骨角器、木板、木棒、夾沙紅陶片等與居民生活有關的遺物。
特別是作為穀物加工工具的石磨盤和石磨棒在遺址中出土,說明當時已有農作物栽培業出現。據碳14測定,它的年代為距今10510±u65297X10—9690±u65305X5年(未作校正)。
它比磁山文化還早,甚至比江西萬年仙人洞、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還早千年之久。它是中國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年代最早的一處,因此,它把中國農業起源的時間上推至萬年以前。
根據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農業可分為原始農業、古代農業、近代農業和現代農業。近代農業指手工工具和畜力農具向機械化農具轉變、由勞動者直接經驗向近代科學技術轉變、由自給自足的生產向商品化生產轉變的農業。
現代農業指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現代生產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
農業的根本特點是經濟再生產與自然再生產交織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長繁育規律和自然條件的制約,具有強烈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生產時間與勞動時間不一致;生產周期長,資金周轉慢;產品大多具有鮮活性,不便運輸和儲藏,單位產品的價值較低。
⑻ 新石器中期黃河流域有哪些重要的考古學文化
(一)新石器時代早期
黃河中游及附近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根據諸多遺址內出土木炭的碳14測定年代來看,其年代一般在距今8 000~7 000年之間,也發現有距今10 500~9 700年左右的遺存。早期遺存已被考古界命名的考古學文化有「老官台文化」、「磁山文化」和「裴李崗文化」等;另有考古新發現的南庄頭遺存值得特別注意。
1、南庄頭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1]
南庄頭遺址位於河北省徐水縣高林村鄉南庄頭村東北兩公里處,面積約20 000平方米。碳14測定年代為距今9 700~10 500年左右,是我國新石器早期的重要文化遺存,填補了從舊石器晚期文化到磁山、裴李崗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段空白。這個發現對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過渡,對我國原始農業、家畜飼養及陶器的起源等課題的研究,均有重要意義。
南庄頭遺址發現的遺跡有:溝、灰溝、灰坑、草木炭(灰)層、用火遺跡等。
發現的生產工具和食物加工工具有:石磨盤、石磨棒、塊狀石製品、片狀石製品、骨錐、骨鋤、骨鏃、鹿角錐等。
發現陶片50多片燒制火候低,質地極疏鬆的夾砂灰陶和夾砂黃褐陶。
動物骨骼保存最多,代表了以下動物種類:鼠、雞、鶴、狼、狗、家豬、麝、馬鹿、麋鹿、狍鹿、梅花鹿、斑鹿,以及鳥類、魚類、鱉類、蚌類、螺類等。以上動物除狗、豬為家畜外,其餘均為野生動物,但雞是否為家雞尚難確定。此外還發現有人工鑿割痕跡的木棒和木板。
孢粉分析發現木本花粉14個類型,半灌木和草本花粉20個類型(其中含有禾本科、藜科、豆科、茄科)、蕨類孢子有3個類型。其中草本花粉占優勢,達80%以上。
對早期農業產生影響的,既有文化因素,也有環境因素,氣候等因素。探討農業的起源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研究課題,除古人類、古環境氣候外,還涉及土壤、植物、動物等方面,需要綜合考察。
南庄頭孢粉「針葉樹和闊葉喬木花粉形成小的峰值」,證明這里土壤既有貧瘠的,也富含有機質;氣候既干涼,也有溫和濕潤的時候。「當時的環境就總體而言是偏涼乾的」。和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末次冰期期間相比,「氣候環境相對較好一些」。這樣的氣候環境有利於植物生長,也為新石器時代早期原始農業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南庄頭先民的文化遺留直接迭壓在馬蘭黃土之上,表明先民就生活在黃土之上。黃土具有結構疏鬆、紋理垂直等特性,既便於使用原始工具木棒、石器、角器挖掘淺種直播,又易於形成毛細現象便於把下層肥力、水分帶到地表,有利供水和保持濕度,這些都有利於植物生長和原始農耕的發明,特別為旱地農業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地質條件。
南庄頭遺址尚未發現具有一般特徵的居址遺跡,但已找到棲息湖濱地帶的活動場所。種種跡象表明,南庄頭先民已過著相對穩定的定居生活。遺址有一條東西向淺灰溝,其西端為鍋底形窪坑,呈直徑為1米左右的不規則形,深0.6米,上下疊壓埋著大小不等的鹿角和角錐3件。這三種分屬不同種別的鹿科犄角(或角製品)同埋於一淺坑內,顯然是先民有意放置的,從其上多有人工加工痕跡看,或為製作骨、角器原料或半成品存放處,或為祈禱狩獵豐收舉行原始宗教活動的祭品。窪坑西南面有片直徑約1米范圍的炭灰、紅燒土構成的火燒痕跡,周圍散布有豬髖骨、豬牙、鹿下頜骨、木炭、燒土塊、石片等,其上還壓著許多朽壞的樹枝、樹皮等。在鄰近的相應層位也發現了骨錐,加工植物種子的石磨盤、石磨棒及炊煮食物的陶罐殘片。這應是先民們在稍加整平的湖沼邊緣地帶棲息和從事實物加工、燃起篝火燒烤食物或製作骨角器活動的場所。不排除當時先民在此還用樹枝、樹葉、灌木或草類支架、搭蓋過簡易窩棚式房子居住的可能性[2]。推測,生活在平原湖沼邊緣的南庄頭先民缺乏洞穴條件,雖以採集、狩獵經營為主,但已發明制陶和原始的家畜飼養,原始農業可能業已發生,這些必然是和定居生活相聯系的,哪怕其居址還十分簡陋。
早期農業的特點是「火耕農業」,先燒荒,既開發了土地,又有了草木灰肥料(無意識的積肥),以木、角器挖穴點播,不耕地,不鋤草,所以此時還沒有鋤草、翻土工具。南庄頭遺址不見石鋤、石鏟等農具,而僅見石磨盤、石磨棒等食物加工工具,此外還有許多鹿角,推測應有尖木棒。鹿角的角根部或分叉部多有一周切割痕,切割的目的可能是利用其做挖坑點播的工具。從這些情況看,南庄頭人可能處於「火耕農業」的階段。人們常常把石磨盤和石磨棒的出現與穀物加工聯系在一起。其實石磨盤出現的時間可能要早於原始農耕之前,其功能最初可能與碾碎採集來的硬果實和植物種子有關,當是採集經濟的產物。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民族中,在非農業或農業不佔重要地位而靠採集、狩獵生活的部落中,都有使用這類磨盤和磨棒。在我國以山西下川文化中的打制石磨盤年代最早,距今1.3~2萬年,大概主要用於磨搓採集來的植物種子或硬殼果類。到了距今7~8千年的磁山、裴李崗文化階段,石磨盤與一定數量的穀物粟、稷及油菜籽共出,表明其加工糧食的功能十分明顯。我國原始農業的產生有個孕育發生的過程,南庄頭先人可能已用石磨盤加工初經馴化的穀物了。從下川文化晚期到南庄頭早期,我國原始社會經濟類型可能已處於由採集經濟向採集農作經濟逐步演變的階段。
萬年前的南庄頭早期已發現陶片,說明它已邁入有陶階段。而南庄頭早期陶片已有夾砂深灰陶、夾砂紅褐陶之分,攙和料也有差別,器形有罐、錛,器表除素麵外,還有飾附加堆紋,火候也有高低之分,陶胎也有松軟和較硬之別,這些跡象充分說明南庄頭制陶術早已邁過萌芽期、發生期,似乎已經歷過一段發展期。陶器的出現是人類發明用火之後又一個里程碑式的重大創造,常常作為區分新、舊石器時代的重要標志。陶器一般因人類需要炊煮穀物類食物而產生,故也是定居生活與原始農耕到來的象徵。
南庄頭遺址發現夾砂動物骨骸,分析者認為,其中除狗和豬有可能為家畜,其餘均為野生動物。家畜飼養在南庄頭遺址似乎可以肯定。豬和狗是雜食性動物,它們的飼養是以有糧食剩餘為前提的,只有當採集的野生植物種子或被馴化的栽培穀物除人們食用外尚有所余時,人們才用來飼養家豬和狗。南庄頭花粉組合中有較多的禾本科植物恰可為家畜的飼養提供必要的飼料。南庄頭家豬骨的發現,將我國飼養家豬的歷史上溯到一萬年前。狗和家豬骨骸的發現也為南庄頭可能已有原始農業提供一條有力旁證。南庄頭遺址發現的野生動物,以「偶蹄類鹿科動物為主,或可說明當時人們從事狩獵在經濟生活中尚很重要」。此外,遺址中常發現魚類、蚌類、螺類等水生動物遺殼(骸);常有不少朽木、樹枝、植物葉子及種子堆放、散布著;出土的工具中不見石斧、石刀、骨刀類,多見用動物骨頭和角磨成的錐狀器。這些現象從多個側面反映了採集動植物在經濟生活中仍占重要地位。
南庄頭遺址目前雖然未發現直接的糧食遺存,但從其所處的自然環境及出土的其他遺物綜合推斷,該遺址極有可能已處於農業開始發生階段,也就是開始馴化栽培狗尾草等植物階段。南庄頭遺址花粉分析顯示:「這里在全新世之初是淺水湖泊環境。在湖中多生長有水生植物菏草和香蒲。」那麼湖濱周圍黃土中含水量及空氣濕度是十分有利於包括禾本科在內的植物生長的。據測定,南庄頭草本花粉占優勢,達80%以上;尤其在草本花粉組合中,禾本科和藜科花粉屬較常見的花粉,兩者又都是被人類分別馴化為糧食(麥類和粟類)和蔬菜(如菠菜)的祖源,此外也有少量的豆科和茄科花粉發現。需強調指出的是:粟是耐旱作物,生長期亦短,其野生祖本是禾本科的狗尾草,這種野生植物廣泛分布於華北及周圍地區。據有關研究和實驗證明,在磁山、裴李崗等前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粟類(小米)栽培作物就是從名叫「狗尾草」的草本植物馴化得到的,而黍類(粘黃米)則可能以野黍為祖本。南庄頭有人類活動的文化層發現較多的禾本科花粉,為萬年前先民發現和馴化原始糧食作物的祖源提供了較直接的前提。禾本科和其它耐旱的半灌木麻黃、菊科、蒿屬花粉同時較多地出現,進而印證了「偏涼干」的南庄頭氣候適合禾本科生長和馴化。以上分析考察表明,萬年前的南庄頭遺存已初具孕育我國最早旱地農作物的基本條件,南庄頭先民可能已開始從事小規模的作物馴化栽培。
在磁山、裴李崗文化遺址中,發現大量粟類等旱地農作物遺存,說明這一時期旱地農業已比較發達。此外,磁山遺址中有大量的豬、狗及家雞遺骨,裴李崗遺址中也有豬骨及豬頭陶塑。這些都印證了當時的農業已經發展到了比較發達的階段,說明在此之前農業已經經歷了一段較長時期的發生和發展階段。南庄頭遺址則是磁山、裴李崗文化之前原始農業發生與發展階段的典型遺存。換句話說,磁山、裴李崗文化比較發達的原始農耕,亦可反證南庄頭先民已經開始從事原始農業。
綜上所述,南庄頭先民已過著相對穩定的定居生活。大量野生動植物遺骸、水生蚌、螺殼的發現表明,當時以狩獵、採集經濟為主。而遺址的文化因素、周圍的古環境,植物花粉中的禾本科、藜科草本植物佔有一定比例,以及狗、豬等家畜遺骸、陶器、石磨盤、石磨棒的出土,則反映了原始農業及家畜飼養業已發生,估計規模有限。
⑼ 關於我國原始農業興起的考古發現
看這篇論文
關於農業起源,古籍中有許多美麗動聽的傳說故事,經常要歸功於偉大的神農、後稷和黃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1)。但要想真正解決中國農業的起源,僅憑古史傳說是不可能的,必須依靠考古學和民族學的豐碩成果。近半世紀以來我國的考古學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使我們能夠了解中國原始農業的基本面貌,而近幾十年來的民族學,又使這個基本面貌更加清晰和生動。
一.農業的發明
農業是在採集基礎上產生的。產生的時間大約是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末期或新石器時代初期。人們在長期的採集野生植物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長,經過無數次的實踐,終於將它們栽培、馴化為農作物,從而發明了農業。當農業在人類經濟生活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時,就進入了新石器時代。考古學家曾在山西省朔縣峙峪和沁水縣下川等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發現了石刀、石鋸鐮、石磨盤、石磨棒等採集野生穀物的工具。其年代是距今28000—12000年,在地質年代上屬於更新世晚期,當時處於冰期和間冰期交替之中。冰期氣候乾冷,狩獵不易,植物減少,人們的食物匱乏,迫使人們努力去採集野生植物充飢,也加深了對野生植物的觀察和認識。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處於間冰期,氣候轉為較溫暖濕潤,草本作物生長較為茂盛,禾本科植物增多,人們更易於採集到野生穀物,也會更加珍惜這些野生穀物。人們先是注意加以保護,然後嘗試進行種植。一旦嘗試成功,就會加以推廣。農業也就誕生了。
因此最初的農業生產是完全模仿野生穀物的生長過程,將採集的野生穀物撒在地上,讓它生長,到成熟時用手摘取,這是最原始的農業生產方式。民族學的資料為我們提供了生動的例證:雲南的獨龍族就是將野生稻的種子撒在草地上,然後把草拔下來,既清除了農作物生長的雜草,又可利用帶起來的泥土掩埋種子。農作物長大後,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擋陽光,則把這些樹枝和雜草折斷,讓作物在陽光下生長。(2)
考古學家在湖南省道縣玉蟾岩、江西省萬年縣吊桶環遺址和廣東英德牛欄洞遺址的1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稻作遺存和水稻植硅石,可能就是屬於這一階段。玉蟾岩遺址發現3粒稻穀,其中1粒是野生稻,其餘屬栽培古稻,其年代為距今14000年左右。吊桶環遺址的植硅石鑒定結果,表明12000年前人們已採集野生稻為食物。大約在距今10000—9000年,栽培稻已經出現。牛欄洞遺址的植硅石年代為距今11000—8000年。(3)這3處遺址都沒有發現典型的農業工具,可見當時的種植水稻的方式是與上述雲南獨龍族類似。
與此階段同步的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可能還有河北徐水南庄頭等遺址,以及華南地區的一些洞穴遺址,如廣東英德牛欄洞(距今10000年)、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距今9000年)等。這一階段原始農業的耕作方式,也被稱為「火耕」或"刀耕火種」。
大約到了8000年前,原始農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突出的標志是出現了農業工具,反映了耕作方式有了明顯的進步。由於穀物越來越成為人們的主要食物,必然要擴大種植面積以承受日益增多的人口壓力。但是天然的適宜種植穀物的土地畢竟有限,必須開辟新的耕地。人們除了用火焚燒地面上的野草雜樹之外,還要砍伐荒地上的樹木和刨掘樹根,平整地面,以便於播種,使莊稼順利生長。而這些作業僅憑雙手是無法完成的,必須依靠工具來進行。於是就出現了用來砍伐的石斧、石錛,用來修正土地的耒耜,以及用於收割的石刀、石鐮,用於脫殼加工的石磨盤、石磨棒等農業工具。與此同時,經過長期的栽培馴化,野生的穀物逐步進化,品質得到改良,初步脫離了野生狀態,產量相應提高。農業也就在當時經濟生活中日益占據主導地位了。但是,當時還不可能會對土地進行施肥,因此種植幾年之後,地力衰退,產量下降,就將土地拋荒,另闢新地種植。稱之為拋荒制。
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都發現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大體上是屬於這一階段。如在黃河上游的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一期文化遺址(距今7800—7300年),黃河中游的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距今8000年左右)、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距今8000年左右),黃河下游的山東省滕縣北辛遺址(距今7000多年),淮河上游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距今7868年左右),淮河下游的江蘇省高郵縣龍虯庄遺址(距今7000多年),長江中游的湖南省澧縣彭頭山遺址、八十壋遺址,湖北省宜都枝城北遺址(均距今8000年左右),長江下游的浙江省浦江縣渠南村遺址(距今9700—8200年)、浙江省蕭山跨湖橋遺址(早於河姆渡遺址)、河姆渡遺址(距今7000年左右)、桐鄉縣羅家角遺址(距今7100年左右),等等。
在這些遺址中都出土了石斧、石錛、石鏟、石耜、骨耜、木耒(痕跡)、石刀、石鐮、石磨盤、石磨棒等一整套農業工具,發現了炭化的粟、黍、稻(籽粒或殼),屬於人工栽培的糧食作物,此外,還有豬、狗、牛、羊、雞等家畜、家禽的骨骼或模型,說明原始農業已經脫離了火耕階段。特別是耒耜等翻土工具是典型的農具,而整地又是農業生產中的最重要環節,因此這一階段的原始農業也被稱為「耜耕農業」。
大約從距今6000多年開始,原始農業進入了時期。隨著生產經驗的積累,農田的開辟,產量的提高,有了更多的糧食可養活更多的人口,人們可以比較長久地在一個地方定居,村落規模逐漸擴大。而人口的增加又迫使人們去耕種更多的土地,生產更多的糧食和飼養更多家畜,導致原始農業得到較快的發展。農具的種類增加,石質農具通體磨光,製作得更加精緻、實用,提高了勞動效率。農田得到進一步整治,修整溝渠等排灌措施,對田裡的莊稼加強保護管理(如鏟鋤雜草,驅趕糟蹋莊稼的野獸等)。這些都是這一時期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北方地區的紅山文化,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長江下游的馬家浜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文化晚期遺址,都屬於這一階段。考古學家不但在這些遺址中發掘出大量木、石、骨、蚌質地的農具和數量眾多的糧食作物遺存以及畜禽骨骼,更為難得的是發現了農田遺址。如湖南省澧縣城頭山遺址和江蘇省蘇州市草鞋山遺址都發現了6000年前的水田遺址。特別是草鞋山遺址的水田是由小塊水池狀的水田串聯而成,小者幾平方米,大者十幾平方米,互相間有水口串聯,並有水井、水塘、水溝等配套設施,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稻作農業已日趨成熟。同時也表明原始農業的耕作制度已由原始的拋荒制進步到熟荒耕作制,而南方則可能已是連續耕作制,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大約從5000多年前到4000多年前這段時間里,是我國原始農業的發達時期。農具的製作更加精緻實用,種類增加。如石鋤、石钁的普遍使用,石鏟更為扁薄寬大,精工磨製,出現了有肩石鏟、穿孔石鏟、穿孔石刀,石鐮的製作也較以前進步,糧食加工工具杵臼的出現和推廣,晚期還出現了石犁,標志著生產力有顯著的提高。農作物的種類增多,粟、黍、稻、麥、豆、麻已成為主要糧食作物,特別是水稻種植已擴大到黃河流域,糧食的產量有較大的增長。畜牧業進一步得到發展,後代稱為「六畜」的馬、牛、羊、豬、狗、雞等均已飼養,採集漁獵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顯著下降。水井的開鑿並被使用到生活和生產上,給定居生活提供更大的方便,使人們可以向距離河流和泉水較遠的地區擴展。發達的原始農業不但可以養活較多的人口,開始有了剩餘產品,為積累了財富,而且為制陶等手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創造了條件,也為進入文明社會奠定了物質基礎。處於這一階段的考古學文化有:中原地區的龍山文化,長江中游的屈家嶺文化,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華南地區的石峽文化,福建的曇石山文化等為數眾多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豐富的考古資料證明,我國的原始農業已形成三大經濟類型,即以黃河流域為主的北方粟作農業,以黃淮地區為中心的粟、稻混作農業,以長江流域為代表的稻作農業,基本上已奠定了我國傳統農業的大體格局。二.作物的栽培
農業的產生是以糧食作物的栽培為標志。考古發掘中出土的農作物標本,說明黃河流域的先民至少在七八千年以前已經種植粟、黍、稷等旱作穀物,在5000年前已經種植小麥。而長江流域的先民則早在1萬年前就開始種植水稻。
粟 粟是屬於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作物,原產於中國北方,一直是黃河流域普遍種植的糧食作物。它是從野生的狗尾草馴化而成的。何時馴化,尚不清楚。在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遼寧、黑龍江、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出土了炭化粟粒、粟殼或谷灰。其中最早的為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和河南省新鄭縣沙窩李遺址,前者距今8000年左右,後者距今7000多年。磁山遺址共發現了88個存有糧食的窖穴。腐朽的糧食均堆積在窖穴的底部,十分疏鬆,出土時略為潮濕,顏色顯綠,風干後成灰白色,大部分已成粉末狀。粉灰之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外殼,顆粒完整,外部形態圓隆飽滿,直徑約2毫米,與粟粒基本相同。經灰象法鑒定證明是粟。有些窖穴的底部糧食堆積中發現有完整到陶盂,可能是盛取糧食的容器。有些窖穴在糧食堆積的底部整齊地擺放著豬、狗等家畜(骨架),可能是存放糧食時舉行某種宗教儀式而放人的。新鄭沙窩李遺址也發現一片面積約o.8—1.5平方米比較密集的粟的碳化顆粒。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大量粟的遺存。這些粟粒有的是存放在窖穴里,厚達18厘米。有的是放在陶瓮、陶罐或陶缽中。其中有的可能是作為種子而保存的,也有的是放在墳墓里作為隨葬品,可見粟在當時人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此外,在黃河下游的山東省膠縣三里河大汶口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距今4800多年的粟粒,體積達1立方米多。說明至遲在距今5000年前後,粟也成為黃河下游的主要糧食了。
黍、稷 黍稷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作物,生育期短,喜溫暖、抗旱力極強,特別適合在我國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區種植。黍稷本是同種作物,農學界一般將圓錐花序較密,主穗軸彎生,穗的分枝向一側傾斜,稈上有毛,子實黏性者稱為黍;將圓錐花序較疏,主穗軸直立,穗的分枝向四面散開,稈上無毛,子實不黏者稱為稷。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遺址出土了公元前5850年的碳化黍粒,說明黍在中國的栽培也有近8000年,與粟一樣古老。在陝西省臨潼縣姜寨遺址和山東省長島縣北庄遺址也都發現了距今5500年左右的黍殼。在甘肅省臨夏縣東鄉林家遺址的窖穴里,還發現了堆積達1.8立方米的稷穗,是捆紮成束堆放在一起的,也可能是作為種子貯藏的,其年代距今4000年左右。此外,在新疆、青海、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也發現了距今4000多年的黍稷遺存。它們和粟一樣都是當時我國北方的主要糧食作物。
麥 麥在我國種植的歷史較晚,目前只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中發現麥的遺存,其中最早的是甘肅省民樂縣東灰山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小麥和大麥的碳化籽粒。距令5000年左右。其次為新疆孔雀河下游古墓中出土了數百粒小麥,距今4000年左右。在新疆哈密市五堡鄉克孜爾確卡古墓中發現大麥的植株和穗子,距今3200年左右。看來麥子在新石器時代還不是主要的糧食作物。
稻 稻是一年生的禾本科草本作物,喜溫暖、潮濕,是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最主要糧食作物。栽培稻是從野生稻馴化來的。馴化的時間大約在1萬多年前。考古學家在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舊石器時代晚期或新石器時代初期的文化層中,發現了12000年前的野生稻植物蛋白石,但已具有人工干預的痕跡,說明當時人們不但已經採集野生稻作為食物,而且可能已嘗試人工種植。在湖南省道縣玉蟾岩遺址也發現了3粒半1萬年前的稻粒,其中一粒是野生稻,其餘屬古栽培稻。在廣東英德市牛欄洞遺址也發現了1萬年前的水稻植硅石。浙江省浦江縣上山遺也發現了9000年前稻作遺存。這就證明我國栽培水稻的歷史已有萬年之久。到了8000年前左右,水稻的種植在長江流域中游和淮河上游都頗具規模。考古學家在湖南省澧縣彭頭山遺址、八十壋、李家崗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距今8000年左右的稻殼和稻穀遺存,有的保存極好,出土時如同新鮮稻穀。在淮河上游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也發現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稻穀遺存。經鑒定都屬於古栽培稻。說明已經越過選育、馴化階段,形成了早期稻作農業文化。大約到了7000年前,我國的稻作農業已進入發展階段。淮河流域下游、長江中下游都已發現很多稻作文化遺址,如湖南省的臨澧縣胡家屋場、岳陽市墳山堡遺址,湖北省宜都城背溪、枝城北以及秭歸縣柳林溪遺址,浙江省桐鄉縣羅家角、餘姚市河姆渡遺址,江蘇省高郵縣龍虯庄遺址等,都發現了大量的栽培稻遺存。這些遺址的年代距今7300—6800年。說明這一時期,稻作已經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得到普及,並且水稻品種也得到了初步的改良,已有秈稻和粳稻兩個品種。到了6000年前,我國的原始稻作開始進入發達階段,水稻種植的范圍進一步擴大,稻田的整治已初具規模。到了5000年前,水稻的種植已經遍布長江流域各地以及華南、閩台地區,甚至連黃河流域(如陝西、河南、山東)都已開始種植水稻了。水稻的馴化、培育成功,是我國原始農業的巨大成就之一。
蔬菜瓜果 原始居民除了食用主糧之外,還要吃蔬菜瓜果。根據資料,商周時期我國種植蔬菜瓜果的園圃業已經相當發達,推測其起始年代應有可能早到新石器時代。目前考古發掘中已出土了新石器時代的葫蘆、菱芡、甜瓜子、蓮子、桃核、梅核、棗核、栗殼以及菜籽等實物,年代最早可達7000年前。但是大部分都是屬於野生植物,看來當時人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培育糧食作物方面,同時採集一些野生果實充飢,不可能有人工種植。不過,在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遺址曾出土過距今近7000年的油菜籽,在陝西省西安市半坡的一座房子遺址里發現一件小陶罐,口很小,內盛碳化了的菜籽,經鑒定是屬於白菜或芥菜的種子。將菜籽裝在不易取出的小陶罐里,顯然不是為了食用,應該是供來年種植使用。由此可見,我國人工種植蔬菜的歷史已有六七千年之久,而白菜、芥菜和油菜的起源地正是中國,至今仍然是民間最主要的蔬菜。
纖維作物及蠶桑 原始人最初的衣服是冬披獸皮夏穿樹葉,以後逐漸學會利用野生葛、麻的纖維紡織布料製成衣服。當原始農業發展以後,人們在種植糧食的同時也嘗試栽培麻、葛等作物,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要。與此同時,人們也從採集野生的蠶繭進而學會養蠶繅絲紡織衣服。這個過程可能要晚於糧食作物的栽培,大約是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才發展起來的。首先被馴化栽培的是大麻。大麻是雌雄異株植物,雌株結的籽粒可食用,古人曾作為糧食,被列為「五穀」之一。雄株的纖維細柔,可作為紡織原料。原始先民可能是在採集雌麻籽粒過程中發現了雄麻纖維可做衣料,從而逐漸加以栽培種植。甘肅省臨夏縣東鄉林家遺址出土過四五千年前的大麻籽,新疆孔雀河古墓內出土過4000年前的大麻纖維,遼寧省北票市豐下遺址出土的4000年前的麻布殘跡,是目前最早的實物標本。另一種纖維作物薴麻是雌雄同株,大約與大麻同時被種植,浙江省吳縣錢山漾遺址曾出土了一些薴麻布和薴麻繩子,距今也有4000多年。葛是野生纖維植物,但是在江蘇省吳縣草鞋山遺址發現過6000年前的葛纖維紡織品殘片,說明當時原始先民可能已經有意識的加以保護利用,甚至也可能嘗試種植它。原始先民在採集野生桑椹充飢過程中,會發現桑樹上野蠶所結的繭,從而逐漸利用野蠶繭絲,繼而有意識地保護、飼養,終於將它馴化成家蠶。河北省正定縣南楊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過兩件5400年前的陶蠶蛹,錢山漾遺址也出土了4700多年前的家蠶絲帶、絲線和絹片。可見至少在5000年前,我國原始先民已經掌握了養蠶繅絲技術,這是紡織史上的一個重大成就,說明黃帝「淳化……蟲蛾」的傳說並非毫無根據。
三.家畜的馴化
在舊石器晚期,由於狩獵工具的改進和狩獵經驗的積累,人們捕捉野獸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有可能將一些暫時不吃的活的野獸或小動物放在天然地洞內或圈以柵欄養起來,以備日後捕捉不到野獸時食用。隨著生產力的提高,洞養或圈養的野獸也越來越多。天長日久,部分野獸的性情開始漸漸溫順起來,進而馴化為家畜。這樣就開始了原始的畜牧業。這一過程,大體上是與農作物的栽培同步的。從考古資料得知,至少在距今8000年左右,已經開始飼養狗、豬、牛、羊、馬、雞等家禽家畜。
狗 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早在狩獵時代,人們就已馴養狗作為狩獵時的助手。進入農業時代,狗會有一部分成為肉食對象。在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等遺址,都出土了距今七八千年的狗骨骼,說明至少在8000年前狗已成為家畜之一。陝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的狗骨,頭骨較小,額骨突出,肉裂齒小,下頜骨水平邊緣彎曲,與華北狼有很大區別,已具備家養狗的特徵。而山東省膠縣三里河遺址出土的陶狗鬶造型生動逼真,使我們得見新石器時代家狗的形態特徵。
豬 豬是從野豬馴化而來的,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家畜之一。廣西桂林市甑皮岩遺址發現了9000年前的家豬骨骼,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發現了8000年前的豬骨骼,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遺址還發現一件7000年前的陶豬模型,其形態處於亞洲野豬和現代家豬之間,屬於原始家豬階段。而山東省膠縣三里河遺址出土的5000多年前的陶豬鬶,其形態則屬於典型的家豬。在各地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家畜骨骼和模型中,以豬的數量最多,而且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經常以豬作為隨葬品,說明豬已成為財富的象徵。可見豬在我國原始畜牧業中已佔據最重要的地位。
羊 羊是從野羊馴化而來的。羊一直是北方居民的主要肉食對象。因此北方的遺址中發現的家羊遺存較南方為多。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出土過一件陶羊頭,陝西省臨潼縣姜寨遺址也出土過一件陶塑器蓋把紐,呈羊頭狀,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過羊骨骼。在南方,最早的發現是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遺址的陶羊,其形態屬於家羊。看來,至少在7000年前,羊的馴化已經成功。到了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南北各地已普遍養羊,因此,各地的遺址發現羊骨骼也較多。
牛 作為肉食的牛,主要是黃牛。耕牛則包括不同屬的黃牛和水牛,它們各有其野生的祖先。在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出土過黃牛的骨骼,河姆渡遺址出土過牛的殘骨和牙齒,半坡遺址也出土過牛的牙齒,江蘇省邳縣劉林遺址還發現30多件牛的牙床和牙齒。說明牛的馴養早在8000年前就已開始,至6000多年前,南北各地都已飼養黃牛。水牛的飼養在南方可早到7000年前,河姆渡遺址就出土了16個水牛頭骨。江蘇省吳江縣梅堰遺址也出土了7個6000年前的水牛頭骨。在北方,山東省的大汶口、王因遺址,河北省的邯鄲澗溝村遺址,陝西省的長安客省庄遺址,都發現過水牛骨骼。可見至少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水牛已經生活在淮河以北的一些地方了。
馬 馬的馴養比較晚,在我國一些較早期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均未發現馬的遺存。我國家馬的祖先是生活在華北和內蒙古草原地區的蒙古野馬,最早馴養馬的也應該是這一地區的先民。只在半坡遺址發現2顆馬齒和1節馬趾骨,未能肯定是家馬。在新石器晚期的龍山文化遺址(距今4000多年),如山東省歷城市城子崖、河南省湯陰縣白營、吉林省扶余市長崗子、甘肅省永靖縣馬家灣等遺址出土過馬骨。
雞 雞是由野生的原雞馴化而來的。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就發現原雞的遺骨,西安半坡遺址也發現原雞屬的鳥類遺骨,說明原雞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都有分布,各地都有條件加以馴化。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山東省滕縣北辛等遺址都有家雞遺骨出土,說明家雞的馴化年代可早到8000年前,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記錄。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以及西北地區都已飼養家雞,成為主要的家禽。總之,古代所謂的「六畜」(馬、牛、羊、雞、犬、豬)在新石器時代都已經馴養了,除了馬較晚之外,其它畜禽馴養的都早到七八千年前,遠遠超過傳說中黃帝「淳化鳥獸蟲蛾」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