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方橋大墩遺址

方橋大墩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31 09:56:34

① 大墩子遺址的房屋是什麼樣子的

大墩子遺址地處張二村河上游兩條季節性河溝之間,高出河床約14米,南岸被河水沖刷破壞。發現房基15座、火塘7個、窖穴4個和墓葬37座,出土了大批石器、骨器和陶器等遺物。

房屋均為地面起建,長方形,單間或雙間,長5至8米,寬3至4米不等。一般在四周挖基槽栽柱,柱間編荊條,再在西面抹草筋泥。

房頂推測是稍傾斜的平頂,也是在椽上編荊條再抹草筋泥,室內地面稍加修整,墊黃土或抹草泥,有的鋪一層碎石,上墊黃土。室內有橢圓形或圓角長方形火塘,大致與居住面平或稍稍下凹,周圍有泥埂。

② 江蘇宜興駱駝墩遺址

太華山區,是江蘇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積達18萬畝。翠竹連崗接坡,今日宜興 2002年,列為中國六大考古發現之首的宜興駱駝墩遺址的發現,證明了

③ 大墩子遺址出土的石器和骨器都有什麼

大墩子出土的石器絕大部分是磨製的,有的通體磨光,有的殘留打坯時留下的石片疤,打制石器為數甚少。種類有斧、錛、鑿、刀、鏃、紡輪、礪石、印模、杵、刮削器和石球等。這里石刀也有圓角長方形和半月形兩種,唯後者較少,直背弧刃,多穿雙孔,未見刃部刻鋸齒者。鏃多扁薄無鋌,平底或凹底。

骨器有錐、鑿、抿子、針、鏃及管、珠等裝飾品。鹿角製品有錐、鑿、抿子等,還有少數牙器、蚌刀、蚌飾和海貝等。

④ 江西境內所發現的西周時期的文化遺址有哪些

富庶的臨川號稱「贛撫糧倉」,有著舉世公認的燦爛古代文化,自古就有「才子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臨川的文明與中華民族的文明同步。臨川酒廠出土的石斧石刀,證實新石器時代,臨川就有先民居住。到了堯舜時期,臨川先民與洪水進行了頑強的斗爭。臨川酒廠西邊17公里處三橋鄉的堯山,就是堯時先民的避水處。到了三千年前西周時期,臨川酒廠附近聚集了大量居民,在臨川酒廠東邊和南邊丘崗上,發現了西周時期文化遺址11處,西邊的樂家寨有西周時期文化遺址7處。遺址中發掘大量的生活用具,紅陶、硬陶、罐壇、扁型器腳等。在臨川酒廠西南1.5公里宜黃河西岸發現的羅家寨遺址,是戰國時期的一座城址,城址面積為13310平方米,城內發掘出大量陶罐,並有盂、罍、盤、鼎、餖等。罍是盛酒的器具,而鼎,則是可以用來釀酒的工具。由此證實,早在2500年前的戰國時期,臨川就有釀酒工藝。

⑤ 上海市青浦區規劃和土地管理局的歷史保護街區和古文化遺址名單

崧澤遺址 青浦區趙巷鎮崧澤村.
寺前村遺址 青浦區大盈天一村
劉夏遺址 青浦區徐涇鎮劉夏天一村
金山墳遺址 青浦區蒸淀大蒸村
福泉山遺址 青浦區重固鎮
果園村遺址 青浦區鳳溪果園村
凌家角遺址 青浦區沈巷凌家角村
樂泉村遺址 青浦區小蒸樂泉村
千步村遺址 青浦區趙巷鎮千步村
泖塔遺址 青浦區沈巷泖島
駱駝墩遺址 青浦區重固鎮中新村
塘郁遺址 青浦鎮城東區農業研究所旁

⑥ 蘇州市直是指蘇州哪裡

蘇州市直是蘇州市直單位的簡稱,是指由蘇州市人大、黨委、政府任命領導人的單位。

1、蘇州,古稱姑蘇、平江,是江蘇省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風景旅遊城市 。

2、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5個區、代管4個縣級市,總面積8657.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72.17萬人,城鎮人口815.39萬人,城鎮化率76.05%,常住外來人口達538萬人。

3、蘇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蘇州古典園林和中國大運河蘇州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6)方橋大墩遺址擴展閱讀

蘇州發現了許多遠古文化遺址,尤其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為豐富,著名的有趙陵山遺址、少卿山遺址、綽墩遺址、草鞋山遺址、羅墩遺址等,其中趙陵山遺址在1992年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遺址重大發現之一。

蘇州位於江蘇省南部,東臨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地處東經119°55′~121°20′,北緯30°47′~32°02′間。蘇州市區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1°19』,東經120°37』。

蘇州地勢低平,平原占總面積的55%。蘇州分別隸屬於兩個一級的自然地理區:長江三角洲平原地區和太湖平原地區,分屬於4個二級自然區:沿江平原沙洲區、蘇錫平原區、太湖及湖濱丘陵區、陽澄淀泖低地區。

⑦ 江蘇有多少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分別在哪裡

江蘇省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一、古遺址 名稱 時代 地址 1 南京人化石地點 舊石器時代 南京市江寧區 2 藤花落遺址 新石器時代 連雲港市連雲區 3 大墩子遺址 新石器時代 邳州市 4 花廳遺址 新石器時代 新沂市 5 三星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金壇市 6 駱駝墩遺址 新石器時代 宜興市 7 青墩遺址 新石器時代 海安縣 8 綽墩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周 崑山市 9 天目山遺址 周 姜堰市 10 宜興窯址 晉至清 宜興市 11 鍾山建築遺址 南北朝 南京市玄武區 12 明故宮遺址 明 南京市玄武區、白下區 13 龍江船廠遺址 明 南京市鼓樓區 二、古墓葬 名稱 時代 地址 14 鴻山墓群 周 無錫新區 15 徐州墓群 漢 徐州市賈汪區、泉山區、銅山縣 16 象山王氏家族墓地 晉 南京市下關區 三、古建築 名稱 時代 地址 17 洪澤湖大堤 漢至清 淮安市淮陰區、洪澤縣 18 泰伯廟和墓 明至清 無錫市錫山區 19 滄浪亭 元至清 蘇州市滄浪區 20 惠山鎮祠堂 南北朝至民國 無錫市北塘區 21 南通天寧寺 宋 南通市崇川區 22 崇教興福寺塔 宋 常熟市 23 海清寺塔 宋 連雲港市新浦區 24 紫金庵羅漢塑像 宋至明 蘇州市吳中區 25 報恩寺塔 宋至清 蘇州市平江區 26 太倉石拱橋 元 蘇州市太倉市 27 盤門 元 蘇州市滄浪區 28 獅子林 元 蘇州市平江區 29 軒轅宮正殿 元 蘇州市吳中區 30 寂鑒寺石殿 元 蘇州市吳中區 31 昭關石塔 元 鎮江市潤州區 32 戶部山古建築群 明至民國 徐州市雲龍區 33 瞻園 明至清 南京市秦淮區 34 泰州城隍廟 明至清 泰州市海陵區 35 東林書院 明至清 無錫市崇安區 36 昭嗣堂 明至清 無錫市新區 37 趙用賢宅 明 常熟市 38 張溥宅第 明 太倉市 39 東山民居 明 蘇州市吳中區 40 藝圃 明 蘇州市平江區 41 全晉會館 清 蘇州市平江區 42 淮安府衙 清 淮安市楚州區 43 師儉堂 清 吳江市 44 蓮花橋和白塔 清 揚州市維揚區 45 吳氏宅第 清 揚州市廣陵區 46 揚州大明寺 清 揚州市維揚區 47 小盤谷 清 揚州市廣陵區 48 高郵當鋪 清 高郵市 49 甘熙宅第 清 南京市白下區 四、石窟寺及石刻 名稱 時代 地址 50 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 唐至清 無錫市北塘區 五、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名稱 時代 地址 51 俞樾舊居 清 蘇州市平江區 52 阿炳故居 清 無錫市崇安區 53 中央體育場舊址 民國 南京市玄武區 54 國民大會堂舊址 民國 南京市玄武區 55 中央大學舊址 民國 南京市玄武區 56 金陵大學舊址 民國 南京市鼓樓區 57 金陵女子大學舊址 民國 南京市鼓樓區 58 春在樓 民國 蘇州市吳中區 59 榮氏梅園 民國 無錫市濱湖區 60 張太雷舊居 1918—1925年 常州市天寧區 61 柳亞子舊居 1922—1937年 蘇州市吳江市 62 朱自清舊居 1930—1946年 揚州市廣陵區 63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 1937年 南京市建鄴區、下關區、鼓樓區、玄武區、秦淮區、棲霞區、雨花台區、 64 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 1941—1945年 鹽城市亭湖區 65 蘇皖邊區政府舊址 1945—1949年 淮安市楚州區 66 人民海軍誕生地舊址 1949年 泰州市高港區 大生紗廠(並入南通博物苑) 1895年 南通市港閘區 徐州漢代採石場遺址(並入漢楚王墓群) 漢代 徐州市雲龍區 御碼頭遺址(並入龍王廟行宮) 清 宿遷市宿豫區 明功臣墓(並入明孝陵) 明 南京市玄武區、雨花台區

⑧ 古文化遺址的古文化遺址分類

成紀古城位於靜寧縣治平鄉劉河村南1000米的治平、深溝河交匯處的河谷川台地上。城址疊壓於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上,呈正方形,邊長500米,面積25萬平方米。西、南兩面城址因河水沖刷已塌陷,有五分之二現為河灘田,東、北兩面現存部分城牆(似為後世在原牆址上補築),基厚12米,頂寬1.5—2米,夯層厚14—18厘米。夯土中夾雜大量仰韶文化、齊家文化陶片及漢代陶片、唐宋瓷片。城址內外存有大量秦漢時期板瓦、筒瓦、回紋鋪地磚和灰陶器物殘片及唐宋時瓷片。筒瓦一般長41厘米,直徑14.5—16厘米不等。現存瓦當多飾有雙雲紋、單雲紋、葵花紋,有的燒前刻有「長樂未央」或「大禾美帛」銘文。城址內已發現5口相似的筒形水井,其中兩口曾先後挖掘清理,井深12米。其中一口井底有戰國和漢代已破碎的陶罐(汲水用器)及井廢後填充入內的漢瓦當、瓦片等;另一口廢棄後被一西漢墓所覆。從城址遺存實物推斷,古城應建於戰國時秦統轄時期。1993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長武古城位於涇川縣涇明鄉長武城村涇河南岸距河床百米高的坪上,北臨涇河,東、西兩面有深溝,南為人工開辟的斬斷面。城址有內外城,內城呈「呂」字形,為夯土築就。內城東、西牆長皆1200米,北牆長1000米,南牆長950米。現存牆最高3.5米,基厚12米,夯土層8—10厘米,夯跡圓形。城南牆外有人工城壕遺跡。城內有數條暗渠引入城外泉水,為豎井水源。城址附近出土有戰國提梁銅壺、漢代銅鼎、唐代造像塔及瓷碗、牌飾、弩機等。城址東南發現有銅礦石、銅渣。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密須古城位於靈台縣百里鄉達溪河岸二、三級台地上。城址今仍可辨。遺址東一公里處曾出土重43公斤大鼎。據考證,這里是商代密須國都城,周文王伐滅密須後又為密國首府。城址內及附近曾先後發現新石器時代、西周等不少遺物。 涇陽古城位於崆峒區安國鄉油坊庄村的頡河北岸100米的二級台地上。遺址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200米,面積約1.6萬平方米。城址內地表存有大量漢代繩紋瓦片和陶片以及銅箭鏃等遺物。在斷層中夾有長30厘米、寬25厘米的筒瓦。據《史記·秦本紀》載:秦昭王六年(前301)「涇陽君質於齊」,應是以地名封君;《括地誌》記:「烏氏縣,周之故地,後入於戎,秦惠王取之,置烏氏縣。」《漢書·地理志》記安定郡領21個縣,涇陽、朝那等排在「烏氏」之前,有學者認為排列順序系以置縣先後為準的,所以涇陽應是戰國時代秦所置縣。現定為西漢置縣遺址。 阿陽古城位於靜寧縣城川鄉靳寺新村南300米處,面積2萬平方米。文化層1.5米,暴露遺跡有灰層和雜物堆積層;遺物有紅粗夾砂陶片,屬齊家文化,有粗、細繩紋板瓦、筒瓦、瓦當及灰陶器物殘片,常有漢半兩和五銖錢幣出土。城址下為齊家文化遺址,周圍亦分布有紅山咀馬坡、黨家坪、新村等5處新石器和青銅器時代文化遺址。城址大部分已被河水沖塌,北面存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70米的牆址。築城年代不晚於戰國時期,現定為西漢所置縣。 水洛古城位於今庄浪縣城所在地,地處北、南水洛河交匯處。秦、漢時設水洛亭。東晉時已名水洛城,義熙五年(409),西秦攻克水洛城。歷經唐宋元明清,漸成一地重鎮。 ? 庄浪古城位於庄浪縣西北部庄浪河河谷。秦漢時在這里設受渠亭,唐稱結公城。蒙古太宗時在此設庄浪路治所。元代至正二十七年(1290),城「周圍一里一百七十步」,時有東、南、北三門。南門名鎮遠,北門名拱極。明代成化五年(1469),擴至周長三里。嘉靖十三年(1534)於南門建城樓,至清康熙五年(1660),城的南北垣先後傾圮。乾隆三十三年(1694)整修,增築瓮城,改南門偏向東,名朝陽,北門名迎恩,各修二層城樓。現舊城垣尚有殘跡,附近有新石器遺址和漢墓群。 蔣家坪古城位於涇川縣城關鎮蔣家坪上,背山面水,居高臨下。北面為山坡地,東、西兩面為深溝,南臨涇河,與對面的何家坪相峙,形成咽喉要塞。遺址北窄南寬,呈簸箕形,靠北土丘上築有5個土台,居中者最高,人稱「將台」。現存夯土層及殘存遺跡顯示,東、西兩面原有城牆,南面距「將台」1000米處亦有1000米長東西走向的城牆,與南、北城牆相連接而成城堡。此城是西魏時涇州刺使乙弗貴主持築就。至唐初,因薛舉反唐失敗後,人稱「薛舉城」,頗為後人所重。 潘原古城位於崆峒區四十里鋪鎮曹灣村。北依山嶺,南臨涇水,西靠小路河。遺址是三角形,北延伸至山坡,南近河岸,根基寬約500米,東西長1500米。殘牆厚6米,夯土層為9—11米,夯窩圓形。牆土中含有仰韶及西漢時的陶片。遺址內磚頭瓦礫堆積甚厚,多為漢、唐、宋代物,間有子母磚。出土文物有石函、石桌、石經幢和造像石方塔,上刻有飛天、三世佛、經變等佛經故事,其中有一石刻鐫有「景明四年」字樣,「景明」系北魏宣武帝年號,「四年」為公元503年。1973年,在遺址內曾出土數百斤窖藏宋代神宗時「熙寧」和徽宗時「崇寧」銅幣。古城始建於西漢,後經北魏陰■,至唐時為潘原縣城。 通邊古城位於庄浪縣東北部六盤山腳下的古雞頭道要沖,現為通邊鄉政府駐地。城堡遺址南北寬400米,東西長600米,舊有東、西、北三門,形如虎耳,俗稱「虎耳城」。遺址內瓦礫層厚1.5米,曾出土宋白瓷、豆青瓷、黑瓷殘片。初建於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慶歷八年(1048)稱通邊寨。金皇統二年(1142)設通邊縣。元初並入隴干縣。明清時為大集鎮,商貿興盛。民國時設通邊鎮。 胡谷堡位於崆峒區安國鄉土橋村北頡河南岸平川上。城址呈方形,東西長429米,寬319米,牆基厚21米,夯土層為10—12厘米。現存殘牆高15米。原有東、南、西三門。遺址內散見瓦片、瓷片多為宋代遺物。唐貞元七年(791)築,名胡谷堡,後改名安國鎮。 石門堡位於庄浪縣朱店鎮與萬泉鄉交界處石門口東南小灣村西側山巔。《水經注》:水洛水「逕石門峽,謂之石門水。」此地「山石如門,其路斬截」,故名。清乾隆《靜寧州志》記為「石門高山堡」。古堡築於1087年,為水洛城所轄二堡之一。遺址呈橢圓形,東牆殘留30米,內高3米,外高6米。有烽火台一座,殘高8米。遺址內有齊家文化灰層灰坑。 趙墩大墩梁烽台位於庄浪縣趙墩鄉一個長300餘米的山樑上。計有4座,其中一座為通脊形,高4米,直徑18米,夯層厚6厘米,有漢代豎繩紋灰陶罐殘片;另外兩座有宋代陶片。按地形,此處烽台系由靜寧縣威戎鎮境依次西來,東西一線排列計6座,直達六盤山。 良邑小灣梁烽台位於庄浪縣良邑鄉。殘台高5米,呈長方形,頂部南北邊長2.5米,東西邊長4.5米,底部南北邊長5米,東西邊長9米,夯層厚10厘米。遺址周圍散見明代白瓷圈足碗、青花瓷碗、粗瓷罐、灰陶罐等殘片以及礪石等遺物。與北部現陽咀、南部饅頭咀、東部武家堡等烽台連接。 雙疙瘩梁烽墩位於華亭縣山寨鄉北陽窪村雙疙瘩樑上,連續有三座烽墩,一座最高者6米,直徑10米,另兩座高4米,直徑6米,為宋代遺跡。 另外有漢、唐烽墩遺跡4座,一在華亭縣西華鎮藺家溝北山上,稱藺家溝烽墩;一在華亭縣縣城西華尖山;另兩座分別在華亭縣東華鎮南山十里墩和東華鎮裕光村郭家梁,前者稱十里墩烽墩,後者稱郭家梁烽墩。4座烽墩遺址皆有明顯的夯土層。

⑨ 江陰高城墩遺址的介紹

江陰高抄城墩遺址是良渚襲時期又一處規模大、有嚴謹的布局規劃和嚴格建築方法的高台墓地。已發掘面積1000平方米,1999年的發掘清理了13座大、中型良渚文化早中期墓葬,出土琮、璧、鉞、錐形器、珠、管等玉器155件(組)以及石器、陶器等。

⑩ 九連墩遺址在什麼地方

九連墩古墓群,位於棗陽市吳店鎮東趙湖村。當地民間傳說,一位將軍被殺後,將皇上賜給的金頭埋葬在這里。為防止金頭被盜,一夜之間連埋了九個墓冢,故稱為「九連墩」。

2002年底,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對九連墩一、二號墓以及附屬車馬陪葬坑進行搶救性發掘,共出土陪葬車40乘、馬88匹,是目前已發掘的楚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好」擁有與周天子齊尊「六乘之制」的陪葬車馬坑。二號坑7號車出土時曾被人們譽為2000多年前的「豪華賓士」,它的許多車馬器上有錯金或錯銀的精美紋飾,宛如一件件藝術珍品。

雖然當年髹漆精美的車輛已成弱不禁風的「土車」,駿馬也化作堆堆白骨,但無論規模和保存狀況,它們均屬空前。有關部門決定對整個車馬坑進行加固、翻模,將最具代表性、結構完整、有較高科學和藝術價值的6乘車馬搬遷到省博物館收藏。

此外,還從一、二號墓中發掘出其他楚墓難以得見的高規格的青銅禮器、漆器、竹簡、樂器等。

發掘的九連墩古墓群讓人驚嘆不已!九連墩古墓是湖北發掘的最大楚墓,更可貴的是,這樣大規模的墓群竟然保存相對完好。考古人員在一號墓封土層發現了盜墓的直洞,但墓室的槨蓋板上沒有盜墓的痕跡,按常規推測,被盜的可能性很小。疑為一號墓主人妻子的二號墓封土和青膏泥層完整,保存完好。

那麼墓主人究竟是怎樣的人物呢?難道真的是金頭將軍?根據一、二號墓車馬陪葬坑的情況來看,墓主人極有可能是楚國封君級人物。封君相當於附屬國國君的身份,他擁有自己的領土,但是必須服從楚國的統一管理,死後可以葬在自己的領地上。

據《棗陽志》記載,棗陽唐虞夏商時屬豫州,周為唐國,後屬楚。秦置蔡陽縣,西漢置舂陵侯國。至隋仁壽元年改縣為棗陽。棗陽境內歷史遺存較為豐富,較著名的有漢蔡陽故城遺址、漢舂陵故城遺址。九連墩距離出土大型編鍾的隨州曾侯乙墓60公里左右,與漢光武帝劉秀故里相距不過10公里。目前發掘的是九連墩之首,俗稱「鷹子包」。從東周到戰國時期的諸侯列國都曾發現類似陵園建築,唯獨楚國沒有,此次考古發掘中首次發現楚國的陵園建築遺跡,具有「填補國內考古空白」的意義。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