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窯遺址分布
㈠ 邢窯遺址的介紹
邢窯遺址位於河北省內邱、臨城兩縣境內的太行山東麓丘陵和平原地帶,主要分布在京廣鐵路及107國道以西氐河、李陽河流域,集中在臨城西雙井以南,內邱馮唐以北約30公里的狹長地帶內,面積約300餘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為82-140米,在內邱東起白家莊,西到西邱,北到瓷窯溝,南到馮唐,約12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發現窯址13處。是一處隋至五代時期(公元581~960年)的瓷窯遺址。今天在臨城境內唐代邢瓷窯址的發現,大量盛唐乃至初唐1時期的實物標本的出土,填補了中國瓷史研究中的一項空白。唐代北方邢州所燒造的白瓷與南方越州(今浙江紹興)所燒造的青瓷,可以相互媲美,同時著稱於世。青瓷號稱類玉類冰,邢州白瓷號稱類銀類雪。邢窯白瓷產品的出現,改變了中國一向以青瓷為主的局面。尤其在內邱境內出土的盈字款白瓷,為陝西大明宮出土的「盈」字款白瓷碗和上海博物館藏的「盈」字款白瓷盒找到了窯口的出處。邢窯細白瓷的出現,是邢窯對中華民族的重大貢獻,是我們仍需辯行深入科學研究的重大課題。邢窯在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仍具有重大的保護價值和學術、科研價值。1996年11月20日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北的陶瓷學者認為,邢瓷的物測結果,為「硬質瓷」燒成於我國提供了有力證據,把薄胎細瓷的起源提前了近10個世紀。遺址景點有西雙井遺址、祁村遺址等26個。
㈡ 邢窯遺址的白瓷特點
邢窯所燒白瓷,胎質細潔,色純白而極堅硬。釉色白潤,有的微微閃黃版,帶些乳白色。胎權與釉之間,有一層護胎釉(化妝土)。器內施滿釉,器外釉不到足。碗多折邊,圈足厚而底平。作風樸素,不帶紋飾。前人以「皎潔如玉」比邢窯之白。邢窯是唐代制瓷業七大名窯之一,也是中國北方最早燒制白瓷的窯場。據考證,邢窯始燒於北朝,衰於五代,終於元代,燒造時間大約為九百多年。其技術水平在隋代已登峰造極燒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細白瓷,在中國陶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一發現填補了中國陶瓷史的一頁空白,其胎質堅細、釉色潔白、光潤晶瑩、氣孔率低,影透性強,與現代高級細白瓷的胎質,釉色相比絕無遜色,這種現象在中國古代陶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特例,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文化價值。
㈢ 邢台有哪些旅遊景點
邢台西邊的山區有幾個景點,天河山挺不錯的,夏天還有漂流
㈣ 唐三彩的出土分布
從唐三彩的出土量來看和考古學家的分析,在唐代唐三彩的產量很大,隨著考古事業的發展,這些年來相繼發現了河南鞏縣(今鞏義市)大、小黃冶村窯唐三彩窯址、陝西銅川黃堡鎮窯址、河北內丘的邢窯和四川省邛崍縣尖山子窯,這些都是唐代專門燒制唐三彩的窯址。此外,山西省考古所在山西渾源縣介庄唐代青瓷窯遺址,也發現有唐三彩殘片,證明這里也曾燒制過唐三彩。1998年6月至1999年3月,西安老機場建築工地陸續出土一批唐三彩廢棄物、支燒架、陶范及刻有「天寶四載」(745年)銘文的殘陶。考古學家剛初步認為此處很可能是唐京城長安三彩窯遺址。在這些窯址中,窯場規模和產量較大的,當屬鞏縣窯和黃堡窯。兩座窯場經過試掘和正式發掘,分別出土上千件唐三彩製品以及大量窯具、模具等。就出土文物看,黃堡遺址所燒唐三彩與鞏縣所出遊明顯區別。主要表現在鞏縣器胎比黃堡的不僅白,而且細致;鞏縣的唐三彩釉質具有乳濁感且釉色亮度強,而黃堡窯色彩稍顯暗淡;鞏縣的唐三彩大量使用氧化鈷作色料,在黃堡的唐三彩中不見鈷藍;鞏縣窯三彩器物的種類較黃堡窯豐富,而且在窯址內還發現有少量大型三彩器。從時代上看,鞏縣三彩初唐就有出現,盛唐發展成熟,中唐以後衰退,而黃堡出土的三彩不見初唐產品,歲有盛唐器物,但以中、晚唐的器物為多。實際上,從目前已經發現的唐三彩窯址來看,尚不能完全解決唐墓中極為生動的三彩器在上述三彩窯址的標本中也都沒有發現,這一類三彩器究竟產於何地?目前尚不得而知,有賴於考古工作者更多的努力。
唐三彩器物類別,如生活用品,主要有瓶、壺、罐、缽、杯、盤、盂、燭台、硯、枕等;模型有亭台樓榭、仿木箱櫃、住房、倉庫、廁所、牛車、馬車等;俑類有各種人物與動物,如貴婦、達官、男女侍、武士、天王、胡人及馬、駱駝、豬、羊、雞、狗等。
㈤ 邢窯的代表器物
邢窯白釉「盈」字蓋盒唐代
年代:唐朝
規格:高7.2厘米,直徑15.7厘米。
特點:胎質白皙密緻。通體施白釉,僅子口接觸處未施釉。釉層潔白勻凈。底部刻一「盈」字。
收藏地:上海博物館 時代:唐朝
規格:高12.5厘米,口徑2.2厘米,底徑12.5厘米
特點:壺提包式,上窄下寬,上端一面有小流,流直口,中間凸起曲形柄,壺兩面凸起包袱褶紋線各一道,中間凸線一道,底劃刻「徐六師記」四字匠師題款。
此壺是摹仿少數民族皮囊容器而燒制的,樣式新穎,胎質細膩,釉色白潤,製作精巧。唐代白瓷不以紋飾取勝,而把美化重心放在造型和釉色的諧調及其相互映襯方面。此器物精雕細琢,且有作家名款,是研究唐代白瓷的珍貴實物資料。
收藏地:藏於故宮博物院 邢窯白釉皮囊壺
時代:唐朝
規格:高4.7厘米,口徑15.6厘米,足徑6.7厘米
特點:碗敞口,反唇,瘦底,壁形底足。里外滿釉,足無釉。
此碗在上世紀70年代於河北邢台唐墓出土,釉色瑩潤,白中閃青,是唐邢窯的優秀作品。 長期以來,對邢窯窯址的調查、保護、發掘和研究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20世紀70年代以前,古陶瓷研究專家陳萬里、傅振倫、馮先銘、葉喆 民、楊文山等學者根據文獻記載,先後對邢台、內邱、臨城以及沙河縣進行了調查,均未能發現唐代白瓷窯址。1980年初,臨城縣二輕局為恢復邢瓷生產成立了「邢瓷研製小組」,在河北師范大學楊文山老師的指導下,在全縣展開調查,終於在縣城以北的祁村發現了唐代窯址,撿到了「類雪」、「類銀」的細白瓷片。1981年4月25至28日,由國內著名古陶瓷研究專家和各大新聞媒體參加的「邢窯與邢瓷藝術鑒賞會』在臨城縣召開,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臨城所發現的窯址就是著名的邢窯或至少是其中一部分。會後,國內外媒體進行了報道,專家學者也紛紛發表文章,這一發現標志著邢窯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嶄新時期。
臨城窯址的發現使考古界對邢窯開始關注。1981年5月8日,時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長的鄭紹綜趕赴臨城,提出文物部門要對遺址進行保護,以便將來發掘。1982年7月23日,臨城邢窯遺址被河北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邢窯的研究和保護也開始走向正軌。1982年至1984年,內邱縣文化館在內邱縣境內也查出了20餘處邢窯遺址,國內外媒體又進行了報道。1985年夏,內邱縣原縣委禮堂和商貿街施工時發現八個堆積坑,尤為重要的是第一次成批出土了「盈」字款白瓷標本,至此,困擾陶瓷考古界多年的「邢窯之謎」得以正式揭開。
1988年,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為主組成的「邢窯考古隊」對內邱、臨城兩縣境內的古瓷窯址進行了復查,到1991年底,共調查核實邢窯遺址20餘處(包括1988年河北省文物局泜河流域考古隊發現的臨城縣代家莊遺址和1989年邢台市文物管理處發現的邢台縣西堅固窯址)。
1988年至1992年,邢窯考古隊在調查的基礎上試掘了內邱縣城關和臨城縣祁村、山下三處窯址。試掘面積385平方米,出土灰坑52座,窯爐6座,器物標本上萬件,時代涵蓋隋、唐、五代、金四個朝代。這次試掘為邢窯的粗略分期斷代及對邢窯不同時期遺跡遺物的認識、了解提供了可能。而內邱縣西關北窯址發掘出土的隋代透影白瓷,是本次試掘的最大收獲,填補了我國陶瓷史上的一項空白。
1997年6月,在邢台市橋東區順德路第一醫院北側建築施工中發現了隋末唐初的窯址。經邢台市文物管理處搶救發掘,出土了大量瓷器標本和窯具,遺物主要為粗白瓷和黑釉瓷,器型有:深腹碗、杯、瓶、盂、缽、罐、盅等,與內邱縣西關北、中豐洞和臨城縣陳劉庄窯址出土的標本基本一致。此外,這里還出土了許多黑釉瓷瓦等建築構件,為研究隋唐時期的建築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
2003年7月,原內邱縣委禮堂、電影院一帶在改建步行街時發現了窯址群,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對這處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大量「盈」字款和「翰林」款白瓷及刻印花瓷、唐三彩等,並且還首次出土了「官」字款白瓷殘片。這次發掘的面積和出土的遺物數量在邢窯考古史上都是空前的,特別是「官」字款白瓷的發現為我國唐代遺址或墓葬中出土的「官」字款白瓷的歸屬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證。
文物考古及文物部門的多次調查和三次發掘,使我們對邢窯的歷史淵源和分布范圍有了一個更深的了解,解決了許多歷史疑點,為邢窯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邢窯遺址主要分布在內邱、臨城和邢台縣境內的太行山東麓的山前丘陵、平原地帶,大部分集中在京廣鐵路以西的李陽河、泜河兩岸。這里地勢西高東低,河流縱橫,到處是沖溝埝壠。在這一帶的竹壁、祁村、澄底、南程村、賈村、邵明、磁窯溝、永固等地蘊藏著大量的粘土、鋁礬土、硬質耐火土和半軟質粘土。在內邱、臨城和邢台縣的西部山區還有石英、長石礦物廣泛存在。這些充足的制瓷原料,為邢窯的燒制奠定了基礎。在北起臨城西雙井,南到邢台縣西堅固,約60多公里長、近30公里寬的范圍內,分布著不同時期的瓷窯遺址26處。現分述如下:
1、西雙井遺址
位於臨城縣治西北8公里的西雙井村東的一塊三角形台地上,東鄰南北流向的自然河溝。遺址殘存約1400平方米,地表所見遺物不多。在台地東斷崖上暴露有一座殘窯爐,火膛中存有大量的柴灰並夾雜有瓷片。出土標本有碗、執壺、盒、缽、盞托、窯具等。時代為唐。
2、祁村遺址
位於臨城縣西北7.5公里處,其西部是白雲山,東面為一高崗。祁村遺址可分為兩處,一處主要分布在村東南,地表遺物散布面積約6萬平方米。1981年,工業部門為恢復邢瓷生產曾在這里進行試掘,清理出殘窯一座,出土了較多的粗細瓷器及窯具殘件。1990至1992年,邢窯考古隊在此又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白瓷器物標本和窯爐遺跡。另一處在村西和村北,這里也能見到散布廣泛的瓷片和窯具,遺存分布面積約3萬平方米。經勘探,村北一帶尚有窯爐殘跡。兩處遺址的時代為唐、五代。
3、崗頭遺址
位於臨城縣西北4公里處的崗頭村北側,南臨泜北渠,崗頭至祁村公路從中穿過。地表遺物較多,散布面積約6000平方米。1980年馮祁公路施工時曾挖出兩座饅頭形殘窯。出土標本有碗、執壺、瓶、盒、窯具等。時代為晚唐、五代。
4、澄底遺址
位於臨城縣西北3公里處的澄底村東北側,南郝公路從中穿過,據調查,在修公路時,曾挖出過一座窯爐,窯壁由耐火磚砌成。如今,在公路的南側只殘存一些已經擾亂的瓷片堆。時代約為五代、北宋。
5、射獸遺址
位於臨城縣西北1.5公里處。遺址分兩部分:一部分在村北,一部分在村東南泜河北岸。村北部分破壞嚴重,堆積層厚0.6米,以燒制黑瓷為主;村東南部分約3萬平方米,堆積層厚1—2米,遺物以白瓷為主,兼有黑瓷和三彩。出土標本有碗、盤、盞、缽、瓶、雞腿瓶、杯、爐、三彩人物俑、窯具等。時代為北宋晚期至元代。
6、南程村遺址
位於臨城縣西南1.5公里的南程村北,遺物分布范圍約9萬平方米,堆積層厚0.6—1.5米,局部暴露由窯具和瓷片構成的堆積層達2米。遺物以白瓷為大宗,兼有黑瓷、醬瓷、褐瓷等,並有款識和題字作品。裝飾方法為鐵銹花、梅花點及刻花圖案等,窯具主要有桶狀匣缽、支圈、窯戧。時代為金。
7、解村遺址
位於臨城縣東南3公里的解村西北, 泜河南岸。共兩處:一處距解村80米,約2000平方米,文化層厚0.2—0.6米;另一處距解村約1公里,西依釣盤山,文化層厚0.3—0.8米。兩處內涵相同,遺物主要有白瓷碗、杯、盤、黑釉盤等,窯具多為支圈、墊珠等。時代為金。
8、山下遺址
位於臨城縣東南4公里,遺址分布在村東和東北。村東部分遺物散布面積約3.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4—1.6米;村東北部分遺物散布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4—0.8米。兩處遺物相同,有白瓷印花花口碗、印花折腹盤、瓜棱杯及盒、瓶、刻花模等,窯具有「石」字款桶裝匣缽、支圈。1991年又發掘出窯爐兩座。時代為金。
9、陳劉庄遺址
位於臨城縣東南約5公里的陳劉庄村東,面積約3萬平方米。在村東有一條自西向東和一條自北向東的古河道,因兩溝相交成十字形,故當地俗稱「十字溝」,窯址分布在溝的兩岸。根據遺存,東溝和北溝南端主要是隋代窯址,北溝北端主要是北朝窯址,南溝和西溝主要是唐、五代和宋、金、元代的窯址。看到的標本主要有青瓷,也有一些粗白瓷和細白瓷,主要器物是杯、碗、盤、缽、瓶、粉盒、動物玩具等。時代主要是隋唐,宋金元明清各個時期也有少量遺存。
10、代家莊遺址
位於臨城縣東南6公里的代家莊村東150米的階梯狀台地上,台地北高南低,其東部為泜河,南北皆為沖溝。遺址東西、南北各長約250米。地表遺物有陶片、瓷片和窯柱、三角支釘等。時代為隋、唐。
11、磁窯溝遺址
位於內邱、臨城兩縣交界處的東西磁窯溝之間,屬丘陵地帶,北依矸石山,中間有百泉河穿過。面積6000餘平方米,堆積厚度達4米以上,有灰坑和窯爐暴露。遺物有灰白瓷,但最多的是黑瓷粗器。在遺址北邊的矸石山過去曾有人挖出過古代采礦留下的巷道舊址。遺址附近也曾有過窯神廟,並有明代碑記,今廢。時代為金、元、明。
12、南嶺遺址
位於內邱縣西北約6公里處,村北有南北相鄰的兩個台地,高約4米。遺址在兩個台地上分別僅存一部分。在北台地西北角,以前曾出土過青瓷碗和「開元通寶」銅錢,現斷崖上還可見到厚約0.4米的堆積層和不少遺物,殘存面積約50平方米。在南台地北面斷崖上,暴露有堆積層,地表亦可揀到遺物。採集標本有碗、盆、缽、罐等。時代為唐、五代。
13、北大豐遺址
位於內邱縣西北約4公里的李陽河北岸。遺址原有兩處:一處在村東北80米處,曾發現有殘窯遺跡,現地表已很少能見到遺物了;另一處在村西北200米處,面積約7800平方米。以前平整土地時曾在耕土以下出土過很多青瓷、白瓷、三彩和窯具殘片。採集標本有碗、罐、缽、盆、三角支釘和瓷塤模具等。時代為隋、唐。
14、中豐洞遺址
位於內邱縣城西北約2公里的中豐洞村北,李陽河北岸,地勢較為平坦。自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由於建房動土而逐步向北侵削,時常掘出殘窯、窯具和瓷片。目前遺址南北僅寬20米,東西不足百米。並且大部分遺址已被民房覆蓋。在南斷壁上尚可見一道由草木灰、紅燒土、骨頭、瓷片、窯具及黑土構成的堆積帶,文化層厚約2米。這是一處以燒造粗瓷為主的窯場,其中以青瓷為多,兼有少量黑瓷和白瓷。出土標本有碗、罐、杯、瓶、盆、、白瓷多足硯等,窯具有三角支釘、墊圈、蘑菇窯柱等,其中在一窯柱上刻有「吉利」二字。時代為隋、唐。
15、西丘遺址
位於內邱縣城西6公里的李陽河南岸,地勢較高。遺址大部分被壓在村莊下面,在公路兩邊斷崖上可見斷斷續續的瓷片堆積層,文化層厚0.3—0.8米。出土標本有碗、缽、盆、瓶、罐、盂、白陶俑、窯具等。時代為隋、唐。
16、北雙流遺址
位於內邱縣城西北李陽河北支流的西岸和南支流的北岸,面積2000餘平方米。在這里不僅發現瓷片標本和窯具,還發現三處有紅燒土的窯爐遣跡。出土標本主要是青瓷杯、碗、缽、盤,同時也發現粗白瓷殘片。此處遺址除出土北朝標本外,隋唐、五代、宋金時期的標本也有發現。
17、內邱縣城關遺址
位於李陽河東南岸,縣城城區的西北部,南北長約1200米,東西寬700米。依今地理位置,大致可分為西關北、西關西、步行商業街三部分。
①西關北窯區,位於李陽河南支流東南岸台地上和蜂窩煤廠一帶,面積約3萬平方米。地表散布有較多的瓷片和窯具。瓷器有青瓷、白瓷、黑瓷以及透影白瓷,器類有碗、缽、盤、盆、罐、瓶等,窯具有三角支釘、齒形墊具、蘑菇形和喇叭形窯柱、墊圈、墊珠、筒形匣缽等。時代為北齊至唐。
②西關西窯區,位於內邱縣西關村西頭原石英粉廠以南,面積約2萬平方米。這里雖然被民房壓蓋,但在改建房屋施工中,常有瓷片標本出現,主要有杯、碗、盤、缽與盤口器,其中有青瓷也有粗白瓷。時代為北齊至隋代。
③步行商業街窯區,主要位於原縣禮堂、電影院、農貿市場、服務樓、交通局一帶,面積約5萬平方米。這一帶是唐代白瓷燒造最集中的地方,文化層較厚,內涵豐厚。2002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配合步行街建設工程,對原禮堂和電影院舊址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1224平方米,出土北朝至唐代灰坑174座、窯爐10座和大量的瓷片標本,亦有「盈」、「翰林」款白瓷和唐三彩,並首次出土了「官」字款白瓷。時代大體為隋至五代,唐代遺存最為豐富。
18、張家莊遺址
位於內邱縣城東北1公里的張家莊村北300米,東臨京廣鐵路。現遺址處建有城關鎮磚廠,磚廠在取土時曾掘出過大量窯具和瓷片,文化層距地表深1—1.5米,厚1.5—2米。現在窯址大部分已被破壞。出土標本有碗、罐、盒、盤形匣缽、盆形匣缽等。時代為唐。
19、北光遺址
位於內邱縣河渠鄉北光村西南約300米的李陽河河道內,殘存面積3200平方米。窯址上散布有大量的陶板瓦、筒瓦、瓷片、窯具,斷面上可見多處含瓷片的灰坑和灰層堆積。時代為唐。
20、白家莊遺址
位於內邱縣城東2公里的白家莊村東北500米處,面積約4萬平方米。因磚廠取土形成的斷崖上曾暴露過兩座殘窯體和不太豐富的文化堆積層,局部掘出過灰坑。窯址地面上散見有瓷片、瓦片和窯具殘件。由於20世紀70年代較大規模的平整土地,窯址遭受嚴重破壞。採集標本有碗、罐、瓶、缽、、馬、俑頭、三角支釘等。時代為隋、唐。
21、馮唐遺址
位於內邱縣至西南約8公里的馮唐村北約400米的小馬河南岸台地上,土質沙性,地勢平坦,遺物分布面積約4.5萬平方米。在遺址的南端,因村民取土挖坑可見若干個灰坑,深約1.3米。灰坑周圍散布有較多的紅燒土、瓦片、瓷片和窯具。遺址整體破壞嚴重,文化層不大豐富。時代為隋、唐。
22、順德路遺址
位於邢台市橋東區順德路第一醫院北側,遺址面積1000餘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出土器物主要有白瓷碗、杯、缽口瓶、盤口瓶、高足盤及大量的黑釉器,並首次出土了黑釉板瓦、筒瓦及寶頂式建築構件,遺物十分豐富。時代為隋至初唐。
23、西堅固遺址
位於邢台縣西堅固村西約1.5公里的大沙河北岸台地上,東北距邢台市區約30公里。這里屬太行山東麓的低山丘陵區。遺址所在台地北高南低呈階梯狀,范圍東西長約200米,南北長約150米。因大部分被金元時期的冶鐵廢渣所覆蓋和擾亂,故未發現原始堆積,地表散見遣物亦不豐富。採集標本有青瓷碗、罐、盆以及窯具三角支釘、齒形墊具等。時代約為北南時期。
㈥ 張志忠的「邢窯研究恢復第一人」——張志忠
邢窯,是唐代著名的瓷窯,五代(公元907-960年)時仍燒造。窯址位於邢台市所轄的內丘縣和臨城縣祁村一帶,是中國白瓷生產的發源地,在中國的陶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邢窯遺址已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邢窯白瓷的製作工藝,經專家研究試驗已摸索探究出來,並在其主要產地臨城縣被仿製成功,千年名瓷重新放出迷人的光彩。
——《邢窯·網路》
邢窯遺址發現的親歷者
邢窯是我國古代燒制瓷器的著名窯廠,是唐代燒制白瓷的中心。唐代以南方燒制青瓷的越窯(今浙江餘姚)和北方燒制白瓷的邢窯最受人們推崇,大體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陸羽《茶經》這樣評價:「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皮日休《茶甌詩》寫道:「邢窯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墜,輕如雲魄起。」李肇《國史補》中說,「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從唐代這些文獻記載可知,唐代邢窯生產的白瓷,其質量是十分精美的。釉色潔白如雪,造型規范如月,器壁輕薄如雲,扣之音脆而妙如方響。同時,也因其數量增多,又因其物美價廉,除為宮廷使用外,還暢銷各地為天下通用。
星移斗轉,物是人非。到了元代以後,邢窯卻神秘地消失了。唐代邢窯遺址在哪裡?成了近代古陶瓷史學研究的「斯芬克斯」之謎。從二十世紀50年代初開始,中國的幾代工作者便為解開邢窯之謎做著不懈的努力。陶瓷考古界的權威陳萬里、傅振倫、馮先銘、葉喆民曾幾次到內丘實地考察,未能發現邢窯,史學界專家楊文山等人50至70年代屢次到內丘、沙河、邢台等地考察,同樣失望而歸。
1980年初,臨城縣二輕局成立了「邢瓷恢復研製小組」,張志忠所在的陶瓷廠也參與其中。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小組在臨城境內共查出包括祁村、崗頭、西雙井等在內的邢瓷窯址18處。1981年春天,張志忠首次與專家一起參加臨城縣祁村唐代邢窯遺址的挖掘。扒開1.5米厚的黃土,發現了60公分厚的瓷片堆積層。深埋在地下一千年前的一件件器物標本漸漸浮出,那「釉色潔白如雪」的細白瓷殘件、那保存較完整的「瓣口瓣腹瓣足盞」、「平沿弧腹圓足托」、「短頸短流鼓腹執壺」、「提梁刻花馬蹬壺」、「唇沿淺腹玉壁底碗」,讓他驚嘆,從此張志忠與邢窯結下不解之緣。
1981年4月25日至27日,邢台地區科委、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在臨城縣召開了由中央、省、地、縣考古工作者和新聞部門參加的「邢窯與邢瓷藝術鑒賞會」,與會專家首先考察了瓷窯遺址,對出土器物進行了鑒定。大家一致認為,臨城發現的瓷窯遺址,應是「唐代邢窯」或者說是「邢窯的一部分」,「至少也是邢窯的正統或親支近派」。5月,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社、向海內外播發了《臨城探尋到新的唐代瓷器窯址——出土的白瓷器物就是著名的唐代邢瓷》、《「邢窯之謎」的解開》等報道,將我國這一重大考古發現公布於世。
1984年夏至1985年夏,內丘縣先後發現邢窯遺址20餘處。1987年至1990年,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為主組成的邢窯考古隊開始進入內丘、臨城工作,對所有已發現的窯址進行逐一調查核實,確定邢窯窯址21處。到2011年,確認邢窯遺址26處。
邢窯研究的三十年,是張志忠人生經歷中最為重要的三十年,張志忠以親歷者的身份見證並記述了邢窯研究的幾次成果:
1988年至1992年,邢窯考古隊發掘了內丘縣城區及臨城縣祁村、山下3處窯址,為邢窯的粗略分期斷代以及對邢窯不同時期遺跡遺物的認識提供了依據。內丘縣西關窯址出土了隋代薄胎透影細白瓷,這一發現將我國薄胎細白瓷的創燒時間提前了近千年,填補了中國陶瓷史上的空白。
1997年9月,邢台市文物管理處對邢台市順德北路施工工地發現的隋代邢窯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首次明確了邢台市城區內也存在著豐富的邢窯遺址,出土的黑瓷筒瓦、板瓦、尖頂桃形器等建築構件,是已知我國最早的建築瓷器。對研究建築瓷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物證。
2003年5月至8月,河北省文研所對內丘縣步行街(禮堂)建設施工工地所涉及的邢窯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現一些唐代的細白瓷碗、盒、罐類的器物底部或蓋子上,刻有「盈」、「官」、「翰林」字款,為各地遺址和墓葬出土的相應款識的白瓷找到了窯口。特別是出土的十餘件「官」字款器物,改變了古陶瓷學界一直以來認為是定窯特有款識的觀點,具有重大的考古價值。
2011年,邢台市文物管理處、臨城縣文管所對西瓷窯溝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不僅發現了金元時期的窯爐和作坊,而且還出土了大量的白底黑花與刻印花瓷器標本,特別是白底黑花瓷器標本,不但為邢台一帶出土的相應瓷器解決了窯口歸屬問題,還反映了邢窯與磁州窯之間的交流與影響。
邢窯研究的佼佼者
1987年以來。張志忠相繼發表了20餘論文,出版了6部專著,從邢窯瓷器的工藝技術、裝燒方法、裝飾風格、化學組成等諸多方面,對邢窯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確定了邢窯燒造的地址及年代,解決了邢窯遺址之爭。確立了邢窯隋代透影細白瓷在中國古陶瓷史上的歷史地位,提出了「邢窯白瓷是對越窯青瓷的超越和發展」的觀點,批駁了「邢不如越」的舊論,從而奠定了他在邢窯研究領域的權威地位。
關於邢窯燒造的地址及年代,張志忠認為:邢窯的燒造歷史從北齊、隋代、唐代至五代、宋、金、元、明,源遠流長。包括內丘、臨城、邢台的窯址,均為邢窯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集中在高邑縣北焦村以南(2011年3月,在此地發現初唐時邢窯窯址,當時高邑和臨城為一縣管轄,名曰房子縣),邢台縣西堅固村以北約七、八十公里,寬約三十公里的地帶。解決了邢窯遺址「內丘」、「臨城」之爭。
邢窯白瓷在隋、唐時期最為鼎盛。在隋代,邢窯窯工不僅發明了白瓷,而且成功創燒了薄胎透影白瓷。這種透影白瓷薄處不足1毫米,瓷化程度很高。有的肉眼已分不出胎釉,達到了半脫胎的程度。而江西景德鎮窯直到明朝成化年間,才燒制出同類瓷器。
為了弄清邢窯隋代透影白瓷的內在結構,張志忠請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對透影白瓷殘片進行化學分析,發現透影白瓷粘土原料中氧化鉀含量很高,胎釉中引入一定量的鉀長石,瓷坯中長石的配比量高達40%以上。這種採用石英—長石—粘土三元系統原料配製而成的古代陶瓷產品,胎釉硬度較高,與傳統一元配方的瓷器相比,其質量有顯著提高。我國北方地區富產高嶺土,而且還有豐富的石英、長石等制瓷原料,加上邢窯高超的工藝,使得透影白瓷脫穎而出,光艷照人。張志忠認為,邢窯透影白瓷的物測結果,為「硬質瓷」燒成於中國提供了有力證據,把薄胎細瓷的起源提前了近10個世紀。
關於邢窯白瓷在中國古陶瓷史上的歷史地位,張志忠認為:細白瓷的發明是邢窯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大貢獻。邢瓷窯場自北朝末期開始,到金、元之際,燒造的時間長達八百餘年之久。它的主要技術成就就是創燒成功精細白瓷,結束了自商周以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在中國陶瓷史上形成「南青北白」爭奇斗艷的兩大體系,標志著我國古代陶瓷已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邢窯不但燒制出於青瓷完全不同的新品種——「白瓷」,而且不斷改進配方,由一開始的粗白瓷向不用化妝土的細白瓷轉變,質量迅速提高。到隋代中晚期,就已經能夠燒制出符合現代細白瓷標準的產品。據計算,邢瓷的胎質和釉質,是經過1320℃以上的高溫燒成的。邢瓷的物理性能,與現代世界制瓷業最先進的所謂「硬質瓷」的燒成物理要求十分接近。邢窯從產品的種類上說已多於越窯,質量也有過人之處,因此,說「邢不如越」,今天看來是無法成立的。
讓千年邢瓷重放異彩
2012年8月3日,張志忠帶我們走進臨城縣普利街邢州窯陶瓷藝術有限公司。和公司一牆之隔就是臨城縣著名景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普利寺塔。
院內擺滿了一排排制好的坯,瓶、壺、罐、壇,雖然還沒上釉,卻已顯出它的古樸典雅之美。拉坯機旋轉著,張志忠現場為我們表演拉坯,只見一團白色的胎泥在他的手中一會兒功夫便變出圓圓的瓶身,細細的瓶頸,圓潤的瓶嘴,一個梅瓶便成型了。
張志忠深有感觸地說:「別看拉坯才十分鍾,我可是練了三十年的功!」
張志忠出生於臨城縣西鎮村,1979年他高中畢業後,父親問他想幹啥工作,那時,農村做木匠活很吃香,他想到縣木器廠學木匠,結果父親把他安排在離家20多里的縣陶瓷廠工作。沒想到,這一安排卻「歪打正著」,使張志忠與邢瓷結下一世情緣。
當年縣陶瓷廠主要生產面盆和大缸等產品。因他長得瘦小,領導擔心他沒力氣,搬不動大缸,便把他安排在廠美術組,負責設計、繪圖和一些技術性問題。
當時,張志忠只知道瓷器是百姓和面、裝米、吃飯等生活的日用品。只是因為廠里搞邢窯恢復研究工作,在祁村找到了唐朝細白瓷窯址,才使他真正愛上了白瓷。
邢窯遺址出土的白瓷器物,具有圓唇、短頸、豐肩和鼓腹的特點,狀如花瓣,形如玉壁,色如霜雪。形體線條有直有弧,有行有止,有抑有揚。或一氣呵成如飛瀑直瀉,或輕攏慢捻若小橋流水。線條飽滿酣暢,製作規整精細,釉色銀白恬靜。唐代邢窯工匠將玉石雕刻、金銀器的造型藝術應用於陶瓷製造上,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結合,莊重大方,雍容華貴,美不勝收。
邢窯白瓷,如大海一樣浩瀚無邊,如高山一樣聳入雲端,張志忠潛心鑽研,倍感它的珍貴。他決心要傳承白瓷的燒制技術,讓千年白瓷重放異彩。
1981年4月,在臨城召開的「邢窯與邢瓷藝術鑒賞會」上,一位北京的陶瓷專家說:「不解決拉坯技術,恢復邢瓷只是一句空話。」這句話深深觸動了張志忠。
北方拉坯工藝幾近失傳,於是張志忠慕名去了景德鎮,他花2角錢買了一張參觀古窯瓷廠的門票,在這里看到了拉坯的老師傅,可一打聽讓他傻了眼,這兒技術不外傳。
經了解得知,這個廠辦室主任是臨城東鎮人,他找這位老鄉幫忙,可好說歹說廠長仍然不同意。於是,他在附近找了一個簡陋旅店住下來,每天找廠長軟纏硬磨,29天後廠長被他的真情所動,破例讓他進廠學徒。他拜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退休的70多歲的拉坯大師程光逵為師,每天利用中午或晚上下班後的時間,用別人剩下的泥跟師傅學藝。師傅答應他每天跟著在自己家中學藝,又練了三個月,他初步掌握了拉小件坯的技術,便告別師傅,回到臨城。
張志忠在做大件拉坯時又遇到了難題,於是,他又向師傅請教。師傅不顧年老體邁,從景德鎮趕往臨城,手把手教他,使他逐步掌握了大件拉坯的技術。他斷斷續續跟師傅學習不到一年,使他受益終生。
1981年12月,國際友人路易·艾黎來到臨城考察邢窯遺址,張志忠做了一隻花口深腹碗,送給路易·艾黎先生作禮物。
1983年,河北省輕工業廳成立了由臨城縣經委、唐山陶瓷研究所參加的河北省邢窯研究組,承擔「邢窯恢復研究」課題。1984年,該課題又被列入輕工業部課題。1985年,張志忠被破格調入縣文保所,之後,張志忠和有關專家在內丘、臨城進行了大量實地勘查,確定了邢窯的窯址范圍,並對實物和資料,從藝術造型、裝飾技法、以及工藝技術路線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礎上,張志忠經過上百次試驗,成功仿製出玉壁底碗、玉環底碗、平底碗、執壺、白瓷盒、白瓷瓶、白瓷壇等20多種產品。該課題於1987年1月15日順利通過省部級鑒定。專家鑒定委員會認為「用手工拉坯成型,按照唐代邢窯工藝程序和造型裝飾藝術做出的產品是成功的,達到了試制的目的,胎釉特點比較准確,基本接近唐代邢瓷的藝術水平。」
三十年卧薪嘗膽,三十年打磨錘煉,三十年跋山涉水,三十年青燈黃卷。張志忠潛心研究邢窯文化,傳承發展邢瓷精湛技藝,漸入佳境。終於在2010年登堂入室,蟾宮折桂。
張志忠的工作室,我們看到繪制在邢瓷上的瓷畫,眼前一亮:「龍騰盛世」,群蝦嬉遊;鷹擊長空,「大展宏圖」;牽牛花開,「蒸蒸日上」;構圖雅緻,筆觸清新,晶瑩剔透,色彩斑斕。細細端詳,落款為「李春造」。張志忠介紹說,李春造是河北巨鹿人士,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的第三代嫡傳弟子,人稱當代「蝦王」。其精品佳構曾被故宮博物院、人民大會堂、中南海收藏。這批瓷畫由李春造創作,張志忠親自燒制。為了把大師作品的意境完美地再現,張志忠在畫紙上配色,突出質感,然後配瓷、配釉,先燒盤,再製版,再燒盤,經過上百次試驗,用了上千個盤子,終於達到透明透亮的效果。蝦王瓷畫,邢州白瓷,珠聯璧合,美不勝收。
如果把邢瓷比作張志忠的戀人,那麼台灣地區著名詞曲作家梁弘志的《讀你》,便能恰如其分表達張志忠對邢瓷的深情:
……
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象春天,喜悅的經典,美麗的句點。你的眉目之間,鎖著我的愛憐,你的唇齒之間,留著我的誓言。你的一切移動,左右我的視線,你是我的詩篇,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在張志忠眼裡,邢窯是一部永遠讀不完、讀不懂的書,他用眼看,用心讀,一次比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日新,日新,日日新。
在張志忠眼裡,邢窯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每當他迷茫、困惑、無所適從的時候,他總是從邢窯那裡,汲取營養、智慧和靈感。
在張志忠眼裡,邢窯是一位女神,她美若天仙,奪魂攝魄。在她面前,張志忠崇拜得五體投地。總是恭恭敬敬,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和不恭。
「我這一生註定離不開邢瓷了。」張志忠說。
㈦ 邢窯的分類
邢窯白瓷的分類到底有多少種呢
歷史典籍對邢窯的記載是比較多的,專邢窯瓷器傳世與出土屬物也都比較豐富,邢窯在歷史上的存在當是確定無疑的。但是,到20世紀70年代,從一定意義上講,邢窯還是一個千古之謎,這個謎就在它的確切窯址的問題上。
史籍稱,邢窯在今河北省的內丘,而長期以來,卻無人能在內丘發現這個名窯的窯址。這件事牽動了一位在邢台地區工作的歷史教師的心。他從50年代起,就從自己活動所能達到的范圍找古窯址。日積月累,在靠近內丘的臨城縣境內撿拾了不少古陶瓷殘器,做過許多研究,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重視,成立了地方的邢窯研究組,終於在他們長年累月的勞動下,首先在臨城初步找到屬於邢窯性質的古窯址,發現的遺存極為豐富。器形都是碗、盤、壺、盆之類的日用器皿。其中碗類的圈足多作玉璧形底,精工製作,有潤滑如玉的角感,有些瓷胎緻密,瓷釉光潤,胎釉潔白如雪,它不僅在器物造型、生產規模和內在質量方面都和史書相符。
㈧ 邢窯白瓷在什麼朝代
是唐五代最著名的白窯瓷場,有邢窯白瓷「天下無貴賤而通之」的美譽。窯址在今河北省邢台縣,因唐時地屬邢州,故名邢窯。
㈨ 邢窯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瓷器,和他的來歷,朝代
中國唐代著名瓷窯之一。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0年 8月,邢窯遺址首先在河北省臨城縣境內程村、解村、澄底、崗頭、祁村、雙井村一帶發現,其中祁村窯燒制的白瓷最具邢窯白瓷的特徵。但根據唐李肇《國史補》中關於「內丘白瓷甌」的記載,邢窯的中心窯址應當在內丘縣境內。據此,考古工作者又在與臨城相鄰的內丘縣廣泛進行了調查,發現邢窯遺址20餘處,並採集到大量白瓷標本。從所獲資料看,臨城與內丘燒制的白瓷在造型、胎釉等各方面特徵基本一致,應當屬於一個瓷窯系統。這一重要的發現,解決了邢窯遺址的問題,並對邢窯歷史、品種及其窯口分布范圍等問題,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邢窯位於太行山東麓,散布在內丘縣馮唐村、宋村以北,臨城縣祁村、雙井村以南,內丘縣西丘村以東,隆堯縣雙碑村以西的狹長地帶內,總面積約 300餘平方公里。其中內丘縣城關一帶的唐代白瓷窯最為集中,燒制白瓷的質量也最為精緻。因此,這一地區應是當時邢窯瓷器的燒制中心。它四周的窯址應是由此而發展的。唐代瓷窯多以所在之州命名,內丘在武德五年 (622)改隸邢州,故名邢窯。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邢窯瓷器的主要特徵是「白如雪」。但從出土的瓷片看,釉色有白、青、黑和褐黃等多種。白釉又有粗細之分,以粗者居多,細者佔少數。這說明陸羽《茶經》中所描寫的僅僅是邢窯瓷器中的精品,並不是邢窯瓷器的全貌。邢窯的精細白瓷,選用優質瓷土燒成,胎質堅實細膩,胎色潔白如雪,釉質瑩潤,有的薄如蛋殼,透明性能極佳,當是還原焰燒成。一般器物純白光亮,有些則白中微微泛青。器形有盤、碗、杯、托子、瓶、壺、罐和注子等。碗有多種形式,最多的為淺形敞口碗,碗身呈 45 度角斜出,口緣外部凸起一周,底坦平,底中心凹入,施釉,形如玉璧。內丘城關地區白瓷窯燒制的玉璧形底碗與臨城祁村窯同類的精緻白瓷製品相同,並在碗底中心往往刻劃有一個「盈」字。此外,還有斂口碗,分深淺兩種。圈足較玉璧形底為窄,也有平底者。又有碗口八出者,口緣作八瓣形,里外凸起凹入四直線。圈足呈四瓣海棠形。托子為盤形,托口微高出盤面,矮圈足。臨城祁村窯還出土 1件皮囊壺,殘高約16厘米,上部扁形,中間有提梁,流口殘失,壺下部飽滿,平底,左右兩側有線紋凸起,形如皮囊縫合痕,壺前後兩面有劃花三角形紋飾。注子為叭形口,球形腹,一面有短流,一面有曲柄,平底。罐為圓唇口,頸極短,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平底。從上述這些精細白瓷來看,形容它的釉色「白如雪」並不過譽。
粗白瓷亦以各式碗為多,此外有注子、長方形小枕等。粗碗均敷化妝土,大碗多為平底,小碗多為玉璧形底,外部一般施釉不到底,採用疊燒法,碗與碗之間墊以三角形支具,碗心多殘留有支具燒痕。枕為長方形小枕,裝飾以褐色斑點,有的裝飾以篦點紋。注子器身稍高且瘦,平底。黑釉器物有平底淺碗、唇口小罐、花口缽、雙系罐等,胎體與釉均較厚。褐色釉有敞口大碗,釉厚處呈黑色。
邢窯瓷器素以色白見稱,歷來不見邢窯器有附加裝飾的記述。但是在邢窯遺址范圍內卻發現了一些用模印、劃花和點彩等多種裝飾技法的白瓷標本,增進了對邢窯白瓷的進一步了解。
唐代白瓷以邢窯器最為有名,李肇《國史補》說那時邢窯白瓷已經天下通用,表明邢窯絕不是初創。繼唐代邢窯遺址發現以後,考古工作者又在內丘、臨城發現了隋代白瓷窯址多處,證明邢窯在隋時就已開始燒制白瓷了。
唐代後期,邢窯由於制瓷原料等方面的原因,漸趨衰落。河北曲陽定窯受邢窯的影響繼之而起,成為北方著名的白瓷窯。除邢窯與定窯外,河南的鞏縣窯、密縣窯,山西的平定窯與渾源窯等,也都以燒白瓷為主。正因為有眾多的白瓷窯的出現與發展,在北方才形成了以邢窯為代表的白瓷系統。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從唐墓中出土了不少白瓷,以陝西、河南、河北出土的為多,有些白瓷可能屬於鄰近瓷窯的產品。其中一部分為精緻的白瓷,如邢台唐墓出土的白瓷碗,河南安陽薛家莊唐墓出土的白瓷碗和盞托等。特別是盞托的製作精工,是絕無僅有的珍品。這些白瓷與邢窯白瓷在造型、釉色以及玉璧形底中心施釉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徵,可見它們應出自邢窯。此外,西安唐大明宮遺址中出土的帶「盈」字款的碗與內丘城關邢窯遺址出土的完全相同,可知是內丘窯的產品。
邢窯白瓷當時曾遠銷海外,在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日本等國家的古代遺址中,均有發現。
祝你好運
㈩ 邢窯的簡介
唐代的陶瓷業,技術上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陶瓷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由於整個制瓷業技術的提高和改進,出現了大量瓷窯,而在所有的窯口中,以南方燒制青瓷的越窯(今浙江餘姚)和北方燒制白瓷的邢窯最受人們推崇,大體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越窯的青瓷和邢窯的白瓷代表了當時瓷製品的最高水平,同時著稱於世。陸羽《茶經》這樣評價:「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皮日休《茶甌詩》寫道:「邢窯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墜,輕如雲魄起。」段安節《樂府雜錄》記載,唐大中初年,有調音律官郭道源者,「善擊甌,率以越甌、邢甌共十二隻,旋加減水於其中,以箸擊之,其音妙於方響。」李肇《國史補》中說,「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從唐代這些文獻記載可知,唐代邢窯生產的白瓷,其質量是十分精美的。釉色潔白如雪,造型規范如月,器壁輕薄如雲,扣之音脆而妙如方響。同時,也因其數量增多,又因其物美價廉,除為宮廷使用外,還暢銷各地為天下通用。 但是,長時間以來,唐代邢窯遺址究竟在哪裡,一直是中外陶瓷學者關注的問題。李肇《國史補》中有「內丘白瓷甌」的記載,故一般研究瓷史的學者都認為邢窯的遺址當在內丘。可是,河北的陶瓷研究學者和文物工作者從1952年起到1972年,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曾對邢台地區所轄的沙河、邢台、內丘三縣進行過七次考察,雖發現一些窯址,但唐代的窯址沒有發現。到了1980年,又向北在與內丘相臨的臨城縣進行普查,終於在這個縣的祁村、崗頭村、西雙井村發現了唐代的窯址群。至此,為中外學者一
直關注的「邢窯之謎」終於破解了。所以,1992年出版的《中華文明史》明確指出,唐代白瓷「河北臨城邢窯最有名」。1982年至1994年底,內丘縣文化館業務人員在內丘縣境內又查出邢窯遺址20多處。
唐代邢窯白瓷,作為傳世品尚未見到,但作為出土文物,在全國各地唐代遺址中卻發現不少。河北陶瓷學者對邢窯出土實物標本經過分析後認為,邢瓷不論是胎質和釉質,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鋁所佔的比重都是相當高的,無疑需要高強度的焙燒溫度,據計算,邢瓷的胎質和釉質,是經過1380℃以上的高溫燒成的。邢瓷的物理性能,與現代世界制瓷業最先進的所謂「硬質瓷」的燒成物理要求十分接近。河北的陶瓷學者認為,邢瓷的物測結果,為「硬質瓷」燒成於中國提供了有力證據,把薄胎細瓷的起源提前了近10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