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礦遺址
① 坊子炭礦遺址文化園在什麼地方啊,具體的,謝謝啊。
坊子區北海路(長寧街與八馬路之間)新方集團院內。
② 銅綠山礦冶遺址的詳細介紹
中國已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礦冶遺址。遺址在湖北省大冶縣境內,南北長約2公里,東西寬約1公里,遺留的煉銅爐渣40萬噸以上,佔地14萬平方米左右,推算累計產銅不少於8~12萬噸.1973年開始發掘和研究,發掘出地下采區7處,采礦井巷近400條,古冶煉場3處,發現了一批煉銅爐。出土有用於採掘、裝載、提升、排水、照明等的銅、鐵、木、竹、石制的多種生產工具以及陶器、銅錠、銅兵器等遺物。遺址的年代,經14C測定,至遲始於西周末年,經春秋、戰國時期延續到漢代。遺址也發現有隋唐時期的文化遺物和宋代的冶煉場。就遺跡考察,古代探礦方法,多採用淺井工程和重砂測量。重砂測量工具的形狀與近代相似,為船形、元寶形等大小不一的淘砂盤(圖1)。
銅綠山的古代地下開采早期,井巷掘進過程基本上就是采礦過程。到戰國晚期,開拓、採掘、回採等步驟才漸趨明顯。與之相應的是井筒支護、分級提升、排水、選別、充填采礦等工藝相繼出現和完善。 由露天開采轉入坑采之初,開采規模小、勞動效率低,表現在井小、巷短、井多、巷少。到春秋晚期,開采系統則已相當完整。戰國至西漢時期地下開采深度已達60餘米,並延伸到潛水面以下23米(圖2)。
銅綠山古礦區的地下開采系統的發展大致為:地表(最大洪水位以上)或露天采場底(潛水面以上)─→立井(群井)或斜井─→盲立井或平巷與盲斜井─→平巷(或組成采場)。
立井(包括盲立井)斷面一般為正方形,少數為矩形。西周時期立井的凈斷面為 500×500毫米2左右。井壁為木支護,方框支架間隔排列,間距在400毫米左右。井框為榫卯套接方式,井框與圍岩間楔有一層木板,用來圍護井筒四壁。到戰國時期完全採用經過加工的方木(或圓木)密集式垛盤支護,井口凈斷面最大者達1.3×1.3(米),接頭為單平面親口接榫,加工整齊,尺寸劃一,架設後穩固持久,同近代的木結構井架相似。
斜井 (包括盲斜井)西周、春秋時期的斜井為普通型式的斜井,其支護結構與同期立井的支護結構一樣。戰國時期發展到階梯式斜井,由凈斷面900×900毫米2的「馬頭門」和900×1000毫米2的短巷組成。支護方式有兩種:一種井框支架垂直於斜井的底板,一種井框支架沿鉛直方向敷設,後者較多。兩種支護方式表明當時對斜井的支護已有了多方面的經驗。平巷 西周、春秋時期的平巷支護與同期立井的支護結構相同。春秋時期平巷的凈斷面一般為 800×1000毫米2。戰國至西漢時期的平巷斷面較大(凈斷面最大者為1600×1950毫米2),距離較長,人可以直立行走(圖3)。與平巷相通的立井底部均設馬頭門結構。戰國至西漢時期的馬頭門高度一般為平巷凈高的一倍。 同近代的支柱和支柱充填法基本相似。有五種具體方案:群井開采,後演變為方框支柱開采(分為單框豎分條開采──下向式,單層小方框開采──進路式),再演變為水平分層棚子支柱充填開采──上向式,此外還有橫撐支柱開采。
群井開採用垂直井筒直接進行回採。井筒打入礦體,下掘井筒就是回採過程。掘進終了即開采完畢。在西周時期的發掘點內,有由48個立井組成的井群。
單框豎分條開采由地表下掘一個或數個井筒,邊掘邊采邊支護,視礦體賦存情況,立井掘到一定深度後開挖平巷。為了追蹤富礦再下掘盲井。
單層小方框開採在井底掘進平巷或斜巷,追蹤富礦,邊掘邊采邊支護,為獨頭巷道式開采,一般是進路式的開采方法。
水平分層棚子支柱充填開采采區分成若干水平分層,自下而上開采,分層隨回採的推進而用密集棚子來支撐。支柱與充填配合使用,采空區用手選出的廢石(夾石等)和低品位的銅礦石局部或全部充填。上下層支護的關系是下層棚子的頂梁即上層棚子的底梁,下層棚子的底梁敷設在底板的溝槽中。戰國至西漢的支護中,下層棚子的斷面比上層棚子的斷面寬,增加了穩固性。
橫撐支柱開采由地表下掘立井進入富礦帶,再由井底向四周擴大,作上向梯段式回採。最大采幅約 5米。采空區由水平撐木和撐木間的垂直頂木支撐,呈多個П型。藉助П型結構,造成人工平台,落礦、出礦、提升均在平台上進行。 礦井提升出土的提升工具有木鉤、繩索、平衡石、轆轤軸等。戰國至西漢時期的木轆轤軸(圖5)長2500毫米、直徑 260毫米,可以橫架在井口。軸木的兩端砍成軸頭,以便安放在井口兩側的支架上。出土的裝載工具為竹筐、竹簍和藤簍(圖6)。
礦井排水春秋時期的地下礦井就已經有比較完整的排水系統。水道有兩種:一種是利用廢棄的巷道或專設泄水巷道;另一種是貼平巷一側的背板鋪成排水木槽,彼此連接,置於地樑上。泄水巷道和木槽以一定的高差通向水倉或排水井,水由那裡提升到地面。用充填巷道的方法可以堵水和防水,減少匯水面積。 從發掘的煉銅遺址看,銅綠山早在2700多年前已經採用鼓風豎爐煉銅(圖7)。
煉銅豎爐春秋早期的煉銅豎爐由爐基、爐缸、爐身三部分組成,各個爐子結構相近,尺寸大體相同。經過研究復原,豎爐的外形為豎立的腰鼓形(圖8),高2.7米,最大直徑1.6米。為了適應高溫熔煉,豎爐的不同部位,配製不同的耐火材料,夯築而成。主要材料為紅色粘土、高嶺土、石英砂、火成岩碎屑、鐵礦粉、鐵礦粒、木炭粉等。
銅綠山礦冶遺址
冶煉輔助設施豎爐兩側壘土墩作工作台。豎爐周圍有碎料台、篩分場和泥池、渣坑等輔助設施。碎料台中部留有石砧和石球(圖9)。石砧形狀一般近橢圓形;有的石砧周圍築有高嶺土檯面。石砧的大小不等,小的長45厘米,大的長70厘米。砧面經長期使用,均呈凹形。石球大小相近,直徑8厘米左右。石砧、石球是碎礦或碾磨築爐料的工具,質地堅硬(為花崗閃長岩)。可知古代已經將大塊礦石破碎、篩分出粒度均勻(一般為2~3厘米)的礦石,入爐冶煉。
冶煉技術水平①原料和燃料。銅礦石主要採用品位較高的氧化礦,如孔雀石、硅孔雀石、赤銅礦等。燃料為木炭。②造渣和配料。爐渣均呈黑色的薄片狀,表面光滑,經化學檢驗,渣的酸度合適,大多在1.0~1.3之間,成分穩定,渣中含銅大部分小於0.7%,熔點大多在1100~1200℃之間,比重為3.5~4.0,1280℃的粘度為0.2帕斯卡·秒,流動性良好。銅綠山古礦井中的銅礦石可分三類:即鹼性礦石(含銅、二氧化硅低,含鐵高);酸性礦石(含銅、二氧化硅高,含鐵低);富銅礦石(主要是孔雀石)。然而,用其中任何一種礦石單獨冶煉都不能得到古代煉渣的成分,說明當時已掌握了配料技術,用不同種類的礦石相互搭配。③銅錠成分。古代遺留的銅錠和粗銅一般含銅量94%左右,含鐵量小於5.4%。(見彩圖)
③ 走進坊子炭礦博物館心得體會怎麼寫
2013年5月19日,管理學院組織了全體黨員到三明市博物館參觀學習,增強我們學生黨專員的責任感和屬愛國愛鄉的情懷。而我作為一名黨員有幸參與了這次活動。 在《客家祖地》展廳,回顧了漢晉時期,隨著中原漢族人民大規模南遷與閩越等原住民相融合形成...7393
④ 鶴崗市的變化歷史
鶴崗原為湯原縣下的一個小鎮,俗稱鶴立鎮。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擬於此鎮設置鶴立縣,後因種種原因未遂。
此地是隨著煤炭業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自民國三年(1914年)曹鳳陽在此發現炭層後。民國五年(1916年)由沈松年等人向政府提出申請,並獲得了採掘權。民國七年1918年)開始開采,同年譽軍鮑貴卿以及財政廳長,實業廳長等人,以個人名義投資,成立鶴崗煤炭礦有限公司,並計劃擴大礦區,鋪設一條從礦山到松花江岸的輕便鐵道。
民國八年(1919年)六月劉尚清(黑龍江省財政廳長)任總辦。民國十五年(1926年)十一月自礦山站(一名石頭河)到蓮江口鐵路竣工,民國十六年(1927年)二月開始營業。九·一八事變後,建立偽滿洲國,於康德元年(1934年)五月,在此設立滿洲炭礦株式會社,此後。鶴崗煤礦由滿洲炭礦株式會社經營。隨著煤炭開采業的不斷擴大,此地迅速發展起來。
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偽滿洲國實行行政機構改革之際。由湯原、蘿北兩縣析置鶴立縣,隸屬三江省管轄。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撤銷三江省,鶴立縣劃歸合江省所轄。
解放後,鶴立縣升置市,名為興山市。
1951年改興山市為鶴崗市,後為黑龍江省所轄。
1906年(清光緒三十工年)黑龍江省開始出放「鶴欄位」毛荒。1916年清丈完畢。此時在今鶴崗附近出現數十個墾荒村落。1918年(民國7年)沈松年與孫丙午等人合資15萬元成立興華煤礦公司,開發石頭河地方煤礦。1926年鶴崗鐵路開通,煤礦發展。1929年3月,鶴崗煤礦公司駐礦事務所設街基管理員管理街政事務,從此礦山設治,名興山鎮。
1932年8月11日,日本侵略軍侵佔興山湖,1938年日偽將興山鎮改治興山街,隸屬湯原縣。1939年改隸鶴 立縣。日本侵略者為了加強殖民統治,1941年5月將興山街改為特翰街。還駐有日本憲兵分隊、日本關東軍守備以,設「鶴崗刑務署」、「鶴崗矯正輔導院」兩所監獄。1944年二月興山街改稱鶴崗街。抗日戰爭勝利後,共產黨、民主政府接管鶴崗,於1945年12月20日建立興山市,先後隸屬鶴立縣、合江省、松江省。
1949年11月24日,興山市改稱鶴崗市,為松江省轄市。1954年鶴崗市為黑龍江省轄市。1958年鶴崗市劃歸合江專署領導。1966年鶴崗市改由省直轄。
1980年4月24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鶴崗市東風區、躍進區,設立南山區;撤銷鶴崗市群力區、反修區,設立東山區;紅衛區更名為興山區;紅旗區更名為興安區。
1987年11月6日,將佳木斯市的蘿北縣、綏濱縣劃歸鶴崗市。
⑤ 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開采、冶煉硫銅礦的遺址是哪一座
1987年,李延祥等對內蒙古昭烏達盟赤峰市林西縣大井古礦冶遺址的發掘和研究表明,它屬於夏家店上層文化,相當於春秋早期。在該遺址,當年的工匠曾用石質工具較大規模地開采了銅、錫、砷共生硫化礦石,礦石經焙燒後直接還原熔煉出了含錫、砷的金屬銅合金。該遺址在赤峰市林西縣官地鄉,銅礦區的礦石主要類型為含錫石、毒砂(FeAsS)的黃鐵礦黃銅礦,少量為黃錫礦。遺址發掘中出土了多座煉爐以及爐渣(煉渣)、爐壁、礦石,對當時的冶煉技術提供了相當豐富的實物資料。在8個煉區中,發現4座多孔窯式煉爐和8座橢圓形煉爐。
前一種當是焙燒爐,距采礦坑很近。採集到的爐渣中發現有白冰銅Cu2S的顆粒,推測焙燒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在山坡較平坦處挖一個直徑約為2米的爐坑,坑內先鋪一層木炭,其上堆放礦石,再以草拌泥將礦石堆封起來(目的是減少熱量損失)。在封泥上留有若干圓形排煙(SO2)孔和鼓風口。點燃木炭並鼓風入內後,焙燒反應即開始進行。由於焙燒反應是放熱反應,因此當礦石熱到起火溫度後就無需再補充燃料,焙燒反應便可持續下去。
後一種則是還原熔煉爐,有拱形爐門,以排放銅液和煉渣。煉爐周圍發現有煉渣、木炭,表明木炭是作為燃料和還原劑的。煉渣中SiO2、FeO和CaO的含量總和佔到80%~90%,可以推斷出這種煉渣的熔點在1100~1200℃,煉渣里夾有石灰石顆粒,表明冶銅時可能已利用了石灰石做助熔劑。在煉渣中殘余的金屬顆粒已形成合金,一些有代表性的合金顆粒經化學分析,含銅約70%,錫約20%,砷約5%。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開采、冶煉硫銅礦的遺址。
⑥ 銅陵金牛洞古采礦遺址的考古發現
自八十年代開始,當地群眾不斷在此露采鐵礦,結果洞毀山平,進而凹陷成一個橢圓專形采礦場,屬在西側邊坡上暴露出一些古代采礦井巷和採掘遺物。1987年以來,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銅陵市文物管理所先後數次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清理出多處古代采礦井巷和一批採掘生產工具,並在遺址附近的葯園山、虎形山、萬迎山也相繼發現了不少古代採掘遺址和大量古代煉渣堆積。
從清理出的古代采礦井巷結構和採掘生產工具、陶制生活器皿來看,金牛洞遺址的年代始於春秋,下限不會晚於西漢。當時的采礦活動最初應是露天開采,再沿著礦脈鑿開繼續深掘。清理出的豎井、平巷、斜井都是木支撐結構,有半框式和方框式兩種,豎井井筒採用「企口接方框密集支架』,結構,支擴立柱的頂端均為丫形介面,巷道兩側及頂棚用木棍、木板護幫,有的用竹席封頂。采礦方式是由下而上,水平分層開采。礦井中除發現銅鑿、鐵斧、鐵鋤、竹筐、木桶等一批採掘工具外,還發現了大量木炭屑,估計當時的工匠們已掌握了「火爆法」采礦技術。
⑦ 中國那個炭礦好
這個不好說,你說的是煤炭吧,煤礦說的是儲量,可采量等技術問題,煤炭又有發熱量,含硫量,灰份,揮發份等等指標,不能簡單說哪個好哪個不好
⑧ 感慨滄桑變,帶歐拉黑貓領略碳礦遺址,感受歷史滄桑
今天開著歐拉黑貓,來到坊子煤礦遺址,來感受一下在坊子這塊物產豐饒,文化璀璨的大地上依然有一顆烏亮的明珠,雖歷經了一個多世紀的滄桑卻依然光彩奪目。這就是百年老礦-坊子煤礦坊子煤礦早在清朝乾隆年間便聞名遐邇,到清朝後期,和棗庄煤礦、淄川煤礦並稱山東三大煤礦,民國初期,位列全國十大煤礦。成為近代中國能源的重要產地之一。早在明末清初,坊子煤田就被當地居民發現,但僅有少數鄉民偶爾在淺層偷偷開采。乾隆五年,即公元1740年,坊子煤田解禁,百姓紛紛採掘,到道光年間坊子煤業已經比較盛旺,及至清光緒年間,坊子煤田的採掘已經從淺層轉入深層,煤炭也由原來的僅供炊薪,而成為商品流向四面八方。煤礦就介紹到這,還有好多關於煤礦的歷史,一時半會說不完,感興趣的可以私聊我呀,接下來轉入正題,講一下我的歐拉黑貓,高顏值c位出道,歐拉黑貓由日本著名設計師中島敬親自操刀設計,封閉式前臉、融合LOGO的一體式充電口蓋,搭配上小巧精緻的犀牛角天線,8幅16寸鋁合金輪轂,以及拼色車身設計,整體時尚動感,青春氣息撲面而來。整車大量採用方形+圓角的元素設計,「Q」感十足,尤其是圓乎乎的前大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雙閃亮的大眼睛,而後燈則採用截然相反的方形策略,前圓後方,儼然一隻可愛靈動的「黑貓」。
歐拉黑貓軸距大所以造就了空間超大
⑨ 碳礦是什麼礦
煤炭 應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