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漳古城遺址
Ⅰ 安邑古城遺址的簡介
魏豹城是戰國時期魏文侯(前446年)所築的都城,到魏惠王十年(前361年),魏遷都大回梁後才稱之為安邑答古城。公元前205年,楚漢戰爭爆發,漢將魏豹認為楚必勝,漢必敗,遂找借口率兵數萬,回到安邑,占據此城,自立為王,稱霸一方,後人便稱此古城為魏豹城。
Ⅱ 是「古城遺址」,還是「故城遺址」
古城遺址
Ⅲ 歷史上金代古城遺址都在哪個省份
四郎城、康保縣、西土城、齊齊哈爾等,主要是河北和東北三省范圍。
Ⅳ 泰州古城遺址在哪兒我怎麼沒聽過
就是稅務街啊,那裡還有古牌坊呢。
Ⅳ 冀州古城遺址的介紹
冀州古城遺址位於冀州鎮北關村一帶,是漢代冀州古城西北面的一段土城牆,從內東北向西南延伸,總長容4500米,分布面積225萬平方米,最高處8米,底和頂最寬處分別為30米和10米。沿漢城址西、北面的溝渠為原城的護城河。據考證,古城建於西漢高帝年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西漢時,該城城周12里。北宋時將城周擴大到25里。元、明、清各朝也曾增修。現古城牆高3—5米,基底寬30米,頂面寬4米。 部分文物被定為國家二級、三級文物。冀州文物潛存豐富,開發價值巨大。1993年7月,冀州古城遺址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3日,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Ⅵ 平遙古城遺址遺跡反映怎樣的社會狀況
平遙古城就是依抄據漢族傳統的「禮制」思想規劃建設起來的,完全反映出明清時期漢文化的歷史特色。從城池的規模來看,古城城方三里。古代城市的等級與規模都遵循國家典章制度的「禮」序標准,不能逾越。最高等級的城市為國都,也就是天子居住的城市,城方九里;其次為諸侯都城或後來的州郡府城,大的為城方七里、次的為城方五里;縣城則一般為城方三里。平遙古城完全符合這一「禮」序等級,城牆的每一邊長都接近1.5公里從古城布局來看,體現了《周禮》「辨方正位」的思想。辨方正位在布局上,大至整個古城區、小至四合院落無不追求「人、天地、建築」之間的和諧,即「天人合一」思想的支配。這種關系主要體現在:五方四象、突出中心,強化中軸、西南為尊等一系列漢族文化傳統的「禮」序與習俗的布局程式,「五方」即東西南北中,「四象」指古代標志四方及四色的四種靈獸的符號,即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方之內就是「中」,「中」是統治者的象徵。「古之王者,擇國之中而里宮」,象徵帝王一統天下。平逼古城將象改權的縣衙布局在全城的中心~
Ⅶ 三國時期現存留下的遺址、古城在現在的什麼地方簡單介紹一下
推薦去合肥三國遺址公園,位於合肥市廬陽區三十崗鄉,應該是全國保存最為完整的三國遺址
赤壁古戰場位於長江中游南岸赤壁市境內
白帝城被長江淹了,去不了
Ⅷ 呼圖壁旅遊區的古城遺址
馬橋子城:位於縣城西北90公里處的一零六團場境內,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該城南北長內350米,東西寬容170米,城牆高3米余,厚2.7米。該城西北方向另有一城,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70米,牆高4米,厚2米,四周有護城河。至今城牆保護完整,房屋倒塌的痕跡尚存,古錢幣、瓷片、玉器遺物裸露地表。
阿魏灘古城
民間稱「元城子」。位於阿魏灘西3.5公里處,瀕臨呼圖壁河,佔地18500平方米。據初步考證,該城建於宋元時期。
頭道溝破城
位於棗園農場西北9公里處,瀕臨頭道溝,佔地面積600平方米,該城建於清同治年間。
白圪撻破城
位於白圪撻村東的土包上,長約200米,寬約66米,城牆已倒塌,修建年代不詳。
古塔巴城
俗稱唐朝城。據初步考證;建於西遼。
景化城
建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城牆周長3.5里,高1.6丈,有城門4個,呼圖壁鎮就是在景化城舊址發展擴建起來的.
烽火台在呼圖壁縣境內有5個墩台(當地人稱唐墩)。呼圖壁境內還有7個廟宇遺址,一尊突厥民族石人像,以及眾多的古墓葬。
Ⅸ 考古學把哪兩個古城遺址看成是商代的開始
由於大量考古文物資料的面世及甲骨文字的整理和研究,滳河流域是先商文化的發祥地已成為史學界諸多專家學者的共識。滳水在卜辭中屢見,「王其侑於滳,在有石燎有雨」、「王其尋舟於滳,亡災」、「 涉滳,至磬,射左豕,擒?」、「求年於滳,求禾於滳」,可見滳河在商代是一條重要河流。「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禮記·表記》)殷墟卜辭曾多次記載殷人祭祀滳水。我國史界曾有學者對滳水這樣比黃河小得多的河流被神化感到大惑不解。余方平先生在《殷人神化滳洹二水之原因淺析》一文中指出,其實,將卜辭記載與考古學、歷史學、文獻學、音韻學等研究成果結合起來分析,可以看出:滳水流域曾是商族的起源地,是商文化的「老家」。殷人自然要奉為神靈,世代祭祀,以示永誌不忘祖先發祥之地,同時亦祈求滳之神靈永遠福佑殷人及其後嗣。商之名當源於滳水,既為昭明居地之名,又演變為商族的族名。(原載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5期)曾經有人稱商是一個航海的民族。早在商湯滅夏以前,商便已是一個興起於渤海西岸的強大諸侯國。那時商的活動區域集中在商河流域,所以商的名稱也就出自於商河的商字。而當時這條賦予了商名字的商河,是一條直接流入大海的河流。所以從很早以前開始,商的買賣人就已經順流而下,把生意做到了海上。(據CCTV《走近科學》2008第10期) 《水經》、《水經注》、《水經註疏》都對商河有詳細記述:(河)又東北,過楊虛縣東,商河出焉。商河首受河水,亦漯水及澤水所潭也。淵而不流,世謂之清水。自此雖沙漲填塞,厥跡尚存。歷澤而北,俗謂之落里坈,逕張公城西,又北,重源潛發,亦曰小漳河,商、漳聲相近,故字與讀移耳。《元和志》所記漢鴻嘉四年,河水泛溢,河堤都尉許商鑿此河通海,故以商為名。守敬按:「《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