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陰山古城遺址

陰山古城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31 22:17:32

⑴ 磴口縣的名勝古跡

陰山壁畫
位於磴口縣陰山格爾敖包溝和默里赫圖溝的近萬幅岩畫組成了綿延千里的藝術畫廊,鐫刻著我們祖先留下的寶貴文化珍品。早在公元六世紀初,陰山岩畫就被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發現,並記錄在著名的《水經注》中。
古城遺址
窳渾古城遺址
窳渾古城,蒙語為保爾浩特,漢語也稱土城子,位於磴口縣沙金套海蘇木西南約三公里處,建於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該城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西最長250米,南北最長200米,北與西北被沙漠覆蓋,牆寬9~13米,南牆中部有一缺口寬約20米,約為城門。該城東牆北牆,殘高1~2.5米。城中部略偏東處有一面積為10000平方米的台,探得文化層有1~3米深。文化層下層為漢代文物,較厚,出土大量灰陶器和漢代建築材料;中層為唐代文物,出土文物有白瓷器物殘片數種;上層為明、清文化層,較厚,有大量鈞窯瓷殘片,如青花瓷殘片。在斷垣殘壁的表面也可揀到鐵鏈、三梭銅合金箭鏃等。
臨戎古城遺址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磴口縣補隆淖辦事處河拐子村西。建於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是漢武帝建立的朔方郡郡址所在。該城呈長方形,城牆由黃土夯實築成。南北牆長約450米,東牆長637.5米,西牆長620米,古城的西北部及東北部還殘留著0.5~2米高的土垣。城內出土文物有:繩紋磚、瓦、罐、壺、瓮、盆等灰陶片,上面都帶有繩紋、波浪、方格、斜方格等紋飾,此為漢代陶器的明顯特徵。城中央偏西北方,有一座鐵製作坊遺址,距遺址近千米的地段上布滿鐵器殘片。還有極少灰陶片和紅陶片,類似遼至西夏遺物。古城垣外的東南部,也有制鐵作坊遺址,出土文物有箭頭、戟、刀等殘存物。
三封古城遺址
亦稱陶升井古城,位於磴口縣原哈騰套海蘇木約5公里處,建於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古城築有內城和外城。內城土垣長約118米。外城在北部及西南部有殘存的土垣。內城西南角有一坍塌的土丘。內城內外,磚、瓦、陶片俯首可得,箭挺、箭簇數量不少,均為東漢遺物。內城東南角和外城相近處0.5米深的土中,發現有文化層。遺址范圍內有武帝和王莽時期的五株、大泉錢幣等文物。
阿貴廟
阿貴廟屬「紅教」,即寧瑪教派,尊蓮花生為師祖,公元774年蓮花生就在此開始了傳教活動。廟宇始建於公元1798年,佔地100多公頃,海拔1500米,定藏名為「拉西布仁·嘎定林阿貴」,阿貴即山洞,因此處奇洞攀岩,仙境妙筆,故得名阿貴廟。整座廟宇雄偉壯麗,結構緊湊,屬典型的藏式建築。
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
位於磴口縣巴彥高勒鎮東南2公里處,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上唯一的以灌溉為主的一首制大型平原閘壩工程,堪稱「萬里黃河第一閘」。同時兼有發電、交通、旅遊等多項功能。該工程是巴彥淖爾市唯一的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國家水利部評定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納林湖
納林湖地處烏蘭布和沙漠腹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納林套海農場境內,距離磴口縣縣城40公里,交通便利。該湖地處陰山山脈南部,三盛公水利樞紐風景區北部,哈騰套海自然保護區的東南部。她位於黃河水利樞紐、阿貴廟、雞鹿塞、漢代古墓群、生態園區等景點的中心位置,是整個大的旅遊區域的駐足休憩的理想場所。
哈騰套海保護區
於2005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保護區總面積185.4萬畝,其中天然林面積52.25萬畝。
烏蘭布和沙漠
烏蘭布和沙漠主要生長有甘草、花棒、麻黃、肉蓯蓉、鎖陽、沙棘、梭梭等多種名貴葯材和稀有植物,並有大小湖泊200多處。
冬青湖
冬青湖景區地處烏蘭布和沙漠腹地,距磴口縣城55公里。湖水面積5000畝,由主湖、東湖和南湖組成。豐水時水深5米,枯水時水深3米,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有草魚、鯉魚等魚類,有蘆葦、水草等植物。
夢幻峽谷
位於磴口縣沙金套海蘇木與阿拉善左旗交界處的敖倫布拉格鎮境內的陰山余脈中,距磴口縣城90公里,被當地牧人譽為「七彩神山」。 在地理學上「夢幻峽谷」屬丹霞地貌。

⑵ 陰山飛將 指的是哪位

李廣,有句詩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李廣(?-前119年),漢族,隴西成紀回(今甘肅天答水秦安縣)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驍騎將軍,領萬余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匈奴兵將其置卧於兩馬間,李廣佯死,於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後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

⑶ 《中國境內氏族聚落重要遺址分布》這些遺址的分布有什麼共同點,為什麼會這樣分布

史前城址與中原地區中國古代文明中心地位的形成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境內史前時代城址陸續被發現,部分並經發掘。綜合20多年的發現,已知這批史前時代城址分別分布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總數據不完全統計,達50座左右。
由早期城址的大批發現及國外考古學理論的陸續被介紹而引發的關於早期城址的功能及其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中的地位的討論十分熱烈。本文也擬就這一問題,談一點一得之見,並著重討論在各地早期城址大批涌現的歷史背景下中原地區中國古代文明中心地位的形成問題,以就教於識者。

黃河流域發現的史前時代城址,僅就其分布地域而言,可以分作三群。
A、河套城址群
見於報道明確屬於史前時代的城址,約15座。主要分布於內蒙古境內陰山山脈以南的丘陵地帶。集中分布在黃河河套地區的包頭大青山南麓;准格爾與清水河之間的南下黃河兩岸和涼城岱海周圍三個地區。這批史前城址均為石城聚落,面積除涼城老虎山城址達13萬平方米,其它多在2萬平方米左右,如小沙灣石城址面積僅4000平方米。石城聚落均臨險而築,有的直接利用陡峭山崖使石築圍牆並不封閉,顯然是因山就勢而築的防禦色彩十分濃厚的城堡聚落。這批石城址的年代,約在距今5000年至4300年之間[1]。
B、中原城址群
分布於河南境內,見於報道和目前已知的有7座。中原城址群基本沿太行山東麓及屬於秦嶺山系的熊耳山、伏牛山東麓一線南北分布。7座城址可分作兩亞群。豫北太行山東麓的2座城址,位於漳、衛河之間;豫中地區的5座城址,分別位於沙、潁河的上中游。就面積而言,後崗城址不明[2],以孟庄城址[3]和新近確認的新密古城寨城址[4]為大,均在15萬平方米以上。其它為3萬平方米左右。登封王城崗城址[5]現有東西兩座並列城堡,面積僅約12000平方米。中原城址群的年代,西山古城約在距今5300年,王城崗城址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6]。其中西山古城是目前中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城址之一,由它的脫胎於環壕聚落的近圓形平面和先進的方塊版築法的夯築方式來看,中原地區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間,似還應有更多的城址分布有待於發現。
C、海岱城址群
集中分布在黃河下游的山東省境內,目前共發現史前時期城址約15座[7]。這批城址中,有13座分布在泰、沂山北麓,沿古濟水走向呈東西一線分布[8]。海岱地區的古代城址,規模宏大,如比較清楚的城子崖城址,面積20餘萬平方米[9],近年發現的景陽崗城址和教場鋪城址,面積分別達到約35萬平方米和33萬平方米[10]。位於泰、沂山南麓的丹土城址的面積也達20餘萬平方米。新發現的江蘇連雲港藤花落城址[11],應該屬於這一組群目前所知最靠南的一座,它有內外兩重城垣,外城面積約14萬平方米。丁公、田旺城址的面積均在10〜15萬平方米。這是黃河流域其它地方的同期城址所難以企及的。海岱城址群和中原城址群一樣,其年代分屬於兩個時期:屬於大汶口文化的西康留、王家莊城址,年代可早至距今6000年〜5000年前[12] ;其它屬於龍山文化的城址,年代當和中原地區的龍山時代城址相近。

長江流域大批新石器時代城址的發現,不論從其廣闊的分布區域還是其深厚的文化內涵上,都令人們耳目一新。這批城址,暫可分作兩群。
A、川西城址群
位於成都平原西側岷江上游兩岸,是90年代中期的重要的考古新發現。川西平原確認的4座史前城址,規模均較大,溫江魚鳧城和郫縣古城的面積均達30餘萬平方米,寶墩城址面積也達25萬平方米,最小的芒城內外兩重城垣,面積也達12萬平方米[13]。據初步研究,這4座城址的年代,約在距今4900年〜4000年之間。
B、江漢城址群
分布於長江中游南北兩岸湘、鄂兩省境內漢水與長江交匯處的東西兩側。目前確認的有8座。長江中游是中國境內率先實現新石器時代革命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稻作農業的重要要起源地。8座城址中,以湖南澧縣城頭山[14]和湖北江陵陰湘城[15]做工作最多。城頭山古城面積約8萬余平方米,其時代據最新發掘成果已重新確定為早期城牆始築於大溪文化晚期,距今約6000年[16]。其它如江陵陰湘城、荊門馬家院[17]、公安雞鳴城[18]、應城門板灣[19]等均屬於屈家嶺文化城址,年代推測在距今5000年~4800年。這一區域內的城址,以屬於石家河文化的湖北天門石家河[20]規模最大,面積達120萬平方米,城內面積也約80萬平方米。
杭嘉湖地區的良渚文化中心區,近年也有發現大規模城址的報道[21],因具體情況尚不明朗,目前暫不作討論。

迄今中國境內發現的史前時代城址,有以下幾點值得予以特別注意:
1.這些城址,僅分布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這是中國新石器文化最早發育和最為發達的兩大地區。
2.中國早期城址最早出現在距今約6000年前,大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相繼衰亡。其最蓬勃發展的時期約在距今4800年〜4300年間。而且各地城址的發生、發展和衰亡的歷程大體上是同步的。
3.各城址群分別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同一文化區域內大體呈均衡分布且多位於該文化的腹心地區。城址規模有大有小,若僅依此標准固然可以劃作不同的等級,但彼此之間卻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大小城址間有著嚴格的隸屬關系。龍山時代長達千年的兼並戰爭和萬國林立的歷史真實,必然導致弱肉強食和小國(姑稱之為國)對大國的一定程度的依附關系,因而可能形成一定區域的霸權勢力范圍和區域政治中心,但遠非有些人所說已形成了「都?邑?聚」格局的政治金字塔結構[22]。因為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同一文化區域內大體呈均衡分布的城址,正好說明同一文化內部的沖突加劇,其各自築城防禦的目標,或說可直接面對的敵人,重在內――同一文化相鄰部落集團,而非外――為抵禦外族的入侵。大小城址均衡分布在同一文化的腹心地區,更多地表現為一種相互戒備和對立的關系。再從龍山時代的社會發展進程看,當時在各獨立的文化區域內,尚沒有實現政治上的統一,而是一種各自為政,割據自立的局面。既然如此,更談不上大城者為都,小城者為邑的等級結構。張忠培先生對良渚文化的研究也表明:良渚文化「在政治上其文化分布范圍內,還沒有形成處於一尊統治的局面,仍被那些權貴分割成被他們分別統治的地域勢力范圍。把良渚文化中眾多的被不同權貴集團統管、具有國家性質的實體,或暫可稱之為方國。」[23]良渚文化如此,各城址群崛起時代的其它文化分布范圍內的情況,有理由說大體與之類似。而正是遂後崛起的夏文化,在中原地區首次完成了這統一進程,在一個比較遼闊的區域內最先建立起一尊統治的局面,並且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最終奠定了中原地區中國古代文明中心的地位,揭開了三代文明在這一地區持續輝煌發展的首頁。
4.城址的興廢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以中原城址群為例分析,登封王城崗城址[24]的年代屬王城崗龍山文化二期,至第三期廢棄。由城內發掘及出土物觀察,二、三期正是王城崗遺址的繁榮期。淮陽平糧台[25]的夯土城垣屬不晚於三期的遺存,南門衛房屬三期(下另疊壓一層房基,未發掘),內側第7、8、9層疊壓主城牆,似此時城牆或者已廢。但外側疊壓主城牆的附加夯土(編1〜5層)則屬第四期,表明城牆曾經從外側修補增築。城內F1、F4及墓葬、灰坑等多為三、四期遺存,則這一時期應是遺址的繁榮期。進一步分析,由三期的F4被H31打破,H31內出菱形方格紋罐形鼎、籃紋罐及殘 ,同屬於第三期的H45內出侈沿深腹細繩紋罐、長瘦袋足繩紋 及I式盤、斂口斜腹盆等來看,三期至少可分作早、晚兩段。則平糧台古城始建於三期早段,旋至三期晚段廢棄,而至第四期時,再次修補重築。其間城址存續的二百餘年間,曾經廢棄、修補,重築的過程。郾城郝家台城址[26]疊壓在3層下,被H316打破,城牆及H316和3層同屬郝家台二期,表明城牆存續的時間也不長。輝縣孟庄城址的情況也是迭經修廢[27]。由此可見,城的興起和衰落都是在一個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的一種集中的社會現象。城址的興建、廢棄、重築,正好表明其間經歷的戰爭、弭兵、會盟、再戰的歷史真實,形象地說明了當時社會經歷的巨大動盪和激烈變革。

城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內大批地出現在中國的大地,決不是一個偶然的社會現象,它與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進程有著不可分割的必然聯系。
中原城址群興起的歷史背景,是仰韶文化後期廟底溝文化發生嚴重裂變,各地具有鮮明的自身特徵的考古學文化紛紛崛起。此前蓬勃發展的廟底溝文化,其分布范圍以陝晉豫鄰境地區為中心,北達河套平原,南至漢水中游,東到鄭洛地區,西至渭河上游。在這一廣闊的區域內,盡管存在著一些細微區別,但其主體文化面貌則大體相同。就陶器而言,流行卷沿或斂口的盆、斂口缽、雙環重唇小口尖底瓶、瓮、鐵軌式口沿深腹罐、釜及灶等;彩陶發達,以黑彩為主,兼用紅彩,多見白衣彩陶,主要用圓點、月牙形,弧線三角或直線條帶組成花狀幾何形彩繪圖案和寫實的鳥紋。表明這一地區在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3500年,曾經經歷了一個長期的和平繁榮發展的時期。而至公元前3500年前後,這一局面開始發生明顯變化。在廟底溝文化分布范圍內,關中地區的半坡晚期類型、豫西晉南的西王村類型、豫北冀南的大司空類型和鄭洛地區的秦王寨類型同時崛起。它的實質是各氏族集團不斷發展壯大並日益顯示出其獨立性。由此,各區域文化間發展的不平衡性也隨之增強,原屬同一文化內部的沖突和撞擊加劇。此時秦王寨文化的擴張便是一個耐人深思的例證。據孫祖初對秦王寨文化的研究[28],在這一文化的早期階段,其分布范圍大體限於鄭洛地區及沙潁河上游,而至它的中晚期,秦王寨文化分布面的四至可依次外推到淮河下游的豫東平原、黃河沿岸地帶、晉南地區、伏牛山北麓。發生於原屬同一文化內部的沖突和撞擊日趨激烈,直接導致保衛氏族集團內部公共財產的設防城堡相繼出現。這種大型防禦設施的產生及其掠奪性戰爭的加劇,必然推動氏族集團內部的變革,促使凌駕於一般社會成員之上的公共權力的集中並進而與神秘的宗教權力相結合,從而催生了一批最早的氏族特權顯貴,產生出最早的特權階層,為早期國家的誕生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把中原地區推入到了文明社會的門檻。在這一點上,中原及其周邊地區似乎走著相似的道路。

在公元前3500年前後中國古代文明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原以外的其它周邊地區各考古學文化,如燕山南北、長城地帶的紅山文化,黃河下游海岱地區的大汶口文化,長江下游杭嘉湖地區的良渚文化和江漢平原區的屈家嶺文化等,與中原地區大體處於同一發展水平,有的甚至比中原仰韶文化更為發達。是什麼原因,使得中原得以一枝獨秀,最終發展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中心呢?探討這一問題,應該從公元前3500年中原仰韶文化晚期的歷史進程開始。經過對這一時期及其以後的各考古學文化的比較研究,有以下幾點值得予以特別的注意。
首先,在古代文明發展的進程中,中原地區先於國家而出現的凌駕於一般社會成員之上的公共權力的取得,主要不是通過大量聚斂私人財富進而樹立其在氏族集團內部的權威,而是通過攫取公共財產分配權及對公共事物的發言權而取得的。就這一時期經過大面積發掘的幾處聚落遺址的平面布局分析,在鄭州西山[29]、孟津妯娌[30]、澠池班村[31]、新安鹽東[32]等遺址的發掘中,均可見倉儲區在聚落內部相對集中,可知儲存的財物仍為氏族成員的公共財產。私有財產的觀念在這一時期的中原地區並沒有強烈地表現出來。這一時期的墓葬中反映的情況大體與這一結論相吻合。主要見於鄭州大河村[33]、後庄王[34]、西山、洛陽王灣[35]和陝縣廟底溝[36]等處的屬於這一時期的墓葬,均為單人葬,盡管墓葬規格有別,但皆極少見隨葬品。孟津妯娌遺址M50的主人,從其埋葬位置和墓壙規格觀察,顯然是一位氏族權貴,但除了棺槨和佩戴的象牙箍顯示其權威外,卻並不見有更多的身外之物。這些情況,與同時期的其它地區隨葬用器物的豐富多彩,適成為鮮明的對照。更有意思的是,在屬於這一時期的廟底溝遺址中僅有的兩座各隨葬一隻蛋殼彩陶杯的墓葬中,兩只杯子明顯具有屈家嶺文化的風格。在鄭州大河村遺址僅有的隨葬兩件背壺的一座墓葬,墓主人為老年女性,兩背壺卻又系大汶口文化風格的器物。與之相比較,同期海岱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墓葬發現最多。其中在泰安大汶口[37]和莒縣陵陽河[38]發現的大墓均有二層台、棺槨,墓中隨葬較多的玉石器、骨牙器等禮器和工具、豬頭、豬下顎骨等視為財富的標志物。曲阜西夏侯[39]、臨沂大范庄[40]的一些大汶口文化墓葬,則隨葬多達百餘件的陶器。貧富分化的現象在大汶口文化的許多墓地中都表現的非常明顯,表明海岱地區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社會財富已越來越向少數人手上轉移並集中。相對而言,中原仰韶文化的氏族權貴們在財富的擁有量上與氏族一般成員是在一個可以接受的低水平差距以內,整個社會財富的分配比較合理,換言之,這是一個大致平均的社會。這樣的社會顯然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加強氏族集團內部團結,提高氏族權貴們的威望和號召力,增強對外擴張的力量。掌握公共財物分配權和對公共事物發言權的氏族權貴們,同時也就獲得對其它氏族的生殺予奪大權,最初的絕對權威就這樣樹立起來。鄭州西山、澠池班村遺址發現的殘酷的人祭遺存,可以視為對違犯族規家法而對氏族成員處以極刑的例證。不靠大量聚斂個人財富,而是大體平均地分配社會財富,通過攫取公共財物分配權和對公共事物的發言權建立個人絕對權威,這一具有中原特色的歷史傳統,在中原龍山時代及其以後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仍然得以延續和發揚。
第二,中原地區氏族部落集團的統治者們,推行了一條符合當時社會發展要求並得到社會廣泛擁護的路線,代表了當時先進的生產關系的發展。這主要可以概括為在文明發展的進程中促使國家機器不斷趨於完備。包括完善官僚體制;《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之時:「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舉風後、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創立刑法;仍據《五帝本紀》帝舜之時:「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撲作教刑,金作贖刑。眚 過,赦;怙終賊,刑。」發展強大的軍隊。按黃帝之時,已「教熊貔貅豸區虎,」張守節在《正義》中謂此「言教士卒習戰,以猛獸之名名之,用威敵也。」似是以猛獸命名的軍隊番號。其次,由近80年中原地區有關仰韶晚期及龍山時代的考古發現看,中原部族成員普遍實行薄葬,未見有耗費民力的大型禮儀建築,可知這一部族的傳統是崇尚節儉,不事奢華的。反觀曾經輝煌一時的良渚文化的統治者們,此時卻在濫用民力,大興土木,忙於修建規模巨大的貴族墳山和祭壇,窮奢極欲,無度揮霍,驅使成千上萬的人製作工藝復雜的精美玉器,供其生前享有,死後隨葬。對社會財物的巨大浪費,終於導致社會崩解,文化式微。從這一意義上,乃是最早說明了一個被後世的歷史發展反復證明的簡單真理――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第三,中原地區「天下一尊」的中國古代文明中心地位的確立,決非一場平穩的過渡,而是經過長期的血與火的戰爭實現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統一戰爭的完成,就生產力發展水平而言,不是簡單的先進戰勝落後的進程,而是如前所述,是代表先進的生產關系而最終決定生產力發展方向的一方戰勝落後的陳腐的一方的結果。中國以後的歷史發展進程,如商之取代夏,偏居西陲的周之滅商,戰國時代的楚之衰亡和秦成一統,無不反復地證明了這一規律。
夏部族所領導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統一戰爭,是以嵩山及其周圍地區為基點,以伊洛平原為中心逐步向四面展開推進的。在這一歷史進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來自強大的東夷部族集團。夷夏斗爭的序幕,約可追溯至大汶口文化時期。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的居民曾經西侵南下,深入至豫西、豫南部分地區,更曾深入到中原仰韶文化的腹心地區――潁水中、上游和伊洛河下游平原[41]。歷史文獻如《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的炎黃阪泉之戰,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應該講的也是這一時期夷夏斗爭的故事。東夷集團在龍山時代力量之強大,約略可從山東境內如城子崖等一批規模宏大的城址、臨朐朱封龍山文化大墓中的發現[42]及以精美蛋殼黑陶為代表的制陶業和整個手工業的高度發達而見一斑。龍山時代夷夏斗爭的結局,是中原夏王朝的崛起和山東龍山文化的衰落。個中原因十分復雜,其中一點我們可以從夏王朝建立之後夏夷斗爭仍然時斷時續的分析中得到某些啟示。夏初,太康無道,夏政凌遲,因而失國。東夷族有窮氏首領羿「因夏民以代夏政。」實質上是東夷部族對中原夏王朝政權的一次顛覆。而後羿代夏後,夏後相逃至同姓斟灌氏處避難。寒浞代羿,滅二斟,殺帝相。其時,相妃後 以有孕之身,逃歸有仍,生少康,更為有仍牧正,寒浞更使其子求殺少康以斬草除根,少康逃奔有虞氏為庖正。有虞氏乃「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眾一旅」,更有夏遺臣,逃奔有鬲氏的靡聯合二斟殘餘力量,滅浞復國,史稱「少康中興」。由這段歷史可見,中原夏部族曾以聯姻方式與東夷集團某些部族結成了政治上的聯盟。而整個東夷集團則如此前南方的良渚文化部族一樣,始終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一尊統治的政治局面,始終處於分裂割據,內亂不已的狀態,使得夏人可以從容進行聯姻結盟,採取分化瓦解,各個擊破戰略,從而最終建立並完全鞏固了自己的「天下一尊」的地位。夏王朝建立之後,促進了以青銅冶鑄業、建築業為代表的生產力的大發展,而山東龍山文化衰落之後,代之而起的岳石文化似乎較之前者倒退了一大截。孰優孰劣,一目瞭然。盡管東夷集團的強大力量一有是以後整個殷商一代的主要威脅,但顯然已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無法根本扭轉其頹勢,而只是強弩之末了。
第四,以堯、舜、禹為代表的英雄人物對推動歷史發展的進程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堯、舜、禹的時代,約與考古學上的龍山時代相當,也正與夏王朝建立之前夏部族所領導的統一戰爭約略同時。這一時代產生的許多優秀的部族集團領袖,對推動歷史發展的進程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批部族集團領袖是在嚴酷的實際斗爭中產生並經部族成員推舉出來的。流行於這一進程晚期被後世文獻推崇備至的「禪讓制」,其實質就是部族集團領袖經過長期的實際斗爭考驗深受擁戴而經推舉產生。這一進程,據《古本竹書紀年》記載[43],包括舜之代堯,可能都不是和平的「禪讓」,而是夾有暴力的奪取。即便依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如果說堯、舜以賢、孝禮讓而名於天下,則大禹純粹是以勤奮智慧和功績卓著而樹立起自身的絕對權威的。部族集團領袖在實際斗爭中產生並深受擁戴,因而被授予許多特權並由此成為夏以後世襲天下的統治集團建立專制制度的基礎。至啟殺益而自立,這一制度終於壽終正寢,蛻變而為世襲制的專制制度。由此中國社會沿著夏王朝開創模式的軌跡,開始了漫長的周而復始,循環發展的歷程。
第五,中原地區「天下居中」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廣泛吸納各地文明創造的優秀成果的寬廣胸懷和能力,決定了它成為在中華民族形成過程中起到最重要的凝聚作用的一座大熔爐,奠定了它成為中國古代文明中心的基礎。
仰韶晚期及整個龍山時代的中原社會,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社會,是一座融匯四方文化精華的巨大熔爐。早在仰韶時代晚期,中原文化就與東鄰的大汶口文化、南界的屈家嶺文化廣泛交融。至龍山時代,則更多地吸收了山東龍山文化的因素。如制陶業中一定數量的黑陶的生產,器表裝飾中的泥餅、泥條和圓形鏤孔裝飾等,器類中的鼎、規鬲、瓮、豆、杯等。來自東南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璧、玉鉞等禮器以及代表君權和神權結合的玉琮上的獸面紋等,在二里頭夏文化乃至後來的商文化中都可以看到其影子並發展而為最具特徵的文化內涵。在這些陶器、玉器、獸面裝飾等的表象後面,更重要地是接受了其內蘊的統治思想,使得中原文化更顯其博大精深。一個開放的社會,一個廣泛吸納各地創造的文明成果的社會,必然不斷發展進步。有些學者在探討山東龍山文化乃至此前的良渚文化和北方地區的紅山文化的衰落時,往往將之歸結為偶然的自然因素,「洪水說」是這一研究的必然歸宿。但是,大約肆虐於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的滔滔洪水,不惟是中國古史傳說中的重要內容,也是世界范圍內廣見記載的一場人類浩劫。中原文化同樣面對無情洪水的威脅。它非但沒有衰亡,反而在洪水中崛起。實際上,一個封閉的社會環境,內亂不已的社會局面,一個暴虐的統治集團,腐敗透頂,失去民心的社會統治,即使在短時期內創造了高度的物質文明,也是不可能長久的。這也正應是中原周邊地區幾支輝煌的古代文化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最後,中原地區文明中心地位的確立,如果以夏部族完成統一並最終建立夏王朝為標志的話,那也只是它的早期。其文明中心地位的鞏固,則是以後文字的發明和廣泛傳播。從目前考古資料看,舞陽賈湖遺址發現的屬於裴李崗文化的甲骨契刻文字[44],各地仰韶、龍山文化遺址中大量發現的刻劃符號,山東鄒平丁公遺址發現的刻字陶文[45]等,可見文字的發明曾經經歷了漫長的歷程,而文字的起源也可能是多元的。可以想想,夏王朝建立後,曾經在推行文字的統一和使用傳播上做出過偉大貢獻。只有囿於目前的資料,這一進程,仍然只能認為完成於以甲骨文的廣泛使用和傳播為標志的商代時期。

⑷ 《中國境內氏族聚落重要遺址的分布》,有什麼共同點,為什麼會這樣分布

史前城址與中原地區中國古代文明中心地位的形成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境內史前時代城址陸續被發現,部分並經發掘。綜合20多年的發現,已知這批史前時代城址分別分布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總數據不完全統計,達50座左右。
由早期城址的大批發現及國外考古學理論的陸續被介紹而引發的關於早期城址的功能及其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中的地位的討論十分熱烈。本文也擬就這一問題,談一點一得之見,並著重討論在各地早期城址大批涌現的歷史背景下中原地區中國古代文明中心地位的形成問題,以就教於識者。

黃河流域發現的史前時代城址,僅就其分布地域而言,可以分作三群。
A、河套城址群
見於報道明確屬於史前時代的城址,約15座。主要分布於內蒙古境內陰山山脈以南的丘陵地帶。集中分布在黃河河套地區的包頭大青山南麓;准格爾與清水河之間的南下黃河兩岸和涼城岱海周圍三個地區。這批史前城址均為石城聚落,面積除涼城老虎山城址達13萬平方米,其它多在2萬平方米左右,如小沙灣石城址面積僅4000平方米。石城聚落均臨險而築,有的直接利用陡峭山崖使石築圍牆並不封閉,顯然是因山就勢而築的防禦色彩十分濃厚的城堡聚落。這批石城址的年代,約在距今5000年至4300年之間[1]。
B、中原城址群
分布於河南境內,見於報道和目前已知的有7座。中原城址群基本沿太行山東麓及屬於秦嶺山系的熊耳山、伏牛山東麓一線南北分布。7座城址可分作兩亞群。豫北太行山東麓的2座城址,位於漳、衛河之間;豫中地區的5座城址,分別位於沙、潁河的上中游。就面積而言,後崗城址不明[2],以孟庄城址[3]和新近確認的新密古城寨城址[4]為大,均在15萬平方米以上。其它為3萬平方米左右。登封王城崗城址[5]現有東西兩座並列城堡,面積僅約12000平方米。中原城址群的年代,西山古城約在距今5300年,王城崗城址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6]。其中西山古城是目前中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城址之一,由它的脫胎於環壕聚落的近圓形平面和先進的方塊版築法的夯築方式來看,中原地區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間,似還應有更多的城址分布有待於發現。
C、海岱城址群
集中分布在黃河下游的山東省境內,目前共發現史前時期城址約15座[7]。這批城址中,有13座分布在泰、沂山北麓,沿古濟水走向呈東西一線分布[8]。海岱地區的古代城址,規模宏大,如比較清楚的城子崖城址,面積20餘萬平方米[9],近年發現的景陽崗城址和教場鋪城址,面積分別達到約35萬平方米和33萬平方米[10]。位於泰、沂山南麓的丹土城址的面積也達20餘萬平方米。新發現的江蘇連雲港藤花落城址[11],應該屬於這一組群目前所知最靠南的一座,它有內外兩重城垣,外城面積約14萬平方米。丁公、田旺城址的面積均在10

⑸ 毛澤東的《改造我們的學習》翦伯贊的《內蒙訪古》全文

改造我們的學習

(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九日)

這是毛澤東在延安幹部會上所作的報告。這篇報告和《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是毛澤東關於整風運動的基本著作。在這些文章里,毛澤東進一步地從思想問題上總結了過去中國共產黨內路線的分歧,分析了廣泛存在於黨內的非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作風,主要是主觀主義的傾向,宗派主義的傾向,和作為這兩種傾向的表現形式的黨八股。毛澤東號召開展全黨范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運動,即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原則整頓作風的運動。毛澤東的這個號召,很快地在中國共產黨內和黨外引起了怎樣以從實際出發的觀點而不是以教條主義的觀點來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原理,怎樣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以及怎樣對待一九三一年初至一九三四年底這段時期黨內兩條路線的斗爭這樣一些重大問題的大討論,鞏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在黨內外的陣地,使廣大幹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了一步,使中國共產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

我主張將我們全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


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年,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日益結合的二十年。如果我們回想一下,我黨在幼年時期,我們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認識和對於中國革命的認識是何等膚淺,何等貧乏,則現在我們對於這些的認識是深刻得多,豐富得多了。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一百年來,其優秀人物奮斗犧牲,前仆後繼,摸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之後,才找到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最好的真理,作為解放我們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國共產黨則是拿起這個武器的倡導者、宣傳者和組織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一經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就使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抗日戰爭以來,我黨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戰爭的具體實踐,研究今天的中國和世界,是進一步了,研究中國歷史也有某些開始。所有這些,都是很好的現象。


但是我們還是有缺點的,而且還有很大的缺點。據我看來,如果不糾正這類缺點,就無法使我們的工作更進一步,就無法使我們在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互相結合的偉大事業中更進一步。
首先來說研究現狀。像我黨這樣一個大政黨,雖則對於國內和國際的現狀的研究有了某些成績,但是對於國內和國際的各方面,對於國內和國際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任何一方面,我們所收集的材料還是零碎的,我們的研究工作還是沒有系統的。二十年來,一般地說,我們並沒有對於上述各方面作過系統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調查研究客觀實際狀況的濃厚空氣。「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粗枝大葉,誇誇其談,滿足於一知半解,這種極壞的作風,這種完全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精神的作風,還在我黨許多同志中繼續存在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教導我們認真地研究情況,從客觀的真實的情況出發,而不是從主觀的願望出發;我們的許多同志卻直接違反這一真理。
其次來說研究歷史。雖則有少數黨員和少數黨的同情者曾經進行了這一工作,但是不曾有組織地進行過。不論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國史,在許多黨員的心目中還是漆黑一團。許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者也是言必稱希臘,對於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忘記了。認真地研究現狀的空氣是不濃厚的,認真地研究歷史的空氣也是不濃厚的。
其次說到學習國際的革命經驗,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許多同志的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似乎並不是為了革命實踐的需要,而是為了單純的學習。所以雖然讀了,但是消化不了。只會片面地引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個別詞句,而不會運用他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具體地研究中國的現狀和中國的歷史,具體地分析中國革命問題和解決中國革命問題。這種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別是對於中級以上的幹部,害處更大。
上面我說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現狀,不注重研究歷史,不注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應用。這些都是極壞的作風。這種作風傳播出去,害了我們的許多同志。
確實的,現在我們隊伍中確有許多同志被這種作風帶壞了。對於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具體情況,不願作系統的周密的調查和研究,僅僅根據一知半解,根據「想當然」,就在那裡發號施令,這種主觀主義的作風,不是還在許多同志中間存在著嗎?
對於自己的歷史一點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特別重要的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近百年的經濟史,近百年的政治史,近百年的軍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簡直還沒有人認真動手去研究。有些人對於自己的東西既無知識,於是剩下了希臘和外國故事,也是可憐得很,從外國故紙堆中零星地檢來的。
幾十年來,很多留學生都犯過這種毛病。他們從歐美日本回來,只知生吞活剝地談外國。他們起了留聲機的作用,忘記了自己認識新鮮事物和創造新鮮事物的責任。這種毛病,也傳染給了共產黨。
我們學的是馬克思主義,但是我們中的許多人,他們學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是直接違反馬克思主義的。這就是說,他們違背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所諄諄告誡人們的一條基本原則:理論和實際統一。他們既然違背了這條原則,於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條相反的原則:理論和實際分離。在學校的教育中,在在職幹部的教育中,教哲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邏輯,教經濟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經濟的特點,教政治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策略,教軍事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適合中國特點的戰略和戰術,諸如此類。其結果,謬種流傳,誤人不淺。在延安學了,到富縣⑴就不能應用。經濟學教授不能解釋邊幣和法幣⑵,當然學生也不能解釋。這樣一來,就在許多學生中造成了一種反常的心理,對中國問題反而無興趣,對黨的指示反而不重視,他們一心嚮往的,就是從先生那裡學來的據說是萬古不變的教條。
當然,上面我所說的是我們黨里的極壞的典型,不是說普遍如此。但是確實存在著這種典型,而且為數相當地多,為害相當地大,不可等閑視之的。


為了反復地說明這個意思,我想將兩種互相對立的態度對照地講一下。
第一種:主觀主義的態度。
在這種態度下,就是對周圍環境不作系統的周密的研究,單憑主觀熱情去工作,對於中國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這種態度下,就是割斷歷史,只懂得希臘,不懂得中國,對於中國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團。在這種態度下,就是抽象地無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不是為了要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策略問題而到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那裡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而是為了單純地學理論而去學理論。不是有的放矢,而是無的放矢。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教導我們說:應當從客觀存在著的實際事物出發,從其中引出規律,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為此目的,就要像馬克思所說的詳細地佔有材料,加以科學的分析和綜合的研究⑶。我們的許多人卻是相反,不去這樣做。其中許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們對於研究今天的中國和昨天的中國一概無興趣,只把興趣放在脫離實際的空洞的「理論」研究上。許多人是做實際工作的,他們也不注意客觀情況的研究,往往單憑熱情,把感想當政策。這兩種人都憑主觀,忽視客觀實際事物的存在。或作講演,則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則誇誇其談的一大篇。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華而不實,脆而不堅。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欽差大臣」滿天飛。這就是我們隊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風。這種作風,拿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總之,這種反科學的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主觀主義的方法,是共產黨的大敵,是工人階級的大敵,是人民的大敵,是民族的大敵,是黨性不純的一種表現。大敵當前,我們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觀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才會抬頭,黨性才會鞏固,革命才會勝利。我們應當說,沒有科學的態度,即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統一的態度,就叫做沒有黨性,或叫做黨性不完全。
有一副對子,是替這種人畫像的。那對子說: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對於沒有科學態度的人,對於只知背誦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詞句的人,對於徒有虛名並無實學的人,你們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診治自己的毛病的話,我勸他把這副對子記下來;或者再勇敢一點,把它貼在自己房子里的牆壁上。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科學,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任何一點調皮都是不行的。我們還是老實一點吧!
第二種: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
在這種態度下,就是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對周圍環境作系統的周密的調查和研究。不是單憑熱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說的那樣:把革命氣概和實際精神結合起來⑷。在這種態度下,就是不要割斷歷史。不單是懂得希臘就行了,還要懂得中國;不但要懂得外國革命史,還要懂得中國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國的今天,還要懂得中國的昨天和前天。在這種態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運動結合起來,是為著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和策略問題而去從它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的。這種態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態度。「的」就是中國革命,「矢」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我們中國共產黨人所以要找這根「矢」,就是為了要射中國革命和東方革命這個「的」的。這種態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而要這樣做,就須不憑主觀想像,不憑一時的熱情,不憑死的書本,而憑客觀存在的事實,詳細地佔有材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般原理的指導下,從這些材料中引出正確的結論。這種結論,不是甲乙丙丁的現象羅列,也不是誇誇其談的濫調文章,而是科學的結論。這種態度,有實事求是之意,無嘩眾取寵之心。這種態度,就是黨性的表現,就是理論和實際統一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作風。這是一個共產黨員起碼應該具備的態度。如果有了這種態度,那就既不是「頭重腳輕根底淺」,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依據上述意見,我有下列提議:
(一)向全黨提出系統地周密地研究周圍環境的任務。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對敵友我三方的經濟、財政、政治、軍事、文化、黨務各方面的動態進行詳細的調查和研究的工作,然後引出應有的和必要的結論。為此目的,就要引導同志們的眼光向著這種實際事物的調查和研究。就要使同志們懂得,共產黨領導機關的基本任務,就在於了解情況和掌握政策兩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謂認識世界,後一件事就是所謂改造世界。就要使同志們懂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誇誇其談地亂說一頓和一二三四的現象羅列,都是無用的。例如關於宣傳工作,如果不了解敵友我三方的宣傳狀況,我們就無法正確地決定我們的宣傳政策。任何一個部門的工作,都必須先有情況的了解,然後才會有好的處理。在全黨推行調查研究的計劃,是轉變黨的作風的基礎一環。
(二)對於近百年的中國史,應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無組織的狀態。應先作經濟史、政治史、軍事史、文化史幾個部門的分析的研究,然後才有可能作綜合的研究。
(三)對於在職幹部的教育和幹部學校的教育,應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為指導的方針,廢除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又應以《蘇聯共產黨(布)歷史簡要讀本》為中心的材料。《蘇聯共產黨(布)歷史簡要讀本》是一百年來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最高的綜合和總結,是理論和實際結合的典型,在全世界還只有這一個完全的典型。我們看列寧、斯大林他們是如何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蘇聯革命的具體實踐互相結合又從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就可以知道我們在中國是應該如何地工作了。
我們走過了許多彎路。但是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在如此生動豐富的中國革命環境和世界革命環境中,我們在學習問題上的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注 釋
〔1〕 富縣在延安南面約八十公里。
〔2〕 邊幣是一九四一年陝甘寧邊區銀行所發行的紙幣。法幣是一九三五年以後國民黨官僚資本四大銀行(中央、中國、交通、中國農民)依靠英美帝國主義支持所發行的紙幣。毛澤東在本文中所說的,是指當時邊幣和法幣之間所發生的兌換比價變化問題。
〔3〕參見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版跋。馬克思在這篇跋中說:「研究必須充分地佔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系。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後,現實的運動才能適當地敘述出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頁)
〔4〕 參見斯大林《論列寧主義基礎》第九部分《工作作風》(《斯大林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72—275頁)。

內 蒙 訪 古 翦伯贊

一段最古的長城

火車走出居庸關,經過了一段崎嶇的山路以後,便在我們面前敞開了一片廣闊的原野,一片用望遠鏡都看不到邊際的原野,這就是古之所謂塞外。

從居庸關到呼和浩特大約一千多里的路程,火車都在這個廣闊的高原上賓士。我們都想從鐵道兩旁看到一些塞外風光、黃沙白草之類,然而這一帶既無黃沙,亦無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種著各種各樣的莊稼:小麥、蕎麥、穀子、高粱、山葯、甜菜等等。如果不是有些地方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簡直要懷疑火車把我們帶到了河北平原。

過了集寧,就隱隱望見了一條從東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脈,這就是古代的陰山,現在的大青山。大青山是一條並不很高但很寬闊的山脈,這條山脈像一道牆壁把集寧以西的內蒙分成兩邊。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條件迥乎不同。山的北邊,是暴露在寒冷的北風之中的起伏不大的波狀高原。這一帶在古代就是一個「少草木,多大沙」(《漢書·匈奴傳》)的地方。山的南邊,則是在陰山屏障之下的一個狹長的平原。

現在的大青山,樹木不多,但在漢代,這里卻是一個「草木茂盛,多禽獸」(《漢書·匈奴傳》)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曾經把這個地方當作自己的苑囿。一直到蒙古人來到陰山的時候,這里的自然條件還沒有什麼改變。關於這一點,從呼和浩特和包頭這兩個蒙古語言的地方可以得到說明。呼和浩特,蒙古語意思是青色的城;包頭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這兩個蒙古語的地名,很清楚地告訴了我們,直到十三世紀或者更晚的時候,這里還是一個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沒的地方。

呼和浩特和包頭這兩個城市,正是建築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秋天的陰山,像一座青銅的屏風安放在它們的北邊,從陰山高處拖下來的深綠色的山坡,安閑地躺在黃河岸上,沐著陽光。這是多麼平靜的一個原野!但這個平靜的原野在民族關系緊張的歷史時期,卻經常是一個風浪最大的地方。

愈是古遠的時代,人類的活動愈受自然條件的限制。特別是那些還沒有定居下來的騎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賴自然的恩賜,他們要自然供給他們豐富的水草。陰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內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正因如此,任何游牧民族只要進入內蒙西部,就必須占據這個沃野。

陰山以南的沃野不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跳板。只要佔領了這個沃野,他們就可以強渡黃河,進入汾河或黃河河谷。如果他們失去了這個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據,史載「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也」,就是這個原因。在另一方面,漢族如果要排除從西北方面襲來的游牧民族的威脅,也必須守住陰山的峪口,否則這些騎馬的民族就會越過鄂爾多斯沙漠,進入漢族居住區的心臟地帶。

早在戰國時,大青山南麓,沿黃河北岸的一片原野,這是趙國和胡人爭奪的焦點。在爭奪戰中,趙武靈王擊敗了胡人,佔領了這個平原,並且在北邊的國境線上築起了一條長城,堵住了胡人進入這個平原的道路。據《史記·匈奴傳》所載,趙國的長城東起於代(今河北宣化境內),中間經過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陰山,至高闕(今烏拉山與狼山之間的缺口)為止。現在有一段古長城遺址,繼續綿亘於大青山、鳥拉山、狼山靠南邊的山頂上,東西長達二百六十餘里,按其部位來說,這段古長城正是趙長城遺址。

我們這次訪問包頭,曾經登臨包頭市西北的大青山,游覽這里的一段長城。這段長城高處達五米左右,土築,夯築的層次還很清楚。東西縱觀,都看不到終極,在東邊的城址上,隱然可以看到有一個古代廢壘,告訴人們那裡在當時是一個險要地方。

我在游覽趙長城時,作了一首詩,稱頌趙武靈王,並且送了他一個英雄的稱號。趙武靈王是無愧於英雄的稱號的。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國的人力物力僅僅連接原有的秦燕趙的長城並加以增補,就引起了民怨沸騰。不知什麼時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著一個孟姜女,控訴這條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甚至在解放以後,還有人把萬里長城作為「炮彈」攻擊秦始皇。而趙武靈王以小小的趙國,在當時的物質和技術條件下,竟能完成這樣一個巨大的國防工程而沒有挨罵,不能不令人驚嘆。

當然,我說趙武靈王是一個英雄,不僅僅是因為他築了一條長城,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敢於發布「胡服騎射」的命令。要知道,他在當時發布這個命令,實質上就是與最頑固的傳統習慣和保守思想宣戰。

只要讀一讀《戰國策·趙策》就知道當趙武靈王發布了胡服騎射的命令以後,他立即遭遇到來自趙國貴族官僚方面的普遍反抗。趙武靈王擊敗了那些頑固分子的反抗,終於使他們脫下了那套用以標志他們身份的祖傳的寬大的衣服,並且把過了時的笨重的戰車扔到歷史的垃圾堆里去。敢於這樣做的人,難道不是一個英雄嗎?可以肯定說是一個英雄,一個大大的英雄。

在大青山下

現在讓我們離開趙長城談一談陰山一帶的漢代城堡。

根據考古報告,在陰山南北麓發現了很多古城遺址,至少有二十幾處。這些古城大部分是西漢時期的,也有北魏時期或更晚的。古城遺址最大多數分布在陰山南麓通向山北的峪口,也有分布在陰山北麓的,還有分布在黃河渡口和鄂爾多斯東北地區的。從古城分布的地位看來,幾乎通向陰山以北的每一個重要峪口,都築有城堡。特別是今日呼和浩特市北的蜈蚣壩,包頭市北大青山與烏拉山之間的缺口,城堡的遺址更多。大概這兩個峪口是古代游牧民族,特別是漢代匈奴人進入中原的主要通路。看起來,漢王朝在陰山一帶的戰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陰山北麓的峪口和更遠的地方,第二道防線是陰山南麓的峪口,第三道防線是黃河渡口和鄂爾多斯東北一帶。

在陰山以北築城障的事,《史記·匈奴傳》有如此的記載:太初四年「漢使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餘里,築城障列亭,至廬朐」。《正義》引《括地誌》雲:「五原郡相陽縣(《漢書·地理志》)作稒陽縣),北出石門障,得光祿城,又西北得支就縣(《漢書·地理志》注作支就城),又西北得頭曼城,又西北得牢城河(《漢書·地理志》注作虖河城),又西北得宿虜城。」由此看來,當漢武帝時漢王朝在陰山以北築了很多城堡,幾乎是步步為營,把它的勢力遠遠地推到陰山以北的地方。一直到元帝時由於匈奴呼韓邪單於款塞入朝,才從陰山以北的城堡撤退駐軍,但仍然保留著通烽火的哨兵。《漢書·匈奴傳》記侯應諫元帝的話,其中有雲:「前以罷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這里所謂「外城」,就是陰山以外的城堡。

在大青山與烏拉山之間的峪口中有一條昆都侖河,由北而南流入黃河。昆都侖河就是古代的石門水,石門水大概是古代游牧民族進入陰山以南的沃野最方便的一條道路。在這個通道的外面,已經發現了一些漢代的古城,有一個古城可能就是漢代的光祿城。

我們這次訪問內蒙西部,曾經游覽了呼和浩特市附近塔布土拉罕的漢城遺址和包頭市附近麻池鄉的漢城遺址。

塔布土拉罕在呼和浩特市東北三十五里,大青山的南麓。古城作長方形,分內外兩城,外城周圍約三公里。在內城的地面上到處可以看到漢代的繩紋陶片。在城的附近有五個大土堆,塔布土拉罕就是五個大土堆的意思。這五個大土堆,可能是五個大封土墓,如果把這五個大封土墓打開,很有可能發現這個古城的歷史檔案。

麻池鄉在包頭市西三十里。這里的古漢城也是分內外兩城,內城也散布著很多漢代磚瓦,外城很少。古城周圍有很多古墓,大多數沒有封土。在這里的墓葬中,發現了很多古物,其中有漢代的錢幣和漢式的銅器、陶器、漆器等等,也有金質和銀質的鏤空飾片,飾片上的花紋作虎豹駱駝等動物形象。還發現了「單於天降」、 「四夷□服」以及「單於和親」「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文字的瓦當殘片。

我不想詳細介紹這兩個古城的發現,只想指出一個事實,即陰山南北和黃河渡口一帶的漢代古城,不是由於經濟的原因,而是由於軍事的原因建築起來的。嚴格地說,這些古城不能稱為真正的城市,只是一種駐扎軍隊和屯積軍用糧食武器的營壘。居住在這些城堡中的主要是軍隊,也有小商人和手工業者;但這些小商人和手工業者是依靠軍隊生活的,只要軍隊撤退,這些城堡也就廢棄了。

我還想指出,陰山一帶在民族關系緊張的時期是一個戰場,而在民族關系緩和時期則是一個重要的文化交流的驛站;甚至在戰爭的時期,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這一帶發現的文物得到說明。例如在當時的漢與匈奴的邊境線上到處都發現了漢代的錢幣和工藝品,這些工藝品與在內地發現的同一時期的工藝品是一樣的,這件事說明漢與匈奴之間的和平往來,並沒有完全被萬里長城和軍事堡壘所遮斷。

在大青山腳下,只有一個古跡是永遠不會廢棄的,那就是被稱為青冢的昭君墓。因為在內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經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象徵,一個民族友好的象徵:昭君墓也不是一個墳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歷史紀念塔。

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左右。據說清初墓前尚有石虎兩列、石獅一個,還有綠琉璃瓦殘片,好像在墓前原來有一個享殿。現在,卻只有一個石虎伏在階台下面陪伴這位遠嫁的姑娘,其他的東西沒有了。

據內蒙的同志說,除青冢外,在大青山南麓還有十幾個昭君墓。我們就看到了兩個昭君墓,其中一個在包頭市的黃河南岸。其實還不是一個墳墓,而是一個古代的堡壘。在這個堡壘附近,還有一個古城遺址。

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裡,這件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多的昭君墓。顯然,這些昭君墓的出現,反映內蒙人民對王昭君這個人物有好感,他們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鄉。

然而現在還有人反對昭君出塞,認為昭君出塞是民族國家的屈辱。我不同意這樣的看法。因為在封建時代要建立民族之間的友好關系,不能像我們今天一樣,通過各族人民之間的共同的階級利益、經濟基礎和意識形態,主要的是依靠統治階級之間的和解,而統治階級之間的和解又主要的是決定於雙方力量的對比,以及由此產生的封建關系的改善。和親就是改善封建關系的一種方式。當然,和親也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有些和親是被迫的,但有些也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沒有任何被迫的情況存在。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只要是和親就一律加以反對,那麼在封建時代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間的和解呢?在我看來,和親政策比戰爭政策總要好得多。

內蒙訪古

作者:翦伯贊

(二)

游牧民族的搖籃

我們在內蒙西部沒有看到的塞外風光,在內蒙東部看到了。當我們的火車越過大興安嶺進入呼倫貝爾草原時,自然環境就散發出內蒙古的氣氛。一幅天蒼蒼野茫茫的畫面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了。

正像大青山把內蒙的西部分成南北兩塊,大興安嶺這一條從東北伸向西南的廣闊的山脈也把呼倫貝爾草原分割為東西兩部。山脈的兩麓被無數起伏不大的山谷割開,從山谷中流出來的溪水,分別灌注著大興安嶺東西的草原,並在東部匯成了嫩江,在西部匯成了海拉爾河。海拉爾,蒙古語,它的意思就是流下來的水。

海拉爾市雖然是一個草原中的城市,但住在這個城市裡,並不能使我們感到草原的風味,只有當我們從海拉爾乘汽車經過南屯前往錫尼河的這條路上,才看到真正的草原風光。在這條路上,我第一次看到這樣平坦、廣闊、空曠的草原,從古以來沒有人耕種過的、甚至從來也沒有屬於任何個人私有過的草原。沒有山,沒有樹木,沒有村落,只有碧綠的草和覆蓋這個草原的藍色的天,一直到錫尼河我們才看到一些用氈子圍起來的灰白色的帳幕,這是布列亞特蒙古族牧人的家。我們訪問了這些牧人的家,在草原上度過了最快樂的一天。

當然不是所有的草原都像錫尼河一樣的平坦。當我們從海拉爾前往滿洲里的路上,我們就看到一些起伏不大的沙丘;而當我們從滿洲里到達賚湖,從達賚湖到札賚諾爾的路上,也看到了一些坡度不大的丘陵在地平線上畫出

⑹ 中國名勝古跡介紹

神山聖湖」 八大關
八仙桌子山 巴顏喀拉山
白居寺 包公祠
趵突泉公園 北戴河
北固山 北山
本溪水洞 筆架山
避暑山莊 冰峪風景區
布達拉宮 採石磯
藏北草原 長白山
長島 長江三峽---瞿塘峽
長江三峽---巫峽 長江三峽---西陵峽
長江三峽---小三峽 常州天寧寺
巢湖 成吉思汗陵
承德外八廟 大悲院
大孤山 大觀園
大連聖亞海洋世界 大明湖
大昭寺 稻城
澱山湖風景區 東方明珠電視塔
東麗湖溫泉度假區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都江堰 獨樂寺
杜甫草堂 峨眉山
鳳凰山 福陵(東陵)
古格王朝遺址 故 宮
海寶塔 海螺溝風景區
寒山 賀蘭山
虎丘 黃龍寺
黃浦江 黃山
雞公山 寄暢園
薊縣白塔 劍門蜀道
金石灘 景陽崗
凈月潭 鏡泊湖
九華山 九鄉風景區
九寨溝 句容寶華山
臘山國家森林公園 琅琊山
嶗山 樂山大佛
梁山 靈谷寺
靈山 靈岩寺
劉家峽 六和塔
龍池風景區 龍華寺
龍門石窟 龍首山
龍潭山 瀘沽湖
路南石林風景區 旅順口
蒙山 米亞羅風景區
明孝陵 莫干山
漠河 內蒙古草原
南京長江大橋 南通狼山風景區
南溫泉 怒江大峽谷
盤山 蓬萊閣
普陀山 棲霞山
齊雲山 千佛山
青城山 青島棧橋
青海湖 秋霞圃
曲阜三孔 人民廣場
三門峽 沙坡頭旅遊區
少林寺 沈陽故宮
十里秦淮 石窟寺佛像
蜀南竹海 四姑娘山
松花湖 松花江
松花江霧凇島 嵩山
塔爾寺 太平湖
太陽島 泰山
騰沖火山地熱風景區 天 壇
天池 天平山
天柱山 桐城文廟
外灘 望江樓
微山湖 偽皇宮及八大部
卧龍自然保護區 烏蘇里江
無錫蠡園 無錫梅園
無錫吟園 無錫黿頭渚
五大連池 武侯祠
西湖 西山
西雙版納 西夏王陵風景區
錫惠公園 逍遙津
興城海濱 興凱湖
玄武湖 鴨綠江
雅魯河橋 罨畫池
雁盪山 燕子磯
揚州個園 揚州瘦西湖
楊村「小世界」 野象谷
醫巫閭山 頤和園
陰山古剎 迎江寺
玉佛寺 玉龍雪山
豫園 扎龍自然保護區
扎什倫布寺 札蘭屯
昭君墓 昭陵(北陵)
趙州橋 鎮江金山
鎮江南郊風景區 中國萬里長城
中山陵 鍾山
周口店遺址 周庄
朱家角鎮 珠穆朗瑪峰
http://www.lantianyu.net/pdf5/ts090030_1.htm

⑺ 《內蒙訪古》原文是什麼

內 蒙 訪 古 作者: 翦伯贊(一)

一段最古的長城 火車走出居庸關,經過了一段崎嶇的山路以後,便在我們面前敞開了一片廣闊的原野,一片用望遠鏡都看不到邊際的原野,這就是古之所謂塞外。

從居庸關到呼和浩特大約一千多里的路程,火車都在這個廣闊的高原上賓士。我們都想從鐵道兩旁看到一些塞外風光、黃沙白草之類,然而這一帶既無黃沙,亦無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種著各種各樣的莊稼:小麥、蕎麥、穀子、高粱、山葯、甜菜等等。如果不是有些地方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簡直要懷疑火車把我們帶到了河北平原。

過了集寧,就隱隱望見了一條從東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脈,這就是古代的陰山,現在的大青山。大青山是一條並不很高但很寬闊的山脈,這條山脈像一道牆壁把集寧以西的內蒙分成兩邊。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條件迥乎不同。山的北邊,是暴露在寒冷的北風之中的起伏不大的波狀高原。這一帶在古代就是一個「少草木,多大沙」(《漢書·匈奴傳》)的地方。山的南邊,則是在陰山屏障之下的一個狹長的平原。 現在的大青山,樹木不多,但在漢代,這里卻是一個「草木茂盛,多禽獸」(《漢書·匈奴傳》)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曾經把這個地方當作自己的苑囿。一直到蒙古人來到陰山的時候,這里的自然條件還沒有什麼改變。關於這一點,從呼和浩特和包頭這兩個蒙古語言的地方可以得到說明。呼和浩特,蒙古語意思是青色的城;包頭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這兩個蒙古語的地名,很清楚地告訴了我們,直到十三世紀或者更晚的時候,這里還是一個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沒的地方。

呼和浩特和包頭這兩個城市,正是建築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秋天的陰山,像一座青銅的屏風安放在它們的北邊,從陰山高處拖下來的深綠色的山坡,安閑地躺在黃河岸上,沐著陽光。這是多麼平靜的一個原野!但這個平靜的原野在民族關系緊張的歷史時期,卻經常是一個風浪最大的地方。 愈是古遠的時代,人類的活動愈受自然條件的限制。特別是那些還沒有定居下來的騎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賴自然的恩賜,他們要自然供給他們豐富的水草。陰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內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正因如此,任何游牧民族只要進入內蒙西部,就必須占據這個沃野。 陰山以南的沃野不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跳板。只要佔領了這個沃野,他們就可以強渡黃河,進入汾河或黃河河谷。如果他們失去了這個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據,史載「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也」,就是這個原因。在另一方面,漢族如果要排除從西北方面襲來的游牧民族的威脅,也必須守住陰山的峪口,否則這些騎馬的民族就會越過鄂爾多斯沙漠,進入漢族居住區的心臟地帶。

早在戰國時,大青山南麓,沿黃河北岸的一片原野,這是趙國和胡人爭奪的焦點。在爭奪戰中,趙武靈王擊敗了胡人,佔領了這個平原,並且在北邊的國境線上築起了一條長城,堵住了胡人進入這個平原的道路。據《史記·匈奴傳》所載,趙國的長城東起於代(今河北宣化境內),中間經過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陰山,至高闕(今烏拉山與狼山之間的缺口)為止。現在有一段古長城遺址,繼續綿亘於大青山、鳥拉山、狼山靠南邊的山頂上,東西長達二百六十餘里,按其部位來說,這段古長城正是趙長城遺址。

我們這次訪問包頭,曾經登臨包頭市西北的大青山,游覽這里的一段長城。這段長城高處達五米左右,土築,夯築的層次還很清楚。東西縱觀,都看不到終極,在東邊的城址上,隱然可以看到有一個古代廢壘,告訴人們那裡在當時是一個險要地方。

我在游覽趙長城時,作了一首詩,稱頌趙武靈王,並且送了他一個英雄的稱號。趙武靈王是無愧於英雄的稱號的。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國的人力物力僅僅連接原有的秦燕趙的長城並加以增補,就引起了民怨沸騰。不知什麼時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著一個孟姜女,控訴這條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甚至在解放以後,還有人把萬里長城作為「炮彈」攻擊秦始皇。而趙武靈王以小小的趙國,在當時的物質和技術條件下,竟能完成這樣一個巨大的國防工程而沒有挨罵,不能不令人驚嘆。 當然,我說趙武靈王是一個英雄,不僅僅是因為他築了一條長城,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敢於發布「胡服騎射」的命令。要知道,他在當時發布這個命令,實質上就是與最頑固的傳統習慣和保守思想宣戰。

只要讀一讀《戰國策·趙策》就知道當趙武靈王發布了胡服騎射的命令以後,他立即遭遇到來自趙國貴族官僚方面的普遍反抗。趙武靈王擊敗了那些頑固分子的反抗,終於使他們脫下了那套用以標志他們身份的祖傳的寬大的衣服,並且把過了時的笨重的戰車扔到歷史的垃圾堆里去。敢於這樣做的人,難道不是一個英雄嗎?可以肯定說是一個英雄,一個大大的英雄。 在大青山下 現在讓我們離開趙長城談一談陰山一帶的漢代城堡。

根據考古報告,在陰山南北麓發現了很多古城遺址,至少有二十幾處。這些古城大部分是西漢時期的,也有北魏時期或更晚的。古城遺址最大多數分布在陰山南麓通向山北的峪口,也有分布在陰山北麓的,還有分布在黃河渡口和鄂爾多斯東北地區的。從古城分布的地位看來,幾乎通向陰山以北的每一個重要峪口,都築有城堡。特別是今日呼和浩特市北的蜈蚣壩,包頭市北大青山與烏拉山之間的缺口,城堡的遺址更多。大概這兩個峪口是古代游牧民族,特別是漢代匈奴人進入中原的主要通路。看起來,漢王朝在陰山一帶的戰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陰山北麓的峪口和更遠的地方,第二道防線是陰山南麓的峪口,第三道防線是黃河渡口和鄂爾多斯東北一帶。 在陰山以北築城障的事,《史記·匈奴傳》有如此的記載:太初四年「漢使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餘里,築城障列亭,至廬朐」。《正義》引《括地誌》雲:「五原郡相陽縣(《漢書·地理志》)作稒陽縣),北出石門障,得光祿城,又西北得支就縣(《漢書·地理志》注作支就城),又西北得頭曼城,又西北得牢城河(《漢書·地理志》注作虖河城),又西北得宿虜城。」由此看來,當漢武帝時漢王朝在陰山以北築了很多城堡,幾乎是步步為營,把它的勢力遠遠地推到陰山以北的地方。一直到元帝時由於匈奴呼韓邪單於款塞入朝,才從陰山以北的城堡撤退駐軍,但仍然保留著通烽火的哨兵。《漢書·匈奴傳》記侯應諫元帝的話,其中有雲:「前以罷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這里所謂「外城」,就是陰山以外的城堡。 在大青山與烏拉山之間的峪口中有一條昆都侖河,由北而南流入黃河。昆都侖河就是古代的石門水,石門水大概是古代游牧民族進入陰山以南的沃野最方便的一條道路。在這個通道的外面,已經發現了一些漢代的古城,有一個古城可能就是漢代的光祿城。

我們這次訪問內蒙西部,曾經游覽了呼和浩特市附近塔布土拉罕的漢城遺址和包頭市附近麻池鄉的漢城遺址。 塔布土拉罕在呼和浩特市東北三十五里,大青山的南麓。古城作長方形,分內外兩城,外城周圍約三公里。在內城的地面上到處可以看到漢代的繩紋陶片。在城的附近有五個大土堆,塔布土拉罕就是五個大土堆的意思。這五個大土堆,可能是五個大封土墓,如果把這五個大封土墓打開,很有可能發現這個古城的歷史檔案。

麻池鄉在包頭市西三十里。這里的古漢城也是分內外兩城,內城也散布著很多漢代磚瓦,外城很少。古城周圍有很多古墓,大多數沒有封土。在這里的墓葬中,發現了很多古物,其中有漢代的錢幣和漢式的銅器、陶器、漆器等等,也有金質和銀質的鏤空飾片,飾片上的花紋作虎豹駱駝等動物形象。還發現了「單於天降」、 「四夷□服」以及「單於和親」「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文字的瓦當殘片。 我不想詳細介紹這兩個古城的發現,只想指出一個事實,即陰山南北和黃河渡口一帶的漢代古城,不是由於經濟的原因,而是由於軍事的原因建築起來的。嚴格地說,這些古城不能稱為真正的城市,只是一種駐扎軍隊和屯積軍用糧食武器的營壘。居住在這些城堡中的主要是軍隊,也有小商人和手工業者;但這些小商人和手工業者是依靠軍隊生活的,只要軍隊撤退,這些城堡也就廢棄了。

我還想指出,陰山一帶在民族關系緊張的時期是一個戰場,而在民族關系緩和時期則是一個重要的文化交流的驛站;甚至在戰爭的時期,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這一帶發現的文物得到說明。例如在當時的漢與匈奴的邊境線上到處都發現了漢代的錢幣和工藝品,這些工藝品與在內地發現的同一時期的工藝品是一樣的,這件事說明漢與匈奴之間的和平往來,並沒有完全被萬里長城和軍事堡壘所遮斷。

在大青山腳下,只有一個古跡是永遠不會廢棄的,那就是被稱為青冢的昭君墓。因為在內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經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象徵,一個民族友好的象徵:昭君墓也不是一個墳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歷史紀念塔。 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左右。據說清初墓前尚有石虎兩列、石獅一個,還有綠琉璃瓦殘片,好像在墓前原來有一個享殿。現在,卻只有一個石虎伏在階台下面陪伴這位遠嫁的姑娘,其他的東西沒有了。

據內蒙的同志說,除青冢外,在大青山南麓還有十幾個昭君墓。我們就看到了兩個昭君墓,其中一個在包頭市的黃河南岸。其實還不是一個墳墓,而是一個古代的堡壘。在這個堡壘附近,還有一個古城遺址。 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裡,這件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多的昭君墓。顯然,這些昭君墓的出現,反映內蒙人民對王昭君這個人物有好感,他們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鄉。

然而現在還有人反對昭君出塞,認為昭君出塞是民族國家的屈辱。我不同意這樣的看法。因為在封建時代要建立民族之間的友好關系,不能像我們今天一樣,通過各族人民之間的共同的階級利益、經濟基礎和意識形態,主要的是依靠統治階級之間的和解,而統治階級之間的和解又主要的是決定於雙方力量的對比,以及由此產生的封建關系的改善。和親就是改善封建關系的一種方式。當然,和親也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有些和親是被迫的,但有些也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沒有任何被迫的情況存在。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只要是和親就一律加以反對,那麼在封建時代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間的和解呢?在我看來,和親政策比戰爭政策總要好得多。

內蒙訪古 作者:翦伯贊 (二)

游牧民族的搖籃 我們在內蒙西部沒有看到的塞外風光,在內蒙東部看到了。當我們的火車越過大興安嶺進入呼倫貝爾草原時,自然環境就散發出內蒙古的氣氛。一幅天蒼蒼野茫茫的畫面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了。

正像大青山把內蒙的西部分成南北兩塊,大興安嶺這一條從東北伸向西南的廣闊的山脈也把呼倫貝爾草原分割為東西兩部。山脈的兩麓被無數起伏不大的山谷割開,從山谷中流出來的溪水,分別灌注著大興安嶺東西的草原,並在東部匯成了嫩江,在西部匯成了海拉爾河。海拉爾,蒙古語,它的意思就是流下來的水。

海拉爾市雖然是一個草原中的城市,但住在這個城市裡,並不能使我們感到草原的風味,只有當我們從海拉爾乘汽車經過南屯前往錫尼河的這條路上,才看到真正的草原風光。在這條路上,我第一次看到這樣平坦、廣闊、空曠的草原,從古以來沒有人耕種過的、甚至從來也沒有屬於任何個人私有過的草原。沒有山,沒有樹木,沒有村落,只有碧綠的草和覆蓋這個草原的藍色的天,一直到錫尼河我們才看到一些用氈子圍起來的灰白色的帳幕,這是布列亞特蒙古族牧人的家。我們訪問了這些牧人的家,在草原上度過了最快樂的一天。

當然不是所有的草原都像錫尼河一樣的平坦。當我們從海拉爾前往滿洲里的路上,我們就看到一些起伏不大的沙丘;而當我們從滿洲里到達賚湖,從達賚湖到札賚諾爾的路上,也看到了一些坡度不大的丘陵在地平線上畫出?

⑻ 內蒙訪古 原文

內 蒙 訪 古 翦伯贊

一段最古的長城

火車走出居庸關,經過了一段崎嶇的山路以後,便在我們面前敞開了一片廣闊的原野,一片用望遠鏡都看不到邊際的原野,這就是古之所謂塞外。

從居庸關到呼和浩特大約一千多里的路程,火車都在這個廣闊的高原上賓士。我們都想從鐵道兩旁看到一些塞外風光、黃沙白草之類,然而這一帶既無黃沙,亦無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種著各種各樣的莊稼:小麥、蕎麥、穀子、高粱、山葯、甜菜等等。如果不是有些地方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簡直要懷疑火車把我們帶到了河北平原。

過了集寧,就隱隱望見了一條從東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脈,這就是古代的陰山,現在的大青山。大青山是一條並不很高但很寬闊的山脈,這條山脈像一道牆壁把集寧以西的內蒙分成兩邊。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條件迥乎不同。山的北邊,是暴露在寒冷的北風之中的起伏不大的波狀高原。這一帶在古代就是一個「少草木,多大沙」(《漢書·匈奴傳》)的地方。山的南邊,則是在陰山屏障之下的一個狹長的平原。

現在的大青山,樹木不多,但在漢代,這里卻是一個「草木茂盛,多禽獸」(《漢書·匈奴傳》)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曾經把這個地方當作自己的苑囿。一直到蒙古人來到陰山的時候,這里的自然條件還沒有什麼改變。關於這一點,從呼和浩特和包頭這兩個蒙古語言的地方可以得到說明。呼和浩特,蒙古語意思是青色的城;包頭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這兩個蒙古語的地名,很清楚地告訴了我們,直到十三世紀或者更晚的時候,這里還是一個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沒的地方。

呼和浩特和包頭這兩個城市,正是建築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秋天的陰山,像一座青銅的屏風安放在它們的北邊,從陰山高處拖下來的深綠色的山坡,安閑地躺在黃河岸上,沐著陽光。這是多麼平靜的一個原野!但這個平靜的原野在民族關系緊張的歷史時期,卻經常是一個風浪最大的地方。

愈是古遠的時代,人類的活動愈受自然條件的限制。特別是那些還沒有定居下來的騎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賴自然的恩賜,他們要自然供給他們豐富的水草。陰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內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正因如此,任何游牧民族只要進入內蒙西部,就必須占據這個沃野。

陰山以南的沃野不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跳板。只要佔領了這個沃野,他們就可以強渡黃河,進入汾河或黃河河谷。如果他們失去了這個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據,史載「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也」,就是這個原因。在另一方面,漢族如果要排除從西北方面襲來的游牧民族的威脅,也必須守住陰山的峪口,否則這些騎馬的民族就會越過鄂爾多斯沙漠,進入漢族居住區的心臟地帶。

早在戰國時,大青山南麓,沿黃河北岸的一片原野,這是趙國和胡人爭奪的焦點。在爭奪戰中,趙武靈王擊敗了胡人,佔領了這個平原,並且在北邊的國境線上築起了一條長城,堵住了胡人進入這個平原的道路。據《史記·匈奴傳》所載,趙國的長城東起於代(今河北宣化境內),中間經過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陰山,至高闕(今烏拉山與狼山之間的缺口)為止。現在有一段古長城遺址,繼續綿亘於大青山、鳥拉山、狼山靠南邊的山頂上,東西長達二百六十餘里,按其部位來說,這段古長城正是趙長城遺址。

我們這次訪問包頭,曾經登臨包頭市西北的大青山,游覽這里的一段長城。這段長城高處達五米左右,土築,夯築的層次還很清楚。東西縱觀,都看不到終極,在東邊的城址上,隱然可以看到有一個古代廢壘,告訴人們那裡在當時是一個險要地方。

我在游覽趙長城時,作了一首詩,稱頌趙武靈王,並且送了他一個英雄的稱號。趙武靈王是無愧於英雄的稱號的。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國的人力物力僅僅連接原有的秦燕趙的長城並加以增補,就引起了民怨沸騰。不知什麼時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著一個孟姜女,控訴這條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甚至在解放以後,還有人把萬里長城作為「炮彈」攻擊秦始皇。而趙武靈王以小小的趙國,在當時的物質和技術條件下,竟能完成這樣一個巨大的國防工程而沒有挨罵,不能不令人驚嘆。

當然,我說趙武靈王是一個英雄,不僅僅是因為他築了一條長城,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敢於發布「胡服騎射」的命令。要知道,他在當時發布這個命令,實質上就是與最頑固的傳統習慣和保守思想宣戰。

只要讀一讀《戰國策·趙策》就知道當趙武靈王發布了胡服騎射的命令以後,他立即遭遇到來自趙國貴族官僚方面的普遍反抗。趙武靈王擊敗了那些頑固分子的反抗,終於使他們脫下了那套用以標志他們身份的祖傳的寬大的衣服,並且把過了時的笨重的戰車扔到歷史的垃圾堆里去。敢於這樣做的人,難道不是一個英雄嗎?可以肯定說是一個英雄,一個大大的英雄。

在大青山下

現在讓我們離開趙長城談一談陰山一帶的漢代城堡。

根據考古報告,在陰山南北麓發現了很多古城遺址,至少有二十幾處。這些古城大部分是西漢時期的,也有北魏時期或更晚的。古城遺址最大多數分布在陰山南麓通向山北的峪口,也有分布在陰山北麓的,還有分布在黃河渡口和鄂爾多斯東北地區的。從古城分布的地位看來,幾乎通向陰山以北的每一個重要峪口,都築有城堡。特別是今日呼和浩特市北的蜈蚣壩,包頭市北大青山與烏拉山之間的缺口,城堡的遺址更多。大概這兩個峪口是古代游牧民族,特別是漢代匈奴人進入中原的主要通路。看起來,漢王朝在陰山一帶的戰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陰山北麓的峪口和更遠的地方,第二道防線是陰山南麓的峪口,第三道防線是黃河渡口和鄂爾多斯東北一帶。

在陰山以北築城障的事,《史記·匈奴傳》有如此的記載:太初四年「漢使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餘里,築城障列亭,至廬朐」。《正義》引《括地誌》雲:「五原郡相陽縣(《漢書·地理志》)作稒陽縣),北出石門障,得光祿城,又西北得支就縣(《漢書·地理志》注作支就城),又西北得頭曼城,又西北得牢城河(《漢書·地理志》注作虖河城),又西北得宿虜城。」由此看來,當漢武帝時漢王朝在陰山以北築了很多城堡,幾乎是步步為營,把它的勢力遠遠地推到陰山以北的地方。一直到元帝時由於匈奴呼韓邪單於款塞入朝,才從陰山以北的城堡撤退駐軍,但仍然保留著通烽火的哨兵。《漢書·匈奴傳》記侯應諫元帝的話,其中有雲:「前以罷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這里所謂「外城」,就是陰山以外的城堡。

在大青山與烏拉山之間的峪口中有一條昆都侖河,由北而南流入黃河。昆都侖河就是古代的石門水,石門水大概是古代游牧民族進入陰山以南的沃野最方便的一條道路。在這個通道的外面,已經發現了一些漢代的古城,有一個古城可能就是漢代的光祿城。

我們這次訪問內蒙西部,曾經游覽了呼和浩特市附近塔布土拉罕的漢城遺址和包頭市附近麻池鄉的漢城遺址。

塔布土拉罕在呼和浩特市東北三十五里,大青山的南麓。古城作長方形,分內外兩城,外城周圍約三公里。在內城的地面上到處可以看到漢代的繩紋陶片。在城的附近有五個大土堆,塔布土拉罕就是五個大土堆的意思。這五個大土堆,可能是五個大封土墓,如果把這五個大封土墓打開,很有可能發現這個古城的歷史檔案。

麻池鄉在包頭市西三十里。這里的古漢城也是分內外兩城,內城也散布著很多漢代磚瓦,外城很少。古城周圍有很多古墓,大多數沒有封土。在這里的墓葬中,發現了很多古物,其中有漢代的錢幣和漢式的銅器、陶器、漆器等等,也有金質和銀質的鏤空飾片,飾片上的花紋作虎豹駱駝等動物形象。還發現了「單於天降」、 「四夷□服」以及「單於和親」「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文字的瓦當殘片。

我不想詳細介紹這兩個古城的發現,只想指出一個事實,即陰山南北和黃河渡口一帶的漢代古城,不是由於經濟的原因,而是由於軍事的原因建築起來的。嚴格地說,這些古城不能稱為真正的城市,只是一種駐扎軍隊和屯積軍用糧食武器的營壘。居住在這些城堡中的主要是軍隊,也有小商人和手工業者;但這些小商人和手工業者是依靠軍隊生活的,只要軍隊撤退,這些城堡也就廢棄了。

我還想指出,陰山一帶在民族關系緊張的時期是一個戰場,而在民族關系緩和時期則是一個重要的文化交流的驛站;甚至在戰爭的時期,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這一帶發現的文物得到說明。例如在當時的漢與匈奴的邊境線上到處都發現了漢代的錢幣和工藝品,這些工藝品與在內地發現的同一時期的工藝品是一樣的,這件事說明漢與匈奴之間的和平往來,並沒有完全被萬里長城和軍事堡壘所遮斷。

在大青山腳下,只有一個古跡是永遠不會廢棄的,那就是被稱為青冢的昭君墓。因為在內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經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象徵,一個民族友好的象徵:昭君墓也不是一個墳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歷史紀念塔。

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左右。據說清初墓前尚有石虎兩列、石獅一個,還有綠琉璃瓦殘片,好像在墓前原來有一個享殿。現在,卻只有一個石虎伏在階台下面陪伴這位遠嫁的姑娘,其他的東西沒有了。

據內蒙的同志說,除青冢外,在大青山南麓還有十幾個昭君墓。我們就看到了兩個昭君墓,其中一個在包頭市的黃河南岸。其實還不是一個墳墓,而是一個古代的堡壘。在這個堡壘附近,還有一個古城遺址。

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裡,這件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多的昭君墓。顯然,這些昭君墓的出現,反映內蒙人民對王昭君這個人物有好感,他們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鄉。

然而現在還有人反對昭君出塞,認為昭君出塞是民族國家的屈辱。我不同意這樣的看法。因為在封建時代要建立民族之間的友好關系,不能像我們今天一樣,通過各族人民之間的共同的階級利益、經濟基礎和意識形態,主要的是依靠統治階級之間的和解,而統治階級之間的和解又主要的是決定於雙方力量的對比,以及由此產生的封建關系的改善。和親就是改善封建關系的一種方式。當然,和親也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有些和親是被迫的,但有些也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沒有任何被迫的情況存在。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只要是和親就一律加以反對,那麼在封建時代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間的和解呢?在我看來,和親政策比戰爭政策總要好得多。

內蒙訪古

作者:翦伯贊

(二)

游牧民族的搖籃

我們在內蒙西部沒有看到的塞外風光,在內蒙東部看到了。當我們的火車越過大興安嶺進入呼倫貝爾草原時,自然環境就散發出內蒙古的氣氛。一幅天蒼蒼野茫茫的畫面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了。

正像大青山把內蒙的西部分成南北兩塊,大興安嶺這一條從東北伸向西南的廣闊的山脈也把呼倫貝爾草原分割為東西兩部。山脈的兩麓被無數起伏不大的山谷割開,從山谷中流出來的溪水,分別灌注著大興安嶺東西的草原,並在東部匯成了嫩江,在西部匯成了海拉爾河。海拉爾,蒙古語,它的意思就是流下來的水。

海拉爾市雖然是一個草原中的城市,但住在這個城市裡,並不能使我們感到草原的風味,只有當我們從海拉爾乘汽車經過南屯前往錫尼河的這條路上,才看到真正的草原風光。在這條路上,我第一次看到這樣平坦、廣闊、空曠的草原,從古以來沒有人耕種過的、甚至從來也沒有屬於任何個人私有過的草原。沒有山,沒有樹木,沒有村落,只有碧綠的草和覆蓋這個草原的藍色的天,一直到錫尼河我們才看到一些用氈子圍起來的灰白色的帳幕,這是布列亞特蒙古族牧人的家。我們訪問了這些牧人的家,在草原上度過了最快樂的一天。

當然不是所有的草原都像錫尼河一樣的平坦。當我們從海拉爾前往滿洲里的路上,我們就看到一些起伏不大的沙丘;而當我們從滿洲里到達賚湖,從達賚湖到札賚諾爾的路上,也看到了一些坡度不大的丘陵在地平線上畫出?/

⑼ 歷史上,但是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過陰山,中的飛將,是指誰

「飛將」則指威名赫赫的飛將軍李廣

⑽ 中國境內有哪些古長城遺址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修築的歷史最早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秦滅六國後,秦始皇把北方崇山峻嶺上的進行整修和擴建,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長城一開始出現並不叫長城,而叫「方城」。《汲冢周書?作雒解》曰:城方千七百三十丈,郛方七百里。齊《考工記》雲: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國就是方形的都城。不僅都城為方形,其他城也為方形。按照周禮天圓地方的思想,周諸侯國的城都是按周天子規定修建的。

楚長城

春秋南陽楚長城是中國最早的長城。從楚國始築長城到《春秋》《左傳》《史記》中一直稱楚長城為方城。因為長期有長城和方城的不同叫法,所以,人們並不認為方城是長城,甚至以為是孤立的城堡或城垣,更不知道楚方城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長城。據《左傳》記載:「僖公四年,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東周列國志》中說:「周惠王二年,楚王回至方城,夜叩城門。」《南陽地區志?方城》說:「楚文王時於方城山(今小頂山)修築長城,曰方城,以守衛其北境,方城縣由此得名。」這是迄今為止,我國關於長城的最早記載。

楚長城從方城縣北起,南至泌陽縣再折向西南唐河縣,對峙著齊國的方向。後在戰爭中不斷展築,西邊沿南召、嵩縣、西峽、內鄉、鎮平鎮,到鄧州市羅庄鄉土谷山止,綿延起伏三四百公里。如今,在內鄉縣、西峽縣、方城縣,還有長城遺跡存在。

趙長城

趙長城橫亘於包頭市轄區的中部的固陽縣境內的大廟村,大約戰國時期的在趙武靈王二十至二十六年修築。它迤邐於陰山南麓的群峰丘陵之中,山南是狹長的土默川平原,水草肥美,古代是兵家必爭之地。站在土築長城之上眺望,可隱約看到這段從大廟起,東向邊牆壕村,西向昆都侖區的古跡。趙長城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秦長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並滅六國,成為中國地區唯一政權,並改制為帝國。前214年,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人攻擊匈奴,占據河套,並開始秦、趙、魏、燕各國修築的舊城牆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在修築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城牆被拆毀。

漢長城

甘肅省安西境內現存漢長城150公里,烽燧70座,城障3處。東起玉門蘑菇灘,沿甘新公路南側,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與敦煌境內的西鹼墩相連。這些漢長城及沿線的城障烽燧,是漢代河西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漢王朝構建河西乃至整個北方防禦工程的歷史縮影。雖經千百年來的風雨剝蝕,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稱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漢長城之一。

北齊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泰常八年北魏築長城起自今河北省的赤誠,向西至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境,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魏所築長城,起於北京市居庸關,至山西省河曲縣。

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天保三年至天保八年六年時間里,大修長城有五次。至河清二年三月,「齊詔司空斛掉光督步騎二萬,築勛掌城於軹關,仍築長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北齊天統元年,「羨以北虜屢犯邊,須備不虞,目庫堆戍東拒於海,隨山屈曲二千餘里,其間二百里中凡有險要,或斬山築城,或湖谷起障,並置立戍邏五十餘所」。今北京市通州區有北齊土長城遺址,為通州區文物保護單位。

隋長城

隋長城遺跡位於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特布德嘎查境內,長約6.8公里,分為3段,牆體為堆築土牆,呈魚脊狀凸起,寬3米至6米,殘高0.5米至1米,部分遺跡表層散見有灰、黑陶片和繩紋磚瓦殘塊。從航空照片和衛星照片上可以看到,鄂托克前旗隋長城位於明長城大邊和二邊以北,與明長城走向一致。

明長城

從明太祖洪武至明神宗萬曆,明朝對長城經過先後20次大規模的修建。

明代長城西起今甘肅省嘉峪關市,東達今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橫貫今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遼寧等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300多千米,是古代留存下來的最堅固、最完整、氣勢也最雄偉的長城。

明長城部分利用了北魏、北齊和秦漢時期的古長城。牆體建築材料有磚、石、土三種。牆體高低寬窄隨地形的險要形勢而異,山高地險處的牆體相對低窄,平地要沖之處牆體則高大寬闊。此外,長城沿線還建有各種城、關、隘口、敵台、烽火台、堡子等,它們與城牆一起,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南方長城

南方長城,又稱為苗疆邊牆,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明嘉靖三十三年始築邊牆70里,萬曆四十三年上起王會營、下至鎮溪修建邊牆300多里,天啟三年鎮溪至喜鵲營添築土牆60餘里。苗疆邊牆全長達430餘里。嘉慶二年重修鎮竿鎮邊牆190里。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苗疆掀起革屯運動,湖南省政府廢屯升科,結束了在湘西140多年的苗防屯政制度。邊牆體系被廢棄。

南方長城是中國歷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築之一,它表現了一個朝代的特徵,是研究明清兩代對邊遠少數民族征服統治重要的歷史史料。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