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離太原最近的長城遺址

離太原最近的長城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01 00:27:05

① 太原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古太原的具體位置在哪裡

具有630餘年歷史的古太原縣城,俗稱「鳳凰城」。如今,這里作為晉源區一處歷史遺跡,在全區打造「旅遊文化特色縣(區)」工程中,越來越吸引人們關注的目光—— 沿著新晉祠路出太原市,南行約5公里,有一個晉源站,下車後西行300餘米有一座小城,明清古院落隨處可見,修葺一新的文廟規模宏大,龍天廟、關帝廟、泰山廟等現存廟宇十餘處,大街、小巷依然保留著明清格局。這就是具有630餘年歷史的古太原縣城,俗稱「鳳凰城」。如今這里是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辦所在地。數百年風雨滄桑,古太原縣城作為晉源區一處歷史遺跡,見證了太多時代變遷的故事。從古老的北城門和西城門洞穿過的風,幽幽地向人們述說著昔日的輝煌。而今,隨著晉源區打造「旅遊文化特色縣(區)」工程的深入開展,這里越來越吸引著人們關注的目光,特別是今年以來,古太原縣城在保護、修復、開發建設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關心古城開發的人們不禁要問,古老而迷人的「鳳凰城」能在浴火中展翅新生嗎? 「城池鳳翔余」的古城 古太原縣城,也稱明清太原縣城,創建於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隸屬於明清太原府,比太原府城的建城年代晚了393年。它是在晉陽古城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規模不及晉陽古城的二十分之一,雖是晉陽城毀掉之後的建築,但古老的建築風格、濃郁的風俗民情,無不與晉陽古城一脈相承。 走近古縣城,斑斑駁駁的北城門內,有一匾額上書「德化」兩字,與南城門外的「龍天廟」遙相呼應。匾額雖顯拙樸澹泊,但墨跡雄渾,氣勢不凡,盡透一種教化民眾的氣度。追述這二字的出處,應是《史記.漢文帝傳》中記述的漢文帝「以德化民」的縮寫。清道光《太原縣志.帝王》中這樣寫道:「漢文帝諱恆,高祖中子,太後薄氏出,初立為代王,都晉陽……故晉陽人立廟祀之。」漢文帝劉恆龍潛晉陽16載,漢景帝出生於晉陽、八歲隨父離開晉陽。文景兩帝在晉陽,受到晉陽文化的熏陶,養成了和善、朴實、真誠、穎慧的品格,正因如此,文帝才在西漢早期動盪復雜的政治社會環境中,在漢劉邦的17個王子當中脫穎而出,以「仁德寬厚」被迎立為帝。景帝繼之後,繼續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文景之治」開創了中國第一個盛世…… 現存的古太原縣城,是晉陽古城的延續,它傳承了2500多年晉陽古城的文脈,沿用了晉陽古城的建築格局。當年的晉陽古城整體建築活像一隻飛翔的鳳凰。唐朝李隆基《過晉陽宮》詩曰:「並邑龍斯躍,城池鳳翔余」,生動地描述了古城龍飛鳳舞的建築風格,因此在晉陽古城被毀後新建的古太原縣城,被人們形象地稱作「鳳凰城」。 原明清太原縣城,內有九街十八巷,設四門,四周城堵(馬面)51堵,敵台32座,城高三丈,壕深一丈,兩岸植柳。城垣周長3732米(城垣數為考證實測參考數),城牆東西寬,南北窄,略呈平行四邊形。北門城門洞向北,瓮城門洞向東開,表示鳳首向東顧盼,取「丹鳳朝陽」之意,瓮城內外出路南北兩側各有一眼水井,象徵鳳之雙目。東西內門洞各向正東、正西,外門洞皆轉向南,如鳳之雙翼。南門為鳳尾,尖端直指南方。四條大街交匯於十字中心,十字街中心凸起象徵鳳的腹部。整體上看,縣城如俯沖落地的鳳凰占據高台。「鳳凰城」因其獨特的造型,不規則的城垣,曲線形成的街型,高低錯落的建築,而有活城之說。每臨集市、廟會,遠離縣城五里之外,都能聽到裡面的叫賣聲。 原太原縣城四門城樓上供奉關帝、文昌、財神、葯王四神靈。北門額書「古原屏翰」「奉宣」「德化」,喻意此地為北方屏障,依據於晉陽古城奉上級召宣之門,以德化民,是漢文帝治國綱領的縮寫。東門「東汾聚秀」「觀瀾」,形容汾水秀麗,在城頭高處觀賞滾滾而流的汾水景象。西門「西兌金湯」「望翠」,意為西山寶藏匯聚,滿目青山翠綠。南門「桐蔭晉陽」「進賢」,意為晉陽乃西周初年周成王桐封叔虞之地,後代子孫都享受王族權益,鳳凰城裡讀書人多、人才輩出。 太原縣城內外原有大小寺廟、樓閣、祠堂50餘處,如:劉王祠、尹公祠、關王祠、崇聖祠、節孝祠、洪侯祠、梁公祠、趙襄子祠等,這些祠堂的存在都是傳承古晉陽歷史文化的有力佐證。四條大街原有12座牌坊,十字街、丁字道原有五道將軍廟22處。寶華閣、鼓樓、觀音閣等建築,雄偉壯觀,古樸莊重。直到20世紀40年代,縣城內作坊店鋪多達160餘家,南關、西關車馬旅店40餘座,其繁華景象非同一般。 往事如煙,令人惋惜的是,這座小巧玲瓏的古太原縣城,於20世紀60—70年代被損毀殆盡……「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河山依舊,物是人非,世事滄桑,在這里可見一斑。 人傑地靈古跡眾多 太原縣是古晉陽治所所在地,縣治始於秦,曾設晉陽、龍山、陽直、平晉縣等,其治幾經遷徙,所轄版圖變化頻繁,明洪武四年縣治遷於古晉陽城南關,洪武八年改為太原縣後,縣名沿襲至文革前夕。1998年太原市區劃調整,在原太原縣址上成立晉源區。明清太原縣所轄區域比現在要大。 太原縣西依龍山,東視汾河,自古物阜民豐,表裡河山,曾是大唐龍興之地,水秀山明歷代名人不絕於里。據清道光六年重修的《太原縣志》所載的帝王就有數位。除了上文提到的漢文帝、漢景帝外,還有一位不能不提,他就是「文治武功」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太原公子」李世民。隋朝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農民起義風起雲涌,李世民竭力輔佐父親從太原起兵,南征北戰,一舉推翻隋朝統治,建立唐朝。即位之後,李世民牢記隋亡教訓,克己廉潔、「以民為本」、勵精圖治,創造了輝耀古今的「貞觀之治」。臨去世前一年,李世民回到太原,故地重遊,感慨萬千,揮毫寫下了一篇氣吞山河的詩篇《晉祠之銘並序》,抒發了自己「以德治國」的理念。 距現存的古太原縣城西南3公里,有一個古村落——赤橋村,村中心有一處遺址「古豫讓橋」,旁有一株3人才能合抱的千年古槐,這就是司馬遷《史記》記載的「豫讓刺趙」的地方。故事發生在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前,俠客豫讓為報晉國重卿智伯的知遇之恩,將一個永不言敗、永不放棄的國士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士為知己者死」,成為流傳千古的名言…… 人傑地靈的古太原縣城,人文古跡眾多。規模宏大的文廟、龍天廟等廟宇曾有許多,至今古城內明清古院落隨處可見,街巷也還保留著明清格局。在晉源區以古建築遺址、民清太原縣城的恢復開發為特色的古晉陽旅遊區建設中,古太原縣城開發已提到了晉源區旅遊開發的議事日程。「古太原縣城旅遊產業板塊」不日將進入人們的視野。 保護性恢復古縣城正在進行時 古太原縣城,盡管沒有當年晉陽古城「霸府」「北都」大都會城市的威儀,卻也廳、台、樓、閣、寺、廟、觀、壇比比皆是,雖屢遭天災人禍、破損嚴重,但至今西城門洞、北城門洞猶存,城內基本結構未變,大街小巷仍是五六百年前的舊時風貌,保留下來的廟宇、民居仍占舊城古建的一半以上。近年來,政府和民間都加大了保護力度,文廟、龍天廟、玉皇廟、秦家大院、西城門洞得到了程度不同的修復。遺憾的是,由於受資金所困,一些古建來不及修復就已塌毀,加快古城的保護、修復、建設刻不容緩。 可喜的是,以姚富生為首的一些企業家和文化人士,他們在古城的人文環境熏陶下成長,對古縣城有著深厚的情感。這些還具有保護開發古城的先見之明的當地名人,急公好義,不等不靠,多年來積極致力於古太原縣城的研究和保護,勘測、研究、整理、編撰、出版了大量珍貴的資料。在此基礎上,在省有關部門的指導主持下,《古太原縣城保護開發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完成,從國內外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角度,科學地分析了項目將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古太原縣城開發保護建設項目預計總投資約為3億元,古城保護區域面積為1300畝,建築面積為25萬平方米。項目將現有部分居民、企事業單位、學校搬遷出古城,保護性恢復古縣城,包括將修復古太原縣城牆、街道以及一些主要古建築和古縣城的基礎設施。同時要以晉陽文化與太原縣老城建築為依託,發展具有休閑觀賞、民俗風情、遊客參與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項目開發的旅遊產品為明代早期古代衙署、貴族、市井生活及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 自「古太原縣城保護開發建設項目」作為太原市唯一一家參與「2006中國高成長企業投融資大會」以來,已有一些國際投資集團積極與有關人員聯系,對投資開發文化旅遊產業表現了高度的熱情。 古太原縣城保護開發建設項目,作為晉源區2007年的重點項目,已引起山西省及太原市有關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與重視。目前,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東城門恢復工程正在加緊建設,新晉祠路邊的牌坊行將竣工。太原古縣城被恢復打造成「明代古縣城」之後,既可達到保護古城的目的,又能夠極大地發展太原市的文化旅遊產業。古老而迷人的「鳳凰城」將在浴火中展翅新生。

採納哦

② 離山西比較近的旅遊景點不要山西的

  1. 河南焦作的雲台山,國家AAAAA級風景區,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和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交界處, 景區面積240平方公里,含紅石峽、潭瀑峽、泉瀑峽、青龍峽、峰林峽、子房湖、茱萸峰、獼猴谷、疊彩洞、百家岩等主要景點。

  2. 神農山,國家AAAAA(5A)級風景旅遊區,位於河南省沁陽市紫陵鎮趙寨村, 與晉城市山河鎮狄河村交界,神農山風景名勝區面積102平方公里,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基金組織A級優先保護區、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中國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儒道佛文化名山、中國城市第一媒體旅遊聯盟舉辦"首屆中國旅遊品牌景區"總評榜當選"2011年中國最具實力景區"。傳說,炎帝神農氏在這里辨五穀、嘗百草、設壇祭天,故而得名神農山。

③ 山西有哪些名勝古跡

1、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原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

2、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3、平遙古城: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4、五台山: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介於北緯38°55'—39°66'、東經113°29'—113°39'之間,景區規劃面積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轄面積436平方千米。五台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5、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④ 中國現存的古長城遺跡哪些地方有

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東起鴨綠江,西達嘉峪關,途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9個省、市、自治區,隨著不同的地形、山勢和地貌而築,大都建在山嶺最高處,全長7300千米(14600華里)以上,號稱萬里長城。其中從鴨綠江到山海關段,由於工程比較簡單,毀壞較為嚴重。山海關到嘉峪關段,工程較為堅固,保存也較完整,兩端兩個關城東西遙遙對峙,長度為6700千米(13400華里)。
沿革 長城是由烽火台和列城等單體建築發展起來的。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是連續不斷的防禦城堡,而後用城牆把它們聯系起來,便成了長城。春秋戰國時期,北方民族諸侯爭霸,相互兼並,出現了秦、楚、齊、燕、韓 、趙、魏等幾個大國。它們彼此之間為了防禦,利用原來的大河堤防或附近的山脈,逐段構築城牆和關塞並將其聯系起來,構成長城這一古代軍事防禦工程體系。但規模較小,互不連貫。約公元前7世紀,楚國最早修築長城。其後,從公元前6~前4世紀前後,齊、燕、趙、秦、魏、韓各國也相繼修築了互防長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並滅六國,建立起第一個多民族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為防禦匈奴侵擾,大規模修築長城。以後,西漢、東漢、北魏、北齊、北周、隋、遼、金、明各代,均大規模修築或增築長城。明代是長城修築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其修築規模之宏大,防禦組織之完備,所用建築材料之堅固,都大大超越以前各個朝代。

戰國長城 戰國時期的長城是諸侯國家互防長城,規模較小,互不連貫。①楚國長城。楚長城築於楚懷王三十年之前,當時稱作「方城」。據史料推測,其位置當從今河南泌陽北到葉縣,經內鄉東北而達湖北竹山縣境內。地處楚國都城的西北和東北面,用於防禦鄰國的進攻。②齊國長城。齊長城是利用堤防連接山脈陸續擴建而成的,在齊國南部,西起今山東平陰縣東北,至膠州市南的大朱山東入海,結構主要有土築和石砌兩種。③中山國長城。中山長城是為了防禦西南趙、晉的侵擾修築的。築於趙成侯六年(前369)。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區。④魏國長城。魏長城有兩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長城(河西長城),二是南長城(河南長城)。河西長城是魏惠王在位時,利用西部邊境上洛水的堤防擴大而修築的,南起今陝西華縣華山北麓的相元洞。達內蒙古的固陽。魏惠王晚年,修築了保護國都大梁的南長城,經今河南原陽縣境轉向東南,向西直達新密市。⑤韓國長城。韓長城先為鄭國所築,後韓滅鄭,繼續修築使用。⑥秦國長城。秦自商鞅變法以後,在七國中政治和軍事上占據優勢,但秦北方的游牧民族東胡和樓煩,經常南下騷擾 ,因而秦在其北部邊界修起長城作為防禦。其位置,自今甘肅岷縣(臨洮)起,沿六盤山北走,止於黃河邊。⑦燕國長城。燕為防止北方東胡、林胡、樓煩等小國的侵擾和防備南方齊國的報復,修築了北長城和易水長城兩道長城。公元前290年,燕國沿燕山山脈修築了北長城。約自今河北張家口東北,渡遼河到達古襄平(今遼陽)。這是戰國時最後出現的一條長城。易水長城是對易水的堤防進行擴建而築成的,用來防齊、趙,保衛燕國下都——易水城。大致自今河北易縣的西南,達於文安之南。⑧趙國長城。趙築有南、北兩道長城 。其中南長城又稱漳滏長城,在趙國南境。主要為御魏而建 。漳、滏兩水在今河北臨漳、磁縣境內,可見這段長城在漳水北岸,臨漳、磁縣一帶。
秦始皇萬里長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 ,一方面拆除各國原有的長城,鏟除了人為的障礙;另一方面為抵禦北方匈奴的侵犯,派大將蒙恬駐守北方邊境,並把秦、燕、趙長城連為一體,建成萬里長城。長城西起今甘肅岷縣,向東到陝西綏德黃河邊,與從河套高闕西來的趙國北長城連在一起,渡黃河到山西、河北北境,再利用燕國北長城,抵達遼東。長城的修建從始皇三十年(前217)開始,約到三十七年結束。
漢代長城 漢長城的修築,除軍事上的防禦之外,西部長城還起著開發西域屯田、保護通往中亞的交通大道絲綢之路的作用。①西漢長城。漢武帝時,北方匈奴經常發兵進犯。為抵禦匈奴首先修繕秦始皇時期的長城並沿河西走廊新築長城。元狩二年(前121),開始建築河西長城,通稱「邊牆」。前後約歷時20年。西漢河西長城東自今甘肅永登,西到新疆羅布泊。在「邊牆」沿線,建築亭障和烽燧。根據《居延漢簡》記載,有「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規定。②東漢長城。光武帝劉秀為防禦匈奴侵擾,保衛國都洛陽,於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在河西長城以南地區修築了四條長城:其一位於今山西離石縣至陝西咸陽東南之間;其二位於今陝西高陵縣東至山西安邑縣之間;其三位於今山西太原至河北井陘縣之間;其四位於今河北定州市南至臨漳縣之間。
南北朝長城 ①北魏長城。北魏為防禦北部的柔然和契丹南下擾掠,修築了長城。據《魏書·明元帝紀》記載:明元帝泰常八年(423)築長城於長川之南,起自赤城(今河北赤城縣),西至五原(今內蒙古五原縣),延袤1000千米以上。又在太平真君七年(446),築「畿上塞圍」。所謂塞圍,是比長城低薄些的土牆,用以補長城之不足。它東起今山西廣靈西面上谷,直達黃河東岸,環繞於首都大同,有保衛首都之意。②東魏長城。公元549年 ,東魏東遷於鄴後,也修築了一段長城。西起今山西靜樂縣,東至今山西原平 。③北齊長城。北齊為了鞏固北方邊防和防禦西部北周,先後幾次大築長城,其規模稍次於秦長城。北齊天保三年(552)在西北境修築長城,南起今山西離石縣西北黃櫨嶺,北至山西朔州西。天保六年,皇帝下詔,征發180萬人修築長城 ,自今北京居庸關南口,西至今山西大同。天保七年,又大規模修築長城,除天保三、六年所修築的兩處長城外,又向東新築長城,至今山海關海邊止。天保八年,於長城內築重城,自今山西偏關以東老營附近起,東經雁門關、平型關,到達山西下關附近。為防禦北周,公元563年,齊武成帝修築了今山西、河北交界處沿太行山走向的南北向長城,即今阜平之間的長城。天統元年(565),對天保八年所築內長城進行修葺,並增築新城,自下關附近起,東達居庸關與外長城相接合。齊前後修築長城達1500千米,約30千米設一戍,並在險要地方設置州鎮25所,用以駐兵防守。④北周長城。為防禦北方突厥、契丹犯邊,周靜帝於公元579年,對原北齊長城進行了一次大規模修築,西自雁門,東至碣石。
隋代長城 為了防禦突厥騷擾,隋王朝7次修築長城。主要是對原有長城進行修繕,新增修築不多。唐取代隋後,國威強盛,在北方大破突厥,邊界遠在長城以外,長城已失去了作用,無需修築或增築。宋朝雖統一了中原,但北部有遼、金的對峙,所轄范圍已在原來秦、漢、北朝長城的南面,長城南北許多地方均被遼、金兩國佔領。後宋王朝勢力又退到長江以南,更談不到修築長城。遼代對長城的修築,僅清寧四年(1058)在鴨子河與混同江之間修築了一段,規模不大。
金代長城 公元1115年金王朝建立後,為防禦西北邊陲的蒙古人進攻,修築了明昌舊城和明昌新城兩道長城。明昌舊城舊稱兀術長城或金源邊堡。據《黑龍江省志》記載,呼倫縣北,根河之南,有城東端起烏蘭哈達之北,沿海拉圖山脈,北折而西,至暖水河而盡。明昌新城在明昌舊城之南 ,又稱金內長城、金壕塹、邊堡等。西起今黃河河套陝西段 ,東達今黑龍江省松花江。元代,蒙古族統治整個中國,版圖地跨歐亞,長城對他們意義不大。但為了防止漢族和其他各族人民起兵反抗,檢查過往客商,也對原來長城的許多關隘險要處加以修繕,設兵把守。
明代長城 明滅元朝以後,為防止蒙古族再次南下,200多年中從未中斷對長城的修築。大多是沿著北齊、北魏所築的舊長城進行修築。今人看到的長城,絕大部分是明弘治時期所修。明長城自居庸關以西,分南北兩道,到山西偏關附近的老營相合,被稱為內、外長城或里、外長城。里長城從居庸關西南出,經今河北進入山西至老營。外長城自居庸關西北,進入山西,沿內蒙古、山西交界往南達於偏關、河曲。長城關隘、險口很多,其中居庸關、倒馬關、紫荊關靠近當時首都北京,稱為內三關;自此往西的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稱外三關。內外三關是保衛京師的重要關口,常派重兵把守。清朝滅明以後,由於政治、軍事的發展,改變了統治策略,採取「懷柔」政策,利用宗教信仰拉攏蒙、藏各族上層王公貴族,用思想統治代替了軍事防禦,不大修築長城 。縱觀長城的歷史,自春秋以來,除漢族各王朝的統治集團修築長城外,中國其他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如北魏、北齊、北周、遼、金等朝代也都修過長城。就是蒙古民族統治的元朝也曾對一些長城的關隘、烽火台進行維修利用。長城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歷史豐碑。

⑤ 在晉冀交界的太行山娘子關,有一大段古長城遺址,請問這是那個朝代留下的

早在戰國時期,這里為中山國所建長城的一個關口,唐平陽公主之後,為承天軍戍內守處,大歷年間(767——容779)修築了承天軍城.宋代建承天寨,明代為承天鎮,並稱娘子關.明嘉靖年間因邊患頻仍,於二十一年(1542)重修城堡,就是現今見到的關城,專設守備把守.清代又建"固關營",分設把總駐守.因這關處在萬里長城內邊的"內三關長城"南端,民間有萬里長城第九關之稱.

⑥ 中國境內有哪些古長城遺址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修築的歷史最早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秦滅六國後,秦始皇把北方崇山峻嶺上的進行整修和擴建,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長城一開始出現並不叫長城,而叫「方城」。《汲冢周書?作雒解》曰:城方千七百三十丈,郛方七百里。齊《考工記》雲: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國就是方形的都城。不僅都城為方形,其他城也為方形。按照周禮天圓地方的思想,周諸侯國的城都是按周天子規定修建的。

楚長城

春秋南陽楚長城是中國最早的長城。從楚國始築長城到《春秋》《左傳》《史記》中一直稱楚長城為方城。因為長期有長城和方城的不同叫法,所以,人們並不認為方城是長城,甚至以為是孤立的城堡或城垣,更不知道楚方城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長城。據《左傳》記載:「僖公四年,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東周列國志》中說:「周惠王二年,楚王回至方城,夜叩城門。」《南陽地區志?方城》說:「楚文王時於方城山(今小頂山)修築長城,曰方城,以守衛其北境,方城縣由此得名。」這是迄今為止,我國關於長城的最早記載。

楚長城從方城縣北起,南至泌陽縣再折向西南唐河縣,對峙著齊國的方向。後在戰爭中不斷展築,西邊沿南召、嵩縣、西峽、內鄉、鎮平鎮,到鄧州市羅庄鄉土谷山止,綿延起伏三四百公里。如今,在內鄉縣、西峽縣、方城縣,還有長城遺跡存在。

趙長城

趙長城橫亘於包頭市轄區的中部的固陽縣境內的大廟村,大約戰國時期的在趙武靈王二十至二十六年修築。它迤邐於陰山南麓的群峰丘陵之中,山南是狹長的土默川平原,水草肥美,古代是兵家必爭之地。站在土築長城之上眺望,可隱約看到這段從大廟起,東向邊牆壕村,西向昆都侖區的古跡。趙長城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秦長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並滅六國,成為中國地區唯一政權,並改制為帝國。前214年,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人攻擊匈奴,占據河套,並開始秦、趙、魏、燕各國修築的舊城牆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在修築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城牆被拆毀。

漢長城

甘肅省安西境內現存漢長城150公里,烽燧70座,城障3處。東起玉門蘑菇灘,沿甘新公路南側,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與敦煌境內的西鹼墩相連。這些漢長城及沿線的城障烽燧,是漢代河西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漢王朝構建河西乃至整個北方防禦工程的歷史縮影。雖經千百年來的風雨剝蝕,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稱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漢長城之一。

北齊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泰常八年北魏築長城起自今河北省的赤誠,向西至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境,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魏所築長城,起於北京市居庸關,至山西省河曲縣。

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天保三年至天保八年六年時間里,大修長城有五次。至河清二年三月,「齊詔司空斛掉光督步騎二萬,築勛掌城於軹關,仍築長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北齊天統元年,「羨以北虜屢犯邊,須備不虞,目庫堆戍東拒於海,隨山屈曲二千餘里,其間二百里中凡有險要,或斬山築城,或湖谷起障,並置立戍邏五十餘所」。今北京市通州區有北齊土長城遺址,為通州區文物保護單位。

隋長城

隋長城遺跡位於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特布德嘎查境內,長約6.8公里,分為3段,牆體為堆築土牆,呈魚脊狀凸起,寬3米至6米,殘高0.5米至1米,部分遺跡表層散見有灰、黑陶片和繩紋磚瓦殘塊。從航空照片和衛星照片上可以看到,鄂托克前旗隋長城位於明長城大邊和二邊以北,與明長城走向一致。

明長城

從明太祖洪武至明神宗萬曆,明朝對長城經過先後20次大規模的修建。

明代長城西起今甘肅省嘉峪關市,東達今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橫貫今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遼寧等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300多千米,是古代留存下來的最堅固、最完整、氣勢也最雄偉的長城。

明長城部分利用了北魏、北齊和秦漢時期的古長城。牆體建築材料有磚、石、土三種。牆體高低寬窄隨地形的險要形勢而異,山高地險處的牆體相對低窄,平地要沖之處牆體則高大寬闊。此外,長城沿線還建有各種城、關、隘口、敵台、烽火台、堡子等,它們與城牆一起,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南方長城

南方長城,又稱為苗疆邊牆,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明嘉靖三十三年始築邊牆70里,萬曆四十三年上起王會營、下至鎮溪修建邊牆300多里,天啟三年鎮溪至喜鵲營添築土牆60餘里。苗疆邊牆全長達430餘里。嘉慶二年重修鎮竿鎮邊牆190里。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苗疆掀起革屯運動,湖南省政府廢屯升科,結束了在湘西140多年的苗防屯政制度。邊牆體系被廢棄。

南方長城是中國歷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築之一,它表現了一個朝代的特徵,是研究明清兩代對邊遠少數民族征服統治重要的歷史史料。

⑦ 太原市有那些風景名勝古跡

太原市有很多風景名勝古跡。
建議跟團去,找一家規模大、信譽好的旅行社。
要比自己去省錢省事省心的多。
山西旅遊熱線推薦:
柳林河、汾河二庫、蒙山大佛、太山、龍山石窟、七苦山、
天龍山石窟、崛圍山、晉祠、雙塔寺、純陽宮、崇善寺、
竇大夫祠、童子寺燃燈塔、晉陽湖、北齊壁畫、汾河景區、
東湖醋園、西山萬畝生態園、等等。
相關情況可以到山西本地的旅遊門戶網查看。

⑧ 明長城遺址多少公里

明長城遺址一共6300公里。

明長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區別於由秦始皇所修的萬里長城。

國家測繪局采經近兩年的調查與測量,於2009年4月18日首次公布明長城數據:
其東起鴨綠江畔遼寧虎山,西至祁連山東麓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一百五十六個縣域,總長度8851.8公里。
其中,人工牆體的長度為六千二百五十九點六公里;壕塹長度為三百五十九點七公里;天然險長度為二千二百三十二點四公里。

結果顯示,明長城現存敵台7062座,馬面3357座,烽火台5723座,關堡1176座,相關遺存1026處。

(8)離太原最近的長城遺址擴展閱讀

建造歷史

大同明長城主要建於嘉靖年間,由宣大總督翁萬達創修。大同鎮長城東起天鎮縣東北鎮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內蒙古清水河子上村東山),全長335公里。據《三雲籌俎考·大同總鎮圖說》統計,大同鎮先後修大邊、二邊516.3里;內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雲岡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城20,堡52);邊墩776個;火路墩833個。

明長城自居庸關以西,分南北兩線到山西偏關會合,被稱為內、外長城。外長城即居庸關西北經赤城、崇禮、張家口、萬全、懷安而進人大同市的天鎮、陽高、大同、左雲沿內蒙古、山西交界處,達於偏關、河曲;內長城從居庸關西南經河北易縣、淶源、阜平而進人大同市的靈丘、渾源,再經應縣、繁峙、神池而至老營。據現存長城實測,外長城分別由懷安縣桃溝村、西洋河鄉馬市口南北兩路進入天鎮縣境,在新平樂村與西路長城相交。

天鎮境內長城約105華里。存黃土夯築的墩台61座。由天鎮水磨口向西3里進人陽高縣十九墩村界,至鎮邊堡西出陽高進入大同市區境。陽高境內長城計100餘里,現存夯土墩台119座。從陽高鎮邊堡向西約8華里進人大同元墩村界,經鎮川口、宏賜堡、鎮羌堡,經拒牆口、拒門口、助馬口至十三邊,轉南至磚樓溝入左雲縣界。另一條由宏賜堡向西經新榮、破魯至吳施窯人左雲界,這道長城當地人稱「二道邊」。南北兩道長城共210華里。

長城由大同磚樓向南進人左雲縣保安堡地界,至二十邊向西北出左雲進人右玉縣界。長城在左雲境內長約86華里。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