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星村船墩遺址
❶ 三山區的歷史沿革
三山境內發現商周時期多處人類遺址,如三山鎮大神墩遺址,浮山鄉珠墩船墩,新淮鄉磨盤墩,中溝疙瘩頭遺址等,證明了三山早期就有人類生活繁衍。
漢末周瑜開築保大圩,整治圩區水系,。唐末大將孫端、台蒙戍守魯港。為御敵,在魯港河上建築了五堰。宋文天祥修復五堰,引江水倒灌,以提高漳河水位,使漳河水運暢達,稱為「金塢」。元末將軍從一彪倡議練兵於千軍嶺,遺「千軍嶺炮台」。
明代上中葉,三山老街建成,地處三江口之魯港,為長江、漳河要津。
元末,朱元璋率農民起義軍於魯港多次激戰,使魯港自明初後逐漸頹萎。
明成化七年(1471年),官府搜刮民財,又在魯港始設「常關」,為明代六大稅關之一,清代和民國繼之。民國後二十餘年,關稅控制在外國人手裡,魯港常關自創關到裁撤共有480年歷史,記錄了魯港港航之繁榮,也寫下了人民的辛酸血淚。
建國以後,浮山農庄葛世玉帶頭創辦農業合作社,帶領群眾抵抗災荒,1954年受到毛澤東主席親筆表彰;
1961年春,在繁昌縣委的領導下,三萬民工齊上陣,完成40餘萬土方,攔江打壩,築成十里長的螃蟹磯大堤;水埠峨橋不產茶,素無巨賈茶商,卻乘改革開放春風造出了一個「江南第一茶市」,今已拓展為國際茶城,千百萬人東西南北闖市場,使古鎮峨橋名揚四方;
1958年,古鎮三山就建起了大型軋花廠;1985年興建了蔬菜批發市場,1992年擴建成江南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
1998年大水以後,國家先後投巨資對長江、璋河堤防進行整治,長江江堤達標,平地行垸,退田還水,萬畝圩口達標工程,造福萬代。
❷ 古金陵四十八景哪些在江寧
金陵48景江寧部分
鳳凰三山——城西南露崗鳳凰台遺址上遠眺江邊的三專山,李白詩「三屬山半落青天外」;
虎洞明曦——東南郊高橋門外黃龍山附近的虎中觀看黎明時的陽光;
東山秋月——中秋節在江寧東山鎮的土山上賞月;
秦淮漁唱——在秦淮河上聆聽漁歌;
天印樵歌——在方山郊遊時聽到樵歌;
台想昭明——鍾山北高峰上的梁代昭明太子讀書台,一說在江寧湖熟的梁台;
祖堂振錫——唐代法融祖師在祖堂山得道,成為佛教南宗第一祖師;
牛首煙嵐——牛首山的景色;
獻花清興——祖堂山北峰獻花岩的景色;
祈澤池深——南郊高橋門外祈澤寺的泉水,傳說宋時東海龍女來此聽法師講法華經後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