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縣城遺址
Ⅰ 建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白塔山風景區:為建陽道教名山,位於建陽與武夷山紅河大峽谷生態旅遊區交界處,海拔1553米,傲岸地插入藍天,山上有始建於唐代的龍濟道院,規模壯觀。山上尚留有棋盤石、飛來石、試心石、仙人洞等勝跡。從道院登石階而上,行千米就可登上白塔山巔--"燒香頂",此處是觀月出最好之處。山岩壁上留有古人摩崖石刻眾多處。山頂至今存有清道光年間建的小石層一座登臨山頂風景極至可讓遊人贊嘆不已。目前,建陽市政府已引進投資商對白塔山生態風景區進行深度開發,定位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考亭陂石千年古樟包佛像景點::該景點距離建陽市區約4.5公里,經考察鑒定陂石古樟樹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相傳在朱熹逝世後,約在780年前,朱子理學深入人心,人們為紀念朱子,特在古樟樹主幹樹裂縫中塑一神像,以表慎終追遠之情。經年代的流逝,現今古樟樹裂口已癒合了,形成現在奇觀。
庵山森林公園:據建陽縣志記載,庵山地名的來歷是因為唐明宗時,有一個叫石湖的處士,結庵其上,始稱庵山。庵山高聳挺撥,四顧形態各不同,主要山峰為南峰、北峰,南峰多奇石,其一塊平整大岩石美稱"龍壇",周圍奇石林立,如斧劈刀削、崢嶸險峻,十分壯觀,俗稱"關刀峽"。北峰有一奇岩狀如醒獅,俗稱"獅子岩",岩下泉水清涼甘甜,此泉稱庵山泉,又美稱"靈泉"。庵山最高處俗稱"玉皇頂",海拔1020米。前人贊曰"眾山皆小皆拱護,孤峰獨聳獨稱尊"。庵山距市區8公里。從最底處往上登至靈濟廟約2500令級石階,登臨其上,開人心胸,怡人心境。
考亭書院遺址:位於建陽市城區西南三公里處。書院背負青山,三面環水,景色清幽。宋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朱熹承父志建"竹林精舍"後更名"滄州精舍"(考亭書院)。在宋代四方學子不遠千里負笈到考亭求學問道,群賢畢至,形成學術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考亭學派"。朱熹在考亭書院授徒講學八年,於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病歿。宋理宗時,程朱理學倍受重視,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詔為考亭書院,理宗皇帝趙昀御書匾額褒崇之。考亭書院因年湮代遠,風雨侵蝕而傾圮,予今僅存有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史蔣昭創修的石牌坊,建陽市政府於1998年興建朱子文公祠一座屹立在考亭玉枕山之巔。當今考亭書院已成為海內外朱子後裔及朝聖者的"闕里"。
西山古跡:建陽莒口西山景觀怡人,尤以摩崖石刻引人注目,其為南宋石刻,為縣級文物保護物。石刻位於西山頂峰巨石之上,中間刻楷書"西山"兩大字,每字1米見方,上款為:"乙卯賜蔡抗",下款為"室佑丙辰十月朔,太中大夫參知政事臣蔡抗刻石";下款末了一行為"理宗皇帝御書"。
廬峰石刻:莒口東山村安樟山麓澗旁巨石之上。中間刻楷書"廬峰"二大字,每字一米見方,上面刻書"理宗皇帝御書",石刻保存完整。二處石刻大字乃南宋理宗帝於室寶佑三年(1255年)賜蔡抗手跡,寶佑四年(1256年)十月刻於此。1983年7月縣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朱熹陵園:座落建陽市黃坑鎮後塘村大村谷。是宋先賢朱熹與夫人劉氏合葬之墓陵。陵墓位於丘埠隆起的高爽之處,周列水田,視野開闊,遠眺墓陵,墓兩旁山脈逶迤延伸如風吹羅帶飄拂。相傳是朱熹自己生前選中的風水寶地,墓園共分三層,頂層為墓室,中為穹隆園形墓堆,周圍用小鵝卵石砌成,墓堆上立一石碑,上刻"宋先賢朱子、夫人劉氏墓";二層為墓園,設有長方形石香爐、石供案各一,石燭一對;三層為長方形草坪,1987年已修建了朱子墓道碑亭一座,朝聖者置身此地,懷古之情幽然而生。現在每年海內外朱氏後裔都要到朱熹陵園來拜謁朱子先祖,以表慎終追遠之情。
文公母祝氏墓:墓地座落建陽市馬伏大平山北寒泉林天湖之畔。墓地林木茂盛、古樹參天,墓旁天湖之水終年不竭,墓碑文書書"宋太師徽國公母祝氏夫人墓"。朱熹奉母至孝,為報養育之恩,特在墓旁建"寒泉精舍",朝夕與母亡靈作伴。時過境遷,建陽市政府已於1991年對祝氏墓進行了修茸。
宋慈墓:座落在建陽市崇雒鄉昌茂村旁。1955年組織力量經多方尋找,終於得尋斷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地點與道光《建陽縣志》所載相符,1957年和1982年縣政府撥款對墓地進行全面修整,拓寬墓道,建亭"業績垂千古,洗冤傳五洲"立碑,加築圍牆,植樹綠化,現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蔡氏大宗祠:建陽蔡氏梓里,自唐至今已有1100餘年。它座落在麻沙鎮水南村,原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一座古建築。二00三年進行全面翻修。宗祠大門保持原有的磚砌古門,書匾"蔡氏大宗祠",大門兩邊紅牆上浮嵌鈦金鍍制的由南宋理宗皇帝為表彰蔡元定、蔡沉著書有功而御書的"西山"、"廬峰"巨字。用細石砌成的石階直通"九賢堂"。正中建大紅色的龕樓,內放蔡氏九賢雕像,兩邊桂木製柱聯曰:"圖衍九疇,通易象春秋,天道人道九賢相繼;書兼四代,朔商周虞夏,心法治法四世遞承"。九賢堂的兩壁高懸四個匾額曰:"紫陽羽翼"、"學闡圖疇"、"閩學干城"、"家傳心學"。左右還懸掛十幅掛聯,內容是理宗皇帝贊"九儒";歷代各臣贊"九儒"蔡氏九儒遺言。從"可以處"磚門進入"濟陰堂",正中建大紅色的大龕樓,中央放入閩始祖爐公的木雕像。兩壁懸掛16幅古代名祖畫像,讓裔孫瞻仰祖先的功德。宗祠雖是改造而成,但內部設計都是集建陽蔡氏古代"廬峰書院"、"九峰書院"、"西山書院"的精華,突出弘揚蔡氏九儒的光輝業績。
麻沙長坪游酢祠堂遺址: 位於麻沙鎮長坪富壠村,為宋代理學家、教育學家游酢講學著述之所,北宋熙寧二年(1071年)游氏後裔創建祀唐入閩一世祖五丈公祠;嘉熙二年(1238)改建"豸山書院"。歲月流逝,書院主體建築於近代之季倒塌,僅存清代磚砌大門及殘牆。現在游酢陵園正在修建這中。
Ⅱ 建陽有什麼名勝古跡。
1、書坊楠木廳
座落於建陽書坊鄉書坊村古街上,為清代末年書坊富商陳氏所建,屬閩北罕見的磚木結構古民居。由於民居中的100餘根柱子、橫梁、窗戶及桌、椅、床等主要傢具用材均為名貴木材楠木建造,故名。80年代後,由陳一新的孫子贖回一半,並將被毀壞的部分精心修復,從一個側面再現當時的豐采。
2、漳墩白沙橋
位於建陽漳墩鎮漳杭線一公里到619米處,橋長40餘米,三孔,兩個橋墩的分水尖上部各鑲著一隻「公雞嘴」,與橋身渾為一體,它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此橋不僅結構獨特,還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據傳說,那兩只「公雞嘴」是護橋神的化身,有了它,數百年來,任憑山洪卷來巨木和泥石流的沖擊,白沙橋都安然無恙,1975年,公路維修部門對橋面整修一次,並加上欄桿,但橋的主體仍保持原來的風貌。是至今仍作為公路橋梁的最古老的石拱橋。
3、拿坑石拱橋
位於建陽書坊鄉饒壩村拿坑,是建陽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拿坑村前相距一公里長的一條溪流上,原建有13座橋梁,現存8座石拱橋(石砌單拱橋)。於明嘉靖十七年(1538)至萬曆元年(1572)期間相繼建成。清乾隆十五年(1750)間加造石欄桿。
橋長大都在6.5至7.3米、寬4.5至5.6米。拿坑是古代建(陽)邵(武)古道必經之地,故建這些拱橋以利行旅。拿坑橋為閩北罕見的石橋建築群。橋側有明、清石刻題記,記載此橋建築始末。該橋保存較好,至今仍可通行。
4、黃坑太子橋
位於建陽黃坑鎮長見村至李家塘之間的一條溪流上,共建有石拱橋7座,橋為石砌單拱。據史料記載為明朝年間建造,最遲在崇禎年間。其中一座位於長見村太子嶺的溪澗上,被稱作太子橋的規模最大,跨度18.6米,寬3.6米,高10餘米。
高陽橋跨度約16米,寬3米,高約10米。雙石橋跨度約10米。枉溪李橋(二座)跨度各約10米。楊樹橋跨度約4米。李家塘村現存修橋捐款碑一方,落款為大明崇禎十六年(1643)。古橋保存完好,至今仍可通行。
5、西山摩崖石刻
位於山頂西側,紗帽岩旁,字大一米見方,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石刻系南宋寶佑三年(1255)理宗皇帝乙卯賜蔡抗的御書真跡,字體蒼勁,氣勢磅礴,刻工精細,至今完好如初。
「西山」摩崖石刻,位於山頂西側,紗帽岩旁,字大一米見方,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石刻系南宋寶佑三年(1255)理宗皇帝乙卯賜蔡抗的御書真跡,字體蒼勁,氣勢磅礴,刻工精細,至今完好如初。
Ⅲ 薛城遺址的古代城址
薛國故城
明萬曆十三年《滕縣志·古跡考》載:「薛城,在薛河北、縣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古奚仲所封國,城則田文增築。」現古城址在滕縣官橋及薛城區夏庄一帶,距薛城10餘公里。故城歷經滄桑,凡2000餘年,至今城基猶存,清晰可見。夏禹時,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故城東南十餘公里有奚公山(今薛城區夏庄鄉境內),山上有奚公祠、奚公墓。戰國時期,古薛已是擁有6萬之家的名城。商朝時,奚仲十二世孫仲虺居邳,國自名薛(仲虺墓亦在今薛城區夏庄鄉境內)。周武王時,封任姓之後畛復國於薛,爵為侯。《路史》雲:「薛至奚仲至周隱王時,凡傳六十四世,有國一千九百餘年。」戰國初,齊國滅薛,齊威王少子田嬰封於薛,號靖郭君。田嬰去世後,田文襲父封爵,仍居薛,稱薛公,號孟嘗君。孟嘗君以「好客養士」而名聞天下,他善於用人,廣招賢士,門下有食客三千,是當時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後來薛公田文病逝,諸子爭立,齊、魏共滅之。
薛國滅亡後,秦代設薛郡,漢以後至魏晉均設薛縣。隋代廢薛後,為滕縣領屬之地。以後,薛漸為村落,不復舊名。
南常故城
南常故城位於薛城區原南常鄉南常村村北,坐落在鳳凰山之陽的一片平原地帶上。鳳凰山又名朝陽山,山勢連綿數里,上有三峰高低相錯,其間雜有參差的巨石,形似展翅的大鵬,俯瞰南常故城沃野平原。鳳凰山北麓有玉華泉,南麓有涼泉,二泉之水合流環繞故城,最後西流入漕河。東峰下有朝陽洞。
故城東有老鴣山,山西側有元代廣威將軍同知嶧州軍事周忠及其子武節將軍兼邳州節度副使周瑞昌的墓葬。南常故城東西長約550米,南北寬約440米,略呈長方形。故城東北隅,沿東牆基向北延伸出一個南北約100米的突出殘存土墩部分,俗傳為「北門」,亦稱「瓮上」,其餘地上盪然無存。故城附近,古墓很多,經常有畫像石刻出土。曾發現距今兩千年而完整無銹的漢代環首鐵刀、漢代石羊、和大批陶器。
南常故城,舊志一說為建陵城,一說為建陽城。故城坐落在白茅山、寨山之陽,南常村東北方向的一片平原地帶上,一條古河沿城址東部自北南流。
關於建陵城一說,《嶧縣志·古跡考》載:「建陵城在縣西四十五里白茅山之陽,漢衛綰封建陵侯即此。」但此說與文獻記載不符。《水經注》記載:「沭水,一瀆南徑建陵縣故城東,漢景帝八年(前149)封衛綰為侯國。」《地名大辭典》載:「建陵縣,漢侯國,後漢省,故城在今江蘇沭陽縣西北。」《中國歷史地圖集》所標漢建陵縣位置與《地名大辭典》的記載相同。由引可見,南常故城即建陵故城的說法顯系不當。
關於建陽城一說,《詩經·魯頌》記載:「居常與許。」東漢古文經學大家鄭玄注釋曰:「常,或作嘗,在薛之南。」從《中國歷史地圖集》上可查見春秋時期「常」的地理位置即今南常故城附近。由此可見,南常故城可視為春秋時期的常(嘗)邑。從今地名上看,故城南、北部有南常、前後北常等村,似皆以此城位置而定。《續山東考古錄》載:「建陽縣城在(縣)西微北四十五里,俗稱『建陵城』。」《地名大辭典》載:「建陽縣,漢侯國,後漢省,故城在今嶧縣西。」與《中國歷史地圖集》所標建陽城位置相同。因此,此城應是西漢時期建陽縣城所在地。
西周時期,區境內出現奚、常兩個城邑。 奚邑在今區境北部的奚村一帶,常邑在今南常、沙溝一帶,二邑隸屬於薛國。
孟嘗君田文,他的父親是齊威王之子,齊宣王之弟田嬰。田嬰受封於薛,時所謂薛公。孟嘗君其後也承襲了薛公之位。他之所以被稱為孟嘗君,可能是起先被封在嘗邑(亦即薛邑之旁的常邑)。孟嘗君為謚號,時稱「薛文」,或者尊稱「薛公」(參見《史記》)。
其謚號得之,應是「孟」是庶子之長,(伯,嫡子之長。)孟嘗君是田嬰的小妾所生,妾生之子為庶子,「嘗」、「常」古之通用,概於孟嘗君早年被封於古薛城之南的常邑有關,「君」當時是對有威望的人的尊稱。
故常邑是薛之下邑,是戰國田文父子時薛國南面的一個城市。因為當初靖郭君田嬰首先在薛國城內大修原薛國宗廟太廟,即原奚仲廟,並又補立自己的田氏宗廟於此,作為新的太廟;而孟嘗君又把齊國的宗廟之祭器遷於此,也即立薛城為田氏父子的「國都」,而其附城奚、常,只能稱邑。見於「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邑曰築,都曰城。」(《春秋左傳。庄公二十八年》)
大凡奚邑也不能夠稱城的原因,就在於此。由於薛國的太廟,奚仲廟早立於薛國城內,除了祭祀薛祖奚仲之外,還是頒布及其實施宗法制度、占卜、求巫的場所。奚公山上的奚公祠,或車服祠,作為墓前的祭祀祠,只有祭祀奚仲之功能。
安陽故城
故城遺址在今鄒塢鎮北安陽村北,為西漢新陽國遺址。《漢書·地理志》載:「新陽,侯國,隸屬於東海郡。」《嶧縣志·疆域考》載:「新陽國,鴻嘉二年封,故城在西北四十里,今安陽城。」《中國歷史地圖集》所標西漢之新陽國地理位置與上述記載相符合。
故城地處台型高地,長寬各約200餘米,呈正方形,東、西、南三面牆基比較明顯,有的地段竟高出地表4至5米,系由黃土夯築而成。故城內,地面散見許多陶器殘片。故城西北不遠為墓山,山之陽古墓成群,這處較大的墓群與新陽故城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古臨城遺址
古臨城遺址已無考,據明萬曆十三年《滕縣志》載:「(臨城)縣南七十里,臨山西,周四里。」相傳臨城為臨王官家所築,可臨王為何時代人也無可考證。現北臨城是否臨城故址亦無所考,僅考明洪武二年設臨城驛,驛址在今北臨城小學院內,由此可知,北臨城最晚也建在明代以前。北臨城北有鳳凰台遺址,這「鳳凰台」很可能是「烽火台」的訛名。根據現有考證推測,如果今北臨城不是臨城故城遺址,那麼,臨城故城遺址也不會離此太遠。
Ⅳ 建窯遺址面積有多大
建窯遺址是位於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是宋代福建燒造黑釉茶盞的著名窯場窯址有蘆花專坪、牛皮侖屬、大路後山、營長乾等處,遺物分布面積約12萬平方米。2001年6月,建窯遺址被批准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2013年以來,當地已爭取國保建窯遺址保護專項資金650萬元,建立了專門的保護巡查隊伍,堅決打擊盜挖、破壞行為。
Ⅳ 福建省歷史最悠久的古跡是哪個呢
閩越水鎮
(一)福建省歷史最悠久的應當屬福州市閩越水鎮,當人這只是之一,松溪縣也是古縣之一,歷史悠久。
考古發現證明,大約在5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原始人類已經廣泛分布在閩江、汀江、九龍江、晉江流域和邊海島嶼地區。與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同時代的文化比較,既有一些相同點,又有明顯的地差異。
松溪縣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始置東平縣,屬建安郡。
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裁並郡縣,撤東平縣改名東平鄉。從南北朝至隋唐均屬建安縣。
五代梁開平元年(907年),東平鄉屬吳越國處州龍泉縣。
五代晉天福五年(940年),閩富沙王建安鎮安軍節度使王延政奪吳越國之東平鄉大部地方,於天福六年立為松源鎮。
五代晉開運二年(945年),南唐滅閩,松源鎮屬南唐永安軍。
五代周廣順元年(951年)即南唐保大九年,南唐政權升松源鎮為松源縣,縣治設今舊縣鄉政府所在地,屬南唐忠義軍。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宋滅南唐,遷縣治於今址,改名松溪縣,屬福建道建州。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屬兩浙西南路建州。
雍熙二年(985年),屬福建路建州。
隆興元年(1163年),屬福建路建寧府。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屬江浙行中書省建寧路。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屬福建行中書省建寧路。
至正十八年(1358年),屬福建行中書省建寧分省。
明洪武二年(1369年),屬福建行中書省。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稱布政使司建寧府。
南明福王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松溪縣曾改名嵩溪縣。
順治三年十一月十四日(1646年12月31日),清兵進駐松溪縣城,復名松溪縣,屬福建省延建邵道建寧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州。福建省劃分為4個道,松溪縣屬福建省北路道。
民國三年(1914年)北路道改稱建安道,道公署均駐南平。 民國十五年(1926年),國民革命軍入閩,次年2月成立松溪縣政府,直屬福建省政府。
民國二十二年(1922年)11月,福建一度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松溪縣屬延建省。翌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敗,松溪縣復直屬福建省。
民國二十三年(1923年)7月,省縣之間設立行政督察區,全省劃分為10個行政督察區,松溪縣屬第十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四年(1924年)10月,改稱第三行政督察區,督察專員公署均駐浦城,
民國二十七年8月(1938年)遷建陽)。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14日),松溪縣解放,屬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第一行政督察區改稱建甌專區,9月,改名建陽專區。
1956年3月撤銷建陽專區,松溪縣屬南平專區。
1959年7月1日劃歸福安專區。
1960年2月1日,松溪、政和兩縣合並,稱松政縣,縣治設松溪城關,仍屬福安專區。
1962年8月2日恢復松溪、政和兩縣建制。
1970年7月1日再度與政和縣合並,復屬南平專區(1971年6月,改稱建陽地區)。
1975年3月15日再次恢復松溪、政和兩縣建制,仍屬建陽地區(1989年1月又改為南平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