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原始遺址
A. 陝西歷史戰爭遺址
民國十五年也就是1926年,河南軍閥吳佩孚為了擴張勢力,派鎮嵩軍圍困西安,首領是劉鎮華,原來當過陝西省省長。楊虎城和李虎臣守城,史稱「二虎守長安」。最後於右任與馮玉祥解困西安。被困期間,死亡軍民分男女葬於兩冢,建亭「革命亭」,建公園,也就是革命公園。玉祥門也是攻城時炸開的,就修了座門,紀念馮玉祥,稱為「玉祥門」。
B. 陝西有哪些歷史時期留下的戰爭遺址
西安事變舊址
西周豐鎬遺址
鴻門宴遺址
寶塔山
定軍山
張騫墓
明長城遺址
李自成行宮
C. 陝北那哪裡有名勝古跡
陝北地區是革命老區,是中國黃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包括陝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它們都在陝西的北部,所以稱做陝北。
名勝古跡:
(一)白雲山
白雲山位於陝北佳縣城南5公里處的黃河之濱。這里山水相映,白雲繚繞,松柏參天,廟宇林立,是全國著名風景名勝區和道教名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雲山,古稱雙龍嶺,亦叫嵯峨嶺,後因終年白雲繚繞,而稱白雲山,廟也因「山門無鎖白雲封」而叫白雲觀。道家聖地白雲觀,自從明萬曆皇帝親賜御制《道藏》4726卷以後就聲名大震,幾百年來香火長盛不衰,遠近香客絡繹不絕。此外,白雲觀還是整個西北地區最大的明代古建築群,大小廟宇殿堂鱗次櫛比,大處看雄偉壯觀,小處看精美絕倫。在白雲山上還可以望見不遠處的黃河大峽谷,蒼勁的陝北黃土風光一覽無遺。
(二)紅石峽
紅石峽位於榆林市城北3公里處,距離榆林市區僅5公里。紅石峽谷長約350米,峽谷東崖高約11.5米,西崖高13米,東西對峙,峭拔雄偉。峽內榆溪河水穿峽而過直達城西。
古代駐守榆林的文人墨客甚至武將都喜好到紅石峽題刻以抒發邊塞豪情壯志,所以紅石峽又是長城書法藝術的一大寶庫。從題字的內容,可以看出榆林古時「九邊重鎮」的地位。此外,還可以欣賞到宋元時期的石窟藝術。趕上晴天,就可以一睹「紅山夕照」的風彩:夕陽之下如同晚霞一般絢麗的紅石峽風光。是著名的「榆林八景」之一。
紅石峽的得名,一說是因山皆紅石而來。一說明成化八年(1472),餘子明為副都御史巡撫延綏,駐榆林,鑿石為渠,引水由西而下與無定河合流,定名「榆溪河」。渠成之時,夕陽東照,紅石映日,分外耀目,名為「紅石峽」。
峽分南北兩段。北峽兩壁中分,上部是榆溪河水聚集而成的天然湖泊,浮金耀銀,清流溢出,形成一道飛流直下的瀑布,然後穿越西壁石窟而南下。站在岩頭,只聞水石相擊,如獅吼,如雷鳴;波翻浪滾,似霧起,似雲涌;登臨洞口,頓覺寒氣撲面,沁涼爽人,歷來被譽為奇觀,洞口刻有「蛟窟龍窩」4個大字,赫然醒目。
據統計,紅石峽題刻、石匾和各類碑記共有200種之多。更有蒙文題刻,堪稱一絕。它們雖久經風雨剝蝕,但其雄姿英貌經久未衰,向來被人們譽為「塞上小碑林」,陝北書法藝術的一座寶庫。
(三)紅鹼淖
紅鹼淖風景名勝區位於神木縣西北的爾林兔鄉,神府、東勝煤田腹地。1995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紅鹼淖的「淖」是蒙古族語,意思是「海子」,「水泊」、「湖泊」。景區似三角形,東西最寬處10公里,南北最長處12公里,水面面積67平方公里,屬高原性內陸湖,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紅鹼淖四周生態環境良好,東側有天然牧場爾林兔草原,水草豐盛,牛羊成群。南北兩側以沙丘、灘地為主,灘地上是以沙柳為主的大面積固沙防風林帶,沙丘多已固定。紅鹼淖盛產多種淡水魚。紅鹼淖風景名勝區的自然生態環境為許多候鳥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共有30餘種野生禽類在這里繁衍生息,主要有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白天鵝以及鸕鶿、海鷗、魚鷹、野鴨、鴛鴦等。每逢春、秋兩季,成千上萬只鳥類聚集於此,上下翻飛,翩翩起舞,和樂齊鳴,場面非常壯觀。
(四)福地湖
福地湖位於宜君縣城東30華里處。1998年,縣政府集資開發,使蒙芒湖光秀色再展。
湖中半山腰的北魏石窟始建於446年。融佛教、道教為一窟。該窟歷經北魏、北齊、隋、唐、宋、清歷代雕鑿,窟為方形平頂,進深1.25米,寬1.78米,高1.29米。石窟中央和左、右壁正中各雕一龕造像。正中央大龕中釋迦牟尼佛洗足跌坐,左下方雕一供人在博山爐前跪拜禮佛。窟右壁中間石龕中造像已塌毀,尚存火焰紋龕,楣上飾蛟龍和4朵蓮花,周圍雕12個小佛,佛龕上雕有山巒和走鹿、蹲猴。窟左壁中央尖拱形大龕中,雕手持芭蕉的老君盤膝端坐像,左右道士捧笏侍立。龕楣浮雕10個半身像,上為7個手持箜篌、笙、琵琶、簫、長笛、腰鼓、長鼓的伎樂飛天。雕刻內容除佛教、道教外,還涉及音樂、體育、游樂、服飾等。人物造型嚴謹,形象秀美。充滿力量的摔跤力士給人以無窮力量,飄飄欲仙的「飛天」是中國石刻藝術的一絕。龕楣背光精巧富麗,圖案紋飾豐富多彩,對研究中國的雕塑藝術史、體育史有著重要的價值。
(五)清涼山
清涼山,又名太和山,屹立於延安城北,隔延河與寶塔山、鳳凰山相望。山勢陡峻,山上殿宇嶙峋,文物眾多,久負盛名。歷代名人題詠詩詞甚多,贊頌清涼勝境。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戍守延安時曾登臨此山賦詩:「金明阻西嶺,清涼峙其東。延水正中出,一郡兩城雄。」
清涼山游覽內容分為3部分:以萬佛洞為主的佛教文化,以太和殿為主的道教文化及眾多革命舊址。
萬佛洞是清涼山18洞中最大的一個。鑿於隋代以前,唐、宋、金、元、明、清歷代均有造像和維修。主窟規模宏大,寬17米,深14米,高6.7米,面積238平方米。中央台基上有佛像三尊,窟內四周及石柱上有神態各異的浮雕佛10000餘尊,最大的有1米高,小的僅有0.13米,造型優秀,神態情異,姿態動人。范仲淹曾賦詩贊曰:「鑿山成石宇,鑱佛一萬尊。人世已稀有,神功豈無存。」
萬佛洞左側是三聖佛洞。正面洞壁雕有釋迦牟尼和他的兩大弟子迦葉、阿難的立像。兩壁有韋馱、增長天王及16羅漢像。
彌勒洞正中的蓮台上,端坐著高1.8米、體態肥胖、袒胸露懷、喜形於色的「皆大歡喜」彌勒佛。兩邊有對聯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山上曾是解放日報社、新華通訊社、新華廣播電台、中央印刷廠等新聞出版機構所在地。有歷代文人摩崖題刻50多處的「詩灣」以及「水照延安」、「天下奇觀」、「仙人洞」、「桃花洞」等景觀。
山下有2004年新建的「延安清涼山新聞出版革命紀念館」。
(六)萬花山
萬花山,又名牡丹山,位於延安城東南20公里處,海拔1500米,總面積千餘畝,樹木茂盛、奇花異草到處可見。其中野生牡丹有5萬余株,春暖之際,牡丹盛開,五顏六色,爭奇斗妍,香飄四野,沁人心脾。
萬花山牡丹的來歷,有兩種傳說。一說王母娘娘的四姑娘,愛上窮書生崔文瑞,私自下凡,結為夫妻,四姑娘從天宮帶來各色牡丹種子,種在這里;一說隋朝巾幗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征戰歸來,途經洛陽、長安,帶回牡丹種子,撒在山上。
萬花山野生牡丹歷史悠久,宋代就有記載。據《延安府志·膚施縣》記載:縣「稍南有牡丹山,山下有杜甫川」。宋《圖經本草》中記:牡丹「今牡丹山中皆有,但花有黃紫紅白數色」。歐陽修《洛陽牡丹記》:「牡丹出丹州、延州」,而且天然生成,不用澆水施肥,年年枝茂花繁。《大清一統志》載:「牡丹山,在膚施縣南四十里,其地多產牡丹。山為花名,故萬花山得名於牡丹,又榮於牡丹。」洛陽、菏澤牡丹興盛,實際上,萬花山原生牡丹為天下正宗,延安堪稱中國牡丹的故鄉。
相傳萬花山所在地的花源頭村是花木蘭的故鄉。這里建有規模宏大的木蘭陵園,園內石碑刻著《木蘭辭》全文和廖沫沙和舒同分別題寫的「木蘭祠」和「木蘭詩」。木蘭墓前立有舒同寫的「花將軍之墓」墓碑,碑前有一4米多高的花木蘭跨馬征戰的戌裝石雕。萬花山上還有跑馬梁、從軍亭、望仙亭、吟詩亭、崔府君廟、群芳譜等景點。山下有萬花湖,碧水盪漾,遊船穿梭,石橋卧波,湖光山色,風景秀麗。
(七)寶塔山
寶塔山,在延安城南延河對岸,海拔1135.5米。隋代稱豐林山,宋代改稱嘉嶺山,因山上建有寶塔一座,俗稱寶塔山。寶塔始建於唐,系樓閣式磚塔。宋代曾重修,金、明也曾修葺。現塔為重建。塔外觀呈八角形,高44米,共9層。內有樓梯,登塔可俯瞰延安全景。塔底層有南北兩個拱形門洞,額上分別刻有「高超碧落」、「俯視紅塵」匾。塔旁有洪鍾一口,高150厘米,上部有佛教常用的蓮花紋飾,下部有道教常用的八卦紋飾,是佛道融合觀念的體現。該鍾鑄造於公元1620年,原置於清涼山上,抗日戰爭時期移置於此,曾用來報時、報警。
北宋時期,韓琦、范仲淹曾以寶塔山為寨,御西夏之進犯,留下許多遺跡。山上有古城寨、烽火台、東岳廟、摘星樓、嘉嶺書院等遺址,山下有范公井及范仲淹手書「嘉嶺山」石刻大字。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延安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和總後方,寶塔山也聞名遐邇,成為革命聖地延安的象徵。
(八)魏塔古村落
魏塔村古樸,寧靜,原生態。沒有城市的喧囂和擁堵。人置身於此,
魏塔古村落-原生態
魏塔古村落-原生態
輕松、自由,可尋找到一片心靈寧靜的歸宿,吸引了大量畫家寫生、攝影以及電影拍攝。延安大學藝術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院附中、陝西國畫院等在此掛牌並確定為寫生創作基地。先後有許多畫家來此寫生,著名的就有李愛國、袁武、許勇、孫志鈞、陳鈺銘、李乃蔚、鄒立穎、馬新林、邢慶仁、范華、陳曉光、盛沉、張春華、鍾劍秋、廖哲林(台灣)等人,創作了一批批優秀作品。魏塔儼然成了名符其實的「畫家村」。
D. 陝北窯洞的由來
由來:
土穴窯洞式建築居住形式最早發生在黃河中游、晉陝峽谷兩岸的黃土高原上。距今5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約6000年的半坡文化為標志的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期的新石器早中期文化,和距今約4000年的龍山文化為標志的父系氏族社會的新石器晚期。
黃土高原窯洞不單成為這兩種文化的內容,而且發育得相當成熟——「呂」字形窯洞居室已經出現。
黃土高原南界的西安半坡先民的45座居住建築的主要形式就是方型、圓形的半地穴式。而在陝北,發掘出的穴居遺址已發展到具有內外兩室的「套間」性質,呈「呂」字形,石板鋪地,料礓石粉抹牆,還建有我國最早的壁爐。
在山西省石樓岔溝有仰韶文化穴居遺存,平面呈方圓形,中央有灶,入口處小,已有了門的雛形。
內蒙古涼城園子溝發現了龍山文化早期穴居聚落遺址,其中橫穴28座,3間為一組,已呈「一明一暗」的「套間」雛形。新石器時代正是恩格斯所說的從母權走向父權,是「人類所經歷的最激烈的革命之一」,是「一切文化民族在這一時期經歷了自己的英雄時代」。
此也正是以陝北軒轅黃帝陵為標志的傳說中的炎黃時代。先民們就這樣經歷了從原始穴居到人工穴居、半穴居,最後釀成了土窯洞的出現。
陝北窯洞,歷史悠久。最早始於周代的窯洞為半地穴式,秦漢後發展為全地穴式,就是現在的土窯洞。明朝時,開始用石塊做窯面牆。明末清初,仿土窯模式建起了石砌窯洞。後來,窯洞建築風格和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少人以窯洞做了文章。
勤勞的陝北人依山挖洞,用智慧修葺毛胚子,根據生活的需求建起院落,直至一個完整的院落呈現在眼前。一般一院地方有三孔窯洞居多,也有一孔或兩孔甚至五孔七孔為一院,很少有人修建四孔或者六孔窯洞為一院,意在迴避四六不成材的俗語。
所有窯洞中,正中間的一孔到兩孔住人,一孔儲藏糧食和儲存農用工具及雜物,或用作其它。院前寬敞,可以種蔬菜或圈養家禽,腦畔形式多樣,皆以地形不同而千姿百態,主人也會將其合理利用。家底殷實的大戶人家的院落,自然是輝煌騰達了,建築風格獨特,規模宏大,氣勢磅礴。
一般常見窯洞有土窯洞,石窯洞,磚窯洞,介面窯洞。窯洞的變遷經歷了從原始穴居到人工穴居、半穴居,到後來成了土窯洞的出現,最後發展成磚窯洞或石窯洞。而今在陝北依然能看到許許多多破損不堪的土窯洞,居住在土窯洞的人少之又少。
從陝北人起初挖洞只為安身,到建窯洞滿足各種各樣生活需求,這一發展史見證了陝北人的生活從貧窮落後邁向幸福大道的光輝歷程,體現了陝北勞動人民和民間巧匠的審美追求。走進院內,你會發現窯洞的窗別具一格,陝北人親昵地稱為窗格格。
窯洞內的全部採光均通過窗戶透了進來,每孔窯洞的窗戶做工非常精緻,均為雕刻的鏤花空格,巧妙地鑲嵌著形式美觀的圖案。可見,民間巧匠是多麼智慧。
(4)陝北原始遺址擴展閱讀
簡介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傳統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中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勞動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
一般窯洞為用石頭或者磚頭砌,窯洞上面覆蓋厚厚的夯實的黃土,規模大的可做成並列多間或上下多層,外部也可另建房屋形成院落。下沉式是在平地上向下挖院式天井,再在井壁橫向挖窯洞,分正房和廂房,入口坡道在東南角。
獨立式實際上是窯洞形的地面建築,冬暖夏涼。它與一般四合院沒有太大不同,前面有木構檐廊,屋頂覆土成平頂。
E. 陝北算革命遺址嗎
問題太模糊。按你的問題意思,陝北不應當是革命遺址,應當叫專革命老區,特別是屬延安又可以叫革命聖地,其中所保留的大部分建築啊文物類基本都是xx舊址什麼的。遺址的含義不再解釋,一般都是殘存物什麼的,比如半坡遺址。如需要確切含義就請查閱字典。陝北是個地理概念,主要包括今天的榆林和延安。
F. 陝北有歷史沉澱切未被開發的古村落有哪些
陝北歷史沉澱未被開發的古村落木頭峪應該算一個吧,當地民風淳樸。
木頭峪,古名浮圖峪,亦稱浮圖寨,位於黃河中游、秦晉峽谷西岸,佳縣城南20公里被黃河沖積的灘地上,與山西曲峪呂梁山頭的黃河奇觀「香爐峰」隔河相望。
木頭峪鄉位於佳縣東南部,東與山西省臨縣曲峪鄉隔黃河相望,北與峪口鄉(現並入佳蘆鎮)相連,西與店鎮鎮接壤,南與坑鎮鎮為鄰。屬典型的黃河沿岸土石山區地貌,岩石裸露,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佳(縣)吳(堡)公路沿西部邊緣而過,木頭峪渡口曾是佳縣水上交通樞紐之一。名勝古跡有明清民居建築群。位於縣境東南部,黃河岸邊,距縣城18.5公里。面積74平方公里,人口1.2萬。榆(林)吳(堡)公路沿西部邊緣而過。木頭峪古鎮背依大山,唇吞黃河,數百畝棗林環繞其間,古為秦晉貿易往來的水旱碼頭,素有「好渡口」之稱。現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27院及古獻殿、文昌閣和觀音廟各一座。木頭峪古色古香的幽雅環境和山水相映的壯觀景色,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和藝術家。木頭峪是探尋秦晉商業文化的一把鑰匙,是領略黃河風情和體驗民俗文化的理想場所。2004年,木頭峪古鎮被錄入《中國建築年鑒》一書,2008年,央視《人民是我們的活菩薩》劇組將木頭峪定為拍攝基地。
G. 陝西發掘3000多年前的古遺址,究竟是哪一個神秘部落的
這個部落就是鬼方國。他們這個部落很神秘,我們暫且只知道的是他們曾經多次於商朝武丁發生戰爭,之後便消失了,史書上也沒有任何記載。
武丁有一個妻子叫做婦好,其打仗能力非常好。為武丁打敗鬼方國出了不少力。武丁當時三伐鬼方國,有時用兵3000人,有時用兵5000人。而且攻打了三年,時常用兵,就這還沒有把鬼方國打敗。可見鬼方國也不是那麼好惹的。至於這個民族為什麼消失了就不得而知了。
H. 黃土高原有哪些歷史遺址
一、黃帝出生於陝北黃土高原
世界各民族的遠古傳說都具有以「神格」為中心的特徵,中國遠古傳說中的黃帝也如此。但綜觀《國語》、《史記》、《帝王世系》、《通鑒外記等史書》,都可證實黃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傑出的人物。隨著歲月的推移,黃帝部落日益壯大,發展成為活動於黃河流域的華夏族,黃帝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以至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並且人們採用各種方法美化黃帝,使他成為一位超乎凡人的神。幾千年來,在中國人心目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的黃帝,正是歷史上真實的黃帝與傳說神話了的黃帝的統一體。
據史實分析黃帝出生在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會。黃帝出生地有山東壽丘、甘肅天水等說,經考古分析山東、甘肅都可排除,黃帝出生於陝北黃土高原。
第二、黃帝族主要活動於陝北黃土高原
陝北黃土高原群山連綿,溝壑縱橫,北有橫山、北於山,西有子午嶺,東南有黃龍山,形成一馬蹄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石器時期氣候濕潤,經考古發掘仰韶文化遺址十分豐富。充分說明少典族居住在陝甘交界處,與有喬氏互通婚姻,生下黃帝和炎帝。黃帝居姬水,以後就姓姬;炎帝居姜水,以後就姓姜。他們中許多部落順著河流移動,發展到黃河中游,後來稱華夏族。
第三、黃帝逝世後安葬於黃土高原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崩,葬橋山」。經史學家研究和考古驗證黃帝逝世後安葬於黃土高原,即今天的黃陵縣橋山。
第四、後人祭黃帝陵於橋山
從春秋戰國開始祭奠黃帝成為大典。漢武帝來今黃陵縣橋山祭拜黃帝陵。明太租進一步明確黃帝陵在今黃陵縣橋山,並遣中書官勾甘赴黃帝陵致祭,留下後世能見到的最早的祭文。
第五、陝北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的聖地
遠古黃帝締造了中華民族,陝北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近現代國難當頭以毛澤東為首的一代革命家拯救了中華民族,陝北黃土高原是中國革命的大本營。今天在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進程中需要弘揚民族精神,黃帝陵和延安城是兩個永恆的精神坐標。陝北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的聖地。
I. 陝北窯洞的歷史淵源
土穴窯洞式建築居住形式最早發生在黃河中游、晉陝峽谷兩岸的黃土高原上。距版今5000—6000年的仰韶文權化、距今約6000年的半坡文化為標志的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期的新石器早中期文化,和距今約4000年的龍山文化為標志的父系氏族社會的新石器晚期,黃土高原窯洞不單成為這兩種文化的內容,而且發育得相當成熟——「呂」字形窯洞居室已經出現。
黃土高原南界的西安半坡先民的45座居住建築的主要形式就是方型、圓形的半地穴式。而在陝北,發掘出的穴居遺址已發展到具有內外兩室的「套間」性質,呈「呂」字形,石板鋪地,料礓石粉抹牆,還建有我國最早的壁爐。在山西省石樓岔溝有仰韶文化穴居遺存,平面呈方圓形,中央有灶,入口處小,已有了門的雛形。
內蒙古涼城園子溝發現了龍山文化早期穴居聚落遺址,其中橫穴28座,3間為一組,已呈「一明一暗」的「套間」雛形。新石器時代正是恩格斯所說的從母權走向父權,是「人類所經歷的最激烈的革命之一」,是「一切文化民族在這一時期經歷了自己的英雄時代」。此也正是以陝北軒轅黃帝陵為標志的傳說中的炎黃時代。先民們就這樣經歷了從原始穴居到人工穴居、半穴居,最後釀成了土窯洞的出現。
J. 位於西安的古戰場遺址名稱陝北
戰爭肯定是有的,但是不能說一個縣都是古戰場遺址吧。。。
自秦孝公十二年建縣至版今,高陵區千百年來權文脈不斷,人才輩出。從漢代的馮商詔續《太史公書》、學者如淳著《漢書音義》,到唐代於志寧修《隋書》;從金元兩 朝的楊氏三代精修程朱理學,到明代正德狀元呂楠著述等身;從清代樊景顏、陳大綱著《蝶園隨鈔》、張鴻道駢散並尤,到民國劉天章創辦《中州評論》,無不印證 高陵的文運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