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關寨遺址
⑴ 我國正式開展陽關考古調查做什麼
日前從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陽關遺址考古調查與研究」項目於2017年9月獲得國家文物局批准,聯合考察隊目前已經開始了調查勘探工作。「陽關在哪裡」這一千年未解之謎,或將因此揭開。
張俊民說,遺跡已被黃沙掩埋千年,考古難度較大,僅靠地表情況難以獲得有效信息。此次考古調查中,聯合考察隊除了全面梳理前人研究成果,還運用衛星遙感等技術尋找陽關的位置。
目前,聯合考察隊對南湖周邊,特別是古董灘、紅山口一帶進行了無人機航拍和實地調查。在古董灘的全面航拍,取得影像6000多張,可以生成1:500和1:1000的電子地圖。
考察隊完成了40多處疑似影像點的實地核驗,排除了有可能是古道、長城、烽台和壕塹的地點,確認了幾處古代水渠、耕地和村莊遺跡。此外,他們還採集了40餘件測年標本,這為進一步認識疑似點的時間、判定疑似點的屬性提供了直接佐證。
據悉,相關工作還在繼續。
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⑵ 陽關故址是怎樣被發現的
由於歷史的久遠,陽關關城烽燧能夠保存下來的非常少。特別是至宋代以後,因與西方交流的陸路交通衰落,陽關的古關逐漸被廢棄。
後來,人們在古董道西十四道沙渠後發現大量牆基遺址。經試掘、測量,房屋排列整齊清晰,面積上萬平方米,附近有寬厚的城堡垣基。因此,基本可以斷定陽關故址位於此處。
後來的陽關因為喪失了其位置上的戰略意義,再加上自然條件的惡化,成了一片荒漠之地。
陽關故址古道
⑶ 歷史上的陽關古道具體在哪裡
陽關,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70公里處的南湖鄉境內,因在玉門關以南,故名陽關。為漢武帝開辟河西,"列四郡,據兩關"的兩關之一,它是漢武帝時設在河西走廊西端的重要關隘,在軍事上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自古為絲綢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經關卡,西部邊境之門戶,高僧玄奘從印度取經歸國,就是從天山南麓西入陽關回到長安的。 陽關始建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西漢王朝為抗南昌匈奴,經營西域,在河西走廊設置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時建立了陽關和玉門關。從此,陽關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又是"絲綢之路"南路的必經關隘,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自西漢以來,各個王朝都把這里作為軍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將士曾在這里戌守征戰;多少商賈、僧侶、使臣、遊客曾在這里驗證過關;又有多少文人騷客面對陽關,感嘆萬千。 據史料記載,西漢時,南湖置龍勒縣,陽關為都尉治所。魏晉時在陽關置縣,唐代設壽昌縣。高僧玄奘從印度取經回國,就是走絲路南道,東入陽關返回長安的。宋以後,來自白龍堆的流沙逼著人們東撤,陽關被無情的沙漠掩埋了。 而今,昔日的陽關城堞早已盪然無存,僅剩有墩墩山上被稱為"陽關耳目"的一座烽墩。殘高4.7米,底長寬8-7.5米,頂長寬8-6.8米,攀登烽頂,方圓數十里盡收眼底。墩台南側是一片四、五公里見方的凹地,人稱"古董灘",到處可見碎瓦殘片,是當年歷史的見證。 古董灘流沙茫茫,一道道錯落起伏的沙丘從東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餘座大沙梁。沙梁之間是礫石平地。漢唐陶片,鐵磚瓦塊,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顏色烏黑、質地細膩、堅硬如石的磚塊,千萬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陽關硯"就是用這種鐵磚磨製的。因為它曾是陽關城牆上的磚塊,便稱之為陽關磚,用它做的硯台便叫"陽關硯",其特點是冬不結冰,夏不縮水。如果你運氣好,還可能會揀到金、銀、瑪瑙、五銖錢、陶器、箭頭、鐵刀片……當地人說:"進了古董灘,空手不回還。" 古董灘上的古董為啥這樣多呢?相傳唐天子為了和西域於闐國保持友好和睦的關系,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於闐國王。皇帝下嫁公主,自然要送好多嫁妝。金銀珠寶,錢幣綢緞,應有盡有。送親隊帶著嫁妝,長途跋涉來到了陽關。當時這里是綠樹掩映的城鎮、村莊、田園。因為出了陽關便是無際沙漠,路途艱難,送親隊伍便在此地歇息休整,做出關的准備。不料,晚上狂風大作,黃沙四起,天黑地暗。這風沙一直颳了七天七夜。待風停沙住之後,城鎮、村莊、田園、送親的隊伍和嫁妝全部埋到了沙丘下。從此,這里便荒蕪了。等到大風颳起,流沙移動,沙丘下的東西就露出了地面。 自古以來,陽關在人們心中,總是凄涼悲惋,寂寞荒涼。然而,今天的陽關、南湖,已是柳綠花紅、林茂糧豐、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烽火台高聳的墩墩山上,修建了名人碑文長廊。遊人漫步在長廊里,既可欣賞當代名人的詩詞書法,又可憑弔古陽關遺址,還可以遠眺綠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風光。
⑷ 古代的陽關是現在在的哪個地方
古代的陽關是現在甘肅敦煌西南。
陽關位於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鄉「古董灘」上,因坐落在玉門關之南而取名陽關。陽關,始建於漢武帝元鼎年間,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陽關即是兩關之一。
陽關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又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是古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據史料記載,西漢時為陽關都尉治所,魏晉時,在此設置陽關縣,唐代設壽昌縣。宋元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衰落,陽關也因此被逐漸廢棄。
(4)陽關寨遺址擴展閱讀:
陽關名稱由來:
陽關,因坐落在玉門關之南而取名陽關。陽關,始建於漢武帝元鼎年間,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陽關即是兩關之一。陽關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又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是古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據史料記載,西漢時為陽關都尉治所,魏晉時,在此設置陽關縣,唐代設壽昌縣。宋元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衰落,陽關也因此被逐漸廢棄。舊《敦煌縣志》把玉門關與陽關合稱「兩關遺跡」列敦煌八景之一。
陽關考古發掘:
1943年考古學家向達先生在這里考察時寫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灘,流沙壅塞,而版築遺跡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時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錢之屬,其時代自漢以迄唐宋皆具,古董灘遺跡迤邐而北以迄於南湖北面龍首山俗名紅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東西流沙湮沒,廣闊不甚可考」。
1972年酒泉地區文物普查隊於古董道西14道沙渠後,發現大量版築牆基遺址,經試掘、測量,房屋排列整齊清晰,面積上萬平方米,附近有連續寬厚的城堡垣基。陽關故址當位於此處。
陽關石碑及古董灘古董灘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漢代文物、如銅箭頭、古幣、石磨、陶盅而得名。在古董灘隨手撿到古代錢幣、兵器、裝飾品、陶片等並不稀奇,所以當地人有「進了古董灘,空手不回還」之說。
⑸ 甘蕭省有什麼歷史遺跡
莫高窟:位於敦煌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
敦煌古城:位於敦煌市至陽關公路的南側大漠戈壁
嘉峪關關城:位於嘉峪關市區西南6公里處
玉門關:位於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灘上
甘肅漢長城遺址:西起今敦煌市西端的灣窯墩,沿疏勒河經後坑子、玉門關、大月牙湖,由三個墩人安西,過西湖、望火堡、布隆吉、橋灣,穿玉門市北石河沿岸,進金塔後沿弱水北通居延。另一路從金塔順黑河經高台、臨澤、張掖、山丹,過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永登等地,渡黃河入寧夏
陽關:位於敦煌市西南的古董灘附近
張掖大佛寺:位於張掖城西南隅
榆林窟:位於瓜州縣鎖陽城鎮
河倉城:位於敦煌西北60公里處的戈壁灘中
炳靈寺石窟:位於永靖縣西南約四十公里處的積石山的大寺溝西側的崖壁上
鎖陽城遺址:位於瓜州縣鎖陽城鎮
破城子遺址:位於瓜州縣鎖陽城鎮常樂村西
黑水國遺址及漢墓群:位於張掖市西北12.5公里處
永泰古城:位於景泰縣寺灘鄉
驪靬古城:位於金昌市永昌縣(今焦家莊鄉者來寨)
駱駝城遺址:位於張掖市高台縣駱駝城鄉永勝村西3公里處
懸泉置遺址:位於敦煌市甜水井東南2公里吊吊泉溝口西側
⑹ 求《陽關古道蒼涼美》 原文
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陽關。陽關在哪裡?它還是那麼的荒涼、那麼的令人感傷嗎?於是,一縷思緒把我們帶到了古董灘,那裡即是陽關的遺址。
古陽關故址位於敦煌市城西75公里的古董灘上,三面沙丘,沙梁環抱,流沙茫茫,一望無際。它與玉門關遙相呼應,像兩顆明珠鑲嵌在至今仍保存著的一段漢長城的兩端。陽關這樣的邊塞之地之所以聞名遐邇,並不起始於王維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為它自漢魏以來就是通往西域諸國最西邊防上的重要關隘,是古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關口,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門戶,在軍事上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因在玉門關以南,故名陽關。陽關與玉門關成犄角之勢,就象西域交通線的一對雄獅,扼踞要地,虎視眈眈,或迎來送往一批又一批使者、商賈、旅人、僧侶;或高舉烽燧,抵禦入侵之敵。高僧玄奘從印度取經歸國,就是從天山南麓西入陽關回到長安的。一直到宋朝以後,由於海上交通興起,兩關才始見衰敗,最後才成了「春風不度玉門關」,「絕域陽關道,胡煙與塞塵」的蠻荒之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描寫離別的情景的名句,出了陽關之後就是漠漠的弋壁灘和沙漠,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再次相見確實是不容易的。
陽關古道的地勢十分平坦,各種交通工具可以任意馳騁,毫無阻礙,難怪人們常把「陽關道」比喻為光明大道。走在去陽關的路上,沿途四周景色瞬息萬變。極目天涯,雲山浩渺,天高雲凈,大漠蒼茫,平沙千里,風塵漠漠,輕風薄霧,繚繞飄指。荒無人煙的戈壁灘與藍天比闊似地對峙著,偶而有紅柳、芨芨草、駱駝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點綴在遠處,把廣袤的戈壁灘映襯得更為荒涼,彷彿駕一葉扁舟,行進在平靜的海洋里。車輪飛轉,發出沙沙的聲響,遠方地平線,隱隱約約出現了鋸齒形的一線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條林帶。汽車駛進林帶,就好象突然從沙漠里闖進了綠色的海洋。這水渠交錯、萬木爭春的景象,彷彿就是可愛的江南水鄉。
汽車穿過禾田,鑽出林帶,向一座沙丘上的烽火台駛去,車輪在沙漠里劃出一條很深的轍印。那巍峨挺拔的陽關烽燧猶如瀚海沙漠中的海市蜃樓,呈現出一派崢嶸奇殊、光怪陸離的大漠風光。此情此景,讓我想起唐代詩人王維《元二之安西》詩,一句「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道盡多少離愁別緒和萬般無奈。現在我還沒出陽關,就有了心靈上的認同感。當年王維的這首詩經配曲吟唱,成千古絕唱,流芳百世,如泣如訴的惜別情懷在時而激昂時而沉鬱的旋律中表現得酣暢淋漓,這就是感動過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陽關三疊》!古時候,還專門有人在陽關的城樓酒店裡唱,來為西出陽關的客人送行。其實,詩人送元二使安西,也只送出長安都門三十來里,僅僅到了渭城館,而陽關離長安卻有三千多里呢。更可笑的,是有些詩人和畫家,並沒有到過陽關,卻在那裡捕風捉影,吟詩作畫,見畫題詩;他們寫的、畫的,都是一幅悲悲切切、凄凄慘慘的景象,把好好的一個陽關描繪得如許凄涼,這正如一位詩人說的:「謂城柳色關何事?自是離人作許悲!」
昨日的陽關城早已被歷史所湮沒。只見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仍有一漢代烽燧傲然屹立著,保存完好。戈壁沙丘間,那一座土紅色的砂質山峰上,僅剩下了這座被稱為「陽關耳目」的烽墩殘存。它殘高4.7米、底長寬8米,以土坯加蘆葦築成。烽燧的作用是報警,登上這座烽燧,方圓數十里盡收眼底,足見其戰略上的重要性。在陽關遺址周圍還有十幾座這樣的烽燧。
我們登上烽火台,但見南邊有一塊鐵牌,那上面寫著四個工整的字「陽關古城」。幾個人瞪大眼珠向四面看,只見紅沙緲緲,卻不見古城的一磚一瓦。現在,古陽關已被流沙掩埋了,當年築城用過的石頭也已經風化為紅塵了。我在烽火台上拾到了一塊火紅的小石子,它應該是陽關古城的遺物。據史書記載,這座殘存的烽火台和陽關古城一樣,都是漢代建築。烽火台的構造十分簡單,只不過用當地產的土坯、芨芨草蘆葦稈一層隔一層地壘起來。奇怪的是:人們素稱短命的草木留下的痕跡,竟比石頭砌就的陽關古城還要長久!我想這大約是由於當地風沙大,卻又很少降雨下雪的緣故吧。
陽關古城,以雪山為屏,也有過美麗的環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豐美、野馬賓士的地方,只是由於種種天災人禍,才成了連天的荒漠。站在烽火台上眺望,遠處是峰巒危峭的鳴沙山,西去是我國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遠方是祁連山脈。可見西出陽關是很荒涼的。雖然城關東面現在已變成一片綠油油的莊稼地,但它當年的雄姿似乎仍歷歷在目,使人總有無限的感慨。這里已看不到陽關故城,遠處有壽昌城廢址,只有在沙丘之間暴露出的板結地面。山下南面有一片望不到頭的大沙灘。經考古隊挖掘,沙灘上有大片版築遺址,房基排列整齊而清晰,面積約上萬平方米。附近還有一段高不過0.6米的斷斷續續的城堡牆基,這就是陽關遺址。當地人稱之為古董灘。這里流沙茫茫,一道道錯落起伏的沙丘從東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餘座大沙梁。沙梁之間,為礫石平地。漢唐陶片,鐵磚瓦塊,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顏色烏黑、質地細膩、堅硬如石的磚塊,千萬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陽關硯」就是用這種鐵磚磨製的。因為它曾是陽關城牆上的磚塊,便稱之為陽關磚。用它做的硯台便叫「陽關硯」。用陽關硯磨墨寫毛筆字十分方便,其特點是冬不結冰,夏不縮水。聽著旅伴的介紹,我也不由地感慨起來,好像這凄冷的月台也有幾分暖意了,瘦風中撲面而來的沙塵就好似神女那溫柔的撫摸。沒有了殘垣斷壁,沒有了駝鈴聲聲。今日長長的新修迴廊外,只剩下圍欄中的夯土墩在風沙中訴說著絲路南道上曾經的悲歡故事。只剩下鐵黑色的出土城磚昭示了曾經的似鐵雄關。但據說從古董灘向西翻越幾道山樑,仍能看到陽關的遺址,與腳腕一樣高低的牆基隱約可辨,碎瓦破磚已散落遍地,只能令人發思古之幽情,望遺址生感慨。在陽關烽燧附近,現在新修了陽關博物館,裡面展出從沙漠中挖出的古董,據說都是曾經繁華的陽關城的遺物。里邊有兩個地攤,賣的是形態各異的陽關石。這些不到巴掌大的石頭看起來層巒起伏,象千年風化形成,觸摸起來卻堅硬無比,令人愛不釋手。我很貪心地買了四塊陽關石,提在手上沉甸甸的,彷彿凝聚了陽關的千年滄桑。
陽關,昔日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關隘。原本,它不過是一道關,一道屏障。哲學家站在這兒,找到了答案,於是宣稱,即使人生從同一起點出發,卻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抽象的對立概念如此生動地寫在陽關之下。詩人站在這兒,與朋友依依不捨,然而天地間沒有不散的宴席,只是「西出陽關無故人」,傷感充滿著城外的小河。我希望那時那刻,夕陽中的驛道,最好是彩霞滿天。然而,在陽關道上留下足印的哲學家與詩人最初並不是哲學家與詩人,他們原本就是一民夫。對更多的人來說,這陽關古道無異於是一道生死關,歸鄉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夢,像陽關上的那彎月,清冷而高遠。他們之中更多的是沒有太多的選擇,是被強押而來,在這條原本傳播文明的古道,沖沖殺殺……於是,這些走過生死之劫的將軍和士兵,便成了哲學家與詩人,他們留下的點滴感慨,震撼著無數人的心靈。那漫天飛舞的黃沙,紛紛揚起的,其實正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站在陽關上,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空曠而沉寂的世界,如果有誰肯駐足凝聽,就會發覺歷史在熔岩下奔突、沉默,僅是我們這些無知無能者屏住的呼吸。於是陽關,不再是一道關卡、一道屏障,而是烙在我們心上永遠的痛。 在黃沙莽莽的盡頭,殘陽用它最後的熱力抹紅了蔚藍的天際。一處黃土壘起的城堡的廢墟,固執地挺立在天際線上,用蒼涼和粗曠的輪廓,述說著曾經的繁榮與衰敗,和依然的迷茫與高傲……這是最有震撼力的景觀。 自古以來,陽關在人們心中,總是凄涼悲惋,寂寞荒涼。然而,今天的陽關、南湖,已是柳綠花紅、林茂糧豐、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烽火台高聳的墩墩山上,修建了一排古亭廊,是曰:名人碑文長廊。遊人漫步在長廊里,既可欣賞當代名人的詩詞書法,又可憑弔古陽關遺址,還可以遠眺綠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風光。我置身入那亭廊之中,放眼望去,只見前路流沙茫茫,遠處一道道錯落起伏的沙丘,精緻地自然排列著,簡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一望無涯的沙漠,引人無限的遐想,《陽關三疊》的旋律,不知不覺飄然在我的耳邊回盪了起來。 今天的陽關,和平時代的陽關,烽火台的狼煙只能是用來吸引遊客的獨特風景了。然而,陽關雄奇的地勢,陽關引領的土地,陽關的霸氣,依然存在,不存在的是烽火連天,黃沙穿甲,血染沙丘,馬革裹屍,刀光劍影般的戰場了。 「何必『勸君更飲一杯酒』,這樣的苦酒何須進,且把它還給古詩人!什麼『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樣的詩句不必吟,且請把它埋進荒沙百尺深!」這是郭小川的詩句吧?
⑺ 陽關的具體關址是怎樣的
關城廢棄後,關於陽關的具體關址也引起了爭議。有一位學者在考察陽關時曾寫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灘,流沙壅塞,而版築遺跡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時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錢之屬。其時代自漢以迄唐宋皆具,古董灘遺跡迤邐而北以迄於南湖北面龍首山俗名紅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東西流沙湮沒,廣闊不甚可考。
後來,人們在古董道西十四道沙渠後發現大量牆基遺址。經試掘、測量,房屋排列整齊清晰,面積上萬平方米,附近有寬厚的城堡垣基。因此,基本可以斷定陽關故址位於此處。
⑻ 玉門關和陽關的歷史資料及旅遊景點.
玉門關故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灘上(它與灑泉的玉門關是兩個地方)。相傳「和田玉」經此輸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絲綢之路」北路必經的關隘。現存城垣完整,呈方形,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殘垣高薪9.7米,全為黃膠土築成,面積663平方米,西牆、北牆各式各樣開一門,城北坡下有東西大車道,是歷史上中原和西域諸國來往過乘及時性郵驛之路。
陽關故址在敦煌市城西的古董灘上。陽關因陋就簡居玉門關之南,古以南為陽, 故稱「陽關」,是古代中外 陸路交通咽喉之地,也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古城關東為農田,遠處有壽昌城廢址,三面沙丘,沙梁環抱,流沙茫茫,一望無際,北面墩墩山上有一漢代烽燧,保存完好。東為紅山口。西有南北直向的深溝,長約20米,溝中泉水涓涓,甚為甘洌。兩岸有漢墓多座。現在古陽關雖已被流沙掩埋了,但從古董灘向西翻越幾道山樑,仍能看到陽關的遺址,與腳腕一樣高低的牆基隱約可辨,碎瓦破磚已散落遍地,只能令人發思古之幽情了。
黃沙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代王之渙的《涼州詞》詩中那悲壯蒼涼的情緒引發人們對玉門關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傳說的關塞的嚮往。
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相傳和闐美玉經此輸入中原而得名。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內,位於敦煌市西北約90公里處,為漢代西陲兩關之一,是絲綢古道西出敦煌進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經關口,自古為中原進入西域之門戶。
玉門關名稱的來歷有一個傳說。相傳絲綢之路暢通之後,西域諸國的商隊絡繹不絕地經此入關。於闐國的特產「和田玉」也源源不斷地經此運往內地。於闐國王為換回中原王朝的大批絲綢,派了官兵,專門押解運送玉石。官兵押運了幾次後,就出現了怪事--馱運玉石的駱駝一進城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押運官對此束手無策。一個拉駱駝老人告訴押運官:「駱駝入關生病,事出有因。咱們長年途經此地運玉石,從未祭禮關神。再不祭祀,恐怕下一趟也要生病」。押運官問:「依你之見,如何才能消病除災,確保人畜平安呢?」老人說:「用上等玉石,在此城關門上鑲嵌一圈,這樣關樓就有了光彩,關神也就高興了。」押運官按老人的建議辦了,駱駝災病果然消除,平安到達了長安。關城因為城門砌了一圈閃光的玉石從此就稱為玉門關。
玉門關的設立,始自西漢武帝時,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歷史。秦漢以來,好戰的匈奴對漢民族威脅很大。漢初,匈奴東敗東胡,西逐大月氏,占據河西,並以河西為基地,屢犯漢境。漢王朝開始曾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希圖換取暫時的安寧。漢武帝時,放棄了和親政策,對匈奴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反擊。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擊了匈奴右部。同年,漢分河西為武威、酒泉兩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設張掖、敦煌兩郡,同時建玉門關和陽關。從此,玉門關和陽關就成為西漢王朝設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關隘。
西歸漢以後,內地通往西域及歐洲諸國的通路打開了,中國特有的絲綢源源不斷運往西方,西方的音樂、宗教以及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也從此傳入中國。人們習慣把東起長安(西安),聯絡亞、歐、非3大洲,遙遙數千里的交通大道稱為「絲綢之路」。這條路自敦煌以西分為兩路,一條出敦煌向西北經玉門關、鄯善北行,叫天山北路;一條出敦煌向西南經陽關、安南壩,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行,叫天山南路。因此,玉門關和陽關也就成為絲綢之路上通往西方的重要關卡,是西行商旅和文臣武將的重要停息站。當時玉門關,駝鈴悠悠,人喊馬嘶,商隊絡繹,使者往來,一派繁榮景象。
現在的漢玉門關遺跡,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聳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南邊有鹽鹼沼澤地,北邊不遠處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長城,長城北是疏勒河故道。關城全用黃土夯築而成,面積約600多平方米。西、北兩面各開一門,城垣東西長24.5米,南北寬26.4米,殘垣高9.7米,上寬3.7米,下寬4米,南北牆下寬4.9米。城頂四周有寬1.3米的走道,設有內外女牆。城內東南角有一條寬不足1米的馬道,靠東牆向南轉上可直達頂部。登上古關,舉目遠眺,四周沼澤遍布,溝壑縱橫,長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楊挺拔,泉水碧綠。紅柳花紅,蘆葦搖曳,與古關雄姿交相輝映,使你心馳神往,百感交集,懷古之情,油然而生。
距玉門關15公里處,有河倉古城,為漢代玉門關守卒的糧倉,只存斷垣殘壁,但猶可見當年之氣勢。從敦煌去玉門關旅遊,只有走戈壁灘上汽車軋出的便道。旅客租用越野車,要請當地熟悉路線的向導帶路,以防迷路。
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南湖鄉境內,為漢武帝開辟河西,「列四郡,據兩關」的兩關之一,自古為絲綢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經關卡,西部邊境之門戶。唐代詩人王維首「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使陽關名揚千古。
陽關建於漢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設都尉管理軍務,自漢至唐,一直是絲路南道上的必經關隘。歷史的久遠使關城烽燧少有遺存,據(元和郡縣志)載陽關,在縣(壽昌縣)西六里。以居玉門關之南,故曰陽關。本漢置也,渭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車。後魏嘗於此置陽關縣,周廢。」巴黎藏敦煌石室寫本(沙州地誌)(P.5034)載:陽關,東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壽昌)縣西十里,今見毀壞,基址見存。西通石城、於闐等南路。以在玉門關南,號日:「陽關」(註: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可見唐時陽關已毀,僅存基址。古壽昌城在今敦煌市南湖鄉北工村附近,陽關在壽昌故城西6里,或10里處,當指約數而言。專家考證,陽關故址就在今南湖鄉西面對「古董灘」的流沙地帶。
出敦煌市西南行75公里路程即可到達陽關故址:「古董灘」。1943年向達先生在這里考察時寫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灘,流沙壅塞,而版築遺跡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時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錢之屬,其時代自漢以迄唐宋皆具,古董灘遺跡迤邐而北以迄於南湖北面龍首山俗名紅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東西流沙湮沒,廣闊不甚可考」。1972年酒泉地區文物普查隊於古董道西14道沙渠後,發現大量版築牆基遺址,經試掘、測量,房屋排列整齊清晰,面積上萬平方米,附近有繼續寬厚的城堡垣基。陽關故址當位於此處。
古代陽關向北至玉門關一線有70公里的長城相連,每隔數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陽關附近亦有十幾座烽燧。尤以古董灘北側墩墩山頂上的稱為「陽關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勢最高,保存比較完整。
陽關古塞何以建在這片荒漠之中?考古學家研究發現,陽關佔有「一夫當關,萬人莫開」之險要地勢。附近在古代又水源充足,渥窪池和西土溝是最大的獨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這里就已成綠洲盆地,有發達的火燒溝文化;漢唐時期,陽關軍士即藉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溝平時上游乾涸,下游有泉水匯成水溪北流,時有山洪暴發。洪峰過後,溝岸紛紛塌落,河床加寬,大量泥沙順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積。泥沙在西北風吹揚搬運下,形成條條沙壟,陽關古城送逐漸被水毀沙埋。
遊客到絲路必到敦煌,到敦煌必到陽關。古跡並沒有多少好看,關鍵是去憑吊歷史,在想像的空間里去延續歷史的哀音。陽關附近有一南湖和葡萄長廊,風格殊具,可參觀當地民俗。
⑼ 陽關在古代指的是什麼地方
陽關來是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自之地,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灘附近。西漢置關,因在玉門關之南,故名。和玉門關同為當時對西域交通的門戶。
宋代以後,因與西方和陸路交通逐漸衰落,關遂廢圮。古董灘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漢代文物,如銅箭頭、古幣、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關遺址考》謂古董灘是漢代以後陽關,但據清《甘肅新通志》及《敦煌縣志》認為紅山口即陽關。
⑽ 陽關遺址這里的交通怎麼樣方不方便需要自己開車去嗎
你好,陽關遺址這里的交通,應該是不錯的,可以打開地圖搜索一下,都可以有路線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