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游記
1. 康家洛河游記 作文
今天,燦爛的陽光普照大地。我和媽媽一起去游洛河公園。
我們來到洛河公園正大內門,門口是用方容磚鋪成的石階。我們走到公園裡面,一排排柳樹像解放軍叔叔一樣排著整齊地隊伍。我們來到了青龍橋,低下頭看,水很模糊看不到底,在這時,水面好象被誰仍了一粒石子,波紋盪漾,我往前一看,只見一隻白鷺嘴裡叼著一隻魚朝高空飛去。我和媽媽走著走著就來到了浮橋,我們付了錢就從橋上走到了對岸,那裡有個游樂場,好玩的東西應有盡有。
我們來到打「小狗」的攤子前,先買了四個沙包,我扔了一個沒有打中,又連扔了三個,還是沒打中,我並沒有氣餒,又去買了四個沙包,這次我是兩個兩個的扔,終於被我打中了一隻小花狗,狗的顏色非常好看。我又玩了碰碰車後才回家。
公園里真是太好玩了。你有空的話就去那玩玩吧,相信你也會玩的很開心哦。
2. 袁宏道的<西湖游記一則>翻譯!急用!
原文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版昭慶,茶畢,即棹小舟權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譯文:從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門向西走,望見保叔塔高聳在層層山崖中,可(詩人)已心飛到西湖上。中午時分到了昭慶,喝完茶,就劃船進入西湖。山色蔥綠,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紅,恰似少女的面頰;湖上和風,如同酒香一樣醉人;湖中波紋,似白綾一樣起伏。剛一抬頭,已經不覺非常好看,全身心都醉了。此時想用一個詞語來描寫,但描寫不出來。大約好像《洛神賦》中所說曹植由京都洛陽回封地,路過洛水,精神迷離恍惚時,忽見水邊有個美女,是河洛之神,於是用大量華麗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愛慕的心情的時候。我游西湖從這一次開始,當時是萬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3. 寫一篇大荔第一糧倉的游記
大荔縣地處陝西關中平原東部,是黃 、洛、渭三河匯流之地。南界渭河與潼關回、華陰、華縣答為鄰,西繞洛河與蒲城、臨渭區毗連,北沿台塬與澄城、合陽縣接壤,東瀕黃河與山西永濟相望,素有「三秦通衢」、「三輔重鎮」之稱。早在商周時期,大荔為古芮國及同國所在地,春秋時少數民族沿洛河進入此地建立大荔戎國。秦厲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秦伐大荔,設臨晉縣,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開始築城。距今已有兩千年了。這里東臨黃河,據有薄關要沖,地處守衛西京的險要位置。所以漢後各代都視其為重鎮。
4. 荷仙姑排位第幾
八仙是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張果老、韓湘子、曹國舅。第四吧
5. 急求一篇洛陽游記~謝謝~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沒有能比得上洛陽的了。這座有著近5000年歷史的古城。自夏以來,先後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累積建都時間長達1529年。被譽為九朝古都。
洛陽,因在洛河之北而得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著深厚的古文化底蘊。是一個讓人"夢回千年"的地方:定鼎九洲,東漢太子,張衡三儀,蔡倫造紙,建安風骨,洛陽紙貴等史事,在這里發生,「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因此這里成為被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
洛陽是我們河南之行的第三站,離開鄭州到達洛陽已是傍晚時分,洛陽的同行為我們安排好了酒店之後,帶我們到了一家名為「真不同」的飯店,品嘗了洛陽鼎鼎有名的「水席」。據說:洛陽水席始於民間,唐代武則天時,將洛陽水席旨進皇宮,加上山珍海味,製成宮廷宴席,又從宮廷傳回民間。遂形成特有的風味,因仿製官府宴席的製作方法,故又稱官場席。千百年來,洛陽水席,久傳不敗,紅白大事,率先用之。
洛陽水席,有24道菜,簡稱「三八席」。先上6個冷盤下酒,冷盤為4葷4素。繼上16個熱菜,熱菜用不同型號的青花海碗盛放。16菜中有4個壓桌菜。其它12個菜,每3個味道相近的為一組,每組各有一道大菜領頭。叫「帶子上朝」,吃一道上一道,如行雲流水。
洛陽水席,有三大特點:一是有葷有素,有冷有執;二是有湯有水,北方南方均為可口;三是上菜順序有嚴格規定,搭配合理。水席中以「燕菜」最著名,據說,當年周總理陪外國領導人參觀洛陽時特意點了這道菜。所謂「燕菜」其實就是用蘿卜精切若絲,形如燕窩,故名「燕菜」,如果不是明示,真能以假亂真,細細品來,清爽利口,味道真的很特別。
第二天用過早餐後,熱情的主人帶我們驅車前往洛陽南郊12公里處的伊河岸邊,游覽了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藝術寶庫之一,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的龍門石窟。
八月的洛陽,天高氣爽,藍天白雲之下,綠樹青風之間,伊河兩岸青山對峙,美麗的伊水於山間北流,在陽光下微微閃起鱗光,兩岸青山雄偉粗狂,遠望猶如一天然門闕,故史稱「伊闕」。漢時已有「龍門」之稱,傳說隋煬帝即位後,總覺坐鎮長安不易控制全國,而洛陽為「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和」,可「控以三河,固以四塞」,且水陸相通,便起遷都之意。便親率文武官員,浩浩盪盪,到達洛陽,當其觀此伊闕心中大喜,對身邊文武言道:「此非龍門耶?自古何不建都於此?」身旁大臣隨即恭維:「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於是「伊闕」從此便正式改作「龍門」。
龍門石窟建在伊水東西兩側的山體峭壁之上,南北長達1公里,我們沿著伊水的右岸開始,一邊爬山,一邊細細觀賞這宏大的石窟建築群。據記載: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 (公元494年)前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等諸朝大力營造。到了唐太宗至玄宗時期,由於太平公主和武則天崇尚佛教,龍門石窟又迎來了開鑿的第二次高峰。經過自北魏至北宋400餘年的開鑿,至今已應有石窟1352個,佛龕750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佛塔40餘座的大規模石窟群,數量之多位於全國各大石窟之首。
龍門石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建於北魏時期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葯方洞等。石窟內的造像內容豐富,造型精美,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2厘米。其氣魄之博大,蘊涵之深邃,雕刻之精湛,堪稱世界雕塑藝術寶庫中光彩奪目的奇葩。
順路南行,經過敬善寺、萬佛洞等來到了最宏偉的奉先寺。由於時代久遠多數窟洞和佛像已受到了嚴重的破壞,而龍門石窟的最大的一尊佛像——盧舍那佛,卻相對完整地保存了下來,佛像身 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尤其是佛像的面部據說是仿照武則天的面容雕成,居高臨下從容不迫地俯視著芸芸眾生,淡淡的笑容,豐頤而秀目,是高尚、豐富、開闊和典雅的完美結合體,無不令人駐足觀望、留戀忘返。聽導游說,佛像的位置是經過精心的挑選,尤其是她的眼睛,無論你站在那個位置,你都會覺得她在直視著你。我左中右的試了試,確實感覺那雙含笑的眼睛一直在直視著我.
葯方洞刻有葯方140條,這是古代醫學成就傳之後世的一個重要方法。,從另一個角度也反映了我國古代醫學的成就。據說把一些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別的地方也有發現,
離開石窟已是正午時分,四個多小時在不知不覺之中從腳下溜走,就近吃過午飯,我們驅車從依山傍水的龍門石窟驅車到白馬寺,也好像從寂靜闖進了繁華。白馬寺里里外外,花團錦簇,接納著同樣花團錦簇的進出人流。
被譽為「中國第一古剎」的白馬寺,位於洛陽市東大約12公里處。北依邙山,南系洛水,綠樹紅牆,梵殿寶塔,環境極為肅穆幽靜。「馬寺鍾聲」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中第二景。
白馬寺初建於東漢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悠久歷史了。古籍記載,漢明帝劉庄夜寐南宮,夢見金人飛繞殿庭,身長丈六,頂有白光,後知是佛,遂遣大臣蔡音 、秦景等十八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西行至大月氏(今阿富汗至中亞一帶),緣會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二梵僧應漢使邀請,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京都洛陽。翌年,漢明帝敕命於京都洛陽西雍門外修建僧院,以紀念白馬馱經之功,故名白馬寺,被佛門弟子尊為「祖庭」和「釋源」。
進入景區大門,原來左邊才是寺門,門前的一對白馬用石欄圍起來。這一對石馬本是某皇帝陵前的白馬,後來被白馬寺的住持給移到寺門前,並且保留至今了。寺院內有數幢樓閣,主要包括天王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台和毗盧閣等一系列建築。大佛殿是白馬寺的主體建築,建於明代,殿中供奉著「釋迦三聖」明代泥塑像,即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大佛殿後就是大雄殿,殿內兩旁分列十八羅漢,殿中供奉著的是「三世佛」,即釋迦佛、葯師佛和阿彌陀佛。殿後面北而立的韋力天將,是白馬寺內僅存的一尊元代泥塑作品。走過接引殿,就是歷代存放經書的所在地——清涼台。寺內的最後一層殿是毗盧閣,高聳於清涼台之上。始建於唐代,元代重建,明代重修。殿內供奉著的是「華嚴三聖」。毗盧閣前,東西各有一殿,供奉用白馬馱經的印度兩高僧攝摩騰及竺法蘭。
第二天主人帶我們觀賞了享譽華夏的洛陽牡丹。牡丹為我國著名花卉,花朵碩大,花容端莊,品種繁多,雍容華貴,被稱為"萬花一品"、"花中之王"、"冠絕群芳"的"花王"。牡丹又名百兩金、木芍葯、富貴花、洛陽花等。唐代李正封有"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詩句,又使"天香國色"成為牡丹的雅號。
牡丹為我國園藝化栽培較早的木本灌木花卉之一,其最初由野生變為家養,是從人們發現了它的葯用價值開始的,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牡丹雖結籽而根上生苗,故謂"牡"(意謂可無性繁殖),其花紅故謂"丹"。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由於洛陽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土地肥沃,加之園藝大師們巧植善種,培育出許多色,型皆佳的珍品,使牡丹變異千種,名品日增,譽滿全國,遂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稱。
自古洛陽人愛花成俗,邵雍的名詩:"洛陽人慣見奇葩,桃李開花未當花。須是牡丹花盛發,滿城方始樂無涯",正是這種習俗的真實寫照。"今日牡丹花更好,五洲四海爭相來。"在洛陽牡丹盛開的日子裡,花開如海,人似潮湧,"九衢遊人"慕名而來。來觀賞洛陽牡丹的獨特風采,都為這所傾倒,所陶醉,真乃是"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最綠的牡丹是"豆綠"(近與葉綠) 最黑的牡丹是"冠世墨玉"(深紫發黑)。花瓣最多的牡丹是"魏紫"(約六七百片)。最紅的牡丹是"火煉金丹"(國旗紅)。最白的牡丹是"夜光白"。 最藍的牡丹是"藍田玉"(粉里透藍)。最佳的間色牡。是"二喬"(一朵花上兩種顏色)。最能以假亂真的牡丹是"荷包牡丹"(葉似牡丹而非牡丹)。
走在洛陽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賣唐三彩的,大大小小的唐三彩方方正正地排列到馬路旁,6匹8匹頭彩馬很便宜,10到50元不等。唐三彩創始於南北朝,極盛於初唐以後,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洛陽唐三彩主要產品有粉彩文武佣、唐代仕女、龍頭杯、特大型三彩馬 等300多種。唐三彩造型渾厚豐滿,工整細膩,刀法簡朴,線條流 暢,顯示了盛唐時期的精神面貌和藝術水平。不僅富有獨特的藝術 風格,而且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在洛陽的兩天里,我抽時間游覽了洛陽的市容市貌,說實話,無論我怎樣細心的留意,已經看不到作為一個九朝古都曾有過的輝煌,也沒有看到現代化城市應有的勃勃生機,只有當我面對石窟大佛的時候,才能引起我對遙遠的唐朝古風,那種崇拜與嚮往。
6. 【西湖游記一】閱讀答案
西湖一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①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②小舟入湖。山色如娥③,花光如頰④,溫風如酒,波紋如綾⑤,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⑥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凈寺,覓阿賓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略,未及偏賞。次早得陶石簣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
注釋:①突兀:高聳的樣子。②棹:船槳。這里做動詞,劃船。③娥: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④頰:少女的面頰。⑤如綾:形容極細軟平滑。⑥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指三國時曹植遇洛河之神之事。
西湖二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①。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②。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③。與杏桃相次開發④,尤為奇觀。
石簣⑤數為余言:「傅金吾⑥園中梅,張功甫⑦家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⑧,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⑨,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⑩之工,山嵐設色⑪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⑫,始極其濃媚⑬。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⑭,安可為俗士道哉!
註:①為春為月:是春天,是月下 ②夕嵐:傍晚的山光 ③勒:抑制 ④相次開發:一個接一個地開放 ⑤石簣:一個人的號 ⑥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⑦張功甫:人名 ⑧戀:迷住 ⑨綠煙紅霧:指綠柳紅桃,葉茂花盛,顏色濃艷 ⑩湖光染翠:湖水成為綠色 ⑪設色:用顏色描繪 ⑫夕舂:夕陽 ⑬極其濃媚:把它的濃媚姿態發揮到極點 ⑭受用:享受.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譯文 西湖一:從武林門往西走,就望見保叔塔高聳在重山疊嶺之中,這時我的心已經飛到了西湖上面。午間進入昭慶寺,用茶過後,立即劃小船進入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紅,好似少女的面頰;暖風拂面,使人如飲醇酒;微波盪漾,像綾羅般細軟平滑。我剛剛抬頭一看,就已心醉神迷。這時我想用一個詞來描繪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來,大約像東阿王曹植最初見到洛神時一樣了。我游西湖就從這一次開始,時間是萬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西湖二:西湖最美的時間是春天和月下,一天之中最美的時刻是早晨的煙霧和傍晚的山光。今年春雪很大,梅花被寒氣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此開放,更是難得的景觀。
石簣多次跟我說:「傅金吾家園中的梅,是宋朝張公甫遺留下來的,趕緊去看看吧!」我這時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離開湖上。從斷橋到蘇堤這一帶,綠柳如煙,紅桃似霧,彌漫二十多里,歌聲奏樂聲像陣陣清風到處傳揚,少女們混合著脂粉的汗水像道道細雨,衣著華麗的富家子弟往來不絕,比堤邊的草還多,美麗妖艷極了。
然而杭州人游湖,只是在午、未、申這三個時辰。其實,湖光染成綠色、山氣用顏色描畫的非常奇妙、都在早晨的太陽出來才出來,夕陽還沒有落下,才顯得它的濃眉姿態發揮到極點。月景尤其難以用言語形容,花和柳的情調,山水的容顏和意境,另是一種趣味。這種快樂只留給山僧和遊客享受,怎麼能夠對那些忙於功名利祿的人訴說呢?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寫作背景 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讓他進京。他只好收斂起遊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為國子監助教。本文就寫於這一年的春天。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文章層次 《西湖一》
第一層(第1句)寫作者出杭州武林門西行游覽西湖。
第二層(2—4句)寫游西湖所見及內心感受。
第三層(第5句)補充交代此行是作者第一次游西湖及游覽時間。
《西湖二》
第一段:寫西湖景色最盛美的時候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內最盛美的則是晨霧,是晚嵐。
第二段:寫西湖蘇堤上綠柳紅花,遊人如織的繁盛華艷的景象。
第三段:暗諷杭州人不會欣賞西湖美景,表達了作者對世俗庸人的嘲謔。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寫作特點 1.運用了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寓情於景、寓思想於景物描寫之中。
2.多用比喻、擬人、誇張、對偶、排比等修辭,使文章語句艷麗多姿。
3.運用典故,豐富了文章內容。
重點詞語理解:
突兀:高聳的樣子。棹zhào:劃船。娥: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頰jiá:面頰。這是說桃花艷麗如少女的顏面。
止:通「只」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西湖一 ①中哪句話寫出了作者急欲見西湖的渴望心情?為什麼?
答:「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因為作者初至杭州,最為心往神馳的是西湖。作者渴慕已久的是一睹西子芳容以解相思之苦。這種感情蓄積已久,其發必速,故游記開篇不容許多筆墨交待,一落筆就直抒性靈:保叔塔為西湖北側門戶,塔身挺秀,卓立山巔,未近西湖而先人眼簾,本也是一處勝景,但作者僅以「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一筆帶過,是因為他心不在焉,「已心飛湖上也」。整個杭州山水風物此時惟「湖上」才是作者鍾情之所在。「心飛」的誇飾把他急欲見西湖的渴望心情表露無遺。
②為何插入一閑筆「午刻人昭慶」?
答:這是欲揚先抑,造成頓挫之致,然後才續「心飛湖上」之意。
③下文「茶畢,即棹小舟太湖」中哪個字寫出作者此時急不可待之意。
答:「即」最能表現。
④當作者終於親眼目睹到朝思暮想的春日西湖時,運用了什麼修辭寫出了它的嫵媚與迷人?
答:作者連用了四個比喻、一組排比句描摹之:「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遠處孤山蔥綠,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紅,恰似少女的面頰;湖上和風,如同酒香一樣醉人;湖中波紋,似白統一樣起伏。
⑤以上描寫西湖風景是實寫還是虛寫?
答:僅四句話,但由於選取了西湖典型風物,足以見西湖秀媚的風姿。此為實寫。
⑥作者見到此景後,內心感受如何?是實寫還是虛寫?起到怎樣的作用?
答:「才一舉手,已不覺目酣神醉」,這是虛寫西湖,藉以反襯西湖之美。
⑦感悟一下「目酣神醉」是何等心態?
作者雖雲「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實際上他卻已巧用一精彩之至的妙喻:「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退洛神時也。」這種感覺與聯想雖然模糊,但境界空靈,意蘊豐富,頗堪品味。它既啟發人聯想到西湖如洛神,又使人想像作者如曹植「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的痴情醉態。作者的感情由此進入極高的審美境界。由此可見,山水在作者心目中是具有性靈的,是極其嫵媚迷人的。這樣比擬就顯示出山水風物的精神、情趣,亦體現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愛戀之情,與「吏情物態,日巧一日;文網機阱,日深一日」(《與何湘潭》)的官場相比,就更覺自然界的清純可愛。作者對其初游西遊之日,如同與心愛的女人第一次約會一樣珍視,因此鄭重其事地記下具體日期:「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而在另外十五篇西湖游記中則不再註明日期。
⑧本文在寫作上的最大特點是什麼?
答:西湖在作者筆下重在寫意,勾勒西湖天然娟秀的風情,一種引人酣醉的整體魅力,以及作者的內心體驗,而不精雕細刻其山水面目細節。這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
7. 中國古代關於神的傳說的書有哪些
《淮南子》《山海經》《搜神記》《神仙傳》《列仙傳》《搜神後記》、《太平廣記》、《西遊記》、《東游記》,《封神演義》、《上古神話演義》、《聊齋志異》等。
1、《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集體編寫的一部哲學著作,屬於雜家作品。
《淮南子》在闡明哲理時,旁涉奇物異類、鬼神靈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話材料,像「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共工怒觸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塞翁失馬」等古代神話。
2、《搜神記》是一部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作者是東晉的史學家干寶。原本已散,今本系後人綴輯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雜糅佛道,所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一部分屬於民間傳說。
3、《太平廣記》是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為宋代人撰寫的一部大書。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及道經﹑釋藏等為主的雜著,屬於類書。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奉宋太宗之命編纂。
書中神怪故事占的比重最大,如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再加上道術、方士、異人、異僧、釋證和草木鳥獸的精怪等等,基本上都屬於志怪性質的故事,代表了中國文言故事的主流。
4、清朝晚期鍾毓龍所作的《上古神話演義》。
本書非常詳細的介紹了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如: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共工觸天、精衛填海、後羿射日、大禹治水、誇父追日、蚩尤之戰等傳說......這部書,演說上古史的神話,原想專說夏禹王治水一段故事。
5、《東游記》,又名《上洞八仙傳》、《八仙出處東游記》,共二卷五十六回。作者為明代吳元泰。內容為八仙的神話傳說,記敘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八位神仙修煉得道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