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古城現遺址
1. 磴口縣的名勝古跡
陰山壁畫
位於磴口縣陰山格爾敖包溝和默里赫圖溝的近萬幅岩畫組成了綿延千里的藝術畫廊,鐫刻著我們祖先留下的寶貴文化珍品。早在公元六世紀初,陰山岩畫就被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發現,並記錄在著名的《水經注》中。
古城遺址
窳渾古城遺址
窳渾古城,蒙語為保爾浩特,漢語也稱土城子,位於磴口縣沙金套海蘇木西南約三公里處,建於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該城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西最長250米,南北最長200米,北與西北被沙漠覆蓋,牆寬9~13米,南牆中部有一缺口寬約20米,約為城門。該城東牆北牆,殘高1~2.5米。城中部略偏東處有一面積為10000平方米的台,探得文化層有1~3米深。文化層下層為漢代文物,較厚,出土大量灰陶器和漢代建築材料;中層為唐代文物,出土文物有白瓷器物殘片數種;上層為明、清文化層,較厚,有大量鈞窯瓷殘片,如青花瓷殘片。在斷垣殘壁的表面也可揀到鐵鏈、三梭銅合金箭鏃等。
臨戎古城遺址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磴口縣補隆淖辦事處河拐子村西。建於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是漢武帝建立的朔方郡郡址所在。該城呈長方形,城牆由黃土夯實築成。南北牆長約450米,東牆長637.5米,西牆長620米,古城的西北部及東北部還殘留著0.5~2米高的土垣。城內出土文物有:繩紋磚、瓦、罐、壺、瓮、盆等灰陶片,上面都帶有繩紋、波浪、方格、斜方格等紋飾,此為漢代陶器的明顯特徵。城中央偏西北方,有一座鐵製作坊遺址,距遺址近千米的地段上布滿鐵器殘片。還有極少灰陶片和紅陶片,類似遼至西夏遺物。古城垣外的東南部,也有制鐵作坊遺址,出土文物有箭頭、戟、刀等殘存物。
三封古城遺址
亦稱陶升井古城,位於磴口縣原哈騰套海蘇木約5公里處,建於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古城築有內城和外城。內城土垣長約118米。外城在北部及西南部有殘存的土垣。內城西南角有一坍塌的土丘。內城內外,磚、瓦、陶片俯首可得,箭挺、箭簇數量不少,均為東漢遺物。內城東南角和外城相近處0.5米深的土中,發現有文化層。遺址范圍內有武帝和王莽時期的五株、大泉錢幣等文物。
阿貴廟
阿貴廟屬「紅教」,即寧瑪教派,尊蓮花生為師祖,公元774年蓮花生就在此開始了傳教活動。廟宇始建於公元1798年,佔地100多公頃,海拔1500米,定藏名為「拉西布仁·嘎定林阿貴」,阿貴即山洞,因此處奇洞攀岩,仙境妙筆,故得名阿貴廟。整座廟宇雄偉壯麗,結構緊湊,屬典型的藏式建築。
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
位於磴口縣巴彥高勒鎮東南2公里處,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上唯一的以灌溉為主的一首制大型平原閘壩工程,堪稱「萬里黃河第一閘」。同時兼有發電、交通、旅遊等多項功能。該工程是巴彥淖爾市唯一的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國家水利部評定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納林湖
納林湖地處烏蘭布和沙漠腹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納林套海農場境內,距離磴口縣縣城40公里,交通便利。該湖地處陰山山脈南部,三盛公水利樞紐風景區北部,哈騰套海自然保護區的東南部。她位於黃河水利樞紐、阿貴廟、雞鹿塞、漢代古墓群、生態園區等景點的中心位置,是整個大的旅遊區域的駐足休憩的理想場所。
哈騰套海保護區
於2005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保護區總面積185.4萬畝,其中天然林面積52.25萬畝。
烏蘭布和沙漠
烏蘭布和沙漠主要生長有甘草、花棒、麻黃、肉蓯蓉、鎖陽、沙棘、梭梭等多種名貴葯材和稀有植物,並有大小湖泊200多處。
冬青湖
冬青湖景區地處烏蘭布和沙漠腹地,距磴口縣城55公里。湖水面積5000畝,由主湖、東湖和南湖組成。豐水時水深5米,枯水時水深3米,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有草魚、鯉魚等魚類,有蘆葦、水草等植物。
夢幻峽谷
位於磴口縣沙金套海蘇木與阿拉善左旗交界處的敖倫布拉格鎮境內的陰山余脈中,距磴口縣城90公里,被當地牧人譽為「七彩神山」。 在地理學上「夢幻峽谷」屬丹霞地貌。
2. 方朔資料
河套:位於北緯37度線以北,包括寧夏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部分專地區,今屬寧夏、內蒙古、屬陝西三省區。在漢代為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和西河郡的河西部分,統屬朔方刺史部。因為黃河在這里流了半個回環,故稱「河套」,套內之地則稱「河南」。
朔方郡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旗東,離包頭大約200公里
3. 朔方城遺址在哪
朔方城遺址在今內蒙古杭錦旗西北。
據史書記載,朔方城始建於周宣王年間回,其時「周答室衰微,四夷並侵,獫狁最強,宣王伐之。」宜王在召公、周公的輔佐下,國勢稍振,宣王命將軍南仲。尹吉甫伐獫狁,取得勝利後築朔方城,以抵禦獫狁。數百年後,朔方城又被犬戎佔領,戎稱「什賁城」。到了秦代,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北伐犬戎,收復河套地,復建朔方城,並在黃河北岸築亭、障以逐戎人。秦末戰亂,匈奴乘機入侵河套,不斷南犯。到了漢代,漢武帝派大將軍衛青伐匈奴,收復河南地,並派將軍蘇建再築朔方城,設朔方郡。可見自周至漢,朔方城屢有重建,其規模各有所變。漢代蘇建所主持再建的朔方城可屯兵數萬,想必在原基礎上大有發展。
多少年來,朔方城飽受風沙摧殘,變成沙漠一片。如今唯有東北角一段,還和風沙頑強拼搏,不甘願全部消失於人間。
4. 朔方郡的地理位置
朔方郡轄地位於黃河河套的西北部,當時黃河流經臨戎縣城北,分為南北兩支,專南河就是現在的河道,北屬河是當時的主流,約為今烏加河河道;朔方郡轄地正位於分出南北河道及河道東折部位。朔方郡治三封縣城;臨戎縣城及窳渾縣城正築於黃河分支的西邊和南邊。
朔方郡治三封縣城址,在今蹬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的陶升井,城址東北4公里為保爾陶勒益農場總部所在地,城址南面有一座藏傳佛教的廢墟,廟名麻彌圖,因此又稱為麻彌圖廟古城。這座古城的城垣,已基本上被風沙湮沒,在東西長約740米、南北寬約560米的范圍內,地表上散布有許多沒有被狂風颳走的磚、瓦和陶片,仔細觀察後可分辨出這是一座內外兩重城相套的城垣。外城呈不規則的長方形,現今只能找到北面和西面殘牆痕跡,各長約100米。內城也就是子城,位於外城的西北隅,長寬各約180米,南面有開設城門的豁口。這種築有子城的城垣,是西漢初年在北邊設郡縣時出現的一種新的城市形制。公元前154年御史大夫晁錯向景帝提出守邊。
5. 榆林周圍哪裡有遺址,古鎮古城都成,是荒廢的遺址,遍地有殘破的磚瓦嗎,詳細點
陝西榆林
榆林鎮北台遺址:
鎮北台位於城北4公里之紅山頂上。距離紅石峽僅2公里,距離榆林市區僅7公里,所以兩地可以放在同一個上午或者下午游覽。據險臨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鎖扼邊關要隘,為古長城沿線現存最大的要塞之一。 台呈方形,共4層,高30餘米。台基北長82米,南長76米,東、西各64米,佔地面積5056平方米。台之各層均青磚包砌,各層台頂外側磚砌約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設有?t望口,各層垛口內四周相通。其第一層周圍有屋宇環列,乃當年守台將卒營房,至今基座尚存。緊依台北下方建一方形小磚城,名款貢城,是當年蒙漢官員接待洽談及舉行獻納貢品儀式的場所。 鎮北台建於明代,有「萬里長城第一台」的稱號,屬於萬里長城防禦體系之一的觀察所,是明長城中部的要塞之一,可以想見它的雄偉了。登上鎮北台台頂,可以欣賞方圓幾十里內的塞外風光,沙漠、戈壁、草灘、黃河以及三北防護林,也可以看到距離它不遠的紅石峽。鎮北台是明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磅礴的建築之一,是長城三大奇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之一,有「天下第一台」之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的結晶。
紅石峽:
紅石峽又名雄石峽。位於陝西榆林北3公里處。紅石峽紅岩對峙,楊柳成蔭,長城穿峽而過,榆溪河奔騰不息,被稱為萬里長城第一勝景。
關於紅石峽的起源,《榆林府志》說:宋朝時,榆林這一帶歸西夏國管。當時紅山有股泉水自穴中湧出南 紅石峽風光流。西夏國王李繼遷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派人障水別流,鑿石為穴,埋葬祖先,復引水其上。因此,在紅石峽水庫的普濟橋東側原立碑一座:「西夏王李繼遷葬乃祖彝昌於此。」現碑已毀。
另一種說法是,1472年,餘子俊任延綏巡撫都御使,准備修長城。當時,紅山北邊,清水河的水汪了個大海子。海子中間的水寨中住著一夥搶奪蒙漢人民牛羊、糧食、衣物的水賊。為消滅這伙強盜,餘子俊便派人在此鑿石為渠,引海子的水從榆林城西南流入無定河。水退後,餘子俊派大軍消滅了這股強盜。當時,把鑿開的石峽叫紅石峽,引入的渠水叫榆溪河,兩岸鑿修的灌溉叫廣澤渠。
李自成行宮:
李自成行宮位於米脂縣城北的盤龍山上。明崇禎十六年,李自成稱「新順王」在西安建大順國後,遂命人在這里修建了行宮和祖墓,山名也是因此而來。李自成行宮是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國後,其侄李過奉命回米脂修建的。行宮依山據險,前後2層90級台階,將秀麗別致的樂樓、梅花亭、捧聖樓、二天門以及凌空而立的玉皇閣聯結托起,蜿蜒有序地直上山巔。在山頂一塊空闊的平地上建有巍峨、富麗的啟祥殿和兆慶宮。其建築雄奇挺拔,氣勢壯觀。
李自成行宮構思精巧,造型別致,主要建築有樂樓、梅花亭、捧聖樓、玉皇閣、慶祥殿和北慶宮等,是陝北別具一格的宮殿園林旅遊區。
李自成行宮內還設有米脂婦女革命史跡展。
統萬城遺址:
統萬城位於陝西省靖邊縣紅墩界鄉白城則村,陝北邊境納林河南,無定河北岸原頭上。地理座標為東經109度9分,北緯37度59分之間,城址內外被流沙所淹,周圍植被稀少。
城址由外城廓和內城構成,,內城又分為東城和西城兩部分,東西城中間由一道牆分開。外廓城周長約4696米,東西周長2566米,面積0.3985平方公里,西城周長2470米,面積0.3813平方公里。
統萬城是北朝十六國之一「夏」的國都。建於公元413年,毀棄於公元994年。
公元407年,匈奴族鐵弗部首領赫連連勃勃於晉義熙三年(407),自稱天王,大單元龍升元年,設置百官,國號大夏,雄踞朔北大漠。義熙九(413)任命工巧殘忍的叱干阿利為將作大匠,征發嶺北各族人民十萬眾於朔方水以北,黑水之南營築都城,取名「統萬」寓「統一天下,君臨萬幫」之意。427年,魏世祖滅赫連昌,夏亡。魏設統萬鎮。487年(太和十一年)置夏州,以統萬城為夏州治所。
隋時統萬城屬朔方郡管轄,大業(605---617)末年賊帥梁師都竊據統萬城,登皇帝位國號梁。唐貞觀二年(682)破梁師都,長澤四縣。五代及北宋時期,黨項羌聚居於這一帶,經常與北宋磨擦沖突,公元994年,宋廷為移民。從此,統萬城夷為廢墟。
統萬城作為夏國都的歷史僅15年,而作為北方軍事重鎮的歷史卻有600多年。
我國古代都城大多為後代建築或現代市都市蓋壓或為古代治者改建。宋太宗統萬城「深在沙漠」為名,下令毀城移民後,統萬城便在浩潮的毛烏素沙漠中沉睡了八、九百年。加之營建該城的將作大匠叱干阿利,馭工嚴酷,質量要求極高。據赫連勃勃命人刻石頌功的碑文可知,統萬城的形勝險固,可與秦都咸陽、東周洛陽城媲美。城垣如同石頭一樣堅硬,還建有祖廟、明堂、社稷等祭祀設施,至於該城的「崇台秘室」,通房連閣之屬,更是其他各城少見的。因此,這座歷史上匈奴族所建的都城,在地處塞北,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靖邊紅墩界鄉白城則奇跡般地保存下來了。
統萬城是我國歷史上匈奴族留在人類長河中唯一的一座都城遺址,後來又是黨項羌等北方少數民族聚居地。這座統遺址對於研究我國北方少數和民族史,各民族關系史,古代文化、藝術、政治經濟、城市建築以及地理變遷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價值。
統萬城遺址代表性遺跡有:外廓城城垣;東、西兩城城垣;隅墩、馬面、角樓基座、地面台基、宮殿遺跡,馬面內倉庫建築等。
城址內遺物相當豐富,上至漢唐,下迄唐宋文物均有發現。歷次調查發現的文物有:銅印:駙馬都尉印、「西部尉印」、「文房之印」;肖形印多件,有龜形、葫蘆形、壺形等。銅佛像三件,銅鏡三件,銅錢數枚。石雕藝術品:有圓雕石鳥、石龜座、石武士、石燈等。石殘碑一塊,瓷燈二件,瓷獅一件,瓷痰盂一件。建築材料有:花方磚、條磚,「永隆」瓦當,蓮花瓦當、獸面瓦當、蟬紋瓦當陶范、琉璃滴水,壁畫殘片。日常生活用品有陶撲滿、陶拍等。
西城南垣第一號馬面內的倉儲遺址出土有大量植物標本,種類達十餘種,除常見於沙區的沙蒿、沙柳、檸條、沙打旺外,更有喬木楊、側柏、松、冷杉、榆、棗、椿、楸等以及高梁。這是當時此地植被豐厚的證明。1996年12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朔方城」的舊址在現如今哪裡
朔方城遺址在今內蒙古杭錦旗西北。
據史書記載,朔方城始建於周宣王年間,版其時「周室衰微權,四夷並侵,獫狁最強,宣王伐之。」宜王在召公、周公的輔佐下,國勢稍振,宣王命將軍南仲。尹吉甫伐獫狁,取得勝利後築朔方城,以抵禦獫狁。數百年後,朔方城又被犬戎佔領,戎稱「什賁城」。
到了秦代,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北伐犬戎,收復河套地,復建朔方城,並在黃河北岸築亭、障以逐戎人。秦末戰亂,匈奴乘機入侵河套,不斷南犯。到了漢代,漢武帝派大將軍衛青伐匈奴,收復河南地,並派將軍蘇建再築朔方城,設朔方郡。
(6)朔方古城現遺址擴展閱讀
河套地區水草肥美,形勢險要,漢武帝在此修築朔方城(今內蒙古杭錦旗西北),設置朔方郡、五原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那裡定居,還修復了秦時蒙恬所築的邊塞和沿河的防禦工事。
這樣,不但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也建立起了進一步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漢書》稱此仗漢軍「全甲兵而還(幾乎零傷亡)」,衛青立有大功,被封為長平侯,食邑3800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朔方城
7. 西河,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現在是什麼地名
西河,又稱河西,黃河以西的地區。如《廉頗藺相如列傳》 :「會於西河外澠池。」 《過秦論》:「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北地,指中國古代地名北地郡,其地域大致在今陝西、甘肅、寧夏一帶。秦置北地郡,統甘肅舊寧夏、慶陽、平涼、固原、涇州諸府州地,治義渠(在今甘肅寧縣西北)。
朔方,是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名城,早在先秦時就已經建置朔方郡,秦時朔方郡在內蒙古河套地區。
五原,古地名,源於夏朝,秦"因河為塞,築三十四縣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將九原升為九原郡,郡址設在五原。現五原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河套平原腹地,隸屬巴彥淖爾市,東與草原鋼城包頭相鄰,西和煤都烏海相接,南隔黃河與鄂爾多斯市相望,北依陰山山脈。
雲中,又叫雲中郡。秦代置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轄境約是今內蒙古土默特右旗以東,大青山以南,卓資縣以西,黃河南岸及長城以北。西漢時轄境縮小,而在東漢末期廢除。
定襄,秦時 定襄縣屬太原郡。現定襄縣是山西省忻州市所轄,位於山西省北中部,擁有屬龍山文化的西社、橫山、白村等新石器時代遺址,縣城西、南殘垣斷壁,為西漢陽曲古城遺跡。
代郡,古代國,戰國屬趙,置代郡,秦亦為代郡,在今北京市蕁縣東北,後漢移郡治高柳,在今山西陽高縣西北,晉移郡治代且,在今北京市蔚縣東,永嘉後廢。
8. 靈州的考古發現
公元756年,唐肅宗李亨在寧夏靈州登基,由此確立了唐朝的中興時期,使偏居一隅的靈州城從此成為唐朝最大的軍事重鎮、平叛時期唐朝的政治和軍事中心。但由於歷史的變遷,古靈州的確切地理位置始終是我國考古學界和史學界一個未解之謎,以致認為現在的靈武市就是古靈州遺址。而目前吳忠市唐墓群內出土的一塊墓誌,揭開了古靈州神秘的面紗。經過考證,古靈州城址在今吳忠市的西北部。
2003年5月8日,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郊區,從唐墓群中挖掘出兩塊墓誌,一塊毀壞嚴重,字跡模糊。
另一塊墓誌銘:《大唐故東平郡呂氏夫人墓誌銘並序》,.字跡清晰。這一墓誌長約32厘米,寬度23厘米,厚度約8厘米,質地為紅砂岩,整體呈現淡紅色,上面共刻有318個字。
經過考古專家的考證,這一墓室的主人名叫呂氏夫人,「終於靈州私第,享年五十有七」「殯於回樂縣東原」。墓誌銘記載:呂氏夫人的父親是朔方節度左衙兵馬使,丈夫是軍隊中的小官吏。呂氏夫人於公元830年也就是唐文宗大和四年死於靈州家中,葬於回樂縣東原。回樂縣是靈州治所,與靈州同城。墓葬既然在靈州(回樂縣)之東,靈州(回樂縣),必然在墓葬之西,今吳忠市以西正好就是古城。古城即明慶靖王朱栴《寧夏志》所稱「古靈州城」的簡稱。考今吳忠市附近,包括靈武市、銀川市等各市縣,都沒有古城,因此,墓誌銘發現佐證古靈州在今寧夏吳忠市境內。
右上圖:《大唐故東平郡呂氏夫人墓誌銘並序》,古靈州在今寧夏武裝司·境內的考古實物佐證。2003年5月8日,寧夏吳忠市綠地園出土。
右圖:2003年寧夏吳忠市綠地園出土《大唐故東平郡呂氏夫人墓誌銘》地址位置圖。墓誌銘在吳忠市區發現,證明古靈州城在今寧夏吳忠市境內。
寧夏歷史地理專家、《寧夏歷史地理考》第一作者魯人勇研究員指出:
寧夏地區有三個叫古城的地方,現在都由寧夏專家學者考證,落到實處:彭陽縣古城是秦、漢的朝那縣城,中寧縣古城是西漢眴卷縣城,吳忠市的古城是西漢古靈州縣(靈洲縣)城。
右圖:寧夏著名歷史及歷史地理專家專著:魯人勇、吳忠禮、徐庄著《寧夏歷史地理考》封面。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史載,靈州在古代是我國北部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回樂縣是古靈州的州城(古稱治所,也即現在所謂中心城市)所在地。墓誌銘的重要發現,解決了歷史上很長時間難以定論的古靈州究竟在什麼地方的問題。考古專家稱,以這個墓誌銘的出土為標志,確切無疑地證明了古靈州城就在位於發現這片大型唐墓群的今寧夏吳忠市境內。(2012.4.27.B.S.L.)
靈州,又一說,元置,在今朝鮮平壤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