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古銅礦遺址素描
『壹』 (2006黃石)1974年,在我市大冶城區附近,發現了距現在兩三千年前的銅錄山古礦冶遺址,曾一時震動全世
設計與實來驗:①運用無水硫源酸銅遇水會變藍色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性質,故答案:檢驗產物中是否有水變渾濁.
實驗結論:質量守恆定律反應前後元素種類不會增減,鹼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生成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Cu、C、H、O(寫元素名稱也可以).
(1)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故答案:Fe+CuSO4═FeSO4+Cu.
(2)先撤去酒精燈裝置A溫度較低,氣體壓強減小,C中液體會到吸入B裝置,故答案:C裝置中液體會倒流進入B裝置.
(3)石灰水中含有水蒸氣,倒過來氣體會從石灰水中帶出水蒸氣,再通入無水硫酸銅可能是生成的水也可能是從石灰水中帶出來的水蒸氣使無水硫酸銅變藍色無法確定加熱綠色粉末能否生成水,故答案:不行.若對調則無法證明加熱綠色固體是否有水生成.
『貳』 湖北大冶縣銅山口銅礦床
一、大地構造單元
礦區位於揚子准地台下揚子台褶帶大冶凹陷斷束內大冶復向斜西段南翼。
二、礦區地質
(一)地層(表2-40)
礦床內主要成礦圍岩為下三疊統大冶群第4~7岩性段的白雲岩、灰岩等。第5岩性段普遍含石膏假晶和鹽溶角礫岩。第4~6岩性段常與岩體接觸,變成大理岩或細晶白雲岩等,是重要賦礦層。
表2-40銅山口含礦地層表Table 2-40Ore-bearing stratigraphic scale in Tongshankou deposit
(二)構造
礦區構造主要有近EW向、NW向及NNE向褶皺和斷裂。與成岩成礦作用關系密切的有:東西向天台山倒轉向斜,軸面南傾,南翼伴有同向逆沖斷層,斷層面傾向南;斷裂以NW向為主,控制岩體展布方向,如陳家灣-雲台寺斷裂;NNE向構造主要表現橫跨EW向構造的「鼻狀」短軸傾伏背斜和左行斷裂,如穿越礦區的大廣山-雲台山斷裂。
礦床位於近EW向天台山倒轉向斜西段北翼近軸部和斷裂構造中。由於燕山期的左旋力偶場,形成了NNE向「鼻狀」疊加背斜以及NW向張剪性斷裂。礦床位於不同方向、不同期次的構造行跡彼此交織,以褶皺疊加、斷裂復合並多次活動之處為其特徵的部位。
(三)侵入岩
銅山口岩體為淺成-超淺成相岩株,平面上略呈北西向橢圓形(圖2-51),中心直徑500~600m,出露面積為0.33km2;剖面為略向南東傾斜的蘑菇狀岩筒(圖2-52)。獅子山地段岩體呈北西向瘤狀。岩體受銅礦山背斜和F2斷裂控制。銅礦山背斜軸向NE,向南西側伏,由三疊系大冶群四至六段地層組成。其軸部與F2斷裂交匯部位和翼部層間滑動帶控制了岩體侵入和層間礦體的分布。
銅山口岩體屬中酸性正常系列花崗閃長斑岩,具有低酸度、中鹼度、富揮發分、銅豐度高(平均381×10-6)、相帶清楚及蝕變強等特點,可分為三個相帶。
中心相為鉀化花崗閃長斑岩,深灰色塊狀構造,斑晶由粗斑正長岩(3%~5%)及細斑中長石(大於30%)組成,基質粒徑0.1~0.2mm,由奧長石、正長石、石英及少量黑雲母、角閃石組成。
過渡相為弱鉀化花崗閃長斑岩,與中心相無明顯界限,斑晶特徵,僅基質粒度變細(0.05~0.1mm),斜長石含量減少,正長石略增,鉀化表現為部分角閃石為黑雲母替代及少量鉀長石呈細脈交代岩石。
圖2-51銅山口銅(鉬)礦床地質圖Fig.2-51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of Tongshankou copper(molybdenum)deposit(據薛迪康,1997)(after Xue Dikang,1997)
1—大冶群第四段;2—大冶群第五段;3—大冶群第六段;4—下二疊統茅口組;5—燕山早期花崗閃長斑岩;6—燕山早期透閃石閃長岩;7—燕山早期第二次黑雲母角閃石石英閃長岩;8—夕卡岩;9—鐵帽;10—銅礦體及編號;11——鉬礦體;12—實測逆斷層及產狀;13—推測斷層;14—實測推測地質界限;15—地層產狀;16—勘探線、鑽孔及編號
邊緣相為硅化花崗閃長斑岩,岩石呈灰白帶肉紅色,基質中長英礦物粒度更細(0.02~0.05mm),斑晶中斜長石不同程度被正長石交代,石英網脈切穿岩石,部分硅化強烈成為硅化岩,鉬銅礦化普遍。
斜長石岩帶:為與碳酸鹽岩接觸交代岩,分布在接觸帶內側。從邊緣相到接觸帶斜長石岩的成分及組構逐漸變化:由斑狀結構的拉長石岩→半自形粒狀鑲嵌變晶結構的拉長石岩→倍長石岩。愈近接觸帶石榴子石、透輝石化愈強。
銅山口花崗閃長斑岩化學成分見表2-41。1976及1981年由宜昌地礦所測定(K-Ar法)花崗閃長斑岩(4個樣)127Ma(全岩樣)、131Ma(全岩樣)、132Ma(全岩樣)、146Ma(黑雲母)。
三、礦床地質
(一)礦體產狀及形態特徵
礦床由接觸交代銅鉬礦體(Ⅰ、Ⅱ、Ⅳ、Ⅴ、Ⅵ)和斑岩型銅鉬礦體(Ⅲ)組成(圖2-51、圖2-52)。其中I號礦體規模最大,佔全區總儲量的60%。I號礦體賦存在岩株體周緣接觸帶中,地表呈環形、直徑約600m,主礦體形態似筒狀,沿走向長2100m,厚一般10~40m,最厚100.52m,斜深300~600m;Ⅱ號礦體賦存在大冶群第四與第五岩性段的界面上,呈似層狀,長100~300m,厚5~16m,北東段產狀近於水平,南西段傾向南西,傾角30°~60°。Ⅱ號礦體儲量佔全區總量的23%;Ⅲ號礦體為斑岩銅鉬礦體,礦體規模較小,細脈浸染呈透鏡狀產在岩株體內;Ⅳ號礦體分布在獅子山地段的岩體超覆部位下接觸帶上,平面上呈「半月形」,剖面上呈楔形,長500m,厚10~30m,傾向SE、傾角30°~60°,是礦床中品位最高的礦體;V號礦體分布於大冶群第五與第六岩性段的界面上,呈似層狀,長700m,厚2~5m,傾向SW,傾角5°~25°;Ⅵ號礦體受岩體內舌狀大理岩殘留體控制,礦體走向NE,傾向NW,傾角9°~22°,賦存標高—190~—240m,礦體長277m,斜深135~300m,厚1~32m。
圖2-52銅山口銅(鉬)礦床7勘探線剖面圖Fig.2-52Profile of exploratory Line 7 of Tongshankou copper(molybdenum)deposit(據薛迪康,1997)(after Xue Dikang,1997)
1—砂礫石;2—大理岩;3—白雲石大理岩;4—白雲質大理岩;5—花崗閃長斑岩;6—石榴子石化大理岩;7—透輝石蛇紋石化大理岩;8—銅礦體及編號;9—鉬礦體;10—斷層;11—地質界限、接觸帶界限;12—鑽孔及編號
表2-41銅山口侵入岩岩石化學成分表Table 2-41Petr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ongshankou Intrusion
(二)礦石類型和礦石物質組分
礦石的工業類型主要為銅礦石,次有鉬礦石。礦石的自然類型有透輝石夕卡岩或蛇紋石化透輝石化白雲岩銅礦石、石榴子石夕卡岩或石榴子石化大理岩銅礦石、花崗閃長斑岩銅礦石、角礫岩銅礦石、花崗閃長斑岩鉬礦石和石榴子石夕卡岩鉬礦石等六種。礦石建造主要為黃銅礦-輝鉬礦。
礦石金屬礦物為黃銅礦、輝鉬礦、黃鐵礦等。脈石礦物主要有透輝石、石榴子石、鉀長石、石英、方解石、白雲石等。
礦床成礦元素以銅為主,鉬為次,一般夕卡岩型礦石銅品位較高,為0.5%~3%,斑岩型礦石銅品位較低,一般0.3%~0.5%,全區以中等-低品位為主;鉬礦石平均品位0.047%,伴生有益組分有硫、銀、硒、碲等,可綜合回收利用。
礦石的結構有自形—他形粒晶結構,交代結構及乳濁狀結構等,構造以浸染狀和細脈浸染狀為主。
(三)近礦圍岩蝕變及分帶
圍岩蝕變主要有鉀化、絹雲母化、夕卡岩化、碳酸鹽化,其次有綠泥石化、高嶺石化等。礦床有比較明顯蝕變分帶現象,以岩體為中心,由內向外的蝕變-礦化分帶為:
鉀化帶:即鉀長石化、黑雲母花崗閃長斑岩-黃鐵礦、輝鉬礦化帶;
石英-絹雲母化帶:即硅化、絹雲母化花崗閃長斑岩-輝鉬礦、黃銅礦帶;
夕卡岩-青磐岩化帶:即綠泥石化、碳酸鹽化夕卡岩-黃銅礦、黃鐵礦帶;
夕卡岩化大理岩-黃銅礦、黃鐵礦帶。
(四)礦床物化探異常特徵
1.地球物理異常
銅山口銅礦的物性特徵標志為:
夕卡岩礦體以高密度、低電阻率、高極化、弱磁性為特徵;
花崗閃長斑岩以低密度、較低電阻率、中-低極化、弱磁性為特徵;
大理岩或白雲岩以較高密度、無磁性、較高電阻率和低極化為特徵。
礦床的地球物理異常特徵顯示:花崗閃長斑岩與成礦圍岩的磁性差異甚小,△Z異常顯示不明顯。重力則呈現(1~2)×10-5m/s2的低異常。由於岩株體接觸帶發育夕卡岩和礦化體,相應密度升高。局部磁性礦物富集,故岩體邊部出現△Z、△g點狀或局部異常,通常稱為斑岩體磁性-密度外殼。同時在接觸帶出現高極化異常,自電、聯合剖面在礦體上均有較好低阻異常。故在平面上,沿成礦岩體邊緣磁、重、激電有環帶狀異常。在斷面上,電測深呈K型曲線,礦體多產在低阻凹陷帶或高-低阻過渡帶上。
2.礦床遙感影像
衛片遙感圖像呈同心環形構造,內環由岩體構成呈負地形。四周夕卡岩形成山脊,色調較深。外環為三疊系大理岩,色調淺。礦床位於內環邊緣及NNE、NW、NE向三組線性構造交切部位,屬「三組交切」型構造。彩紅外航片上,礦床體位於環形構造內圈的外側。熱耗散結構圈層多,中心常著色,色調自內至外由淺到深,中心發育窪地。
3.地球化學異常
礦床的元素組分復雜。Cu、Pb、Zn、Ag、Au、Mo、W、Bi、Mn、Hg、Co、Ni、F、As、Sb、B、Ba等元素均能形成局部地球化學異常場,並具較高的襯值和原始襯度。Cu、Mo的原始襯度大於100倍。
礦床地表的整個岩體存在局部地球化學異常,其強度高,整個岩體大部分可圈出Cu、Mo內帶異常。其他元素異常大都沿接觸帶分布,以接觸帶為濃集中心,向兩側減弱,濃度分級明顯。礦床指示元素自岩漿岩→大理岩具明顯水平分帶,即W→Mo→Co→Bi→Cu→Ag→(Au)→Pb→As(F)。
四、成礦條件與礦床成因
礦床內主要硫化物δ34S值變化范圍為—0.9‰~+0.6‰,花崗閃長斑岩的87Sr/86Sr初始值為0.703~0.705,反映出礦床岩漿來自以幔源為主的同溶型岩漿,δ18OH2O值為+8.03‰~+2.72‰,反映成岩階段的混合岩漿水,到熱液晚階段反映出大氣水已大量進入了成礦流體系統。
礦床氣液流體的主要成分有H2O、K+、Na+、Ca2+、Mg2+、SiO2、Li+、Cl-、F-、
綜上所述,銅山口銅(鉬)礦床與花崗閃長斑岩有密切的空間、時間關系和成因聯系。圍岩為三疊系大冶群碳酸鹽岩,成礦流體以含礦岩漿氣液流體為主,早期有原地衍生的夕卡岩漿—液流體出現,晚期有大氣水摻合,控制著蝕變礦化過程。成礦方式以充填交代兼而有之為特色。主要礦石礦物組合簡單,成礦元素以銅為主,鉬次之,伴生有Ag、Re、Se、Te等有用元素。圍岩蝕變獨具特色,斑岩體內以鉀化、鉀硅化、絹雲母硅化為主並具帶狀分布的特點,與狹義的斑岩型礦床類似;岩體外圍以夕卡岩化、蛇紋石化、綠泥石化為主,與夕卡岩型礦床類似,而網脈狀夕卡岩化十分發育與後者又有明顯區別。礦體既有環繞花崗閃長斑岩呈筒狀產出的礦體,又有沿地層界面產出的似層狀礦體和受捕虜體控制的透鏡狀礦體。礦石既有斑點狀、稠密浸染狀、細脈浸染狀的夕卡岩礦石,又有以細脈浸染狀為主的斑岩型礦石、角礫岩型礦石。礦床具有復合面型礦化蝕變分帶特點。
圖2-53銅山口式銅(鉬)礦床成礦模式及物化探異常特徵Fig.2-53Metallogenic model and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of Tongshankou-type copper(molybdenum)deposit(據薛迪康,1997)(after Xue Dikang,1997)
1—鉀化花崗閃長斑岩帶;2—石英-絹雲母化帶;3—夕卡岩化帶;4—蛇紋石透輝石粗脈化大理岩亞帶;5—透輝石蛇紋石細脈化大理岩亞帶;6—白雲岩;7—銅礦體;8—現代侵蝕面;9—溫度曲線;10—地質界限;11—蝕變分帶界限;12—磁法△Z曲線;13—重力△g曲線;14—原生異常;15—電測深曲線類型
銅山口銅(鉬)礦床的主要特徵表明,它即區別於典型(狹義)斑岩型銅(鉬)礦床,又有別於典型(狹義)的夕卡岩型礦床。故稱其為接觸交代-斑岩復合型礦床。銅山口成礦模式及物化探異常特徵見圖2-53。
五、找礦標志
地質標志:燕山中期,花崗閃長斑岩蘑菇狀小岩株侵入三疊系碳酸鹽岩中。礦體產在斑岩岩株與下三疊統大冶群(T1dy4—T1dy7)白雲質大理岩接觸帶上,層間破碎帶(T1dy5/T1dy4)以及岩體裂隙構造中。岩株受近EW向向斜與NNE向橫跨褶皺及NW向斷裂三組構造交切復合的虛脫部位控制。主礦體沿岩體邊緣接觸帶呈環狀分布。圍岩蝕變發育,具有一定分帶性並伴有相應的礦化分帶。
地球物理標志:地表磁異常不明顯,局部有弱磁異常顯示。岩體上方有局部低重力異常。電法異常明顯。在岩體邊緣接觸帶發育的夕卡岩和礦體形成斑岩體的密度-磁性「外殼」,故沿岩體邊緣磁、重、激電呈連續或不連續環帶狀分布。斷面上電測深呈K型曲線,礦體產於低阻凹陷帶或高低阻過渡帶中。
地球化學標志:水系沉積物、水化學、土壤、岩石等地球化學測量均能圈出形態與岩體一致、范圍大、強度高、濃度分級明顯的地球化學異常。整個岩體Cu、Mo呈內帶異常,控制礦化范圍。主礦體上方為Cu、Mo、Ag、Au異常,伴有Co、Bi、Zn、As、Sb、Hg、F等異常。
『叄』 科學家們在湖南麻陽和湖北大冶銅綠山分別發現了哪些銅礦遺址
1979年4月,科學家們在湖南麻陽發現一處春秋戰國時的銅礦遺址,這里有古代的礦井14處,內其中一處還是容露天開采,其餘的是地下開采。1974年,湖北大冶銅綠山曾發掘出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另一處銅礦井,這個古礦井保存得非常完整,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歷史實物。考古學家們發掘出了兩處井口:「十二線老窿」和「二十四線老窿」,兩處相距300多米。「十二線老窿」的發掘點距地表面達40多米,在這50平方米的發掘面積里,發現了8個豎井和一個斜井。豎井的井口直徑約80厘米。「二十四線老窿」的發掘點距地表面50多米。在約120平方米的發掘面積里,有5個豎井,1條斜巷和10條平巷。豎井的井口直徑一般是110到130厘米,比「十二線老窿」大。
『肆』 大冶銅錄山古礦遺址
要門票錢
10塊錢。
『伍』 大冶銅綠山古礦遺址為什麼沒有申遺成功
大冶來銅綠山古礦遺址位於大冶市城自區西南約4km的金湖街道辦,發掘出自西周(約公元前9世紀)至西漢末(公元1世紀)的采礦井、巷360多條(個),古代冶銅爐7座。它發現於1973年,是迄今為止我國保存最好、最完整、採掘時間最早、冶煉水平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銅礦遺址,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觀後贊嘆不已,並被譽為「這是中國繼秦始皇兵馬俑後一奇跡」,「可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銅綠山古銅礦遺址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由國務院申報有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國際遺產。
成功了。
『陸』 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大冶的古礦冶遺址和陽新的布貼畫征服了無數熱愛它們
D。將「制他們」換成「中學生們」。
『柒』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博物館的現狀 1974年春,考古部門在銅綠山發掘出一個面積達2平方公里的地下迷宮,出土了一批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煉銅豎爐和開采工具。經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論證認定,這一古銅礦遺址,是迄今為止中國最久遠、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銅礦遺址,是中國青銅文明的活化石。 『捌』 湖北省大冶市銅錄山銅礦 銅錄山銅礦位於湖北省黃石市大冶市境內,開采歷史悠久且規模大、品位高,是全國六大銅礦生產基地之一。礦區以銅為主,伴生有豐富的鐵、金、銀等元素。 銅錄山礦床位處揚子准地台、下揚子台褶帶大冶復式向斜南翼,陽新岩體西北端的銅錄山小岩體中,是長江中下游成礦帶鄂東南礦集區的重要銅鐵礦床,成礦區帶屬於大冶-九江Cu-Au-Fe-PbZn-(Sr-W-Mo-Sb)-硫鐵礦成礦亞帶。 1.礦區地質簡述 (1)地層 區內出露地層較為簡單,主要有三疊系下統大冶組、三疊系中下統嘉陵江組、白堊系下統大寺組和第四系。區內與成礦關系密切的為大冶組、嘉陵江組碳酸鹽岩地層。其中大冶組主要為第三至第四岩性段,在礦區內呈隱伏狀分布。嘉陵江組在礦區內分布廣泛,主要為第一至第三岩性段。 (2)構造 礦區構造由北西西向與北北東向的褶皺斷裂疊加交切而成,其中北北東向構造較為強烈。區內控制礦床的主體構造為柯家山-仙人座背斜,礦床中的礦體(群)沿背斜的兩翼及核部分布。區內斷裂主要有北西向、北北東向、北東向3組,由於受岩體侵入的影響,斷裂延伸不遠。區內破碎帶甚為發育,主要分布於接觸帶、礦體頂底板、背斜的軸部以及斷裂帶的局部。 (3)岩漿岩 礦區岩漿岩主要為陽新雜岩體西北端的銅錄山小岩體。銅錄山小岩體屬燕山期侵入岩,面積11km2,在平面上呈圓形。銅錄山小岩體內分為石英二長閃長玢岩、中粒斑狀石英二長閃長岩和中粗粒石英二長閃長岩3種岩石,相互漸變過渡。與成礦最密切的石英二長閃長玢岩集中於北半部,並向南東分支。 2.礦床特徵簡述 (1)礦體特徵 銅錄山礦床已查明主要礦體13個,沿北北東方向分布,長2100m,寬600m,面積1.2km2。個別礦體出露地表,一般隱伏於-100~600m標高,少數賦存於-600m標高以下。單個礦體一般呈似層狀、透鏡狀,產於捕虜體接觸帶和層間破碎帶中,長100~400m,厚10~60m,傾斜延伸100~700m,傾角50°~80°。大部分礦體為兩個或數個呈雁行排列的不同類型礦石組成的礦體群。以Ⅰ、Ⅲ、Ⅳ、Ⅺ號礦體為主,Ⅱ、Ⅴ、Ⅶ、Ⅻ號礦體為次,主要呈透鏡狀或似層狀賦存於石英正長閃長玢岩與大理岩的接觸帶上。礦體的分布主要受北北東、北東東向兩組構造控制而形成兩個相應方向的礦帶。北北東向礦帶由Ⅰ、Ⅱ、Ⅲ、Ⅳ、Ⅴ、Ⅵ、Ⅺ、Ⅻ號礦體組成,北東東向礦帶由Ⅹ、Ⅷ、Ⅶ、Ⅸ、ⅩⅢ號礦體組成。礦體在平面上表現為一組出露深度不等的平行脈,剖面上呈雁行式斜列,具尖滅再現現象。 (2)礦石類型及結構構造 礦區內的礦石主要為富銅、富鐵礦石,主要伴生有益組分為金、銀。礦石類型分鐵礦石、銅鐵礦石、銅礦石、銅硫礦石和鉬礦石5種。 礦石結構主要有半自形—自形粒狀結構、固溶體分解結構、膠狀再結晶結構、熔蝕交代結構、壓碎結構等。礦石中常見的主要構造類型有緻密塊狀構造、浸染狀構造、脈狀構造、角礫狀構造及粉末狀-砂狀構造。 標本名稱 矽卡岩型銅鐵礦礦石 編號 DB014-1 形成時代 燕山期 中國典型礦山大型礦石標本圖冊 本礦石標本采自礦區III號礦體。標本表面為鐵黑色,具半自形—自形粒狀結構,緻密塊狀、浸染狀構造。礦石礦物有黃銅礦、黃鐵礦、斑銅礦、輝銅礦、磁鐵礦、赤鐵礦;脈石礦物主要有方解石、白雲石、石榴子石、透輝石。銅品位為0.56%,TFe品位為35% 成因類型 矽卡岩型 產地 湖北省大冶市銅錄山銅礦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