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游記
❶ 唐代第一位寫山水游記的詩人是
文學史家喜歡將文學家分派,比如詩人,就被分成不同的派別,其中有一個被叫做山水田園詩派。被歸入這一派的詩人有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等人。其實,這一派的詩人未必個個都特別喜歡遊山玩水,與此同時,不是這一派的詩人也決非人人足不出戶。相反,屬於山水田園詩派的詩人有一些並不見得特別愛遊山玩水,而不屬於這一派的詩人,有一些卻是山水風景的狂熱愛好者。
王維應該說是比較喜歡欣賞山水田園景緻的,但是,他對於游歷名山大川似乎並沒有特別的興趣。王維的興趣偏於安靜,關心景色的情調與意蘊,對於那些名聲顯赫的山水,他沒有什麼好奇心。自從得到宋之問的輞川別業之後,他喜歡邀請裴迪等若干詩友,流連其間,詩歌唱和。別業中的景點,華子岡、欹湖、竹里館、柳浪、茱萸沜、辛夷塢等等,都曾被寫入詩篇。王維早年也曾經奉派出使塞上,寫出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的名句。但是,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長安的半官半隱中度過的,輞川別業是他的主要遊玩之地。
孟浩然一生都在求官與歸隱之間徘徊,壯年時期曾漫遊吳越,所到過的山水名勝比王維肯定要多得多。他的筆下,也留下了一些描寫他游歷過的山水勝景的作品。孟浩然可能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詩人中專門游歷山水最多的詩人。
韋應物、柳宗元跟山水田園結緣,都與他們的仕途經歷有關,他們都曾在地方上擔任刺史一類的官職。韋應物曾經擔任滁州(今天安徽省滁縣)、江州(今天江西省九江市)、蘇州(在今天江蘇省)等地刺史,因而寫過《滁州西澗》等著名山水詩篇。柳宗元在參加王叔文改革遭到失敗之後,先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之後改為柳州刺史。因此,他的詩文里描寫了一些永州、柳州一帶的山水景緻。很可能,論性情,韋應物、柳宗元都是對山水沒有特別愛好的人。
唐代當然有特別愛好山水的詩人,而且為數不少。根據我們的一時搜檢,簡單羅列如下:
宋之問,虢州弘農(今天河南省靈寶縣)或者汾州(今天山西省汾陽縣)人,曾經因為諂附張易之,被貶為瀧州(今天廣東省羅定縣)參軍,到過嶺南地區。後來又因罪被貶為越州(今天浙江省紹興市)長史。再後來,又被流放到欽州(今天廣西欽縣),在那裡被勒令自殺。可見,這位人品低下的詩人一生到過的地方著實不少。嶺南地區不是他願意去的地方,他也不像宋代的蘇軾那樣能夠隨遇而安,遍游嶺南山水。不過,史書記載,宋之問在越州期間,卻是曾經登山臨水、飲酒賦詩的。《新唐書》本傳記載,他曾「窮歷剡溪山,置酒賦詩」。剡溪在今天浙江省嵊州市,即曹娥江上游,那一帶曾經是一些東晉名士的活動場所。
李端,趙州(今天河北省趙縣)人,進士及第,做了一陣子京官之後,因為身體有病辭去官職,一度居住於終南山草堂寺。後來出任杭州司馬,曾經在虎丘山下買了一些田地,經營庄園。據說,後來李端又曾移家衡山,自號「衡山幽人」。其間,「彈琴讀《易》,登高望遠,神意泊然」。
張謂,河內(今天河南省泌陽縣)人,十分喜歡欣賞湖山景色,其《湖上對酒行》詩雲:「夜坐不厭湖上月,晝行不厭湖上山。眼前一尊又長滿,心中萬事如等閑。」
姚系,河中(今天山西省永濟縣)人,韋應物同時詩人,「好游名山」,「與林棲谷隱之士往還酬酢,興趣超然」(《唐才子傳》卷五)。
殷堯藩,秀州(今天浙江省嘉興市)人,他一生到過不少地方,足跡所至,包括了今天陝西、山西、湖北、湖南、江西、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唐才子傳》卷第六說他「耽丘壑之趣」,據說他自己曾講過這樣一番話:「吾一日不見山水,與俗人談,便覺胸次塵土堆積,急呼濁醪澆之,聊解穢耳。」
張祜,大約出生於姑蘇(今天江蘇省蘇州市),多種文獻記載,這位晚唐著名詩人十分喜愛山水風景,喜歡游覽寺廟,而且每到一處,往往即興題詩。杭州的靈隱、天竺,蘇州的靈岩、楞伽,常州的惠山、善卷,潤州(鎮江)的甘露、招隱,他都曾留下過詩篇。詩人李涉在岳陽曾經贈詩給他,詩曰:「岳陽西南湖上寺,水閣松房遍文字。新釘張生一首詩,自余吟著皆無味。」可見,張祜的題詠詩歌是受到同時代詩人的好評的。為了更加直觀地了解一下他的題詠詩,隨便舉幾個例子。《萬道人禪房》有兩句雲:「殘陽過遠水,落葉滿疏鍾。」《題金山寺》有兩句雲:「寺影中流見,鍾聲兩岸聞。」《題孤山寺》有這樣四句:「不雨山長潤,無風水自陰。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花深。」
陳陶,劍浦(今天福建省漳州市)人,屢次落第之後,不求進達,「恣游名山,自稱『三教布衣』。」
從詩人們保存至今的詩集中看,唐代詩人中曾經游覽過各地名山大川的數量就更大了。比如,偉大詩人李白、杜甫,雖然不曾有文獻專門強調他們的喜歡山水,也沒有被文學史家歸入山水田園詩派。但實際上,他們游歷過的名山大川之數量,是一般山水田園詩派的詩人們所望塵莫及的;他們描寫山水的詩歌作品,不但數量不比那些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少,質量也不比他們差。
李白曾宣言,「一生好入名山游,五嶽尋仙不辭遠」,為了尋仙學道,為了欣賞山水風景,他不辭路途遙遠,不懼山嶺崇峻。在家鄉四川,他到過成都,游覽過峨眉山;離開家鄉,乘船東出,到了湖北,他以安陸為中心,除了漫遊湖北各地之外,他到過洛陽、山東東部、吳越一帶,泰山、、南京、各處吳越名勝,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離開長安之後,又進入了以梁園、東魯為中心的漫遊時期,足跡遍及今天的山東、河北、安徽,真是屐痕處處;安史之亂爆發,先後避居剡中、廬山;因為參加永王李璘幕府被定為叛亂,又遭流放夜郎的懲罰,半路遇赦,沿江東下,最後定居於安徽當塗。性情加上坎坷的命運,李白幾乎成了一個旅行家。
杜甫早年游覽過今天的江蘇、浙江,在山東、河北一帶兩次漫遊,前後歷八九年;求官期間,主要在長安一帶活動;為官期間,曾往來於今天的甘肅天水、陝西西安、河南洛陽之間;辭官之後,在甘肅作短暫停留之後,攜家帶口翻越秦嶺、大巴山,到了四川成都,定居成都的四五年裡,往來於川東北的梓州、綿州、閬中一帶,到過劍門、青城山等地;乘船離開成都之後,沿江東下,在今天的奉節居住過兩年,沿途不少城鎮都曾逗留過;最後到了湖北、湖南一帶。可以說,杜甫到過小半個中國,用宋人王安石的話說,杜甫是「餓走半九州」。論名山,五嶽杜甫到過並且留下詩篇的有三座,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論大川,黃河、長江、湘江,杜甫都到過,其中,長江更是曾經長距離、長時間舉家乘船旅行過。贊同12| 評論
❷ 長江三峽游記如何寫
去長江三峽旅遊一次就有的寫了
❸ 十一三峽游
簡介
中國長江上游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合稱,簡稱三峽。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縣南津關,長204公里。自白帝城至黛溪稱瞿塘峽,巫山至巴東官渡口稱巫峽,秭歸的香溪至南津關稱西陵峽。兩岸山峰海拔1,000∼1,500公尺,峭崖壁立,江面緊束,最窄處只有100公尺左右。水道曲折多險灘,舟行峽中,有「石出疑無路,雲升別有天」的境界。三峽江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有修築高壩的地質地貌條件。峽谷東口建有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
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全長192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港面狹窄曲折,港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三峽地跨兩省。兩岸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風光奇絕,兩岸陡峭連綿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狹處有100米左右;隨著規模巨大的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 三峽旅遊區優美景區眾多,其中最著名的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雲陽張飛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宏偉的三峽工程,大寧河小三峽等。 游三峽有三條路線可選:1、從重慶順江而下快節奏地觀賞三峽的奇特風光;2、從上海、南京、武漢逆流而上游覽長江沿途美景;3、從三峽的東口宜昌出發飽覽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風光。長江三峽,無限風光。瞿塘峽的雄偉,巫峽的秀麗,西陵峽的險峻,還有三段峽谷中的大寧河、香溪、神農溪的神奇與古樸,使這馳名世界的山水畫廊氣象萬千——這里的群峰,重岩疊嶂,峭壁對峙,煙籠霧鎖;這里的江水,洶涌奔騰,驚濤拍岸,百折不回;這里的奇石,嶙峋崢嶸,千姿百態,似人若物;這里的溶洞,奇形怪狀,空曠深邃,神秘莫測……三峽的一山 一水,一景一物,無不如詩如畫,並伴隨著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動人的傳說,令人心馳神往。
長江三峽,地靈人傑。這里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奇光異彩;這里,孕育了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劉禹錫、范成大、歐陽修、蘇軾、陸游等詩聖文豪的足跡,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詩章;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馳騁用武之地;這里還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跡,白帝城、黃陵廟、南津關……它們同這里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
三峽是渝鄂兩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主要居住著漢族和土家族,他們都有許多獨特的風俗和習慣。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的龍舟賽,是楚鄉人民為表達對屈原的崇敬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巴東的背婁世界、土家人的獨特婚俗、還有那被稱為魚類之冠神態威武的國寶---中華鱘。 1982年,三峽以其舉世聞名的秀麗風光和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夔門位於瞿長峽
三峽的自然形成
最近,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南大學教授袁道先領銜的「長江三峽河谷發育與環境演變研究」課題組經過4年研究,近日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建立了完整的三峽地區長江階地年代序列,並認定長江三峽形成於200萬年前。
研究指出,長江東流是由於青藏高原的抬升,三峽河段的貫通是長江演化歷史中的一個重大地質事件。
該課題的研究重點是三峽地區的地貌演化和特殊的堆積物「江北礫岩」的成因。在大量的野外考察的基礎上,課題組對大批實驗樣品進行了孢粉、重礦組合、磁化率等測試,應用地質學、地理學、年代學等測試,並綜合應用地質學等多種理論與方法對該地區的河谷地貌、各種堆積物進行研究,初步明確了三峽地區層狀地貌面的分布、特徵、年代和「江北礫岩」的成因及環境意義,也由此首次建立了完整的三峽地區長江階地年代序列。
下一步,課題組將採用更高級別的實驗工具進行研究,預計2009年對長江三峽形成年份進行精確定年。
文學中的三峽
《三峽》文言文
酈道元
酈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長,北魏范陽(今河北省涿縣)人。出生於官宦世家.他的父親酈范年少有為,在太武帝時期,給事東宮,後來以他優秀的戰略眼光成為了一個優秀的軍師,曾經做過平東將軍和青州刺史。酈道元也先後在平城(北魏首都,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陽(公元493年北魏首都南遷到這里)擔任過騎都尉,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將等中央官史,並且多次出任地方官,做過冀州(今河北省冀縣)長史,魯陽郡(今河南省魯山縣)太守,東荊州(今河南省唐河縣)刺史,河南(今洛陽)尹等職務。
酈道元前半生,北魏正是鼎盛時期,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統一北方之後,經過獻文,文成等諸多帝王的勵精圖治,至後來的北魏孝文帝的積極改革,北魏國力日漸強盛。酈道元也跟隨孝文帝等人致力於統一大願的實現。然而,在孝文帝死後,北魏從500年開始,國內矛盾又開始高漲起來,逐漸走下坡路,至527年,六鎮叛亂,四方叛亂揭竿而起。在國家正值多事之秋的時候,酈道元慷慨殉國。長空孤雁鳴,秦山鳥悲歌,在流星閃過之時,一代英豪就此隕落。
酈道元在做官期間,「執法清刻」,「素有嚴猛之稱」。頗遭豪強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酈道元在奉命赴任關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蕭寶夤受汝南王元悅慫恿派人把酈道一行圍困在陰盤驛亭(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亭在岡上,沒有水吃,鑿井十幾丈,仍不得水,最後力盡,和他的弟弟道峻以及兩個兒子一同被殺害。
酈道元從少年時代起就愛好游覽。他跟隨父親在青州時候,曾經和友人游遍山東。做官以後,到過許多地方,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游覽當地名勝古跡,留心勘察水流地勢,探溯源頭,並且在餘暇時間閱讀了大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漸積累了豐富的地理學知識。他一生對我國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調查、考證和研究工作,並且撰寫了地理巨著——《水經注》,為我國古代的地理科學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水經》一書寫於三國時期,是一部專門研究河流水道的書籍,共記述全國主要河流一百三十七條。原文一萬多字,文字相當簡略,沒有把水道的來龍去脈和詳細情況說清楚。酈道元認為,應該在對現有地理情況的考察的基礎上,印證古籍,然後把經常變化的地理面貌盡量詳細、准確地記載下來。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酈道元決心為《水經》作注。
酈道元在給《水經》作注過程中,十分注重實地考察和調查研究,同時 還博覽了大量前人著作,查看了不少精詳細的地圖。據統計,酈道元寫《水經注》一共參閱了四百三十七種書籍。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酈道元終於完成了他的《水經注》這一名著。《水經注》共四十卷(原書宋朝已佚五卷,今本仍作四十卷,是經後人改編而成的),三十多萬字,是當時一部空前的地理學巨著。它名義上是注釋《水經》,實際上是在《水經》基礎上的再創作。全書記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條河流,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條,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內容比《水經》原著要豐富得多。
《水經注》在寫作體例上,不同於《禹貢》和《漢書·地理志》。它以水道為綱,詳細記述各地的地理概況,開創了古代綜合地理著作的一種新形式。《水經注》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從地域上講,酈道元雖然生活在南北朝對峙時期,但是他並沒有把眼光僅限於北魏所統治的一隅,而是抓住河流水道這一自然現象,對全國地理情況作了詳細記載。不僅是這樣,書中還談到了一些外國河流,說明作者對於國外地理也是注意的。從內容上講,書中不僅詳述了每條河流的水文情況,而且把每條河流流域內的其他自然現象如地質、地貌、地壤、氣候、物產民俗、城邑興衰、歷史古跡以及神話傳說等綜合起來,做了全面描述。因此《水經注》是六世紀前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述。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水經注》不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游記。酈道元以飽滿的熱情,渾厚的文筆,精美的語言,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祖國的壯麗山川,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熱愛和贊美。酈道元一生著述很多,除《水經注》外,還有《本志》十三篇以及《七聘》等著作,但是,流傳下來只有《水經注》一種。
酈道元(466或472—527),少年時代就喜愛游覽。後來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歷,每到一地除參觀名勝古跡外,還用心勘察水流地勢,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氣候,人民的生產生活,地域的變遷等。他發現古代的地理書——《水經》,雖然對大小河流的來龍去脈缺乏准確記載,但由於時代更替,城邑興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稱也變了,但書上卻未加以補充和說明。酈道元於是親自給《水經》作注。
為了寫《水經注》,他閱讀有關書籍達400多種,查閱了所有地圖,研究了大量文物資料,還親自到實地考察,核實書上的記載。《水經》原來記載的大小河流有137條,1萬多字,經過酈道元注釋以後,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條,共30多萬字,比原著增加20倍。書中記述了各條河流的發源與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狀況,以及火山、溫泉、水利工程等。這部書文字優美生動,也可以說是一部文學著作。由於《水經注》在中國科學文化發展史上的巨大價值,歷代許多學者專門對它進行研究,形成一門「酈學」。
酈道元,字善長,我國古代的地理學家,散文家,初襲爵永寧侯,例降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執法清刻,自太傅掾引為書侍御史。彪為僕射李沖所奏,道元以屬官坐免。景明中,為冀州鎮東府長史。刺史於勁,順皇後父也。西討關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為政嚴酷,吏人畏之,奸盜逃於他境。後試守魯陽郡,道元表立黌序,崇勸學教。詔曰:「魯陽本以蠻人,不立大學。今可聽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道元在郡,山蠻伏其威名,不敢為寇。延昌中,為東荊州刺史,威猛為政,如在冀州。蠻人指闕訟其刻峻,請前刺史寇祖禮。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還京,二人並坐免官。
後為河南尹。明帝以沃野、懷朔、薄骨律、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御夷諸鎮並改為州,其郡、縣、戍名,令准古城邑。詔道元持節兼黃門侍郎,馳驛與大都督李崇籌宜置立,裁減去留。會諸鎮叛,不果而還。
孝昌初,梁遣將攻揚州,刺史元法僧又於彭城反叛。詔道元持節,兼侍中、攝行台尚書,節度諸軍,依僕射李平故事。梁軍至渦陽,敗退。道元追討,多有斬獲。
後除御史中尉。道元素有嚴猛之稱,權豪始頗憚之。而不能有所糾正,聲望更損。司州牧、汝南王悅嬖近左右丘念,常與卧起。及選州官,多由於念。念常匿悅第,時還其家,道元密訪知,收念付獄。悅啟靈太後,請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盡其命,因以劾悅。
時雍州刺史蕭寶反狀稍露,侍中、城陽王徽素忌道元,因諷朝廷,遣為關右大使。寶慮道元圖己,遣其行台郎中郭子帙圍道元於陰盤驛亭。亭在岡上,常食岡下之井。既被圍,穿井十餘丈不得水。水盡力屈,賊遂逾牆而入。道元與其弟道(闕)二子俱被害。道元目叱賊,厲聲而死。寶猶遣斂其父子,殯於長安城東。事平,喪還,贈吏部尚書、冀州刺史、安定縣男。
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為《七聘》及諸文皆行於世。然兄弟不能篤睦,又多嫌忌,時論薄之。
三峽電站
三峽工程右岸電站20號機組日前正式投產,安裝施工單位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將其移交三峽電廠運行管理,這是三峽電站正式投產的第20台巨型機組。至此,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1410萬千瓦,水電裝機規模躍居世界第一。
20號機組也是三峽右岸電站第6台投產發電的70萬千瓦機組。此前,三峽電站已投產巨型機組19台,其中左岸14台,加上三峽電源電站已投產的裝機容量為5萬千瓦的小機組2台,三峽工程已投產裝機容量達到1410萬千瓦,高於巴西伊泰普電站126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
三峽工程共計劃安裝32台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這是當今世界最大規模的水電機組。截至12月20日,三峽電站已累計發電突破2060億千瓦時。
三峽工程
三峽工程全稱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整個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壩,泄水閘,一座堤後式水電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閘和一架升船機。三峽工程建築由大壩、水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築物三大部分組成。大壩壩頂總長3035米,壩高185米,水電站左岸設14台,右岸12台,共表機26台,前排容量為70萬千瓦的小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時,年發電量847億千瓦時。通航建築物位於左岸,永久通航建築物為雙線五包連續級船閘及早線一級垂直升船機。
三峽工程分三期,總工期18年。一期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備工程外,主要進行一期圍堰填築,導流明渠開挖。修築混凝土縱向圍堰,以及修建左岸臨時船閘(120米高),並開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閘、升爬機及左岸部分石壩段的施工。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務是修築二期圍堰,左岸大壩的電站設施建設及機組安裝,同時繼續進行並完成永久特級船閘,升船機的施工。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進行的右岸大壩和電站的施工,並繼續完成全部機組安裝。屆時,三峽水庫將是一座長遠600公里,最寬處達2000米,面積達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靜的峽谷型水庫。
三峽工程建造費用
長江三峽工程計劃修建時間為17年。李永安說,按照1993年5月的價格水平,三峽工程的靜態投資需要900.9億元;考慮17年的建設期中物價上漲、貸款利息等各種因素,預計工程動態投資需要2039億元。從目前工程資金使用的狀況來看,到工程最終完工時,動態投資只需要1800億元就可完成,工程總造價可比原來預計少花約200億元。之所以少花這么多資金,主要得益於近年國家的宏觀調控。以價差為例,當初進行動態投資測算時,預測物價漲幅比較高。而近年來由於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作用,物價實際漲幅比預測漲幅相對要低,僅這一塊就使三峽工程投資少用了140億元。在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下,銀行的貸款利率也比當初測算時下調很多,這一項也省下了60億元左右。
1800億元是否僅指三峽工程建設本身?包括哪些項目?李永安說,1800億元是指用於三峽建設所需的各項費用,包括修建公路。搬遷移民、環境治理等等。換句話說,三峽總造價包括用於移民及環境治理的費用在內,僅相當於18架太空梭。
李永安:2003年至今領軍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現任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高級經濟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三峽沿途景點
一、豐都:豐都鬼城、豐都雪玉洞
二、忠縣:石寶寨
三、萬州:市場、雜技、青龍瀑布
四、雲陽:張飛廟
五、奉節:白帝城
六、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大昌古鎮
七、巴東:神農溪
八、秭歸:三峽大壩、屈原祠、香溪、古黃陵廟、九畹溪
山水畫廊
長江三峽由瞿塘峽雄、巫峽秀、西陵險,共同構成了一幅壯觀瑰麗的畫卷。
瞿塘峽山勢雄峻,上懸下陡,如斧削而成,其中夔門山勢尤為雄奇,堪稱天下雄關,因而有「夔門天下雄」之稱。有詩稱之「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江水至此,水急濤吼,蔚為大觀。清代詩人何明禮有一首詩寫得至為貼切:「夔門通一線,怪石插流橫。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
巫峽幽深奇秀,兩岸峰巒挺秀,山色如黛;古樹青藤,繁生於岩間;飛瀑泫泉,懸瀉於峭壁。峽中九曲回腸,船行其間,頗有「曲水通幽」之感。巫峽最享盛名的是巫山十二峰,其中,又以神女峰最富魅力,她聳立江邊,宛若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國畫。有唐代詩人元稹之詩為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西陵峽灘多水急,其中的泄灘、青灘、崆嶺灘,為著名的三大險灘。
沿江古文化
考古發掘表明,長江三峽巫山地區文化積淀相當豐厚,有史可考的文化遺址遍布長江和大寧河兩岸,多達一百七十餘處。這些文物遺址中,最具特色的是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大溪文化遺址、魏家梁子遺址和大寧河岸雙堰塘遺址商周遺址。其中,雙堰塘遺址面積近十萬平方米,曾出土過三羊獸形銅尊、編鍾石磬和石范。專家分析這一帶, 可能是古代巴人活動的中心地域之一,還可能是「巴墟」的所在地。
巫山文化遺址中,最令人震驚的是在長江南岸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發現二百萬年前人類化石,此外,新石器時代晚期魏家梁子文化的發現,又使巫山成為研究三峽歷史的重點地區。在長江與大寧河兩岸的巫山境內,還發現的幾處大型古代城址,為研究古代三峽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進步提供了難得的證據。有「袖珍古城」之稱的大昌古鎮,小巧玲瓏,民居保存良好。
秭歸是楚文化發源地之一,位於秭歸的屈原紀念館內珍藏有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歷史文物六百餘件,是研究楚文化的重要依據;位於涪陵縣的小田溪戰國土坑墓葬群,出土了眾多文物,其中銅器最為精美。
懸棺和棧道
在瞿塘峽北岸一處黃褐色懸崖上,有幾個豎立的洞穴,約寬半公尺,從前裡面置有長方形的東西,從遠處看去,形狀象風箱,所以被稱為風箱峽。那些風箱是戰國時代遺留的懸棺,共發現九副,棺中有青銅劍和人骨,現在懸棺已墜毀,洞穴仍存。南岸粉壁崖上多古人題詠石刻,篆隸楷行,造詣各殊,刻藝精湛。
古棧道遺跡是岩壁上依次排列的無數石孔,石孔一般距水面30米左右,深約一尺,孔距在四至六尺之間,多數地段為上下兩排。古時,在石孔上插入根六寸木棍,然後在木棍之間鋪上木板,這就是大寧河的棧道。人們就在木板上行走並運送物資。對遊人來說,懸棺和棧道都是帶有神奇色彩,遊人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對「棧道之迷」作出解釋。
長江游輪
說到游輪,大多數人會立刻聯想到那精緻的艙房、奢華的舞會、迎風破浪的雄姿。乘坐豪華游輪是最奢侈、最享受的旅行方式之一,遊客在船上可以盡情吃喝玩樂,或享受水天一色簇擁的悠閑時光,船上還會舉辦花樣百出的各種活動,讓旅途再也不是枯燥無聊。游輪停靠的地點也都是風景名勝,安排遊客上岸游覽,遊客既不需帶著行李一路奔波,也不用為三天兩頭換旅館而困擾。
在長江上同樣有著「長江1號」,「長江天使」,「藍鯨」,「維多利亞」"世紀之星""長江探索"等著名的豪華游輪,它們就像是航行在江上的五星級度假飯店,包括餐廳、咖啡廳、酒吧、迪斯科、夜總會、影院、圖書館、游泳池、三溫暖、購物商店、健身房等設施一應俱全。只要你願意,每分每秒都過得多姿多彩! 最重要的是,乘坐游輪,千萬不要一直縮在房間里,那樣你可會錯過游輪旅行最具特色的部分。
慢慢參考撒.....
❹ 三峽游記1篇~
七月十二日下午,我們循古時地方官員接聖旨的地方----朝天門九號碼頭登上天府號遊艇,37度的氣溫和歌樂山後遺的煩悶內熱,使我頗感疲憊,一頭扎進冷氣艙房後,竟然有出門的恐懼感,重慶,真是練鋼爐旁的地方,不過重慶有一個微妙的現象,就是它比廣西的桂林有更多絕對值意義上的美女,包括身材和皮膚,大自然不但給重慶的女性予客觀美的全部,同時也逼迫她們在主觀上選擇性感美。
隨著一聲啟航的汽笛,姿色頗佳的重慶導游挺胸昂首,藉助節奏性起伏的胸廓,亮開嗓門說:「長江!源自海拔6621米的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是一條母親河!」「母親河?!」我嘀咕了一聲,旁人逗我說「算是二奶吧!」嘖!誰是草頭誰是接枝,看來我真還得去一趟黃河了。
實際上,長江三峽是長江中最為壯觀的一段,如果說大自然能夠塑造出天仙般重慶的美女,那麼大自然作為三峽的能工巧匠也就不足為奇了,加上人民的勞耕和創作以及歷代名人的點綴,為我們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提供了一個人文平台。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相傳戰國時劉備託孤的地方,一代英雄從此埋下阿斗悲劇的伏筆),東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公里,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
豐都鬼城是游三峽必經景點之一。相傳漢代兩位道士陰長生和王方平在此修道升天,後人從時間和空間上將兩位道士搓合成「陰王」,即陰間之王,於是豐都自然成了陰曹地府所在,豐都主要由平都山、天堂山和雙桂山三座山脈構成,名氣較大的是平都山,主要是一些真跡所在,北宋蘇東坡游覽豐都時寫下「平都天下古名山」詩名,平都山遂改稱「名山」。從重慶到豐都,已經是七月十三日的凌晨,我們只准備游覽其中的兩個景點,一個是人造的亞微觀陰曹地府全景,另一個就是顯示真跡的名山。順著即將被淹沒的豐都鬼城舊街,抬頭望去,可見幾乎是頂天立地的天堂山巨幅鬼王白色雕像,創意是上托冥界喜怒哀樂、下壓在世作惡之徒,懲惡揚善矣!實際上,最初的感覺並沒有如創作者所期望的那樣,因為我們實在沒有陰間那種虛擬殘酷的恐懼感,陽間,太多的惡者仍在消遙,不少善者卻被視為弱智,陰曹地府的假想真能滌盪我們的靈魂嗎?!當你游完「陰曹地府」和名山上的真跡,你會發現鬼文化實際上是反映了這樣一種願望,就是人死後無一例外的要到豐都來報到,然後由陰王領導下的諸位判官來審判,如果在世時作惡多端,將被判入地獄,受盡冷兵器時代的各種酷刑,在無盡的折磨中痛吟,善者則升天,在鶯歌燕舞中繼續享受天年。給人的印象是這種人性化安排的陰間是一處沒有腐敗的凈土。不過當你從名山上的天子殿出來後,善惡的敲門磚還是無時無刻在叩擊著那扇陽間的心菲,除非你把剛才看到的一切拋之腦後,否則在酷熱的鬼城中還是要沁出一絲冷汗的。
遊艇繼續向東駛去,目送豐都鬼城離我遠去,眨一眨眼,確認我仍在陽間,善惡看來還是給我們留下足夠的選擇空間的。不久,在前方,望見臨江北岸聳立著一塊孤石,在翠綠的莽林中隱約可見鑲嵌其中的檐陵廟宇,這就是忠縣的石寶寨,相傳女蝸補天時一不小心掉下一塊七彩石,於是成就了當今的石寶寨。其實,華夏文化薰陶下的勞苦匠人,才是創造這些神話的真正主人。石寶寨,明萬曆年始建,清康熙至同治年多次擴建維修,才形成今天的明珠般超理論古建築群,它主要由暗喻九層天的九層「梯雲直上」木質穿斗木石相銜結構的依崖而建的樓閣構成,歷盡人世間滄桑仍然固如鐵鋼,湛稱長江明珠實至名歸。可惜的是船至奉節白帝城時夜幕降臨,整個瞿塘峽在黑暗中渡過,於是瞿塘峽也就與腦震盪的人生記憶空白期一樣,留下了不少的遺憾。
七月十四日,一輪紅日在船頭東升,霞光嵌入碧波盪漾的江水中,讓人虛幻出一幅金碧輝煌的江河晨景,在這樣令人如痴如醉的背景中,我們依稀看到了晨曦中新舊對照的巫山縣城,時代的發展我們幾乎可以在這里找到一個臨界點,這種捕捉時代的機會在人的一生中恐怕是非常難得的。更讓人婉惜的是,有時機會到了身邊你卻在無意中讓它逝去。到巫縣,其實主要是游小三峽,巫縣的時代痕跡只是個人的靈感捕捉,機會在這里會被解讀為多種內涵是可以理解的。小三峽是由長江在巫縣的一分支脈流大寧河構成的,被人為的分為龍門峽、巴霧峽和滴翠峽故稱小三峽,小三峽與其它山水旅遊景點一樣,按照我們的意願安排,將兩岸峽壁上的天然洞石,意化為各種各樣的傳說,逗出遊人的各種主觀慾望,求得一時的平衡,其實這也可以說是生命抑或生活的精彩。在游小三峽中,我一直在想,我又能尋得什麼平衡嗎?說來也巧得很,時空如此湮茫,竟然能演繹出天各一方的兩個人在某個經緯度處相遇,大自然是無意的,但人間卻要賦予概率般珍惜的情感,首先這應被視為幸運的平衡。小遊艇上坐位的旁邊,有一位來自武漢旅遊團的年輕MM,矜持中也擋不住青春的活潑,我的思緒凝滯在那毫無生命可言的峽壁上,我身旁的這位MM卻與她的團友姐妹們以各種語符「猴子!」「悟空!」「MONKEY!」呼喚著峻嶺叢林中的生命,我突然醒來,我意識到應該與青春展開對話,機不可失,於是,我與這位MM交換了信息,她說她第一次乘舟游戈,激動的心情洋溢,雖然是一些簡單的信息,但我卻真切感受到曾經擁有的那段遙遠而美好的青春時光,我想,這一定就是我正在尋覓的青春平衡吧?!我終於從峽壁上自古留下的棧道痕跡上,解讀出創造如此奇跡的靈性的青春,這就是留給秋天的印記啊!小三峽的古棧道綿延四百多公里,是中國最長的古棧道遺跡,它伴隨著我對青春的思考,成為我游小三峽刻骨銘心的記憶。
午後,我們仍順江東下,欣賞巫峽兩岸的峭壁風光。過了巴東縣城,江面突然收窄,可見急流暗涌,江北的屈原故里、昭君故里一一徐徐而過,將近峽窄出口處,導游說,從前有一艘德國艦艇,逆流而上,想通過這個峽口,結果沒有成功艇沉人亡,可以想像灘之險流之急呀!我站在船頭的桅桿處,自然而然浮想到泰坦尼克,世間還是有某種東西會讓一個人去思考怕這個字的。遊艇駛出峽口,江面豁然開闊,遠處,新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象一龍巨龍橫卧在寬闊的江面上,它擊碎了此上所有東下的狂流,企圖與大自然的山水共舞共存,在這里你完全能夠感受到人類的發展是如此宏觀,從這個角度,我們又如何擺正怕字的位置呢?此時此刻,我的思潮隨著滾滾東逝的江水,真有淘盡無數英雄的狂妄感慨!
❺ 求有關於山水游記的文言文短文,有翻譯和注釋
小石潭記 原文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編輯本段]注釋 1從:自,由 。 2.小丘:在小石潭東面。 3.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4.篁(huáng)竹:竹林。 5.如鳴佩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環相碰發出的聲音。佩與環都是系在腰上的玉質裝飾品。鳴:發出聲音。(倒裝句:賓語前置) 6.樂:意動用法,單字翻對……感到樂,句中則譯為感到快樂。 7.取:這里指開辟。 8.下:(名詞作狀語)向下,往下。 9.見:看見 10.水尤清冽 泉水格外清涼。尤:格外。冽:涼 11.全石以為底:(小石潭)以整塊石頭為底。以為:把……作為(此句為倒裝句「以全石為底」)。為:作為 12.近岸:靠近岸的地方。近,靠近。 岸,岸邊. 13.卷石底以出:石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卷,彎曲 14.為坻(chí),為嶼(yǔ),為嵁(kān),為岩:成為坻、嶼、嵁、岩等各種不同的形狀。坻:水中高地。嶼:小島。嵁:不平的岩石。岩:磐石。 15.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cēn cī)披拂:青翠的樹,翠綠的藤蔓,遮掩搖擺,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16.可百許頭:大約有一百來條。可:大約。許:用在數詞後表示約數,相當於同樣用法的「來」。 17.皆若空游無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都沒有(好像水都沒有)。 18.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照在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向下。布:照映,分布。澈:通假字,現在寫作「徹」。 19.佁然不動:(魚影)靜止地一動不動。佁(yǐ)然,獃獃的樣子。 20.俶爾遠逝: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了。俶(chù)爾,忽然。 21.往來翕忽:來來往往輕快敏捷。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 2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看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斗:像北斗星那樣(名詞作狀語);蛇:像蛇那樣(名詞作狀語)。 23.犬牙差互:(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犬牙:像狗的牙齒那樣。差:交錯。 24.不可知:不能夠知道。 25.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qiǎo chuàng)幽邃:四面都是翠竹,綠樹環繞。寂靜寥落,空無一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悄愴,憂傷的樣子。邃,深。凄:(使動用法)使……感到凄涼。寒:(使動用法)使……感到寒透。 26.以其境過清:因為它的環境過於凄清。以,因為。清:凄清。 27.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不可以長時間停留,於是題完字便離開了。 居:停留。之:代游小石潭這件事。去:離開。 28.吳武陵:信州(今重慶奉節一帶)人,唐憲宗元和初進士,因罪貶官永州,與作者友善。 29.龔古:作者朋友。 30.宗玄:作者的堂弟 31.隸而從者:跟著同去的。 隸:跟隨。而:表並列。 從:跟隨,動詞。 32.小生:年輕人。生,長輩對晚輩的稱呼。 33.伐:砍 34.道:小路 35.尤:格外 36.清:清澈 37.洌: 清澈 38.以:而 39.為:成為 40.卷:彎曲 41.以:因此 42.為:成為 43.翠蔓:翠綠的藤蔓 44.差:不齊 45.下:到 46.澈:澄澈 47.樂:玩樂 48.西南:向西南 49.明滅:時隱時現 50.可:大約 51.環:環繞 52.寂寥:靜悄悄的樣子 [編輯本段]譯文 從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來步,隔著竹林,聽到水聲,好像玉佩玉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我的心裡對此感到高興。砍倒竹子,開辟道路,向下走看見一個小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成為水中高地,成為小島嶼,成為不平的岩石,成為小石壘,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有一百來條魚,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 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有時獃獃地一動也不動;有時卻忽然向遠處游去。往來輕快敏捷的樣子,好像在與遊人相互嬉戲。 向水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前行那樣蜿蜒,時隱時現。兩岸的地勢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不能知道它的源頭。 我們坐在水潭旁邊,四面有竹子和樹木圍繞,寂靜空寥,沒有一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氣息。因為這里的環境過於凄清,不能長久地停留,於是我記下當時的情景就離開了。 同游的人,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一起去的有姓崔的兩兄弟,一個恕己,另一個奉壹。
❻ 求成都到重慶奉節白帝城的路線本人想去耍一次,自助游費用大概多少
你可以在巫山坐汽車到奉節 票價30元左右 到奉節以後可以做計程車到景區回大概20元左右每人答 打表多少就不知道了 也可以坐公交 有直達 在汽車站就可以坐
然後就是白帝城門票:門票:(旺季)120元(淡季)80元 ,索道費:20元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❼ 酈道元的《三峽》 根據課文 用自己的話描寫下三峽的風景 (不是單純的翻譯)
在三峽七百里(抄現譯)當襲中,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疊的懸崖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就不能看見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不能看見月亮。
在夏天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時候,順流下行和逆流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絕了,不能通行。如果遇到皇帝有命令需要緊急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中間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也不如船行的快呀。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時候,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深潭,迴旋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長著姿態怪異的柏樹,懸泉和瀑布在那裡飛流沖盪。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橫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結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清涼和寂靜,常有在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接連不斷,凄涼怪異,空曠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的漁歌唱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❽ 求一篇宜昌的游記
湖北 宜昌
坐了三十多個小時的火車,我們從北京來到了湖北省宜昌市。宜昌古稱夷陵,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水至此二夷,山至此而陵』。這里是楚文化的發祥地,這里是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和漢代名妃王昭君的故鄉,這里又是三峽東口,『逆流直達巴蜀,順流暢達寧滬,』乃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宜昌有很多名勝古跡,如:屈原祠、昭君村等,有很多三國時期的遺址,如;:長板坡、麥城等。如今,更為出名的則是葛州壩和三峽工程。
葛州壩
簡單安排完食宿後,我們抓緊時間乘坐九路公共汽車來到了舉世聞名的長江葛州壩,這里是長江三峽的出口,距西陵峽口南津關僅2,3公里。一下汽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凌亂,陳舊的景象,只在大壩的入口處有兩個似乎是管理人員,也許是中午的關系,四周冷冷清清,一切顯的那麼蕭條,沒有絢麗多彩的景象,更沒有熙熙攘攘的遊人,只有大壩上黑灰色的鋼鐵拄架屹立在寬闊的長江江面上,向人們講述著葛州壩獻給人類,造福人民的豐功偉紀。
1981年1月,萬世長流的長江,經歷春夏秋冬,古往今來的長江被攔腰截斷,一舉告捷。葛州壩水利樞紐工程向人們展現出十分壯麗的圖景:長江穿過三峽流到這里,江面由300米擴展到2200米,江水被江中的 葛州壩和西壩兩個小島分為三股,分別稱為大江、二江、三江。整個大壩全長2561米,壩頂高達70米。水利樞紐工程主要由船閘、發電廠、泄水閘、沖沙閘等組成。來到大壩前確實為這歷時十年的巨大,宏偉的工程而贊嘆。
葛州壩工程的主要意義在於:一是防洪,改善了此段的長江航道。二是發電,兩個發電廠的發電量為14億度,是世界大型水電站之一。三個船閘可以安全宣洩長江洪水,葛州壩工程是造福子孫萬代的宏偉工程。
由於時間的關系,我們只能在此小留片刻,留影紀念,而對於壩內的參觀了解只能望洋興嘆了,但是能親眼目睹這壯觀的工程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三峽工程
百年夢想,十年奮戰,三峽工程是舉世矚目的工程,我們此行的第一站到宜昌,其主要目的是想在三峽蓄水前觀看三峽風光,到宜昌之後才知道三峽工程指揮部專門開辟了一條三峽工程旅遊線路,這是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緊張的安排完其它事宜,急忙坐上三峽工地的專線旅遊車,直奔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施工現場。
一路上,導游向我們介紹了三峽工程的簡單情況:1994年,國家決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建成超巨型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選此位置是這里的地質條件決定的,因長江兩岸的地質條件多為石灰岩,只有此處為堅實的花崗岩。三峽工程於1994年12月14日開工,1997年11月截,工程將於2112年完成,總工期18年,總投資900、9億元。大壩頂高為海拔185米,壩長2300多米,最終運行水位175 米,水庫面積1084平方公里,總容量393億立方米,水電裝即總容量1768萬千瓦,年發電量840億千瓦小時。多麼巨大的數字,多麼宏偉的前景,這是多少代人不敢想像的偉大工程,我們這一代是幸運的,想到了、看到了、很快也將享受到了。
從宜昌到三峽工地,汽車行駛在一條平坦寬闊的公路上,途中還經過一個雙孔隧道,導游介紹說,這條公路是為三峽工程專門修建的,投資14個億,足見工程之浩大。在施工工地附近,由李鵬總理親自題字的「西陵長江大橋」橫跨江面,大橋兩側的兩根鋼纜是橘黃色的,是從香港定製的,這些都是由朱琳親自安排的。在工地還有一座施工專用大橋,是專門通行加重車輛的。工地的場面非常壯觀,有數不清的挖掘機、塔吊車、鏟車等,還有好多從未見過的大型設備都在工地上忙碌的作業著。汽車通過繁忙的施工工地。我們來到了三峽工地的制高點—壇子山,觀看了整個三峽工程的設計模型沙盤,從航運上講,叫「重船走樓梯,輕船坐電梯」,具體噸數我記不清,意思是大噸位的船舶由五個台階逐步升、降,小噸位的船舶專門有一個類似電梯間的泊位一次到位。應該說,這么壯觀的施工場面舉世無雙,能親眼目睹也算三生有幸,我對此更是情有獨鍾。
三峽這么大的工程及18年的工期,所有的配套設施都全部到位。在工地對面的生活區內高樓大廈、錯落有致,人們居住生活的住宅、商店、學校、銀行、公安、稅務、工商等都完整齊全,正有條不紊的運行著。目前,這里還是一個特管區,直屬國務院三峽工程指揮部,據說將來要建成三峽市,那時,這里將會更美麗、更壯觀,這里居住的人們都是三峽工程的建設者,都是歷史的功臣,是英雄的開拓者。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 南津關,總長139公里。長江三峽各具特色,瞿塘峽雄、巫峽秀、西陵峽險,三峽共同構築了一幅壯觀瑰麗的畫卷。
三峽游的第一站就是白帝城,由於正值三峽工程的施工期間,宜昌碼頭年因翻壩不能登船,旅遊車一直把我們送到茅坪碼頭。汽車沿著長江岸邊行使,一路上看到三峽工程的壯觀景象,真是難得的眼福。到茅坪上船時已是滿天星光閃了,客船逆江而上,行的很慢,我們在船上美美的睡了一覺,當天快亮時,我們到達了奉節碼頭。
這里是長江三峽之首,亦稱「夔門」,這里又是三峽的起點,瞿塘峽西起白帝城、東至巫山大溪鎮,全長8公里,以其雄偉壯觀而著稱。這里谷窄如廊、兩岸崖陡似牆,西入口處白鹽山與赤甲山兩山對峙、天開一線、峽張一門,站在山頂遠望峽關,一幅美麗的景象映入眼簾,此景就是十元人民幣的背景圖,「若言風景美,三峽此為魁」[郭沫若]。
在三峽的入口處,導游指著江中說:這里原有一塊大礁石叫「燕子礁」,船行至此水流湍急十分危險,解放前,曾有多少人葬身江底。解放後,毛主席下令炸掉此礁疏通航道為民造福。在入口處還有兩根古老的鐵柱子,據說是南宋景帝元年[1259年],守關大將軍徐宗武為防禦元軍入川,在此立鐵柱兩根、鐵鏈七條以鎖斷長江。
瞿塘峽在三峽中雖然最短,但卻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畫卷和美麗的文化藝術走廊。在奉節下船後,我們登上碼頭的土路,導游安排我們在半坡的一處飯店用早餐由於三峽工程而動遷,奉節碼頭已支離破碎,到處是拆遷的現場、破磚爛瓦、一片凄涼景象,人們祖居多年的故土都不願意離開,政府給了很優惠的政策,才迫不得已的搬家,但動作很慢,看的出人們都戀戀不舍,就是我們吃飯的這家小餐館,也在動遷之列。早餐後,我們登上了久負盛名的白帝城,此城位於長江北岸,它一面靠山,三面環水,背倚高峽,前臨長江,十分雄偉壯觀。
白帝城風景如畫古跡甚多。此名最早出現於西漢末年,公孫述在此稱帝,自稱「白帝」並在此建城,至明朝開始供奉劉備像,廟內還有關羽、張飛、諸葛亮的塑像,一幅劉備兵敗於此,臨終之際上演的悲壯一幕「劉備託孤」的塑像詡詡如生。白帝城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城內有很多碑刻和文物,其中最早的隋代雕刻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了,最引人注目的是東碑林中的「鳳凰碑」和「竹葉碑」。白帝城為明清時期的建築,有明梁殿、武侯祠、望江亭等樓閣,有風箱峽的「懸棺展覽」,當年杜埔的三處住所如今都留有遺址。三峽工程竣工後,水位將抬高至海拔175米,白帝城將四面環水,很多現在山下的古跡將淹沒於江水之中,古跡的動遷也在緊張的進行中。我想,三峽蓄水後白帝城的景色將會更迷人。
與帝白城一橋之隔的赤甲山上有一座赤甲樓,我們乘興過橋游覽。赤甲山因含氧化鐵的溶液粘附在岩層表面,使山土呈紅色,故稱赤甲山。赤甲樓里有兩座古炮台,這炮台峙天下第一峽—瞿塘峽之首,扼天下第一門—夔門之口,此處觀景遠眺,風光盡收眼底。此山目前並未開發完,好多工程正在建設中。
在帝白城有一個懸棺展覽廳,導游介紹說此懸棺取於風箱峽,此峽屬於瞿塘峽的一段水域,因江邊的山崖形似風箱而起名。順著導游指點的方向,我們遙望岸邊岩石的縫隙中似有棺木數具。1971年,有三位采葯人登上此峽取下棺木,經考證是2000多年前古代巴人留下的岩葬,裡面有遺骨和陪葬物品等。「夔門天下雄」當我們乘船離開奉節時,回望刻於石壁上的這幾個大字蒼勁有力,由然而生感想「不枉此行啊」!
遊船離開奉節駛出瞿塘峽後進入巫峽,巫峽西起巫山縣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官渡口,全長40公里,是以奇、秀飲譽長江,它包括金盔年銀甲峽、箭穿峽、鐵棺峽等。巫峽內有三台八景十二峰,巫峽是以巫山得名,山峰是巫峽的主要景點。沿途上,導游一一向我們介紹著:巫山十二峰中臨江的有九座北岸由西向東為登龍、聖泉、朝雲、神女、松巒、集先六峰,南岸為飛鳳、翠屏、聚鶴三峰,其餘三座在南岸須沿青石溪逆流而上方可領領略,其峰為凈壇、起雲、上升。十二峰中神女峰最有魅力,峰頂可見雲霧繚繞、細雨蒙蒙。遊船沿著巫峽行進著,兩岸延綿的山峰雲遮霧繞、幽深秀麗、千姿百態,巫峽江流曲折、百轉千回,船行其間,宛如進入奇異的畫廊,充滿詩情畫意。難怪古人留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絕唱。
我們在巫山縣碼頭登岸,又是一片移民拆遷的狼籍景象,就連沿碼頭的公路上都堆滿雜物。但往巫山頂上看卻是一番新的景象,新建的巫山縣已基本搬遷完畢,縣址由巫山山下搬至山頂,新的建築、新的城區、高樓大廈、賓館飯店我們都享受到了,但很多管理還不到位,還有不盡人意之處。城區的最大特點是「街梯」太多太陡,這是我給起的名,由於山上建城,好多建築依山而建,高差大的街道都成樓梯式的台階,人們出行腿功是鍛煉的不錯。
在巫山賓館住了一夜比在船上舒服多了。早起精神爽,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巫山小三峽。游小三峽是龍門峽碼頭上船,逆流而上經巴霧峽至滴翠峽,全長50公里。在龍門峽口一座大橋飛架小三峽兩岸,據介紹,這座大橋是我國單跨大橋之最,三峽工程竣工後,此橋也將沉入江底。長江小三峽景色秀麗,與大三峽相比有小而精的感覺,江水清澈透底,我們乘坐的小船是人工撐的江船,兩位船工撐桿、掌舵十分幸辛苦,導游沿途向我們介紹著兩岸美麗的風光:峽中碧水奔流、兩岸奇峰聳立、景色妙趣橫生,真是有山皆翠、有峰皆奇、有水皆飛,這美麗動人的山水畫實乃中華奇觀、天下絕景。
在滴翠峽的盡頭是小小三峽的入口,據說有20多公里,景色更奇、風光更美,只是我們來的季節太晚,已到枯水期,錯過機會了。在滴翠峽岸邊的沙灘處,我們下船稍事休息,船工為我們介紹了一處「小吃點」,說是他親戚開的,想來他一路上為我們唱「船工號子」、唱民歌小調,也是為了博得遊客的好感,以便介紹生意。我們就順意在此就餐,其實這里有好多「小吃點」,條件都差不多。這里還有好多土特產品,我們看了一圈,買了幾個生肖小飾物留作紀念。
在長江三峽江中游攬包括在小三峽中,有一特殊景觀值得一記,那就是「古棧道」,在整個三峽峽谷中,幾乎到處可見絕壁上的古棧道痕跡。三峽棧道全長約50公里、6888孔。瞿塘峽段從奉節縣草堂河口東岸起至午山縣大溪鎮對岸的壯元堆山止,長約10公里。巫峽段從巫山縣對岸起至川鄂兩省交界的青蓮溪止,長約30公里,其餘零星分布在西陵峽、小三峽等處。所謂棧道,就是在高出江面數十米的峭壁上鑿出約一尺深的方孔,將長木方插進安牢,每隔五米左右一個方孔,上、下交錯成「品」字形,在上面鋪上木板,有的地方在外側設有護攔。古時長江禁航時,交通十分不便,自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開始,三峽人依絕壁一釺一錘,開鑿出三峽棧道,當時路面較寬、車來馬往,使三峽的交通得到改善。可以想像,當年艱苦危險的作業,才給後人留下如此方便的交通條件。如今,個別地段棧道上還可以通行。長江三峽工程蓄水後,這些棧道將長睡江中。在風箱峽的絕壁上刻著幾個大字「天梯津隸」「開辟奇功」,它贊美、描述的就是被稱為「三峽三迷」之一的古棧道。
西陵峽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谷,也是三峽工程所在地。從南津關到秭歸香溪口,全長66公里。峽內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黃牛峽、燈影峽、崆嶺峽等,這些古怪的名字都是根據兩岸山峰的形象而起的,可見兩岸風光是奇、美、古、異都佔全了。關於西陵峽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和歷史故事,實在是筆墨有限,尤其是游西陵峽時天色已晚,所見很少、以聽為主了。過去所說的西陵峽險、灘灘都是鬼見愁已成為過去,自葛州壩建成後,所有的險灘都已長眠江底了。
三峽,有人把它稱為長江上的珠冠,有人把它稱為一幅美麗的山水畫,然而,當你真正置身於三峽之中時,這些形容都黯然失色了。
❾ 寫三峽游記作文
三峽游記 游完重慶,就開始了我們的三峽之旅了。原訂於晚上8點開的游輪不知何故一拖再拖,直至晚上10點多才開。不過也正因為晚一點我們才得以一觀重慶的夜景。重慶由於市`內多山,建築多依山而建。夜晚從江中望去,市內的燈火 錯落有序,層次感挺強。頗具特色。那天晚上重慶的燈火雖不如電視里拍的那樣輝煌,但也頗具氣勢,體現出重慶的繁華。待游輪駛出重慶市區後,兩岸在夜色的籠罩之下已毫無景色可言,再加之時候不早,我們就早早回輪休息了。我們住的是三等艙,條件還不錯,內有空調、電視。回艙後,開了空調,躺下床鋪,在波濤的晃動下,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起來了。出艙讓觀長江兩岸景色。由於離三峽還遠,此處的江面也比較開闊,江水挺渾,由於上游的水土流失,現在長江水色和黃河一樣渾黃,簡直就是第二條黃河了!上午大概11點,到了豐都。船上廣播在豐都只停留兩個鍾頭。我們匆匆下船,由於沒有導游,不認路,我們一下碼頭就跟在一個旅遊團後面。進了景點後,為了趕時間,我們坐纜車上山。山上的很多地方都畫著高度線,將來凡是高度低於175米的地方在三峽大壩建成之後將全部被淹於水面之下,豐都縣城將整個被淹沒掉,而這名山,也將會變成江中的一個孤島。名山上面就是「陰曹地府」了。上面分別有「奈何橋」「黃泉路」「鬼門關」等地方。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奈何橋」了:必須得在三步以內跨過它,否則就會┄┄(具體記不清了)。那橋是拱形的,雖說跨度並不太大,而橋面卻不短,我猛跨了三步。勉強算是過去了。由於要趕時間,我們只在名山上轉了一下就趕回來游輪了。 這天下午,風和日麗,坐在船頭飽覽兩岸鬱郁蔥蔥的景色,心情真是好極了。就這樣,我們就渡過了三峽游的第一天。
❿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全長192千米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