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寨遺址
『壹』 蓬溪村的文化遺產
楠溪江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山水文化與古村文化的高度結合,耕讀文化與宗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的無限默契,它猶如一件藝術瑰寶,天生麗質,至真至美,令中外無數遊客喜愛和迷戀。
以天人合一、八卦以及陰陽五行風水思想構建的楠溪江古村落,留存著大批完整的宗譜、族譜,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可以使人們大體了解我國古代耕讀社會與宗族文化的梗概,縱觀楠溪江古村落,大體有幾下三方面特點:
一是建村歷史比較悠久:楠溪江古村落的歷史基本上都在500年以上,大部分有700-1000年歷史,最悠久的大約有1500年左右了.據保存下來的各村宗譜記載,建於唐代的有蒼坡、楓林、花坦等村,建於北宋的有芙蓉、廊下等村,而岩頭、蓬溪、溪口等村則建於南宋。建於元朝的代表性古村落有林坑、埭頭等。
二是類型豐富,規劃和諧,環境意識較強:民居、宗祠、亭台、池榭、書院等一應俱全。好多村都有寨牆寨門。整個村子的水系、街巷井然有序,民舍、庭院、禮制中心等錯落有致。楠溪江古村沒有多少深宅大院,也少有雕梁畫棟,建築直接採用楠溪江河床底下的卵石構築,顯得樸素真實、大方自然、野趣天成、和諧親切; 表現出楠溪江先民極強的環境意識和審美能力,突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氛圍。
三是宗族文化突出:各村都以一到幾個宗族聚居而成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單元,一般是一村一姓或一姓多村,如芙蓉、埭頭、坦下等為陳姓聚居之地;蒼坡、方巷為李姓聚居之地;花坦、廊下為朱姓,茗嶴、豫章為胡姓;蓬溪等因為是謝靈運後人聚居地,所以為謝姓,小坑村基本上姓章,而林坑人絕大部分姓毛等。
那麼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後人重要聚居地的蓬溪村是一個什麼樣的村子呢?
從溫州望江路碼頭渡船至永嘉縣甌北鎮,沿楠溪江幹流前行,過縣城上塘鎮及岩頭鎮不久便到了楠溪江腹地----楠溪江中游的支流鶴盛溪,車程大約1.5小時。蓬溪村正位於東皋村與鶴盛村之間,距縣城大約60公里。鶴盛溪,顧名思義:相傳古代仙鶴眾多的溪流。您可以想像:白鶴翩翩,迎風弄羽,青山綠水間聲聲清亮的鶴唳,似乎告訴您這里曾經是人間的仙境。
千百年以後,鶴已珍稀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在鶴盛溪的風光雖然秀美如昔,但是卻難覓仙鶴蹤跡了。
蓬溪村中的風水極好,村東有山泉水匯聚的瀦湖,湖中有青螺髻一般的鳳凰嶼,湖水東南有文筆峰,正合筆入硯池的說法。蓬溪村北臨鶴盛溪,隔溪有低丘為屏障,溪水繞障而行,形成東西兩個門戶。村落始建於南宋。南宋時,出了一位狀元李時靖,現古宅北側仍留有狀元街。村內有李狀元府邸,大小宗祠、古亭、大量木構清宮式民居。村落狹長,村子東西南三面環山,儼然就是山嶴中的一處世外桃源。鶴盛溪在村北水口的懸崖下拐了個彎,日積月累,溪水在崖壁底下沖刷成一灣深不可測的活潭。顯然是楠溪江中游風景最優美的古村之一。
蓬溪村坐落在一個袋形盆地里,四圍高山重重,只有北面缺口,卻又被鶴盛溪封住,先人們便鑿山開路,在溪西絕壁上架起一里多長的棧道,村子才能出入,為了保平安,又在村口霞港頭上造了一幢關帝廟。依靠深潭峭崖作為天塹,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蓬溪村顯得特別安全。
『貳』 想了解遂寧的人文歷史
中國革命老區蓬溪縣位於四川盆地中部,幅員面積 1200多平方公里,轄31個鄉鎮,人口近80萬,周邊與重慶、南充等八市縣接壤。蓬溪東晉建縣,唐天寶元年定名,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因境內寶梵寺壁畫,鷲峰寺建築藝術,抗元要塞蓬溪寨,冬筍溝孝子故里,牛角溝曠繼勛起義遺址等榮載國家級史志,故蓬溪素有「五史之鄉」美譽,國道318線、城南高速公路、達成鐵路貫通縣境,迷宮道觀高峰山令人留連,「洞經音樂」發源地引人探迷,「東方活湖」吸引中外遊客,「中國書法之鄉」享譽國內外。今日蓬溪正呈現出政通人和、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新景象。
□□蓬溪在中國革命史上著有光輝的篇章。1929年6月29日,川軍鄧錫候部第七混成旅代理旅長曠繼勛,率官兵4000餘人在蓬溪縣大石鎮牛角溝誓師起義,樹起了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軍」大旗,並星夜攻取了蓬溪縣城,建立了「四川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從此,革命的火種在蓬溪迅速傳播,蓬溪縣被評定為第一類「中國革命老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蓬溪縣在全川率先推行了「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全省農村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為蓬溪農業經濟的發展樹立了新的里程碑。近年來,蓬溪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突飛猛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碩果累累。 2004年,全縣生產總值26.3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41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38元。蓬溪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結構調整向縱深推進,現代農業已露雛形。工業經濟逐年增加,商貿經濟日趨繁榮,財政金融平穩運行。特別是基礎設施大大改善,達成鐵路、成南高速公路在境內如 「 二龍騰躍 」 ,與國道 318、省道鄰遂路以及縣、鄉(村)公路共同構築了蓬溪四通八達的現代交通網路。
□□蓬溪縣是四川主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之一,是國家糧經飼「三元」結構示範縣,國家旱作節水農業示範縣,國家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範縣,國家生豬出口基地縣。切實抓好糧食生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 2004年糧食總產達30.8萬噸。大力發展以生豬為重點的畜牧業,建成和在建千頭豬場40個,生豬出肥63.93萬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10家龍頭企業發展良好,香葉尖茶業有限公司和桂豐農貿有限公司成為全國部級重點龍頭企業,6個無公害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通過省級認證。重點扶持10個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鳴鳳養牛協會和新勝棉花專業合作社被列為全省百強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004年,勞務輸出16.5萬人,勞務收入達9億元。近70萬農民正昂首闊步向小康社會邁進。
□□栽得梧桐高千尺,引來鳳凰棲雲枝。良好的「軟」、「硬」環境,為蓬溪的招商引資和工業發展打開了通道。2004年,招商引資到位項目48個,引進資金4.2億元。火車站和紅江兩個工業園初具規模,雙有炭素、國友減震、匯強油脂、欣鑫紡織、嘉興絲綢、豐華紙業等一批大型企業發展勢頭強勁。2004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16.03億元。招商引資譜寫出了「你發財,我發展」的新篇章。
□□進入新世紀,蓬溪進入了一個大發展的新時期。面對新的發展機遇,新一屆蓬溪縣委、縣政府提出了「三產業開路,二產業支撐,一產業奠基,一、二、三產業互動,城鄉經濟相融」的發展思路。蓬溪人民正滿懷激情,加快步伐,為把蓬溪建成一個「能看得的蓬溪,能消費的蓬溪,有發展後勁的蓬溪,有實力的蓬溪和高度和諧的蓬溪」而努力奮斗。
『叄』 蓬溪旅遊景點及路線
岳飛後裔精忠祠、教孝台、常樂寺、鷲峰寺、寶梵寺、赤城湖風景內區、蓬南烈士陵園、遂寧容蓬溪高峰山。
沒有直達的公交車,景點所在的地址為:
1.岳飛後裔精忠祠在蓬溪五大古鎮之一的今文井鎮,今文井鎮有逾千年的歷史,原名文井場,先建老場,老場原屬西充(解放後才劃歸蓬溪縣)
2.教孝台,位於蓬溪縣寶梵鎮長海村冬筍溝。
3.常樂寺,位於蓬溪縣城西22.5公里的常樂鎮。
4.鷲峰寺為古建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因倚鷲峰山而得名,因寺內有白塔,又稱白塔寺或白塔禪院。在遂寧市蓬溪縣城西門外。
5.寶梵寺,由達成鐵路蓬溪站乘汽車向北轉西行8公里。
6.赤城湖風景區位於蓬溪縣城西郊3公里處。
7.蓬南烈士陵園,位於蓬溪縣蓬南場鎮的林家山頂,是為緬懷在一九五○年平定反動武裝九路軍的--中犧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的紀念建築。
8.遂寧蓬溪高峰山位於蓬溪縣城北25公里處的高峰上。
『肆』 蓬溪村的概述
蓬溪的村民以謝氏為主,雜居著少量的李姓。楠溪江流域的謝氏都是名門之後,他們的遠祖是古代赫赫有名的山水詩人謝靈運。
謝氏在東晉一朝,既是百年望族,又有中興之功,謝靈運世襲爵位康樂公,世稱謝康樂。劉裕篡奪司馬氏政權後,打擊舊家世族,謝靈運在政治上鬱郁不得志。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三十八歲的謝靈運被放逐為永嘉太守。到永嘉後,謝靈運意氣消沉,寄情山水,不問政事。《宋書》本傳這樣記載:「郡有名山水,靈運素所愛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歷諸縣,動逾旬朔,民間聽訟,不復關懷。」
想必楠溪江的佳絕山水留給謝靈運的印象實在太深,宋文帝元嘉十年(公元433年),謝靈運在廣州被殺後,後人扶柩回到永嘉,建墓並定居於溫州城內。北宋年間,謝氏後裔又回到鶴盛溪畔建村築寨,圓了六百年前謝靈運的一個山水隱居之夢。
蓬溪村的水口叫霞港頭,為了鎮住鶴盛溪沖刷下來的洪水,村民們在這里種了一棵虯干參天的古樟,在古樟下修建了一座關帝廟,以祈福辟邪,保障全村平安。關帝廟前的小廣場,就是村裡四時八節游龍舞獅的活動場所。
八五年,村裡修築機耕路,開山炸岩,山崖絕壁和所有的棧道全部化為碎石塵埃滾滾瀉入鶴盛溪,把溪灣中清幽的深潭湮滿成淺淺的灘地了。
「蓬溪村的千年風水從此破了!」我想,「先人們選擇蓬溪作為居住地,目的是為了避世,後人的願望卻是努力走出這虛幻的桃源,追逐世俗的享樂,謝氏族人在此定居千年之後,走的路卻是南轅北轍了。」
繞過關帝廟進村,村口有一個小而簡陋的康樂亭,是紀念先祖謝靈運的鄉土建築,現在成了村裡年輕人打紙牌的樂園。
蓬溪村中的風水原也極好,村東有山泉水匯聚的瀦湖,湖中有青螺髻一般的鳳凰嶼,湖水東南有文筆峰,正合「筆入硯池」的說法。不過近二十年來,村子四周的山林伐盡,泥沙隨雨水而下,祖先辛苦挖掘的「硯池」早已淤積成了真正的稻田。
村裡的老屋還保留了一些。
有一幢楠溪江流域典型的「水院」住宅,三進兩個院落,前面的水院正中是條石砌築的甬道,甬道兩側是對稱的兩個水池;後面的水院則整個院落都是池水,池邊的屋檐下胡亂堆放了直疊到檐椽的柴禾稻草。這所水院宅第建於明代,加上左右的跨院,房間總數有七十多間,現在雖顯破敗,在四百年前可是鄉間數一數二的豪宅了。
蓬溪最精緻的老屋是建於晚清的「近雲山舍」,有江南一帶常見的青磚嵌石匾門樓。門額上「近雲山舍」題字落款是南宋大儒朱熹,兩邊是體現儒家傳統教誨的石雕對聯「忠孝持家遠,詩書處世長」。「近雲山舍」院子里保存了一堵精美絕倫的磚雕花牆,是永嘉縣保護文物。這牆原是對稱的兩堵,對面的已經破壞無存了。
傳說朱熹在兩浙東路常平鹽茶公事任上,曾到楠溪江訪問地方學者耆宿,其中就來過蓬溪村。原來村口鶴盛溪絕壁上的摩崖石刻有朱熹題的「釣台」兩字和一首五絕:
觀魚勝濠上,把釣超渭陽,嚴子如來此,定忘富春江。
四句小詩評點了莊子、姜子牙、嚴子陵三位超級大名人,也把蓬溪村水口的絕佳勝跡發揚到淋漓盡致。只不過現在說這些都是遺事了,霞港頭摩崖石刻都已在十六年前的爆破聲中化作煙塵,隨鶴盛溪的清清流水而永遠逝去了。
『伍』 蓬溪在哪個地方
蓬溪屬於四復川省遂寧市
蓬溪縣制
地址:四川省遂寧市
交通:
蓬溪周邊與重慶、成都、綿陽、南充、廣安等大、中城市毗鄰,車程均在1個半小時內。成南高速公路、達成鐵路、綿遂高速公路、遂西高速、國道318線橫貫全境。截至2012年蓬溪縣已形成以達成鐵路、成南高速公路和國道318線為主軸,省道為骨架,縣鄉路為網路,江河、水庫航道水運為補充的現代交通格局。
『陸』 四川蓬溪縣八卦廟開放嗎
開放了的。八卦廟村隸屬於二七區候寨鄉。該村東鄰028公路、西鄰航海西路、鄭少高速引線,南接尖崗村、北鄰中原區郭廠村。因村東有一座八卦廟,故村名叫八卦廟村,村取廟名。
『柒』 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
蓬溪 蓬 溪 概 況
蓬溪縣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偏東,周邊與遂寧、射洪、大英、武勝、南充、西充以及重慶市的潼南、合川等八縣市毗鄰接壤。幅員面積1251km2,全縣轄15個鄉、16個鎮,全縣總人口74.7萬人。蓬溪屬亞熱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氣候溫和,冬暖春早、無霜期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偏少等特點。
蓬溪縣面積1251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74.7萬人,2005年轄16個鎮(赤城、天福、紅江、蓬南、鳴鳳、任隆、三鳳、大石、常樂、明月、吉祥、新會、文井、高坪、群利、寶梵)、15個鄉(新星、板橋、槐花、黃泥、群力、高升、回水、新勝、金龍、荷葉、農興、下東、羅戈、吉星、金橋)。
蓬溪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東晉永和11年(公元355年)就建巴興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定名蓬溪縣。勤勞智慧的蓬溪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寶梵寺壁畫,鷲峰寺及白塔、四川抗金要塞蓬溪砦(寨)等榮載史冊。1929年鄺繼勛率部於蓬溪大石鎮牛角溝起義,次日建立了四川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蓬溪蘇維埃政府,榮載《中共黨史》、《解放軍將領傳》。蓬溪享有「五《史》之鄉」的美譽。2000年蓬溪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特色藝術(書法)之鄉」,「川中大樂」名揚全國,2004年,省作家協會在蓬溪建創作基地,並積極爭取寶梵寺壁畫和白塔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深厚文化底蘊的進一步傳承注入新的活力。
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縣委、縣政府制定了「增速超十三、人均達三千、財力翻三番」的發展戰略。2003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1.6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7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9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96元。
蓬溪是一個以種養殖業為主的農業大縣,耕地面積39647公頃,農產品優質率達80%以上,商品農業生產基地建設面積達56萬畝。2002年蓬溪縣被國家列為無規定動物疫病示範區建設縣,成為了全省最大的PIC外五元生豬制種基地,畜牧業產業化得到實質性推進,四川美寧食品公司、四川齊全有限責任公司已投資發展建設肉牛、PIC外五元生豬養殖基地和生產企業。大石西瓜、何家壩柚子以及沙梨、黃桃、柑橘等時令水果遠近聞名。
蓬溪工業形成了以絲綢、紡織、食品、電力、輕工、建材、機械等為主,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蓬山特曲酒獲部省雙優,絲綢、絲掛毯、分割肉、豬鬃、桐油紛紛進入國際市場。
蓬溪能源、交通、通訊、城市基礎設施條件優越,發展後勁增強。全縣供電能力達5萬千瓦,可保證全縣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用電增長的需要。形成了以達成鐵路、成南高速公路、國道318線、省道鄰遂路、縣道蓬射路、金蓬路及鄉級水泥路為一體的交通網路。開通了全球數字光纜傳輸固定電話、全球通行動電話、聯通行動電話、國內國際電報、傳真、寬頻網路、互聯網,電話裝機容量達10651門。堅持經營城市意識,以山水園林城市為目標,凸現文化特色,擴大城市規模,完善城市功能。縣城建成區面積8平方公里,城區人口8萬;縣城規劃區面積1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萬。
蓬溪縣教育、衛生、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省級示範重點中學—蓬溪中學正在建設新的校區。全縣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獲得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的9402人,實施各類科技計劃45項,取得國家、省、市、縣科技成果26項。
蓬溪風光秀麗,人文旅遊資源豐富。位於縣城城西2公里處的東方活湖,水面面積4000餘畝,自然風光得天獨厚,並以其原生態植被、動物、魚類、山水、田園以及「二十四孝」之「孟宗哭竹」、赤城寶屏山道家「洞經音樂」源起,佛教名勝白塔禪院為代表的儒、釋、道文化和以入載《中國建築史》的鷲峰寺天王殿,曠繼勛將軍紀念館為代表的歷史人文遺存為資源特色。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曾享有「川中明珠」、「蜀中西子」的美譽。位於城東10公里處的高峰山道觀,因其建設按先天八卦修建設計,被譽為「川北迷宮」,至今四季遊人如織,香火鼎盛,為四川省第三大道觀,也是保存完整的道觀園林,千年古柏眾多,道家很多神秘的傳說和仙界故事都誕生於此。高峰山不僅具有豐厚的道家人文資源,其自然生態資源也極為豐富,山上古木參天,鬱郁蔥蔥,山中「龍泉」、「油、鹽、米穴」、五里石板古道、道藏碑刻、高峰晨望、西門晚眺等景觀,自然樸素,靈秀宜人,極富道存韻致,又多田園情趣,2003年高峰山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風景區。位於城南5公里處的寶梵壁畫,是全國保存較為完善的古壁畫,出自明成化2年,頗似唐著名畫家吳道子之筆意神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被收入《中國繪畫史》等多種典籍。
『捌』 蓬溪縣的歷史
中國革命老區蓬溪縣享有「梓東鄒魯」的美譽,現為四川省遂寧市下轄縣,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偏東,周邊與船山區、射洪縣、大英、武勝、南充、西充以及重慶市的潼南區、合川區等八縣市區毗鄰接壤。幅員面積1251平方公里。全縣轄31鄉鎮。
蓬溪縣是中國共產黨在四川省建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是漢代道家嚴君平隱居之地,明代宰相席書,清代宰相張鵬翮、大詩人張問陶,開國少將李泛山故里。旅遊景點有赤城湖唐興書院、高峰山、中國紅海、白塔禪院、曠繼勛公園、寶梵寺、常樂寺、高洞廟等。
蓬溪縣夏、商、周為蜀國地,秦為蜀郡地。漢屬益州廣漢郡(郡治今射洪縣沱牌鎮通泉壩)轄,西晉惠帝永寧元年(301),分廣漢郡置德陽郡(郡治今遂寧斗城),今縣境為德陽郡德陽縣地。東晉穆帝永和三年(347),桓溫平蜀,德陽郡更名遂寧郡,轄地未變。孝武帝時,分廣漢縣置德陽縣。劉宋明帝泰始五年(469),遂寧郡分為東、西遂寧郡,今縣境隸屬東遂寧郡。蕭梁時期(502—534)德陽縣更名為小溪縣,今縣境隸屬新州東遂寧郡的晉興、小溪縣地。
西魏恭帝二年(555),分東遂寧郡置懷化郡,改晉興縣為始興縣,小溪縣為方義縣。縣境屬合州懷化郡的始興縣和合州東寧遂郡的方義縣屬地。
北周孝閔帝元年(557)於東遂寧郡置遂州,改東遂寧郡為石山郡,遂州、石山郡、方義縣治所設遂寧市城區,縣境為遂州石山郡的方義縣和懷化郡的始興縣轄地。
隋開皇三年(583),撤郡留州,以州轄縣、懷化郡、石山郡被省。開皇十八年(598),始興縣更名為青石縣,縣境為遂州青石、方義縣地,煬帝大業三年(607),改州為郡、以郡統縣,遂州改遂寧郡,轄縣未變。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行州統縣制,遂寧郡更為遂州,太宗貞觀元年,國分十道,以益州地置劍南道。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割方義縣北境置唐興縣,縣治蓬川(今鳴鳳鎮翔鳳),縣境為唐興、青石縣地,武後長壽二年(693)唐興縣更名為武豐縣,中宗神龍元年(705),武豐縣復名唐興縣。景龍二年(708)析唐興縣北部地區置唐安縣,縣治設赤城鎮茶店子。玄宗開元元年,廢唐安縣,遷唐興縣治於唐安縣治所。唐天保元年(742),改唐興縣為蓬溪縣。縣名因治所臨「蓬溪河」得名。遂州更名為遂寧郡。蓬溪縣隸屬劍南道遂寧郡。五代和北宋初年,四川先後為前蜀(907—924),後唐(925—933)和後蜀(934—965)所據,縣境建置如唐末。
北宋乾德三年(965)滅蜀後,改劍南道為西川路,宋咸平四年(1001)原四川地區劃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縣屬梓州路。神宗熙寧元年(1073),省青石縣(今潼南)入蓬溪縣。翌年(1074),青石縣又復置。徽宗政和五年(1115),遂州更名為遂寧府。南宋端平三年(1236),蒙軍入川,遂寧府遷蓬溪縣蓬溪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長江縣並入蓬溪縣。縣境隸屬四川行中書省潼川府遂寧州。
明洪武九年(1376),降遂寧州為遂寧縣,蓬溪改屬潼川州。次年,蓬溪縣並入遂寧縣。洪武十三年(1380),蓬溪縣復置,並將青石縣涪江左岸地區劃歸蓬溪縣。清順治十年(),遂寧縣並入蓬溪縣。順治十七年(1660),遂寧縣復置。
清雍正八年(1730),建置調整,蓬溪隸屬四川布政使潼川府。
嘉慶七年(1802),全川設5道,蓬溪隸屬川北道潼川府至清末。
民國二年(1913),四川劃為7道,蓬溪縣仍屬川北道。民國3年,四川由7道改為5道,蓬溪屬嘉陵道。民國24年,四川劃為18個行政督察區,蓬溪隸屬於駐遂寧的第十二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10日蓬溪解放,1950年1月5日,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於川北行署遂寧分區專員公署。1952年9月,川東、川西、川北、川南四個行署合並為四川省,遂寧分區改為遂寧專區,蓬溪隸屬遂寧專區。1958年,遂寧專區撤銷,蓬溪縣劃歸綿陽專區。1968年9月,綿陽專區更名為綿陽地區。
1985年5月,遂寧市成立,蓬溪縣隸屬遂寧市。1997年12月28日,蓬溪縣老三區十一個鄉鎮(含紅江鎮三個村)劃出成立大英縣。
『玖』 四川省蓬溪縣大石鎮牛角溝礦繼勛遺址建設最新進展情況
已經建好了,有遺址、展覽館和其他一些新農村示範工程。
『拾』 蓬溪縣的風景名勝
高峰山:在文井鎮高峰山村,海拔547米,在山頂可眺望60華里內的景物。山上有唐貞觀二年(628年)建的高峰寺,山腰尚存宋,元石徹寨垣殘跡。罐金山:在文井鎮白象村,海拔523米。順天寨:在文井鎮新林的順天村,海拔520米。
赤城湖
赤城湖風景名勝區地處四川盆地中部,位於東經105°33′45″至105°45′00″,北緯30°45'00″至30°53′38″之間。赤城湖水庫始建於1976年,集雨面積101.4平方公里,正常庫容308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2745萬立方米,有效灌面5.2萬畝。有3條乾渠和12條支渠,總長140.12千米,貫穿8個鄉鎮。
中國·紅海中國·紅海」彰顯「自然之紅」、「革命之紅」、「文化之紅」,讓人置身於「紅的海洋」,領悟「紅運吉祥」。
紅海的景觀豐富多彩。「中國·紅海」集旅遊度假、運動體驗、休閑娛樂、婚慶養生、生態宜居於一體,有紅運廣場、不言坡、定海神針、長壽谷、三亭三樓、光棍山、仙人山、三大宮祠、龍寶坊、詩碑長郎、自行車騎游車道兒童樂園、水上項目、夢圓山莊等景觀20多處。
北南觀山
北南觀山系分布於馬桑溪之東的眾山丘,東與西充,南充相鄰。北南觀山:在新星鄉北南觀村,海拔500米。
馬鞍山:在文井鎮普光的五賢村,海拔543.5米。望城山:在赤城鎮附西的周家店村,海拔513.7米。在山頂可望見赤城,故名。插旗山:在赤城鎮附西的金仙寺村,海拔501.8米。1958年勘探石油曾在該山頂插旗作標記,故名。貓貓山:在赤城鎮附北的白毛溝村,海拔450.4米。
金山寺山
金山寺山系分布於蓬溪縣城周圍的眾山丘。金山寺山:海拔480米,山頂有明弘治年間(1488~1505)修建的金山寺,1957年失火,化為灰燼。石魚山:位於縣城解放路赤城植物油廠後。明正德元年(1506),在山腰鑿石建祠得魚化石,故名。有泉水從魚化石隙溢出,其味甘洌,長年不斷,有人鑿井蓄泉供人飲用,人稱魚泉,故又名魚泉山。蓬萊山:與石魚山相依,海拔385米,為縣城東最高山。赤城山:又名寶瓶山,為縣城東街後山,海拔382米。印盒山:位於縣城西門內,因形似印盒,故名,海拔350米。書案山:位於縣城南,蓬溪中學建在其山麓,因山形如書案,故名,海拔365米。
曠繼勛公園
四川省蓬溪縣(蓬山州)城區萬和大酒店向北行50米之山上。為紀念四川省第一個縣級政權機關-----四川省蓬溪蘇維埃的建立者曠繼勛烈士而修建。山中建有「曠繼勛紀念館」(徐向前題字)。曠繼勛公園是四川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園以來,已經成為四川人民的一重要的青少年兒童學習愛國知識的樂園。
常樂寺
位於蓬溪縣西22公里的黃龍山麓有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的常樂寺,寺院名幽額有「黃龍吐瑞」四字。常樂寺的廟產富饒,給養、香火不仰於暮化。寺僧文化素質較高,常與縣中文人交往談古論今。寺境幽深,靈木古樹達數百株,遮天蔽日,是旅遊避暑的上上福地。寺址地處平坦,鄰常樂鎮百步,車馬通達,極利遊客及信眾度瞰禮佛。寺內藏經樓是文人聚會場所。四壁丹青詩文,樓儲名家宏篇,頗耐遊客品題。2007年為四川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啟動國家級文物單位的申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