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碣石遺址
『壹』 碣石碑在哪裡
曾經有一位農民學者仔細精讀曹操的《觀滄海》從詩中找到對碣石的位置描述,便前往實地考察希望查清情況。終於發現在位於河北昌黎縣西北方向9千米的地方發現的碣石與詩句中所描述的一模一樣。
但是1984年根據考古學家的考察,距山海關10多公里緊靠渤海邊上的遼寧綏中縣的萬家鄉發現了一處佔地面積達14平方千米的宮殿遺址,還有兩座數層高的宮闕,其中宮殿裡面出土的雲文紋瓦證實了是秦漢時期遺留下來的,那麼這樣是不是就說明這處宮殿是秦始皇出巡修建的行宮啦!可是沒有證據證實此處就是碣石的位置啊~~
考古學家還在北戴河海濱的金山嘴一帶發現了秦漢古城和烽火台等歷史遺址,從地理位置來看,此處和古代典籍所記載的更為符合,也說得通。
在萬家鎮和海灘也發現了宮殿的些許遺址,那麼這些種種說法,到底哪個才能夠揭開東臨碣石之謎呢!這個謎團至今誰也說不上來,還得進一步探討研究。
結語:不論碣石是在遼寧綏中縣萬家鄉海邊還是在北戴河海濱的金山嘴,這兩處都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屬於臨榆縣地,旁邊都有一些奇特的礁石和海蝕岩。發現的秦漢時期的行宮遺址也說明了這兩處地方是臨海觀景的極好地方,值得前來觀海~~
『貳』 秦始皇行宮群遺址——碣石宮是在東戴河附近嗎好想去玩
這個旅遊景點確實屬於東戴河旅遊景區的,如果你來之前,請去東戴河旅遊網官網看看你想要看的景點、住宿等相關。
『叄』 碣石宮的「碣石宮」質疑
據筆者所知,關於「碣石宮」的文獻記載,始見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戰國時,齊國人騶衍「如燕」,「昭王擁慧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築碣石宮」。此碣石宮為燕昭王款待騶衍,「親師事之」之所。《史記正義》認為,這座冠以「碣石」之名的宮館,「在幽州薊縣西二十里,寧台之東」。即認為在今北京市大興縣境,其地根本無碣石山可言,去海也很遠。歷代註疏家大多認為燕昭王在燕國都城為騶衍築碣石宮,是「借美名命之」(程大昌《禹貢論》語),「此碣石特宮名耳」(王應麟《通鑒地理通釋》語)。也有人疑在昌黎、撫寧一帶,如明代學者蔣一葵在《長安客話》中,引述《大明一統志》記載雲:「都城南舊有碣石館,考之乃遼時永平館,朝士宴集之所也。或謂薊州東去撫寧縣,枕海有石,如甬道數十里,即禹貢冀州之碣石。燕時故宮疑在斯地,後人承訛襲舛,遂主其說。」但其將「碣石宮」(後人稱其為「碣石館」)記入《皇都·雜記》中,並引述了唐朝陳子昂薊邱覽古詩「南登碣石宮,遙望黃金台」(黃金台亦為燕昭王所築,在燕故都),以及當時的已故都人劉效祖薊門懷古詩「騶衍曾居碣石宮,人傳只在薊門東」。實際上,他也認為碣石宮在薊門,說在撫寧一帶只是一「疑」。按照燕昭王在都城招賢納士的壯舉,他為應招而來的騶衍築宮,只能在都城,不可能在遠離都城幾百里外的海濱。借碣石山山命其名,是為壯其聲威。也就是說,此「碣石宮」旁附近並無碣石山,也不在東去五六百里外的碣石山所在地或其鄰近地域。騶衍後來又回到了齊國,晚年他曾為齊使趙。他當年究竟在碣石宮留居多久,已很難考究。其所居的碣石宮即便安然保留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按其建築規模及其歷史狀況,也很難成為秦始皇出巡的行宮,即使改建為行宮,也在燕故都地,與建在遼西郡海邊的兩座行宮風馬牛不相及。蘇先生對此史況當有所知曉,但他卻在鑒定石碑地、金山嘴秦代行宮遺址時,一連認定了兩個「碣石宮」,這就不能不讓人莫明其妙了。情有可原的是,蘇先生在作出「碣石宮」的判斷時,肯定受到了秦代行宮遺址發現地即為古碣石所在地這一說法的強烈影響。其地既然有「碣石」,其宮很可能就是歷史上曾有過的「碣石宮」,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推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繼一個秦代行宮遺址發現之後,又發現了一個秦代行宮遺址,而且這兩座秦代行宮遺址均明顯與秦始皇東巡碣石有密切關系,這就難為蘇先生了,只好都認定為「碣石宮」。殊不知,態好表,矛盾卻難以解決。道理很簡單,即使按照有的古人所疑,燕昭王所築的「碣石宮」很蹩腳地建在了這一帶,也不會由一個變成兩個吧?倘若在這一帶再發掘出一兩個秦代行官遺址(這並非無稽之談,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在關中以外修建的行宮有四百處,當時的遼西郡地域廣闊,恐怕在沿海不會僅修這兩座行宮),終歸不會出現一連串的「碣石宮」吧!
石碑地、金山嘴秦代行宮遺址的發現,使人與秦始皇東巡碣石聯想起來,不足為怪。完全可以肯定地說,這兩處行宮均為秦始皇(包括秦二世)東巡碣石駐蹕之地。問題是,秦始皇所巡視的主要目標——「碣石」,是否必定在這兩處駐蹕之地,也就是說,在秦皇島一帶海邊發現了秦代行宮遺址,就算解開了「千古之謎」,發現了被某些人認為已失明的「碣石」。問題恐怕遠不是這么簡單。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在統一中國之後,為廣播皇帝的聲威,視察邊疆防務,加強對各地的專制統治,生前曾先後五次大規模地出巡,到處祭祀名山大川,刻石記功,還進行了封禪、求仙等活動。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他第四次巡狩郡縣,巡視的是東北和北方邊境地區。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同時在舊燕國海濱進行了求仙活動。在戰國時,燕、齊兩國海濱地區曾是方士們活動的地方。據傳說,燕國人宋毋忌、正伯僑、羨門子高等先後修仙成道,仙人在當時幾乎成了燕國的特產。後來這一風尚傳到了齊國。當時又傳說,這些仙人的居地在燕國東邊和齊國北邊的渤海,要求仙必須得到海上去。因此,當秦始皇於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首次出巡到舊齊國海濱時,慫恿他求仙的方士就不計其數。他聽信方士徐福(一名徐巿,舊齊國人)的話,派遣徐福帶童男童女到海上訪三個神山。毫無結果後,秦始皇仍不甘心,這年借巡視北邊之地。直奔「碣石」,在舊燕國海濱又大搞求仙活動。他聽信了方士盧生(舊燕國人)等人的話,派盧生下海去求羨門、高誓等仙人,又派韓終(或作韓眾)、侯公、石生等去求仙人不死之葯。仙人是根本不存在的,韓終等一去不返。盧生等又跑了,按說秦始皇應當醒悟,但他一心求長生不老,至死仍很尊信方士。從這些情況看,斷定石碑地、金山嘴這兩個秦代行宮遺址,均為秦始皇當年「之碣石」後,舉行求仙活動之地,似毫無疑義。問題在於這兩處行宮遺址,是在碣石山附近地區,還是為「碣石」所在地。
「碣石」一名始見於《尚書·禹貢》。《禹貢》中的記載有兩處,一在「冀州」:「……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一在「導山」:「導岍及岐……太行、恆山,至於碣石入於海。」前者講的是島夷(一作「鳥夷」)入貢航道,以「碣石」為駛向古黃河口的轉航之標;後者講的是山脈走勢,「碣石」為群山入海之識。按此記載,「碣石」當為渤海北岸一座有獨特風貌的大山。此外,《山海經》中明確載有「碣石之山」。由此可知,「碣石』為遠古時這一帶海畔的名山。秦始皇「之碣石」,當為奔這座歷史名山而來,刻石也當刻在這座名山的門戶之地,即「碣石門」。關於碣石山的記載,秦之後的漢朝學者記述的是很清楚的。西漢孔安國曾明確指出:「碣石,海畔之山也。」東漢許慎在《說文》中雲:「東海有碣石山。」漢以後學者記述得更加清楚,東晉郭璞雲「碣石」為「海邊山」,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明確指出:「秦始皇、漢武帝皆嘗登之」,漢武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於此」。繼秦皇、漢武之後,魏武帝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其詩中所雲「碣石」也是指的碣石山。在其後三十一年,司馬懿領兵到遼東伐公孫淵時,《晉書·宣帝紀》清楚地記其「進師」是「經孤竹,越碣石」而「次於遼水」的。很明顯非山不可用「越」字。《魏書》、《北齊書》在記載北魏文成帝、北齊文宣帝「登碣石山」時,均未省略「山」字,還記文成帝「觀滄海」後,「大饗群臣於山下」,「改碣石山為樂游山,築壇記行於海濱」。這些歷史記載,不是我們今人憑借某一兩處考古發現,可隨意更改的。誠然,史書中亦不乏關於「碣石」為石的記述,東漢學者文穎在注《漢書》時曾雲:「此石著海旁。」《爾雅·釋名》也說:「碣石者,碣然而立在海旁也。」此外,《說文》在言「東海有碣石山」之前亦雲:「碣,特立之石也。」對此,《辭海》注釋者的見解是:「(碣石)山南去渤海約四五十里,但古人記載中或作在海旁,或作在海中,這是由於山勢兀立,從海上遠望,宛如在海邊或海中之故》。」(1979年版)還應指出的是,《水經注》中也有關於「碣石」為石的記述,並雲「世名之天橋柱也」。不過,酈道元明確指出是「當山頂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見立於巨海之中」。也就是說,有著特殊定義的「碣石」是「如柱形」的,而且位於碣石山之巔。從中可知,史書中記載的稱其為石的「碣石」是存在的,其就在碣石山頂。無可爭議的是,這塊「碣石」也就是碣石山「之所以名也」(《昌黎縣志》語)的根由。與這些歷史記載名實相符的,在秦皇島一帶,或雲在山海關內外沿海地區,唯有今河北昌黎縣城北的碣石山。其山頂「形如冢」,從海上遠眺如天橋柱石,此即為「古碣石」。這是被古今不少學者考證認定的,並非欺世之談。目前所嘆的是,在碣石山下尚未發現秦代行宮遺址,但這並不能表明,今昌黎縣城一帶在歷史上就根本上沒有建築過秦始皇的行宮。今昌黎縣城距北戴河海濱金山嘴直徑約30公里,由陸路去約40公里,與金山嘴距石碑地的距離相差不了多少,其地當年完全有建行宮的可能性。當然,即便確定有秦代行宮遺址,其名也不會是「碣石宮」,只是秦始皇巡視舊燕國海濱的眾多行宮之一。
由於史書中關於「碣石」的記載有些紛雜,「碣石淪海說」由於種種歷史原因,曾成為權威說法,為學術界所廣泛採用。當代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教授著文《碣石考》,否定「碣石淪海說」,確認今碣石山即古碣石山時,因解釋不通酈道元關於「天橋柱」的描述,從而提出了另有一塊「碣石」沒於陸的說法。這樣,就使得當代一些學者在考證碣石時,紛紛在昌黎、樂亭、撫寧、秦皇島一帶海邊尋找起消失的「古碣石」來。在這這種情況下,遼寧省的一些考古工作者在綏中縣海邊發現秦、漢建築遺址時,即認為鄰近海中的「姜女墳」礁石可能是那塊「碣石」,也是情有可原的事。但是,未經嚴謹的考證,便說「姜女墳」就是「碣石」(此說法在石碑地秦代行宮遺址發現兩個多月即公諸報端了),未免操之過急,言之失慎。因為沒料到,繼石碑地秦代行宮遺址發現後,金山嘴也發現了秦代行宮遺址。既然遼寧省一些考古工作者以發現秦代行宮遺址為依據,發出「姜女墳」為「碣石」的「爆炸性新聞」,河北省的一些考古工作者又有何不可依據考古發現,說「碣石」在金山嘴呢?這樣,又一個「碣石」也問世了。順便指出的是,某些記者和通訊員在報道這兩處秦代行宮遺址發掘消息時,似乎有失公允。在談及「秦皇東巡古行宮,遺址猶存今綏中」時,說「由於秦漢行宮遺址的發現,為『姜女墳』就是『碣石』一說提供了實證」(此語抹煞了一個事實:「姜女墳」是「碣石」說並非出現在綏中秦漢行宮遺址發現之前,而是在其後),從而,向世界宣布「東臨碣石」的「千古之謎被揭開」(見1986年9月6日《人民日報》第三版)。而報道「北戴河發掘出秦始皇父子行宮遺址」時,避開了「東臨碣石」這一所謂「年古之謎」,僅言「秦皇島得名傳說有了確鑿依據」(見1986年9月25日《人民日報》第一版)。這就難怪秦皇島市地方誌辦公室有些同志心中不平,在《秦皇島日報》發表《秦始皇東巡碣石》一文時也宣布:「北戴河發現秦始皇行宮,為研究碣石所在地提供了依據。」並介紹蘇秉琦等教授認為北戴河發現的行官也名「碣石宮」。
勿庸諱言,不論是在綏中縣萬家鄉海邊,還是在北戴河海濱的金山嘴,都有一些奇特的礁石或海蝕岩,而且這兩處在新中國成立以前,都屬臨榆縣地,在東漢時與昌黎均為遼西郡臨渝縣轄地。但是,不論是萬家鄉海域中的「姜女墳」,包括其附近的「龍門石」等礁石,還是金山嘴的「南天門」,包括其附近的「鴿子窩」(一名「鷹角石」)等海蝕岩,都沒有符合「碣石」這一特定名詞的形狀。若有一點相像的話,恐怕早就被古往今來的無數個覓「碣石」者所發現,不會至今還使一些人把「碣石」稱為「千古之謎」。況且,依據《水經注》的記載,這些礁石或海蝕岩既不「當山頂」,也在遠離「濡水」(灤河的古稱)流域的地方(《水經·濡水注》明確記載「濡水又東南至絫縣碣石山」,「絫縣」為今昌黎縣西漢時的古稱)。一言以蔽之,這些礁石或海蝕岩根本不是《禹貢》所記載的「碣石」,也不是秦皇、漢武、魏武等帝王所「登之」或「東臨」的「碣石」。《禹貢》記載的「碣石」,秦皇、漢武、魏武等帝王所臨幸的「碣石」,就是今昌黎城北的碣石山。至於石碑地、金山嘴等秦代行宮遺址「是秦始皇當年東巡碣石山時,在舊燕國海濱舉行求仙活動的下榻之處」。之所以選中這兩個地方建築行官,派遣盧生等方士下海求仙,是因其地臨海景觀富有神奇色彩,也是極好的觀海之地。
『肆』 碣石在哪裡
碣石位於綏中縣城西56公里處的止錨灣海濱,距山海關15公里,長10公里。這里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海水清澈見底,水淺波輕,海灘寬闊平緩,白沙細膩無泥,海中無礁 石。海濱浴場的海底坡緩,距岸邊百米之外海水僅齊胸深。止錨灣東側的海域淺水區,海底坡度更緩,水拂腳面,極適於兒童遊玩。
在距岸邊200餘米的海面之中, 聳立著三塊巨大礁石,高出海面約20餘米. 民間傳說為孟姜女投海葬身之處.每逢落大潮, 從岸邊到礁石隱約現出一條巨石鋪就的海中棧 道,可直達礁石腳下。在姜女墳的東西兩側海岸,各有一峭壁伸向海面,東側叫紅石砬子,西側叫黑石砬子(又稱黑山頭),象兩條巨龍靜卧在海中,構成似"二龍戲珠"(海中礁石)的獨特景觀。近年來,經過考古發現證明,姜女墳就是當年秦始皇、漢武帝、 魏武帝"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碣石,紅石砬子、黑石砬子和碣石正對的石碑地都發現了秦漢皇帝巨大的行宮遺址。
『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登的這個碣石到底在哪裡
曹操當時御駕親征,登上碣石山為了抒發一下心中的抱負,而碣石山成為了很多帝王效仿的地方,對於這個碣石山的所在地,大家的說法都不一樣。根據詩的內容來看,我認為碣石山在河北省秦皇島的昌黎縣。認為這里是碣石山的原因是因為這里有一座孟姜女廟,而這個廟的對面海上,有兩塊比較突出的巨石,並且還在這里發現了秦漢的遺跡。
曹操的這首觀滄海勾勒出了大海吞吐日月以及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出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以及壯觀雄偉,當時也表達了曹操胸懷天下的心態。
『陸』 秦行宮遺址的歷史介紹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又稱「金山嘴古城遺址」,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一峰壓水、三面清內波」
秦行宮遺址容
的金山嘴,曾是方士求仙的中心與舟檣聚泊的地方,1985年赫然發掘出秦行宮遺址。不論是揭露的建築遺址以及陶井、水井、灶、水管道、窯穴等遺跡,還是出土的大量板瓦、筒瓦、柱礎石、菱形紋空心磚、巨形夔紋半瓦當、雲紋瓦當等建築構件和少量的陶盆、陶甑、鏗、罐、瓮等生活用具。這些建築基址規模宏大,用料非凡,專家們一致認定其時代主體是秦代,可能沿用到西漢初年。與秦始皇東巡有關,是秦碣石行宮的組成部分,是秦始皇建國門的地方,是中華民族第一次大團結、大統一的象徵,其意義不亞於萬里長城。
『柒』 姜女石遺址的姜女石與碣石
姜女石就是歷史上的「碣石」?
碣石、秦始皇求仙是中國歷史上都有明確記載的事物,然而又都在漫長歲月的流逝中罩上了層層迷霧,成了千古之謎。1982年以來,遼寧綏中渤海之濱一處佔地面積約25平方公里的大型秦漢建築群址——姜女石遺址的發現為這個千古之謎,提供了一個新解。
碣石之謎
兩千年來文獻記載的碣石出現多次。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出於拓展疆域顯示皇威的政治目的和尋求仙人與長生不老葯的個人目的,一共東巡了五次。其中第一次東巡沒有到達海邊,其餘四次都到了海邊、海上,「之碣石」是秦皇島的第四次東巡,即第三次到海邊。《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目的就是為求長生不老之葯。戰國時期很多君主都篤信方士,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均曾「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州」,這樣,碣石自然成了方士求仙活動的聚居地。《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鄒衍入燕,昭王親往師之,築碣石宮。」這是史書中第一次提到的碣石宮。鄒衍是齊國的大陰陽家,燕昭王對他畢恭畢敬,特意築建碣石宮,足見當時方士的地位何等顯赫。而後碣石成了歷代帝王名人揮毫潑墨,吟詩作賦的聖地。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東巡,沿渤海至碣石,武帝同樣迷信神仙,極想長生不老,到碣石求仙,為此特意修建瞭望海台;三國時代的曹操北征烏桓後回師途中登碣石觀滄海,留下壯美詩篇「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河澹澹,山島竦峙」;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十九年(公元644年)伐高麗後,班師回朝,經遼西碣石,登臨漢武帝時的「望海台」。
那這個令各代君王神往「碣石」究竟在哪呢?是不是在遼寧境內呢?
兩千年來文獻記載的碣石出現多次,但是碣石何在,其本身及周圍環境與自然風貌怎樣,長期以來一直眾說紛紜,遂成千古懸案。文獻本身記載較為簡略,注釋也多不相同。因此,要解決碣石的問題,必須把考古材料、實地考察與文獻相對應才能得到圓滿的答案。
姜女石遺址出土了我國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最大瓦當
姜女石即姜女墳,傳說中孟姜女投海自盡之地,其實是一種天然的海蝕柱。姜女墳在山海關附近幾百里的海域內,好似一個特立的海上標志,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地理環境,外觀形狀等都與史籍所記碣石十分近似。姜女石遺址以「石碑地」台址為中心,以「黑山頭」、「止錨灣」建築址為兩翼,恰如「一宮兩闕」,面向海中的「碣石」(姜女墳),高台臨海,雄偉壯觀。「石碑地」中心的夯土台是遺址的主體建築,夯土台高達8米,宮城牆體基礎寬2.8米,基礎上一般有寬1米左右的窄牆。房屋一般建在夯土台基上,兩側是成組的宮殿式布局的房址,現保留成排柱礎,塌落的屋頂瓦面,花面空心踏步磚(台階),完整的排水道系統,尤其出土的夔紋大瓦當,直徑54厘米,瓦高37厘米,通長68厘米,大半圓形。這是我國迄今為止考古工作者發現的最大的瓦當。瓦當是我國古代建築椽頭筒瓦前端的遮擋,用以防止雨水。殘筒面飾粗繩紋,里有模布麻點紋,夔紋遒勁,刀法簡練。夔紋身軀屈曲轉折,極度誇張,線條遒勁。歷代瓦當皆小,這種碩大的瓦當目前在我國僅見於陝西臨潼秦始皇陵,整個遺址規模也只有秦代阿房宮可媲美,是典型的秦朝皇家級建築規格,故考古學家認為這里就是秦始皇的行宮「碣石宮」,與秦始皇東巡碣石的歷史事件有關。可能是秦始皇和秦二世皇帝巡視渤海灣時的行宮,它對於我們了解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對山海關外的開發,研究當時我國東北部的政治、經濟狀況,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是中國秦漢時代考古中的一項重大發現。姜女石可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碣石」。由於這是我國考古界首次在關中以外地區發現的秦代行宮遺址,其歷史意義與學術價值不言而喻。1988年國家文物局把該遺址確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又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姜女石遺址還分布有漢建築遺址,由於據地表較淺,保存狀況極差,建築的布局情況不如秦碣石宮的遺址保存的完好,出土了卷雲紋瓦當等一批極富漢代特徵的建築遺物。碣石宮利用海濱自然景觀,前臨一望無際的渤海,海中昂然聳立碣石,其意境極佳,是十分理想的避暑勝地。現遼寧省博物館《遼河文明·華夏一統》展廳關於碣石宮的多媒體展示就是「碣石宮」建築遺址的復原以及秦漢皇帝東巡來碣石行宮的場景。相鄰展櫃中陳列著出土的夔紋大瓦當、空心踏步磚、卷雲紋瓦當等秦漢時期的建築構件,這些文物歷經兩千多年向我們述說著那段輝煌的往事。
『捌』 秦朝的建築及其作用
秦統一之後,各國都是他的領土了,當年屬於燕國的這塊地方也是秦的了。這個地方我想是被秦始皇看重了,海里有碣石山,就是秦帝國的東大門,想以這個宮殿為基礎改造擴大成大工程。所以我懷疑這個秦碣石宮,秦再建的碣石宮是在燕的碣石宮基礎上改建的。支持我的猜測的證據是出在這個遺址上。那時候我去的時間,距現在差不多快二十年了。當時試掘過這個大土墩,石碑地的四十米見方土墩,就是試掘已經發現燕瓦當。
其中有兩塊殘破的,為什麼說是燕代的呢?是從瓦片的瓦當上面來判斷的。那種饕餮臉,像兩個大眼睛一樣,變形的,又像雲紋,主要是饕餮臉變的這種紋樣,這在燕國是常用的紋樣之一。還有像植物紋的樹葉這種,這是燕瓦當里常用的題材,所以這兩塊瓦應該說也是兩塊燕瓦。因此這個遺址出現燕瓦當,就又提供了一個佐證,我們推斷秦碣石宮就是在燕碣石宮基礎上擴大建成的。
原來,雄偉的碣石宮與碣石,並不是始建於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的大一統時代,而是在燕代的基礎上擴建的。顯然,重建後的碣石宮與它的前身相比,更具蓬勃氣勢。其雄偉的排場,人工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完美結合,使得它成為名副其實的大一統帝國東大門。
經歷史學家分析,就在秦朝在燕國的碣石門基礎上重修自己的東方大門時,似乎不知疲倦的秦始皇又於秦朝的首都咸陽展開了一座更為令人吃驚的巨大工程——阿房宮。如果說秦朝碣石門是東大門,碣石宮是迎接來自東方的貴客的前門臉的話,那麼這座遠在近千公里之外的建築,則是一座富麗堂皇的皇家宮殿。
阿房宮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宮殿,無情的戰火和兩千年的滄桑變遷捲走了它的全部輝煌,只留下千古名篇《阿房宮賦》供後人追思嘆息。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龐大的秦帝國,隨後他以舉國之力開始了三項巨大的建築工程:長城、秦始皇陵與阿房宮。兩千多年後,人們仍然感嘆於秦長城雄偉的身影和始皇陵地下軍團的威嚴肅殺。然而和他們齊名的阿房宮卻因為戰火,還未全部完工就離開了人們的視野,它的傳奇故事僅憑著唐人杜牧的一篇《阿房宮賦》而永遠流傳後世。
楊鴻勛:中國有一個傳說可以驗證杜牧的《阿房宮賦》。就說當時楚霸王項羽火燒阿房宮的時候,足足燒了三個月,可以想見阿房宮當時的規模是多麼的龐大。
歷史上的記載在《史記》裡面有,是比較可靠的。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他就覺得舊的宮殿不適應了,太小了,而且他的首都咸陽也在擴大,他要把原來各國有錢的人弄到這兒來,免得各國要復辟造反。
很多有錢人都搬到咸陽來了,於是咸陽人很多,他的宮室人也多了,所以他就要擴大新皇宮,和他統一的大帝國相稱的新皇宮,叫新朝宮。新朝宮的范圍就是《阿房宮賦》寫的「覆壓三百餘里」這么大的一片。其中一個前殿叫做阿房,前殿就相當於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
一般宮殿的命名,都是用吉祥的話。比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元殿、含元殿,都包含一種國運長久的吉祥意思。但是,阿房是什麼意思呢?阿的古音是一個大疙瘩的意思,大土包,土山岡。房呢?是因為它是一個大夯土台,築的像山一樣的大夯土台。所以我懷疑「阿房」是一個工程代號,還沒來得及起名字,秦十幾年就亡國了。
當時在工地它得有名稱,那個大土包像山一樣的房子,就叫阿房。這是我的一個猜想,它是前殿的一個代號,單體建築的代號。因此這個新朝宮也沒起名字,就叫阿房宮,大家也就這樣叫開了,阿房宮於是就代表了這個宮殿的總體。
後人猜想,或許由於秦朝的工程保密,如此規模龐大的阿房宮竟然沒有留下太多記載。於是,在歷代建築師的眼中,這幅設計圖成為了一個永遠嚮往而不能觸及的秘密。究竟阿房宮中隱藏著怎樣的雄偉與奇妙之處,後人至今還在進行著各種各樣的遐想。
楊鴻勛:北京故宮博物院就收藏了一張清朝人畫的一幅畫《阿房宮圖》。這張圖畫的是清朝的亭台樓閣,完全是清式的。這比阿房宮差著兩千年啊。他也是憑想像畫出來的,他想像的根據恐怕就是杜牧的《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所以它表現得高低錯落,很多宮殿的樣子全是清朝的樣子。
後來,我根據一些經驗,繪制了一張阿房宮圖。但是,因為沒有發掘,所以只能是一個階段性的初步的設想。我們還不能叫復原圖,可以叫復原的設想或者對原狀的一個設想。它的依據就是那個時代前前後後蓋房怎麼蓋,最高級的建築怎麼蓋,以及它現在殘留的遺跡是什麼樣子,再根據文獻描述它的原狀是什麼樣子,都放在一起經過綜合研究提出的這個設想。這個時期應該是戰國的晚期了,它所用的工人工匠全部都是戰國時期六國的工匠。
他把這些能工巧匠都集中來了,他們給各國的國王,給周天子蓋房怎麼蓋,蓋宮殿怎麼蓋,給他也要照樣子這么蓋。頂多設計得更大,更花樣翻新罷了,但是基本式樣,基本的構思意匠是一樣的。
因為那時候的建築制式基本就那樣,台上有建築物,有房子叫做榭。可以肯定地說,它是台榭式的建築。至於到底是幾層,幾層台,台上邊的建築群怎麼布置的,有多少座,具體位置准確在哪兒,每一座多大,因為沒有做過發掘,這些具體的情況說不出來。但是基本的印象是這樣,這是沒有疑問的。
由於殘存資料的稀缺,後代的工匠只能通過歷史記載中的只言片語找尋戰國時期建築的種種特點,通過尋求旁證的方法,盡量復原阿房宮的舊貌。
楊鴻勛:我們有些旁證材料距離它的時期很近,只有幾十年,就是東周時期各國蓋的高台建築。有的已經發掘了,比如在河北省平山縣,是當時戰國一個小國家的所在地,發掘出中山國國王的陵墓。他的陵墓也是台榭式的,當時是相信人死後靈魂不死,所以國王的陵墓也蓋成生前宮殿的樣子。但是具體而言,他這個國家小,財力也弱,蓋得就比較小,現在殘存的只是這么一個土包。
老子有句話,他講哲學,拿建築打比方,他說什麼事都是從第一步開始,即「九層之台,始於壘土」。老子是春秋時期的人,這就說明當時盛行高台建築,甚至有九層之台。
『玖』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的基本信息
這些建築基址規模宏大,用料非凡,專家們一致認定其時代主體是秦代,可能沿用到西漢初年。與秦始皇東巡有關,是秦碣石行宮的組成部分,是秦始皇建國門的地方,是中華民族第一次大團結、大統一的象徵,其意義不亞於萬里長城。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的發現,對於探索秦代的歷史以及秦皇島地名的由來,具有重要意義。秦行宮遺址的發現,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七個五年計劃期間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國務院於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河北省文物局成立了專門的遺址保護管理機構,開始了遺址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擬將其建成宏揚民族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已建成的小型展覽室,陳列著遺址出土的部分文物,已經對外開放。
經調查,秦代建築遺址的三個主要地點就分布在以金山咀為起點的南北軸線上:一是在金山咀上;十是在金山咀北約300米的橫山;三在橫山北約500米的高地上。但是多年來金山咀和橫山以北的建築遺址已經遭到破壞,考古工作者決定在保存較好的橫山遺址進行發掘。
1987年開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李恩佳等在橫山開始了艱辛的發掘。面對一片荒蕪,他們為了找到發掘點,進行了仔細地鑽探和研究院,考慮到古代宮殿一般都在最高處建房的慣例,就在地勢略高的地方下手!隨著發掘的深入,一個座南面北的長方形建築日益清晰地出現在大家面前,它四面有厚達1.5-2米的牆,中部一道隔牆將之分成獨立的二間房子。這一發現讓大家又驚又喜;2米厚的牆豈是一般人的房屋能有的?1987年10月,省內外專家二度匯聚秦皇島,在考察了橫山發掘現場後,他們一致確定 這里有皇家建築。這一結論堅定了河北考古人員的信心。
『拾』 曹操的東臨碣石中的碣石在那裡
碣石山位於河北省昌黎城北1公里,面積28.8平方公里,形成歷史久遠,自然風光回秀美,歷史文化淵源答,地理位置優越,是五嶽之外的「神岳」,是古今中外有名的歷史名山、仙山、觀海勝地、佛教勝地和旅遊勝地。
碣石山主峰仙台頂(又名娘娘頂,又稱漢武台),海拔695.1米,是渤海近岸的最高山峰。最早記載見於《山海經》和《禹貢》,於今已有3000多年,是久負盛名的千古神岳。
碣石山壯如泰山,俏似黃山,環山抱水,景色秀美,鳥語花香,氣候怡人,山勢崢嶸,怪石嵯峨,且植物種類繁多,亦有「北方天然植物園」之美譽,李大釗稱「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
據史書記載,封建時代具有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北方少數民族駐中原的北魏文成帝、北齊文宣帝等兩代帝王,先後登臨碣石山,留下了《碣石門辭》、《觀滄海》、《春日望海》等傳世佳篇。在現代歷史上,革命先驅李大釗曾先後七次登踏碣石,並在此寫下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革命檄文。偉大領袖毛澤東一句「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山有遺篇」這一傳世佳詞,更使得碣石山聲名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