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壁頭遺址

壁頭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03 13:14:03

A. 長興篁墩遺址考古發現

九女冢
位於長興縣城西4公里小浦鎮柏樹頭(在蝴蝶村),為隋朝王室僕役的墓葬。據清嘉慶《長興縣志》,相傳隋煬帝時,有媼(僕役之妻)生九女而無兒子者,父罵道:「生女不生男,死誰葬我?」後九女都嫁與大戶,因感於父囑,九女鳩材予以厚葬。黃巢(起義)時,長興大亂,有人發墓巔,有穴可下,見屋一區,壁間隱隱有碑刻圖畫。1971年修水利,挖出青石板數噸。1981年村民從墓穴中取出漢磚築屋三間,磚上有「萬歲不敗」、「堅牢」篆字。系六朝前古磚。

B. 世界十大遺跡是那幾個

1、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的巨石陣, 又稱環狀列石、太陽神廟等名,是歐洲著名的文化神廟遺址。 據推測約出現於公元前4000-2000年,有學者認為是史前文明遺址, 也有人認為是外星文明的痕跡。 這個巨大的石建築群位於一個空曠的原野上, 佔地大約11公頃,主要是由許多整塊的藍砂岩組成,每塊約重50噸。 幾個世紀以來,沒有人知道巨石陣的真正用途, 也沒有人知道是誰建造了巨石陣,而古老的傳說和人們的種種推測, 讓巨石陣更增加了神秘的氛圍檢舉 2、中國阿爾泰山荒原通天石人之謎, 被疑為人類對外星文明的記錄。 矗立在草原上的石人成為一種神秘主義的象徵。 3、復活節島石雕,這一著名的世界文化之謎,古往今來吸引了多少探險者。 然而,這些石雕像的價值還不是最主要的, 在那堅硬、貧瘠的地層深處,還隱藏著令人吃驚的秘密。 在復活節島的秘密洞穴里,任何一件石雕品,都足以使人目瞪口呆: 一個露著牙,斜著眼,張大嘴巴狂吠的狗頭; 兩只正在交配的海龜;一隻栩栩如生的太平洋刺龍蝦, 蝦腿自然蜷縮著,觸須平平舒展在蝦背上; 還有用石頭刻成的復活節島特有的小船模型。 表現各種怪異動物的雕像也不少,如島人、蛇人及許多不可名狀的怪物, 具有何等神秘和奇特的想像力。 有一位男人的石雕像,叉開雙腿, 高舉兩只胳膊,高高地站在其他雕像之上。 4、古埃及金字塔在沒有先進的科技支撐,單靠一些原始工具及人力, 竟可建成如此宏偉的建築? 現今最先進科技也未能做到,那古代埃及人到底是怎樣建造? 另外,金字塔的神秘至今仍是一個謎, 不少學者認為金字塔是古代外星人留下的建築物。 5、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20億年前,十幾座天然核反應堆神秘啟動,穩定地輸出能量, 並安全運轉了幾十萬年之久。 為什麼它們沒有在爆炸中自我摧毀? 是誰保證了這些核反應的安全運行? 莫非它們真的如世間的傳言那樣, 是外星人造訪的證據,或者是上一代文明的傑作? 6、瑪雅文明似乎是從天而降,在最為輝煌繁盛之時,又戛然而止。 在瑪雅人的編年史中,曾記載了地球9000萬年至4億年之間的事。 要知道,人類在數百萬年前才告別了古猿, 幾億年前地球上根本沒有人類,瑪雅人記載了誰的歷史? 有些學者提出大膽的看法: 在遙遠的古代,美州熱帶叢林中可能來過一批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智能生命,他們走出飛船, 教給了尚在原始時代的瑪雅人各種先進知識,然後又飄然而去。 他們被瑪雅人視為是天神。 瑪雅文化中那些令人難以理解的高深知識,就是出於外星人的傳授。 帕倫克石板上的雕刻,也是瑪雅人對外星宇航員的臨摹。 外星人離去時,曾向瑪雅人許諾重返地球, 但在瑪雅人的追求祭司預言天神返回的日子裡,這些外星並未重新返回。 於是這導致了瑪雅人對其宗教和祭司統治的信心喪失, 進而引起了整個民族心理的崩潰,終於使人們一個個離開故鄉, 各自走散。瑪雅文化就這樣消失了。 7、神秘莫測的印加帝國失落之城,它是沒有語言的印加文明留給世界的一個沉默證據。 因建在峭壁 8、巴別通天塔。 巴比倫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古城,它位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交匯處。 早在公元前1830年左右,阿摩利人就以巴比倫為都城, 建立了古巴比倫王國。 歷經了500多年戰亂,直到公元前7世紀末, 才在尼布甲尼撒領導下,建立了新巴比倫王國。 然而,88年後,新巴比倫王國又被波斯人徹底毀滅。 隨著巴比倫王朝的覆滅,顯赫一時的古城巴比倫,也日漸消失在荒草之中了。《聖經.舊約》上說,人類的祖先最初講的是同一種語言。 他們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發現了一塊非常肥沃的土地, 於是就在那裡定居下來,修起了城池。 後來,他們的日子越過越好,決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上去的高塔, 這就是巴別塔上,又叫空中花園。 9、蒂亞瓦納科太陽門依舊是一個無法破譯的巨大謎團。 10、中國青海德令哈白公山下,遍布了已經銹蝕嚴重、風化良久的鐵質管狀物究竟是何來源? 它究竟包容了什麼樣的秘密呢? 是化石還是外星文明的遺物? 至今眾說紛紜。在人跡罕至的山谷里, 遠古的遺跡被風雨改變著舊有的模樣

C. 什麼史前遺址被我國史學家稱為二十世紀考古大發現,我國西北地區最重要的新石

1. 大地灣遺址被我國史學家稱為二十世紀考古大發現,是我國西北地區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2.大地灣遺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東北45千米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東側,座落在葫蘆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級階地和相接的緩坡山地上,總面積270萬平方米,是年代較早,規模較大最具中國建築風格的「宮殿式建築」,布局規整,平衡對稱,由主室、東西兩側室和後室、門前附屬物構成,總面積420平方米,並在牆壁、門、灶台的設計布局上還增加了防火保護層 。該遺址出土出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萬件,發掘房址241座。大地灣遺址的人類活動歷史可由8000年前推前至6萬年前。該遺址對探索中華文明的線索和原生面貌,揭示隴右與天水古代文化的考古編年和文化序列,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3.大地灣遺存包含6個文化層。第1—3文化層形成於60000—20000年前,地層中僅發現石英砸擊技術產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第4文化層形成於20000—13000年前,細石器技術產品和大地灣一期陶片開始出現,但在遺物總體數量上處於從屬地位;第5文化層形成於13000—7000年前,以細石器和大地灣一期陶片為主;第6文化層形成於7000—5000年前,主要文化遺物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
4.大地灣遺址發掘房址241座,大部分屬於深穴窩棚式建築,灶址104個、灰坑和窯穴321個、窯址35個、墓葬70座、壕溝9條。編號F901的地面,是「混凝土」地面。編號F901的建築是宮殿式建築。編號為F411房址上發現繪畫。編號F901原始地面下層混合層中的材料是中國較早的人造輕骨料。編號F405、F901用草泥包裹的附牆壁柱遺跡是中國較早的消防實例。出土的條形盤、鏟形抄、簸箕形器等是中國較早的度量衡 。陶器口沿上多繪有紅色寬綵帶,是中國最原始的彩繪圖案,陶器形狀有圓底缽、三足缽、三足罐、圈足碗、小口瓶、尖底瓶、口足鼎、平底釜、條形盤、深腹罐等。大量早期彩陶製品以繪有變體魚紋和鳥紋相結合的花紋為主。陶器上發現10多種刻劃符號,有類似水波紋狀的;有類似植物生長的,還有以直線和曲經相交的形紋等。出土的人頭型器口彩陶瓶是中國較早的雕塑。大地灣遺址一期灰坑中,採集到已碳化的禾本科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大地灣遺址編號為H398的灰坑中,發現一堆炭化的糧食標本,鑒定為黍(俗稱糜子),但黍粒均小於現代種 。
5.大地灣遺址的研究顯示,古人依次經歷了原始狩獵採集、發達狩獵採集大地灣遺址、大地灣一期原始農業和仰韶早晚期成熟的農業四個經濟發展階段,為研究中國西北地區原始建築、藝術、農業起源、文字和宗教等提供了詳實的資料。大地灣遺址的彩陶對研究中國繪畫的起源和原始社會的繪畫藝術有重要學術價值,陶器上發現的刻劃符號為中國的文字起源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資料和線索。
大地灣遺址出土的陶器

D. 考古學把哪兩個古城遺址看成是商代的開始

由於大量考古文物資料的面世及甲骨文字的整理和研究,滳河流域是先商文化的發祥地已成為史學界諸多專家學者的共識。滳水在卜辭中屢見,「王其侑於滳,在有石燎有雨」、「王其尋舟於滳,亡災」、「 涉滳,至磬,射左豕,擒?」、「求年於滳,求禾於滳」,可見滳河在商代是一條重要河流。「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禮記·表記》)殷墟卜辭曾多次記載殷人祭祀滳水。我國史界曾有學者對滳水這樣比黃河小得多的河流被神化感到大惑不解。余方平先生在《殷人神化滳洹二水之原因淺析》一文中指出,其實,將卜辭記載與考古學、歷史學、文獻學、音韻學等研究成果結合起來分析,可以看出:滳水流域曾是商族的起源地,是商文化的「老家」。殷人自然要奉為神靈,世代祭祀,以示永誌不忘祖先發祥之地,同時亦祈求滳之神靈永遠福佑殷人及其後嗣。商之名當源於滳水,既為昭明居地之名,又演變為商族的族名。(原載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5期)曾經有人稱商是一個航海的民族。早在商湯滅夏以前,商便已是一個興起於渤海西岸的強大諸侯國。那時商的活動區域集中在商河流域,所以商的名稱也就出自於商河的商字。而當時這條賦予了商名字的商河,是一條直接流入大海的河流。所以從很早以前開始,商的買賣人就已經順流而下,把生意做到了海上。(據CCTV《走近科學》2008第10期) 《水經》、《水經注》、《水經註疏》都對商河有詳細記述:(河)又東北,過楊虛縣東,商河出焉。商河首受河水,亦漯水及澤水所潭也。淵而不流,世謂之清水。自此雖沙漲填塞,厥跡尚存。歷澤而北,俗謂之落里坈,逕張公城西,又北,重源潛發,亦曰小漳河,商、漳聲相近,故字與讀移耳。《元和志》所記漢鴻嘉四年,河水泛溢,河堤都尉許商鑿此河通海,故以商為名。守敬按:「《漢書

E. 紹興有哪些革命遺址

卷35 第三章 近現代革命遺跡

清咸豐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天國革命軍進駐紹興,遺有來王陸順德府第及壁畫4處,於諸暨留下一幅《勸諭》。光緒三十一年(1905)起,光復會骨幹徐錫麟、陶成章、秋瑾等,以紹興為革命活動基地,為聯絡同志,培養幹部,所創大通學堂等,至今保存完好。民國時期,紹興為中國共產黨領導浙東革命斗爭活動中心地區之一,創建基層組織,發動民眾抗日,成立民主政權,遺蹤遍及各縣。
本章所載,計太平天國遺跡6處,辛亥革命遺址及紀念建築6處,新民主主義革命遺址及紀念建築11處。

第一節 太平天國遺跡

越 城
來王殿 位於下大路。清代建築,以太平天國將領來王陸順德府第而得名。原屋規模宏大,日軍侵華時被毀。存門廳、第二進前石庫門樓及西廂房。
門廳南向。面寬九開間,現存明間及西側四間,殘余部分寬19.60米、深6.80米。 石庫門樓天盤石碩大,額坊有人物浮雕,兩側石柱有雲龍紋彩繪。西廂房面寬10.45米 、深6.05米,保存尚完整。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李家台門太平天國壁畫 台門位於都昌坊路。明晚期建築。坐北朝南 ,磚木穿斗式結構。原有四進,存第三進中廳。
壁畫在中廳明間東、西壁上和退堂屏門上,清咸豐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天國革命軍駐紹興時繪。每壁4幅,高4.80米、寬9.20米。東壁,中間兩 幅為神話故事,南側一幅為鳳凰、麒麟,北側一幅為大象、獅子;西壁為八仙圖。屏門上繪團龍。畫面墨繪敷色,色彩濃重、清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探花台門太平天國壁畫 台門位於蕭山街。明代建築。探花謝丕府第 。坐北朝南,磚木穿斗式結構。原有五進,現存門斗和第二進石庫門。壁畫作於清咸豐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天國革命軍駐紹興時,共6幅:第二進明間樓下東、西兩壁各3幅,均寬6.30米、高2.85米。南側2幅左右對稱,繪鳳凰飛天;其餘4幅為水戰圖、陸戰圖和神話故事等。畫面人物眾多,墨繪敷色,色彩濃烈。屏門彩繪雲龍圖案,高2.85米、寬4.40米。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高家台門太平天國壁畫 台門位於昌安直街。清代建築。坐西朝東,共三進。壁畫作於清咸豐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天國革命軍駐紹興時期,繪於第二進大廳東側山牆,雲龍圖案。因經石灰多次塗刷,僅隱約可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凌家台門太平天國壁畫 台門位於前觀巷。清代建築。坐北朝南,共三進。壁畫作於清咸豐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天國革命軍駐紹時, 繪於第一進明間天花板,雲龍圖案。畫面長4.40米、寬2.50米,剝蝕嚴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諸 暨
宣何公館太平天國革命軍《勸諭》
公館位於諸暨紅橋鄉宣何村。明 代建築。《勸諭》書於門樓內壁,系太平天國革命軍於清咸豐十一年(1861)所書宣傳標語。柳體楷書,硃色,正文四豎行,行30字,共110字。款文豎行14字,徑5×4 厘米。因風化,筆劃已剝蝕。文為:「雄師到來臨,爾民不須驚。放膽在屋內,何必據山林 。我國最愛民,只喜那雞(豕)。財帛吾不取,婦女不姦淫。爾等胡亂行,聚眾成匪群。伊乃自作禍,免得受(極刑)。諭爾細細聽,休更(跟)韃靼行。胡兒山河末,快為天國民。吾今(細)盡言,爾民自詳(忖)。早早來投順,家業免刁零。爾為我國民,共享樂昇平。太平天國辛酉拾壹年玖月拾陸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二節 辛亥革命遺址及紀念建築
越 城
大通學堂 全稱大通師范學堂。校址原為貢院,清代改作豫倉。位於勝利路。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九月,徐錫麟、陶成章等為聯絡同志,培養軍事幹部而創辦,系光復會在浙大本營。三十三年,秋瑾接辦。七月,徐錫麟安慶起義失敗。秋瑾被捕,學校受查封。大通學堂原有房屋50餘間,其主體建築坐北朝南,東、北、西三面為操場。中軸線上共三進:第一進門廳,5間,門廳正中懸「大通學堂」匾額;第二進禮堂,今辟為光復會史跡陳列室;第三進為「徐社」,系徐錫麟生平事跡陳列室。三進之間,有長廊 相連,長47.32米、寬1.57米,為當年學生雨天練操之所。東、西兩軸線上,原各有四進平房,每進五開間,東西對稱,布局規整,今存部分。東軸線第一進西首間為秋瑾工作室,亦為秋瑾被捕處。1980年修復,按原狀布置。1982年開放。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秋瑾紀念碑 位於解放北路軒亭口,即秋瑾就義處。民國19年(1930)建。通高7米。碑座兩層,呈正方形。下層邊長3米,四周設水泥欄桿。碑座正面(西面)刻有蔡元培撰、於右任書《秋先烈紀念碑記》。碑座承托碑身,鐫張靜江書「秋瑾烈士紀念碑」鎏金大字。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風雨亭 位於府山西巔。民國19年(1930)為紀念秋瑾烈士而建。以烈士就義前絕筆「秋風秋雨愁煞人」(一說「秋雨秋風愁煞人」)而名。亭為八角攢尖頂,正面(東面)上方懸田桓手書「風雨亭」匾,兩邊石柱刻有民國5年(1916)孫中山蒞紹致祭烈士所撰輓聯:「江戶矢丹忱,感君首贊同盟會;軒亭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1981年重修。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陶社 在東湖公園內。民國3年(1914),紹興各界人士為紀念 陶成章烈士,將原東湖通藝學堂改作烈士祠,名為陶社。5年8月,孫中山親臨陶社致祭。抗日戰爭時,毀於戰火。1981年重建。南向,三間三進。屋面青山,門臨碧水。正中懸孫中山題「氣壯山河」匾,兩側懸長聯:「半生奔走,有志竟成,開中華民主邦基,君子六千齊下拜;萬古馨香,於今為烈,是吾越英雄人物,湖山八百盡增光。」室內陳列陶成章事跡。
徐社 在大通學堂內。民國元年(1912)6月,紹興各界人士為紀念徐錫麟烈士,於下大路建徐公祠;同年,建立徐社,設徐公祠內。日軍侵紹時被毀。徐社系民間集社,有社員200餘名。自徐社成立至民國30年紹興為日軍侵佔止,每年均舉 行公祭。1982年,於大通學堂復設徐社。社廳正中懸掛田桓手書「徐社」匾額,有陳列室三,陳列徐錫麟所用手槍、刺刀及就義血衣等。東梢間後壁嵌蔡元培撰《徐烈士祠堂碑記》。

紹 興
熱誠學堂 位於東浦鎮。清光緒三十年(1904),徐錫麟創辦,以徐氏撰聯:「有熱心人可與共學,具誠意者得入斯堂」取名,學堂提倡軍訓,實行男女同校。三十三年,徐錫麟安慶起義失敗,學堂一度受損。民國4年(1915),教學樓毀於大火,後以徐錫麟撫恤金重建。
學堂門廳西向,三開間,面寬14.25米,進深6.50米;石庫門上方嵌石碑一方,橫書陽刻「熱誠學堂」。教學樓為西式建築,坐北朝南,八開間,二層樓屋,面寬29.80米,進深8.95米;正中兩間闢作「徐錫麟紀念堂」,入室上方懸徐生翁書「徐錫麟紀念 堂」匾額,室內陳列徐氏生平史料。北側之徐錫麟藏槍小池為曲尺形,明池長7.85米、 寬5.90米,暗池長10.95米、寬1.80米。學堂今稱東浦鎮熱誠小學。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諸 暨
中山紀念塔 位於城南薴蘿山東麓今市人民醫院住院部內。民國15 年(1926)建。台基正方形,邊寬5.50米,四周置欄板和望柱;塔座上層正方形, 邊寬0.80米、高1.18米,下層六角形,邊寬0.60米、高0.50米;塔身三角形,高2.50米,一面豎鐫隸書「孫中山先生紀念塔」八字,另兩面分別鐫刻:「民國十五年五月諸暨縣民眾捐造」和「民國十九年十二月諸暨縣建設委員會重修」。均楷書陰刻。 1985年5月,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再次重修。

第三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遺址及紀念建築

紹 興
後堡橋革命標語 後堡橋位於樊江鄉後堡村。橋為梁式結構。主橋東西向,單孔,長15米,凈跨4.60米,橋面寬2.15米。
標語書於主橋東西兩側橋墩內側,文為「誓復失地」、「沖過錢江」。隸體,字徑55×55厘米,為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皋北抗日自衛大隊隊長朱鐵群所書。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 虞
中共上虞縣直屬支部成立處 位於謝橋鄉謝家橋村。民宅。東向三開 間,面闊7.30米,進深5.60米。青瓦粉牆,原系葉天底書房。民國15年(1926)7月16日,中共上虞縣直屬支部成立於此,並作為活動場所。27年2月,葉天底被捕後停止使用。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虞縣民主政府舊址 位於豐惠鎮東大街。原系文廟,今存大成殿、 東廂房和泮池。殿南向,重檐歇山造,五開間,面闊22.10米,進深19.90米。廂 房硬山式,平屋五間。池半月形,中架三孔平板石橋。民國34年(1945)4月20日 ,上虞縣民主政府在永徐鄉三益小學成立。6月30日,新四軍解放上虞縣城(豐惠鎮),民主政府遷入文廟。9月底,新四軍浙東縱隊奉命北撤,民主政府工作終止。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撤會議舊址 位於豐惠鎮世濟弄。有樓房與後廂兩進,南向。樓房五開間,單檐硬山造,闊21.50米、深12.80米;後廂平屋三間。民國34年(1945)9月23日,中共浙東區黨委擴大會議在此舉行。會議決定奉中共中央指示北撤,並部署北撤後工作。9月27至30日,中共浙東區委與浙東新四軍分批從後海登船北撤。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夏蓋山摩崖題刻 夏蓋山位於蓋北鄉與謝塘鎮之間,海拔168米。 石刻位於山頂西側面北石崖,為抗日戰爭前期一些進步團體所題刻。自西向東依次為:草書 「前進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六月十日 上虞三進小學童子軍團題」;隸書「還我山河 二十七年一月一日 海嘯劇團一周紀念 全體團員舉行談心會於此 敬題四字藉作自勉」;隸書 「卧薪嘗膽 湔雪國恥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五月九日 中國青年勵志會浙江上虞分會旅行團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嵊 縣
中共嵊新奉中心縣委舊址 位於小柏鄉東林村王氏宗祠。民國34年(1945)2至9月,嵊(縣)新(昌)奉(西)中心縣委駐地。
宗祠坐北朝南,共三進,晚清建築。民國23年(1934)2月24日,浙東行署委員會決定 將奉西區劃歸嵊新縣委領導。嵊、新縣委改稱嵊新奉縣委,下轄里東、上東、下東、新北、奉西五區,縣辦事處即由里東遷入東林王家祠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諸 暨
諸暨北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位於阮市鎮,即原阮家埠育嬰堂。民國19年(1930)4月,諸暨北區蘇維埃政府在此成立。今存樓房3間。
民眾圖書館 位於西江鄉斗門村西經堂山腳。民國建築。坐北朝南, 臨池而建,平屋一楹三間,通面寬11米,通進深6.30米;前檐設廊。硬山造。
民國22年(1933)中共諸暨地方組織創建,館分藏書、閱覽、借書三室。原有藏書2萬余冊,1956年,大部送交省圖書館收藏。「文化大革命」期間遭破壞,圖書及設施盪然無存。1986年,集資重修。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革命烈士紀念碑 位於城關鎮鷂鷹山東麓。1978年8月始建,1982年10月竣工,建築面積944平方米。碑身高7米,條石砌築,中鐫趙朴初書「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字,碑座承托。平台與台基間有垂帶踏跺10級。台基四周築欄板和望柱 ,望柱柱頭浮雕仰覆蓮瓣紋。紀念碑至山麓鋪設垂帶踏跺284級。
齊村慘案紀念碑 位於化泉鄉齊村。為紀念民國33年(1944)3月30日被日偽軍殺害的48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而建。碑高6米,石塊疊砌,上鐫「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字。台基面積70餘平方米,從地面至墓台鋪設垂帶踏跺14級。

F. 求漳州的歷史文化遺址

漳州名勝國家AAAA級風景朝聖區 —— 三平寺
廣濟大師(又名:祖師公)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地處福建省漳州市屬的平和縣文峰鄉境內,距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這里群山環抱,林海綿綿;竹濤滾滾,山清水秀,風景綺麗多姿,是人們游覽、避暑的好去處,每年接待外國朋友、外籍華人、華僑、港台同胞和祖國內地的遊客五六十萬人。除夕之夜,三平寺更是被擠得水泄不通,他們中有善男信女,連古稀之年的老人也到此過除夕。香火頗盛,熱鬧非凡,別有一番景緻。
義中大師,在閩南一帶和海外鄉親中稱為「三平祖師公」,祖籍陝西咸陽高陵縣人。由於父親到福建做官,義中於唐德宗李適興元六年正月初六日,誕生在福唐縣,即今福建省福州市屬的福清縣。義中聰明過人,從小勤奮好學,博覽群書,過目可記詩文。父親是個大師,求醫尋教者絡繹不絕。後因唐武宗李炎廢佛汰僧,義中大師依依不捨地告別紫芝山,率領眾僧尼,艱難地徒步,跋山涉水,好不容易來到平和境內的九層岩避居。只見這里青山綠水,風景秀麗迷人,是個造寺傳教的好地方,他和眾僧尼歷盡千辛萬苦,在這里興建三平寺院。
義中大師看到這里的山民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極為貧困落後,缺醫少葯,許多山民貧病交加,被迫背井離鄉,往外逃荒,造成這兒的山園荒蕪。他來到山民中,向老百姓問寒問暖,盡心盡力為山民醫治疾病,並將自己強身拿手的「太祖拳」和「少祖拳」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當地山民,籍以健身防病,博得居家百姓的歡迎和贊賞。
三平山來了義中大師,竭誠為山民送醫送葯,醫治疾病的佳音,象一陣陣溫馨的春風,吹拂到山裡外。外逃的山民欣聞這消息,奔走相告,都陸陸續續回到山裡來。義中大師便向他們傳授先進的耕作技術,改變刀耕火種的落後面貌,他還積極引導山民開墾荒山,建造田園,興建水利,築起村舍,男耕女織,使深山裡的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山民安居樂業,過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生活,與義中大師及眾僧尼更加和睦相處。
唐宣宗復興佛教時,皇帝敕封義中為「廣濟大師」。義中大師在三平山內外更加認真傳教,以施展自己的才華。
唐咸通十三年農歷十一月初六日,義中大師在三平寺仙逝,享年九十二歲。由於他一生為居家百姓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後人尊稱他為「三平祖師公」。一千多年來,這里香火頗盛,人們一直杷他當作慈善的神來敬奉。連旅居海外的僑胞和港、澳、台同胞也不忘義中的功德,爭相結伴來這里朝拜,並捐贈款項,修葺殿宇。
創建距今一千一百多年的我國著名古剎三平寺,歷盡滄桑,屢毀屢建,今天展現在香客面前的三平寺規模,是清代重建的。近十年來,由當地政府和海內外熱心者投資,千年古寺已修葺一新,顯得更加金碧輝煌。
這座千年古剎俗稱「三殿半」。殿宇倚山而建,坐北朝南,前低後高,群山環抱,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盛暑時節,南風躍過林海竹濤,輕輕地吹來,令人頓覺涼快。
三平古寺總建築面積二千多平方米,建築群分為兩組:山門、鍾鼓樓、僧房、大雄寶殿等組成前組,祖殿、齋堂、塔殿等組成後組,殿宇建築,別具一格。
今重修的山門額上掛著趙朴初先生題寫的「三平寺」金字橫匾,在七彩的陽光映照下,燦爛奪目;山門屋脊上,有兩只以彩瓷雕塑的青龍,對著一幢小寶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大有騰躍晴空之勢。
香客進入山門,步入天井。天井兩側是蓮花池,香客沿著中間的石板路直進,登上台階,便是整修一新、溢彩流金的大雄寶殿。大雄寶殿面寬三間,比山門的地勢高一米多,兩廊對峙,右廊壁上鑲嵌著清乾隆年間宰相蔡新等纂刻的重修三平寺碑記。
香客二進「祖殿」,即「廣濟大師義中」的殿舍。殿舍前面有一條長廊,香客須從邊門步入長廊,方能抵達殿堂。殿堂面寬三間,堂中端坐著義中大師像,是清代用樟木雕成的,高一米多。雕像關節能活動,只要有人為之支撐,即可站立,別具一格。
三平寺的最高處,也就是最後一進稱之為「塔殿」,經精心整修,煥然一新。塔殿基座高二米,正方形;重檐,面寬三間,兩側有台階,香客欣然登上台階,從邊門進入殿堂。殿堂正中極為光滑的水磨石籠里,有一尊三平祖師義中大師的趺坐像,塑像造型優美,頭戴僧帽,身披袈裟,面容慈祥可近可親。這里香火最盛,常常被擠得里三層外三層,人頭攢動,水泄不進。
這塔殿的正中,有一個圓傘形的頂蓋,構造極為雅觀別致,碑文稱之為「寶蓋」,正好罩在廣濟大師的頭上。據傳,義中大師九十二歲時,是坐著告辭人世間的。他仙逝後的遺骨現在還埋在他的座下水磨石籠里,故這里香客雲集,是三平寺最為熱鬧的地方。殿壁兩側鑲有七方碑碣,都是明、清重修殿宇的碑記。
千年古剎三平寺,山川綺麗多姿,風景如詩似畫,是聞名遐邇之旅遊勝地。寺外原有的八大勝景,除仙人亭、侍郎亭已廢外,現還存有龜蛇峰、虎跑泉、和尚潭、毛氐洞、虎林、龍瑞瀑布。
三平古寺後山上,綠樹終年青翠,極為蔭涼。山上還有一處久負盛名的「虎跑泉」。泉水甚為清冽、甘醇,沒有絲毫的污染,香客到此,暢飲一杯泉水,從口冰到心窩里,頓覺滿身爽快,暑氣全消。這四季流不盡的泉水,勝似眼下商店出售的礦泉水。
古時候,這里設有飲茶室,觀魚台。清代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尚書蔡新告老還鄉。每當盛暑時節,他總要從漳浦老家來到三平山避暑烹茶。
距二平寺院東南一里外,有個「毛氏洞」遺址。岩石上刻有李培題寫的「毛氏洞」三個大字。這洞里是毛人生活過的地方,石頭上還有一支石燭,流傳著一則神奇的故事,給這個洞抹上一層神秘的色彩,不僅吸引眾多的遊人,也吸引著海內外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
在三平寺前的二里外,有一條瀑布,遊客臨近瀑布,即可聽到水聲如雷,產生氣勢磅礴之感。到了瀑布底下,抬頭仰望,只見碧綠的山泉從幾十公尺的懸崖上飛瀉而下,迸發出無數水珠,水珠如離弦之箭,萬翎齊發,源源不斷,落下白翎又像反射空中,白花花似龍須飄拂;水珠在艷陽的映照下,深潭上則幻出一道迷人的彩虹,蔚為壯觀。
三平寺歷史悠久,蜚聲海外,長期以來吸引了海外廣大的僧眾和香客。1979年以來,國際友人和各地的佛門弟子、宗教團體,不遠萬里,前來朝拜,盛況空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宗教信仰虔誠,年年來朝拜,歲歲來訪問。他們目睹大陸寺院在迅速修復,宗教活動開展正常,十分高興。紛紛捐資,表示願為修建工程作奉獻。三平寺就像一座通向海外的橋梁,為溝通我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特別是東南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斷地作出貢獻。
天下第一奇石——東山風動石
坐落在東山古城東門海濱石崖上的素的東山風動石,一直是島上人民最引以為榮、視如珍寶的自然奇觀,是旅遊者最喜愛的美景之一。東山風動石以奇、險、懸而居全國60多塊風動石之最,被古代文人譽為「天下第一奇石」,現在它已經是東山島的標志性景觀。風動巨石聳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寬44.47米, 風動石長4.46米,重約200頓,上尖底圓,狀似仙桃,巍然「擱」在一塊卧地凸起且向海傾 斜的磐石上,兩石的接觸面僅為十餘平方厘米。狂風吹來時,巨石輕輕搖晃不定,人若仰卧盤石上,蹺起雙足蹬推,巨石也搖晃起來,但又不會倒下。人們站在風動石下面,有一種驚險的感覺,嘆為天下奇觀,故名「風動石」,詩曰:「風吹一石萬鈞動」。該石以「天下第一奇石」載入《世界地理之最》。
世界文化遺產——福建(漳州)土樓
漳州土樓遍布在漳州市南靖、華安、平和、詔安、雲霄、漳浦等縣山區。以造型奇異、風格獨特而聞名於世,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建築」。一般高三至五層,一層為廚房,二層為倉庫,三層以上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土樓以生土為主要材料,摻上石灰、細砂、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反復揉、舂壓、夯築而成。具有聚族而居、防盜、防震、防獸、防火、 防潮、通風採光、冬暖夏涼等特點。漳州土樓民居近2000座,僅南靖縣就有1300多座,堪稱土樓王國。也是全國土樓最多的地方。華安縣沙建鎮「齊雲樓」,是目前所發現的最古老、有確切紀年的土樓,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至今620多年。直徑超過70米的大型土樓有5座,最大的是詔安縣宮陂鄉「在田樓」,直徑達94.5米,有「超級土樓」之稱。結構最為奇特的是南靖縣書洋鄉田螺坑的土樓群,由一方一橢三圓五座土樓組成。南靖土樓和華安土樓今年7月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國家AAAA級風景區——雲洞岩風景區
雲洞岩風景區 是福建省省級名勝風景區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雲洞岩位於龍文區藍田鎮,324國道線上,距漳州市中心10公里左右,距廈門特區約60公里。因山上有一石洞,每當天將降雨,雲霧從洞中飛出,待雨霽天晴,雲霧又飄回洞中,故名「雲洞岩」。雲洞岩海拔不足290米,此岩一峰突出,怪石嶙峋,形態各異,奇樹參天,洞壑深幽,遠觀如袖珍山石盆景,又如太上老君端坐講經。所以,迎面大石刻著「搔首」兩個大字,表示對太上老君的崇敬。
首批國家地質公園——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福建漳州市漳浦-龍海的濱海地帶,面積318.64km2,火山-海蝕地貌發育,為西環 太平洋火山岩帶的組成部分,屬歐亞板塊東緣裂隙帶,2600萬年至700萬年前噴出的玄武岩出露於海岸和海島,噴發序次清楚,特徵典型,如火山口、噴氣口、氣孔柱群、氣勢磅礴的柱狀節理群、海蝕蘑菇石、海蝕台柱、海蝕崖、海蝕洞等,數十個寬闊平坦的海濱沙灘,優質潔白,並有因海岩沉降埋藏地下8000年的古森林遺址,另有古民居和古代軍事要塞等也都是人們瀏覽的美景。2001年3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批准漳州濱海火山地質公園為首批國家地質公園。

G. 仰韶村遺址是怎麼發掘的

在河南省澠池縣城北,有一處三面臨水的小村莊,因北望高聳的韶山,故稱仰韶。20世紀20年代,仰韶村發生了一件人類文化史上的大事,這就是仰韶遺址的發現。

最先揭開仰韶遺址神秘面紗的是瑞典地質和考古學家安特生,1921年,他帶領一支發掘隊來到仰韶村,尋找中華遠古文化的遺存。經過30多天的挖掘,獲得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及人骨標本,他撰寫了《中華遠古之文化》一文,詳細報道了仰韶村遺址的發掘成果,並按照考古學的慣例,將這批以彩陶為主要標志的遠古文化命名為「仰韶文化」,又稱彩陶文化。仰韶文化的發現。揭開了中國考古學研究和原始社會史研究的第一頁。中國近代考古學由此開端,仰韶村也從此馳名中外,成為史學界、考古學界嚮往的古文化聖地。

新中國成立以後,仰韶遺址又先後進行了兩次發掘,再次獲得了大批文化遺存,澄清了遺址的文化內涵,同時修正了安特生的一些錯誤認識,為研究中國史前社會發展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研究表明,仰韶遺址長900餘米、寬300餘米,面積30萬平方米。

仰韶中期彩陶盆仰韶遺址所代表的仰韶文化年代距今約7000—5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的中期,是黃河流域勢力最為強大的史前文化,也是中國同時期各類新石器文化中分布范圍最廣泛的一支,共發現遺址1000多處,主要分布區以陝、晉、豫為中心,西達河西走廊,東至魯西,北達冀中和內蒙古河套一帶,南至漢水流域。

以仰韶村等重要遺址的發掘為基礎,綜合地域和時代所造成的文化面貌上的差異,可以將仰韶文化分為三個主要地區、七種類型、三個發展階段。其中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是仰韶文化的發展中心,可分為北首嶺、半坡、廟底溝和西王村等類型,代表了這一地區仰韶文化發展的全過程;在豫中地區可分為廟底溝、大河村類型;在豫北冀南一帶,則可分為後岡、大司空類型。各類型之間在文化面貌上各自有地域特色。

仰韶文化向人們展現了中國母系氏族由繁榮至衰落時期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當時人們過著定居生活,有比較穩定的村落。人們從事鋤耕農業生產,種植粟、黍、稻穀等作物,飼養豬、狗、羊和馬等家畜,採集榛子、栗子、松子和朴樹子等果實及水生物等。彩陶盆內多見魚紋和網紋等形象,是當時漁獵活動的真實寫照。

仰韶文化的房子有圓形和方形半地穴式、圓形和方形地面式,晚期還出現了方形地面連間式,始終以半地穴式房子最為流行。屋內正對門向的中心設一火塘,有些灶坑內嵌有保存火種的夾砂陶罐。有的在門內兩側築有低矮的小牆,有的在門道與居室之間有淺方坑形的門坎。屋內居住面和壁面都塗抹草拌泥土並修整得光滑平整,部分經過烘烤,十分堅硬。圓形房屋周壁牆中有密集的壁柱,室內中間有多根主柱以支撐屋頂,復原起來似現在的蒙古包形式。方形房子結構與圓形房子大體相同,也在坑壁和室內挖有柱洞,復原起來呈四角攢尖的方錐體。

埋葬制度多樣,有單人葬、多人葬、單人一次葬和集體二次葬,葬式有仰身直肢葬、俯身葬、屈肢葬,個別的實行同性合葬,還有瓮棺葬形式。成人都有成片的公共墓地,同一氏族的成員比較集中地埋葬在一起,隨葬品一般比較平均,看不出太明顯的貧富差別。兒童瓮棺則成群或零星地分布在居住區的房屋旁邊,以瓮、罐、缽、盆為葬具。

仰韶文化的制陶技術已相當成熟,最能代表當時的工藝水平。仰韶人有專門燒陶的窯場,有橫穴窯和豎穴窯兩種形式。陶窯由火膛、火道、窯算和窯室等部分組成,陶坯置於窯室底部多孔的窯箅之上。火焰經過底部的火道、火孔進入窯室,燒造出精美的紅陶。一般都用泥條盤築法製成,普遍採用慢輪進行修整,雖然以手工方法製成,但器形規整、色澤光潤、構思巧妙。在陶器表面還施加各種紋飾,其中裝飾作用最強的是彩陶花紋,這是當時最有成就的一種原始藝術。仰韶文化的彩陶紋飾構圖精巧合理,與優美的器物造型相結合,達到了相當完美的境地,成為中國原始藝術創作的範例。半坡類型的彩陶紋飾,以紅地黑花為主,也有原地紅花或加白衣飾黑、紅兩色花的,主要有人面形紋、魚紋、鹿紋等動物形象和象徵草木、穀物的植物花紋。神話化的人面紋圖像,頭上和嘴角都有化妝式的裝飾,似含有某種巫覡性質。魚紋佔主導地位,數量多、變化大、形象也逼真,其組合有單體和復體兩種形式,不少圖案是兩條以上的魚紋相重疊或相連形成一組紋飾,非常生動。廟底溝類型的彩陶紋飾進入了成熟發展期。以弧線、弧邊三角、曲線、圓點和半圓形、鳥紋裝飾等元素,採用二方連續的裝飾方法,構成整組花紋環繞器壁,顯得絢麗多彩,還出現了多彩紋飾,白地或紅地自邊,紫紅彩、白彩相間,更顯得富麗堂皇。

仰韶文化還有一定數量的刻畫符號,目前主要發現在圜底缽口沿的黑彩寬頻紋上,有50多種。這些符號多是在陶器燒成後刻畫上去的,最多的是一道豎劃,其次是二道豎劃、X形、Z形、正鉤形、倒鉤形、T字形等形狀,也有的像植物形,還有其他多種形式。一般認為是起源階段的簡單文字或者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

在長達2000多年的歷史行程中,仰韶文化不斷吸收周邊文化因素,又給周圍文化以不同程度的影響,逐漸形成為中華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部分,共同為中華民族文化機體的形成創造了條件。仰韶遺址的發掘,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中國的遠古文化,在撩開史前文化面紗、觸摸中華文明起源的同時,也拉開了中國田野考古的序幕,在當時起到了科學認識本民族發展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作用,同時也讓外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在歷史上創造的輝煌,它一經發現,立刻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標志,為中國考古學研究的進一步開展奠定了基礎。

H. 舊石器時代廣東有哪些遺址,遺物特點是什麼

尊敬的網路用戶你好!
廣東省發現的最早的經年代測定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是肇慶市封開縣桐中岩洞穴遺址。其中發現的兩枚古人類牙齒化石為第二前臼齒和第三臼齒, 與之共存的動物群有40多個屬種。共存動物群為標本測定的年代為距今14.8士1.3萬年, 處於中、晚更新世之交, 屬早期智人階段。與洞中岩人年代大致相當的是發現於韶關市曲江馬壩鎮獅子岩的1個古人類頭骨化石, 這就是著名的「馬壩人」,經測定約為距今12.9士1.1萬年。廣東省發現的距今大約10萬年以內的舊石器時代地點較多, 主要在於粵西和粵北山區, 多為洞穴遺址, 在不同遺址中分別發現有人類牙齒、顆骨和肢骨化石, 動物骨骼化石及各類石製品。
廣東省舊石器時代文化屬中國南方舊石器文化系列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從石器製作風格上看, 與北方舊石器文化存在明顯的差異。嶺南地區不同時期的舊石器中, 礫石石器等大、中型器物始終佔有重要的位置, 石器的細小化過程不如北方表現得那樣明顯, 但也受到了這一變化的影響。總體上看, 廣東省舊石器時代文化與南方其他地區同時期文化有著普遍的共性, 但其地域性特徵也漸趨明顯, 並且受到北方若干文化因素的影響, 這種情況表明, 從舊石器時代廣東省發現人類足跡開始, 這里就開始了與周邊地區的文化交流, 其文化因素並不單一。
楊傑:《從廣東史前和先秦時期文物資料看文化交流現象》,《韶關學院學報》,2006年第8期
馬壩人∶(約公元前20 萬 - 10萬年) 距今12.95萬年至13.5萬年,是介於中國猿人和現代人之間的一種古人類型,屬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轉變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是迄今為止廣東省唯一的古人類。
中國東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屬早期智人。1958年發現於廣東省曲江縣馬壩鄉獅子山石灰岩溶洞中。伴生的脊椎動物化石有鬣狗、大熊貓、貘、劍齒象等19種,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之末或晚更新世之初。
1958年大躍進時期,曲江縣馬壩鄉農民在獅子岩附近燒制土磷肥時,在溶洞中的一條山石裂縫中發現馬壩人的頭骨化石,石為一頭骨的顱頂部分,屬一中年男性個體。
馬壩人化石為一頭骨的顱頂部分,包括額骨和部分頂骨,還保存了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屬一中年男性個體。馬壩人眉脊粗厚,眶後部位明顯收縮,額骨比頂骨長,表現出和直立人類似的原始性質。但它的顱骨骨壁較薄,顱穹窿較為隆起,腦量可能較大(估計超過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進步性質。因而分類上可歸於早期智人,代表直立人轉變為早期智人的重要環節。馬壩人遺址未發現有文化遺物。
馬壩人眉脊粗厚,眶後部位明顯收縮,額骨比頂骨長,表現出和直立人類似的原始性質。但它的顱骨骨壁較薄,顱穹窿較為隆起,腦量可能較大(估計超過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進步性質。雖然比生活在五十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已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仍保留猿人的特徵:眉骨前緣向前突出,頭頂蓋低平,前額部向後傾斜,口吻部闊平尖出。
馬壩人遺址為兩座石灰岩孤峰,山中溶洞交錯,上下相通,底層終年積水。中國東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人類化石發現地,位於中國南部廣東省的曲江縣馬壩鄉獅子山石灰岩溶洞中。
1958年在其溶洞內發現「馬壩人」頭骨化石和共存的劍齒虎、劍齒象、歷狗、 犀牛,大熊貓等19種動物化石,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之末或晚更新世之初。在與馬壩人同期的洞穴沉積層中,還發現有大量第四紀動物化石,包括虎、大熊貓、熊、狗、獾、中國犀、貘、東方劍齒象、鬣狗、野豬、鹿、羊、猴等幾十種。1984年在洞內又出土兩件礫石打制的砍砸器。

I. 寧夏境內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主要有哪些

中國華北地區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水洞溝。曾多次發掘。水洞溝石器以硅質灰岩、石英岩和燧石為原料,可能是使用先進的間接打擊法和修理檯面技術生產出薄長而兩測大致平行的石葉,再用它們加工成有特色的端刮器、邊刮器 、凹 缺 器3和尖狀器等工具。這些工具與歐洲的莫斯特文化、奧瑞納文化的同類工具相似,因而受到研究東西文化關系的學者重視。據測定,水洞溝遺址的年代為距今38000年或34000年 。 從地層上看 ,可能比薩拉烏蘇遺址稍晚。
在時間的長河裡,3萬年只是短短一瞬,而就是在這瞬間,我們與遠古的祖先神秘相遇了。在寧夏靈武的水洞溝,在離橫城古渡不遠的明代長城的南面崖壁上,感知著一種血脈的延續與張揚。
抵達水洞溝已是黃昏,北方的大地蒼涼如血,夕陽在不遠處,水洞溝的每個角落被漸逝的陽光塗抹上大片大片的輝煌,一條由東向西的小河,把水洞溝遺址切割為南北兩部分。我們的身影在光線里投射下細長的陰影,在這個充滿神奇色彩與無窮魅力的古人類文化遺址前,思緒如潮水,與腳下閃爍著光芒的流水緩緩融合著,向遠方流淌,我們從哪裡來,又要向哪裡去呢?
我們從哪裡來
解放前,我國有三處著名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靈武的水洞溝即是其中之一。20世紀20年代,德國傳教士肖特在水洞溝東5公里的橫山堡一處沖溝的馬蘭黃土層中發現了一個披毛犀的頭骨和一件石英石器。根據這個信息,1923年,法國地質古生物學家桑志華和德日進在水洞溝進行了第一次發掘。這次發掘面積為80多平方米,獲得了300多公斤的石器和「混合著碎骨和碳屑的痕跡」,以及13種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1928年,布勒、步日耶、桑志華和德日進共同發表了以水洞溝和薩拉烏蘇為主要材料的考古報告《中國的舊石器》。水洞溝遺址的發現和發掘標志著「中國沒有舊石器時代文化」這一論斷的終結和中國舊石器文化調查、發掘及研究的濫觴。
水洞溝遺址先後經歷了六次較大規模的、有系統的發掘工作,分別是:1923年桑志華和德日進主持的第一次發掘,出土標本大部分被運到國外;1960年中國與蘇聯組建的中蘇古生物考察隊的第二次發掘;1963年裴文中先生領導的第三次發掘;1980年寧夏博物館考古隊主持的第四次發掘;2003年由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對這個遺址進行的第五次發掘;2007年,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對水洞溝遺址進行水洞溝第六次正式考古發掘。

J. 急!急!番禺鍾村石壁的歷史

上個回答的不錯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