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六朝陵墓遺址

六朝陵墓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03 22:46:33

1. 六朝勝地十代都會在那裡

南 京
南京簡稱「寧」,別名「金陵」,也曾稱建業、建康、石頭城等,現為江蘇省省會,是長江下游西部的中心城市。它位於江蘇省西部,東依寧鎮山脈,地勢險固,風景秀麗。諸葛亮曾對南京一帶的山川形勢評價說:「鍾阜龍蟠,石城虎踞」。
南京是歷經蒼桑的十代都會。三國鼎立,她目睹群雄角逐爭戰;六代興替,她閱盡王朝的曲終幕落;明初,她以舉世無雙的巍巍城垣顯示了泱泱大國之風;晚清,她為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被冠上自己的名字而蒙受辱;太平天國,歷史在這里風雷激盪;辛亥革命,潮流在這里奔突迂迴;抗日戰爭,日軍在這里留下人類歷史上最野蠻、最血腥的一頁。今天,當你漫步於石頭城下、秦淮河邊、明故宮里、天王府中、中山陵旁、雨花台前,面對斑斑史跡,自會思緒萬千,恍若進入了遙遠的歷史海洋。彎彎秦淮河、繁華的夫子廟、巍巍的中山陵,自然開朗的南京城仍是一派十代都會尊嚴深厚的歷史文化氣象。

南京介紹

南京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東郊湯山猿人頭骨的出土,表明35萬年以前,就有了"南京猿人"的足跡。自公元229年東吳建都南京始,南京曾十次成為京都,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南京地理區位優越,物產資源豐富,地處長江「金三角」地區,是中國區域經濟中的重要城市。南京對外交通四通八達,形成了航空、高速公路、鐵路、長江航運的立體交通體系和網路。

南京,山環水抱,蔥籠毓秀,山水城林融為一體,自然風貌久負盛名。自然界厚賜於南京龍蟠虎踞的山川形勝,歷史在此又遺存下燦爛的文化。孫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誠難覓此佳境」。位於城東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綠色蔥蔥的紫金山中,布局宏偉。太平天國遺址,殿闕巍峨。數十處南朝陵墓刻,碩大洗煉,堪稱一代巨制,國之瑰寶。棲霞寺內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勻稱,裝飾華麗,是我國現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總統府、雨花台烈士陵園、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梅園新村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碑是我國民主革命的歷史見證。玄武湖,三面環水,一面臨城,秀峰塔影,碧波盪漾,堪稱「金陵明珠」。莫愁湖,蘊含動人凄麗的傳說,湖光倩影,花團錦蔟,典雅、幽秀而豁達、奔放。

獨具南京特色被譽為中國織錦工藝「活化石」的雲錦及「國之瑰寶」的雨花石,成為南京旅遊商品的代表。美味的秦淮風味小吃及鹽水鴨,享譽中外。今天的南京,既是現代文明的經濟都會,更是虎踞龍盤的秀山麗水,城桓殿闕,街巷格局,園林苑囿,綠地廣場......共同構築起一幅山水城林融為一體的多彩畫卷,展現出「綠色古都,文化之城」的獨特魅力。]]]
南京介紹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和24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與北京、西安、洛陽並稱為中國四大古都。自公元229年東吳孫權遷都南京以來,歷史上先後有10個朝代在此建都,故有十朝都會之稱。

古老的秦淮河玉帶般蜿蜒舒展,站立橋頭,眼前宛然是歷史在悠悠流過;點綴兩旁的玄武湖和莫愁湖靜如處子,似在幽然傾訴;鍾山、棲霞山迤邐悠長,「神龍」般延續著千年的守衛;金陵古城默然而立,城內的滄桑繁華刻寫著它的年輪。

南京文化古跡遍布,從中可以探尋歷史的源頭:中山陵依山而建,結構嚴整,觀之而生一股浩然之氣;夫子廟建築群古色古香,漫步其間,讓你體味明清時代的市井繁榮;中華門氣勢宏偉,設計巧妙,置身城內,壁壘森然,耳邊似有戰馬嘶鳴;此外還有靈谷寺、石象路、三國東吳所築石頭城遺址、明代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以及革命紀念地雨花台等,引人遐思無限。

古老悠久的文化遺產,現代文明的經濟都市,與巍為壯觀的自然景觀構成了南京獨特的城市風貌。南京,這座兼具古今文明的園林城市熱忱歡迎您的到來。

2. 南京目前有哪些六朝建築遺址

1.劉裕初寧陵石刻在南京麒麟門外的麒麟鎮。陵前現存雙翼石獸一對,東為天祿、西為麒麟,長高各3米,天祿胸、腹部剝蝕嚴重,缺四肢,股殘尾斷;麒麟頂、齶殘缺,腰、四肢均有裂紋。石獸造型穩健莊重,與漢代石刻的風格相似,是南朝最早的石刻。
2.陳武帝陳霸先萬安陵石刻在江寧區高橋門外上坊鄉的石馬沖,今存天祿、麒麟各一。北石獸較完整,長2.60米、高2.57米,南石獸長 2.72米、高2.28米,從頸部斷裂,胸部碎裂,殘缺較嚴重。二獸均有翼無角,張口垂舌,須拂胸際,身上的紋飾比較簡練,造型朴實,風格獨具。
3.陳倩永寧陵石刻在南京棲霞區甘家巷東南、北象山下獅子沖。陵墓前有天祿、麒麟二石獸,東西相對。東邊天祿頸及腰部曾斷裂,現已修復。西邊的麒麟比較完整,長3.10米、胸寬1.45米、高2.85米,獨角雙翼,環目張口,舌尖上翹,須髯下垂,雙翼刻鱗紋,襯以羽翅紋,遍體飾捲毛紋。
4.梁臨川靖惠王蕭宏墓,坐落於東北郊仙鶴門外張庫村。現存石辟邪二、龜趺二、碑、石柱二,東西對立。東辟邪原倒埋溝中,底座破缺,臀部殘損,後修復。辟邪雙翼圓轉,肌豐骨勁,體態肥壯,顯出一副矯悍兇猛的神態,是南京地區現存南朝陵墓石刻中的上乘之作。
5.蕭秀墓石刻在南京東北郊甘家巷小學內,是南朝墓石刻中遺存最為豐富、規模最為完整的一處,現存有石辟邪二、石柱一、石柱礎一、石碑三、碑座二。二辟邪東西相對,相距18米。東辟邪完整,西辟邪稍有微殘,均軀體極大,遍體刻毛飾紋。神道碑有三,二立一倒,碑文為南朝書法家貝義淵書寫的,對書法史的研究有重要價值。
6.蕭譫墓石刻在南京東北郊甘家巷西,墓前現保存有石辟邪二、龜趺一、石碑一。其中東辟邪長3.75米,高2.95米,腹下還有一小辟邪,造型生動。另蕭譫墓石碑高大完整,雕刻精巧,裝飾華麗,碑刻為當時的大書法家貝義淵所書。
7.梁建安敏侯蕭正立墓石刻:位於南京江寧區淳化鎮劉家邊村農田中。墓前現存石刻2種4件,其中石辟邪兩只,一雄一雌,蕭正立墓現存兩個神道石柱皆嚴重風化,柱身上下粗細不一,柱頭圓蓋及小辟邪均無存。
另外據我所知棲霞寺還有一些六朝遺跡,棲霞寺始建於南朝。白馬公園遷移保護了一批散落在南京各地的六朝石刻,此外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館也收藏了不少。東南大學內有一棵六朝松

3. 南京為什麼叫六朝古都

自公元世紀以來,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總共六朝相繼建都於此,所以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

1、229年(吳黃龍元年)孫權稱帝建立東吳,定都建業(今南京)。

2、317年,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廷,史稱東晉,定都建康(今南京)。

3、420年,劉裕在東晉末期的亂世中趁勢崛起,最終代晉建宋,史稱南朝宋,定都建康(今南京)。

4、479年,蕭道成迫使宋順帝劉准禪位,建立齊朝,史稱南朝齊,定都建康(今南京)。

5、502年,雍州刺史蕭衍取代南齊建立梁朝,史稱南朝梁,定都建康(今南京)。

6、557年,陳霸先建立陳朝,史稱南朝陳,定都建康(今南京)。

(3)六朝陵墓遺址擴展閱讀:

南京圖書館和六朝博物館下均保留有建康城遺址。六朝時期的建康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達百萬,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衣冠南渡使漢民族在南京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六朝南京城和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以建康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六朝建康城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開都城中軸對稱布局的先例,其平面布局、建築形制對後世影響深遠,並深刻影響到東亞各國。六朝皇宮台城,為北魏都城以及東亞各國爭相效仿,上承秦漢下啟隋唐,深遠影響了後世都城建設的形制。

4. 蔣陵的遺址考究

孫權墓是南京地區最早的一座六朝陵墓。皇後與宣明太子亦葬於此山。在明朝回 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造答孝陵時,保留了孫陵崗,僅將孫權墓前的一對石麒麟遷移,遷往何處無考。為紀念孫權葬於梅花山這一史跡,1993年,中山陵園在梅花山東麓新建了一座孫權故事園。園中心是一尊高大的孫權石像,高5.1米,石像西南側,有一座扇形孫權故事畫廊,嵌有12幅孫權故事浮雕石刻,生動再現了東吳大帝縱橫馳騁的一生。孫權墓到底在哪,一直眾說紛紜。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在南京「市民學堂」講座時披露,在南京梅花山博愛閣附近發現有大型人為構築物,疑與孫權墓有關。
孫陵崗因山上廣植梅花,所以又叫梅花山。每逢春天,山上梅花怒放,簇簇錦團,遊人紛至。南京人去梅花山賞梅迎春,已成為一種習俗。
在開展「六朝陵墓」的課題研究時,在博愛閣區域進行探測,發現有一處的結構和其前後通道結構有顯著區別,類似古時墓穴的封門牆。曾挖探溝,溝中不停冒水,後來發現有喇叭形路口,上層是夯土,下
層是黃土,明顯是人為構築物,這種往山裡開挖的構造和漢代帝王王陵墓的建造方式相似。根據這些還不能肯定這就是孫權墓,但博愛閣剛好就建在這個構築物上面算得上是歷史巧合。

5. 六朝聖地南京的歷史發展是什麼樣的

南京是中國著名古都,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六大古都之一,素有「十朝都會」之稱。南京境內山巒起伏,河湖縱橫,地理位置險要。城北有長江橫卧,城東有鍾山屏陴,城南有十里秦淮,城西有清涼山雄踞,古代即有「龍蟠虎踞」之稱,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南京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雄奇的豐姿、綺麗的風光盛名百世,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考古發現表明,大約在六千年前南京市區的中心鼓樓崗一帶,就有原始居民居住。考古工作者曾先後在這里挖掘了面積約11萬平方米的北陰陽營原始村落遺址。在南京市所轄的大江南北兩岸,已經發現了大約兩百處這一時代的村落遺址,尤以秦淮河中游的江寧縣湖熟鎮一帶最為密集。故有「湖熟文化」之稱。

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即在此建築冶城,專事冶鑄。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在今中華門西南角長干里築「越城」,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記載,至今已有2470年歷史。212年,三國時期的吳主孫權在金陵邑故址利用西麓的天然石壁做基礎修築了石頭城。它是東吳水軍江防要塞和城防據點。229年孫權在此建都,始創建業城,這是南京作為都城的正式開始,城「周二十里十九步」,堆土為牆,城門用竹籬編成,雖屬草創,頗具規模。在都城裡,孫權建太初宮居住。到東晉時,改建業為建康,並在東吳建業城的基礎上,改土城為磚城,建新宮稱建康宮。

南朝的宋、齊、梁、陳的都城都是在建業的基礎上擴大而成的,並把建業改名叫建康。建康宮圍有三套宮牆,宮殿建築得更為富麗堂皇,統稱為「台城」。據考證,今天在雞鳴山後的一截「台城」,就是建康都城遺留下來的。出宮城由建康都城的宣陽門,南到秦淮河上的朱雀航為「御街」,一路上拱衛著大小官廨和軍營。秦淮河兩岸的居民區,商業繁華,市屋櫛比,據傳東晉大士族王、謝的府第就在烏衣巷裡。這種把王室宮城、官府衙門同居民百姓分開的都城布置格局,為後來隋唐時代有計劃、大規模建設長安、洛陽所取法。而南北御道為貫穿全城的中軸線,宮城前面的東西橫街與御道構成「丁」字形骨架。這種布局手法一直流傳到明清的北京城,成為封建時代都城的基調。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皆定都於建業,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稱帝,建都南京,是南京建稱之始,這是南京第一次成為全國的首都,朱元璋營建的這座南京城全長30.67公里,高14~1米,城基寬14米左右,頂寬4~9米,全部用磚石砌成。城的規模宏大,把六朝的建康城、石頭城和南唐的金陵城統統包括在內,並向東、向北擴展,依山臨江,氣勢雄偉,構成14世紀世界上第一大城。城垣南北長,東西窄,周垣曲折,不拘泥於我國歷代方城的傳統規格。它西南以南唐的金陵城為基礎,使內外秦淮河流貫於城內外。城南面倚聚寶山(雨花台),東面擴到鍾山西麓,把富貴山、覆舟山、雞籠山都圈人城內,然後沿後湖西岸向北繞過獅子山南下,依馬鞍山、清涼山等西部低丘作西界。開城門13座,其中以聚寶門(今中華門)、通濟門、三山門(今水西門)最為宏偉,均有四重門券的瓮城。聚寶門上建有高大的城樓,城門上有千斤閘,城牆上設有23個藏兵洞。直到今天,我們還可看到它的雄姿。

南京城裡的皇城為正方形,內有宮城。皇城以一條南北的中軸線為全城的骨幹。南以正陽門(今光華門)為起點,經洪武門、承天門到午門,建一條寬直的大街。午門外,左太廟,右社稷壇。從午門經內五龍橋到奉天門,即進入宮城。從宮城的北門後宰門到玄武門出皇城,北去便是南京城的太平門了。皇城的兩側為東華門與西華門。東華門正對著南京城的朝陽門(今中山門)。這座皇城後來統稱為明故宮。清咸豐年間毀於兵火,今天只能看到午朝門、內外五龍橋一些遺跡了。朱元璋建成南京城後,又在它的外圍營建外郭。外郭把聚寶山、鍾山、幕府山等都包納在內,全長約60公里,以土壘成,開18個城門。這座外郭早已被毀,只留下一些城門名稱作地名。例如江東門、安德門、麒麟門、姚坊門(堯化門)等。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於此,改名天京。1921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1927年,國民政府定南京為首都。至此,共有十個朝代在南京建都,故稱「十朝都城」。

千餘年來南京一直是人口密集、經濟繁盛的地帶,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晉至南朝時期,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帶來商業繁榮。都城內外的大小商市有100多個,商品的范圍相當廣泛。與海外諸國的經濟文化更加密切。在經濟繁榮的基礎上,當時的建康成了一座人文薈萃的文化名城。當時建康有儒學、玄學、文學和史學4座學館,佛學、道家思想、書法、繪畫、雕塑、數學、天文、化學和醫葯學等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如思想家范縝;文學家郭璞、沈約和謝靈運;文藝評論家劉勰、肖統和鍾嶸;史學家范曄、裴松之和肖子顯;佛經翻譯家法顯、寶去和佛馱跋陀羅;道家兼化學和醫葯學家葛洪和陶弘景;書法家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雕塑家戴逵父子;繪畫家顧愷之;數學兼天文學家虞喜和祖沖之父子等先後在建康留下了不朽的作品。隨著佛教在江東逐漸盛行,六朝時期建康城內外寺宇比比皆是。晚唐詩人杜牧對此作了生動的描述:「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當年建康城郊,帝王的離宮園囿,大族的府第別墅,與佛寺和陵墓錯落其間,形成所謂「六代豪華」的繁榮局面。在明朝時期,尤其是明初的53年間,南京經濟、文化發展迅速。成為全國最大的城市。當時城內有100多個工商行業,尤以絲織業最為發達。除此之外。明代南京的建築業和造船業是兩項規模巨大的官營手工業,明代南京的雕版印刷業亦聞名全國。

南京建城2000多年,作為首都450餘年,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留下了歷朝歷代的眾多遺跡,記載著驚心動魄的史話,傳頌著可歌可泣的偉績,為中華民族發展史寫下無數光輝的篇章。

6. 南京的六朝古都文化遺址有哪些

樓上回答不對,六朝即東吳、東晉、宋、齊、梁、陳。不包括唐以後的。
南朝陵墓石刻分布在南京、江寧、丹陽、句容四個地區,其中南京的六朝陵墓共有17處,主要有麒麟、天祿、辟邪、石柱、碑等。這些雕刻形象生動、氣勢宏偉,有棱形的石柱和有翼的石獸,反映了中國文化與希臘、波斯文化之間的交流,是中國中古時代石刻藝術的珍品。
1.劉裕初寧陵石刻在南京麒麟門外的麒麟鎮。陵前現存雙翼石獸一對,東為天祿、西為麒麟,長高各3米,天祿胸、腹部剝蝕嚴重,缺四肢,股殘尾斷;麒麟頂、齶殘缺,腰、四肢均有裂紋。石獸造型穩健莊重,與漢代石刻的風格相似,是南朝最早的石刻。
2.陳武帝陳霸先萬安陵石刻在江寧區高橋門外上坊鄉的石馬沖,今存天祿、麒麟各一。北石獸較完整,長2.60米、高2.57米,南石獸長 2.72米、高2.28米,從頸部斷裂,胸部碎裂,殘缺較嚴重。二獸均有翼無角,張口垂舌,須拂胸際,身上的紋飾比較簡練,造型朴實,風格獨具。
3.陳倩永寧陵石刻在南京棲霞區甘家巷東南、北象山下獅子沖。陵墓前有天祿、麒麟二石獸,東西相對。東邊天祿頸及腰部曾斷裂,現已修復。西邊的麒麟比較完整,長3.10米、胸寬1.45米、高2.85米,獨角雙翼,環目張口,舌尖上翹,須髯下垂,雙翼刻鱗紋,襯以羽翅紋,遍體飾捲毛紋。
4.梁臨川靖惠王蕭宏墓,坐落於東北郊仙鶴門外張庫村。現存石辟邪二、龜趺二、碑、石柱二,東西對立。東辟邪原倒埋溝中,底座破缺,臀部殘損,後修復。辟邪雙翼圓轉,肌豐骨勁,體態肥壯,顯出一副矯悍兇猛的神態,是南京地區現存南朝陵墓石刻中的上乘之作。
5.蕭秀墓石刻在南京東北郊甘家巷小學內,是南朝墓石刻中遺存最為豐富、規模最為完整的一處,現存有石辟邪二、石柱一、石柱礎一、石碑三、碑座二。二辟邪東西相對,相距18米。東辟邪完整,西辟邪稍有微殘,均軀體極大,遍體刻毛飾紋。神道碑有三,二立一倒,碑文為南朝書法家貝義淵書寫的,對書法史的研究有重要價值。
6.蕭譫墓石刻在南京東北郊甘家巷西,墓前現保存有石辟邪二、龜趺一、石碑一。其中東辟邪長3.75米,高2.95米,腹下還有一小辟邪,造型生動。另蕭譫墓石碑高大完整,雕刻精巧,裝飾華麗,碑刻為當時的大書法家貝義淵所書。
7.梁建安敏侯蕭正立墓石刻:位於南京江寧區淳化鎮劉家邊村農田中。墓前現存石刻2種4件,其中石辟邪兩只,一雄一雌,蕭正立墓現存兩個神道石柱皆嚴重風化,柱身上下粗細不一,柱頭圓蓋及小辟邪均無存。
另外據我所知棲霞寺還有一些六朝遺跡,棲霞寺始建於南朝。白馬公園遷移保護了一批散落在南京各地的六朝石刻,此外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館也收藏了不少。東南大學內有一棵六朝松。

7. 南京有哪些名勝古跡

南京是六朝古都,是歷朝人文薈萃之地,沉澱了無數歷史古跡,包括南京故宮、九龍橋、鼓樓、江寧織造府、六朝陵墓、明孝陵、雞鳴寺、雨花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王安石故居等莫屬等等,數量空前絕後的!

  1. 南京故宮

    又稱「明故宮」,「南京紫禁城」,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位於南京城的東部,以皇城與宮城為主體,以一系列建築旨在突破皇權「神聖」為內容,以全國最高中央行署機構為大明王朝核心區域(只有「三法司」在太平門外),是明初南京城的核心所在。

    8. 歷史文化名城之南京有哪些歷史遺跡

    有:南唐二陵 、明孝陵、六合文廟、夫子廟、雞鳴寺等。

    1、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祖堂山南麓,包括李昪及其皇後的欽陵和李璟及其皇後鍾氏的順陵,是五代十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於1950至1951年由南京博物院組織發掘,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唐二陵相距約100米,均依山為陵,岡阜環抱,形勢甚佳。由南唐江文尉和韓熙載設計。東為欽陵,西為順陵,二陵均為磚結構多室墓,早年多次遭到盜掘,但陵墓建築完整。

    前者刻字填金,標明了陵名及下葬年代,後者有數以百計的男女宮中侍從俑、舞俑以及各種動物俑,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見。

    南唐二陵發掘有600多件文物出土,其中玉哀冊、陶俑等尤為珍貴。玉哀冊記錄了封建帝後的祭文,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主要依據。為研究五代十國時期的帝王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2、明孝陵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墓。因皇後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後」,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先後調用軍工10萬,歷時達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為陵」舊制,又創方墳為圜丘新制。將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為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文化與環境美學相結合的優秀典範。

    3、六合文廟

    六合文廟位於南京市六合區,又名學宮,始建於唐咸通年間,規模居中國第五。文廟主體建築為大成殿。

    另外還有奎星亭、照壁、泮池、靈欞門、戟門、東西廡、崇聖堂、明倫堂等古建築,總面積為8000平方米,是江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築。以文廟為首的萬壽宮、清真寺等古建築群,古韻深厚,是六合重要的文化積淀。

    4、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江南貢院以西,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文宣王廟,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也是中國四大文廟。

    為中國古代文化樞紐之地、金陵歷史人文薈萃之地,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現為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重要組成部分。

    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組成,佔地極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閣、欞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

    夫子廟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與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觀和北京天橋為中國四大鬧市。

    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咸康三年(337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為孔廟,在六朝至明清時期,世家大族多聚於附近。

    故有「六朝金粉」之說。范蠡、周瑜、王導、謝安、李白、杜牧、吳敬梓等數百位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這里創造了不朽的業績,寫下了千古傳誦的篇章。

    5、雞鳴寺

    雞鳴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又稱古雞鳴寺,始建於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雞鳴寺歷史可追溯至東吳的棲玄寺,寺址所在為三國時屬吳國後苑之地,300年(西晉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東晉以後,此處被辟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使這里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1387年(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拆去舊屋,擴大規模,重建寺院。朱元璋題額為「雞鳴寺」。後經明宣德、成化、弘治年間擴建,院落規模宏大,佔地達百餘畝。後來古寺毀於咸豐戰火,雖同治年間重修,規模已大大縮小,但香火卻一直旺盛不衰。

    1958年改為尼眾道場。1983年起,在原住持宗誠法師的帶領下,依明清時規模形制,雞鳴寺逐步恢復並對外開放,成為南京一重要寺院。1992年,《新白娘子傳奇》劇組因當時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來到南京古雞鳴寺借用葯師佛塔來拍雷峰塔相關劇目。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