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和銀礦遺址
⑴ 雲和梯田的歷史沿革
雲和——一個祥雲繚繞、平安和順之地。始建於明景泰三年即公元1452年。據《浙江通志》記:「景泰三年,析麗水之浮雲,元和二鄉,縣名曰雲和。」
由閩北遷徙浙南的畲族山民,是雲和梯田最早的墾殖者。「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田地最為寶貴。聰明勤勞的農人先祖,用鋤頭鐮刀和汗水,伐去山上的灌木與荊棘,挖去亂石揀盡雜礫,在高低起落的坡地上,經年累月日復一日,開墾出一小塊一小塊、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
或寬或窄的梯田,一長條一小塊,不規則地依山勢上下伸展。最小的梯田田畔,被稱為「巴掌田」,即便春種一兜稻秧、秋收一把稻穀,也不會輕易放棄。歷經千百年實踐,先人積累了墾種梯田的豐富經驗。無論何樣貧瘠陡峭的山地,但凡人跡所至之處,就有了人造的梯田。
梯田以水田、樹木、竹林調節氣候,保持四季的氣溫與濕度,建立起一個自我循環的生態環境,具有固化山體植被、保護水土流失之功。
凡是適合開墾梯田的山地,山上必有水源:泉眼溪流、林木蓄水、霧氣雨水……農人根據不同的地形土質,修堤築埂,通過水筧溝渠,將水流引入梯級田畔。自古以來,墾種梯田的人家,多有「刻木定水」的民約,根據每塊田的面積,協商分配各家所需水量。進入21世紀的現代社會,梯田用水則有了更為合理、科學的調配機制。
雲和梯田分布多處明代銀礦遺址,據史料記載:「明代麗水縣各鄉(主要為雲和、宣平)礦床成脈形,脈石為石英,色暗灰或碎裂成角粒,礦脈之數約二十,產生狀態甚不整齊,平均長度一千公尺,平均寬度七公寸,坑深自一公尺至數十公尺不等,礦物為輝銀礦,結晶甚細,與黃鐵礦共生,又含次生的自然銀」。
雲和在明朝景泰前後一百多年間,曾經大量開采銀礦,明王朝曾兩次派遣宮廷內官作為欽差大臣到此督催銀稅,並設置銀官局專管銀礦事務。當地銀礦開采業興起帶來人口社會的繁榮發展,元明時代達到高潮,使梯田規模不斷龐大。據清同治三年版《雲和縣志》卷十六之物產篇記錄:「雲以前,土廣人稀,天多荒蕪,谷賤傷農,糧多逮欠,……。自坑冶盛,人亦日眾。由是墾辟眾而田土辟也…」。
可見,雲和梯田歷史是跟當地明代采礦業發展歷史存在很大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