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心猿
① 西游記中的「心猿意馬」心猿指的是,意馬側指的是
思維好像猴子在跳、意識像馬在奔跑一樣的控制不住。形容心裡東想西想,安靜不下來。一顆浮躁不定、不平靜的心。西遊記中分別指向:孫悟空和白龍馬
② 《西遊記》中的心猿是什麼意思
這是西遊記中的一個特色,取經人物按五行劃分,金木水火土,專
所以豬八戒也叫木屬母木龍,猴子叫金公金老心猿,沙僧叫刀圭黃婆,白龍馬為意馬。每個章回目錄都會提及,本回目大概內容。
十九回「金性剛強能克木,心猿降得木龍歸」
四十回「猿馬刀圭木母空」四十一回「心猿遭火敗,木母被魔擒」八十九回「金木土計鬧豹頭山」
③ 西遊記 木母 心猿
木母是悟能
〖西遊〗一書,無處不暗合陰陽五行。唐僧師徒五人,皆配合五行之金木水回火土。書答屢以木母、金公分指悟能、悟凈,則八戒應屬木,沙僧應屬金。龍馬生於海,起於澗,理應屬水。唐既稱師傅,而土又為萬物之母,則唐僧屬土無疑。按中醫理論講,五行暗合人之五臟六腑,水為腎氣之水,木為肝氣之木,土主脾、金主肺、火則為心頭之火也。火無一刻而不燃,而猿又為世間最跳躍好動之物,故以火配心猿,即悟空。而觀悟空從出生至得道至因爭名利生心魔至終悔而成佛,皆可以以一言之曰乃佛家之「收放心而已」。
④ 《西遊記》里,孫悟空為何會被稱作心猿
在古代文學作品《西遊記》中融合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這兩種文化。《西遊記》里邊很多人都是通過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給自己定義的。其中西天取經的五個取經隊員都有各自在道教和佛教的定位。人的五臟對應著天乾地支,心和肺對應的是申,心肺屬於火,道教把心肺之火比喻成火煉的猿猴,猴子上躥下跳正是應了五臟的心之相,所以道教會把猿猴稱作心猿。佛教認為人要去歷練,去游歷才能達到鍛煉心智的目的,所以心又被稱作行者,心猿也正是對應著行者,心要修煉到一個最圓滿的境界就是“空”也就是悟空。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說一說《西遊記》中的心猿和八戒。
三、對應心猿的正是七情六慾的控制著八戒心猿對應著的正是可以剋制火之力的水,也就是道教集團的天蓬元帥,化身為與腎對應的豬的形象。腎水屬性為陰,司掌人的七情六慾,饞嘴滑舌貪財好色,所以到了佛教隊伍中會被取名“八戒”需要持戒。所以,孫悟空會忌憚豬八戒,因為腎水走起來,會亂了心智。
你是怎麼理解心猿的,給我留言吧。
⑤ 為什麼西遊記里總是出現心猿這個詞呢
心猿是指孫悟空,豬八戒是木母,沙和尚是黃婆,白龍馬是意馬。每個章回目錄都會提及,相當於概括本章的內容
⑥ 為什麼西遊記的題目中孫悟空被稱為心猿,豬八戒被稱為木母
唐僧師徒五人,皆配合五行之金木水火土。書屢以木母、金公分指悟能、悟凈,則八戒應屬木,沙僧應屬金
⑦ 西遊記裡面的心猿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心意好像猴子一樣控制不住。形容心裡東想西想,安靜不下來。
出自——《西遊記》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孫悟空被綁上斬妖台,不想刀砍斧剁,雷劈火燒,毫發無傷。太上老君奏請將孫悟空放到八卦爐中鍛燒。玉帝准奏。老君將孫悟空推入八卦爐中鍛燒為七七四十九天,把一雙眼變做了「火眼金睛」。到了開爐之日,孫悟空跳出丹爐,將老君摔了個倒栽蔥,脫身走了。
孫悟空打到靈霄殿外,被王靈官攔住,雷部三十六員雷將齊來,將孫悟空圍在垓心。孫悟空變做三頭六臂,掄著三條金箍棒象紡車一樣,眾天將都不敢近前。
玉帝派人去西天請來如來佛祖。如來和孫悟空打賭,若孫悟空翻筋頭翻出如來的手掌心,就讓玉帝搬出天宮。悟空跳上如來手心,不想如來將手掌化作五行山,把悟空壓住。
(7)西遊記心猿擴展閱讀:
心猿就是指孫悟空。
孫悟空又名孫行者、悟空,被花果山眾妖尊為美猴王,玉帝封其為「齊天大聖」。
花果山頂有一塊仙石,困長期吸收天真地秀、日月精華,一日從中蹦出一隻石猴。他發現了花果山上的水簾洞,被眾猴尊奉為王,遂稱「美猴王」。他被菩提祖師收為弟子,習得了高強本領,還闖到東海龍宮,強奪了「如意金箍棒」作為自己的兵器。
之後他手持金箍棒,自封為「齊天大聖」,大鬧天宮,將十萬天兵天將打得落花流水。玉帝請來西天如來佛祖解救,如來施法將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後,觀音菩薩將悟空度人佛門,讓去西天如來處取佛法真經的大唐高僧唐三藏將他救出。
悟空從此成了唐僧的大徒弟。一路上,他和師弟豬八戒、沙和尚護佑師父跋山涉水,降伏了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戰勝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成功取到了真經,修成了正果。他本人被如來封為「斗戰勝佛」。
⑧ 西遊記里的心猿意馬,金公木母指的是什麼
心猿和金公指的是孫悟空。意馬指的是白龍馬。木母指的是豬八戒。
在西遊記里,孫悟空和白龍馬都曾犯下天條,桀驁不馴,於是乎,給心猿套上了緊箍咒,給意馬拴了韁繩,將他們約束,一路西行助他們修身養性。
孫悟空屬金,天生石猴,又煉成神功刀槍不入,有火眼金睛,手握金箍棒,因此被稱為「金公」
豬八戒為木,天河水神轉世為豬妖,被稱為「木母」。
唐僧為水,生來被母放置於江中,人稱「江流兒」。
沙僧為土,卷簾大將下凡,在流沙河為妖,被稱為「刀圭」
小白龍為火,西海太子化作唐僧坐騎,二者水火相濟。
(8)西遊記心猿擴展閱讀:
《西遊記》的創作背景: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
《西遊記》的作者明代人吳承恩(有爭議)生活在明代的中後期,歷經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慶、神宗萬曆五個時期。明朝中後期的社會情況和開國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正不斷激化,並且日趨尖銳 ;
思想文化上啟蒙思想興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漲,市民文學日益蓬勃發展,小說和戲曲創作進入到一個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經濟上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⑨ 西遊記中為什麼孫悟空又叫心猿
《西遊記》中用孫悟空比喻人的心識(心猿)。人通過心識既能作惡,也能行善。人的專本性則是真心佛性,只有屬通過棄惡行善的修持和領悟,才能降伏心猿,證悟真如佛性,故有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西遊記中糅合了儒釋道的多種理念,比如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師父菩提祖師居住的地方就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兩句話其實也都是指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