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荊州大遺址保護片區

荊州大遺址保護片區

發布時間: 2021-02-04 10:52:40

A. 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的特區建設

按照《西安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實施方案》,特區建設將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統籌城鄉、改善民生」、「文化遺產保護與城鄉建設相融合」和「統一規劃、統一領導、分步實施」等「四大原則」進行。特區規劃范圍總面積為75.02平方公里,包括城址區、建章宮遺址區、禮制建築區和景觀協調區,分三個階段實施。
2012年起至2013年12月為第一階段,啟動、完成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申報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這也是特區先期啟動項目。項目范圍西至西三環路東緣,北至直城門大街北緣外擴20米,東至安門大街東緣外擴20米,南至護城河外擴30-100米不等,包括西安門外由城市快速幹道進入遺址入口區域,共計7.14平方公里。項目內容主要包括申遺區域內建築拆除、環境整治、道路系統建設、遺址保護展示、考古工作現場展示、博物館建設等。2013年7-8月接受國際專家驗收。
第二階段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完成漢長安城遺址考古普探成果的規劃調整和主要文物本體的保護和展示。全面啟動特區建設范圍內的基礎設施。
第三階段為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完成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啟動特區整體保護和建設項目並取得階段性成果,使其成為體制機制完善、管理科學高效、人民安居樂業、生態環境良好、歷史文化特色突出的城市新區,成為彰顯華夏文明歷史文化的重要基地,為建設西安富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提供文化支撐。

B. 什麼叫 大遺址保護區

大遺址保護區,就是人們通常把佔地面積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范圍較大、有居民生活、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不可移動的地下文物遺跡保護起來稱為大遺址保護區。在我國已公布的六批235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約有500餘處是大遺址,占總數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一部分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或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設立大遺址保護專項資金,實施大遺址保護工程,在有效保護遺址本體及其環境風貌的同時,加強展示和宣傳工作,對於全面提高文物保護、管理、利用水平,發揮文物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實現文物保護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C. 荊州古城遺址有哪些

國家級大遺址保護荊州片區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中心區域,主要涵蓋楚紀南故城遺址、八嶺山、熊家冢、雨台山、天星觀、馬山、紀山、青山等古墓群和龍灣遺址等。
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楚紀南故城有20個楚王在此建都411年,八嶺山有18個楚王、五代南平國3個帝王、明代11個藩王厚葬於此,龍灣遺址曾為楚靈王所建的章華台;荊州古城牆被專家學者譽為「我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熊家冢楚墓是迄今為止我國發掘的同時代古墓中布局最完整、規劃最嚴謹、規模最大的楚國高等級貴族墓地。

D. 如何進行大遺址保護的規劃

一是要突出保護為主,以「申遺」為目的,在維護遺址真實性、完整性的原則下,以系統考古、學術研究成果為依據,謀定而動,反復論證,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和指導性;二是要處理好規劃編制與考古研究的關系,處理好投入與產出的關系,處理好與山水自然環境的關系,並與遺址保護總體規劃,與現有項目相協調,增強規劃實施的可操作性;三是在展示方法上要堅持特色,在不破壞遺址環境風貌,確保可逆性、可識別性的前提下,揭露展示、地面展示、模擬展示等多種形式應各有側重,搞好試點;四是在總體功能布局上,要與外部大配套相銜接,合理布局,留有餘地,要認真梳理交通關系,旅遊項目和旅遊線路的設計要以遺址為主角,新增建築的數量體量要嚴格控制,做好視線保護;五是在細節設計方面,要注重保留遺址文化元素符號,原生樹種、建築材料的選擇都要認真分析;六是要堅持文物保護與提高城市品位,帶動產業,改善民生相結合,積極開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遺址保護與利用共贏的新局面。(根據浙江省杭州良渚遺址管委會對大遺址保護規劃的思想)

E. 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的合作共建

2013年4月2日上午,國家文物局、陝西省政府合作共建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第二次工作會議在西安召開。省長婁勤儉,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魏民洲,副省長白阿瑩出席會議並講話。西安市市長董軍表態發言。
漢長安城是我國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都城遺址。2010年7月,國家文物局與省政府簽署了《合作共建彰顯華夏文明歷史文化基地框架協議》,將漢長安城大遺址列入國家文物局「十二五」期間重點文物保護項目。2011年9月,國家文物局和省政府召開了合作共建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第一次工作會議,確定了合作共建工作機制,同時也標志著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建設進入新的階段。
婁勤儉強調,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是一項重大的文化建設工程,也是打造彰顯華夏文明歷史文化基地的重要工作,省級有關部門和西安市要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堅持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的原則,從落實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和建設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全局的角度謀劃和推進這項工作,統籌考慮文物保護、城市發展和生態建設,積極進行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創新,走出一條大遺址保護的新路子。
勵小捷指出,漢長安城作為全國首個大遺址保護特區,陝西省和西安市在大遺址保護利用體制機制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工作卓有成效。作為一個位於城市核心區域的大遺址,一定要把保護和利用結合起來,處理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生態建設、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關系,並與城市規劃做好銜接。國家文物局將繼續大力支持,使漢長安城這個國家的、民族的、輝煌的歷史遺跡得到更好的保護、利用和展示。
魏民洲指出,漢長安城大遺址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歷史留給西安最珍貴的記憶,保護、建設和展示好漢長安城大遺址是我們的歷史責任。西安市將按照國家文物局和省委、省政府要求,舉全市之力,努力把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建設成為彰顯華夏文明的文化工程,展示西安形象的生態工程,惠及人民群眾的民生工程。
白阿瑩指出,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有關各方要按照合作共建框架,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加大工作力度,做到保護和利用有機統一。建設中要突出重點,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成熟一個、建設一個、開放一個,同時要確保項目質量,能經得起歷史和群眾的檢驗。

F. 荊州有哪些著名景點

荊州有洪湖藍田生態旅遊風景區、章華寺、八嶺山古墓群、荊州萬壽寶塔、松滋洈水之顏將軍洞。

1、洪湖藍田生態旅遊風景區

洪湖藍田生態旅遊風景區位於洪湖西北部,是依託煙波浩渺的百里洪湖而建成的生態旅遊區。風景區內水域遼闊,自然生態保護完好,水草茂盛,湖中生活著70多種魚類。

4、荊州萬壽寶塔

荊州萬壽寶塔是湖北省又一處重要的古建築,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松滋洈水之顏將軍洞

松滋洈水之顏將軍洞,以清、奇、幽、靜名揚於城鄉。傳洈水系春秋戰國的巴國遺址,巴國戰時失利,顏將軍率余部逃入洞中,以巨石封口御敵。敵退,欲出其洞,遍尋其出口而不得,中為飢寒所斃。顏將軍洞由此而得名。

G. 凌家灘遺址入選大遺址保護專項規劃了嗎

根據報道,近日,國家文物局印發了《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該規劃是國家「十三五」時期全面推進大遺址保護的指導性文件,為妥善處理大遺址保護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問題作了引導和指導。該規劃公布了「十三五」時期重要大遺址152處,我市凌家灘遺址成功入選。

H. 現存的楚文化遺址簡介

楚王城遺址位於雲夢縣城東郊。春秋時期吳楚征戰,楚平王令子昭王築此城。經考古部門證實,城郭總面積3.7平方公里,現殘存的部分土城牆高於地表2.7米,還有城門址、護城河、排水道和台地。並且從1米以內的文化層中,出土了從商代到秦漢時期文物,如東周的陶井、秦代的竹簡、漆器等萬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000餘件。該遺址1984年被湖北省博物館列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
國家大遺址保護荊州片區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中心區域,主要涵蓋楚紀南故城遺址、八嶺山、熊家冢、雨台山、天星觀、馬山、紀山、青山等古墓群和龍灣遺址等。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楚紀南故城有20個楚王在此建都411年,八嶺山有18個楚王、五代南平國3個帝王、明代11個藩王厚葬於此,龍灣遺址曾為楚靈王所建的章華台;荊州古城牆被專家學者譽為「我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熊家冢楚墓是迄今為止我國發掘的同時代古墓中布局最完整、規劃最嚴謹、規模最大的楚國高等級貴族墓地。

I. 羅列荊州區與沙市區的名勝古跡

荊州古城是荊州的一處名勝古跡,而且也是享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頭銜。而在春秋的時候,在荊州地方就改稱為「荊州城」,對此荊州名勝古跡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荊州名勝古跡盤點。開元觀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城西荊州博物館內,「荊州三觀」之一,唐朝開元年間建。傳系李隆基下詔,在此建觀,名曰「開元」。「斷碑最古開元時,上有模糊五千字。」相傳唐代斷碑就埋藏於觀內。現存開元觀為明代建築,清代以來曾多次重修,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該觀南向,由山門、雷神殿、三清殿、天門、祖師殿組成,沿中軸線依次漸高,甚是壯闊。山門為四柱三間牌樓式,中間為5脊頂,左右兩間各為兩坡水頂,三間均施斗拱牌樓,兩端接八字牆,左右分列明代石雕蹲獅一對。

這里四面環水,風景獨特,雞公山上是博物館,山下是湖泊圍欄和魚塘。魚塘四周是釣魚台,常年有遊客在此遊玩和垂釣,這里是荊州市民旅遊休閑的和文物欣賞的好去處。張居正故居位於今湖北省荊州市古城東大門內。荊州古城一條以張居正命名的街巷由來已久,顧名思義張居正故居就在這條街道上。由於歷史原因,其故居毀於戰亂。為了給後人提供緬懷、紀念張居正的場所,荊州市決定重建張居正故居。因「江陵碑苑」地理位置處於張居正故居附近,因此利用其閑置資源重建張居正故居,並以其原有建築景觀布局。具體內容包括大學士府、九鳥苑、陳列館、文化藝術碑廊、首輔論證群雕等。江陵碑苑位於荊州城東門內南側。吟頌名城荊州的書畫碑刻園地。1992年建,佔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仿明、清建築風格,按南國園林布局,東苑西園,亭樓廊軒,廳壁廂堂,組合對稱,古樸典雅,氣勢恢宏,陳列石碑200餘塊,漢、蒙古、藏、迴文兼有,真、草、篆、隸皆備,丹青並茂,流派紛呈,風格迥異。藏有自春秋戰國以來荊州歷代碑帖,有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等人手跡,以及中外人士吟頌荊州的書法作品等,墨跡浩翰,嘆為觀止。

J. 我國大遺址保護經歷了怎樣的歷程

保護格局已經形成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保護自覺性空前提升

盡管大遺址作為學術名詞,進入公共傳播領域時間不長,但是,良渚、牛河梁、二里頭這些大遺址「新貴」的發現、發掘和保護,重新書寫和闡釋了中華文明的歷史;長城、大運河、絲綢之路這些中華大地上人類活動的重要遺址、遺跡,不僅應被每一個華夏子孫「耳熟能詳」,也是世界人類文化歷史的驕傲。

除了毋庸置疑的重大歷史文化價值之外,大遺址保護的另兩「大」是規模大和影響大。萬里長城、千里運河不必說了,朝陽的牛河梁大遺址、成都金沙遺址、無錫鴻山遺址等等,無不佔地數公里乃至數十公里,一些大遺址項目甚至跨省跨區域,關於大遺址保護的任一舉措都必然影響深遠。因此,近年來,從長城資源調查到大運河申遺,從絲綢之路聯合申遺到大明宮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啟動,關於大遺址保護的每一項活動,幾乎都是「國家行動」。「十一五」期間,我國有100個大遺址項目進入文化發展規劃,即將到來的「十二五」規劃中,大遺址保護已被列為主要內容。

隨著文化傳播和城市職能的轉化,大遺址保護不僅「修正和改變歷史」,也書寫和規劃城市的當代歷史。「縱觀無錫發展歷程中取得的每一次輝煌,其背後最根本的動力是文化因素,而這些又都根植於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之中。」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詩意的講述可以說是很多城市共同的體會。

「規劃一塊綠地,可以帶動上百畝土地升值,而建設一個遺址公園,則可以讓整個城市升值;建設一個工業項目,可以服務一個城市幾十年,而保護一處大遺址,可以讓一個城市受益上百年、上千年。」正如洛陽市委書記連維良所說,厚重的歷史給洛陽留下了包括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東周王城等6處大型遺址,古老的洛陽因此而名,因此受益。僻居鄉野一隅的牛河梁遺址的發現,使朝陽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一舉成名天下曉」,更是典型案例。

如何保護這些「聲名顯赫的文明使者」,為歷史和子孫盡可能完整、安全地傳承這些影響深遠的文明載體?從國家到民眾,大遺址保護的文化自覺性空前提升。大遺址保護管理體系初步建立,周口店、隋唐洛陽城、唐乾陵等多處大遺址專項管理法規施行,為大遺址保護提供了制度保障。截至目前,國家文物局已批復了90餘處大遺址的保護規劃。高句麗、殷墟等重要遺址的保護展示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效,大明宮、鄭州商城等大遺址拆遷和環境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遺址周邊環境,以長城、大運河、絲綢之路新疆段和西安片區、洛陽片區三線兩片為核心,包括100處重要大遺址在內的大遺址保護格局初步確立,並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近兩年,在總結各地經驗的基礎上,大遺址保護理念不斷創新,形成了《西安共識》、《良渚共識》、《洛陽宣言》,提出了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新理念,大遺址保護進入新階段。

三大矛盾有所緩和

「舉政府之力」幾成共識

文化遺產保護千古事,大遺址保護是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鎮,大遺址保護也是難上難。據不完全統計,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速度達到同期世界城市化進程速度的兩倍,城市發展將面臨「加速發展期」,同時也是「矛盾凸顯期」。矛盾的焦點是城市人口激增,城市用地急劇擴張,使許多過去處於城市邊緣的大遺址逐漸納入城市用地范圍。

首先是如何解決大遺址保護與土地城建之間的矛盾。無錫鴻山遺址范圍內的土地,原來都屬於無錫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用地。算眼前賬還是算傳承賬?算經濟賬還是算發展賬?算局部賬還是算大局賬?無錫政府最後將鴻山遺址7.5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用於鴻山遺址公園建設,對遺址規劃范圍周邊的農業用地進行統一規劃和引導,並進行農業結構規劃,形成了省級都市農業生態園;並充分利用鴻山遺址、泰伯墓等歷史文化資源,結合拆遷安置工作,規劃建設了鴻山文化新市鎮。通過配套功能的完善,使鴻山大遺址保護和宜人宜居環境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具有更為強大的生命力。

其次是如何解決大遺址保護與居民生產之間的矛盾。生活在遺址區的居民守著祖先留下來的珍貴文物大遺址,受文物保護法的限制,他們不能辦工廠、修路、建房,只能眼看著周邊地區的經濟不斷地超越自己,遺址內的生活基礎設施落後,環境臟亂,社會治安也不是很好。

每個人都有享受先進文明發展的權利,不能讓傳承文明成為「落後吃苦」的理由。西安市在大明宮等大遺址保護規劃中,針對不同區域的農民和居民採取不同的措施,如在保護核心區,把農民變成城市居民,對中青年人員安排就業,對文物保護區實行疏散人口的政策,以減輕對文物本體保護的壓力等等。這些做法不一定廣泛適用,但是善意的出發點可資借鑒。

由於歷史原因,大遺址上往往已經「盤踞」著眾多的工廠企業居民住房。拆遷、安置、重建,資金壓力大。巨額的資金單單依靠中央補貼遠遠不夠,如何創新投資營運機制,以地方政府籌集為主中央財政補貼為輔,同時支持和鼓勵社會多元力量參與,順利解決了資金籌集的難題,成為大遺址保護要過的第一關。

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很大,融資渠道也不同。以西漢南越國遺跡保護為例,對經濟相對發達的廣州來說,在城市中心發現這一遺跡,全民「狂喜」,城市規劃建設為之繞道,保護資金不成問題。這是發達地區。相對不發達的安陽、朝陽等地區,投入資金雖有多少之別,但「舉政府之力」之魄力之見識令人感佩。

保護成果受惠於民

展示特色和法規制定並重

專家表示,城市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肌理,順之則勝,逆之則敗,遺址各具特色,所以遺址保護的方式也要防止雷同的傾向,要在深化對遺址文化內涵的理解上下功夫,實現遺址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民眾體驗到文化遺產保護好處,才會成為身邊大遺址最有力的守護者。「考古遺址公園是基於考古遺址本體及其環境的保護與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休閑等多項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間。依託考古成果所建成的考古遺址公園,是以遺址為內容,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相較於單純的遺址保護而言,它更注重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為全民所共享,其服務公眾、反饋社會的功能更加突出。」童明康說。

據介紹,大遺址保護管理體系和相關法律法規將會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同時,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將作為「十二五」期間我國大遺址保護的重要內容得到大力推動和支持。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可建成30處考古遺址公園和50處遺址博物館。對此,西安市副市長段先念提出針對大遺址保護問題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國家應該制定《大遺址保護管理條例》,將大遺址保護納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軌道;其次,由於大遺址保護涉及人口調控、征地、移民、拆遷、環境整治、土地利用調整、經濟結構調整等復雜問題,國家應該出台配套政策來協調和處理這些問題。

過去高樓大廈曾普遍被認為是現代城市生活的象徵,今天,文化遺產尤其是大遺址則成為城市生活改善的重要標志。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積極保護下,大遺址正在擺脫「蓬頭垢面」的形象,逐漸成為城市中最美麗的地方,「莫問遺產興廢事,請君只看大遺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