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貝丘遺址
① "貝丘」是一種什麼遺跡 ```
貝丘 開放分類: 考古、遺址、歷史、人類遺跡 貝丘(Shell Mound) 古代人類居住遺址的一種﹐以包含大量古代人類食剩餘拋棄的貝殼為特徵。日本稱為貝冢。大都屬於新石器時代﹐有的則延續到青銅時代或稍晚。貝丘遺址多位於海﹑湖泊和河流的沿岸﹐在世界各地有廣泛的分布。在貝丘的文化層中夾雜著貝殼﹑各種食物的殘渣以及石器﹑陶器等文化遺物﹐還往往發現房基﹑窖穴和墓葬等遺跡。由於貝殼中含有鈣質﹐致使骨角器等往往能保存完好。根據貝丘的地理位置和貝殼種類的變化﹐可以了解古代海岸線和海水溫差的變遷﹐對於復原當時自然條件和生活環境也有很大幫助。 人類學上指史前時期的廢物堆,主要由可食用的軟體動物殼與人類棲息的遺址組成。世界各地發現的貝丘生活方式,最初都是在冰川消退以及史前人類獵取的更新世大型動物消失以後發展起來的。人們曾考察了許多貝丘,尤其是丹麥東部沿海的貝丘遺址。調查表明,這些貝丘屬於中石器時代晚期的埃特博萊(Ertebolle)文化(4000?2500BC),包含有哺乳類、禽類和魚類,這顯然都是史前人類的食物。貝丘還有大量燧石工具,以及粗陶碎片。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北非的貝丘年代一般也是從中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4000?2000BC)。在南非和日本北部,新石器時代文化持續時間較長,貝丘堆積繼續到鐵器的出現。在太平洋島嶼上,貝丘一直到近年仍在堆積著。在美洲,以巴拿馬和北美洲東部的貝丘為代表,放射性碳同位素年代測定為西元前5000前2000年。南美和加利福尼亞的貝丘可能早於西元前2000年。 中國沿海發現貝丘遺址最多的﹐當推遼東半島﹑長山群島﹑山東半島及廟島群島﹐此外在河北﹑江蘇﹑福建﹑台灣﹑廣東和廣西的沿海地帶也有分布。在內陸的河流和湖泊沿岸還發現有淡水性貝丘遺址﹐前者以廣西南寧邕江沿岸的貝丘遺址為代表﹔後者則以雲南滇池東岸的貝丘遺址為代表。 貝丘俗稱貝丘遺址。以文化層中包含人們食余棄置的大量貝殼為顯著特徵的古代遺址類型。年代主要為新石器時代,有的延續得較晚 。分布在沿海、內陸濱湖和臨河地帶,所含貝類基本上分為海生和淡水兩大類。其堆積層中往往發現文化遺物、魚骨和獸骨等,有的還有房基、窖穴和墓葬等遺跡。這種遺址反映出漁撈活動在經濟生活中佔有相當的比重。在考古等科學工作中通過對貝丘位置、貝類種屬及其生活習性的研究,可幫助考察自然環境的變遷。
② 寧波發現距今8000年前遺址,這些遺址又蘊含了怎樣的文化呢
2020年5月30日,這一天是重要的一天,是考古界一次重大發現。考古學家在浙江寧波發現井頭山遺址在現場發掘出了大量的史前前各種器皿(有陶片、石器、木器、鼓器以及大量的貝殼等等。專家學者從這些遺存中了解到當時的人們是怎樣的生活和生產勞作的。正因為這些遺存讓考古學家可以對當時的哺乳類、禽類以及水生、陸生植物進行研究,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收獲。據專家分析這些生活遺跡是距今8000年前的遺址,這些遺址比河姆渡文化還要早1000年。這些遺址在哪時是怎樣的文化呢?
井頭山遺址不僅有藝術價值以及歷史價值以及對中國人類發展史有價值外,它對我們了解一萬年以來的環境變化、氣候變化和海洋變化都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井頭山遺址為當時的中國沿海地區生產、生活狀態和自然環境特徵提供了豐富的研究材料。
③ 貝丘遺址的文化層有什麼樣的文化遺物
在貝丘的文化層中夾雜著貝殼、各種食物的殘渣以及石器、陶器等文化遺物,還往往發現房基、窖穴和墓葬等遺跡。由於貝殼中含有鈣質,致使骨角器等往往能保存完好。根據貝丘的地理位置和貝殼種類的變化,可以了解古代海岸線和海水溫差的變遷﹐對於復原當時自然條件和生活環境也有很大幫助。
④ 八路鎮的山貝丘遺址
八路鎮距山風景區土牛丘的距山貝丘遺址
在位於八路鎮距山風景區土牛丘的距山貝丘遺址,考古人員發現丘頂堆積有大量貝殼和少量陶片、魚骨、獸骨等先民遺物,初步推斷該遺址是黃河中下游地區一處少有的新石器時代古人類聚居之所,定名為距山貝丘遺址。
遺址可見到大量貝殼和少量陶片
距山貝丘遺址背靠距山主峰北下方白石涯。遺址周圍地勢險要,頂部平坦,東西長70米,南北200餘米。由於活土層厚不易找到墓穴而在數次盜墓高潮中得以保存下來。只是頂層有所破壞,經雨水沖涮可以見到大量貝殼和少量陶片、動物遺骸等遺物。
據介紹,距山貝丘遺址地處古下邳國城西6里,4000年前,這里屬於古泗水和古沂水交匯處。在古代,每逢暴雨季節,泗水、沂水經常決口,下邳地帶便一片汪洋。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先民們不得不居高處,而來源方便的貝殼就成了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考古人員宋國濤長期參與距山貝丘遺址調查研究,他向記者介紹,當地民間有用貝殼研粉做珍珠母中葯,用於治療惡瘡的習慣,千百年來,貝殼損失較多。
宋國濤說:「邳州已故博物館館長陳永清同志曾對距山貝丘遺址進行環境考古調查,認為當時在貝丘遺址生活的古人獲取肉食資源的生存活動應該包括撈貝、捕魚、狩獵和家畜等幾種。同時認為該貝丘遺址消亡的原因除了自然環境變化以外,隨著農耕方式的推廣,當地人逐漸放棄了採集、捕撈的習慣而開始從事一種新的生存方式,也是其消亡的重要原因。」
出土文物豐富保存完好
這次考古出土的文物非常豐富。有貝殼、陶器、骨器、石器等,大部分文物保存完好。單從出土文物陶鬲(古人燒湯煮飯的一種炊具)來看,它採用手工製作,製作手段較原始,通體打磨,表皮光滑,只有到中後期鬲才出現拍打的繩紋。且腿長襠深,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便於填柴,後來灶台出現,陶鬲的腿的功能才逐漸淡化,說明它的年代較早。
邳州文化歷史源遠流長
宋國濤說:「鑒於周邊龍山文化晚期才出現鬲,說明距山遺址的年代至少要在4000年以前。從出土的貝殼、陶片和動物遺骨來看,距山遺址和大墩子遺址、劉林遺址文化同屬一脈,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徵,反映了遠古先民的社會狀況和發展脈絡與黃河流域有廣泛的聯系。」
距山貝丘遺址的發現使邳州各遺址文化相互得以銜接和補充、使蘇北同魯南文化體系進一步明確。宋國濤說:「距山遺址的發現證明了奚仲在此建國時已經有先進的文明。因為古下邳國是邳州最早的城池,從而說明了邳州文化歷史的源遠流長。」
據介紹,考古人員將進一步弄清該遺址所代表的考古學文化序列,了解自然環境的變遷及人與環境的關系,進而復原遠古人類的生活,實現遺址保護與保護性開發,提高邳州風景區文化品位。
⑤ 有沒有人知道廣西南寧螄螺山貝丘遺址的資料
頂螄山貝丘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文物類別為古遺址,位於廣西南寧市邕寧區蒲廟鎮新新村九碗坡清水泉與八尺江交匯處三角嘴台地的小山坡上。現為邕寧區文物管理所管理使用,隸屬邕寧區文體局。遺址位於距蒲廟鎮西南三公里的頂螄山,東面為清水泉下游,西北有邕江支流八尺江,整個遺址呈西南與東北走向,東西長約100米,南北長約60米,面積4800平方米,遺址橫斷面可見40—50cm厚螺殼堆積,採集標本有蚌刀、石斧、夾砂粗陶片及多種獸骨。該遺址於1994年8月發現,1997年4—7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工作隊、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和南寧市博物館對該遺址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發掘。1997年7月3日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並立有保護碑記,劃定了保護范圍:南以木棉樹為界,東、西、北以現有的魚塘邊為界。頂螄山貝丘遺址地層堆積清楚,文化內涵豐富,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被評為該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0年7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將頂螄山貝丘遺址公布為第五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經考古專家論證,依據考古學文化命名的原則,把集中分布在南寧及其附近的以貝丘遺址為特徵的一類遺址統一命名為「頂螄山文化」,這是中國原始文化序列中我區第一個被冠以廣西地名命名的史前文化。2001年7月國務院公布頂螄山貝丘遺址為全國第五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這是南寧市(含邕寧、武鳴等七縣)首個獲得這一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
被國家文物局評為1997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頂獅山遺址,位於邕寧縣蒲廟鎮新新行政村九碗坡自然村東北約1公里的頂獅山上,屬色江支流八尺江右岸第一階地,八尺江與清水泉交匯處的三角嘴南端。現發掘面積約4000平方米,是廣西目前保存狀況最好的貝丘遺址之一。1997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隊、南寧市博物館聯合對頂獅山遺址進行了第一次發掘。發掘面積500餘平方米,共發現三個階段的文化堆積。目前已發掘出一大批石器、石灘、蚌器、陶片、古人類遺骸等遺物,並陸續發現了牛、鹿、象、馬等多種動物遺骸,同時有古斧、骨游等文物。新近又發現了墓葬140多座,墓內保存有非常完整的古人類遺骸化石180多具。這些墓葬大致分為兩個時期,分布密集,排列有序。其中有單人墓,也有合葬墓,最大的合葬墓已挖掘出13個人體的骨骼。這批墓葬中,人骨保存狀況較好,葬式為屈肢葬和肢解葬,其中肢解葬式前所未見,體現了獨特的墓葬習俗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如此令人神往,蘊含富厚而又撲朔迷離之地,誰都會追思先人,發幽幽的懷古之情。
⑥ 貝丘」是一種什麼遺跡
貝丘遺址
shell mound
以文化層中包含人們食余棄置的大量貝殼為顯著特徵的古代遺址類型。年代主要為新石器時代,有的延續得較晚 。分布在沿海、內陸濱湖和臨河地帶,所含貝類基本上分為海生和淡水兩大類。其堆積層中往往發現文化遺物、魚骨和獸骨等,有的還有房基、窖穴和墓葬等遺跡。這種遺址反映出漁撈活動在經濟生活中佔有相當的比重。在考古等科學工作中通過對貝丘位置、貝類種屬及其生活習性的研究,可幫助考察自然環境的變遷。中國的貝丘遺址集中分布在北起遼東半島、南至兩廣及雲南的東部南部諸省區。沿海具有代表性的遺址有福建閩侯曇石山、台灣台北大坌坑貝丘遺址(見曇石山文化,大坌坑文化),內陸河旁具有代表性的遺址有廣西南寧邕江流域的諸貝丘遺址。
⑦ 貝丘遺址有什麼樣得到特徵
貝丘俗稱「貝丘遺址」,以文化層中包含人們食余棄置的大量貝殼為顯著特徵的古代遺址類型。分布在沿海、內陸濱湖和臨河地帶,所含貝類基本上分為海生和淡水兩大類。其堆積層中往往發現文化遺物、魚骨和獸骨等,有的還有房基、窖穴和墓葬等遺跡。
世界各地發現的貝丘生活方式,最初都是在冰川消退以及史前人類獵取的更新世大型動物消失以後發展起來的。
⑧ 考古界的最大發現
考古界的最大發現是阿爾迪的化石
阿爾迪是一個女性始祖地猿的石化骨骼。這個類人物種起源於440萬年以前。阿爾迪最早於1994年在埃塞爾比亞發現,但是科學家花了15年來確認它的科學價值。它比南猿路西更為完整。她是一個更為原始的直立人類,高約120厘米。重100斤。
這個被認為最重要的化石標本是一具不完全的雌性動物骨架,主要包括帶牙齒的頭骨、手臂、手、骨盆、腿和腳。它物被科學家昵稱為Ardi。
國際研究小組還發現了36個也許是別的「始祖地猿」的化石,其中有年幼的,有雄性也有雌性。
科學家說,「始祖地猿」化石骨架的某些特徵和非常古老的類人猿相似,另一些則和後來更接近人類的類人猿相像。他們指出,Ardi比以前認為的最古老的人類祖先遺骸「露西」化石還要早一百萬年。
⑨ 貝丘是一種什麼遺跡
貝丘(Shell Mound)
古代人類居住遺址的一種,以包含大量古代人類食剩餘拋棄的貝殼為特徵。日本稱為貝冢。大都屬於新石器時代,有的則延續到青銅時代或稍晚。貝丘遺址多位於海、湖泊和河流的沿岸,在世界各地有廣泛的分布。在貝丘的文化層中夾雜著貝殼、各種食物的殘渣以及石器、陶器等文化遺物,還往往發現房基、窖穴和墓葬等遺跡。由於貝殼中含有鈣質,致使骨角器等往往能保存完好。根據貝丘的地理位置和貝殼種類的變化,可以了解古代海岸線和海水溫差的變遷,對於復原當時自然條件和生活環境也有很大幫助。
人類學上指史前時期的廢物堆,主要由可食用的軟體動物殼與人類棲息的遺址組成。世界各地發現的貝丘生活方式,最初都是在冰川消退以及史前人類獵取的更新世大型動物消失以後發展起來的。人們曾考察了許多貝丘,尤其是丹麥東部沿海的貝丘遺址。調查表明,這些貝丘屬於中石器時代晚期的埃特博萊(Ertebolle)文化(4000?∼2500BC),包含有哺乳類、禽類和魚類,這顯然都是史前人類的食物。貝丘還有大量燧石工具,以及粗陶碎片。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北非的貝丘年代一般也是從中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4000?∼2000BC)。在南非和日本北部,新石器時代文化持續時間較長,貝丘堆積繼續到鐵器的出現。在太平洋島嶼上,貝丘一直到近年仍在堆積著。在美洲,以巴拿馬和北美洲東部的貝丘為代表,放射性碳同位素年代測定為西元前5000∼前2000年。南美和加利福尼亞的貝丘可能早於西元前2000年。
中國沿海發現貝丘遺址最多的,當推遼東半島、長山群島、山東半島及廟島群島,此外在河北、江蘇、福建、台灣、廣東和廣西的沿海地帶也有分布。在內陸的河流和湖泊沿岸還發現有淡水性貝丘遺址,前者以廣西南寧邕江沿岸的貝丘遺址為代表;後者則以雲南滇池東岸的貝丘遺址為代表。
貝丘俗稱貝丘遺址。以文化層中包含人們食余棄置的大量貝殼為顯著特徵的古代遺址類型。年代主要為新石器時代,有的延續得較晚 。分布在沿海、內陸濱湖和臨河地帶,所含貝類基本上分為海生和淡水兩大類。其堆積層中往往發現文化遺物、魚骨和獸骨等,有的還有房基、窖穴和墓葬等遺跡。這種遺址反映出漁撈活動在經濟生活中佔有相當的比重。在考古等科學工作中通過對貝丘位置、貝類種屬及其生活習性的研究,可幫助考察自然環境的變遷。
⑩ 海南島新石器時代的貝丘遺址有什麼發現
海南島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主要為貝丘遺址,數量少,只在東方、樂東等地有少量發現。
如新街貝丘遺址是較重要的文化遺存,遺址坐落在東方市北黎河入海口僅2500米處。新街遺址臨河靠海,海邊的螺、蚌、蚝蜊等成為古人主要的食物來源,因而在文化層堆積中發現大量的貝殼遺骸,被稱為「貝丘遺址」。
遺址分布范圍較大,約16000平方米。距地表0.4米至1米的文化層中含有大量螺殼、貝殼和燒土、炭屑、燒骨,以及打制石器、陶片等遺物。石器仍是用打擊法製成,少見磨製石器。
新街貝丘遺址的陶器都為夾砂粗陶,以灰褐陶為主,火候一般,陶質脆松,壁厚不勻。器形甚少,只有圓底罐和圓底釜。一般為素麵,有少量裝飾有粗繩紋。
這些粗繩紋或有加固等實用價值,或是用於美化陶器的,表達了先人們原始的審美意識。
海南貝丘遺址典型的還有陵水石貢貝丘,站在石貢遺址,不由會感嘆先人慧眼獨具,選擇了一個良好的棲息地。他們在莽莽叢林中,四處遷徙,或沿著河流走,或沿著海岸走,尋找最佳的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