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寺石窟游記
『壹』 馬蹄寺的寺廟石窟
石窟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餘處窟龕,始建於北涼。馬蹄寺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落有馬蹄印而得名。傳說中的馬蹄印跡現存於普光寺馬蹄殿內,成為鎮寺之寶。馬蹄寺石窟群屬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群開鑿於十六國北涼時期,距今約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金塔寺、千佛洞等石窟內一些早期的形制、造像與壁畫都保留著古拙挺拔和厚朴實的特點和風格。馬蹄寺是中國河西走廊的佛教聖地之一,早期崇信漢傳佛教,元代以後藏傳佛教在此興盛,漢傳和藏傳佛教同時並存。藏語為卓瑪讓象,意為菩薩自然出現的地方。三世達賴索南嘉措也曾來此朝聖,青海等地信徒一生不能來此拜佛會抱憾終生。
馬蹄寺石窟群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屹立於石窟藝術之林。那氣勢恢弘的「三十三天」,以五層二十一窟呈寶塔形開鑿於懸崖峭壁,令人嘆為觀止;金塔寺那飄然欲仙的高肉雕泥塑飛天,在全國實屬罕見;藏佛殿石窟規格之宏大,千佛洞石窟雕刻之精巧,雖非鬼斧神工,卻也有夢掛魂牽之魅力。
馬蹄寺石窟群
馬蹄寺石窟群似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於景色秀麗的臨松薤谷,那「清泉掛碧峰」的壯觀飛瀑;那媚材埠林,雲衣迷陘,嵐氣襲人的欹麗風光;六月飛雪,夏無炎暑,遊人到此,尋古攬勝,避暑遊玩,會使您留連忘返。 形似觀音菩薩蓮花寶座的蓮花仙峰腳下,五彩繽紛的民族帳篷,似朵朵爛漫的山花爭奇斗艷。飽蘸裕固族、藏族、蒙古族民族盛情的風俗接待服務,為遊客提供草原特有的風味食品、帳篷旅館和裕固歌舞,會使您親身體驗到少數民族的風情習俗。尤其是全國獨有的裕固族,更會為您展示民族的特點和風采。
近年來,先後投資一千多萬元,建成了30.4公里的金馬公路、自來水工程、仿古商貿區、防洪、景區圍欄、35千伏變電站、景區人行步道、民族景點接待等。景區水電齊全、交通便捷、通訊網路遍布景區。群山起舞,松柏鼓濤,溪流鳴唱,萬花頜首,我們將以寬松的投資環境,優惠的地方政策,真誠歡迎八方客商來馬蹄寺旅遊區投資開發建設,熱情好客的裕固族人民真誠歡迎國內外遊人前來觀光旅遊。
北寺石窟中英文簡介
馬蹄寺北寺石窟是馬蹄寺石窟群的經典,使鑿於東晉時期,其中,「三十三天」石窟是馬蹄寺石窟群的標志性建築,由7層21窟組成,呈寶塔型開鑿於百米高的岩壁上,內供奉綠度母菩薩;藏佛殿是國內現存最大的石窟之一;馬蹄寺內存有天馬神跡,馬蹄寺因此而得名。
Firstly built in Eastern Jin Dynasty*317-420),North Matisi Grottos are the highlight of the entire Matisi Grottoes,Cut on the palisades of almost 100 meters in 21 grottoes of seven stories in the shape of a pagoda with the Bodhisattva Lvmu enshrined worshipped inside, Thirty-three Layers Heavens are the representative of Matisi Grottoes, and Hidden Buddha Grottoes are the vasterst among its kinds extant in China , Matisi Grottoes had its name because there is the trace of a heavenly steed's hoof inside it.
『貳』 馬蹄寺石窟的特徵是什麼
馬蹄寺石窟位於甘肅肅南臨松山中,計有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專中、下屬觀音洞等處,為一規模宏大的石窟群體,計有北寺、千佛洞、金塔寺等處。各處洞窟相距數千米至10餘千米不等,綿延近30千米。
每個小窟群,多的達30餘窟,少的僅有2窟,總共70多窟。民間傳說這里的一塊岩石上留下天馬的一隻蹄印,寺窟由此得名。因其山崖石質屬粗紅砂岩,不便雕刻,故絕大多數造像為泥塑。
馬蹄寺石窟大量洞窟為北魏至明清歷代營建或重修,其中北朝9窟、隋1窟、西夏3窟、元19窟、明2窟、清36窟。
『叄』 馬蹄寺石窟的建築歷史及地位
馬蹄寺石窟群包括千佛洞、南北馬蹄寺、上中下觀音洞和金塔寺七個小石窟群。每個小窟群,專多的有三屬十餘窟,少的有兩窟,總共有七十多窟。據鑒定,其中北朝9窟、隋朝1窟、西夏3窟、元朝19窟、明朝2窟,其餘為清朝遺窟。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於晉代,是敦煌人郭某及其弟子所鑿,先為郭的隱居講學處,後人擴而大之,增塑像佛,鼎盛時期曾有僧眾三百多人。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改名普光寺,寺內原存的金鞍、龍袍,系清代乾隆賜給的御物。馬蹄石窟由於歷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齊稱為河西佛教勝地的三大藝術寶窟。從馬蹄寺溯馬蹄河西去,一路山谷雜樹叢生,野花滿地,到了山谷盡頭,懸崖峭壁上冒出一股細流,沿崖直下。古人詩中所寫「花飛泉落水流香」即此。懸崖飛泉,是祁連山雪水沿山石縫隙滲聚而成,天睛時,遠遠望去,可以清楚的看見這一奇景。在高山上,有一大石矗立,從下看去,活像一位高高在上俯視下界的巨人,稱為石佛,又是一大奇景。馬蹄寺環境秀麗,山青、水秀、峰奇、洞異,堪稱四絕。遊客在這里還可以飽覽裕固族風情——住裕固族帳逢,喝青稞酒,吃手抓肉,體驗草原游牧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肆』 馬蹄寺石窟的藝術特色
造像藝術上最富於特點的當推金塔寺造像,雖經後代裝修,仍多保持原作風貌。版人物臉型豐圓權,高鼻樑,嘴小唇薄,肩寬體壯,造型飽滿剛健。佛像莊重安詳。菩薩裸上身,裝飾華麗,形容俊美。懸塑的飛天,裝束與菩薩相同,身軀扭曲作V字形,略顯古樸稚拙,雖不如北魏以來的飛天輕盈自如,靈動多變,卻也真切感人。整窟造像結構嚴整,統一和諧,富麗堂皇,以圓雕、高浮雕、影塑和彩繪相結合的手法,層次分明地塑造了眾多的佛教人物形象,充分顯示出5世紀前後中國早期石窟雕塑藝術的高度成就。
『伍』 河西走廊郭瑀建的石窟群叫什麼
河西走廊郭瑀建的石窟群叫:馬蹄寺石窟群。
馬蹄寺石窟最早建於晉代,是敦專煌人郭瑀及其屬弟子所鑿,先為郭的隱居講學處,後人擴而大之,增塑佛像,鼎盛時期在僧從三百多人。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改名為普光寺,寺內原存的金鞍、龍袍系清代乾隆賜給以御物。
馬蹄寺石窟由於歷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齊稱為河西佛塔勝地的三大藝術寶窟。
馬蹄山東面入口處的懸崖間,鑿有許多龕洞,這就是千佛洞。洞窟的始鑿於北涼時期。現存窟龕依山崖走勢自然分為南、中、北三段;南,中兩段以佛窟為主,北段是浮雕石塔林。這些石塔一般由塔座,塔身,須彌座,相輪,剎盤和塔頂構成。這是本地石窟藝術的一大突出特點。
『陸』 馬蹄寺石窟的詳細內容
馬蹄寺石窟最早建於晉代,是敦煌人郭瑀及其弟子所鑿,先為郭的隱居講學處,後人擴而大之,增塑佛像,鼎盛時期在僧從三百多人。到了時朝永樂年間改名為普光寺,寺內原存的金鞍、龍袍系清代乾隆賜給以御物。馬蹄寺石窟由於歷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齊稱為河西佛塔勝地的三大藝術寶窟。馬蹄山東面入口處的懸崖間,鑿有許多龕洞,這就是千佛洞。洞窟的始鑿於北涼時期。現存窟龕依山崖走勢自然分為南、中、北三段;南,中兩段以佛窟為主,北段是浮雕石塔林。這些石塔一般由塔座,塔身,須彌座,相輪,剎盤和塔頂構成。這是本地石窟藝術的一大突出特點。6號窟(西方三聖殿)位於千佛崖中部,開鑿於盛唐時期。現窟前建造了飛檐翅角的窟檐。這些造像就岩體雕刻,雖有殘損,但仍保持著盛唐時期面型豐滿,身段勻稱,姿態生動的造型特點。8號窟開鑿於北涼時期 ,窟深6米,寬6、25米,高4、7米。中心柱東南兩壁分為五層開龕造像,下層龕內塑佛、龕外塑二脅侍菩薩、上四層各塑五佛像,中心柱南面剝落出早期壁畫為釋迦,多寶並坐說法圖、為北魏作品、二佛左右繪普賢、文殊菩薩,龕上方繪是交腳彌勒菩薩。 由千佛洞西南行大約一公里許,就到南北馬蹄寺石窟群,山林郁秀處長滿蒼松和灌木山花山崗,將馬蹄寺分隔為南北兩寺。北寺規模宏大,建築宏偉,香煙最盛,是整個馬蹄寺石窟的中心和主體。馬蹄北寺又名普光寺,明朝永樂,十四年皇帝賜名為普光寺。據史書記載,石窟開鑿於晉代。普光寺石窟群由眾多石窟組成,有三十三天石窟,藏佛殿,馬蹄殿,馬王殿,葯師佛殿等人文景觀,距今約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普光寺在明朝永樂十七年,通過欽差大臣啟奏皇上,請求賜扁額之際,恰巧改到了南方軍事取得勝利的報告,皇上甚為喜悅,於是賜名為普光寺。 古往今來,歷史上不少帝王將相和文人墨客,在馬蹄寺都留下了許多蹤跡和詩章。如今,留在普光寺的天馬神跡,薤谷石室,八功德水井,高王古墓,單於王古城,自然形成的孔雀石綠度母石像裝藏綠度母塑像,自然形成的馬頭明王瑪瑙石裝藏的馬王塑像,斬斷孽龍的七星智慧利劍裝藏的佛塔,以及觀世音菩薩,二郎神和格薩爾王的美妙傳說,都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優美的遐像。西藏、青海等地藏族信教群眾和從事佛教教業者,稱馬蹄寺為卓瑪讓像,即菩薩自然出現的地方,若一生沒來馬蹄寺朝拜,會感到終身遺憾。 明人有《詠馬蹄寺》七律一首古剎層層出上方,雲梯石蹬步回長。金神寶相蓮開座,玉梵清音月近床。茶沸煙騰禪出空,花飛泉落水流香。逢僧共說無生活,回首音塵意自忙。從馬蹄寺溯馬蹄河西去、一路山谷雜樹叢生、野花滿地,到山谷盡頭,懸崖峭壁中昌出一股細流,沿崖直下。詩中所寫花飛泉落水流香即此。懸崖飛泉,為祁連山雪水沿山石縫隙滲聚而成,天睛時遠遠望去,能清楚的看見這一奇景。在高山上有一大石矗立,從下看去活像一位高高在上俯視下界巨人,稱之為石佛,又是一大奇景。觀音洞是佛教中重要洞窟,都是喇嘛修行處,每一洞窟周圍鑿有岩龕、岩龕中鑿有石塔。 馬蹄寺石窟群中的金塔寺,位於大堵麻河西岸,在一條叫刺溝的山谷深處,從刺溝口向里走便有一片高溝100米以上褐紅色絕崖,金塔寺石窟就開鑿於距地表60米的崖壁中部,向上有一條211級的陡峭石梯可達;兩個洞窟均座北向南。中部棧道連通。從洞窟的形狀,塑像,壁畫的風格看,都屬魏時期。其中東窟的規模較大,藝術價值也很高。馬蹄寺石窟群,從東晉郭某和他的弟子在那裡開鑿以來,歷經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國,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我們甘肅悠久歷史和無數能工巧匠的心血和聰明才智的歷史見證。
『柒』 2019年去西北自駕游看石窟好像是必須的,有什麼西北推薦的石窟么
當然當然是去甘肅了,莫高窟總聽說過吧,西北看石窟,怎麼能不去莫高窟,而且除了莫高窟,甘肅還有麥積山石窟、馬蹄寺石窟、唐述窟、天梯山石窟等等,都是人類的文明的瑰寶!非常值得一去!
『捌』 馬蹄寺景點問答,馬蹄寺好玩嗎
石窟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餘處窟龕,始建於北涼。馬蹄寺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落有馬蹄印而得名。傳說中的馬蹄印跡現存於普光寺馬蹄殿內,成為鎮寺之寶。馬蹄寺石窟群屬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群開鑿於十六國
馬蹄寺
北涼時期,距今約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金塔寺、千佛洞等石窟內一些早期的形制、造像與壁畫都保留著古拙挺拔和厚朴實的特點和風格。馬蹄寺是中國河西走廊的佛教聖地之一,早期崇信漢傳佛教,元代以後藏傳佛教在此興盛,漢傳和藏傳佛教同時並存。藏語為"卓瑪讓象",意為菩薩自然出現的地方。三世達賴索南嘉措也曾來此朝聖,青海等地信徒一生不能來此拜佛會抱憾終生。
馬蹄寺石窟群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屹立於石窟藝術之林。那氣勢恢弘的「三十三天」,以五層二十一窟呈寶塔形開鑿於懸崖峭壁,令人嘆為觀止;金塔寺那飄然欲仙的高肉雕泥塑飛天,在全國實屬罕見;藏佛殿石窟規格之宏大,千佛洞石窟雕刻之精巧,雖非鬼斧神工,卻也有夢掛魂牽之魅力。
馬蹄寺石窟群
馬蹄寺石窟群似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於景色秀麗的臨松薤谷,那「清泉掛碧峰」的壯觀飛瀑;那媚材埠林,雲衣迷陘,嵐氣襲人的欹麗風光;六月飛雪,夏無炎暑,遊人到此,尋古攬勝,避暑遊玩,會使您留連忘返。 形似觀音菩薩蓮花寶座的蓮花仙峰腳下,五彩繽紛的民族帳篷,似朵朵爛漫的山花爭奇斗艷。飽蘸裕固族、藏族、蒙古族民族盛情的風俗接待服務,為遊客提供草原特有的風味食品、帳篷旅館和裕固歌舞,會使您親身體驗到少數民族的風情習俗。尤其是全國獨有的裕固族,更會為您展示民族的特點和風采。
近年來,先後投資一千多萬元,建成了30.4公里的金馬公路、自來水工程、仿古商貿區、防洪、景區圍欄、35千伏變電站、景區人行步道、民族景點接待等。景區水電齊全、交通便捷、通訊網路遍布景區。群山起舞,松柏鼓濤,溪流鳴唱,萬花頜首,我們將以寬松的投資環境,優惠的地方政策,真誠歡迎八方客商來馬蹄寺旅遊區投資開發建設,熱情好客的裕固族人民真誠歡迎國內外遊人前來觀光旅遊。
北寺石窟中英文簡介
馬蹄寺北寺石窟是馬蹄寺石窟群的經典,使鑿於東晉時期,其中,「三十三天」石窟是馬蹄寺石窟群的標志性建築,由7層21窟組成,呈寶塔型開鑿於百米高的岩壁上,內供奉綠度母菩薩;藏佛殿是國內現存最大的石窟之一;馬蹄寺內存有天馬神跡,馬蹄寺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