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遺址上建公園
A. 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建在什麼地方
臨淄,作為抄齊國故都襲,擁有豐富的齊文化資源,2016年2月,佔地23250畝的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將開工建設,預計2019年底將建設完工;囊括「一城二十館」的齊都文化城項目已投入運營。其中臨淄古玩城、東孫戰國墓展館及16個民間主題博物館已建成投用。足球博物館已開放試運行,齊文化博物院展陳2016年也將與廣大遊客見面;除此之外,淄河河道治理項目、齊城文化園項目也將於近期開工建設。屆時,齊國古都旅遊觀光客流將有望重現春秋戰國時期「揮汗如雨」的勝景。齊都
B. 杭州的一處文化遺址搖身變公園,分為兩期來建設,佔地多大呢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歷史底蘊深厚的國家,在國內的每一座城市都有著歷史文化的沉澱,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埋藏於地下的古代遺跡被發現,一般而言發展這些遺跡都會進行一番考古,將裡面的古文化挖掘出來進行保護,但是考古完成之後,這處遺跡該怎樣的利用了?在國內很多的城市都將遺跡利用起來開發成為了公園,比如說在南京就有很多古遺址公園的存在。
等到這座公園建設完成之後,將會為該地區的人們提供一處可以休憩、娛樂的場所,同時也豐富了杭州的旅遊資源,大家對於該公園的建設是不是很期待呢?
C. 姜寨遺址公園什麼時候方能建成
距今6000多年的姜寨遺址保護規劃已經出台,臨潼區將在遺址上建設姜寨遺址公園。這一遺址是我國目前發掘面積最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保存較完整的史前聚落遺址之一。
姜寨遺址位於西安市臨潼區,距今約6400-6600年,遺址內存有仰韶和龍山兩種文化遺存,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已發掘面積約1萬平方米。遺址內出土的石器、陶器、銅器、骨角器、蚌器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1萬余件。姜寨遺址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研價值,是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入二十世紀全國100大考古成果之中。
據了解,臨潼區政府委託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和陝西省古建設計研究所,於今年2月初開始編制姜寨遺址保護規劃。根據規劃,將在這里建設姜寨遺址公園,以保護和展示遺址,用地11.3公頃。規劃確定了遺址的保護措施及環境整治措施。
D. 寧波在建一座遺址公園,佔地約1.2公頃,何時可以建成呢
現如今提及浙江省很多人都會想到杭州這座城市,作為浙江的省會城市,杭州的綜合實力自然是很強悍的,而且杭州的知名度也很高,近些年杭州的發展狀況也是非常的出色,旅遊業等諸多產業發展都非常不錯,其實在浙江,除了杭州之外,還有很多城市發展的也比較出色,比如說像是寧波這座城市,在經濟方面也是非常的強悍,突破了萬億的關卡。
等到日後望京門遺址公園建成之後,將為寧波市增添一個出色的旅遊景點,同時也為市民朋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休閑娛樂場所,大家對於該遺址公園的建設是不是很期待呢?
E. 含元殿遺址的擬建公園
含元殿遺址--「2006·盛典西安」
「2006·盛典西安」大型晚會在含元殿遺址上搭建的布景,讓人們領略了含元殿之巍峨、盛唐大明宮之魅力。大明宮遺址看到,比照含元殿搭建的舞檯布景就像一座真正的磚木結構宮殿矗立在遺址之上。「2006·盛典西安」搭建的這個含元殿布景將保留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這個「宮殿」還將會對市民開放。針對不少市民「為什麼不重建一個含元殿」的疑問, 《文物法》規定,不可移動文物已全部毀壞的,應當實施遺址保護,不得在原址重建;而含元殿遺址本身很脆弱,完全失去了承載大規模建築的能力。另外,條件還很不成熟,現有研究成果還不足以把含元殿完整地復原出來。如果要建的話,完全採用傳統材料、傳統工藝和傳統技術,難度很大。 含元殿遺址的總體保護規劃已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並由省政府公布實施,目標是建成大明宮遺址公園。
含元殿遺址公園的建設過程將遵循三個原則:完整的保護,含元殿遺址宮城范圍都進行保護;有效的保護,每一處遺址都採取技術方法保護起來,把人為和自然破壞的因素完全杜絕;真實的保護,不是把遺址毀掉重建,而是在保護的基礎上合理利用,充分發揮其社會教育、城市綠地、市民休閑娛樂和旅遊觀光的功能。
2007年,享有「盛唐第一門」之稱的大明宮丹鳳門遺址保護工程將開工,充分再現丹鳳門墩台規模之大、門道之寬、馬道之長。宣政殿、紫宸殿遺址的保護展示項目也將相繼啟動,預計5—10年後,大明宮遺址公園將基本成型,展現在市民面前。
F. 你認為是否在圓明園遺址上重建新的公園,請說明理由
否。
修復將會使圓明園的教育意義大打折扣,殘破的圓明園可以讓子孫後內代時刻保持民族危機感,居安容思危,有百益而無一害。
應該像以色列保留哭牆一樣保留圓明園遺址,「就像國歌讓我們時刻記樁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一樣,圓明園遺址能讓我們記住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我們應該保留它,而不是修復它
你可以把「修復」改成「重建新的公園」
G. 圓明園的相關 史實 上圖所示的地方建遺址公園還是按原樣重建新的公園
1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2185049/圓明園的相關 史實視頻
圓明園位於北京城西北郊的海淀鎮西北,在古代為水泊密布,草木繁盛之所。自遼代和金代起,附近便有不少皇家行宮和寺廟道觀。元代時,開始有私人在這里營建私家園林,到了明代更加盛行,這一片地區都被稱作「丹菱?c」。清朝的康熙帝曾多次南巡,對江南的景緻頗為傾慕,於是他便在丹菱?c修建了具有江南風格的園林式行宮――暢春園,同時還將附近的一些中小型園林賞賜給親王貴胄,其中便有圓明園。
圓明園的始建年代至今尚有爭議。最普遍的說法是,圓明園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其根據是乾隆年間編纂出版的《欽定日下舊聞考》。第二種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此地原為明代故園,經過清康熙帝四十八年修葺後,賜予皇四子胤?g。明代故園說,起始於清同治十年(1871年)徐樹鈞的《圓明園詞序》,此文肯定圓明園地域內原有太監別業,但未提出證據。除以上兩種說法外,還有圓明園始建於康熙三十九年前後、康熙四十年等說法,另外還有清代初年、康熙四十年以後、康熙末年等籠統的說法。2005年張恩蔭根據《康熙實錄》提出圓明園始建不會晚於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圓明園本來是康熙帝賜給皇四子胤?g(後來繼位為雍正帝)的賜園,原名為「鏤月開雲」。最初時它的規模甚小,只有300餘畝。雍正帝即位後,從雍正三年(1725年)起分別向東、西、北三個方向擴展,首先在原賜園的南面增建了宮殿建築,使之成為兼具聽政功能的園林。在他主政時,圓明園也利用多泉的沼澤地形修建了許多大中型水景,並築造河道,疊石造山,形成山水層疊的格局。雍正帝命名了園中二十八景,如「牡丹台」、「杏花館」、「?d字殿」等。
風華一時的圓明園雍正之後的乾隆帝於乾隆二年(1737年)移居圓明園,對該園進行第二次擴建。乾隆帝親自主持了圓明園的擴建。擴建工程於乾隆九年大致告一段落,形成了「圓明園四十景」。乾隆帝熱衷於遊冶,一生多次造訪江南,廣泛地吸取各地園林的精華,融入圓明園中。到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圓明園的營建工作基本告一段落,由乾隆帝欽定了四十景,分別賦詩,並命畫師繪畫修飾,此即《圓明園圖詠》。
在圓明園建成之後,其東面和南面又先後興建了兩座附園,即長春園和綺春園。長春園始建於乾隆三年(1738年),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落成。綺春園則是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由許多親王、公主賜園合並而成,嘉慶年間又擴建西路,並入親王及公主賜園。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相對獨立又互相連通,總體上以圓明園為主,因此一般統稱為「圓明三園」或「圓明園」。
嘉慶年間,圓明三園依然有所增建。嘉慶之後,由於國力衰敗,清朝皇室再也無力對該園進行大規模的修葺,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咸豐十年(186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焚毀為止。
圓明園的毀敗始於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的大規模縱火搶劫。圓明園被焚後經清室整修,尚有部分建築倖存。1900年,北京被八國聯軍攻佔,圓明園在混亂中遭到附近駐軍和匪民的劫掠,殘存建築大部被毀。清朝滅亡後,圓明園遺址無人看護。殘存的石料大多被掠去,殘存的建築和園牆也因人口的大量遷入大多遭到平毀。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於1860年10月6日攻抵北京德勝門、安定門等處,僧格林沁和瑞麟部士兵紛紛退至圓明園一帶,英法聯軍遂追至圓明園。聯軍士兵起初尚相勸戒,勿進入園中,恐中國日後以失物索賠,但不久於黃昏間即有數千名法軍士兵沖入圓明園,守園的官兵寡不敵眾。見法軍展開搶劫,英軍司令格蘭特遂批准英軍入園。聯軍士兵大肆劫掠園中的珍寶和陳設物。根據英國官員事後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寶(金銀、寶石、綢緞和古玩陳設等)價值達600萬英鎊之多,因不識其價值或因搬運不便而被毀壞的珍本圖書、佛塔、瓷器、傢具等價值與此相仿。由於此前清廷談判代表曾拘捕英國軍使巴夏禮一行,並曾將其囚禁於圓明園中,英軍在園中發現《泰晤士報》隨軍記者被肢解的屍體,英軍統帥詹姆斯?布魯斯,第八代額爾金伯爵遂以「對外交人員實施虐待」為由,於10月18日下令放火燒園,以作為對清廷的懲罰。英軍第一軍團一部於10月18日起在園中各處縱火,同時派出分隊焚毀附近的靜宜園、靜明園、清漪園、暢春園等皇家園林。圓明園大火持續了兩天,300多名太監和宮女葬身火海。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對此給予強烈譴責,稱之為「兩個強盜的勝利」。
圓明園被焚毀的原因,中國官方史學界的說法是英法聯軍為掩蓋其野蠻劫掠而放火滅跡,但是自1980年代以來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認為是由於清朝不遵守基本的外交禮儀,將英法的談判人員,悉數關押,導致39人中的26人,被折磨致死。英法聯軍進入北京後,發現這一狀況,出於對清朝皇帝的報復,而採取火燒圓明園的策略。英法聯軍之所以選擇焚燒圓明園主要是因為,皇宮(今天人們稱之為故宮)是一國政權的象徵,而圓明園是皇帝的私人園林,額爾金伯爵要懲罰的是當時的皇帝咸豐,而不是中國人民。有關這段歷史可參見三聯書店出版的特拉維斯?黑尼斯三世的《鴉片戰爭》。
圓明園被焚後,尚有部分景點倖存。據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內務府調查報告,園內倖存建築有圓明園的廓然大公、紫碧山房、魚躍鳶飛、耕雲堂、慎修思永、知過堂、課農軒、順木天、春雨軒、杏花春館、文昌閣、魁星閣、蓬島瑤台、萬方安和十字亭、藏舟塢,長春園的林淵錦鏡、海岳開襟,綺春園大宮門、庄嚴法界、正覺寺等建築。同治十二年,慈禧太後和同治帝打算擇要重修圓明園,計劃修復圓明園前朝區、九洲區,以及福海以西以北的少數景點,並將綺春園擇要修復,改名「萬春園」,作為慈禧太後居所。但該計劃終因財力不足而在開工11個月後作罷。此後對園內一些景點仍有小規模維修,慈禧太後和光緒帝曾多次到園中游幸。此時的圓明園除倖存建築外仍保留有大量的名貴花木、山水疊石、建築基址,橋梁、道路、園牆和園門大多完好。
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清庭再次逃亡。在混亂中,圓明園又遭到附近駐軍和匪民的趁火打劫。園內殘存建築除新宮門(綺春園宮門)有庄戶保護外,全被土匪推倒拆毀,拆賣磚瓦木料。園內的古樹名木、木質橋梁以及建築地基中的木樁,全部被劫運往附近的清河鎮出售。
清朝滅亡後的數十年裡,圓明園遺址繼續受到劫掠。園內的方磚、條石、石料、漢白玉雕刻、太湖石、青片石紛紛被軍閥官僚運走修建私園和陵墓,圓明園虎皮石圍牆被拆除修路。此外也有一部分圓明園遺物被安放於公共場所,如長春園門銅麒麟、安佑宮丹陛石、水木明瑟碑先後於1910年至1937年被移往頤和園;安佑宮華表、石麒麟、西洋樓線法橋和翻尾石魚、梅石碑、蒔花碑、文源閣碑被分別移至燕京大學和北京圖書館舊館;蘭亭碑和「青蓮朵」等珍貴太湖石於1915年移往中山公園;長春園大東門石獅子及基座移至正陽門和新華門。西洋樓遺址的漢白玉及磚瓦也多被軍閥官僚運走,或被各家石作坊買去,就地改刻為其他石料。1928年大水法遺址石料被拆走修建綏遠陣亡將士碑。日佔時期,園內部分遺址在「獎勵農業」的口號下被平山填湖,改為水田。
1950年代,曾計劃將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定址於此,但1960年代園內土地大多被附近生產隊改為農田,大量人口迅速湧入,相繼拆除了圓明園福海石駁岸、舍衛城殘余城牆及地基、萬春園三孔橋、運料門、長春園七孔閘等殘存建築,以及殘留的全部園牆,並砍伐了園內殘存的唯一一株花神廟古樹。特別是1975年以後,各單位在園內大量平毀土山、填平湖泊、砍伐樹木,修建工廠、養豬場、養雞場,圓明園遺址原有山形水系和殘存的古樹植被徹底消失。
經過70餘年的殘毀後,圓明園已成荒地。目前圓明三園內有跡可考的遺址大多分布在西洋樓一帶,包括海晏堂大錫海,諧奇趣、方外觀殘存石柱石台,大水法西洋式石門及噴水池,綺春園單孔橋,圓明園別有洞天石舫等。
圓明園被劫掠後,園內價值連城的珍寶大量流失於海外。在歐洲各博物館收藏有來自圓明園的藏品,如《女史箴圖》(藏於大英博物館)、《圓明園四十景圖詠》(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文源閣版《四庫全書》殘本和瓷器、佛像、佛塔(多集中於法國楓丹白露宮)等。圓明園其他珍寶絕大多數已無可考察。
被英法聯軍於1860年盜走的海晏堂「水力鍾」噴泉12生肖銅像,目前已知尚存的遺珍中,牛首、虎首、猴首銅像已於2000年4月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被北京保利集團以3137萬港幣(牛首、猴首1539萬、虎首1544萬)標得,2003年9月一間名為貞觀國際拍賣(香港)有限公司宣布會拍賣狗首銅像,但被外界質疑真偽,最後該公司收回貨品,取消拍賣,同月何鴻?齔鱟?600萬余元購回豬首銅像,並捐贈給保利藝術博物館,現都展存於東直門南大街14號保利大廈二層之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兔首及鼠首銅像則存於一名歐洲私人收藏家手中。馬首原收藏於台灣,由何鴻?鯰?2007年9月下旬(即在香港蘇富比拍賣行原定將之拍賣之前夕)以6910萬港元(據當日匯率摺合人民幣6673.678萬元)成功投得並贈與中國政府[1][2];在拍賣前,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公開表態:堅決反對公開拍賣該銅像。
2 地方遺址重建公園。因為按地方遺址重建公園能讓後人銘記歷史,記住這次屈辱的教訓,激勵後代人不斷努力,一洗前恥,復興中華,讓中華民族永遠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
H. 盤龍城遺址公園建設在哪裡
盤龍城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
盤龍城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我國重點遺址保護項目之一,是湖北省第二個國家遺址公園,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佔地4.85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盤龍城遺址核心區本體保護展示、遺址博物館等相關配套項目,集文物保護展示、科研教育、休閑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盤龍城是商代中期距今3500多年的古城遺址,它是商朝在南方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迄今保存有完整的城牆和壕溝。位於長江流域的盤龍城遺址的發現,推翻了以往公認的「商文化只存在於中原地區」的觀點。
公交車路線:
乘坐295路到盤龍大道羅納河,下車步行971米。
I. 上海耗資200億的修建的遺址公園是哪一座
上海耗資200億的修建的遺址公園當然是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
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也是號稱「中國最奇特建築」,整整花費了200億人民幣建造,但是大部分卻埋在水裡面,只漏出屋頂供大家參觀。這里就是上海的廣富林文化遺址。
因為其耗資巨大、修建時間長,再加上整個文化遺址是在水下修建而成的,所以這里每天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遊客前來觀看,來到這里的遊客無一不被其奇特的外觀和文化底蘊所吸引,所以趁著假期趁著空閑,帶著家人來看一看這個文化遺址,感受一下中國基建的能力!
中國「最奇特」的建築,耗資200億修建,卻只能看到個屋頂!
J. 在圓明園遺址上建造遺址公園還是按原樣建新的公園
是在圓明園遺址的保護與利用的基礎上,對遺址進行發掘整理,恢復以前的山川水系,培植樹木,修建道路,進行旅遊配套設施建築。並且適當修復一些建築。這才形成了圓明園遺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