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洛陽的遺址

洛陽的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05 09:39:20

A. 洛陽城的各朝代遺址

主詞條:二里頭遺址
夏代洛陽稱斟鄩,其遺址在今洛陽市東。二里頭遺址位於偃師市二里頭村及其周圍,該遺址南臨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黃河,范圍包括二里頭、圪壋頭和四角樓等三個自然村,面積不少於3平方公里。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里頭遺址對研究華夏文明的淵源、國家的興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設、王宮定製等重大問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學術界公認為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古文化遺址之一。
二里頭遺址發掘確認的宮城面積為10.8萬平方米,中心區道路縱橫交錯,宮牆基址方正有矩,建築基群排列有序,這些都表明了二里頭遺址是一處經過縝密規劃、布局嚴整的大型都邑。二里頭遺址的布局開創了中國都城營建制度的先河,把雙輪車的發現時間上推至二里頭文化早期。該遺址的宮殿發掘被評為「200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年代分布約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說前1730年~前1720年)。1959年開始發掘,遺存可劃分為四個時期。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制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跡。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二里頭遺址是二里頭文化的命名地,並初步被確認為夏代中晚期都城遺址。 主詞條:西亳
西亳,洛陽古稱,又作亳,商朝的立國之都,今河南洛陽偃師西偃師商城遺址。商湯滅夏後,在斟鄩附近另建新都,稱西亳。
1984年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隊在河南偃師縣城西發現了一處商代早期的都城遺址,規模宏大,而且恰好有一條叫「屍鄉」的溝橫穿城址。經過對考古發掘資料和古文獻的研究,初步斷定這座古城址就是商湯所都的「西亳」。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北依邙山、南臨洛河、西距漢魏洛陽故城約10公里,西南距夏都斟鄩二里頭遺址約6公里。古城遺址全部湮埋在今地表以下。
經過15年的勘察、發掘,迄今探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宮城三重城垣。大城城垣西南兩面較直,北垣東段向東南斜收,為避開城址東南一個陂池,東垣中段偏南部位的牆體又向西南折收,使城址平面略呈刀形。城牆南北最長1700餘米,東西最寬1200餘米,南端僅寬740米。可確認的城門有5座;北垣近中部1座,東、西垣對應部位各2座。
小城位於大城西南部,南北長1100米,東西寬740米。牆寬6~7米。其南牆、西牆和東牆的南段同大城城牆重合,大城西牆北段、北城牆全部、東城牆的大部則為新建。宮城位於小城縱向軸線偏南部位,面積約4萬平方米,四周有寬約2米的宮牆。宮殿建築群密集分布於宮城的中、南部。現已發掘的有4號、5號、6號、2號、7號等宮殿建築。
洛陽偃師商城是商滅夏後最早建立的商城,商城小城的始建就是夏商分界的界標。國家有關部門已投資在此建設商城遺址公園。 主詞條:成周、王城
西周初年,周公、召公營建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後成為國都。春秋稱王城。城址在今洛陽市區王城公園一帶。據1954年勘查,平面長方形,東西2800米,南北3700米,城牆為夯築。東城門名鼎門,為滅殷後九鼎遷入之門。 主詞條:漢魏洛陽故城
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周、漢、曹魏、西晉、北魏都城。現存遺址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重點保護的大遺址之一、世界文化遺產。故城位於今洛陽市區城東15公里偃師、孟津相鄰處,伊洛平原中心地區,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
西周初營建洛邑,在此築城,稱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戰國時稱洛陽。秦為三川郡。西漢劉邦初都於此,後遷關中。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陽為雒陽。其後曹魏定都時復改為洛陽。西晉亦以此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年)自平城遷都於此。隋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在今洛陽市區處建東京城,故城遂淪為廢墟。因該地在漢魏兩代最為繁盛,故史稱漢魏洛陽故城。
漢魏洛陽故城前後延續使用近1600年。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朝代先後以此作為國都,都城史長達540年以上,周漢晉魏風雲際會,40餘位帝王之家,是中國古代到中世紀的社會形態及文化形態轉變的重要時期。羅馬帝國與古中國的僅有4次交往,有3次都是來到了漢魏洛陽故城中,這座城市見證了中西方文化交往的開始以及陸上絲綢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歐洲的過程。北宋時期,文學家司馬光路過漢魏故城時,面對對這座城市悠遠、輝煌的歷史曾經發出了:「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的概嘆。
漢晉洛陽城
在周公所建周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秦、西漢、新莽皆在此置宮室。東漢建武元年(25)光武帝也建都於此,歷經165年,十一帝。初平元年(190)董卓挾獻帝西遷,洛陽宮廟官府民家被燒毀。曹魏黃初元年(220)於東漢舊城建都,西晉時亦都於此。永嘉之亂後洛陽再度毀於兵燹。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對漢魏故城進行了大規模改造與擴建,至宣武帝時建成規模宏偉的北魏洛陽城。東魏天平元年(534),遷都鄴城,拆毀洛陽宮殿。元象元年(538)在東、西魏邙山之役中,北魏洛陽城化為廢墟。漢魏洛陽城遺址在洛陽市區東15千米處。1962年起進行勘察與發掘。漢魏洛陽城平面近於長方形,南北約合漢代九里,東西約合漢代六里,俗稱「九六城」。東西北三面城垣至今尚存,南垣毀於洛水。周長約13千米。共設12個城門 ,東西各3門,北有2門,南面4門。城內主要街道縱橫交錯,共24段,寬20~40米不等,均3道並行,公卿尚書等走中道,一般行人走左右道。城內有南北二宮,中間有復道相連。南宮始建於秦,東漢時為朝賀議政之所,平面長方形,中軸線上排列著卻非、崇德、中德、千秋萬歲、平朔五殿。北宮建於東漢明帝時,大於南宮,為皇帝嬪妃寢居之處,宮內德陽殿規模宏偉,可容萬人。太倉、武庫建在城東北隅。南宮西北有金市,南郊有南市,東郊有馬市。城南建有明堂、辟雍、靈台、太學。曹魏時在洛陽城西北角興建了三座南北相連的小城 ,名叫「金墉」,中有門道相通。又在洛陽城西、北兩壁及金墉城外側增築馬面,以加強防衛。金墉城為軍事制高點,西晉永嘉之亂時,成為交戰雙方必爭之地。
北魏洛陽城
北魏遷洛後,在金墉城南的洛陽西垣上增開承明門,廢漢魏以來南宮,將宮苑集中於城中部以北。北魏宮城在城北部偏西,平面長方形,正殿太極殿位於宮城中部。宮城東有太倉、洛陽地方官署等,西有馬廄、武庫、寺院。宮城南門閶闔門正對南北主幹道銅駝街,社稷、宗廟、中央衙署等分布在大街兩側,著名的永寧寺(見永寧寺遺址)在大街西側。景明二年(501),以漢魏洛陽城為內城,修建了巨大的外郭城。
郭城范圍內劃分為320個方形的坊,東漢以來的洛陽城,經北魏重建,僅作為其內城,它的外圍還築有郭城。郭城內布置有320個方塊形的「里坊」。 坊四面築牆,每面開一門,設門吏,每日定時啟閉里門,具有軍事管制性質。工商業區在郭城之中,有大市、小市和四通市。北魏晚期,佛教昌盛,洛陽城內建寺1367所,列剎相望。 北魏洛陽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大規模配置居民里坊的都城,改變了兩漢以來宮殿區占據都城主要空間的傳統,對北齊、隋、唐的都城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 主詞條:隋唐洛陽城
隋唐洛陽城 隋大業元年(605)營建東都洛陽城,北據邙山,南抵伊闕之口,洛水貫穿其間。唐武德二年(619)王世充廢隋皇泰主自立,在洛陽稱帝。武德四年唐平王世充,毀洛陽宮闕,廢隋東都。至顯慶二年(657)恢復東都。武則天光宅元年(684)改稱神都,天授元年(690)建都神都。神龍元年(705)唐中宗復位,復稱東都。安史之亂中,安祿山、史思明等先後在洛陽稱帝,戰亂中宮室焚燒,十不存一,坊市皆空 。天復三年(903)昭宗遷都洛陽,曾修繕城郭宮室。五代時梁、唐、晉以洛陽為都,沿用此城。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洛陽城毀於戰亂。隋唐洛陽城遺址在今洛陽市區及近郊,1954年起進行勘查發掘。 郭城平面接近長方形,周長約28千米。設8個城門,東、南各3門,北面2門,西面無門。宮城位於郭城西北角,平面近似長方形。城垣夯築,內外包磚。城中發現有大片夯土基址,發掘出武則天明堂遺跡。東宮在宮城之東。皇城繞宮城東西南三面修築。宮城北部有曜儀,圓璧二城。皇城之東又有東城,東城之北有儲存糧食的含嘉倉城。
郭城內由垂直交叉的道路劃分成若干方形或長方形里坊。北通皇城正門的定鼎門大街寬121米,為全城最寬的街道,其餘連接城門的街道寬41~59米。里坊有坊牆,四面設門,內設十字街。據考證,洛水北有28個坊、1個市,洛水南有81個坊、2個市,共109個坊 、3個市.洛陽城的工商業區在隋唐之際有所變動:隋代的豐都市至唐代名南市;通遠市代名北市、大同市代名西市。隋代曾在郭城西建西苑,唐乾封年間又在禁苑之東,皇城西南建上陽宮,高宗晚年及武則天時期為聽政之所。

定鼎門遺址
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發掘工作結束。據參加發掘工作的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負責人介紹,隋唐洛陽城定鼎門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沿用時間最長的中國古代都城城門。隋唐洛陽城始建於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唐朝繼續沿用為都城。 五代至宋,隋唐洛陽城曾一度作為陪都,稱西京或洛京。自隋至北宋,隋唐洛陽城的平面布局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主要由宮城、皇城和外郭城組成,定鼎門為外郭城的正門。
史料記載,定鼎門正式啟用於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正月。以後,該城門相繼被唐、後梁、後唐、後周和北宋定為郭城正門,其作為郭城正南門的時間長達530年。
這一記載得到了此次考古發掘的證實。發掘顯示,定鼎門城門建築可分為5期至6期,最早建築為隋代,最晚的為北宋末年,說明自隋至北宋的530年間,定鼎門一直在使用。定鼎門遺址發掘總面積達到7000平方米,由平面呈長方形的墩台、3個門道、東西飛廊、東西兩闕和左右馬道組成。東西飛廊和東西兩闕分別位於墩台兩側,和墩台呈平行對稱分布,這種門闕形制目 前僅見於定鼎門遺址,在中國其他地方還沒有發現。
洛陽市將在確保文物安全的情況下,依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掘成果,對定鼎門進行原址展示,再現定鼎門在鼎盛時期的恢宏氣勢。
明堂遺址
主詞條:明堂
現明堂遺址地表已無跡可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工作隊,於1986年10一12月配合洛陽市公交公司基建工程中,在中州路與定鼎路相交的東北角,發現武則天時的明堂遺址。經考古勘探得知,明堂范圍為南北長400米,東西寬約396米,四周有牆,牆外有壕溝。其主體建築遺址系圓形夯築台基,直徑達60多米,夯土厚達2.5米。

天堂遺址
主詞條:天堂
天堂遺址位於明堂遺址西北155米,處於宮城軸線區域西側,是一處方形台基上有五重圓形承重基礎的建築基址,形制非常獨特,是武則天命薛懷義主持建造的用以貯佛像的佛堂建築。
天堂遺址遺跡可分為五期,其中第一(隋至初唐)、第三(中晚唐)、第四期(唐末五代)、第五期(北宋)遺跡由東西步廊、東西向水渠和隔牆,僅第二期(武周時期)為大型建築基址天堂遺址。
天堂基址僅存台基基礎,其東面與宮城西步廊相連,北面與東西向步廊房相接,西面有磚鋪散水並有寬4.33米的東西向步廊與其他建築相連。台基略呈方形,南北寬77.7米,東西寬69.15米。台基中心為石砌圓形坑,其外有兩周柱礎石、一周夯土基礎和一周碎石塊建築基礎。柱礎石兩圈,內圈礎石12個,外圈礎石20個,礎石為四塊青石拼合而成,並為由一層夯土、一層礎石層層疊加而成。夯土基礎一周寬5.35米,直接打在生土之上。碎石基礎一周,為由殘石塊組成的圈形帶狀建築基礎,寬約0.5米。
金明洛陽城 金正大元年(1224)以洛陽為中京,在隋唐洛陽城的東城舊基上築新城,規模只有隋唐東都 城的1/20 。明洪武六年(1373)在金元城基礎上築磚城,挖壕塹。其平面為正方形,邊長1400米,四面各設一門。該城即今天的洛陽老城。

B. 在洛陽建都的大概遺址有

洛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東經111.8』至112.59』,北緯33.35' 至35.05'之間。亞歐大陸橋東段,橫跨黃河中游兩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洛陽地理條件優越。它位於暖溫帶南緣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4.2`C降雨量546毫米。東鄰鄭州,西接三門峽,北跨黃河與焦作接壤,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東西長約179公里,南北寬約168公里。

洛陽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錯綜復雜,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佔13.8%,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境內河渠密布,分屬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黃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鐵灤河、澗河、廛河等10餘條河流蜿蜒其間,有「四面環山六水並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由於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九朝古都

朝代 名稱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建都時間

1.夏 斟鄩 偃師二里頭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2.商 西亳 偃師屍鄉溝商湯、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3.西周 洛邑、成周 瀍河兩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前1046年—前771年

4.東周 洛邑 王城(澗河兩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前771年—前256年

5.西漢 雒陽 漢魏故城 高祖 前202年—前199年

6.東漢 雒陽 漢魏故城 光武帝至獻帝,共12帝 25年—190年

7.曹魏 洛陽 漢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8.西晉 洛陽 漢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9.北魏 洛陽 漢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10.隋 東都、東京隋唐故城 煬帝、恭帝 606年—618年

11.唐 洛陽宮 東都神都-武則天 東京 隋唐故城 高宗、武後、中宗、玄宗、昭宗、哀宗 六帝 657年—908年(其間都洛40餘年)

12.後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13.後唐 東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閔帝、末帝 923年—936年

14.後晉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約2年)

15.民國 洛陽 洛陽市 1932年

洛陽在明清時期為河南府治,民國時期設有專員公署,1948年置洛陽市,但為縣級市屬洛陽地區管轄,1956年為地級市(省轄市)。
洛陽被稱為「九朝古都」、「十三朝古都」。其中,「九朝古都」的九指的是多的意思,「十三朝古都」中的13指的是建都的朝代數量。

特別注釋
洛陽的歷史上的情況比較復雜,容易引起誤解。
1. 商、周、漢、魏諸朝都有多次遷都的歷史,這些朝代的都城從歷史縱向上看可能不只一個,洛陽是其中的一個。例如商就先後多次遷都,所以安陽、鄭州、洛陽都曾經是商的都城。其中安陽最為著名。公元前14世紀,商朝第十代國王盤庚,從山東「奄」(今曲阜附近)遷都到「殷」,成為當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 中國部分朝代的首都不只一個。出於戰略上和經濟上的需要,一些巨大王朝會設立陪都,例如唐,舉世公認其首都為長安,洛陽之所以稱為其都,是因為唐代統治者定洛陽為其行宮和巡幸之地,故有「東都洛陽」之稱。雖然在影響和地位上不能和長安相提並論,但畢竟有別於一般的地方行政單位。
3. 洛陽曾經是中華民國的陪都,「一·二八」淞滬之戰和八年抗戰中,曾兩次遷都,前一次遷洛陽為「行都」,第二次遷重慶為「陪都」,南京作為中華民國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C. 洛陽盆地的洛陽遺址

建於盆地內的都邑如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周王城、漢魏洛陽故城、隋唐洛陽城都專分布在盆地北側寬屬廣的二級階地上,顯現出以盆地周邊山脈為屏障,以整個盆地為大郭的氣勢。中國古代以水之北、山之南為陽。上述幾大都邑,都位於古洛河的北岸(隋唐洛陽城雖跨河而建,但其重心仍在洛北),是為洛陽。而二里頭遺址是其中最早的一處,因此可說是最早的洛陽。

D. 洛陽有哪些名勝古跡洛陽的遺址都在什麼地方可以讓參觀的遺址有哪些

最有名的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
遺址很多,但是在時間的長河裡,多數已成青青麥田。市內可以去天子駕六博物館。白馬寺東可以到漢魏故城遺址(漢光武帝劉秀和曹丕建都的地方)、永寧寺遺址。不收費,不要門票

E. 洛陽大遺址的歷史和文化

洛陽大遺址
在洛河沿岸、東西不足30公里的范圍內,分布著二里頭遺專址、偃師商城、東周王城屬、漢魏故城、隋唐洛陽城等5處大型遺址,如此密集的都城遺址,規模之大,時間跨度之長,在世界范圍內都極為罕見。洛陽片區大遺址群,包含了自夏至唐近三千年中華文明與文化重要起源和發展階段的大規模遺存,不僅在歷史文化內涵上具有一定的文明發展延續性,而且在分布區域上具有顯著的關聯性,是我國文明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區域。
但是夏林、樊會濤代表在調研時發現,由於隋唐洛陽城等大遺址位於城市建設區和城鄉接合部,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用地迅速擴大,大遺址保護與城市基本建設矛盾異常突出,遺址外部環境威脅加劇。如果保護不善,將面臨損害或滅失的危險。為有效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他們建議:一、加強立法保護;二、加大資金投入;三、工廠和村莊搬遷。

F. 洛陽有什麼古遺址呢

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的夏朝,洛陽被稱為斟鄩,是夏太康、仲康及帝桀的國都。今天位於洛陽偃師的二里頭村,1956年考古發現的“夏都斟鄩城遺址”就是證明洛陽建都最早的遺址。

這座由是由堂、廡、庭、門等組成的規模宏大的斟鄩遺址中心殿堂,是中國最早的帝王宮殿,他決定了後來歷代帝王的宮殿朝堂格局。

商朝時期,稱洛陽為西亳。

約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4世紀的商朝,洛陽又被稱為西亳(xi bo),是商朝的都城。現位於洛陽偃師屍鄉溝村的“商都西亳遺址”,再現了商滅夏後建立的這座影響後代的城市建築群模式。

遺址城內縱橫的道路,交錯的街道,各大小城區的層層相套,足以看出三千六百多年前古人對城市建設的非凡規劃。

西周東周時朝,稱洛陽為洛邑。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建立東周,這時的洛邑就是洛陽城的又一稱呼。現今包含洛陽澗河瀍河兩岸的王城公園、天子駕六、戰國時期的糧倉、戰國至西漢時期陶窯和加工作坊、青銅器作坊等古遺址等組成了“東周王城遺址”。

洛邑是史書明確記載的第一座國家層面詳細規劃建設的都城,是第一個選擇以居中央控四方建都築城統治理念的奠基者。

東漢、曹魏、西晉、北魏時期,洛陽稱為雒陽。


西漢劉邦在洛陽稱帝,伊始曾定都洛邑,後遷西安。直到東漢劉秀定都洛邑後,改稱洛邑為雒陽,後期的曹魏、西晉、北魏朝代一直定都雒陽。經過幾個朝代約三百多年的經營,尤其是北魏時期的洛陽城,已是集聚不少民族與西域商人的擁有六十多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

現在位於洛陽市東約十五公里的漢魏洛陽城遺址公園恢弘,可以窺出當年洛陽繁華的盛景。

其中,位於遺址南郊的東漢靈台遺址,是我國現存的最早的一座天文觀測台遺跡。

隋唐、後梁、後唐、後晉朝——洛陽隋唐城遺址公園。

看得出,古遺址各地常有,集十三朝古都遺址的卻不常有。

而洛陽,就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G. 洛陽故城現存遺址有哪些

洛陽故城今存來遺址內城城牆皆夯土源版築而成,周長約14千米。漢魏洛陽故城分別有宮城、內城、外郭城三重城圈,遺址區地上和地下遺跡、遺物十分豐富。重要遺跡由內到外主要有:宮城、內城、外郭城、金墉城、永寧寺塔基遺址、太學遺址、東漢靈台遺址和金村大墓等。總面積近100平方千米,是近代以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城址,基本上為北魏時期所遺留。

H. 洛陽隋唐遺址的具體位置

你先找到洛陽隋唐城遺址植物園,就可以找到了。
洛陽隋唐城遺址植物園位於專新舊城區屬的中部核心地區,洛河南岸的隋唐城遺址里坊區西部。東起現狀里坊路(埋在地下的里坊路)、西至王城大道、南臨古城路、北接洛宜路,總佔地面積2835畝。園區被東西流向的古洛渠、勝利渠分成三大區域,南區為生產管理區,北區為苗圃科研基地,占植物園總面積2/3的中區是專類園區。周邊為規模更大的隋唐地遺址保護區,全園佔地861
800㎡。

I. 洛陽有哪些歷史文化古跡

太多了,洛陽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5000年的文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可以感受到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氣息。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