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翟家古城遺址

翟家古城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05 10:48:27

⑴ 女真的由來

龍魚銅鏡——女真篇
女真又稱「女直」,其先祖為周秦時東北地區古老的肅慎、挹婁人。遼代把女真分為「熟女真」(已入遼籍的)和「生女真」兩部。生女真異常勇猛,三人可搏猛虎。遼末,生女真完顏部在首領阿骨打率領下舉兵抗遼,1115年建立「大金國」,迅即由東北進入北方草原滅遼,繼而進入黃河流域滅北宋。1234年,金為南宋聯合蒙古軍隊所滅。其後,女真人仍活躍於東北地區。
女真與前代游牧民族不同,除了牧養牛馬外,還大量養豬,並從事農耕、冶鐵、採金業,經濟實力較雄厚。女真人崛起後,著力吸收發達的漢、遼文化,為己所用,又有所創新。女真人繼承遼代五京制,又開科取士,頒布成文法典,發行紙幣交鈔,修前代(遼)國史等。同時亦保留一些本身的制度,如在契丹和北宋地區推行猛安謀克制,以千戶號為猛安,百戶號為謀克,率領女真人屯墾荒地。
女真人依照漢字和契丹字的偏旁部首,創造了女真文,形同漢字,但筆畫有所增減,讀音為女真語。用女真文翻譯了《四書》、《五經》和《史記》,《漢書》、《新唐書》等經史著作。
隨著對宋、遼文化的日漸接受,女真對佛教、道教、太陽神、孔子都備加尊崇:雕刻《大藏經》,收佛藏6900餘卷,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的盛事;道教空前繁榮,出現了「全真」、「大道」、「太一」3大教派;每月朔望,百官集合皇宮門外,面向太陽行禮膜拜;皇帝還詔令各州縣建孔子廟,並在孔子故里維修孔廟和孔子墓。
女真人繼承了契丹的火葯製造技術,並發明鐵火炮,因殺傷力巨大,被稱為「震天雷」。又發明飛火槍,用綁在矛槍上的厚紙筒噴射火葯和鐵屑,射程為數丈。這兩項重大發明在中國軍事史中佔有重要地位。
女真在農具改造、絲綢紡織、燒制瓷器、採煤、煉鐵、印刷、天文學、醫學、數學等方面,都在吸收宋遼文化的基礎上達到更高水平。
為了保持尚武和騎射傳統,女真推行猛安謀克制,按五、十、百、千的人數把女真人和契丹人、漢人組織起來,平時畋獵、生產、練武,戰時出征,壯者皆為兵士。
金朝為了防禦蒙古各部,在北方修築軍事塹壕,即金界壕,總長度約7000餘公里。金界壕工程浩大,至今尚有許多遺址地段保存較好,被牧民稱為「成吉思汗邊牆」。
內蒙古地區金代村落和城市遺址較多,許多荒地被辟為農田,手工業和商業比較發達。在呼和浩特白塔的金代捐資碑銘中,發現金代豐州城有四坊、兩街、甘八巷和兩關廂,城中街巷名有酪巷(製作乳酪)、染巷(印染加工)、牛市巷、麻市巷等,反映了商業和手工業的繁榮。
在大青山下,曾出土金代銅鏡,上刻「富民縣官」等字款;根據白塔捐資碑,可考出許多金代村名,如北漁陽、薛家村、長壽謀克在、蒲察宣武謀克寨等。由此知道,當時陰山南麓有許多漢人和女真人的村寨。在白塔捐資碑上還發現一批女真高級官員的名字,有千戶輔國上將軍、謀克、提點、縣令等職事官。金代在今內蒙古東、西部還沒有不少州縣、村寨,這對草原地區的開發和建設意義重大。
此外,在內豪古東部陸續發現許多女真文墨書題記,這是研究女真文的寶貴材料。金代銅印也多有發現,其中赤峰市巴林右旗出土的「行軍第三萬戶之印」,是金朝重要武官的官印。
金代的女真人墓均朴實無華,多為火葬。如赤峰敖漢旗清理的「鎮國上將軍」皇族宗室之墓,其骨灰置於石棺中,並沒有什麼隨葬物品。在呼和浩特野馬圖清理的金代班氏家族墓地,均用石棺盛放骨灰。在赤峰巴林左旗,曾發現金代家族墓地,內有石人、石碑,外有圍牆,出土的殘碑上有「金奉國上將軍」字樣。還發現一座較完整的女性墓,墓為方形土壙,從壙中清理的石棺中,發現木製骨灰匣,內有骨灰、銅鏡、化妝用的漆盒、小箱等。該石棺底部穿有5孔,這與後世滿族人在棺下鑽孔的風俗有關,孔為靈魂出入的道路,是薩滿教的遺風。
金代的印鈔銅版、銅市和銀鋌等在內蒙古陸續發現,是研究紙幣和金屬貨幣的珍貴實物。金代銅鏡由官府鑄造,花紋多為雙魚、雙龍和雙鳳,與東北黑龍江兩岸女真人的生活環境有關,是具有女真特色的珍貴文物。

⑵ 琚灣鎮的旅遊景點

翟家古城遺來址:位於源棗陽市區西南約22公里處琚灣鎮古城村,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地處一平緩的坡地上,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800米。遺址西緣尚存部分夯土城垣,長約250米,厚約16米,高1~2.5米,城外護城河寬約10米,深約1~2米。遺址暴露的有東周至漢代遺物,以漢代的遺物較多。

⑶ 雍城的遺址

鑽探和踏察發現,雍城位於今鳳翔縣城南,雍水河之北、紙坊河以西的黃土台原上,城垣平面呈不規則方形,方向北偏西15度。東西長3300米,南北寬3200米,總面積約10.56平方公里。
西垣。保存較好。從今鳳翔縣城西南角約50米處開始一直向南延伸,然後折向東南。最南端為南古城漢代城垣所在。長3200米,寬4.3~15米,殘高1.65~2.05米。
南垣。沿雍水河蜿蜒構築。西段一部分為現代村莊所壓,東段大部被東風水庫淹沒。現存的僅發現三段,長1800米,殘寬4~4.75米,殘高2~7.35米。
東垣。緊依紙坊河,由東南折向西北,破壞嚴重。發現三段,長420米,殘寬8.25米,殘高3.75米。
北垣。為現鳳翔縣城所壓。在鐵溝、鳳翔師范學校西端各發現一段,共長450米,殘寬2.75~4.5米,殘高1~1.85米。其中鐵溝發現的一段暴露在斷崖上,夯層清晰可辨。
城門。僅在西垣發現一座。門寬10米,有路土向東一直延伸入姚家莊宮殿區。
城壕。雍城除以自然河流作為屏障外,還在西垣外建有城壕設施。城壕長約1000米,寬12.6~25米,深5.2米。壕內當時不曾積水。
通過對城垣的鑽探可知,雍城城垣在築造時,先平整地面,然後下挖一條比城垣略寬的溝槽,口寬底窄。從溝槽底部層層夯築,夯層厚8~12厘米。當夯土層築到與溝槽口平齊時,開始板築。在西垣和南垣均發現板築時遺留的夾棍眼,眼徑為8~15厘米,間距為0.75~1.25米。
雍城的調查鑽探結果證實,實際情況與《史記·秦本紀·正義》引《括地誌》「岐州雍縣南七里故雍城,秦德公大鄭宮城也」的記載略有誤差。這一結論,與1961~1963年「對距今鳳翔縣城南約3公里、雍水北岸的南古城遺址」調查和試掘的結果,也是相符的。南古城試掘在基本搞清了南古城的城牆形制和范圍的基礎上,根據發掘情況和出土遺物認為,其城牆的時代似應屬西漢時期。 已發現的有城內姚家崗春秋宮殿、馬家莊春秋宮殿和鐵溝、高王寺一帶宮殿三大宮殿區以及城郊宮殿遺址。
姚家崗春秋宮殿遺址 位於雍城中部偏西,距雍城西垣約500米,當地人稱此地「殿台」。遺址東部已被破壞,北部未及清理,僅發現西南部分。殘存夯土基東西長8.9米,南北寬2.8米,厚1~1.2米。西高東低,上有夯土牆兩段,南牆殘長3.06米,寬0.96米,殘高0.1米;西牆殘長2米,寬0.8米,殘高0.2米。在該牆北端有一拐牆伸向西,似為缺口。距夯土基西邊0.6米,平行鋪設石子散水一道,殘長3.6米,寬1.2~1.4米;夯土基南亦平行鋪設石子散水一道。兩條散水厚度均在0.4米左右,多用白色河卵石,鋪設極密。根據《秦本紀》記載推斷,姚家崗宮殿就是秦康公、秦景公居住的雍高寢。
馬家莊一號建築群遺址 位於馬家莊北約0.5公里的台地上。座北朝南,方向北偏東20度,平面為長方形,南北殘長約76米,東西寬87.6米,面積約6660平方米。由大門、中庭、朝寢、亭台及東西廂等部分組成。整個建築四周有圍牆環繞,形成一個全封閉的建築群。布局井然有序,規矩整齊。
大門 門道居大門正中,面闊3.35米,殘存進深6.95米,為一長方形甬道。南端有東西的凹槽門限。踩踏面貫通門道中部,其東西側各有柱洞一列,基本相互對應。
東西塾 在門道兩側,形制基本相同,相互對稱,平面呈現長方形。東塾進深3米,面闊3.6米;西塾進深3.2米,面闊3.5~4.6米。另有東西半塾左右對稱地配置在東西塾兩側,形制基本一致,平面呈長方形。
迴廊 有東、西、南、北四部分。門道由其中部通過。有柱洞留存。東廊進深1.62米,西廊寬1.62米,北廊寬1.8米,南廊已毀。此外,在朝寢的四周和東西廂的四周亦各設有迴廊。三處迴廊形制基本相同,大小有所差別。
散水 在三處迴廊之外均設有散水,平面略呈長方形,內高外低,略有傾斜。均由河卵石鋪成。
中庭 位於大門北面,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34.5米,東西寬30米。中部略凹,四周稍高出。在中庭南部,有東西向夯土路面一條,寬1.5~2.2米。
朝寢 平面呈形,兩側前突。東西面闊20.8米,南北進深13.9米。正中內收處為前朝,平面呈長方形,面闊三間;其後是後寢,為封閉式長方形。室內闊5.75米,進深3.75米。寢室內東北角有圓形灶坑;朝寢兩側突出部分是東西夾室。與北室間有隔牆。均有門分設在朝堂的東西牆上,可由朝堂出入;朝寢之後半部設有三門,有三宅,稱北三室。
階 在前朝東西兩次間的散水處設有石階,系用近長方形的麻石鋪成。兩階各南北長2米,東西寬2.2米。
亭台 建築在朝寢之北。平面呈長方形,寬5.4米,長3.8米,殘高0.09米。四周無檐牆,四角各有角柱一對。門柱與北三室中門相對。
東西廂 位於朝寢建築及中庭的東西兩側。布局、形制、規模,東西基本一致。其形制相似於朝寢建築。東、西兩廂,均由前堂、後室、南北夾室、東(西)三室及迴廊、散水等部分組成。
圍牆 東牆現存兩段,通長55.9米。南段現存東牆中門缺口,北段現存東牆北門缺口。西牆亦現存兩段,通長71.1米。北段有一長2.7米的缺口,是西牆北門,與東牆北門相對稱。南牆、北牆現僅存少部分牆段,西牆相交之處為直角。
排水設施 在西廂以北、亭台建築以西的空地上,鋪設有西南至東北走向的陶水管一列。全長6.9米,由豎向管道1節、橫向管道9節組成。陶水管每節長0.7~0.77米,大端直徑0.28~0.33米,小端直徑0.24~0.25米。東廂南散水,東端以南有長方形土坑一個,坑底西側有豎向陶水管1節,其下端與由西向東排列的橫向水管一列垂直相交。
祭祀坑 在建築群遺址上共發現牛、羊、空、人、車、牛羊、人羊等七類祭祀坑181個。這些祭祀坑絕大多數分布在中庭,少數在東、西廂兩側的空地上,僅有個別在朝寢建築及東廂內部發現。其中牛坑86個,羊坑55個。
根據遺址祭祀坑中出土的陶器器形、建築的總體布局及有關史籍的記載初步認為,一號建築群的建築年代應為春秋中期,廢棄時間應在春秋晚期。其性質應為宗廟建築。在此基礎上,有人參照文獻,分別將朝寢、東西廂、亭台建築、大門、圍牆等定名為祖廟、昭廟、穆廟、毫社、都宮門、都宮等。並進一步考證了建築各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如前朝應為「堂」,「堂」上設席行禮,為宗廟祭祀中重要活動場所。「寢」即室,為藏主接神之處。東西夾室,與史載吻合,當藏秦襄公以下、二宗廟以上各位祧主等等。 1983年冬至1984年夏發現。東距宗廟遺址約500米,西距姚家崗春秋宮殿遺址約600米,面積約21849平方米。保存基本完好,平面布局規整,四周建有圍牆。從南至北可分為五座院落,五個門庭。
第一院落 長52米,寬59.5米,面積3068平方米。東、西、南圍牆寬1.5~2米。南牆正中設有一門,寬8米。門南正前方25米處有夯土牆一段。東牆正中有一門,寬2米。
第二院落 長49.5米,北端寬60.5米,南端寬50.5米,東西圍牆均寬1.5米。西牆正中有一門,寬2.8米。南牆寬2米,正中設一門,門寬6米,與第一院落相通。院內中部偏北兩側分別有一座建築。
第三院落 長82.5米,北端寬62.5米,南端寬60.5米,東西圍牆的北段各有一門,寬4米。東西牆南段亦各有一門,寬約2.5米。南牆正中有一門,寬4米,與第二院落相通。院落中心有一建築。
第四院落 南北長51米,東西寬70米。東西圍牆由第三院落圍牆相接處各外擴3米後向北延伸,中部各有一門,寬6米。南牆有一門,寬10米,與第三院落相通。
第五院落 是五院落中最大的一處。南北長65米,東西寬86米。東西圍牆由第四院落東西圍牆相接處各外擴8米後向北延伸。東圍牆正中有一門,寬2.8米。院內正中及前方兩側,各有一座建築,呈「品」字形分布,大小相等,均長22米,寬17米。院內南部還有二座建築,其間有路與第四院落相通。
李如圭《儀禮·釋宮》曰:「周禮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宮南鄉而廟居左,廟在寢東也。」馬家莊三號建築群位於宗廟以東,且時代相近,規模較大,故有人分析其為寢宮所在,其沿用的時期大致為春秋到戰國時期;並推斷該五座院落即為五重曲城,五個門庭即所謂皋、庫、雉、應、路五門,並以此證實先秦時代的五門制度及秦宮的僭越行為。
此外,已發現的宮殿遺址城內還有馬家莊二號建築群、馬家莊四號建築群及鳳尾村、翟家寺等遺址;城郊有蘄年宮、棫陽宮、年宮、凹里行宮等建築遺址。 雍城以南5公里,雍水南岸的三畤原下,埋藏有目前所知的最重要的秦墓資料。經1976年後的鑽探發掘,這里既有范圍很廣的秦公陵園區,又有綿延數公里的中小墓葬群。
秦公陵區 秦公陵區位於雍城南郊的三畤原上。這里人稱北原,最初是貴族盤馬彎弓、縱情游獵的場所。爾後,因其南臨渭水,北眺雍山,西依靈山,東接扶岐,加之土厚水深,地勢平緩,故成為秦國國君百年之後的安居之地。現已探明秦公陵區東西長約7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總面積約21平方公里。陵區的南、北、西側均發現有寬2~7米,深2~6米的隍壕作為其保護屏障。
「中」字形墓 共發現18座。墓室呈長方形,東西各有一層墓道,東道較西道長而平緩,為主墓道。較晚的「中」字形墓東墓道兩側或設有耳室。此類形制的墓中,秦公一號大墓最大,全長300米,面積5334平方米。最小的為Ⅳ號陵園M35,亦全長170.8米,面積2214平方米。這類墓除一座外,其餘均在墓上發現有繩紋瓦片,有的墓室之上還發現有成排的柱洞和建築倒塌後「凹」字形板瓦相互銜接疊壓的現象;還有散水、夯土基等墓上建築遺跡。
「甲」字形墓 3座,墓室為長方形,僅有東側一條墓道。
「凸」字形墓 6座,長方形墓室的東側中部有一短道,形似「中門」。
刀把形墓 1座,長方形墓室,墓道在墓室的東南側。
「目」字形墓 15座,平面為長方形,無墓道或「中門」。
圓形墓 1座,平面近似橢圓。長徑9.5米,短徑7.8米,深11.3米。
這44座大墓,根據其形制、布局和隍壕設施,分為13座陵園。每座陵園由不同類型的大墓2~8座按一定布局有機地組成。陵園均座西朝東,微偏西北。墓葬布局以左為上;「中」字形大墓作為主墓居右,「甲」字形、刀把形襯葬墓依次向左下方排列。「目」字形墓或「凸」字形墓按其形狀及墓內的馬骨來看,可能是殉葬坑,排列在右前方。
每座陵園的周圍及部分「中」字形墓的周圍,都設有中隍或內隍,將陵園或「中」字形墓環圍其中。圍環中墓及陪冢有兩道壕溝,裡面的壕溝稱作內隍,外面的壕溝稱之為中隍。每座陵園的范圍是以隍壕的范圍來確定。整個陵區的外圍以外隍環繞。
已發現的13座陵園可以分為春秋中晚期、春秋晚期和戰國早期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遵循「公墓制度」,第二階段陵園都是以一位國君為中心的獨立陵園。
秦公一號大墓,經過10年發掘,於1986年9月完成清理工作。墓平面為「中」字型,座西向東。墓室為長方形,東西長59.4米,南北寬38.45~38.8米,深24米。東墓道呈平緩的斜坡狀,長156.1米,西端寬19.1米,東端寬8.7米。西墓道亦呈斜坡狀,但較為陡峭,長84.5米,東端寬14.3米,西端寬6.4米。大墓全長300米,總面積5334平方米,是目前全國已發掘的先秦墓葬中最大的一座。
大墓墓室由上到下有三層台階。第三階台階中部即為槨室,深4.2米。槨室分主副兩部分。主槨室位於墓室中部,副槨室位於主槨室西南。主副槨室平面呈曲尺形,內各有柏木槨具一套。主槨形同一座長方體的木屋,長14.4米,寬5.6米,高5.6米,用截面邊長21厘米的枋木壘砌而成,枋木銜接處有榫卯結構,四壁及槨底均為雙層,蓋3層枋木壘砌。中部有一道用單層枋木壘砌的南北向隔牆,所有南北向的枋木兩端均有榫頭伸出,湊成長方形的框式規范。副槨室亦用與主槨室同規格的枋木單層壘砌,與主槨室之間有小門相遇。槨室周圍用木炭填充,頂部木炭層以上為夯土。
在大墓的填土中,先後發現人骨20具,動物骨骼兩具。在墓室的三層台及西墓道與墓室相接處清理出殉葬166人。根據殉葬的位置和葬具的不同,可分為二大類。一類為箱殉,共72具,緊布在曲尺形槨室的周圍。另一類為匣葬,共94具,分布在箱殉以外靠墓室的四壁處。殉葬者均踡屈特甚。
秦公一號大墓雖經漢、唐、宋各代200餘次盜擾,墓內還出土有各類文物3500餘件。銅器有鏡、削等,鐵器有鏟、鐇、環、削等,金器有鳥、獸、泡、帶鉤等,陶器有鼎、豆、鬲、簋、盤、匜、器蓋等,石器有磬、石鞋底、圭、壁等,玉器有戈、璜、壁、圭、璋、佩、觽、琀等,漆器有豬、盒等。
秦公一號大墓的墓主及年代,基本確定為春秋中晚期之交,即繼共公、桓公之後的秦景公。槨室中,南北兩壁伸出的柏木榫頭,組成長方形框式規范的主槨,初步認為是我國時代最早的一套「黃腸題湊」葬具。秦公一號大墓的發掘,對秦國早期歷史和先秦喪葬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秦國小型墓葬 雍城小型墓葬區位於雍城南郊,秦公陵區以北。墓葬區以八旗屯為中心,東至高庄,南至黃家莊,西至南指揮西村,北至雍水北岸的鄧家崖。1976年以來,在這一區域先後發掘小型墓葬8批,清理墓葬174座,車馬坑7座。典型的有八旗屯秦國墓地、高庄墓地、西村秦人墓地。
雍城小型秦墓的形制大致可分為長方形豎穴土壙墓和洞式墓二大類;葬式大都為墓主頭向西或稍偏北、屈肢或直肢葬兩種。秦秋和戰國早期的墓葬中,存在著殉奴現象,隨葬品種類繁多。銅器有鼎、豆、壺、簋、盤、匜、甗、盂、戈、矛、劍、弩、矢、斤、錛、削及各種車馬器。早期尚有一些實用器,進入戰國,銅器微型化,多變為明器;陶器主要有鼎、豆、壺、簋、盤、匜、甗、喇叭、口罐、盂、鬲等;金器有泡、帶鉤、金柄銅削等;玉器石器多為壁、璜、圭等;此外還有鐵、骨、蚌、料器等。
車馬坑在八旗屯墓地發現10座,西村墓地發現兩座。一般都在主墓的左側或腳下,距離主墓9~25米,豎穴土坑,東西向,車轅向東。如有一坑內埋葬一車兩馬一殉人。車的部件皆為木質,外表全部塗以棕褐色漆。車主要由一輿、一轅、一軸和兩輪四個部分組成。車馬坑中出土器物,銅器有車軎、車轄、衡冒、車蓋帷環、蓋弓帽、箍、銜、、絡飾、連環、鈴、泡、戈、鐏、鏃、手鉗、鞏斧、板斧、錛、鑿、削、轉鈕、方環、帶扣、策籐等,約130餘件;金器有金鈕銅飾,金轉鈕、金獸面飾等10件;骨器有鏃、握手、箍、環、管等共20件;石器有礪石、石勺形器等共3件。車馬坑的發現,填補了秦國車馬坑發展系列的缺環,是研究秦國車制發展變化的重要資料。 青銅器窖藏 1973~1974年,先後在姚家崗發現銅質建築構件3窖,第一窖出土16件器物,第二窖出土21件器物,第三窖出土27件器物。出土時構件排列整齊,顯然是有意保存下來的。其中,陽角雙面蟠虺紋曲尺形構件3件,陰角雙面蟠虺紋曲尺形構件2件,雙面蟠虺紋楔形中空構件13件,雙面蟠虺紋單齒方筒形構件27件,單面蟠虺紋單齒方筒形構件6件,雙面蟠虺紋雙齒方筒形構件7件,單面蟠虺紋雙齒方筒形構件1件,單面蟠虺紋片狀構件1件,小拐頭2件。這批建築構件是與木結構結合使用於建築。
1977年9月,在高王寺發現一處銅器窖藏,出土銅器12件。其中有鼎3件,豆1件,壺2件,敦2件,盤1件、匜1件,提梁盉1件,甗1件。這批銅器除了秦器外,還有一鼎鑄銘:「吳王孫無土之膈鼎」,是為吳器;敦為楚器;豆和鑲嵌射宴圖則具有典型的中原作風。這批吳、楚、中原、秦諸地器物同在雍城出土,反映了秦和吳楚及中原諸國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
1973年3月,鳳翔城關北街發現青銅器窖藏一處,出土各類青銅器物28件。其中有斧2件,板斧1件,錛2件、鑿2件,夾刻刀1件,角刀2件,戈1件,鏃15件,帶飾2件,方策2件,蓋弓帽3件,銅泡5件。
建築材料 雍城遺址出土有大量的建築材料。除銅質構件外,還有相當多的磚、瓦、瓦當、陶水管等。
磚有條形磚、花紋空心磚、貼面磚等。
瓦有板瓦和筒瓦。板瓦表飾三角幾何紋或通體飾豎繩紋及交錯繩紋。
瓦當分文字瓦當和圖案瓦當兩類。文字瓦當有「蘄年宮」當,「年宮」當,「棫陽」當,「萬歲冢」當,「長生未央」當,「巨楊冢」當;圖案瓦當有饕餮紋半瓦當,斗獸紋當,鹿雁犬蟾蜍紋當,鹿魚紋當,雙鹿紋當,立鹿紋當,卧鹿紋當,奔鹿紋當,虎雁紋當,雙獾紋當,獾紋當,夔鳳紋當,蟾蜍紋當,蓮花紋當,房屋建築紋當,燕樹紋當,雲紋當,方格單線雲紋當,方格乳釘雙線雲紋當,斜方格單線雲紋當,斜方格乳釘單線雲紋當,乳釘雙線雲紋當,斜方格箭鏃雙線雲紋當,米字格乳釘雙線雲紋當,不規則單線雲紋當,「十」字雙線卷雲紋當,雙「十」字雙線雲紋當,雙線雲文紋當,太陽紋當,葵紋當。特別是文字瓦當的發現,為研究雍城宮殿分布等提供了確鑿的證據。而種類繁多,製作精美,造形生動的動物紋瓦當,更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陶水管外飾繩紋,內素麵。一端大,一端小。大端直徑28~30厘米,小端直徑24厘米,通長71—75厘米,壁厚1厘米。
銅器 雍城遺址所出土的銅器,數量繁多,種類復雜。以用途區分,有禮器、實用器、明器。主器形有鼎、甗、壺、豆、盤、簋、匜、敦、盂、舟、勺、杯、鍪、釜、鏡、帶鉤、襟鉤、鈴、矛、戈、劍、削、斤、鏃、泡、車器、半兩錢等約40種400餘件。其中,列鼎19件,盤形鼎4件,紐索紋鼎1件,球形附耳鼎4件,甗12件,甗鍑1件,壺10件,蒜頭壺2件,豆6件,盤11件,簋1件,匜8件,敦1件,盂4件,盆6件,舟2件,勺4件,套環6件,鍪5件,釜1件,鏡6件,帶鉤和襟鉤共64件,鈴60件,矛3件,戈6件,劍5件,削44件,鏃136件。
陶器 共出土約30餘種1千餘件。其中鼎82件,簋70件,壺89件,豆58件,鬲64件,甗28件,盤22件,匜26件,盆40件,各種罐282件,盒4件,盂55件,杯22件,鍑2件,缽23件,鈁5件,甑10件,釜15件、缶20件,瓮12件,囷32件,灶1件,臼1件,房屋模型1件,牛車模型2件,編磬4套48件,鴿1件,紡輪2件,環6件。
其它文物
出土金器有帶鉤、圓策、金柱形紋絲、金鈕銅飾、金泡等,共37件。玉器有璜、塊、璧、琮、戈、帶鉤、襟鉤、環、飾件、玉管、蟬等器類,共160餘件。鐵器有釜、燈、鏟、鍤、削、鑿、鋸、鑽頭、鉤、鑷子、劍、環、帶飾等器類,共66件。還有石器、骨器、料器、瑪瑙、水晶、鉛、蚌器等器物,約600餘件。

⑷ 早期的文明有哪些

1、兩河流域文明
2、埃及尼羅河文明
3、印度河流域文明
4、長江文明
5、黃河文明

兩河流域文明:
(Mesopotamia)希臘語的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土地。
原義「河間地區」,亦稱「兩河流域」。廣義的指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兩河的中下游地區,東抵扎格羅斯山,西到敘利亞沙漠,南迄波斯灣,北及托羅斯山。北部為山地,向南經過於草原和平原到南部沼澤性的兩河三角洲。美索不達米亞為人類最古的文化搖籃之一,灌溉農業為其文化發展的主要基礎。公元前四千年已有較發達文化,曾出現巴比倫與亞述帝國。此後又經過波斯、馬其頓、羅馬與奧斯曼等帝國的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其主要部分成為獨立的伊拉克。狹義的僅指兩河之間的地區。
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又稱兩河文明)發源於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發拉底河(Euphrates)之間的流域——蘇美爾(Sumer)地區(中下游地區)。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巴比倫(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國境內。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兩河文明的鼎盛時期,《舊約全書》稱其為"希納國"(Land of Shinar)。兩河沿岸因河水泛濫而積淀成肥沃土壤,史稱"肥沃的新月地帶"(南美的那個和"金三角"齊名的地區稱為"罪惡的新月地帶")。由於兩河不象尼羅河一樣是定期泛濫的,所以確定時間就必須靠觀測天象。住在下游的蘇美爾人發明了太陰歷,以月亮的陰晴圓缺作為計時標准,把一年劃分為12個月,共354天,並發明閏月,與太陽歷相差的11天。把一小時分成60分,以7天為一星期。還會分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發明了10進位法和16進位法。他們把圓分為360度,並知道π近似於3。甚至會計算不規則多邊形的面積及一些錐體的體積。
公元前4000年,蘇美人最早發明了表意和指意符號的象形文字,因為這種文字大多刻在磚、石或黑色的玄武岩。泥板上,"起筆重而印痕較深",成尖劈形,形似木楔,所以被稱為楔形文字。
著名的例子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新巴比倫城牆。城牆以亮麗的藍色為底色,由白;黃兩色組成的獅子;公牛和龍的圖案散布在城牆各處,由上到下一層一層地排序著,昂首闊步,栩栩如生。被後世人稱為「空中花園」。
之後的尼羅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是在兩河文明的促進下發展起來的。希臘人從那裡學到了數學、物理學和哲學;猶太人從那裡學到了神學,並將它傳播於世;阿拉伯人從那裡學到了建築學,並以此教化了中世紀時整個野蠻的歐洲。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公元前1792,漢謨拉比(Hammurabi)即位,征服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並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備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烏爾納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共有282條,刻在一塊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公元前689年,巴比倫王國被亞述所滅。公元前605年新巴比倫王國滅掉了亞述。後來,神廟祭師集團當權,終於在公元前538年,被位於伊朗高原的波斯所滅。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便告結束。
埃及尼羅河文明:
。天文學和數學
古埃及的農業生產需要掌握尼羅河水泛濫的確切日期,因而根據天象來確定季節就成了十分重要的工作,天文學知識因此而不斷積累和豐富。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787年創立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太陽歷。制定方法是把天狼星和太陽同時在地平線升起的那天(此時尼羅河開始泛濫 )定為一年之始,一年三季共12個月,每月30天,加上年終5天節日全年共365天。這個歷法每年只有1/4天的差數,是今天世界通用公歷的原始基礎。由於尼羅河水每年泛濫之後須重新丈量和劃定土地,年復一年的工作使古埃及人在幾何學方面比當時的任何民族都做了更多的實踐練習,積累了很多的數學知識。修建水利設施以及建築神廟和金字塔,使這些數學知識得到應用,並且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古埃及人用的是10進制記數法,能計算矩形、三角形、梯形和圓形的面積,以及正圓柱體、平截頭正方錐體的體積。他們所用的圓周率π=3.1605。在代數方面古埃及人能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些較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這些知識後來成為古希臘人發展數學的基礎。

2。解剖和醫葯學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能在另一世界繼續生活,因而將死者解剖刷成木乃伊(干屍)。由此積累了很多人體生理和解剖知識,這些知識無疑有利於他們的醫學的發展。古埃及醫生能做外科手術,能治眼疾、牙痛、腹瀉、肺病以及婦科的許多疾病。他們用各種植物、動物和礦物配製葯物。古埃及的醫葯學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這些知識後來通過古希臘人對西方的醫葯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3。手工業技術
埃及的手工業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早在公元前2700年,古埃及人就造出了長達47米的船。公元前1600年發明了製造玻璃的技術,陶器、亞麻織物、皮革、紙草(用於書寫)以及珠寶等製造工藝技術也都達到了很高水平。公元前1500年建前後古埃及人學會了青銅冶煉技術,但銅礦資源不豐富。鐵器的使用較晚,到公元前7世紀才普遍代替銅器。

4。建築技術
建築技術是一項綜合性技術,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社會的總的技術水平,在古代尤其如此。古代埃及在人類歷史上最為顯著的技術成就就是用石頭建造至今猶存的巨大金字塔和神廟。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國王)的陵基。現存的70多座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為修建於公元前2600年的胡夫金字塔。塔高146.5米,底為邊長山米的正方形,全培用琢磨過的巨大石塊築成,每塊平均重2.5噸,共用巨石約230萬塊。石塊間未用灰泥粘接,砌縫嚴密。古埃及人的神廟建築也非常驚人,如現存尼羅河畔卡爾納克的一座建於公元前14世紀的神廟,它的主殿佔地約5000平方米,矗立著134根巨大的圓形石柱,其中最大的12根直徑為3.6米,高約21米,可見其何等壯觀。在三四千年前使用石器和青銅器的條件下,古埃及人竟然修建起了金字塔和神廟這樣宏偉的建築,實在是人類歷史的奇跡。

5。象形文字
6。紙草文獻
埃及的象形文字成為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文字之一。有了文字之後,埃及人又學會用蘆桿蘸了調和著膠汁的煙墨,在一種「紙草」上書寫文字,於是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紙草文獻。
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的遠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發現的。由於它的遺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的,所以通常稱為「哈拉巴文化」;又由於這類遺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稱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從已經發掘的城市遺址來看,城市的規劃和建築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如摩亨佐·達羅城,面積達260公頃,全城劃分為12個街區,有整齊寬闊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統,有的住宅精美寬敞,開始邁入文明的門檻。這一文明延續了幾百年之後逐漸衰落,於公元前18世紀滅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後,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創立了更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現在印度西北部,逐漸向南擴張。到了公元前6世紀初,相傳在印度形成了16個國家。經過長時期的兼並戰爭,公元前4世紀,在南部的恆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為中心的統一國家。
在這一時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國的入侵。波斯人統治印度河流域近兩個世紀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紀後期才一度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所征服。旃陀羅笈多領導了反馬其頓起義,在驅逐了侵略者後統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國的難陀王朝,從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為強盛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時代發展到全盛時期。他經過多年征戰,使王朝版圖擴展到除印度半島最南端以外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這個龐大的帝國是依靠軍事征服建立起來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後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後一個國王被推翻。此後,印度半島再也沒有統一過。
古代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人類文明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在文學方面,創作了不朽的史詩《摩訶婆國多》和《羅摩衍那》。在哲學方面,創立了「因明學」,相當於今天的邏輯學。在自然科學方面,最傑出的貢獻是發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計數法,創造了包括「0」在內的10個數字元號。所謂阿拉伯數字實際上起源於印度,只是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西方而已。
長江文明:
長江文明,是長江流域各區域文明的總稱,與黃河文明並列為中國文明的兩大源泉。長江文明區域之廣,文化遺址數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稱世界之最。長江文明,特別是長江文明中的「稻作文明」,給東亞及世界以很大影響。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等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成為中華文明。
由於秦的統一中國,長江文明進一步和中國別的區域的文明相融合。中國各大區域文明相互融合逐漸產生了中華文明。
黃河文明: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在150萬年前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西候度猿人;10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出現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出現晚期智人。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我國的古代文明起源於黃河。
黃河文明的形成期大體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間,前後經歷了兩千年之久。在這一時期,神州大地出現了許多地區性文明,如在長江流域有成都平原文明、江漢文明、太湖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有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等。在黃河流域有甘青文明、中原文明、海岱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有仰韶文化、中原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馬家窯文化等。在東北有燕山地區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主要是紅山文化。各個地區性文明都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學術界都給以高度評價,但是到後來有的文明中斷了,有的文明走向低谷,只有黃河文明恰如中流砥柱,朝氣蓬勃,吸納、融合了各地區文明精華,向更高層次發展。與上述考古學文化相對應的是中國歷史上的五帝時代,即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以及海岱地區的太昊、少昊。據文獻記載,他們的族團主要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繁衍、生息、發展,創造了燦爛的黃河早期文明。這時的社會是邦國林立,出現了城郭、農業生產社會化、手工業專門化、禮制規范化。貧富分化,階級產生,文化藝術也有長足的發展。這時的黃河文明處於大交融的形成時期,可以稱為邦國文明,也可以說是華夏文明的初級階段。
黃河文明的發展期是它的升華階段。從時代來說主要是夏、商、周三代。這時的黃河文明主要凝聚在黃河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區,以今天的河南省為核心,大中原地區文化是黃河文明的中心。在大中原域內的河洛地區(以河南洛陽-登封一線為核心)文化是黃河文明的核心。河洛地區大體包括黃河與洛河交匯的內夾角洲、外夾角洲以及黃河北岸的晉南和豫北。河洛文化圈向西可伸入關中,向東可以達到豫東。在河洛文化圈內,不僅有豐富的五帝傳說和遺跡,而且還有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國都。考古發現了屬於王朝性質的都邑有河南省鄭州市登封王城崗 (原八方遺址)古城、鄭州新密新寨古城、洛陽市偃師二里頭城址、鄭州商城、洛陽市偃師屍鄉溝商城、安陽殷墟和安陽洹北商城以及在陝西和洛陽發現的西周、東周都城遺跡,夏商周三代的都邑均在河洛地區。因此,河洛文化不僅是一個地區性文化,而且是延續約兩千年的王都文化,是黃河文明最核心的載體。在這一歷史階段,出現了父傳子家天下的政權體制,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國家機構,制定了比較完善的禮樂制度,出現了比較規范的文字,科學技術、農業、手工業、商業貿易飛速發展,劃時代的青銅文化聞名中外。在河洛文化周圍出現了巴蜀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燕趙文化和齊魯文化等,通過交流、吸納、融合,給河洛文化注入了活力,在歷史的舞台上顯得更加活躍。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和哲理豐富的《易經》等許多不朽之作。影響中國幾千年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學派也如雨後春筍在河洛地區一齊湧向社會,開創了中國學術界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河洛文化為黃河文明充實了內容,輸入了新鮮血液,文明的光芒照亮了亞洲的東方,不僅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望塵莫及,即使在當時世界范圍內,也享有極高的聲譽。
黃河文明的興盛期,是進入封建帝國文明的歷史階段,自秦漢開始直至北宋,一千多年來,河洛地區一直處於核心地位。帝都文化推動著全國科學文化大踏步前進。秦始皇統一六國,廢封建,立郡縣,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漢承秦制,對這一重大文明創造進一步規范、完善和推廣。先秦時期的儒家、道家等學說,在歷代王朝都得到繼承和發揚光大。漢學是漢代學者創立的一個重要學派,源遠流長,影響很大,他們對經學研究的成果,一直被後世學者奉為經典。宋代的理學,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中國最早的最高學府太學,設在東漢首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學生最多時達三萬人以上,歷經曹魏、西晉,為全國各地培養了大批人才,出現了不少出類拔萃的人物。天象歷法、農學、地學、醫學、水利、機械、建築、冶煉、陶瓷、釀造、紡織、造紙、活字印刷等科學技術,都創造了歷史奇跡;漢賦、唐詩、宋詞以及書法、繪畫、雕塑等,都攀登上文化藝術的高峰;留傳後世的各類史書浩如煙海,記載了古往今來王朝興替以及社會發展的歷史。著名的絲綢之路的起點,西漢時始於西安,東漢至隋唐時始於洛陽,西安、洛陽在當時是對外文化交流、商業貿易的國際大都市,由此,中國歷史上的漢唐文明享譽世界。這就充分說明黃河文明的確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這個高度興盛的黃河文明,其核心的確是在河洛文化范圍內。
華夏文明的主體是黃河文明,黃河文明的中心在中原地區,黃河文明的核心在河洛文化圈內。河洛文化最大的特點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國都文化連綿不斷。黃河文明形成期的五帝邦國時代,黃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鄭市),顓頊都帝丘(今河南濮陽市),堯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舜都蒲坂(今山西永濟市);黃河文明發展期的夏商周王國時代,夏都陽城(今河南省新鄭市)、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斟鄩(今河南省偃師市,即二里頭),、老丘(今河南省開封市),商都亳(今河南省商丘市)、隞(今河南省鄭州商城遺址)、殷(今河南省安陽市小屯),周都豐鎬(今陝西省西安市)、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黃河文明興盛期的帝國時代,西漢至北宋一直建都在西安、洛陽和開封。上述都城均在河洛文化圈內,幾千年的建都歷史,形成了具有極大影響的國都文化。這是河洛文化最突出的特點。第二,樹大根深的根文化是河洛文化又一特點,有許多文明源頭都在這一地區。如最早出現的國家在這里,近年啟動的文明探源工程所確定的四個重點即臨汾的陶寺、鄭州的古城寨、新寨和王城崗也在這里,《河圖》、《洛書》和《易經》等被譽為傳統文化源頭的元典出自洛陽、華夏文化重要紐帶之一的漢字也產生在這里,即河南安陽殷墟甲骨文。由於歷史上各種原因,中原人口大量向四方播遷,甚至播遷到海外。據姓氏專家研究,中國一百大姓中有七十多姓的祖根或一支祖根源於中原。現在播遷在外特別是海外華人,多自稱是「河洛郎」,並且前來尋根拜祖,河洛地區成為文化尋根和姓氏尋根的聖地。第三,大一統的思想根深蒂固,形成了傳統的民族基因。善於吸收、包融、開放、凝聚的民族個性,在河洛文化中都有充分的體現,但最突出的還是大一統的民族基因,從邦國、王國到帝國的幾千年中,人們為維護國家的統一強大,反對分裂,一直進行著不懈的斗爭,並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一優秀的傳統現已成為整個中華民族堅如磐石的凝聚力和靈魂。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21515.htm

⑸ 蕪湖古建築有哪些

天主教堂 聖母院 蕪湖海關 都在老城區那一帶

⑹ 會寧縣的歷史

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禹貢》中屬雍州。殷、周為西羌所居。戰國至秦屬北地郡。
兩漢時,地居「絲綢之路」北線,用兵河西孔道。據《史記》記載,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置祖厲縣(祖厲音嗟賴,以祖厲河而定名),屬安定郡,治所在今縣北郭城驛鎮,有祖厲縣故城遺址。公元前一一二年,漢武帝西巡到此。《漢書.武帝記》載;「(元鼎)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疇,遂逾隴,登崆峒,西臨祖厲河而還」。王莽篡漢,改祖厲縣為鄉禮縣,東漢初,廢鄉禮,復為祖厲縣。安帝永初五年(前111年),遷縣治於今會寧縣會師鎮南十里鋪村窩鋪村民小組厲河之濱,屬涼州刺史部武威郡。
三國時屬魏地,隸武威郡。
魏晉以來,會寧之地陷於荒蕪。西晉初廢祖厲縣。惠帝永寧元年(301年),涼州刺史張軌在涼州(今武威)近側另設祖厲縣,後遷縣於郭城驛故地。
東晉十六國時,祖厲縣前後隸屬前涼、前秦、後涼、後秦、西秦5個政權。
南北朝時,北魏太延二年(436年)改祖厲縣為祖居,遷址平涼境內,後在今靖遠縣境內置會寧縣,為「會寧」縣名之始。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周太祖為西魏相時,置會州會寧縣,治所在今靖遠縣東北。《元和志》載:「後周太祖為西魏相,來巡,會師於此,土人張信謦資犒軍,太祖大悅,因置州以會寧為名」。「周太祖置會寧縣,屬會州。」會寧縣自西魏得名,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北周屬高平郡烏蘭縣。隋屬平涼郡會寧縣。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設會寧鎮,開皇十六年(596年)又復為會寧縣,屬平涼郡,後改涼川縣。
唐屬會州會寧郡,所轄會寧、烏蘭二縣。貞觀八年(634年)改會州為粟州,同年又復名會州,屬關內道。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會州為會寧郡。代宗廣德元年(763年)陷於吐蕃,更名「汝遮」。
宋屬會州敷川縣。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黨項人克會州,地屬西夏。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收復會州,屬熙河蘭會路。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築起會州新城(即今敦蝦蟆古城)。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在州治置敷州縣。宣和中(1120年)嘗置刺羌城於今翟家所鄉張城堡村,時稱「甘泉堡」。宗靖康元年(1126年)陷於金,金即在甘泉堡置西寧縣(今張城堡西寧古城)。至此,今會寧縣境內同時有兩縣(敷州、西寧)、一州(會州)。
金屬會州保川縣。又置西寧縣,屬秦州,治所在今翟家所鄉張城堡村,有西寧故城遺址。金宣宗貞祐四年(1216年)十月,升西寧縣為西寧州,仍屬會州,後又降州為縣。宣宗興定四年(1220年),西夏占會州。宣宗元光二年(1223年)金人收復會州。元順帝至正七年(1347年),並縣入州,屬鞏昌路,隸陝西行省;至正十二年(1352年),因會寧地震嚴重,「詔改會州為會寧州」。
蒙古太宗(孛兒只斤窩闊台)八年(1236年),蒙古軍佔領會州。元初,遷會州治所於西寧縣。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並西寧縣入會州。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年),詔令改會州為會寧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置今會寧縣,隸陝西布政司鞏昌路。會寧縣名從此沿用,歷經明、清兩代,至今600多年歷史。洪武十年(1377年)降州為縣,隸鞏昌路。
清初隸鞏昌府。
民國二年(1913年),截府留縣,改屬蘭山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直屬甘肅省;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長征會寧會師期間,曾建縣蘇維埃政權;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改屬甘肅省第九行政檢察專員公署(治所臨洮)。
1949年8月22日,成立會寧縣人民政府,設會寧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9月22日,會寧分區易名定西分區,會寧為其屬縣;1985年8月1日,會寧縣改隸白銀市至今。
1950年代初,全縣有5個區,81個鄉。1957年,陸續撤並為3區、1鎮、29鄉。1958年,建立10個人民公社。
1961年,人民公社曾增加到40個。1965年,合並成20個人民公社、1個城關鎮。1969年,城關鎮撤銷並入城關人民公社。
1973年,增設王廟、侯川、太平、青江、馬路、草灘、掌里、土木、新莊、塬邊10個人民公社。1976年,增設白塬人民公社。1979年,增設柴門人民公社。
1980年恢復城關鎮。1983年7月,撤社建鄉,城關鎮更名會師鎮(因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會師而得名),全縣共建鄉32個、鎮1個。
2000年8月,撤銷郭城驛鄉,設立郭城驛鎮。2001年9月,撤銷河畔鄉、頭寨子鄉,設立河畔鎮、頭寨子鎮。
2005年1月,撤銷桃花山、王家廟、塬邊、掌里、青江驛5個鄉,2005年9月,全縣轄6個鎮、22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284個村、6個社區、2039個村民小組、29個居民小組。
2015年,撤銷中川鄉、漢家岔鄉、劉家寨子鄉、白草塬鄉、大溝鄉、四房吳鄉、老君坡鄉、平頭川鄉,設立中川鎮、漢家岔鎮、劉家寨子鎮、白草塬鎮、大溝鎮、四房吳鎮、老君坡鎮、平頭川鎮(甘民復[2015]2號)。調整後,全縣轄14個鎮、14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

⑺ 安徽蕪湖有哪些古建築

蕪湖古城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春秋時因「地勢低窪,鳩鳥雲集」而得名「鳩茲」,邑址位於今市區東南20公里處,為蕪湖聚落之起始。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此地因「地卑積水,而生蕪藻」,故名「蕪湖」,並始設蕪湖縣。三國時,蕪湖是孫吳抗拒曹魏的重要據點。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縣址由鳩茲故地遷至青弋江口。 中山大學馮原教授表示,蕪湖古城有典型的徽派建築,東迎吳越風韻、南接徽州筋脈,前店後宅、中開天井,青磚黑瓦馬頭牆,迴廊照壁花魂香。他還介紹說,蕪湖古城同時也是一個典型的建制之城,古城內有吏(衙署前門、廉泉)、戶(保赤局、南門鈔關)、禮(城隍廟、夫子廟)、兵(點將台、明清城牆)、刑(地方審判檢察所、井巷模範監獄)、工(老浮橋、中江塔)六部。 深圳大學教授應天齊教授有著深厚的古城情結,他的「老房子」系列版畫底蘊深厚,名滿畫壇。對於徽派建築文化的代表蕪湖,應教授別有一番感情。他表示,蕪湖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春秋遺跡、兩漢戰場、唐宋風騷、明清旺市、近代開埠,有「楚王城」、「三國東吳城」、「王敦城」、「宋城」和「明城」等眾多古跡遺址。太平天國時期激戰蕪湖,「舊存城壘,悉毀於兵」,重生的古城融合了西方建築風格,如肖家巷翟家花園、太平大路的俞府等,近代西洋建築和明清徽派古城遂成為蕪湖最為寶貴的歷史遺產

⑻ 早期人類文明有哪些

兩河流域文明:
(Mesopotamia)希臘語的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土地.
原義「河間地區」,亦稱「兩河流域」.廣義的指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兩河的中下游地區,東抵扎格羅斯山,西到敘利亞沙漠,南迄波斯灣,北及托羅斯山.北部為山地,向南經過於草原和平原到南部沼澤性的兩河三角洲.美索不達米亞為人類最古的文化搖籃之一,灌溉農業為其文化發展的主要基礎.公元前四千年已有較發達文化,曾出現巴比倫與亞述帝國.此後又經過波斯、馬其頓、羅馬與奧斯曼等帝國的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其主要部分成為獨立的伊拉克.狹義的僅指兩河之間的地區.
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又稱兩河文明)發源於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發拉底河(Euphrates)之間的流域——蘇美爾(Sumer)地區(中下游地區).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巴比倫(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國境內.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兩河文明的鼎盛時期,《舊約全書》稱其為"希納國"(Land of Shinar).兩河沿岸因河水泛濫而積淀成肥沃土壤,史稱"肥沃的新月地帶"(南美的那個和"金三角"齊名的地區稱為"罪惡的新月地帶").由於兩河不象尼羅河一樣是定期泛濫的,所以確定時間就必須靠觀測天象.住在下游的蘇美爾人發明了太陰歷,以月亮的陰晴圓缺作為計時標准,把一年劃分為12個月,共354天,並發明閏月,與太陽歷相差的11天.把一小時分成60分,以7天為一星期.還會分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發明了10進位法和16進位法.他們把圓分為360度,並知道π近似於3.甚至會計算不規則多邊形的面積及一些錐體的體積.
公元前4000年,蘇美人最早發明了表意和指意符號的象形文字,因為這種文字大多刻在磚、石或黑色的玄武岩.泥板上,"起筆重而印痕較深",成尖劈形,形似木楔,所以被稱為楔形文字.
著名的例子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新巴比倫城牆.城牆以亮麗的藍色為底色,由白;黃兩色組成的獅子;公牛和龍的圖案散布在城牆各處,由上到下一層一層地排序著,昂首闊步,栩栩如生.被後世人稱為「空中花園」.
之後的尼羅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是在兩河文明的促進下發展起來的.希臘人從那裡學到了數學、物理學和哲學;猶太人從那裡學到了神學,並將它傳播於世;阿拉伯人從那裡學到了建築學,並以此教化了中世紀時整個野蠻的歐洲.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公元前1792,漢謨拉比(Hammurabi)即位,征服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並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備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烏爾納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共有282條,刻在一塊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公元前689年,巴比倫王國被亞述所滅.公元前605年新巴比倫王國滅掉了亞述.後來,神廟祭師集團當權,終於在公元前538年,被位於伊朗高原的波斯所滅.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便告結束.
埃及尼羅河文明:
.天文學和數學
古埃及的農業生產需要掌握尼羅河水泛濫的確切日期,因而根據天象來確定季節就成了十分重要的工作,天文學知識因此而不斷積累和豐富.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787年創立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太陽歷.制定方法是把天狼星和太陽同時在地平線升起的那天(此時尼羅河開始泛濫 )定為一年之始,一年三季共12個月,每月30天,加上年終5天節日全年共365天.這個歷法每年只有1/4天的差數,是今天世界通用公歷的原始基礎.由於尼羅河水每年泛濫之後須重新丈量和劃定土地,年復一年的工作使古埃及人在幾何學方面比當時的任何民族都做了更多的實踐練習,積累了很多的數學知識.修建水利設施以及建築神廟和金字塔,使這些數學知識得到應用,並且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古埃及人用的是10進制記數法,能計算矩形、三角形、梯形和圓形的面積,以及正圓柱體、平截頭正方錐體的體積.他們所用的圓周率π=3.1605.在代數方面古埃及人能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些較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這些知識後來成為古希臘人發展數學的基礎.
2.解剖和醫葯學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能在另一世界繼續生活,因而將死者解剖刷成木乃伊(干屍).由此積累了很多人體生理和解剖知識,這些知識無疑有利於他們的醫學的發展.古埃及醫生能做外科手術,能治眼疾、牙痛、腹瀉、肺病以及婦科的許多疾病.他們用各種植物、動物和礦物配製葯物.古埃及的醫葯學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這些知識後來通過古希臘人對西方的醫葯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3.手工業技術
埃及的手工業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早在公元前2700年,古埃及人就造出了長達47米的船.公元前1600年發明了製造玻璃的技術,陶器、亞麻織物、皮革、紙草(用於書寫)以及珠寶等製造工藝技術也都達到了很高水平.公元前1500年建前後古埃及人學會了青銅冶煉技術,但銅礦資源不豐富.鐵器的使用較晚,到公元前7世紀才普遍代替銅器.
4.建築技術
建築技術是一項綜合性技術,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社會的總的技術水平,在古代尤其如此.古代埃及在人類歷史上最為顯著的技術成就就是用石頭建造至今猶存的巨大金字塔和神廟.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國王)的陵基.現存的70多座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為修建於公元前2600年的胡夫金字塔.塔高146.5米,底為邊長山米的正方形,全培用琢磨過的巨大石塊築成,每塊平均重2.5噸,共用巨石約230萬塊.石塊間未用灰泥粘接,砌縫嚴密.古埃及人的神廟建築也非常驚人,如現存尼羅河畔卡爾納克的一座建於公元前14世紀的神廟,它的主殿佔地約5000平方米,矗立著134根巨大的圓形石柱,其中最大的12根直徑為3.6米,高約21米,可見其何等壯觀.在三四千年前使用石器和青銅器的條件下,古埃及人竟然修建起了金字塔和神廟這樣宏偉的建築,實在是人類歷史的奇跡.
5.象形文字
6.紙草文獻
埃及的象形文字成為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文字之一.有了文字之後,埃及人又學會用蘆桿蘸了調和著膠汁的煙墨,在一種「紙草」上書寫文字,於是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紙草文獻.
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的遠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發現的.由於它的遺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的,所以通常稱為「哈拉巴文化」;又由於這類遺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稱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從已經發掘的城市遺址來看,城市的規劃和建築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如摩亨佐·達羅城,面積達260公頃,全城劃分為12個街區,有整齊寬闊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統,有的住宅精美寬敞,開始邁入文明的門檻.這一文明延續了幾百年之後逐漸衰落,於公元前18世紀滅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後,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創立了更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現在印度西北部,逐漸向南擴張.到了公元前6世紀初,相傳在印度形成了16個國家.經過長時期的兼並戰爭,公元前4世紀,在南部的恆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為中心的統一國家.
在這一時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國的入侵.波斯人統治印度河流域近兩個世紀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紀後期才一度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所征服.旃陀羅笈多領導了反馬其頓起義,在驅逐了侵略者後統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國的難陀王朝,從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為強盛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時代發展到全盛時期.他經過多年征戰,使王朝版圖擴展到除印度半島最南端以外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這個龐大的帝國是依靠軍事征服建立起來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後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後一個國王被推翻.此後,印度半島再也沒有統一過.
古代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人類文明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在文學方面,創作了不朽的史詩《摩訶婆國多》和《羅摩衍那》.在哲學方面,創立了「因明學」,相當於今天的邏輯學.在自然科學方面,最傑出的貢獻是發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計數法,創造了包括「0」在內的10個數字元號.所謂阿拉伯數字實際上起源於印度,只是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西方而已.
長江文明:
長江文明,是長江流域各區域文明的總稱,與黃河文明並列為中國文明的兩大源泉.長江文明區域之廣,文化遺址數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稱世界之最.長江文明,特別是長江文明中的「稻作文明」,給東亞及世界以很大影響.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等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成為中華文明.
由於秦的統一中國,長江文明進一步和中國別的區域的文明相融合.中國各大區域文明相互融合逐漸產生了中華文明.
黃河文明: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在150萬年前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西候度猿人;10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出現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出現晚期智人.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我國的古代文明起源於黃河.
黃河文明的形成期大體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間,前後經歷了兩千年之久.在這一時期,神州大地出現了許多地區性文明,如在長江流域有成都平原文明、江漢文明、太湖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有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等.在黃河流域有甘青文明、中原文明、海岱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有仰韶文化、中原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馬家窯文化等.在東北有燕山地區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主要是紅山文化.各個地區性文明都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學術界都給以高度評價,但是到後來有的文明中斷了,有的文明走向低谷,只有黃河文明恰如中流砥柱,朝氣蓬勃,吸納、融合了各地區文明精華,向更高層次發展.與上述考古學文化相對應的是中國歷史上的五帝時代,即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以及海岱地區的太昊、少昊.據文獻記載,他們的族團主要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繁衍、生息、發展,創造了燦爛的黃河早期文明.這時的社會是邦國林立,出現了城郭、農業生產社會化、手工業專門化、禮制規范化.貧富分化,階級產生,文化藝術也有長足的發展.這時的黃河文明處於大交融的形成時期,可以稱為邦國文明,也可以說是華夏文明的初級階段.
黃河文明的發展期是它的升華階段.從時代來說主要是夏、商、周三代.這時的黃河文明主要凝聚在黃河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區,以今天的河南省為核心,大中原地區文化是黃河文明的中心.在大中原域內的河洛地區(以河南洛陽-登封一線為核心)文化是黃河文明的核心.河洛地區大體包括黃河與洛河交匯的內夾角洲、外夾角洲以及黃河北岸的晉南和豫北.河洛文化圈向西可伸入關中,向東可以達到豫東.在河洛文化圈內,不僅有豐富的五帝傳說和遺跡,而且還有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國都.考古發現了屬於王朝性質的都邑有河南省鄭州市登封王城崗 (原八方遺址)古城、鄭州新密新寨古城、洛陽市偃師二里頭城址、鄭州商城、洛陽市偃師屍鄉溝商城、安陽殷墟和安陽洹北商城以及在陝西和洛陽發現的西周、東周都城遺跡,夏商周三代的都邑均在河洛地區.因此,河洛文化不僅是一個地區性文化,而且是延續約兩千年的王都文化,是黃河文明最核心的載體.在這一歷史階段,出現了父傳子家天下的政權體制,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國家機構,制定了比較完善的禮樂制度,出現了比較規范的文字,科學技術、農業、手工業、商業貿易飛速發展,劃時代的青銅文化聞名中外.在河洛文化周圍出現了巴蜀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燕趙文化和齊魯文化等,通過交流、吸納、融合,給河洛文化注入了活力,在歷史的舞台上顯得更加活躍.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和哲理豐富的《易經》等許多不朽之作.影響中國幾千年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學派也如雨後春筍在河洛地區一齊湧向社會,開創了中國學術界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河洛文化為黃河文明充實了內容,輸入了新鮮血液,文明的光芒照亮了亞洲的東方,不僅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望塵莫及,即使在當時世界范圍內,也享有極高的聲譽.
黃河文明的興盛期,是進入封建帝國文明的歷史階段,自秦漢開始直至北宋,一千多年來,河洛地區一直處於核心地位.帝都文化推動著全國科學文化大踏步前進.秦始皇統一六國,廢封建,立郡縣,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漢承秦制,對這一重大文明創造進一步規范、完善和推廣.先秦時期的儒家、道家等學說,在歷代王朝都得到繼承和發揚光大.漢學是漢代學者創立的一個重要學派,源遠流長,影響很大,他們對經學研究的成果,一直被後世學者奉為經典.宋代的理學,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中國最早的最高學府太學,設在東漢首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學生最多時達三萬人以上,歷經曹魏、西晉,為全國各地培養了大批人才,出現了不少出類拔萃的人物.天象歷法、農學、地學、醫學、水利、機械、建築、冶煉、陶瓷、釀造、紡織、造紙、活字印刷等科學技術,都創造了歷史奇跡;漢賦、唐詩、宋詞以及書法、繪畫、雕塑等,都攀登上文化藝術的高峰;留傳後世的各類史書浩如煙海,記載了古往今來王朝興替以及社會發展的歷史.著名的絲綢之路的起點,西漢時始於西安,東漢至隋唐時始於洛陽,西安、洛陽在當時是對外文化交流、商業貿易的國際大都市,由此,中國歷史上的漢唐文明享譽世界.這就充分說明黃河文明的確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這個高度興盛的黃河文明,其核心的確是在河洛文化范圍內.
華夏文明的主體是黃河文明,黃河文明的中心在中原地區,黃河文明的核心在河洛文化圈內.河洛文化最大的特點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國都文化連綿不斷.黃河文明形成期的五帝邦國時代,黃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鄭市),顓頊都帝丘(今河南濮陽市),堯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舜都蒲坂(今山西永濟市);黃河文明發展期的夏商周王國時代,夏都陽城(今河南省新鄭市)、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斟鄩(今河南省偃師市,即二里頭),、老丘(今河南省開封市),商都亳(今河南省商丘市)、隞(今河南省鄭州商城遺址)、殷(今河南省安陽市小屯),周都豐鎬(今陝西省西安市)、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黃河文明興盛期的帝國時代,西漢至北宋一直建都在西安、洛陽和開封.上述都城均在河洛文化圈內,幾千年的建都歷史,形成了具有極大影響的國都文化.這是河洛文化最突出的特點.第二,樹大根深的根文化是河洛文化又一特點,有許多文明源頭都在這一地區.如最早出現的國家在這里,近年啟動的文明探源工程所確定的四個重點即臨汾的陶寺、鄭州的古城寨、新寨和王城崗也在這里,《河圖》、《洛書》和《易經》等被譽為傳統文化源頭的元典出自洛陽、華夏文化重要紐帶之一的漢字也產生在這里,即河南安陽殷墟甲骨文.由於歷史上各種原因,中原人口大量向四方播遷,甚至播遷到海外.據姓氏專家研究,中國一百大姓中有七十多姓的祖根或一支祖根源於中原.現在播遷在外特別是海外華人,多自稱是「河洛郎」,並且前來尋根拜祖,河洛地區成為文化尋根和姓氏尋根的聖地.第三,大一統的思想根深蒂固,形成了傳統的民族基因.善於吸收、包融、開放、凝聚的民族個性,在河洛文化中都有充分的體現,但最突出的還是大一統的民族基因,從邦國、王國到帝國的幾千年中,人們為維護國家的統一強大,反對分裂,一直進行著不懈的斗爭,並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一優秀的傳統現已成為整個中華民族堅如磐石的凝聚力和靈魂.
推薦於 2016-06-12

⑼ 湖北文物多嗎

湖北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956年11月15日公布(共計101處)
二七烈士紀念碑 漢口二七路口
陳定一烈士墓 武昌石門峰
紅色戰士公墓 漢陽龜山西麓
中共五大會址 武昌都府堤20號
辛亥首義烈士墓 武昌伏虎山
辛亥革命烈士陵園(俗名六大堆) 漢口球場街
辛亥鐵血將士公墓 漢陽扁擔山
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 漢口解放大道二七路電車站
蘇聯空軍志願隊烈士墓 漢口解放公園
辛亥首義工程八營 武昌紫陽路湖北省總工會院內
起義門 武昌梅家山
楚望台 武昌梅家山
三烈士亭 武昌解放路武昌造船廠內
歸元禪寺 漢陽翠微路
勝象寶塔 武昌黃鶴樓公園內
興福寺塔 武昌洪山公園西門
拜將台 位於武昌閱馬場
庚子烈士墓 武昌八一路省軍區院內
國民革命軍第四獨立團北伐功城官兵烈士墓 武昌洪山南坡街道口
明王墓群 江夏區龍泉山天馬峰下
陳友諒墓 蛇山南麓黃鶴樓劇場
靈濟塔(寶通塔) 武昌洪山寶通寺後
施洋墓 武昌洪山西端
九女墩 武昌東湖西北湖畔
湖北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981年12月30日(共計52處)
八七會議會址
魯台山古墓群 武漢市黃陂區魯台鎮灄水城關東岸
湖泗窯址 武漢市江夏區湖泗鄉張橋村
向警予墓 漢陽龜山西頭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 武昌紅巷13號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 漢口長春街
中華全國總工會暨湖北省總工會舊址 漢口友誼街16號
老人橋遺址 武漢市洪山鄉周家灣地區
毛澤東同志舊居 武昌都府堤
湖北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共計211處)
一、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共40處)
太平天國軍半壁山戰場遺址及千人冢
太平洞
湖北共進會舊址
楊洪勝烈士墓
陳潭秋故居
李先念故居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民政府舊址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
詹大悲墓
李漢俊墓
鄂中特委舊址
戴家場秋收暴動紀念地及紀念碑
何道羽烈士墓
「大冶兵暴」舊址
賀勝橋北伐軍陣亡將士陵園
紅六軍軍部舊址
紅三軍團軍團部舊址
湘鄂西特委機關舊址
麻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紅十五軍成立紀念地
紅三軍軍部舊址
房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五里坪革命舊址
孫中山先生銅像1931年 武漢市江漢區三民路
路易.艾黎舊居 1932年 洪湖市新堤鎮
黃興銅像1933年 武漢市漢陽區龜山東麓
抗日幹部訓練班舊址1937年 紅安縣福德鄉秦氏祠
石鼓山石刻革命標語抗戰時期 棗陽市新市鎮石鼓山
農村合作幹部訓練班舊址1937年至1938年應城市湯池鎮
史沫特萊舊居1938年 武漢市江岸區鄱陽街
新華日報總館及八路軍武漢辦1938年 洪湖市燕窩鄉
事處二十五位烈士殉難處與烈士公墓
九口堰革命舊址1939年至1942年 隨州市洛陽鎮九口堰
豫鄂邊區黨委機關舊址1940年 京山縣新市鎮小煥嶺
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司令部舊址1940年 京山縣新市鎮八字門
張上將自忠殉國處紀念碑、同難官兵公墓及張公祠1941年1、宜城縣新街鄉南瓜店
2、南漳縣武安鎮
豫鄂邊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會址1942年 京山縣廠河鎮向家沖
葉挺囚居舊址1942年 恩施市內後山灣
殉國烈士紀念碑1943年 天門市石家河鎮
《應山協議》簽訂舊址1946年 廣水市應山辦事處南正街
高山鋪戰斗遺址1947年 蘄春縣高山鋪鄉
二、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共72處)
古寨城戰國 丹江口市涼水鎮古寨山頂
關陵漢、明當陽市玉陽鎮
鹿門寺漢、宋、清襄陽縣鹿門山
峽口軍晉、南北朝宜昌市西陵區下牢溪口
陸羽文學泉井唐、清天門市竟陵鎮
蘭英寨唐、清神農架林區官封鄉
古琴台宋、清武漢市漢陽區
南橋元武昌縣賀站鄉大屋饒村
龍爬寨元廣水市大桂山林場
泗洲寺元、明雲夢縣新店鄉
鄭公塔明武穴市鄭公塔鎮花橋
槐山磯駁岸明武昌縣金口鎮槐山
蘇公泉井明保康縣城關東門
興王府鳳翔宮明鍾祥市郢中鎮
鐵山寺寶塔明鄖西縣店子鄉
寶通寺明、清武漢市武昌區洪山
觀音閣明、清鄂州市鄂城區
習家池明、清襄樊市鳳凰山南麓
昭君村楠木井明、清興山縣高陽鎮寶坪村
青雲塔明、清黃州市黃州鎮城南
浠水文廟明、清浠水縣城關
陸夫子祠明、清荊門市象山東麓文明湖畔
上津古城明、清鄖西縣上津鎮
魚木寨明、清利川市大興鄉
施南宣撫司舊址明、清宣恩縣椒園鄉
唐崖土司城明、清咸豐縣尖山鄉唐崖河
鹽井寺河神亭清長陽縣漁峽口鄉
襄陽學宮大成殿清襄樊市樊城區
顯聖殿清房縣軍店鄉
禹稷行宮清武漢市漢陽區
古德寺清武漢市江岸區
水星台 清 襄樊市樊城區
雙鳳亭 清 黃陂縣城關鎮魯台山
撫州會館 清 襄樊市樊城區前街
鐵旗桿 清 隨州市厲山鎮
黌學大殿 清 棗陽市城區南街
三神殿 清 谷城縣谷城鎮
徐庶祠 清 南漳縣單家莊
白雲樓 清 荊門市城區東寶山
石牌戲樓 清 鍾祥市石牌鎮
白羊寨及聖帝行宮碑 清 興山縣白羊寨
天然塔 清宜昌市城區寶塔河
連珠塔 清 恩施市龍首山
聖廟 清 通山縣通羊鎮四街
文昌祠 清 恩施市敖脊山
石柱觀 清 建始縣青花鄉望坪山
嚴家祠堂 清 咸豐縣大水坪
茶堰坪擺手堂 清 來鳳縣河東鄉
秋風亭 清 巴東縣信陵鎮
饒氏庄園 清 丹江口市浪河鎮水田畈
吳氏祠 清 紅安縣八里灣鎮陡山
段氏宅 清 英山縣南河鎮瓦寺前
五腦山廟清浠水縣福主鄉
萬年台清浠水縣福主鄉
天岳關清通城縣黃龍鄉
南虹橋清通城縣麥市
虎牙山鹽運纖道清枝江縣虎亭鎮虎牙山村
青山崖洞堰清崇陽縣青山鎮獅形山
泉山畫屋清陽新縣龍港鎮泉山
長春觀清至1931年武漢市武昌區大東門
楊家灣老屋清宜昌縣三斗坪
白水寺清至1931年棗陽市吳店鎮
漢口匯豐銀行大樓清武漢市江岸區
大智門火車站候車廳1903年武漢市江岸區車站路
大水井祠堂、莊院建築群清末至1924年利川市柏楊壩
楊守敬故居及楊守敬墓1915年枝城市陸城鎮、花廟鄉龍窩
風雨涼橋1916年咸豐縣丁寨十字路
詹天佑故居1919年武漢市江岸區洞庭街
漢口花旗銀行大樓1921年武漢市江岸區
江漢關大樓1924年武漢市江漢區
黃侃墓1935年蘄春縣蘄州鎮筆架山
王葆心墓1944年羅田縣大河岸鎮蓮花池
三、石刻及其它(共18處)
老君崖石窟北宋丹江口市武當山獅子峰
斗笠崖摩崖題刻宋、明、清安陸市煙店白兆山
三角山摩崖題刻宋、清蘄春縣達城鄉
象山四泉碑刻宋、清荊門市象山東麓
洪山摩崖題刻南宋武漢市武昌區洪山
峴山寺摩崖題刻南宋襄樊市峴山
慶元已未摩崖題刻南宋襄樊市鄭家山
采皇木摩崖題刻明竹溪縣小匯鄉茲豐村
湖廣北界碑明襄陽縣黃渠河鄉
天台山石刻明紅安縣天台山
「炎帝神農氏遺址」碑及洞穴明隨州市厲山鎮
玉印岩(抱璞岩) 明、清南漳縣巡檢金鑲村
百順橋碑清五峰縣灣潭鎮
漢土疆界碑清五峰縣紅魚鄉漂水岩、謝家坪鄉竹橋
治理西陵峽航道摩崖題刻明、清1、巴東縣萬流鎮、信陵鎮
2、秭歸縣城關鎮、香溪鎮
官墳園石刻及九峰橋明、清鶴峰縣容美鎮張家村
萬壽橋水文碑刻清秭歸縣香溪鎮劉家壩
巨猿化石洞更新世建始縣高坪鎮桑園
四、古文化遺址(共63處)
「鄖縣人」舊石器時代鄖縣青曲鎮學堂梁子
樟腦洞遺址舊石器時代房縣龍灘鄉青陽村
石鼓村後山坡遺址舊石器時代丹江口市薛橋鄉石鼓村
雞公山遺址舊石器時代江陵縣荊州鎮郢北村
城背溪遺址新石器時代、商枝城市紅花套鎮吳家崗
關廟山遺址新石器時代枝江縣問安鎮關廟山村
坳上灣遺址新石器時代蘄春縣白水鄉毛家咀
西花園遺址新石器時代 隨州市淅河鎮蔣家寨村
三步兩道橋遺址新石器時代 襄陽縣法龍鄉趙山村
碧公台遺址新石器時代 孝感市龍店鄉啟安村
金盆堖遺址新石器時代、商、周 鄂州市太和鎮謝埠村東
霍城遺址新石器時代、西周 漢川縣城關鎮霍城村
王家崗遺址新石器時代 公安縣藕池鎮復興村
邊畈遺址新石器時代 鍾祥市皇莊鎮九里鄉
桂花樹遺址新石器時代 松滋縣王家大湖鄉桂花樹村
雕龍碑遺址新石器時代棗陽市鹿頭鎮武庄村
冢子崗遺址新石器時代 老河口市竹林橋鎮蘇家店村
老豬林遺址新石器時代、商、周 大冶縣大箕鋪劉遜村
謝家墩遺址 新石器時代、商、周麻城市宋埠鎮李釗鄉大勝山村
好石橋古城遺址新石器時代、商、周 雲夢縣義堂鎮
三王城遺址新石器時代、商、漢 京山縣三陽鎮三王城村
毛狗洞遺址新石器時代、西周 棗陽市梁集鎮梁坡村
陰湘城遺址新石器時代、東周江陵縣棗林鄉
鄂王城遺址 東周大冶縣西畈鄉胡彥貴村
謝家灣古冶銅遺址 東周鍾祥市東橋鎮台北鄉
安城古銅礦遺址 東周鄖縣安城鄉
雲夢楚王城遺址 東周、秦、漢雲夢縣城關鎮
臨沮城遺址 周、漢南漳縣沐浴鄉臨沮寺崗
韓家州遺址 東周、漢鄖縣遼瓦鄉堵河口
龍灣放鷹台遺址 東周、漢潛江市龍灣鎮馬場湖村
作京城遺址 東周、漢黃陂縣李家集鄉作京城灣
草王咀古城址 東周、漢大冶縣金湖鄉田龍村
岳飛城遺址 東周、漢、南宋荊門市團林鎮蓮花村
秭歸楚王城遺址戰國、明秭歸縣郭家壩鄉楚王台
朝陽城遺址 漢襄陽縣石橋鄉朱楊村
五穀城遺址 東漢武昌縣土地堂鄉民主村
吳王城遺址 三國、晉鄂州市東南郊百子畈
跑馬道遺址 漢棗陽市吉河鄉劉庄村
翟家古城遺址 漢棗陽市琚灣鎮古城村
城塘城遺址 隋鄂州市葛店白滸鎮
斧頭湖窯址 唐、宋武昌縣斧頭湖沿岸
柳州城遺址及引種西瓜碑 南宋恩施市七里區周家河鄉
沔城遺址 唐、清仙桃市沔城回族鎮
中分衛灣遺址 新石器時代、西周黃陂縣祁家灣鎮王朋村
朱家灣遺址新石器時代、西周當陽市煙集鎮旭光村
檯子湖遺址新石器時代、周孝感市王店鄉磨山西
任家壟遺址新石器時代、周、漢當陽市腳東鄉綠林山村
李陳崗遺址新石器時代、周鍾祥市豐樂鄉邢台村
萬人墩遺址新石器時代、周麻城市關廂鄉許家涼亭
襄陽楚王城遺址新石器時代、周襄陽縣黃龍鄉高明村
馬投潭遺址新石器時代武漢市東西湖區三店農場
許家墩遺址新石器時代、西周武漢市洪山區花山鄉
面前畈遺址新石器時代、西周黃陂縣甘棠鄉樓子田灣
陳子墩遺址新石器時代、商、周漢陽縣永安鄉古跡崗
呂王城遺址新石器時代、唐大悟縣呂王鄉
墓子崗遺址夏、商棗陽市新市鎮趙庄村
周梁玉橋遺址商沙市市豉湖路
草店坊城遺址周孝感市牌坊鄉
磨盤山遺址西周當陽市河溶鎮前進村
糜城遺址周當陽市兩河鄉
小胡崗遺址東周宜城縣鄭集鎮紅星村
五里界古城址東周大冶縣大箕鋪鄉
子陵崗遺址東周荊門市子陵鎮
五、古墓葬(共18處)
趙家湖古墓群西周、戰國 當陽市趙家湖一帶
擂鼓墩古墓群東周 隨州市西郊擂鼓墩一帶
鄒村古墓群東周 大冶縣西畈鄉上下鄒村
三槨冢古墓群東周 應城市古樓鄉王家灣
義地崗古墓群東周 隨州市東城區義地崗
九連墩古墓群東周 棗陽市吳店鎮、興隆鎮
霸王墳古墓群戰周、漢 老河口市仙人渡冢子坡
問安古墓群戰周、東漢 枝江縣問安鎮
五座墳古墓群漢代 老河口市張集鎮張家灣
曹場墓群東漢、六朝 仙桃市排湖西岸
高陵崗墓群南朝、明石首市茅草街鄉高陵崗
頭壩堰崖墓群宋 建始縣桂花鄉
襄憲王墓明 谷城縣茨河鎮五朵山南坡
襄定王墓明 南漳縣龍門鎮沖鋒村
萬密齋墓明 羅田縣大河岸鎮石井頭鄉
鍾惺墓明 天門市李場鄉魯新村
譚元春墓明 天門市黃潭鄉白龍村
袁宗道、袁中道合葬墓明 公安縣孟溪荷葉山
第四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計91處)(二○○二年十一月七日)
(一)古遺址(16處)
名稱 時代地址
樊城城牆遺址 明、清 襄樊市樊城區
青龍、春秋、卧牛山寨遺 明、清 南漳縣
雞鳴城城址 新石器時代 公安縣
聶家河古兵塞遺址 明、清 宜昌市夷陵區
南襄城遺址 東周、漢 遠安縣
香爐石遺址 夏、商、周 長陽縣
青龍泉遺址 新石器時代 鄖縣
陶家湖城址 新石器時代 應城市
馬家院城址 新石器時代 沙洋縣
荊家城遺址 新石器時代 沙洋縣
禹王城城址 東周 黃岡市黃州區
塞墩遺址 新石器時代 黃梅縣
堯家林遺址 新石器時代 通城縣
新店土城城址 戰國、漢 赤壁市
施州城牆遺址 明、清 恩施市
安居城址 東周、漢代 隨州市曾都區
(二)古墓葬(7處)
陳獻甲明墓 明代 陽新縣
羅家崗墓群 東周 宜城市
安樂堰墓群 東周 南漳縣
天星觀墓群 周、漢 荊州市沙市區
新坪懸棺墓群 戰國、宋、明 宜昌市夷陵區
黃歇村墓群 東周 沙洋縣
郢靖王墓 明代 鍾祥市
(三)古建築(42處)
大余灣古民居建築群 明、清 武漢市黃陂區
問津書院 明、清 武漢市新洲區
李蘅石故居及李氏祠堂 清 陽新縣
襄陽譙樓 清 襄樊市襄城區
鐵佛寺大殿 清 襄樊市襄城區
樊城山陝、黃州、小江西、中州會館清 襄樊市樊城區
板橋民居 清 南漳縣
谷城老街古建築群 明、清 谷城縣
光化黌學 清 老河口市
望家祠堂 清 宜昌市夷陵區
鳳凰山古建築群 清 秭歸縣
古夫民居 清 興山縣
獅子包古建築群 清 巴東縣
鄖陽府學宮大成殿 明 鄖縣
回龍寺 明、清 十堰市茅箭東城區
竹山文廟大成殿 清 竹山縣
觀音洞古建築 清 房縣
龍山寶塔 清 丹江口市
鄖西湖北關 清 鄖西縣
德安府儒學大成殿 明 安陸市
文峰塔(凌雲塔) 明 應城市
少司馬坊 明 鍾祥市
文筆峰塔 清 京山縣
庾亮樓 明、清 鄂州市鄂城區
蘄州城北門 明 蘄春縣
達城廟 清 蘄春縣
金陵書院 清 蘄春縣
萬年台戲樓 清 蘄春縣
羅田文廟大成殿 清 羅田縣
祖爺殿 元 通山縣
王名番府第 清 通山縣
寶石民居群 明、清 通山縣
靈官橋 宋 通城縣
舒橋、凈堡橋 元 嘉魚縣
羊樓洞、新店明清石板街 明、清 赤壁市
五陽書院 清 建始縣
武聖宮 明、清 恩施
市石龍寺 明、清 利川市
如膏書院 清 利川市
三元堂 清 利川市
洪山寺塔及碑刻 宋、元、明、清 隨州市曾都區
三閭書院 清 神農架林區
(四)石刻及其它(2處)
鎮安寺鐵牛 清 江陵縣
重修咸寧堤記碑及石梘堰 清 1、嘉魚縣2、崇陽縣
(五)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3處)
宋慶齡漢口舊居 1927年 武漢市江岸區
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 1937-1938年 武漢市江岸區
國民政府第六戰區受降堂舊址 1945年 武漢市江漢區
湖北省立圖書館舊址 1935年 武漢市武昌區
孫武、吳兆麟墓 1939、1941年 武漢市洪山區
張森墓 1928年 武漢市洪山區
郝夢齡墓 1937年 武漢市洪山區
吳光浩烈士舊居及墓 1906-1929年 武漢市黃陂區
漢冶萍煤鐵廠礦舊址(含小紅樓)1890-1948年黃石市西塞區、黃石港區
鄂皖湘贛指揮部舊址 1942年 大冶市
紅八軍建軍舊址 1930年 大冶市
國民政府第五戰區李宗仁司令長官部舊址1939—1945年 老河口市
荊江分洪閘 1952年 公安縣
柳關紅軍無名烈士墓地 1930-1932年 監利縣
張振武故居 1877-1912年 竹山縣
小悟抗大十分校及孫家畈革命舊址 1939-1945年孝昌縣
中原軍區首長舊址、大會場 1946年 大悟縣
鄂豫皖省委及陂安南蘇維埃政府舊址1931-1935年紅安縣
天岳關抗日將士陣亡紀念亭 1939年 通城縣
陽湖文化名人舊址 1969-1971年 咸寧市咸安區
錢亦石故居 1909-1938年 咸寧市咸安區
何功偉烈士故居、就義舊址 1915-1941年1、咸寧市咸安區2、恩施市
花犁嶺天主教堂 清代 利川市
熊口紅二軍團部舊址 1930-1932年 潛江市
建國以來,我省共分5批公布了45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第一批101處,第二批53處,第三批211處,第四批92處。第五批368處。其中2008年4月15日公布了第五批36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6處與已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並項目。包括南漳縣樊家寨等85處古遺址,英山的畢升墓等50處古墓葬,麻城市雷氏祠等132處古建築,陽新縣鐵壁摩崖石刻等10處石窟寺及石刻,武漢長江大橋等89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以及位於神農架的川鄂古鹽道等2處其他類不可移動文物。至此,我省文物保護單位達到825處,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