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盆罐窯遺址

盆罐窯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05 12:29:24

㈠ 耀州窯遺址出土了哪些文物

耀州窯遺址位於城區黃堡鎮西南。

1958年秋至1959年,考古工作者先後對黃堡、立地坡和上店村三地,進行調查和發掘。

在黃堡鎮發掘出唐、宋、金、元4個朝代的瓷窯12座,磚瓦窯一座,生產作坊4間,作坊窯洞一孔,灰坑6個,出土瓷片85000多塊。

器形主要有碗、盆、盅、罐、壺等生活用具,石碓、石杵等生產工具和燒制瓷器的各類匣、缽、墊餅、墊環等窯具。

後來,對耀州窯遺址又一次進行發掘,共開探方37個,面積3178平方米,首次發現製作唐三彩的作坊和燒造窯爐,以及大量的三彩標本,這是重大突破。

共清理出唐、五代、宋、金、元各代制瓷作坊10組17座,唐三彩窯爐3座,三彩釉試釉小爐一座,唐、宋窯爐12座,以及原料加工場、堆料場、晾坯場、堆貨場等,出土瓷器上千件,以及低溫彩釉陶、琉璃瓦和各種工具、窯具等。

㈡ 河南省歷史上的著名窯口都有那些

除了非常著名的汝窯,鈞窯以外,據我所知,比較有名的還有:鞏縣窯,臨汝窯,登封窯,扒村窯,寶豐窯,魯山窯,當陽峪窯。

㈢ 浙江省有什麼古遺址

1 銅山銅礦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唐
公布時間:1981年4月13日
位於淳安縣的銅峰山,距縣城排嶺鎮約公里,系1970年上半年和1971年12月,該縣銅山鐵礦籌備處的工人在探礦過程中發現的

位於楓樹嶺鎮銅山錫鐵礦區。有老礦洞4處,並出有坑木、螞蝗板、鐵釘、木輪等物。礦井一般均隨銅礦豐富、且質量高的礦脈走向而開采。礦渣堆積范圍約3平方米,剖面觀察有4-5米厚。洞口山崖石壁上,有陰刻楷書摩崖石刻一通,內容為「大唐天寶八年(749)年,開山地取銅,至乾元元年(759年)七月,又至大歷十年(775年)十右二月再采,續至元和四□(809年)。」文字底邊離地表1.30米,方向為南偏東16.4度。

2 良渚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公布時間:1996年11月20日

良渚遺址位於中國東部浙江省的餘杭縣和德清縣境內,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群,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
良渚遺址發現於1936年,此後斷續發掘至今。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它范圍廣闊,內涵豐富,分布於以莫角山遺址為中心的50餘處。其中以反山墓葬群、瑤山祭壇和莫角山土築金字塔等幾處最為重要。遺址群中發現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禮器最具特色。這些遺跡、遺物的發現,顯示出良渚文化遺址群已成為證實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
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它的發現對研究長江下游地區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3 小古城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
位於杭州市餘杭區潘板鎮俞家堰村西南200米。是一座人工堆築的大土台,面積約達35萬平方米,高出耕地2-3米。採集遺物有馬家浜文化夾砂紅陶釜、牛鼻器耳、夾砂陶圓柱形鼎足;良渚文化夾砂黑陶「T」字形鼎足;魚鰭形鼎足,豆把、黑陶罐、盤,有段石錛、大型石犁、石鉞等;商周時代的印紋陶圜底罐、和鴨形壺原始瓷等,還有石刀、石戈、石矛、石鏃等。

4 茅灣里窯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周至戰國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位於杭州市蕭山區進化鎮大湯塢村北600米。面積約2萬平方米。堆積厚1.5米。採集陶片有印紋硬陶罐、壇等,胎多紫褐、紅褐色,燒結堅硬,飾米字、網格、方格、雲雷紋等;原始青瓷片有盤、盅、碗等,胎灰白,施青黃色薄釉,內底多為螺旋紋。

5 跨湖橋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蕭山區城廂街道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遺址原有面積數萬平方米,已發掘1030平方米。遺址堆積厚2-3米,文化內涵豐富,面貌獨特,碳14測年距今7000-8000年。出土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木器,有機質文物保存良好。釜、豆、盆、缽、甑、罐為常見的陶器群,形制別致,彩陶較多,分內彩和外彩兩種。發現千餘粒栽培稻穀米,出土7500年前的獨木舟。
跨湖橋遺址文化內涵不同於河姆渡文化和馬家浜文化,是一種新的文化類型;出土的栽培稻實物將浙江的栽培稻歷史提前1000年;出土的獨木舟是迄今我國年代最早的。跨湖橋遺址的發掘是我省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個突破,對研究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6越王城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春秋戰國之際
公布時間:1989年12月12日
位於杭州市蕭山區城廂鎮湘湖村西北700米城山山巔。1991年試掘。遺址位於山巔,中間低四周高,高處即為人工夯築的城垣,平面呈橫葫蘆狀,周長1091米。面積約3.6萬平方米,城垣內緩外陡,四角有高隆台地。城內有泉水及池。屬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屯兵抗吳的軍事城堡

7 紗帽山窯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春秋戰國 蕭山區進化鎮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
是春秋戰國時期印紋陶和原始瓷合燒窯址。窯址文化堆積較厚,產品種類豐富,主要器形有碗、罐、瓮等。燒造歷史悠久,分布范圍較廣。印紋陶與原始瓷合燒是越民族先民文化遺存的一個主要文化特徵。這樣龐大的印紋陶和原始瓷燒造中心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有重大歷史價值。
印紋陶與原始瓷正處於從陶過渡到瓷的一個重要階段,它是製作工藝對瓷器起源和發明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意義,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為東漢成熟青瓷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8 臨安城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南宋
公布時間:2001年6月25日
臨安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南部鳳凰山,建於南宋高宗趙構於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
臨安古城城址平面呈方形,總面積約10000餘平方米,由大型夯土台基、石砌圍牆、門址等組成。有三座城門,城內有殿、堂、樓。閣約130餘座,主要宮殿區現均被深埋在距離地表3米以下,基址保存相當完好。
臨安城遺址對於研究南宋政治、經濟及文化,研究南宋皇城的布局,探討中國古代都城制度的發展和變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9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宋至元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郊壇下窯遺址位於杭州市玉皇山南的烏龜山西麓,發現於20世紀20年代。1956年,浙江省文管會曾在遺址南部進行首次局部發掘,清理龍窯窯爐一座,並發掘了窯旁的部分瓷片堆積。1985年10月-1986年1月,臨安城考古隊對窯址進行正式發掘,1988年冬,因建設南宋官窯博物館又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共1400餘平方米,共發現窯爐一座,作坊遺址一處,其中作坊遺址包括房基三座、練泥池一個、轆轤坑兩個、釉料缸兩個、堆料坑一個,素燒爐一座,以及素燒坯堆、排水溝、道路等遺跡。出土瓷片三萬余片,窯具數千件。
老虎洞窯遺址位於杭州市鳳凰山北麓,南距南宋皇城北城牆不足百米,西南距郊壇下窯遺址約2.5 公里。發現於1996年,同年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考古調查,發現兩座窯爐和作坊遺址,1998年、1999年,先後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實際發掘面積約2300平方米,揭露了該窯址的全部文化層。老虎洞窯遺址的發掘先後被評為199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提名獎和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郊壇下、老虎洞窯遺址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古代官窯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10 富盛窯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周至戰國 紹興縣富盛鎮倪家溇村南300米瓜嶺長竹園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面積約4000平方米。發現南北並列兩條龍窯。1978年試掘,其中一條龍窯殘長6米、窯床寬2.46米。原始青瓷和印紋硬陶合燒。原始瓷有碗、盤、碟等,胎質堅密,胎骨灰白,釉呈青色。疊燒時以扁圓形墊珠間隔。印紋陶有壇、罐等。胎呈深紫、深灰色,外飾米篩紋、杉葉紋、回紋。該窯址對研究我國瓷業生產尤其是紹興地區早期制瓷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11馬鞍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紹興縣馬鞍鎮寺橋村南1公里仙人山、寺橋南500米(鳳凰墩)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
遺址包括仙人山與鳳凰墩兩處。仙人山遺址總面積約8000平主米。1985年經局部發掘,堆積厚約1米,分兩個文化層:上層出土夾砂紅陶,印紋硬陶片和石器。夾砂紅陶有繩紋鼎、釜支子。印紋陶飾方格紋、條紋、雲雷紋等,器形多見凹底器圜底器。石器有凹槽式有段錛、半月形刀等。屬馬橋文化;下層出土有泥質灰陶、黑皮陶和夾砂紅陶,器形以魚鰭形足鼎、圈足盆、喇叭形鏤孔豆為主。石器有有段石錛、柳葉形鏃等。屬良渚文化。鳳凰墩遺址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1984和1993年局部發掘。文化層厚約1米,出土石器有刀、鏃等;陶器以泥質灰陶、泥質黑皮陶、夾砂紅陶為主,部分用刻劃、鏤孔及附加堆紋。器形有鼎、豆、壺等。屬良渚文化晚期。馬鞍遺址反映了良渚文化向馬橋文化發展的文化繼承關系。

12西施山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春秋戰國 紹興市區五雲門外東北1.2公里處
公布時間:1963年3月11日
西施山,又名土城山,亦稱美人宮,傳為西施習步處。曾採集有青銅犁、鋤、钁、鐮等,還有原始青瓷、印紋硬陶和黑皮灰陶碎片。在西施山旁的念佛橋又發現距地表2米以下,有厚0.4米的文化層,採集有青銅劍、矛、鐵矛和原始青瓷、印紋硬陶、黑皮灰陶碎片。

13小仙壇窯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漢 上虞上浦鎮石浦村北200米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面積約800平方米,窯爐破壞嚴重。產品製作規整,質量甚高。器形以碗為主,兼有壺、洗、罐等。胎質緻密,胎色灰白,釉色青綠。器表飾蓖紋、席紋、水波紋、弦紋等。窯具有墊餅、喇叭形支座等。小仙壇窯址的發現表明早在東漢時期成熟的瓷器已在浙江燒造成功。

14上林湖越窯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五代、宋 浙江省慈溪縣的上林湖(原屬餘姚縣)
公布時間:1988年1月13日
上林湖越窯遺址是越窯青瓷的主要產地之一,古代屬於越州,故而得名。1957年以來,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故宮博物院對窯址進行了多次調查,先後在慈溪縣上林湖、上嶴湖、白洋湖、杜湖和古銀錠湖周圍發現了古窯址100餘處。越窯開創於東漢時期,唐代和五代時期得到蓬勃發展,越窯青瓷更是聞名遐邇,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東漢至隋代,前一階段是其產生和開始發展的時期,產品較為簡單,東漢時期常見的器物有礨、罐、壺、洗、缽、碗等。後一階段的主要產品有碗、罐、碟、雞首壺、水盂等,器皿較為笨重。到了唐代,上林湖的制瓷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制瓷業相當的繁榮,曾有「扶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的詩句,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上林湖制瓷業的水平,考古發掘也證明,上林湖早在唐代晚期已經開始燒造進貢皇上的精美瓷器了,當時的瓷器,品種繁多、造型優美,作瓜形,似花朵、像荷葉,輕巧可愛,釉層均勻,色澤滋潤,如冰似玉,文人雅士為之贊不絕口。
五代十國時期,浙江為吳越國所割據,在上林湖等地設立了官窯,燒造專供吳越小朝廷使用和向中原進貢的瓷器。這些瓷器的胎質細膩堅硬,製作精細工整,採用先進的釉下彩繪工藝,並用金、銀、銅鑲邊,花紋裝飾,採用刻、劃、鏤、堆塑等多種手法,題材有珍禽異獸、魚、龜、花草和人物等,構圖新穎,頗具情趣。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宋朝廷派殿前承旨趙仁濟繼續監理越州窯務,直到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上林湖還在燒造貢瓷。
上林湖越窯青瓷,質優物美,名傳天下,自唐代開始,就通過明州、杭州,遠銷到朝鮮、日本及阿拉伯等地,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

15寺龍口青瓷窯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唐—南宋 慈溪市匡堰鎮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

寺龍口窯址在1998、1999年經過兩次大規模的科學發掘,發現有龍窯、作坊等遺跡及大量的瓷器,窯址在南宋時期曾燒造過一類產品,有別於越窯傳統的青釉產品,而與汝官窯卻非常相似,進而被確認為南宋時期為宮廷燒造的御用產品,從而揭開了南宋初宮廷用瓷之迷,也把越窯的燒造歷史從北宋中晚期延續到了南宋,這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重要發現。

寺龍口窯址堆積厚達10米以上,一直從晚唐燒造到了南宋,這樣燒造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地層疊壓關系清楚的窯址,在迄今為止的瓷窯址考古中是不多見的,不但為越窯瓷器編年和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也成為探討秘色瓷及南北、官民瓷業交流、融合的重要環節。

16永豐庫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元 寧波市中山西路北側,府橋街之南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大型元代倉儲遺址。遺址位於寧波市中山西路北側,府橋街之南。在距現存地表深1.5米處,揭露出以兩處單體建築基址為核心,並有磚砌甬道、庭院、排水明溝、水井、河道等與之相互聯系、布局相對完整的元代大型建築遺跡,同時出土有大量當時各地著名窯系的陶瓷產品與各種建築構件。通過文獻考證,可確認該建築遺跡為元代的永豐庫遺址,是當時衙署的倉儲機構。
元代永豐庫遺址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古代地方城市的大型倉儲遺址,結構保存基本完整,為研究元代倉儲類建築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考古實例,是中國城市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被評為200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17塔山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象山丹城鎮東塔山南麓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
面積約1.5萬平方米。經1990年10月和1993年3月兩次發掘,清理了包括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等不同時期的文化堆積。發掘面積500多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早期出土泥質紅陶豆、夾砂釜、夾炭釜等陶器,發現密集有序的單人墓葬墓葬42座,依據墓向、隨葬品及分布位置等,可將這些墓分作3組,隨葬品有泥質紅陶喇叭形圈足豆、繩紋釜、盆、缽、罐、鼎及玉塊等;中期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墓葬中有合葬現象,發現一處建築遺跡;晚期出現大量幾何印紋陶。該遺址反映出河姆渡文化與馬家浜文化交融的現象,為錢塘江以南河姆渡文化之後古文化研究提供了寶貴材料。

18河姆渡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浙江省餘姚縣羅江公社河姆渡村
公布時間:1982年2月23日

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夏,是河姆渡村的農民在村東北修建排澇站時偶然發現的。聞名世界的河姆渡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遺址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堆積厚度約4米左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層的時代,經過對地層中出土的遺物的碳-14測定,確定其年代為距今約六七千年。
遺址中有一排排的木柱和板樁,很有規律的沿著小山坡呈扇形分布,這是一種干欄式的建築,其中大的長23米多,深約7米,前廊深1.3米。許多木構件上還有榫頭和卯口,說明採用了榫卯結點的技術,這是中國現已發現的古代木構建築中最早的榫卯。
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稻穀,保存較好,經過鑒定屬於栽培稻的秈稻和粳稻兩種。河姆渡遺址出士稻穀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分布范圍之廣,在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是十分罕見的,填補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史上「有粳無秈」的空白。同時出土的還有骨耜、木箱、骨鐮和木材等,都是農業生產或穀物加工的工具。這些發現證明,早在六七千年前,當地的農業已經成為主要的生產部門。河姆渡遺址大量稻穀的發現,還有存在一個十分重要的意義,以往人們認為印度是亞洲水稻的原產地,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這里的水稻比印度發現最早的水稻還早了三千餘年。
河姆渡遺址中,還出土了大量的動物遺骨,其中有人工飼養的豬、狗、水牛等,還有野生的鹿、赤麋、漳、熊,以及在這一地區現在已經絕跡的象、犀牛等,這對探討古代氣候的演變規律和原始畜牧業的起源過程有很大的價值。
河姆渡文化的原始藝術豐富多彩,在陶器上有雕刻和堆塑的動植物圖案,有陶塑的豬、羊、人頭等,有骨雕和象牙雕作品,還有至今仍能吹出樂曲的骨哨。
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了早在六七千年前,長江下游已經有了比較進步的原始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19鯔山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餘姚丈亭鎮西嶴村鯔山東南麓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

面積約5萬平方米。1980年試掘,1996年正式發掘,發掘面積35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3米,劃分為10層,文化內涵包括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商周時期,以河姆渡文化堆積為主,出土文物1000餘件。石器有斧、錛和以燧石為原料製作的小石器。陶器分夾炭黑陶和夾砂灰黑陶等,器形有釜、罐、盤、缽、豆、鼎等。多素麵,紋飾有繩紋、弦紋和錐刺紋等,另還出土河姆渡文化早期干欄式建築遺跡、大批稻穀、葫蘆、鹿角等動植物標本以及骨器和象牙器等。該遺址極大地豐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內涵,為更加全面地了解河姆渡文化的產生、生活狀況及經濟形態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㈣ 上宅遺址中的大量陶器說明那一時期的人過上了什麼生活

上宅遺址中的大量陶器說明那一時期的人過上了刀耕火種的生活。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最早利用化學變化改變天然性質的開端,是人類社會由舊石器時代發展到新石器時代的標志之一。

新石器時代是考古學家設定的一個時間區段,大約從一萬多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新石器時代指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

刀耕火種是新石器時代殘留的農業經營方式。又稱遷移農業,為原始生荒耕作制。先以石斧,後來用鐵斧砍伐地面上的樹木等枯根朽莖,草木曬干後用火焚燒。經過火燒的土地變得松軟,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種後不再施肥,一般種一年後易地而種。

(4)盆罐窯遺址擴展閱讀:

上宅文化遺址位於京東平谷境內,距今約六千至八千年,應屬新石器時代早中期。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平谷區內。包括上宅遺址和北埝頭遺址。屬於北京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是北京地區迄今發現最早的原始農業萌芽狀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上宅遺址1984年發現並試掘,1985~1988年進行考古發掘。

遺址東西長100米,南北寬50米,面積約5 000平方米,文化層厚0.5~4米。總發掘面積3 500餘平方米,出土器物3 000餘件。發掘出長80餘米、寬9米的東西走向灰溝1條和陶窯1座。灰溝東淺西深,東段分岔為2條小灰溝,陶窯位於2條小灰溝之間。

上宅遺址的地層堆積可分為8層:

第1層,耕土層;

第2層,灰黃色土,質地鬆散,厚0.31~1米,出土唐遼磚瓦、陶瓷碎片,此層下有夏家店下層文化墓葬;

第3層,淺灰色細粉砂土,厚0.2~0.3米,出土細泥紅陶殘片;

第4層,灰黃色粉細砂土,厚0.3~0.5米,出土泥質紅褐陶、夾砂紅褐陶和少量泥質灰陶及石器;

第5層,暗褐色細粉砂土,厚1米,含大量炭屑、炭塊及炭化果核,出土大量細石器、石器、陶器以及陶塑和石刻;

第6層,青灰色土,乾燥後近灰黃色,土質較硬,厚0.5米,出土夾砂陶器和石器,陶器種類少於第5層;

第7層,黑灰色粉砂粘土,厚0.3米,出土的陶器、石器種類與第6層相近,數量較少;

第8層,灰黃色粉砂粘土,厚1米,出土較少網格紋厚胎夾砂紅褐陶片。

1989年建成上宅文化陳列館,是中國第一所以考古學文化命名的專題陳列館。

2019年5月16日,上宅文化遺址已正式申報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並籌建上宅文化博物館和上宅考古遺址公園。

㈤ 井陘窯遺址的井陘窯 - 產品特徵

考古發現,井陘窯歷時七百年,包括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幾個時期,燒瓷時間始於唐終於元,宋、金時期是其興盛時期。
與其他窗口相較,井陘窯有其獨特的魅力。在其燒造歷史中,均以燒制白瓷為主,絳釉、黑褐釉、黑釉瓷次之,也見有少量的天目釉、綠釉、黃釉器。白釉無論時代早晚,細瓷均為純白,中粗瓷則白中泛青,到晚期(元代)則呈淺豆青色。
品種以盤碗為主,另也有瓷枕、罐等20多個品種。
裝飾手法以劃花、刻花、印花、鏤空為主。井陘窯出土的12件印花模子顯示了金代印花的精湛藝術,其圖案反映內容豐富,技法多樣。所見標本自晚唐開始使用點彩,宋代出現劃花,刻花和印花,金代印花大盛。器形以各式的碗盤為主,其次為缽、盂、瓶、壺、尊、罐、盒、盆、爐、燈、枕、建築構件及人物、動物小塑玩具等。所見瓷枕最具特色,裝飾有劃花、印花、剔花等,以戳印加劃花之奔鹿、奔牛、卧鹿、立鹿、對鹿及宮女圖枕等為代表性產品。
在第一次發掘中,五代層中還出土有代官字款的細白瓷盒片,第二次發掘中發現了金粉裝飾的白瓷盤。在發現琉璃構件的同時也發現了燒制三彩器的線索。通過對井陘窯特徵的確定,可以得知,山西的平定窯和盂縣窯都屬井陘窯系列。
井陘窯燒造具有定窯白瓷印花風格的器物,井陘窯燒造品種以白釉瓷為主,一般採用盤碗里心刮釉疊燒法,具有典型的金代風格。從總體上看,所燒器物質量略遜於曲陽定窯瓷器,但其精品與定窯難分伯仲。

㈥ 中國古代有哪些有名的盆 瓶 壺 罐

人面魚紋陶盆。
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瓶。
嵌錯賞功宴樂銅壺。
鬼穀子下山青花紋罐。

㈦ 福建省 多少個有歷史文化瓷器窯(福建古瓷)

建窯:在今福建建陽縣,故名.晚唐、五代燒青瓷,宋代以燒黑瓷為主,兼燒青白瓷和青瓷。建窯以宋代盛產的黑釉瓷器最為聞名,所制供飲茶用的"兔毫盞"最受人歡迎,北宋後期曾為宮廷燒制御用茶盞,元以後黑釉器停燒。

其黑釉茶盞的特徵和鑒定要領是:

(1)胎體厚重堅致,胎色紫黑。

(2)釉色黑而潤澤,器內外施釉,底部露胎;釉汁垂流厚掛,有的凝聚成滴珠狀。釉面呈現黃色或褐黃色的細毛狀花紋,俗稱「兔毫盞」。

(3)產品多為碗盞類,造型口大足小,形如漏斗。

(4)底足為淺圈足,可見旋坯紋。

(5)有的器物底足內有「進?」、「供御」等字,是朝廷貢品。

德化窯:在今福建德化縣,故名。創燒於宋代,宋元時期燒青白瓷,明代盛燒白瓷,清代又有進一步發展,除燒白瓷外,還燒青花和彩繪瓷器。

其特徵和鑒定要領是:(1) 宋元時期所燒青白瓷釉色偏白,主要以刻花、蓖劃紋裝飾。器物中盒子多見,式樣有圓式、八角式和瓜棱式等多種,蓋面多印有折枝花卉紋飾。

(2) 明代白瓷胎質緻密,透光度極好。釉面為純白色,色澤光潤明亮,迎光透視下,釉中隱現粉紅或乳白色,故被稱為「 豬油白」、「象牙白」。

(3) 清代德化白瓷與明代白瓷的區別是釉層微微泛青,與明代相比釉感較硬。

(4) 白瓷產品有爵杯、梅花杯、掀爐、瓶、壺、碗、洗及瓷塑等。一般來說,明代以生產供器和瓷塑為主,清代以生產碗、壺等日用器物為主。

(5) 德化瓷塑極為著名,白瓷觀音、達摩等塑像,胎釉渾然一體,不僅面部刻劃細膩,衣紋深而洗練,而且都能很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這類作品往往印有名匠何朝宗、張壽山、林朝景等人的印記。

(6) 德化青花瓷器的特徵是青花中有深藍色的線痕,圖案花紋除花卉、山石外,人物故事題材也常見。 在今福建德化縣,故名。創燒於宋代,宋元時期燒青白瓷,明代盛燒白瓷,清代又有進一步發展,除燒白瓷外,還燒青花和彩繪瓷器。

同安窯:在今福建同安縣,故名。創燒與唐代,宋元時期鼎盛,以燒青瓷為主,兼燒青白瓷。同安青瓷,日本人稱為"珠光青瓷"。

其特徵和鑒定要領是: (1)胎體較厚重,胎色有灰黃、灰白、粉黃多種。 (2)釉色青黃或灰黃,尤其宋代,釉色偏黃。 (3)產品以盤、碗為主,還有瓶、罐、爐等。唐代青瓷以厚胎平底碗為主,無紋飾。宋代青瓷在盤、碗等器的里部都有刻花蓖劃紋飾,器外刻復線裝飾,碗心多有凹入的圓窩,有的在圓窩內劃花卉一朵。爐分兩式,其一敞口,下部浮雕蓮瓣紋,下承以撇足座;其二直筒形,圈足,爐身刻劃蓮瓣紋。瓶口多下折,瓶身劃復線紋。元代青瓷盤心印陰紋雙魚。 (4)青白瓷紋飾與青瓷基本相同,碗心多有一個小圓窩,瓶罐的外壁多刻劃由細線 條復線交叉的斜十字形紋。

泉州窯:在今福建泉州市,故名。共發現碗窯鄉、磁灶、童子山等窯址十一處,主要燒青白瓷、青瓷和黑瓷,時代均在宋元時期。其特徵和鑒定要領是:

(1)青白瓷產品以碗、盤、洗為主。碗外壁多刻蓮瓣紋。盤類以折沿大盤居多,盤心留有疊燒粘結的條形支具痕。洗類器皿胎薄釉潤,採用覆燒法,口邊無釉,與景德鎮同類器物相比,口緣較厚;器內心印有花卉紋飾。

(2)青瓷產品中的壺胎較薄,器形很小,與其它地區不同。

(3)黑瓷產品以碗為主,兼燒長流曲柄壺。另有黑釉、綠釉軍持,主要外銷菲律賓等國。

(4)童子山窯專燒青黃釉褐色彩繪大盆,有直口與折沿兩種造型,器內多畫折枝花卉紋,有寫壽山福海或其它詩句的。日本福岡曾出土該窯所燒制的彩繪盆。

安溪窯:在今福建安溪縣,故名。宋元時期以燒青白瓷為主,明清燒青花和紅綠彩瓷。其特徵和鑒定要領是:

(1)青白瓷產品有各式盤、碗、瓶、壺、盒子、軍持等。碗的造型有模印成菊瓣狀的,也有外印重疊菊瓣紋,內刻纏枝花卉的。盒子有大小各種式樣,盒外多模印紋樣,有的在盒外底印有花卉紋,印紋線條比德化窯同類產品粗。軍持胎較厚,腹部比較飽滿,有的在器身堆貼烏龜並施醬褐彩,是其特色。

(2)明代青花產品,有在盤心寫"一葉得秋意,新春再芳菲"詩句的;青花盤的圈足多有粘砂。明末清初有紅綠彩繪花卉紋碗產品。

南安窯:在福建南安縣,因名。為宋代窯場,有窯址近五十處。主要燒造青瓷和青白瓷。器形以盤、碗等日用器皿居多。青白瓷碗多由碗里刻花或蓖劃紋飾。胎質細潔,緻密。

崇安窯:在今福建崇安,故名。已發現窯址十一處,屬宋代者八處。 因距建陽較近,發現有專燒黑瓷的窯址,造型與建窯相似;燒 青白瓷者發現兩處,出土器物有盤、碗、杯、碟、洗及盒,質 量以苑埂窯所燒者為精。因地鄰江西,青白瓷受景德鎮、南豐 兩窯一定影響。

福清窯:在今福建福清,故名。是閩東沿漲地區古外銷瓷產地之一。 五十年代在縣東門外東張區發現宋代窯址五處,均燒青釉刻花 筐點紋及黑瓷兩類器物,風格與福建各地宋代同類窯址出土遺 物基本屬於同一類型。

㈧ 羅庄鎮制瓷器,是什麼時間的,值錢嗎

臨沂羅庄陶瓷源淵流長,除歷史記載外,在羅庄四周地村鎮中,不乏歷內史地證據。在羅庄區羅西容鄉地後黃土堰有瓷窯遺址一處,據考證就是在唐宋朝代興建地。這里地地下一米處,就有碗、盆、罐等瓷器碎片,再往下挖,則有明顯燒過地黑色土坯和破碎模具。所以說羅庄鎮的瓷器最早開始是唐宋時期的。羅庄鎮瓷器絕大部分都是日用瓷器,所以收藏價值不大。謝謝

㈨ 青海上孫家寨出土的陶器盆約多少年

你是說那個舞蹈紋彩陶盆嗎?
1973年出土於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村,屬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時期,距今約5000年。

㈩ 中陳郝瓷窯遺址的歷史掌故

燒制瓷器離不開水,所以河流從村中穿過。河上橋梁橫卧,橋下舟船競游,水中白帆點點,橋上車水馬龍,喧鬧異常,故而留下十橋之記載。沿河靠橋,廟宇林立,善男信女,燒香拜佛,絡繹不絕。故舊有九廟之傳文。因此,直到現在這里還流傳著「九廟十橋七十二座缸瓦窯」的掌故。
中陳郝瓷窯遺址,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棗庄市文物管理站對這一地區就進行了調查,現將棗庄市博物館原館長李錦山先生撰寫的《中陳郝瓷窯遺址》(見《棗庄市名勝古跡》P155頁)轉載如下,以供讀者欣賞:
棗庄物產豐富,自古以來就興起燒制陶瓷的手工作坊。考古調查表明,在全市十多處古瓷窯遺址中,尤以中陳郝古窯遺址面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中陳郝燒制歷史已有一千四百多年,而且曾經一度作為土貢品進獻京城。據《大明一統志》記載:「兗州府土產黑瓷器,嶧縣出。」《乾隆府廳州縣圖志》載:「嶧縣土貢黑瓷器」瓷土、耐火土和聖土是燒制瓷器的重要原料,棗庄北部山區盛產這些礦產,《嶧縣志》在記述境北卓山、釣魚台諸山地理環境時說:「(山)上多堊」,「嶺阜盤給多煤炭,多白堊青堊,堅粘不讓西國產」,「其麓多白堊青堊,陶人用之,筐值百錢,居人以為利。」《嶧縣志·物產略》中記載的更詳細:「一為土之屬,亦殖黑墳(指紅土與黑土)不一狀,而釣台山土尤有名,至齊村,許池諸嶺,所產青堊、白堊,質堅性粘,作什器尤良。……元時,釣台居民陶者甚多,作治什器賈數千里,獲利尤厚。近世,民鄙拙不復能為。山西陶者竊據之,每歲作諸巨器,朴質堅重,凝如金石。轉轂數百,行銷四方,皆得厚值。……或又謂許池所產土與博山琉璃土皆一脈,惜未試之耳。」蘊藏豐富的煤炭,瓷土原料為中陳郝燒瓷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中陳郝瓷窯遺址位於棗庄市區西稍偏北10公里處,屬於薛城區鄒塢鎮中陳郝村。窯址北部是與釣台、卓山一脈相承的山麓,南部丘陵時起時伏,附近有煤礦,盛產瓷土,蟠龍河自北向南從村中流過,瓷窯址面積頗大,方圓約四、五平方公里。田野中、河流邊散落很多古瓷片,俯拾皆是,整個村落就建築在手工業作坊區的廢墟上。村中自地表以下3米多深,全是不同時代堆積起的瓷片。歷年來,村民在耕田翻土、開挖水渠時發現數以千計完整的瓷器,有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器皿,有造形生動靈巧的玩具。
中陳郝古瓷窯址可以劃分為三大區域,自蟠龍河出村東上為青瓷區。河床兩岸散布大量青釉瓷片和窯具,一直延伸到北陳郝和張嶺村南部。田野中窯址眾多,土色有黑有紅,耕土層之上隨處可以見到古瓷片。岸邊的瓷片堆積有的地段高達3米。瓷器碎片以青釉為多,黃釉、醬釉以及釉上施褐班彩時而可見。
1987年,對村北青瓷區進行了發掘,文化堆積共分六層,各層土質土色和遺物不盡相同,可以劃分四期。第一期年代為北朝晚期;第二期為隋代;第三期為唐代、五代;第四期為北宋。可見這處遺址延續時代之長。以挖掘的文物看,可以分為窯具、瓷器、銅器三大類。窯具主要有三足支釘,筒狀支具不規則形支具支柱、托座、匣缽、墊圈、五齒支具、蹄形卯模、墊餅、墊釘和墊板等物。瓷器有碗、胡人頭像、罐、盆盤、缽、杯、盤口壺、高足盤、器蓋、執壺、水盂、燈、塤、硯等。銅器主要有隋代五株錢、銅鏡、北宋銅錢。
這次考古發掘,在青瓷區還發現了一份重要的遺跡。有料池、窯爐、灰坑等。料池平面呈長方形,池底猶保存3厘米厚的瓷土。隋代窯爐兩座,平面呈不規則橢圓形,由火道、窯門、火膛、出灰道、中心柱、窯床、煙囪組成,隋代瓷窯爐在我國北方發現不多,在山東還是首次發現。這處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古窯爐為研究我國古代的窯爐結構、瓷器的燒造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唐代灰坑四座,出土大量可以復原的窯具和瓷器。
中陳郝窯址村北青瓷區發現的大量瓷器,造型古樸凝重,以實用為主,釉色青中閃綠,堅實耐用。過去研究瓷器發展史的學者大都持「南青北白」的說法,認為隋唐以前青瓷器產於南方,白瓷器產於北方。中陳郝發現的大量青瓷器表明,棗庄在隋唐之前就開始燒制青瓷了。
白瓷區位於中陳郝村南廣闊地域。考古調查時曾在這一帶採集到不少完整瓷器,尤其是東南角有一片名叫「瓦碴地」的麥田,瓷片更為集中。白瓷區主要分布白瓷、白釉黑花瓷和綠點彩瓷,屬於北方的磁州窯系。主要產品是生活用品,此外還有一些玩具,其造形無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白瓷區曾出土幾件頗有特色珍貴文物。如白釉黑花壇,體型較大,通身飾釉,晶瑩光潤,壇體兩側對稱黑彩花葉,極為流暢生動。白釉褐彩罐、器表飾褐色花葉,自罐沿而下周身掛滿雨滴狀流釉,極富韻味。三彩虎頭枕,造型如卧虎,通體飾綠、黃、褐釉,虎頭略昂,十分逼真。
白瓷區文化堆積共分為二層,均為元代。此外還發現金代房基、料池和窯爐各一座。房基平面呈長方形。南北向,牆基由廢棄的支柱和石灰塊砌成,地面鋪一層碎瓷片。可能是當時的一處製作瓷器的作坊。金代窯爐呈東西向,窯門向東。由火道、窯門、火膛、窯床、煙囪組成。窯的底部積有半米厚煤渣,這說明早在距今八百多年前的金代就已採用煤炭作燃料燒制瓷器了,為研究棗庄的煤炭開采歷史提供了證據。
白瓷區探方中發掘到的文物主要有窯具、瓷器兩大類。窯具有托座、匣體、圓形支具、圓箍形支具、缽形窯具,盤形窯具、火照、杵形器等,瓷器種類有碗、罐、盆、盤、雞腿瓶、缸燈、瓶、人物像、騎車俑、狗、棋子等。其中有盞白瓷燈,造形和裝飾很別致,燈外壁繪草葉紋,燈下三足,均製成童子模樣,面部五官發乳十分逼真。騎馬俑造型為一肩披雲頭帔,身罩窄袖袍,足蹬長靴的武士,執韁跨於馬上。馬小頭短頸,胸挺臀圓,姿態活靈活現。出土的圍棋子有黑白兩種,與現今所用棋子相似。這說明金元時代燒制的瓷器,除了日常所用的器皿外,還燒制供人娛樂的用品。
中陳郝村西為黑瓷區,地面散布大量黑瓷片,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質地堅固,施釉均勻光潔,其時代為明清時期,這些瓷器有一部分為土貢品運往北京城。
中陳郝窯址古時是山東最大的燒製作坊之一,除了擁有豐富的煤炭、瓷土資源外,交通也十分便利,窯場南瀕運河,地處南北大道,蟠龍河是嶧境內的泥底河,古時可以通航。這一切都為瓷器的產銷創造了便利條件,也是燒制瓷業歷繹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明清時已成了瓷器的集散巨鎮,蟠龍河兩岸窯爐林立,河上舟楫穿梭,官府專門在中陳郝建築了公館,設置了巡檢司,眾多的廟宇和石橋布滿作坊區,因此,流傳下「九廟十橋七十二座缸瓦窯」的傳說。
中陳郝窯工們用辛勤和智慧創造了精美的瓷器,也為棗庄人民留下了一份難得的遺產。古老的瓷鄉雖然已成為一片廢墟,可是那些沉睡在地下的古瓷卻引起了學者專家的注目,成為研究陶瓷發展史,工商業史以及文物陳列的珍品,同時也引起了日本考古學家的注意,1991年中陳郝古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