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體散文
⑴ 寫一篇游記散文
中國有句老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名言吸引著千百萬遊客來蘇州觀光。
被譽為「吳中第一名勝」的虎丘,又名海涌山、海涌峰、虎阜,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距閶門七公里。遠古時代,虎丘曾是海灣中的一座隨著海潮時隱時現的小島,歷經滄海桑田的變遷,最終從海中湧出,成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人們便稱它為海涌山。「何年海涌來?霹靂破地脈,裂透千仞深,嵌空削蒼壁。」宋人鄭思肖的詩句形象地道出了虎丘的由來。如今虎丘雖已遠離大海,人們依然能感受到海的蹤影,海的信息。人們來到虎丘,未踏進頭山門,就看到隔河照牆上嵌有「海涌流輝」四個大字;進山門後,一座石橋跨過環山河,橋被稱作「海涌橋」;上山路旁的一些怪石,圓滑的石體是因為海浪沖刷而致;憨憨泉因為潛通大海,又被稱作「海湧泉」;擁翠山莊月駕軒內立有清代學者錢大昕書寫的「海涌峰」石刻。虎丘曾有過望海樓、海泉亭、海宴亭等勝景。在歷代文人筆下,更可見虎丘與海的淵源,「海當亭兩面,山在寺中心。」
還有一說,公元前四百九十六年吳王闔閭犯破傷風死,葬於此山,入穴三日後有白虎蹲踞墓上,故名虎丘山。虎丘山經歷代名人在山上營造,規模宏大、日趨完美、亭台樓閣、園榭軒館,聳金疊翠,虎丘山寺宇均沿山而築,名冠吳中,甲於江南。虎丘山雖小,而幽美的景色卻能與錦綉名山大川相媲美。《吳地記》曰:「山絕崖縱壑,茂林深篁,為江左丘壑之表」。宋朱長文《虎丘山有三絕》為:「望山之形,不越崗陵,而登之者,風見層峰峭壁,勢足千仞,一絕也;近鄰郛郭,矗起原隰,旁無連續,萬景都會,四邊穹窿,北垣海虞,震澤滄州,雲氣出沒,廓然四顧,指掌千里,二絕也;劍池泓淳,徹海浸雲,不盈不虛,終古湛湛,三絕也」。明代可流芳《虎丘有九宜》是「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所以無論春夏秋冬、陰晴雨雪,各有致趣。
虎丘山歷有前山十八景,後山十八隻之稱。有著「前山美、後山幽」的說法,後山腳下清清河水環繞,河中水菱浮面、河旁古木參天,大量的古樹名木,樟、杉、柏、松、銀杏、玉蘭長勢茂盛。掩映在叢林中有分翠亭、玉蘭山房;攬月榭等景點。頭山門、海涌橋、斷梁殿是虎丘山的入門三景。斷梁殿梁的中間為兩根梁斷開接起來的,可以看到斷縫。登臨虎丘山沿途可見「憨憨泉」,吳王闔閭得「干將」、莫邪」劍後試劍所致的「試劍石」、「真娘墓」、「千人石」、「劍池」、「二仙亭」、「點頭石」等,每個景點都富含著美麗的傳說。雲岩寺塔也稱虎丘塔巍巍聳立天際有中國「比薩斜塔」的盛名。
虎丘山風景幽奇,風光如畫,「平坐游覽遍天下,游之不厭惟虎丘」,就是人們對虎丘山最美好的贊嘆。除了花卉,虎丘最經典的景點,我覺得就是劍池和雲岩斜塔了。劍池幽奇神秘,又有著闔閭墓葬之迷和神鵝易字的傳說,風壑雲泉,吸引著眾多遊人,然而可供拍照的場地太狹促,無法將那種感覺完全。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早已在一千多年前就說過「到蘇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
蘇州城是美麗的。她雖小巧但卻極富內涵;雖無大廈林立卻讓人能看到蘇州的發展;整個城市規劃得有形有色,同時又可感受到作為古城的韻味。小巧別致的留園,斜對面便是西園,西園不大,最能引人入勝的就是五百尊羅漢塑像啦!
西園寺坐落在蘇州城西閶門外,創建於元代至元年間,距今已有七百年歷史。寺內古木幽深,梵宇重重,綠茵曲水,鳥語花香。黃牆青瓦滾龍脊,紅柱彩繪佛裝金。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和藏經樓,五百羅漢堂。其中羅漢堂特點突出,為西園寺最獨特建築,規模宏大,三進四十八間,以四大名山塑座為中心,沿四壁排列泥塑全身五百羅漢像,大逾常人,神態各異,造型生動。從姿態來說,雖然全部是坐式,但絲毫也不覺得單調。從整體造型看,有瘦削清癯的老者、清姿秀骨的少者,也有威武勇猛的強者,慈悲心腸的善者構成一組高超完整的塑像群。俗話說: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活得面對現實,面對諸多人等雜事,看了羅漢們的各樣尊容,似有醒悟,便想起唐代和尚寒山和拾得的著名問對。寒山問:「世間有謗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之乎?」拾得對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默默領會這佛家妙語,再感悟羅漢們的啟迪,方知生活中只有定其心,才能應天下之變,也感謝羅漢們的啟迪。堂中央是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千手千眼觀音,距離千手千眼觀音不遠處,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它四面有四個不同面相的臉,據說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文殊菩薩、九華山地藏菩薩、峨眉山普賢菩薩、普陀山觀音菩薩。堂內還塑有大肚彌勒像,寒山、拾得像,關公、韋馱像等,五百羅漢更是金身佛像、熠熠生輝,光彩照人。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瘋僧」、「濟公」兩像堪稱典範。精美絕倫,栩栩如生。其傳神與妙趣橫生令人為之傾倒,堪稱傑作。、
在西園寺中與羅漢堂一樣吸引遊客的,是放生池中的大黿。放生池為一蝌蚪狀大池,「頭部」在南,「尾部」在北,並折向東南,面積相當寬大。池內魚鱉之類極多,大都是佛教信徒所放生。其中五色鯉魚,可與杭州玉泉媲美。池中有大黿,是明代所蓄老黿繁衍的後代,壽命已歷三百餘年,炎熱天氣,才出水一現。
西園寺山門前,有一個兩千多平方米的廣場,種萬株名木。寺內西花園的廣仁放生池,周圍建有廳榭迴廊。池中設八角亭,稱「湖心亭」,翼然屹立水中,以曲橋貫通兩岸,構築頗為巧妙。亭台樓榭環繞,花木掩映,池中魚兒悠遊,更有數只珍貴的龜,為別處所無,龜已有數百歲,重逾百公斤,常浮出水面,與遊人逗樂。江南靈秀,蘇州園林小巧玲瓏,其風格也融進了寺院建築之中,使得西園寺更顯得含蓄雋永,富於文化色彩。
寒山寺位於姑蘇城外楓橋邊,始建於公元五百零二年的梁天監年間。到了唐代,相傳僧人寒山曾在該寺居住,唐貞觀年間改名為「寒山寺」。這座寺廟,歷經數代,屢建屢毀於火,現在的建築是清末重建的。
寒山寺聞名於世要歸功於唐代詩人張繼。當年張繼進京趕考,名落孫山,鬱郁還鄉,途經蘇州,夜宿楓橋,觸景生情,於是寫下了千古絕唱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自從唐代詩人張繼題了《楓橋夜泊》一詩後,該寺便聞名了。
寒山寺中的主要景點有大雄寶殿、藏經樓、鍾樓、碑文《楓橋夜泊》、楓江第一樓。
大雄寶殿內兩側壁內鑲嵌的是寒山的詩碑,還有懸掛於兩側的十六羅漢像。殿內的兩個石刻和尚就是寒山與拾得。寒山,又稱寒山子,唐代貞觀年間,原居住於始豐縣(今浙江天台)寒岩,擅長詩詞文章,寫有詩三百餘首,後人輯為《寒山子詩集》。拾得,本是孤兒,由封干攜入天台山國清寺為僧,故取名為「拾得」,與寒山是好友。後人輯其詩附於《寒山子詩集》中。這幅石刻畫是一種意筆畫,寥寥幾筆便刻畫出他們兩人春風滿面、拍掌而笑的栩栩如生的神態,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大殿前院兩側,有六棵五針松,就是日本友好訪華團於七六年栽種在該寺的,這樹是在日本愛媛縣生長的,日本叫:』五葉松",當時已生長了五年。大雄主殿的右側懸掛著一口日本友人於清末送來的支那銅鍾。鍾面上鐫有記述鑄鍾緣由的銘文。此鍾一式共兩口,一口懸在日本館山寺,一口送來寒山寺。
寒山寺的古銅鍾為唐代鑄造,但後來被毀。明代嘉靖年間本寂禪師重鑄銅鍾。六如居士唐寅在《姑蘇寒山寺化鍾疏》中記敘甚詳,說此鍾聲音宏亮,聲聞十里。但這口銅鍾也不復存在。關於嘉靖銅鍾的下落有一種說法:它被日本浪人盜去,為此曾釀起風波。光緒三十一年寒山寺重建時,日本人士募捐鑄仿唐青銅乳頭鍾兩口,一口送往寒山寺,一口存於日本館山寺,並有銘文鐫刻其上:「姑蘇寒山寺,歷劫年久,唐時銅鍾,空於張繼詩中傳耳。嘗聞寺鍾傳入我邦,今失所在,乃將新鑄一鍾齎往懸之。」現今這口銅鍾仍懸於寒山寺大殿右側。
寒山寺在日本也是婦孺皆知。寒山寺因唐貞觀年間寒山、拾得兩位高僧由天台山來此住持得名。後來拾得和尚東渡日本傳道,在日本建「拾得寺」,與寒山寺為姊妹寺,同時,把佛家叩鍾一百零八下的規矩也傳到日本。日本人相信,聽鍾聲能驅邪利吉,每年除夕,成百上千的日本人專程來寒山寺,聆聽寒山寺的鍾聲,他們認為,在辭舊迎新之際,聽到寒山寺的鍾聲,能消災禍。聽完鍾聲,再吃碗面條,新的一年就萬事如意了。當然,他們更希望能到鍾樓上新自撞一下鍾,因為這樣就更能夠得到上蒼的保佑。
以清除一年的煩惱,這已成為此地的一個特有的旅遊項目。
藏經樓系原來收藏陳放經書處,樓屋頂有《西遊記》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悟凈的雕塑像。一樓內牆壁上嵌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經文。
鍾樓為二層,八角。樓下石碑為重修寒山寺時所立,正面碑文為程德全所撰,碑的背面刻有重修寒山寺時募捐者的名字和金錢額。
霞光微曦時或暮色蒼茫中,於江岸湖邊,聽幾聲隨風飄來的鍾聲,不禁使人勾起一番懷古的幽思。在數不盡的名寺寶剎的鍾聲里,最教人心馳神往的莫過於蘇州城西寒山寺的鍾聲了。
⑵ 游記體散文的奠基之作是
古代最著名的游記散文集是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記》
⑶ 名家游記散文
豐子愷:《山中避雨》
前天同了兩女孩到西湖山中遊玩,天忽下雨。我們倉皇奔走,看見前方有一小廟,廟門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開小茶店而帶賣香煙的。我們趨之如歸。茶店雖小,茶也要一角錢一壺。但在這時候,即使兩角錢一壺,我們也不嫌貴了。
茶越沖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覺得掃興;這時候山中阻雨的一種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牽引了我的感興,反覺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謂「山色空濛雨亦奇」,我於此體會了這種境界的好處。然而兩個女孩子不解這種趣味,她們坐在這小茶店裡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悶萬狀。我無法把我所體驗的境界為她們說明,也不願使她們「大人化」而體驗我所感的趣味。
茶博士坐在門口拉胡琴。除雨聲外,這是我們當時所聞的唯一的聲音。拉的是《梅花三弄》,雖然聲音摸得不大正確,拍子還拉得不錯。這好像是因為顧客稀少,他坐在門口拉這曲胡琴來代替收音機作廣告的。可惜他拉了一會就罷,使我們所聞的只是嘈雜而冗長的雨聲。為了安慰兩個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氣地把胡琴遞給我。
我借了胡琴回茶店,兩個女孩很歡喜。「你會拉的?你會拉的?」我就拉給她們看。手法雖生,音階還摸得准。因為我小時候曾經請我家鄰近的柴主人阿慶教過《梅花三弄》,又請對面弄內一個裁縫司務大漢教過胡琴上的工尺。阿慶的教法很特別,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給你聽,卻不教你工尺的曲譜。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對他的拉奏望洋興嘆,始終學他不來。後來知道大漢識字,就請教他。他把小工調、正工調的音階位置寫了一張紙給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門。現在所以能夠摸出正確的音階者,一半由於以前略有摸小提琴的經驗,一半仍是根基於大漢的教授的。在山中小茶店裡的雨窗下,我用胡琴從容地(因為快了要拉錯)拉了種種西洋小曲。
兩女孩和著了歌唱,好像是西湖上賣唱的,引得三家村裡的人都來看。一個女孩唱著《漁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著她拉,三家村裡的青年們也齊唱起來,一時把這苦雨荒山鬧得十分溫暖。我曾經吃過七八年音樂教師飯,曾經用鋼琴伴奏過混聲四部合唱.但是有生以來,沒有嘗過今日般的音樂的趣味。
兩部空黃包車拉過,被我們雇定了。我付了茶錢,還了胡琴,辭別三家村的青年們,坐上車子。油布遮蓋我面前,看不見雨景。我回味剛才的經驗,覺得胡琴這種樂器很有意思。
鋼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數十百元一具,製造雖精,世間有幾人能夠享用呢?胡琴只要兩三角錢一把,雖然音域沒有小提琴之廣,也盡夠演奏尋常小曲。雖然音色不比小提琴優美,裝配得法,其發音也還可聽。這種樂器在我國民間很流行,剃頭店裡有之,裁縫店裡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裡有之。
倘能多造幾個簡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漁光曲》—般流行於民間,其藝術陶冶的效果,恐比學校的音樂課廣大得多呢。
我離去三家村時,村裡的青年們都送我上車,表示惜別。我也覺得有些兒依依。(曾經搪塞他們說:「下星期再來!」其實恐怕我此生不會再到這三家村裡去吃茶且拉胡琴了。)若沒有胡琴的因緣,三家村裡的青年對於我這路人有何惜別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於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語雲:「樂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樂教師沒有實證過這句話,不料這天在這荒村中實證了。
1935年秋日作。
⑷ 優美的游記散文有哪些
品讀西湖
走出狹小的心房,便走進了美麗的天堂。捎帶一隻思想的行囊,一路采擷天堂里的燦爛。
——題引
這是一個雨後初霽的下午。跨出杭州的大門,我們跟隨導游來到西子湖畔,以最陽光的心情,尋找詩情畫意,遍賞山色湖光。
夏日的西湖花枝招展,水光瀲灧,山嶺蔥蘢,充滿誘惑。
水。駐足湖邊楊柳岸,看美麗在階前流淌,聽小鳥在枝頭歡唱。絲絛曼舞纖腰,錦鱗游戲清波。水蓮迎風吐艷,荷蓋鋪展青霞。掬一捧水盛在手裡,輕灑在臉上,讓氤氳的水氣從張開的毛孔滲入每一寸肌膚,隨血液流遍全身,沁入心脾,讓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享受一絲清爽,一份愜意。
有船靠岸了。我趕緊抖抖手,隨大流擠入船身,爬上頂層。船頭水花朵朵,四周波光粼粼,一陣清風吹來,撩起衣襟裙帶,感覺真的好爽耶。
湖。湖不大,幽微靈秀,靜逸柔美。
遊船載著我們高歌航行。矗立船頭,登高望遠,長堤卧波,小島搖綠。亭台樓閣點綴其間,藍天碧水相印成趣,薄霧如紗夢迷離。透過這層飄渺的霓裳,你是否瞥見她隱約外瀉的春光,深湖微瀾的美艷?你是否感受到它容納江流的氣度,舉重若輕的成熟?無怪乎人們把西湖比作杭州的眼睛,那是因為他們讀懂了她的靈動深邃;無怪乎蘇軾吟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那是因為他品出了西湖的絕妙韻味。
山。山不高,卻俊朗神秘,腦子里裝滿了故事傳奇。你看,他手臂一彎,就把西湖攏在了懷里,就守住了心靈的綠蔭,就坐擁了人生的美麗。相同的生存理念和追求,使他們攜手同行,配合默契。秀四季烏龍蠶絲,與來賓共舞細品;釀一壇天堂美酒,與歷史文化乾杯,讓全世界為之陶醉……
極目遠方,我們看到了一溜別致的樓宇,倚靠著起伏的山巒。「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的詩意若隱若現。樓宇內外,宋高宗一度開心的笑著。西湖歌舞的纏綿旋律,聽得他昏昏然不辨榮辱,美景美女的多彩多姿,更使他樂不思蜀。民間疾苦,無暇問,國運衰危,無心顧。殊不知,遺棄了人民的昏君,最終也逃脫不了被人們唾棄的宿命,腐爛在歷史的角落裡。千百年前的笙歌琴韻,也早已化作警笛長鳴,不斷催人警醒。
回眸蘇堤白堤交匯處,歷史的光芒穿刺迷眼,到處彌漫著英雄的氣息,呈現出一派崢嶸氣象。近千年的風風雨雨,早已滌盪了風波亭的點點殘血,岳飛,戰功赫赫的一代名將,而今安在?他就安睡在這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側耳聽,「精忠報國」的誓言猶在上空回響;抬望眼,仰天長嘯的鐵血男兒,穿過漫長的時光隧道,正向我們走來。且不說金戈直搗胡虜巢穴,鐵蹄踏遍賀蘭山缺,是何等的風雷激盪,令敵人聞風喪膽,單是一首氣勢磅礴、豪邁悲壯的《滿江紅》,便可朗照南宋的萬里荒原,半壁江山!心無色,焉能示如此之鮮紅?人無格,何以昭如此之凜然?碧血丹心蒼天可鑒。他用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感召日月的赤膽忠心,築起了一座神聖的祭壇,站成讓後人仰望的高度,向世人詮釋生命的要義,讓生命在永恆的高貴中不朽。遺憾的是蘇白兩堤正在修繕當中,岳廟可望不可及。然而,長長的圍欄擋住了我們的身體,卻擋不住我們的景仰之情,一股浩然正氣在心中油然而生。於是我們面朝岳廟站定,向英雄致敬。
歷史在青河中沉浮,時間如絲綢般滑過,轉眼間西湖被留在了身後,眼前已是佛門凈地——靈隱飛來峰。有句話叫「讀史以明志,韜光正氣銳氣;誦經為修身,靜養德行操行」。逝去的是歷史,留下的是風景,寄託的是精神。於是我們開始與濟公謀面,找佛祖交心;領略佛教文化,聆聽古剎鍾聲;貼近空靈大境界,沾得凈水滌靈魂,直到暮雲合壁,才匆匆踏上歸程,腳步里卻注滿了留戀。
萬水千山總關情。總是收不回的目光啊,看不盡的風景,品不完的畫意與詩情。
⑸ 游記(散文)怎麼寫
到「形散而神不散」,明確並把握中心,用心去感受體會。散文中,「我」居重要地位,並非必須以第一人稱去描寫,而是要突出「自我」,張揚個性,表達出自己真實情感或者意見及主張。散文也是一種虛實結合,因實出虛的藝術,要以客觀外物鋪開心靈之路。總之,處處有情,有性靈之美。 一)精於立意 「凡文以意為主」。散文的「意」是存在於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獲得它,必須依靠我們對生活的深入觀察、感受、理解。因此,散文立意只要從生活實際出 發,憑著鮮明的感受,鋒銳的觀察能力,同人民同時代共同跳動的脈博,深厚的感情,豐富 的想像,深沉的思索,就會感到我們生活中洋溢著的詩意。這詩意,就是使我們心靈受到觸 動的東西,使我們眼睛豁然開朗的東西,思想突然升華的東西,感情更為純潔的東西,它就 詩的靈感。我們要為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趕緊捕捉住它。因為這裡面有心靈的顫動,思想的 閃光。劉白羽說:「哪怕是微弱的閃耀也比沒有閃耀要好,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這才是文 學。」 譬如,一個作家去看茶花,品種繁多,美不勝收的茶花引起了他的思索:「茶花是美啊。 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勞動創造的。是誰白天黑夜、積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澆著花,象 撫育自己兒女一樣撫育著花秧,終於培養出這樣絕色的好花?應該感謝那為我們美化生活的 人。」這就是思想的閃耀,作家十分寶貴它,就及時把這個意思記下來。後來,他聽一位花 匠介紹一種茶花說:「這叫童子面,花期遲,剛打開骨朵,開起來顏色深紅,倒是最好看的。」 並沒有引起思索,但他是記住這種茶花的名稱的。過了一會,恰巧一群小孩也來看茶花,這 事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看見孩子們一個個仰著鮮紅的小臉,甜蜜蜜地笑著,唧唧喳喳叫個 不休,心靈猛然一顫,不禁脫口說出:「童子麵茶花開了。」而花匠聽了這話省悟後說:「真 的呢,再沒有比這種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這話使得一個念頭突然跳出他的腦海,他說:「我得到一幅畫的構思。如果用最濃最艷的朱紅畫一大朵含露乍開的童子麵茶花,豈不正可 以象徵著祖國的面貌?」於是,作家就把看茶花引起的感受、思索寫成一篇文情並茂的散文 《茶花賦》。這個作家就楊朔。而讀者、評論者通過閱讀就可以悟出作家寫此文的立意:歌 頌如花的祖國,歌頌美化祖國的勞動人民。 (二)善於構思 構思是寫作者對生活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加工、提煉 的過程。寫作者要在構思中為散文的思想內容尋找盡量完美的藝術形式,使思想性與藝術性 達到和諧的統一。因此,構思要解決立意、選材、創造意境、確定體裁、基本手法、布局謀 篇等問題。這里著重講講確定體裁、尋找線索、創造意境三個問題。 第一、確定體裁。散文的體裁靈活多樣。我們有了一個好的意思(思想),並且選取了 表現這一意思(思想)的材料,那麼就要考慮:是寫成書信體,還是寫成日記體?是寫成隨 筆,還是寫成偶感?是寫成游記,還是寫成回憶錄?是寫成序或跋,還是寫成讀後感?確定 具體體裁的原則是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譬如到蘇州旅遊之後,你感到要向父母 報告一下自己的游蹤和觀感,你就可以寫成書信;你在遊玩中遇到一些使你感動的人或事, 你就可以寫隨筆、漫錄;你在遊玩虎丘、獅子林、寒山寺、西園、留園等地之後,覺得寒山 寺的鍾特別吸引人,並引起你的遐思,你就可以寫成如《社稷壇抒情》那樣詩意濃郁的抒情 文;你如果是舊地重遊,吃到蘇州某種土特產而憶起往事,則可以偏重於回憶,寫成《小米 的回憶》那樣的回憶式的散文……總之,要根據立意內容來確定表現形式--具體的體裁。 一是感情線索。我們的感情在生活中發生變化,如由厭惡到喜愛,或從喜歡到厭惡,就 可以用這條感情的線索把一些似乎沒有關聯的材料聯結起來。如楊朔寫《荔枝蜜》就是利用 感情線索,才把兒時記憶、從化療養、荔枝樹林、蘇軾詩詞、喜嘗蜂蜜、參觀蜂場、贊揚蜜 蜂、農民勞動和夜晚夢蜂等事串連起來的。 二是事物線索。如曹靖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發揚延安時期「小米加步 槍」的艱苦奮斗精神,就搜羅記憶中有關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發生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情況下的事件組合在一起。許多托物詠志的散文也是以物為線索的,如茅盾的《白楊禮贊》。 三是人物線索。如寫某一個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活動,可以用這個人物作為線 索串連起來,也可以用另一個人物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物、不同內容的事物串連 起來。這個人物還可以是寫作者本人——「我」。 四是思緒線索。如面對某一事物、景物沉思遐想,「鶩趨八極,心游萬仞」,「觀古今於 須臾,撫四海於一瞬」,「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就能通過聯想與想像,把有關的 材料組織在一起,表達原定的主題思想。如秦牧的《土地》、楊朔的《海市》、賈平凹的《丑石》等。 五是景物線索。「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通過景物描寫,在寫景中融進寫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天山景物記》、《西湖即景》。 六是行動線索。如游記以遊程行蹤為線索。劉白羽寫《長江三日》就以遊程為主線來寫, 當然,全文還有一條哲理性的思緒線索:「戰斗——航進——穿過黑夜走向黎明」。 「文無定法」,散文的線索很多,以上六種線索是較為人們常用的。 第三、創設意境。散文的意境是情和景的交融,是意和境的統一,是作者浸透了時代精 神的主觀感情、意志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統一。意是靈魂,境是血肉。意高則境深,意 低則境淺。散文的這種意境應是詩的意境,即所謂「詩情畫意」。它是可以捉摸的,可以感 受的,是物質的,形象的,但它又是動人心弦的,震顫魂魄的,是精神的,性靈的。如朱自 清寫《荷塘月色》,全篇著力於「淡淡的情趣』,順著沿路走來、佇立凝想的線索,通過描繪 使小路、荷塘、花姿、月色、樹影、霧氣、燈光……色彩斑爛,可見可感,而葉香、蛙鳴、 蟬聲,又可味可聞。更加上心情的抒寫,巧妙的譬喻,創造出一種淡雅、閑靜、情景交融的 意境。這種優美的意境,正是散文寫作者要努力追求、刻意創造的。 構思方法可以向前人借鑒,更需自己創新。過去就有一個青年作者發明出一種「散文快 速構思法」,為《青春》、《採石》等刊物的編輯所重視。 (三)巧於布局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布局有方便的地方,但要布局得好,卻因篇幅短小而有其難處。這 猶如一座大山上有小堆的亂石,常常無損大山的壯觀。但是一個小園中有一堆亂石,就很容 易破壞園林之美。因此,散文的布局--結構十分重要。參觀蘇州園林,從它精巧的建築布 局上,我們可以得到啟示,可以借鑒它的園林建築布局來考慮散文的布局。葉聖陶在《蘇州 園林》中寫道,蘇州園林建築的設計者和匠師們「講究亭台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 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 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作為散文的寫作來說,也要這樣講究材料的布局、配合、映襯、層次。蘇州園林不講究對稱,但散文布局有時則需講究對稱,或對比。葉聖陶又說:「蘇 州園林在每一個角度都注意圖畫美。」那麼,散文的整體布局要講究藝術性,它的局部的布 局不是同樣要講究藝術性嗎? 至於布局的具體方法是很多的,前面講的線索問題也與布局有關。這里可以著重提一下 的是:不少散文的布局都要巧設文眼,開頭往往似談家常,結尾則加以深化,畫龍點睛, 「卒章顯其志」,並且首尾呼應,通體一貫,有機結合。初學散文寫作,不妨學習這種布局 的方法。 (四)明於斷續 。散文要「散」得起來,除了選材要有技巧之外,就是在敘寫上要注意斷續的技巧。明於 斷續,才能使散文的行文上揮灑自如。賈平凹說:「記住:越是你知道多的地方,越要不寫 或者寫得很少;空白,這正是你要寫的地方呢。」他認為,「講究了『空白』處理,一是散文 可以散起來,斷續之,續斷之,文能『飛起』,神妙便顯也。二是散文可以含蓄起來,古人 也講過:意在筆先,故得舉止閑暇,看似胡亂說,骨子裡卻有分數。」我們要多閱讀古人優秀的散文作品,學習他人的斷續技巧,在寫作實踐中多次運用之後就必然 熟能生巧。……相信自己,祝你成功~~
⑹ 游記散文 特點
游記散文的特點:
1、既要寫景,又要寫當地的人們;
2、寫出景緻所引發的作者內心的波瀾;
3、除了對物的描摹介紹,還要有對人類活動的情節或細節描寫;
4、控制好穿插在寫作過程中的抒情或議論,以間接抒情和含蓄的議論為妙。
最主要的特點是:作品所描寫的景物必須完全真實,不允許誇飾和虛構,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實錄,而是作者融情於物,達到情景交融。
(6)游記體散文擴展閱讀
游記是描寫旅行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游記的取材范圍極廣,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可以記錄風土人情的有趣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記下一國的重大事件,並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游記可以分為很多種。以記錄行程為主的是記敘型游記;以抒發感情為主的是抒情型游記;以描繪景物、景觀為主的是寫景型游記;通過游記來說明一個道理的,是說理型游記。
代表作品
1、徐霞客游記
《徐霞客游記》以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成就。
明末徐弘祖經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游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
2、馬可波羅游記
相傳馬可·波羅,出身於1254年義大利威尼斯一個商人家庭,在17歲時他跟隨了自己的父親和叔叔,途徑中東,歷時四年多來到中國,在中國游歷了17年,回國後著出《馬可·波羅游記》,記錄了他在中國的旅途見聞,激起了很多歐洲人對東方中國的嚮往。
游記共分四卷,在游記的第一卷記載了馬可·波羅諸人東游沿途見聞,直至上都止;第二卷記載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宮殿,都城,朝廷,政府,節慶,游獵等事;自大都南行至杭州,福州,泉州及東地沿岸及諸海諸洲等事;第三卷記載日本、越南、東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諸島嶼,非洲東部;第四卷記君臨亞洲之成吉思汗後裔諸韃靼宗王的戰爭和亞洲北部。
每卷分章,每章敘述一地的情況或一件史事,共有229章。在書中有很大部分都是關於亞洲的記錄,書中大多重點內容是關於當時中國元朝的游記記錄,因為他在中國停留時間最長,足跡所至,遍及西北,華北,西南和華東等地區。
⑺ 一篇游記散文
龍門溫泉———心的故鄉
從喧繁的城市猛一抽身,我恍然失語。心一點點沉澱,慢慢清靜下來。
赫然,車窗外掠過一片片綴紅鑲綠的坡地,我心裡頓時鮮亮起來。一壟壟,一棵棵,哦,是一朵朵,矮矮胖胖的砂糖桔樹掛滿鮮紅點點的桔子果,鑽進晃出,煞是可愛。滿坡滿野,彷彿繁華盛開。
嗬,車近龍門溫泉旅遊度假區了。
山多了起來,層巒疊翠,秀山婀娜,一波連著一波,遠處虛若之處隱見淡煙游移。
下得車來,周身的疲累還沒有散盡。
步入景區,龍門溫泉並沒有以很跋扈的姿態震懾我。石刻的龍門溫泉幾個字,很古典,單看這景點的題字,就覺得這里該是個有很多隨意性的休閑居所和竹木小居的地方。放眼一望,度假區三面環山,被群山緊緊裹住;眼前一片綠野,景色十分優美,如詩如畫。
龍門溫泉給人的感覺是溫溫吞吞的,很寬厚的樣子,任由你率性也好、安靜也罷,都能接納包容。我忽然感到特別安心,很放鬆。迎接我們的朋友頗解人意,馬上打點我們小憩片刻,待卸掉一臉倦容,才放慢節奏仔細消受。這樣的悉心,一下消去了所有的隔離和陌生,覺著這地兒早是熟稔了的。
雖是暮冬,但在這倚臨北回歸線的地方,冬天就很和暖,陽光晴好,隔卻了數九冬寒,尤其對我這在淅瀝的瀟湘雨中長大的人來說,過慣了瑟瑟的冬天,而這就別具洞天啦!
久聞龍門溫泉以「黃金泉」出名,在國內鮮見,因其含鐵元素豐富,特效療疾健體而著稱。池區有93個形狀不一功效各異的溫泉池,四季演繹不一樣的精彩!美容養生的中葯池、香酒池,相映成趣的十二生肖池,健身纖體的黃金泉天然蒸氣浴池,還有律動不息的沖浪池、旋轉池、峽谷飛瀑,刺激好玩,最適合尋求激情歡樂的青年人了。最惹眼的當然是九龍潭了,潭中一條巨龍氣貫長虹,巨龍嘴裡噴出大股溫泉水,宛如龍王行雨,普降甘霖。巨龍周邊還有八條小龍環繞,呵呵,必是太子咯。潭中一圓形池溫度很高,浸蛋池水溫更是高達78攝氏度。同游的友人興致勃勃地拿來幾個農家土雞蛋,浸泡20分鍾就可以吃了呢。旁邊還有福壽池,池內塑一神龜,以寓長壽安康。不遠的太陽池和月亮池不僅擬形而設,也寓意了天人合一。
池池相依,中間卵石小徑,木橋流水,竹木亭廊相構,柴扉掩映,散落在泉池附近的林泉小築、山莊別院點染得恰到好處,原木小屋,推窗入畫,即見流泉飛瀑,竹籬叢花,看似隨意但又別致,竟覺「雞聲茅店,人跡板橋」……又見泉霧繚繞,汀岸繁英,時常馨香沁脾,和風入林,猶在仙鄉。唐玄宗曾有佳句,似專擬此景:
桂殿與山連,蘭湯涌自然。陰崖含秀色,溫谷吐潺湲。
泡在氤氳的泉里,整個被暖流擁住,隱隱可以聞到一種淡淡的礦石香,飄飄然,不似人間。溫泉水緩緩摩挲著你的玉骨香肌,想像自己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變成綽約的仙子,忽而驚艷來了洛神!女賓們笑靨如花,在如縷如紗的薄霧里相嬉相游,平添幾分嫵媚。這時一首老歌踏水而來,樂聲像一棵樹在水氣中生長,朦朧中開了微白的花,暈開了,點點飄散,滿水池都是落英。
我忽然想起日劇里的赤名莉香和永尾完治。那次溫泉之行該是他們回憶里最柔曼的時光吧。莉香和完治泡完溫泉,裹著厚厚的浴袍,趿著暖暖的鞋,完治攜起莉香在雪花中柔柔地起舞,小心翼翼,生怕驚動生怕揉碎了什麼,莉香倚在完治肩上的手猛然一緊,想把這一刻握住了永遠收進心裡骨里,她靠住完治的肩,眼淚洶涌……
朋友點了一下我額頭:「在溫泉一次別呆太久,最好每泡20分鍾左右上岸休息一會,補充水分。」我回過神來,笑了笑。這時最愜意的就是去地熱床上小睡一會。溫泉水從下面流過,導出來的熱度剛剛好,正消解了泡過溫泉後的疲乏和慵懶。加之理療師的按摩、足療就更受用了。
經過沖浪池的時候,特別熱鬧,群「海盜」們放艇揚槳。上了「賊船」就得濕身,哈哈,「海盜」的規矩。不時有人翻船了,「海盜」們大呼小叫,再沖!就是浪尖!
沿著淡淡蒸氣的溫泉山溪,走過木橋,拂過籬笆,暖氣襲人。四周的山,依然幽靜安詳,很寬厚地守護著這些洗浴的「孩子」。抬頭是淺碧澄明的天空,偶有東來西往的雲,清雋悠遊。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應嘆造化之奇呵,李白贊曰:「地底爍朱火,沙傍素煙。沸珠躍明月,皎鏡函空天。」人與泉如此水乳交融,泡慣溫泉的日本人更將溫泉比作「心的故鄉」,又何嘗不是?莊子原大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必染自然四時之靈氣罷。
把盞清酒,在這片溫存的泉池亭榭中,可以放由你的心去馳騁,什麼都簡約了,什麼也便豁朗。
龍門溫泉不覺入夜,淺橙色的暮靄里,遠處農家裊裊升出炊煙,我一喜,渾覺隔世。上弦的月,輕輕淡淡,只細細地一鉤,夜空中的星星經久不息,像淡黃的皂角花一樣散發著清香的氣息,落入泉池,除去旅人們一年的風塵,也濯洗我落滿蕪塵的心。
暮冬一去,又將春歸。過不久,便是龍門溫泉一個更加馥郁的季節了!
⑻ 游記散文
人遊走在景物中,不斷找尋自己的面影。
群星閃爍,上弦月彎彎的嵌在星空里,棗林里流動著一陣陣清香——並不是棗樹的香,是花香。
現在夜已很深,屋子裡沒有點燈,春風輕輕的從窗外吹進來,送來了滿屋花香。
夜更靜,靜得彷彿可以聽見露珠往花瓣上滴落的聲音。
流星剛升起,一彎蛾眉般的下弦月,正掛在遠處的樹梢。風中還帶著花香,景色神秘而美麗。
暴雨就像是個深夜闖入豪門香閨中的浪子,來得突然,去得也快。
可是他來過之後,所有的一切都已被他滋潤,被他改變了。樹林中帶著初春木葉的清香,風中的寒意,雖更重,但天地間卻是和平而寧靜的。
沒有人,沒有聲音,紅塵中的喧嘩和煩惱,似已完全被隔絕在屋門外。
只不過世上一些最危險,最可怕的事,往往就是隱藏在這平靜中的。
藍的天,歸的雲,陽光剛剛升起,照在紅的花,綠的葉子上,葉子上還帶著晶瑩、透明
的新鮮露珠。
風也是新鮮的,新鮮而芬芳,就彷彿像多情少女的呼吸。
沒有霧,淡淡的白雲縹緲,看來卻像是夢一樣。一陣風吹過,蒼松間的昏鴉驚起,西天一揀斜陽更淡了。然後暮色就已籠罩大地。月滿中天。
秋風中浮動著桂子的清香。桂子的香氣之中,卻充滿了肅殺之意。
風從窗外吹進來,月光從窗外照進來,風和月同樣冷。
古往今來,也不知有多少人,用過多少名詞形容「柳」。
有人說柳如絲,有人說柳如雪,不管是如絲如雪,在一般人心目中,柳總是柔的。春夜,春雨,巴山。
春夜的夜雨總是令人愁,尤其是在已山,落寞的山嶺,傾斜的石徑,潑墨般的苔痕……多少前輩名俠的凄慘往事都已被埋葬在苔痕下,多少春花尚未發,就已化作春泥。
落日忽然從一片蒼茫混沌的雲層中露了出來,落日已經紅了,很紅。
落日最紅的時候,就是它即將沉沒的時候。人呢?人是否也如此?
雪,遇到溫暖的陽光,當然會溶化,然而,一塊千年寒冰卻不會溶化,不但不溶化,反而會使陽光變冷,變得黯然失色。
這是初夏,陽光燦爛,海水湛藍,海鷗輕巧地向船桅間滑過,生命是多彩的,充滿了青春的歡樂。
深邃的廳堂,一重又一重。
一重又一重竹簾深重,將十丈紅塵全都隔絕在簾外,卻將深山秋韻全部深深的藏在廳堂中。
竹簾問有燕子盤旋樑上,昔日王謝堂前燕,今日莫非已飛來此家院?案頭的鍾鼎,莫非是金谷故物?
一抹朝陽,滿地花蔭,簾外鳥語啁啾,更顯得廳堂分外寧靜,三王垂髫童子,正在等著卷簾迎客。
圖畫般的山林問,還亮著一點點燈光,映著那一幢幢亭台樓閣,竹籬茅舍,也映著那一道瀑布。
瀑布從天而降,飛珠濺玉,燦爛如銀。奇怪的是,這么大的瀑布自半空中倒掛而下,泄入湖中,水聲並不震耳,反而如鳴琴奏玉,聽來更覺神清氣爽,顯然水力已被巧妙的渲泄了很多。
風聲中似乎隱隱有絲竹聲傳來,襯著瑤碧般的流水聲,使這圖畫般的山谷,看來更平和而安靜。
夜已深,四下靜得很。
深山裡那種總帶著幾分凄涼的靜寂,絕不是紅塵中人能想得到的。
雖然有風在吹,吹得樹葉颼颼的響,但也只不過使得這寂靜更添幾分蕭索之意。
春天的太陽就像是小姑娘的臉一樣,終於羞答答的從雲層中露出來了,暖洋洋的照在這條熱鬧的長街上。大姐姐小弟弟少奶奶老太太都脫下了棉襖,穿上了有紅有綠的春天衣裳,在街上溜達著曬太陽,讓別人看他們的新衣裳。
用三根雞毛兩個銅錢做成的毽子滿街跳躍,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風箏飛滿在藍天上,連老太爺的嘴裡都偷偷的含著一顆桂花糖。
漫長寒冷的冬天終於過去了,大家都准備好好的享受一下春天的歡樂。
山坡下的一叢杜鵑已經開花了,遠處的青山被春雨洗得青翠如玉,一雙蝴蝶飛入花叢,又飛出來,庭園寂寂,彷彿已在紅塵外。
前面是一片春天,旭日剛剛從青翠遠山外升起,微風中帶著遠山新發木葉的芬芳,露珠在陽光下閃亮得就像是初戀情人的眼睛。
霹靂一聲,春雷又響起。傾盆的暴雨像是一股積郁在胸中已久的怒氣,終於落了下來。
一道道閃電撕裂了黝黑的蒼穹,一顆顆雨點珍珠般閃著銀光,然後就變成了一片銀色的
光幕,籠罩了黑暗的土地。現在本來已經應該是日出的時候了,可是在沒有閃電的時候,天地間卻更黑暗。
這個世界上大概很少有人會把沙漠和海洋聯想到一起。海洋是生動的、壯闊的、美麗的,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令人心胸開朗,熱血奔放。
有很多人熱愛海洋就好像他們熱愛生命一樣。
沙漠呢?沒有人會喜歡沙漠,到過沙漠的人,沒有人會想再去第二次。
可是一個人如果真正能同樣了解海洋和沙漠,就會發現這兩個看來截然不同的地方,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
它們都同樣無情,同樣都能使人類感覺到生命的渺小和卑微,同樣都充滿了令人類完全無法忍受的變動。在這種變化中,人類的生命立刻就會變得像鐵錘下的蛋殼那麼脆弱。在某一方面來說,海洋甚至比沙漠更暴厲更冷酷,而且還帶著某種對人類的無情譏笑。
——海水雖然碧綠,可愛,可是在海上渴死的人很可能比在沙漠上渴死的更多。
你看這江水奔漲,終日不停,就算有人將萬兩黃金丟下去,也只不過會濺起一片水花而已,等到水花消失時,江流還是不改,就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不管你投入的是萬兩黃金,還是百斤廢鐵,結果都是這樣子的。
世事本就如此,這個世界本就有很多無可奈何的事,一過去之後,便如春夢般了無痕可尋。
是春天。在天地萬物都在茁發生長的春天。凋謝了的木葉,又長得密密的,叢林中的林葉莽莽蒼蒼,連陽光都照不進來。樹干葉間,還是一片迷迷濛蒙的灰白色,讓你只能看到見一點迷迷濛蒙的影子。看得見,卻看不遠。毒蛇的液,狐狸的心,北海中的冰雪,天山上的岩石,獅子的勇猛,豺狼的狠辣,駱駝的忍耐,人的聰明,再加上一條來自十八層地獄下的鬼魂。
也像是罪惡一樣,沼澤里彷彿也有種邪淫的吸力,只要你一陷下去,就只有沉淪到底。
風在窗外吹,落葉一片片打在窗戶上,就像是一隻疲倦的手,在撥弄著枯澀的琴弦,雖然有聲音,卻比無聲更沉悶。
⑼ 什麼是游記散文
游記散文是指以記敘類文學體裁述游覽經歷的文章。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游記,顧名思義,指記述游覽經歷的文章。
游記有帶議論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王安石《游褒禪山記》;有帶科學色彩的,如酈道元的《三峽》;有帶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豐樂亭記》、袁宏道的《滿井游記》
在現當代文學中,游記被賦予了歷史與人文內涵,其中以翦伯贊的《內蒙訪古》、余秋雨的《山居筆記》、韓晗的《大國小城》、路東的《一路東去》最為代表。
(9)游記體散文擴展閱讀
按照中國文學的傳統,游記是古代文人游歷山川之後抒發情懷的文字。在文學作品中,雖然游記的源頭眾說紛紜,但它在文學百花園中一直綻放至今,卻是無可爭議的,特別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游記的寫作與其他門類的寫作一起,已經成為散文創作中的重要一支。
比如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閑話》,孫伏園的《伏園游記》,郁達夫的《還鄉記》,鍾敬文的《西湖漫拾》,許地山的《上景山》,林語堂的《春日游杭記》,俞平伯的《山陰五日記游》,沈從文的《湘行散記》等等。
當下的游記基本都寫成旅遊說明書和日程表了,基本應該不算在文學之類。說得嚴重一點,游記已經成為當下散文寫作產生的諸多文字垃圾中的主要一種了。
如果從古代的游記寫作來看,這個人肯定是個遊子,而不是一個到處瞎晃盪的人。當然,其中並不包括徐霞客等人,因為按照古代遊子的標准,他不是一個真正的遊子,所以著名的《徐霞客游記》才被我們更多的定義為地理學方面的優秀之作,而非文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