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繁昌商周遺址

繁昌商周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05 18:02:14

1. 安徽歷史

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淮河文化、廬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安徽與江蘇、上海、浙江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安徽的歷史沿革

夏商周安徽分屬不同的部落(揚越、百濮)和諸侯國。西周出現了吳國、六國、舒國3個諸侯國。

東周出現了越國、楚國、吳國、蕭國、桐國5個諸侯國。春秋期間(前770年-476年),分屬宋國、楚國、蔡國、徐國。秦代實行郡縣制,境內長江以南屬會稽郡、九江郡,以北分屬泗水郡、碭郡、陳郡。

秦末至楚漢相爭期間,增置鄣郡、衡山郡、廬江郡,並為九江、西楚、衡山等諸侯國分領。西漢,安徽先後分屬為淮南國、廬江國、衡山國、六安國、荊國、淮陽國、梁國。東漢,省境長江以南屬揚州,以北屬徐州、豫州。

三國鼎立期間,分屬孫吳、曹魏二國。東晉時期,淮北地區分屬「五胡十六國」中的劉漢、後趙、前燕、前秦、後秦、後燕等國,常守舊制,仍為徐、豫(含東豫)2個州分領。

南北朝時期,宋、齊、梁、陳均先後收復過淮北地區,領有江南地區,並長期以江淮地區為南北紛爭的戰場。陳朝後期則以長江為限,江淮及以北地區分屬北齊、北周。南朝後期,安徽長江以北先後分屬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

隋唐隋統一中國後,境內分置廬江、譙郡、汝陰、淮南、鍾離、戈陽、同安、宣城、新安、歷陽。唐分中國為十道,安徽分屬河南道、淮南道、江南東道。

五代十國時期,淮北地區先後分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方(含江淮、江南地區)先後分屬吳國和南唐國。宋元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分屬江南東路、京西北路、京東西路、淮南西路、淮南東路5個路。宋室南渡,宋金對峙,金人據有淮北,南宋據有淮南、江南。

元代實行行省制,安徽先後分屬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淮行省。明朝,屬南直隸,安徽分屬廬州府(合肥)、鳳陽府、安慶府、太平府、池州府、寧國府、徽州府、徐州府、滁州府、和州府、廣德府。鳳陽府為明朝的陪都明中都。

清初滅南明,廢南京,以南京原轄區域改設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為江蘇(含上海)、安徽二省,安徽省(巡撫衙門駐安慶)轄廬州府(今合肥)、安慶府、徽州府、寧國府、池州府、太平府、鳳陽府、徐州府、廣德府、和州府、滁州府。這是安徽建省之始,取安慶、徽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簡稱「皖」。

太平天國在安徽境內佔領區建政是採取省、郡(州)、縣三級管理體制,改清代的府為郡。

(1)繁昌商周遺址擴展閱讀:

安徽古代著名人物:

1、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鳳陽人,漢族,生於濠州鍾離(明朝建立後改為鳳陽),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改為現名朱元璋。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皇帝。

2、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3、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4、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5、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

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

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被後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

2. 繁昌縣的文化

歌舞
民國時期,春節期間玩燈賀新春,其活動遍及全縣城鄉。圩區多玩「龍燈」、「馬燈」、「羅漢燈」;山區多玩「龍燈」;集鎮多玩「滾龍」、「獅舞」、「旱地行舟」、「車上轎」、「蚌殼舞」,也有玩「花燈」,燈前伴有玩雲和花桃等舞蹈。此外,濱臨江河的地方還有一年一度的龍舟賽。至抗日戰爭開始,賽龍舟、玩燈等活動遂止。
建國後各地自發興燈,1952年,到橫山神山朝山的龍燈有100多條。到1953年,因反對封建迷信、反對鋪張浪費,對玩燈有所控制。「文化大革命」期間,把玩燈劃為「四舊」禁錮多年。1978年玩燈逐步恢復。1984年春節,各鄉鎮出燈200多條,縣文化館還在城關地區舉辦千人燈舞、萬家燈會。
建國以來,縣專業、業余文藝工作者創作了很多舞蹈。1956年參加蕪湖地區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的舞蹈有:《捕魚得龜》、《大頭和尚戲劉翠》;1958年參加蕪湖市音樂、舞蹈會演的舞蹈有,《風箱舞》、《建爐舞》、《豐收舞》;1960年參加蕪湖地區群眾業余文藝會演的舞蹈有:《浮河漁歌》、《采葯舞》、《慶豐收舞》;1983年參加宣城地區農村業余會演的舞蹈有:《十把扇子》。
曲藝
繁昌縣曲藝流傳約有60餘年歷史。城關鎮老曲藝人韓源金,1934年到蕪湖跟羅瑞香學大鼓,回縣開始說話。其後,則有張昌興、魏守倫、桂玉紅(女)等。他們常說唱的是《十二月花名》、《虞美人》等民間曲藝。
建國後,縣內正式成立曲藝組織。1951年,縣文化館對全縣曲藝人(含瞽目藝人)進行普查登記,計有大鼓藝人2人,評詞藝人1人,門歌藝人1人,瞽目藝人110人。1963年縣文化館曾舉辦曲藝訓練班,傳授《皖南烽火》等新書目。
「文化大革命」期間,曲藝組被解散,農村曲藝人員回社隊參加生產;城關曲藝人員改從它業。1978年後,縣文化館及時恢復曲藝組,許多被迫改行的曲藝人又敲著大鼓、拍著醒木開始說書。
各鄉(鎮)均無固定說書場所,其演唱活動多在街頭、農貿市場、曬場等聽眾容易集中的地方進行。
民間曲藝主要是安徽大鼓,其次是評詞、門歌。大鼓曲目有;《十把穿金扇》、《天寶圖》、《月唐傳》等;評詞書目有:《江湖奇俠》、《皖南烽火》等;門歌節目有:《勸小姑》等。另外,還有根據各時期為中心工作服務的新編宣傳節目。
剪紙
繁昌縣剪紙形式多樣,花卉、飛禽、走獸、人物、昆蟲、文字等圖案,應有盡有;構圖粗獷、朴實,鄉土氣息濃郁,具有民族風格。題材則有「鯉魚跳龍門」、「童子拜觀音」、「喜鵲登梅」傳統故事人物等,名目繁多,流行全縣,代代相傳。其中,較有名氣的是峨山鄉神山村燈節作裝飾的剪花,三山、峨橋、平鋪、新港的紙扎剪花、窗花、門貼剪花;1930年,中分村60年大會獨腳蓮花台剪紙,描龍畫鳳,繪佛圖神,遠近聞名。建國後,手工剪紙運用傳統形式,推陳出新。 新石器遺址
境內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4處。其中,峨山沈弄峨溪東岸的繆家墩,是迄今安徽省發現時代最早的2個新石器時代遺址,年代與河姆渡、馬家濱遺址相當。生活、生產用具主要是陶器、石器和骨器等。特別是精美的壓印紋白衣陶,最具地方特色,是江南另一支民族文化的代表。干欄式建築和熊、野豬、鹿、牛,龜、鱉、鰲魚骨骼發現,證明當時居民安居以漁獵經濟占重要地位。其次是荻港洞山、黃滸圩墩等遺址,年代與菘澤、良渚相當。
西周遺址商周時代遺址
共發現51處。較大的有新港阮墩、三山神墩、浮山船墩、黃滸螺絲墩、前墩等。生活用具以陶器為主,有鼎、鬲、罐、豆、盤等。生產工具有石器和銅器。
漢城址漢春谷城址
位於荻港鎮南4公里的蘇墩,面積約1.2萬平方米。考其命名之義,清人洪亮吉註疏為:「五穀成熟皆較他縣為早,每歲二月已蒔種,六月中已有新谷,疑縣各因春蒔已種谷,故曰春谷。」

3. 初一歷史試題

1.據考古報道,安徽發現的繁昌人距今約有180萬年。這樣,中國人類的歷史又向前推進了( )

A.10萬年 B.20萬年

C.100萬年 D.120萬年

2.在歷史劇「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該出現的情節是( )

A.種植水稻 B.飼養豬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製農具石斧

3.1937年4月5日,毛澤東在一篇祭文中寫道「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這里的「始祖」是指( )

A.黃帝 B.嫘祖

C.蚩尤 D.倉頡

4.有人說「『封邦建國』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這主要是評價( )

A.世襲制 B.禪讓制

C.郡縣制 D.分封制

5.巨大的商代司母戊方鼎可以證明我國商周時期( )

A.畜牧業發達 B.原始農耕文明出現

C.鐵器開始使用 D.青銅工藝水平高超

6.我們可愛的家鄉高密,在春秋時期屬齊國管轄。春秋時期最早稱霸的齊國國王是( )

A.齊桓公 B.晉文公

C.秦穆公 D.宋襄公

7.化水害為水利,是都江堰和長江三峽工程的共同特點。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位於( )

A.黃河流域 B.長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

8.改革是社會進步的永恆主題。公元前356年,商鞅變法使秦國成了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請你指出商鞅變法的內容中,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是( )

A.建立縣制 B.鼓勵農民開墾荒地

C.獎勵打仗有功的人 D.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

9.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熱播後,很多人對漢武帝的文韜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漢武帝的治國核心思想來源於( )

A.法家學說 B.道家學說

C.儒家學說 D.墨家學說

10.為鞏固統一,秦始皇規定在全國統一使用的貨幣是( )

A B C D

11.漢武帝時期的學生要進入全國的最高學府接受儒家教育,必須到( )

A.長安 B.洛陽

C.咸陽 D.開封

12.大型歷史劇《漢武大帝》你看了嗎?漢武帝劉徹採取措施最終完成了大一統局面。在這一過程中,他曾派出大將衛青、霍去病抗擊哪個少數民族的騷擾( )

A.犬戎族 B.山越族

C.匈奴族 D.烏桓族

13.史書記載:古羅馬獨裁者愷撒曾身著華麗的絲綢長袍去劇場看戲,全場觀眾羨慕不已。上述情景的出現,相當於我國的( )

A.春秋時期 B.戰國時期

C.西漢時期 D.東漢時期

14.西漢太中大夫東方朔撰文上書漢武帝,所用竹簡需要兩人抬進宮。以後改變這種攜書不方便現象首次得益於發明了( )

A.雕版印刷術 B.活字印刷術

C.造紙技術 D.制墨技術

15.在今天陝西省韓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環繞的「漢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為之題詩:「龍門有靈秀,鍾毓人中龍。學殖空前富,文章曠代雄。……功業追尼父,千秋太史公。」這位太史公的傑作是( )

A.《史記》 B.《新語》

C.《楚辭》 D.《論語》

16.據歷史記載:公元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台灣,加強了台灣和內地的聯系。當時的台灣被稱為( )

A.台灣 B.夷洲

C.琉球 D.柴桑

17.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以開發,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溫暖濕潤 B.種植水稻

C.北人南遷 D.土地肥沃

18.某劇團要編演一部反映南北朝時期我國少數民族與漢族友好關系的話劇,這部話劇可取材於( )

A.七擒孟獲 B.孝文帝改革

C.張騫出使西域 D.竇固出擊北匈奴

19.沐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春風,小明一家成為種糧專業戶。他的爸爸想要帶領全村人民致富,為選擇符合本村所在的北方地區自然規律的項目,他想查閱總結我國北方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介紹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技術和方法的我國古代農業科學著作,正在就讀八年級的小明到書店為爸爸購買了這部著作。小明為父親購買的農學著作的作者是( )

A.祖沖之 B.賈思勰

C.酈道元 D.司馬遷

20.一曲《沂蒙山小調》唱出了歷史文化名城臨沂的綺麗錦綉。臨沂燦爛的人文景觀,如「洗硯池」「曬書台」等遺址,留下了 「書聖」的一段段佳話與傳奇。被稱為「書聖」的人是( )

A.屈原 B.司馬遷

C.王羲之 D.顧愷之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4小題,共60分。第21小題16分,第22小題14分,第23小題18分,第24小題12分。

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六字炳千秋,十四縣民命蒼天,盡是此公賜予;

萬里歸一匯,八百里青城沃野,都從太守得來。

——四川灌縣都江堰二王廟楹聯

請回答:

(1)材料中的「公」「太守」是指哪個歷史人物?(2分)

(2)上述人物的主要歷史功績是主持修築了什麼水利工程?(2分)你認為該水利工程在當時的功能有哪些?(4分)

(3)該水利工程對當地產生了怎樣的影響?(8分)

22.以下歷史圖畫和歷史地圖,反映的是同一歷史事件。請仔細觀察,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以上兩圖反映的是漢武帝時期什麼重大歷史事件? (2分)

(2)這一歷史事件在的當時產生了怎樣的作用? (4分)

(3)該歷史事件促使西漢政府於公元前60年設置了什麼機構?(2分)它設置的職能和意義分別是什麼? (6分)

23.造紙術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傑出貢獻。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東漢以前我國書寫材料的演變。(4分)

(2)「蔡侯紙」出現於哪一個朝代?(2分)它使用的原料有哪些?(4分)

(3)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為什麼說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對人類文明的進步產生了重大影響?(4分)

(4)今天,人們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紙」(將廢舊紙張或紙製品回收,經過加工,重新製造出符合一定質量標準的紙),又有什麼重要意義?(4分)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

——摘自《北史·咸陽王禧傳》

請回答:

(1)材料中的「帝」指誰?(2分)他屬於哪一個政權?(2分)

(2)材料中的「北語」指哪個民族的語言(2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哪項改革內容?(4分)

(4)本次改革在民族關系方面產生了什麼作用?(2分)

七年級上冊期末二次達標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他們距今約( )

A.170萬年 B.70-20萬年

C.3萬年 D.七千年

2.史載:「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這反映了西周( )

A.實行禪讓制 B.實行分封制

C.確立世襲制 D.推行郡縣制

3.以下世界文化遺產中,反映我國戰國時期勞動人民智慧和創造力的是( )

A.雲岡石窟 B.都江堰

C.龍門石窟 D.秦始皇陵兵馬俑

4.《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這主要是因為商鞅 ( )

A.建立縣制 B.鼓勵農民開墾荒地

C.統一貨幣 D.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

5.有一天,小明去參觀某一歷史博物館,其中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著他。根據你所學的歷史知識,判斷此文物中的文字可能是( )

A.隸書或小篆 B.大篆或小篆

C.隸書或大篆 D.甲骨文或金文

6.伴隨中國的和平崛起,全球興起了一股中國文化熱,如全球祭孔。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其思想核心是( )

A.「仁」的思想 B.「兼愛」的思想

C.「非攻」的思想 D.「無為」的思想

7.我國最早將貨幣統一成右圖樣式的朝代是( )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宋朝

8.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多是從我國直接或間接傳去的。下列人物在造紙術的改進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是( )

A.司馬遷 B.蔡倫

C.張仲景 D.張衡

9.西晉滅亡後的270年間,民族大融合成為我國北方一種潛移默化的歷史趨勢。在這一歷史趨勢中起到「催化劑」作用的歷史人物是( )

A.孝文帝 B.司馬懿

C.司馬炎 D.諸葛亮

10.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熱衷於農作物、蔬菜和果樹的栽培技術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國古代北方農業生產技術,他可以查閱的書籍是( )

A.《綴術》 B.《水經注》

C.《齊民要術》 D.《黃帝內經》

二、非選擇題

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後人認為李冰的功勞勝過大禹,寫詩贊到: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請回答:

(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李冰因修築了哪一水利工程獲得後人如此稱贊?這一水利工程修築在我國的哪一條江上?

(2)由我國古代的水利工程興修聯繫到今天的水利工程建設,說說2003年6月1日正式下閘蓄水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將在哪些方面發揮效益?(提示:今天建設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在建築規模上大大超過古代興修的水利工程,將發揮巨大的造福社會的綜合利用效益。請你先想想李冰修築的水利工程的作用,再說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將在哪些方面發揮作用。)

1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九年下詔「不得以北俗語言於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宮及文武盡遷洛陽……十二月,引見群臣……班賜冠服(按官位不同賜給服裝)。

——摘自《魏書》

請回答:

(1)從材料中概括出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並指出其作用。

(2)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的認識。

期末檢測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2.C 3.A 4.D 5.D 6.A 7.B 8.A 9.C 10.C 11.A

12.C 13.C 14.C 15.A 16.B 17.C 18.B 19.B 20.C

二、非選擇題

21.(1)人物:李冰。(2)水利工程:都江堰。功能:防洪灌溉。(3)影響: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農田,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飢饉」,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

22.(1)事件:張騫通西域。(2)作用: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 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3)機構:西域都護。職能:總管西域事務。意義: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3.(1)演變:龜甲、獸骨-竹簡、木簡-帛-紙。(2)朝代:東漢。(2分)原料:樹皮、破布、麻頭和舊魚網等。(3)原因:紙的發明引起了書寫材料的一場革命,它使得文化極易傳播,使用方便,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與傳播起了巨大的推進作用。(此題屬於開放性題目,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題意即可)(4)重要意義:目前,我國自然資源有限,特別是森林資源不足,使用「再生紙」有利於充分利用資源,也有利於生態環境的保護。(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題意即可)

24.(1)「帝」:孝文帝。政權:北魏。(2)民族:鮮卑族。(3)改革內容: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4)作用:促進了民族融合。

二次達標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2.B 3.B 4.D 5.D 6.A 7.A 8.B 9.A 10.C

二、非選擇題

11.(1)工程:都江堰。岷江。(2)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將在防洪、灌溉、發電、航運、養殖、供水等方面發揮巨大的綜合效益。

12.(1)措施:官員及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遷都洛陽。作用:促進了民族融合。(2)認識:民族融合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若答其它且符合題意也可)

.著名的北京人遺址發現於

A.周口店 B.元謀縣

C.大汶口 D.河姆渡

2.右圖中器物的廣泛使用,說明人類已經進入

A.舊石器時代

B.新石器時代

C.青銅器時代

D.鐵器時代

3.很多同學平常愛吃米飯,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種植史。請你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判斷,我國先民中最早可以品嘗香噴噴的米飯的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4.《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授舜。這一描寫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世襲制 B.禪讓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5.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6.下列事件發生在商朝的是

A.涿鹿之戰 B.實行分封制

C.盤庚遷都 D.實行禪讓制

7.下列制度在西周沒有實行過的是①禪讓制②郡縣制③世襲制④分封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西周的最後一位國王是

A.周武王 B.周文王

C.周平王 D.周幽王

9.我們可愛的家鄉高密,在春秋時期屬齊國管轄。春秋時期最早稱霸的齊國國王是

A.齊桓公

B.晉文公

C.秦穆公

D.宋襄公

10.右圖是《戰國七雄形勢圖》,戰國時代效果最顯著的變法發生在

A.①

B.②

C.③

D.④

11.著名學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筆,曾經給人們留下了一段優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經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馳,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田地輸送汨汨清流。」請從判斷,余秋雨筆下的「它」 是指

A.都江堰 B.鄭國渠

C.大運河 D.六輔渠

12.秦朝統一後,在全國推廣的標准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隸書

13.秦朝的都城是

A.鎬京 B.咸陽

C.洛陽 D.安陽

14.秦始皇焚書坑儒是為了

A.加強專制統治 B.結束百家爭鳴

C.消滅讀書人 D.弘揚儒家文化

15.秦始皇修長城是為了

A.抵禦匈奴 B.抵禦鮮卑

C.抵禦烏桓 D.抵禦月氏

16.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爆發於

A.咸陽

B.周口店

C.巨鹿

D.大澤鄉

17.請根據右圖中王小丫的提示回答,她所說的歷史人物是

A.扁鵲

B.屈原

C.孔子

D.老子

18.李清照曾這樣贊美項羽「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下列事件跟項羽有關的是①大澤鄉起義 ②巨鹿之戰 ③楚漢戰爭 ④建立張楚政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人們為了說明一個深奧的道理,常用講故事的方式。仔細回憶一下「塞翁失馬」這一成語故事,想一想,它最能體現下列哪一學派的思想主張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0.下面四幅圖片,分別是中國古代典籍的封面,如果你要查閱有關法家的主張,你應該查閱的書籍是

























A
B
C
D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1小題16分,第22小題12分,第23小題10分,第24小題22分,共60分。要求:緊扣題意,條理清楚,邏輯嚴謹,書寫規范,否則扣分。

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一 《左傳》中記載:「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荀子·儒效》說:「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材料二 「秦王掃六合(掃六合:指統一中國),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李白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回答,西周實行怎樣的政治制度?(2分)哪些人有可能被分封為諸侯?(2分)這一制度起到了怎樣的作用?(6分)

(2)材料二中所說的「諸侯盡西來」發生在哪一年?(2分)根據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來判斷,「秦王」有沒有再分封諸侯?(2分)

(3)分封制和秦朝實行的制度雖然不同,但在當時都起到了鞏固統一的作用,從中你得到了怎樣的認識?(2分)

22.文化教育對於治國安邦有很大的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秦始皇完成了國家的統一,但他建立的秦朝卻僅僅維持了15年的時間就滅亡了。他採取的哪項措施嚴重破壞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2分)

(2)漢武帝統治時期,西漢達到了鼎盛時期。他採取的哪些措施推動了我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6分)

(3)你認為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措施發展文化教育事業?(4分)

23.「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我們說的話讓世界都認真聽話。」一曲明快的《中國話》,表達出人們對祖國的美好祝願。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歌詞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麼時期?(2分)他的主要貢獻有哪些?(4分)

(2)和孔夫子生活在同一時代的道家創始人是誰?(2分)他的主要思想主張是什麼?(2分)

24.政治制度有一定的連續性,開明的政治制度對鞏固國家的統治、穩定社會秩序有很大的作用。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22分)

(1)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有:(8分)

①國家承認 , 。

② ,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 的特權。

④回答完上述問題後,你認為商鞅變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6分)

(2)秦統一六國後,在制度方面進行了創新,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秦始皇在中央設立哪三個主要官職?(3分)他在地方上推行什麼制度?(2分)

(3)通過對商鞅變法的學習,你得到了哪些認識?(3分)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2.B 3.D 4.B 5.A 6.C 7.A 8.D 9.A 10.D 11.A 12.C 13.B 14.A 15.A 16.D 17.A 18.C 19.B 20.C

二、非選擇題

21. (1)分封制。(2分)周天子的親屬、功臣。(2分)開發了邊遠地區,(2分)加強了統治,(2分)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2分)

(2)公元前221年。(2分)沒有。(2分)

(3)國家制定政治制度,要根據實際情況,要不斷地進行創新。(本題為開放性題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22.(1)焚書坑儒。(2分)

(2)接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2分)大力發展儒學教育,(2分)在長安興辦太學。(2分)

(3)尊師重教,樹立科教興國的戰略,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本題為開放性題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分)

23.(1)春秋時期。(2分)提出「仁」的學說;創辦私學,提出許多新的教育主張。(4分)

(2)老子。(2分)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2分)

24.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4分)②獎勵耕戰。(2分)③舊貴族。(2分)

④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2分)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2分)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2分)

(2)丞相、(1分)太尉、(1分)御史大夫。(1分)郡縣制。(2分)

(3)改革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改革應做好思想動員;改革必然會遭到舊勢力的反對,要敢於同舊勢力作斗爭等。(本題為開放性題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

4. 三山區的歷史沿革

三山境內發現商周時期多處人類遺址,如三山鎮大神墩遺址,浮山鄉珠墩船墩,新淮鄉磨盤墩,中溝疙瘩頭遺址等,證明了三山早期就有人類生活繁衍。
漢末周瑜開築保大圩,整治圩區水系,。唐末大將孫端、台蒙戍守魯港。為御敵,在魯港河上建築了五堰。宋文天祥修復五堰,引江水倒灌,以提高漳河水位,使漳河水運暢達,稱為「金塢」。元末將軍從一彪倡議練兵於千軍嶺,遺「千軍嶺炮台」。
明代上中葉,三山老街建成,地處三江口之魯港,為長江、漳河要津。
元末,朱元璋率農民起義軍於魯港多次激戰,使魯港自明初後逐漸頹萎。
明成化七年(1471年),官府搜刮民財,又在魯港始設「常關」,為明代六大稅關之一,清代和民國繼之。民國後二十餘年,關稅控制在外國人手裡,魯港常關自創關到裁撤共有480年歷史,記錄了魯港港航之繁榮,也寫下了人民的辛酸血淚。
建國以後,浮山農庄葛世玉帶頭創辦農業合作社,帶領群眾抵抗災荒,1954年受到毛澤東主席親筆表彰;
1961年春,在繁昌縣委的領導下,三萬民工齊上陣,完成40餘萬土方,攔江打壩,築成十里長的螃蟹磯大堤;水埠峨橋不產茶,素無巨賈茶商,卻乘改革開放春風造出了一個「江南第一茶市」,今已拓展為國際茶城,千百萬人東西南北闖市場,使古鎮峨橋名揚四方;
1958年,古鎮三山就建起了大型軋花廠;1985年興建了蔬菜批發市場,1992年擴建成江南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
1998年大水以後,國家先後投巨資對長江、璋河堤防進行整治,長江江堤達標,平地行垸,退田還水,萬畝圩口達標工程,造福萬代。

5. 安徽有什麼文物啊

80年代以來,馬鞍山出土了大量的古墓葬和古遺址,從新石器時代至商周的古遺址不一而版足。三國朱然權墓發掘於1984年6月,出土許多珍貴文物,部分漆器填補了三國美術史的空白,被列為80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所有這些都反映了馬鞍山具有久遠的歷史文化淵源。

6. 古人類文化遺址有哪些類型

1、元謀人遺址

元謀人遺址位於雲南省元謀縣大那烏村北約500米的山腰,距縣城7公里。元謀人化石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之一,後正式被定名為"直立人元謀新亞種",簡稱"元謀人"。遺址中還出土有雲南馬、劍齒虎、劍齒象等早更新世動物化石,打制石器及炭屑。

2、穿洞古人類遺址

穿洞古人類遺址位於貴州省安順以北26公里的普定縣城郊,是距今16000年前古人類生活遺跡,是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該遺址發掘出人類完整頭骨兩件,哺乳動物碎骨18000件,單個牙齒500多枚,動物化石13個屬或種。出土石制器物20000餘件,骨器1000餘件,以骨錐最多,另有骨鏟、骨針、骨棒等。此外,發現用火遺跡多處。

3、藍田人遺址

藍田人遺址化石及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物出土地點。在陝西省藍田縣東15公里處的公王嶺和縣西北10公里處的陳家窩村兩地。

1963年9月,在陳家窩村厚30米左右的紅色土層底部,發現了一個老年女性下頜骨化石。1964年5月又在公王嶺紅土底部的鈣質結核土中,發現了一個不完整的中年女性頭骨化石,兩地相距約30公里。

4、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河姆渡鎮河姆渡村的東北 ,距寧波市區約20千米,是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約7000—5000年前)遺址 。

河姆渡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上下疊壓著四個文化層。河姆渡遺址出土陶片達幾十萬片,還有陶器、骨器、石器以及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築遺跡等大量珍貴文物。

5、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是中國舊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1927年開始發掘,洞內曾發現3個完整的頭蓋骨和一些殘骨,是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化石的發現地。山頂洞人代表一萬多年前新人的類型,是研究人類進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7. 蕪湖的有什麼戰爭遺址和本地的英雄人物。

褚磊,呵呵沒想到你也有今天啊!我是王峰哈哈?我幫幫你把。
1、澛港河畔戰妖兵

澛港鎮襟江帶河,地勢險要,是蕪湖太平軍的西南屏障。1858年(咸豐八年)11月,清軍水師提督楊載福率總兵李成謀、副將丁泗濱及陸軍千總尹景昌、韋以琳等合攻澛港一帶太平軍,經過多次激戰,沒有得手。直到1862年(同治元年)4月18日,清軍攻陷繁昌縣城,嚴重威脅澛港太平軍的防務。因此,太平軍在澛港擴大集兵屯糧,加強澛港營壘的軍事防禦措施。曾國藩四月初四日奏疏說:「蕪湖賊援,潛在澛港,增黨屯糧,以圖抗拒。」四月十八日太平軍匡王賴文鴻、佐將林有志等率軍撤出繁昌,屯紮澛港,為蕪湖前衛。曾貞干會同水師總兵李成謀、李濟明於4月24日水陸來犯。曾貞干親率恆營及晏恭山的陸師五營駐扎螃蟹磯。李成謀正右營及左光培等水師三營、李濟清副中營及羅世賢水師二營分泊於囗磯與螃蟹磯之下。曾貞干命令清軍多備船筏,搭好浮橋,以便渡河,並命令江口決堤,以便水師用木船從決口駛入港內。李成謀令戴德祥領陸兵南渡,與入港水師炮船相呼應。次日,曾貞干領帶陸兵渡浮橋進攻北岸太平軍的營壘,晏恭山的陸兵沿著澛港大堤前進,陶寶堂領陸兵沿江邊大道進攻,彭楚漢水師復從港內飛槳而出,太平軍水師船二百餘號被消滅。由於清軍水陸進撲澛港河南北營壘,水軍失利,腹背受敵,太平軍最後撤出澛港,退回蕪潮大營。

2、血戰金柱關

清軍攻陷澛港鎮以後,又根據曾國荃的計劃:「必從金柱關入手,則蕪湖與金陵老巢橫中截斷,賊勢乃孤」的戰略,彭玉麟於1862年5月3日會合各營水師船,由針魚嘴駛進來石磯,焚船毀壘,率師登陸,突襲金柱關的太平軍。這時,東梁山的太平軍援師至,敵軍乃退。彭玉麟接受了失敗教訓,認為:金柱關地險城堅,非水陸並進不可。於是將上游水師調至裕溪口以下,曾國荃率馬步十五營自西梁山南渡,逼近金柱關下,沿堤結營數十里。為了防止太平軍的侵擾,特派李朝斌帶領外江新右營及喻俊明等內河水師三營猛攻太平軍後方。又派成發翔、鄧萬林內河左右營及王明山、萬化林、外江水師四營黃翼升、淮揚水師八營,從下游環擊太平軍前陣。曾國荃大營既立,於5月19日率軍繞出三叉河、上泗渡,水師分為三隊,一隊守江路,一隊沖入內河,直逼塔下,一隊抬炮登陸,環城轟擊。金柱關內太平軍居高臨下,矢石如雨,蔽空而下,兩軍激戰到午夜,清軍黃翼升等明火執杖地匍匐前進,後來西門城樓被清軍火箭射中,引起大火,清軍趁勢攻進金柱關。東梁山營壘也同時失守。曾貞干率軍沿江向蕪湖逼近,並約李成謀決堤放水,駛進小船,向蕪湖四面合圍,黃翼升率內河水師也飛槳而出。其先,曾貞干令知州黃潤昌與蕪湖太平軍守將陳星斗、沈萬國、陳太和、王品來有舉眾內應之約,5月20日在曾貞干水陸圍攻之下,太平軍守將沒有舉眾內應,卻放棄蕪湖城,向官陡門、卜家店方向退卻,在南辛圩、三里埂一帶築營結寨,堅持戰斗。

3、血染青弋江

1863年(同治二年),彭玉麟督師蕪湖,派周萬倬、吳坤修進攻南辛圩太平軍李世賢營壘,同時派水師任星元、左光培駐扎清水河,為蕪湖城的外圍水上屏障。3月13日,李世賢軍從三里埂沿河而下,進攻清水河任、左兩水師。清軍水師將領王三錫登堤督戰,被太平軍槍彈擊傷。後因太平軍死傷過多而退回三里埂。3月21日羅逢元、朱南桂領水陸軍攻萬頃湖(今萬春圩)邊南辛圩,李世賢軍失利。3月22日,太平軍又自灣沚奔襲清水河,清軍萬化林與水師任星元、左光培趁灣沚兵力空虛,從青弋江下游駕船潛往,五更到達,一時萬炮齊發,青弋江上游清軍霆營又剛剛破了西河鎮太平軍,清軍水師從青弋江順流而下,上下夾攻,當天晨霧彌漫,清軍登上灣沚街口,點燃柴草,火光沖天,太平軍被迫退至竹塘、灣沚後山。(這可是我給語文課代表的哦)
世紀初的那些日子,在赭山那蒼翠的松柏之後,掩映著安徽公學的遺址,它曾被人稱作"安徽的北大"。1905年,陳獨秀在蕪湖的赭山皖江中學堂和安徽公學教書期間,曾主辦過《安徽俗話報》,傳播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回憶錄》第四冊「辛亥前安徽文教界的革命活動」一文指出,「安徽的辛亥革命活動發源地是蕪湖,而在蕪湖的活動中心則為安徽公學(安徽公學是皖江中學堂的連襟學校)。這時期的革命人士有陳獨秀、李光炯、張伯純、蘇曼殊(著名詩人、文學家、《民報》編輯)、謝無量(著名革命家、作家和書法家、孫中山建國方略的起草者之一)、章士釗、柳亞子等著名人物。 現中長街20號,曾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蕪湖科學書社》,它於1903年由績溪人汪孟鄒創辦並任經理。它經歷過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北伐戰爭,且都是時代波浪的前潮,被稱為「革命的據點」和「新文化的媒婆」。它經銷的有《新青年》、《向導》、《湘江評論》和魯迅的《吶喊》等早期革命書刊。1904年下半年,時在蕪湖「安徽公學」和「赭山中學」任教的陳獨秀,就寄居在書社的小樓上,編寫半月刊《安徽俗話報》,他兩次到蕪,歷時兩年多,都是在這里居住。 1926年,現代文學家阿英曾在蕪湖主編過激進清新的《蒼茫》雜志。出生於蕪湖的30年代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和女作家王瑩,她的自傳小說《寶姑》將蕪湖20年代的風土人情描寫得栩栩如生,展現了當進的蕪湖風貌。1911年新劇《恨海》曾多次在大戲院內公演,開安徽話劇演出之先聲。 市區赭山內,有抗日名將戴安瀾之墓,黨和國家領導人王稼祥紀念館;鏡湖西南有紀念早年安徽省委代理書記王步文犧牲的步文亭,有文化名人王瑩紀念館,有曾在蕪湖編著早期革命書刊《蒼茫》的阿英藏書室,還有孫中山光臨蕪湖的地方;革命先輩惲代英、蔣光慈、劉希平等早年在蕪湖活動時的舊址。登上江南第一船的解放軍,就是在蕪湖荻港上的岸,這些都是「紅色之地」的閃光點。

8. 中國銅都在哪裡

江西德興 德興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北部,樂安河中上游,地處贛、浙、皖三省接壤處。東接浙江省開化縣, 東南與玉山縣、上饒縣毗鄰,南和橫峰縣、弋陽縣相接,西接樂平市,北連婺源縣。南北長70千米,東西寬50千米,總面積2101平方千米(一說208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8322人(2006年末)。全市轄1個街道、5個鎮、6個鄉和大茅山省級經濟開發區:銀城街道、泗洲鎮、花橋鎮、繞二鎮、海口鎮、新崗山鎮、黃柏鄉、萬村鄉、張村鄉、皈大鄉、李宅鄉、龍頭山鄉。共有25個居委會、83個行政村。1990年12月德興撤縣設市。市政府駐銀城街道,距省會南昌171千米。 德興所處(28°38′N~29°15′N,117°22′E~118°5′E)位置。地處贛東北低山丘陵,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部為懷山低山丘陵,西部丘陵區多狹長谷地。洎水(河)貫穿全境,為德興的母親河。起源於懷玉山李宅水、洎水、長樂水、建節水、體泉水等河流,均由東南向西北匯入樂安河。年均溫17.2℃,年降水量1853毫米。德(興)九(都)、上(饒)樂(平)、白景(沙關)景(德鎮)公途經境,皖贛鐵路支線通泗洲鎮。德興銅礦及銀山鉛鋅礦在境內。有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和銀井、膽泉、唐代采銅窿洞、商周文化遺址等名勝古跡。龍頭山鄉高竹山方誌敏義士蒙難處,有革命義士紀念館。 人口特點,基本上由1/3人口來自浙江,1/3來自祖國各地和1/3的本地人組成,是一個融合各地文化極具包容性的移民城市,以「銅文化」、「多元文化」著稱。市所在地洎水河畔的狐狸山和樂安河畔的上沽口所發掘出的古遺址文物證明,早在距今2000-3000年前的商周時代,就有人在德興這塊土地上居住,春秋戰國時代德興屬吳、越、楚、秦屬九江郡,漢屬余干縣,東漢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置縣,後經東漢、南朝後唐年間幾次異制,於南唐升元二年(公元938年)取「唯德乃興」之義建縣,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建縣史。 別稱1、中國銅都(注冊商標) 2、江南金山 3、千古銀城 中國銅都--德興工業游 工業旅遊是一項新興旅遊產業,是世界上一個主要旅遊方向。作為「中國銅都」、「亞洲最大的銅礦開采地之一」、「黃金儲量江南之最」的德興市,擁有德興銅礦、金山金礦、鉛鋅礦、308冶煉廠等一大批省屬企業,完全具有發展工業旅遊的世界級資源基礎。該市緊緊圍繞銅文化和現代化,定位為發展以參觀現代化大型采選礦工業為主體,以展現銅工業文化為主旨的觀光旅遊。德興銅礦現在年產銅12萬噸以上,約佔全國的四分之一,稱為亞洲第一大礦,擁有許多個第一,具有極強的旅遊吸引力。德興銅礦擁有國際先進的采、選工藝和設備,現代化大規模的生產作業場景和工人的文化生活都是亮點。古老的煉銅文化與現代化采冶交相輝映,燦爛無比。江西金山金礦是省重點黃金礦山,黃金產量、利稅均居江西獨立礦山黃金礦山之首。此外,德興市還積極發揮銅礦與三清山、大茅山等風景名勝的互補效應,促使旅遊業加速發展。

9. 安徽蕪湖有哪些名人古墓

王稼祥(11中附近)
戴安瀾 (具體位置在小赭山上,山頂有電視發射架的那一個)
古代遺址有很多,神山的干將砥劍石,廣濟寺的古塔(千年歷史了)

這是有關蕪湖的典故

(一) 八百里皖江浩浩盪盪,見證了蕪湖源遠流長的歷史。

就像接連在繁昌發現的人字洞舊石器遺址、柯家沖古瓷窯遺址、三山的商周遺址,還有著名的蕪湖城隍廟遺址、南陵縣大工山古銅礦遺址(已探明西周至唐宋時期的采礦、冶銅遺跡共35處)。翻開蕪湖的古文明歷史,我們能發現足下的這塊土地曾擁有「楚王城」、「三國東吳城」、「王敦城」、「宋城」和「明城」等眾多古跡遺址,展示了古城文明的燦爛輝煌。

蕪湖是一座古城,迄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春秋時,因「地勢低窪,鳩鳥雲集」而得名「鳩茲」,邑址位於今市區東南20公里處,為蕪湖聚落之起始。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此地因「地卑積水,而生蕪藻」,故名「蕪湖」,並始設蕪湖縣。三國時,蕪湖是孫吳抗拒曹魏的重要據點。吳黃武二年(223),縣址由鳩茲故地遷止青弋江口。

這里,有中國第一個煉鋼遺址——神山。舊石器時代文物以及古銅冶煉遺址證明,古代蕪湖的冶金和製造工業技術水平就十分發達。《圖經》雲:「縣東北六里的赤鑄山有干將墓,神山上有磨劍池。干將淬劍於此。上有磨劍石」。這是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干將和莫邪夫婦為楚王在此煉就了舉世聞名的雌雄劍。《中國通史簡編》稱:「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最早,而且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早。」1978年,北京大學侯仁之教授來神山實地考察之後,次年即在全國政協會上發言,呼籲人們保護這一世界上最早的煉鋼遺址。

這里,有佛教「金地藏玉菩薩」第一行宮——「小九華廣濟寺」,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公元894年至898年的唐代時期,赭山就建成了「永清寺」,到公元1008至1016年間的宋代中祥年間又改為「廣濟寺」,並一直沿襲到今天。它和宋代治平年間(公元1065年)建於赭山南坡的磚塔相映成輝,形成了「赭塔晴嵐」景觀。宋代時,美妙的「赭塔晴嵐、雄觀江聲、天門煙浪、荊山寒壁……」等「蕪湖古八景」已基本形成。

這里,有名揚華夏的圩田水利工程——萬春圩。嘉佑六年(1061年),沈括任安徽寧國縣令,倡導並發起了修築蕪湖地區萬春圩的工程,一次就動員民工達1.4萬餘人,開辟出能排能灌、旱澇保收的良田一千二百七十頃。這是當時江南最大的修圩——堤垸工程,修復後,圩內及周邊地區廣泛受益,因而命名為「萬春圩」,沈括著有《萬春圩圖記》。今天的萬春圩依然在發揮作用,已有蕪湖學者提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建議。

這里,自古以來便是工貿重鎮。南唐時「樓台森列」、「煙火萬家」;宋代冶煉走向鼎盛,史稱「鐵到蕪湖自成鋼」。明朝成為當時的印染中心,有「織造尚淞江,漿染尚蕪湖」的記載。清代蕪湖著名鐵畫藝人湯天池和當時的姑熟畫派代表人物蕭雲從合作,以錘為筆,以砧為硯,以鐵為墨,鍛造出了中華一絕———蕪湖鐵畫。 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開蕪湖為通商口岸後,蕪湖成了米業商埠,商貿日興。因蕪湖水運交通發達,李鴻章便出面將在外省的米市遷至蕪湖,從此蕪湖米市開始興旺,位居中國四大米市之冠。蕪湖逐步發展成為長江下游內外貿易的主要商埠和港口,也成了安徽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伴隨經濟發展、城區擴大興旺,促進了以寺廟為主的園林風景開發。東晉永和年間(公元345年)就建成了永壽院,(北宋二年改為吉祥寺,即今天的吉和街道所在地)。其建築之華麗,香火之旺盛在當時也是少有的。寺的北面,還有「觀瀾亭」、「三元殿」等,今沿河路防洪牆寶塔根旁的「觀瀾亭」也是根據這一古景所命名。而「雄觀江聲」之景點,現仍是吉和街的一個小巷。與此同時,一批民族式園林建築如「吳波亭」、「一覽亭」、「清輝閣」、「御書亭」等也相繼問世。明萬曆46年(公元1618年)開始建設中江塔,由於種種原因,斷斷續續前後歷時50餘年,直至清代康熙8年(公元1669年)才完工建成。 乾隆年間,「洪園」與「澹人居」兩園合並,更名為「琴余別館」,皆為蕪湖知府陳聖修佔有。到了清道光年間,官宦王澤告老歸家之後,便將其買下,加以修飾又更名為「希右園」,意欲「希蹤右軍,誓暮不出」之意。清末民初,李鴻章家族便在原有園林設施的基礎上大興土木,又相繼興建了「柳春園、煙雨墩、景春花園、長春花園」和公館等,使之初步成了一個環湖的大花園體系。然而,在1937年時,日本軍佔領蕪湖後,好山好水好景緻就從此敗壞下去。今天「吳波秋月」和「玩鞭春色」經過修葺,它那神秘的故事仍吸引著四方來客。透過一些古跡,如楚王城遺址(南陵的黃池鄉城西村)、南陵的黃墓(黃蓋之墓)、蕭雲從墓、夫子廟大成殿、衙署前門、縣學記碑(位於市十二中學內,碑文為宋代書法家米芾的真跡)等,仍能遙想當年蕪湖的盛景。

(二) 歷史上的蕪湖,水鄉澤國,自然風光宜人,歷代都有文人雅士涉足並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詞、題詠和篇章。早在南朝梁,梁元帝(蕭繹)即寫下了《泛蕪湖》詩,歌詠蕪湖山水。唐朝詩人李白的《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中唐詩人劉秩《過蕪湖》的贊美詩:「百里蕪湖縣,封候自漢朝。荻林秋帶雨,沙浦晚生潮。近海魚鹽富,頻淮粟麥饒。相逢白頭叟,擊壤頌唐堯」。宋代文學家梅堯臣的《時魚》:「四月時魚卓浪花,漁舟出沒浪為家。甘肥不入罟師口,一把銅錢趁槳牙」。 玩鞭亭歷來是游覽名勝,留有甚多文人題詠。李白《南奔書懷》詩雲:「顧乏七寶鞭,留連道旁玩」,即指此典故。公元1084 年(元豐七年),應蕪湖東承天院方丈蘊湘之約,宋代文豪蘇東坡攜幼子蘇過自黃州(今湖北黃岡)乘舟抵蕪,為剛竣工的玩鞭亭和夢日亭題詩。蘇軾在東承天院揮毫書下《湖陰曲》七言古律一首,詠嘆的是蕪湖八景之一「玩鞭春色」的故事。蘇轍「馬鞭七寶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追」,黃庭堅「至今亭竹根延蔓,尚想當年七寶鞭」,讀之令人感慨不已。 北宋詩人林逋因流連蕪湖美景而留下「詩中長愛杜池州,說著蕪湖是勝游」的佳句。著名詩人黃庭堅因欣賞蕪湖的山水勝境,而在赭山廣濟寺中的滴翠軒內讀書居住,研究詩文。蕪湖狀元、南宋愛國詞人張孝祥, 「捐田百畝、匯而成湖」,形成「邑中風景最佳處」的「鏡湖細柳」風景區;並盛贊蕪湖「日照山如畫,雲濃水似煙」。明代著名戲曲作家、文學家湯顯祖的名著《牡丹亭》就是在當時蕪湖的「雅積樓」創作的。雅積樓歷經明清兩代,是蕪湖歷史上最久、藏書最多的私家書樓。清代著名小說家吳敬梓的諷刺文學巨著《儒林外史》中所描述的街景、風俗、人物都是取材於蕪湖,小說充滿了蕪湖一帶濃郁的生活氣息。明末清初著名畫家、姑孰派的創始人蕭尺木出生於蕪湖。今存鐵畫創始人湯天池的鐵畫,都是根據蕭尺木的畫稿製成。 1918年2月,張恨水經摯友郝耕仁介紹到蕪湖《皖江報》任總編輯兼編文藝副刊。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該報副刊《皖江新潮》,曾在全國風靡一時,恨水先生當時是其主筆之一。著名女畫家潘玉良,13歲時她被賭棍的舅父騙到蕪湖,賣給了妓院當燒火丫頭,幸遇蕪湖鹽督潘贊化相救,並且替玉良贖身,跳出火炕,結成伉儷,張改姓潘,證婚人是陳獨秀。潘贊化不為世俗偏見所動支持玉良,最終潘玉良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1921年留法勤工儉學興起,潘玉良考取留法深造,從此遠渡重洋,是我國旅法最早的畫家。

(三)世紀初的那些日子,在赭山那蒼翠的松柏之後,掩映著安徽公學的遺址,它曾被人稱作"安徽的北大"。1905年,陳獨秀在蕪湖的赭山皖江中學堂和安徽公學教書期間,曾主辦過《安徽俗話報》,傳播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回憶錄》第四冊「辛亥前安徽文教界的革命活動」一文指出,「安徽的辛亥革命活動發源地是蕪湖,而在蕪湖的活動中心則為安徽公學(安徽公學是皖江中學堂的連襟學校)。這時期的革命人士有陳獨秀、李光炯、張伯純、蘇曼殊(著名詩人、文學家、《民報》編輯)、謝無量(著名革命家、作家和書法家、孫中山建國方略的起草者之一)、章士釗、柳亞子等著名人物。 現中長街20號,曾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蕪湖科學書社》,它於1903年由績溪人汪孟鄒創辦並任經理。它經歷過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北伐戰爭,且都是時代波浪的前潮,被稱為「革命的據點」和「新文化的媒婆」。它經銷的有《新青年》、《向導》、《湘江評論》和魯迅的《吶喊》等早期革命書刊。1904年下半年,時在蕪湖「安徽公學」和「赭山中學」任教的陳獨秀,就寄居在書社的小樓上,編寫半月刊《安徽俗話報》,他兩次到蕪,歷時兩年多,都是在這里居住。 1926年,現代文學家阿英曾在蕪湖主編過激進清新的《蒼茫》雜志。出生於蕪湖的30年代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和女作家王瑩,她的自傳小說《寶姑》將蕪湖20年代的風土人情描寫得栩栩如生,展現了當進的蕪湖風貌。1911年新劇《恨海》曾多次在大戲院內公演,開安徽話劇演出之先聲。 市區赭山內,有抗日名將戴安瀾之墓,黨和國家領導人王稼祥紀念館;鏡湖西南有紀念早年安徽省委代理書記王步文犧牲的步文亭,有文化名人王瑩紀念館,有曾在蕪湖編著早期革命書刊《蒼茫》的阿英藏書室,還有孫中山光臨蕪湖的地方;革命先輩惲代英、蔣光慈、劉希平等早年在蕪湖活動時的舊址。登上江南第一船的解放軍,就是在蕪湖荻港上的岸,這些都是「紅色之地」的閃光點。

10. 安徽省巢湖市無為縣的地理位置

無為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蕪湖市境西部。南瀕長江,北臨巢湖,與蕪湖市區、繁昌縣、銅陵市隔江相望。全縣總面積2433平方公里,轄「全國千強鎮、安徽第一鎮」——高溝鎮等23個鄉鎮、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140萬。無為通江達海,承東啟西,是皖江開發開放的前沿,與「長三角」山水相連,人文相親。相信不久的將來,無為這顆璀璨的明珠,一定會在皖江之畔冉冉升起。

113公里的長江「黃金水道」環繞東南,淮南鐵路斜貫東北,蕪湖、銅陵四座長江大橋將為無為插上了騰飛的雙翼,建設中的的京福高鐵和銅陵公鐵長江大橋、籌建中的江北高速、廬銅鐵路、蕪湖長江二橋將再為無為添一道絢麗的彩虹。
無為素有「魚米之鄉」美譽,棉花、油料、水產品總量躋身全國百強,特色農產品有荸薺、田藕、席草等。其中,棉花年產量超百萬擔,為全國重要的優質棉生產基地。富饒的土地下還蘊藏著煤、石灰石、石油、天然氣、銅、鐵等20多種礦產資源。自然風光更是引人入勝,錦綉溪嫵媚典雅,竹絲湖煙波浩淼,泊山洞鬼斧神工,西九華雲蒸霞蔚,天井山白鷺翔集,萬年台風景區風景旖旎,處處風光無限,時時景色宜人。

無為縣戶籍總人口1425333人(無為縣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無為統計信息網)

無為縣位於安徽省中南部,長江北岸,北依巢湖,南與蕪湖市、銅陵市隔江相望,距省會合肥市百餘公里。距馬鞍山市90公里、距南京市120公里、距杭州市300餘公里、距上海市400餘公里。無為通江達海,承東啟西,是皖江開發開放的前沿,與「長三角」山水相連,人文相親。總面積2433平方千米。全縣轄19個鎮、4個鄉:無城鎮、襄安鎮、二壩鎮、湯溝鎮、陡溝鎮、石澗鎮、嚴橋鎮、開城鎮、蜀山鎮、牛埠鎮、劉渡鎮、姚溝鎮、泥汊鎮、白茆鎮、高溝鎮、福渡鎮、泉塘鎮、紅廟鎮、赫店鎮、鶴毛鄉、十里墩鄉、崑山鄉、洪巷鄉。縣政府駐無城鎮。
西北部有低山丘陵,東南部為平原沙洲區。境內河流如網,溝塘密布。屬亞熱 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170.5毫米,年均氣溫15.8℃。無為地方土特產有無為板鴨,荸薺,田藕,席草,中華絨螯蟹,河蟹,甲魚,鵝,鴨,長江三鮮(鰣魚、刀魚、河豚),泥汊藍神珠寶:珍珠、玉器、瑪瑙、水晶、鉑金、鑽石等,嚴橋五香花生米,陡溝小麻餅,湯溝酥糖等糕點, 白卯腌菜 ,蛤蟆酥 ,五香蠶豆 ,午飯團子 ,揚橋乾子,還有無為剔墨紗燈等等。
淮南鐵路、合蕪鐵路經過縣境東北端二壩鎮,208、227、319省道縱橫縣境。名勝古跡有商周文化遺址、漢墓群、黃金塔、米公祠、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泊山洞、萬年台風景區等,紀念地有新四軍七師司令部舊址。
行政區劃
無為縣域面積2433平方公里,人口142萬,郵政編碼238300,行政區劃代碼340225,縣人民政府駐無城鎮,轄19個鎮、4個鄉。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