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古遺址
① 烏海的歷史沿革
公元前127年(漢元朔二年),漢武帝擊敗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收復河南地(轄境今巴彥淖爾市烏加河以南、鄂爾多斯高原),將原有九原郡改為五原郡,又增設朔方郡,郡治在三封縣(今巴盟磴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的陶升井,又稱麻彌圖庫廟古城)。朔方郡下設10縣,在今海勃灣地區設置沃野縣。
公元前120年(元狩三年)築沃野縣城(今海勃灣區北新地古城)。
公元前121年(漢元狩二年),南匈奴渾邪王附漢後,烏達地區為武威郡之北境地。 東漢末年到三國、晉朝、十六國時期,活動在北方草原的少數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號稱「五胡」,大多進入長城以南,移居黃河流域。他們互相爭戰或者與中原王朝較量,形成長時間戰亂局面。魏晉時,今烏海地區為西部鮮卑所據,南北朝時為前涼、後涼、北涼所割據。
公元319年(東晉大(太)興二年),羯族石勒強盛起來,盡得黃河流域中、下游廣闊地區,建立後趙國。今海勃灣地區屬後趙之朔州朔方郡。
公元366年(前秦建元二年),後趙被前秦、前燕所取代,河水以西歸前秦,為氐族苻堅所統治。海勃灣地區屬前秦朔方郡。
公元395年(後秦皇初二年),羌族姚興部興起,奪得前秦西部地區,稱為後秦。姚興在北部廣闊地區設朔方郡,轄今海勃灣地區。
公元391年(東晉太元十六年),魏王拓跋魏攻打朔方郡(轄今巴盟南部和伊盟北部)的鐵弗部劉衛辰。衛辰被打敗後部眾四散,轄地盡失,變成魏的統治地域。
公元407年(東晉義熙三年),匈奴族鐵弗部首領赫連勃勃強盛,在今鄂爾多斯市、陝西北部地區建立胡夏國,建都於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北,俗稱白城子),轄地曾北達黃河,置幽州於大城(今伊盟杭錦旗東南),佔有今巴盟南部、鄂爾多斯高原。
公元431年(夏勝光四年),夏國被北魏拓跋鮮卑族所滅,轄境歸北魏。 隋時,海勃灣地區屬突厥汗庭之西境,為東突厥游牧地。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為十道,綏、銀、豐、勝等州屬關內道。關內道的靈州是隋朝靈武郡管轄地區,是黃河由南向北的東岸狹長地帶,包括今鄂托克旗西部、鄂托克前旗西部及海勃灣地區。
烏達地區,隋屬甘州,治所在永平(隋改名張掖,即甘肅張掖)。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屬肅州,治所在福祿(甘肅酒泉)。公元八世紀安史之亂後期至九世紀中葉曾屬吐蕃。 宋、遼時期要,西北地區興起的黨項族趁宋、遼連年交戰之際,據有銀、夏、綏、宥、靜五州之地。
公元960年(宋建隆元年)給黨項羌以李彝興太尉稱號,李彝興向宋貢馬三百匹,以示歸順。從此,今鄂爾多斯市地區的絕大部分(轄海勃灣地區)遂入宋朝版圖,但仍為黨項李所有。
1038年(宋寶元元年),黨項族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國。今海勃灣地區為西夏靈州之地,烏達地區為西夏賀蘭山防區。 明朝時,烏達地區為甘州、肅州二衛的邊外地。
1376年(明洪武九年),立寧夏衛,後升為鎮,轄今海勃灣地區,隸屬於陝西都司,歸中央右軍都督府管理。
1402年(明建文四年),蒙古韃靼、瓦剌各部強盛起來,構成對明朝北方邊境的嚴重威脅。1462年(明天順六年)蒙古韃靼酋長阿勒淖爾與毛里孩進駐鄂爾多斯市地區。
1552-1566年(明嘉靖中)達延汗之孫袞弼里克墨爾根承襲濟農爵位,名其部落為鄂爾多斯。
1635年(清天聰九年),該部首領額哲臣歸附清朝,清朝統領鄂爾多斯地區。
1649年(清順治六年),清廷將鄂爾多斯地區劃為6旗,實行盟旗制,海勃灣地區為鄂爾多斯右翼中旗(鄂托克旗)之西北境。
169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始設阿拉善和碩特旗。今烏達地區屬阿拉善旗管轄。 民國時,寧夏擴軍使兼轄阿拉善和碩特旗,後直屬中央行政院蒙藏委員會。
1914年(民國3年),鄂托克旗歸綏遠省管轄。
1929年(民國18年)1月,寧夏省政府成立後,在磴口正式設縣。隨後又擅自將沿黃河南到石嘴山、北至河套,長約200公里的狹長地帶劃入磴口縣(包括烏海地區)。
1930年(民國19年),綏遠省政府在黃河以東鄂托克旗地區設立野沃設置局,後改為沃野縣,轄今海勃灣地區。
1937年(民國26年)寧夏省主席馬鴻逵佔領沃野縣,劃歸寧夏,改名陶樂縣。
1949年(民國38年)8月23日,鄂托克旗和平解放。9月7日,鄂托克旗人民政府成立。當時,海勃灣地區屬鄂托克旗第三區(阿爾巴斯)。是年,9月23日,阿拉善和碩特旗和平解放。當時,烏達地區為該旗宗別立巴嘎的一部分。 1950年3月31日,成立阿拉善和碩特旗治區人民政府,隸屬寧夏省。
1954年4月25日,成立寧夏省蒙古自治區,轄阿拉善旗、磴口縣。是年9月,寧夏省制撤銷,自治區改歸甘肅省管轄,後又改為甘肅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
1955年,建立桌子山礦區辦事處,隸屬於伊克昭盟。區界為:南至枯水溝以北,北至陶思圖,東至黑龍貴、棋盤井、千里山,西至黃河邊,南北長約170華里,東西寬約50餘華里,總面積約2125平方公里。
1956年4月13日,將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劃歸內蒙古自治區,改為巴彥淖爾盟,烏達地區仍歸巴盟阿拉善旗所轄。
1958年11月,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批准,建立阿拉善旗烏達鎮。鎮界為:南起寧夏石嘴山邊界,西界阿拉善旗宗別立蘇木,北至阿拉善旗巴音木仁蘇木,東以黃河為界,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總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
1959年4月,撤銷桌子山礦區辦事處,建立礦區人民委員會,隸屬伊克昭盟。
1961年7月9日,建立烏達市和海勃灣市。烏達市建立後,將阿拉善左旗的宗別立、烏素圖、巴音木仁3個牧區人民公社劃入烏達市。10月1日,正式成立烏達市和海勃灣市,分別隸屬巴彥淖爾盟和伊克昭盟。
1964年,烏達市於1961年劃入的3個牧區人民公社重新劃歸阿拉善旗,地界縮小為原烏達鎮管轄范圍。 1975年8月30日,國務院批准建立烏海市。翌年1月10日,烏達市和海勃灣市正式合並成立烏海市,為內蒙古自治區直轄市。市人民政府設在海勃灣。下轄烏達、海勃灣、拉僧廟3個縣級辦事處。
1979年12月,將3個辦事處改設為區,同時,將拉僧廟辦事處更名為海南區。
② 內蒙古有哪些名勝古跡
一、漢長城遺址
漢外長城遺跡分為南北兩線,現今公開出版的內蒙古地圖上,在達茂聯合旗、固陽縣、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境內繪出有兩條斷續分布的長城。在茫茫的乾旱草原上,這兩條長城遺跡近代曾為自大青山後通往新疆商路上的坐標。
二、曼德拉山岩畫
曼德拉山位於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孟根蘇木境內,距離蘇木所在地西南14公里。曼德拉最著名的是岩畫。東西3公里、南北6公里的山地上,發現了4234幅岩畫。這些岩畫以其歷史久遠、雕刻精湛、圖案逼真、古樸粗獷的特點被譽為「美術世界的活化石」,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三、遼太祖陵
遼太祖陵位於赤峰市巴林左旗哈達英格蘇木石房子村大布拉格山谷中,這里相傳為契丹始祖發祥之地,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駕崩後葬於此。
四、昭君墓
昭君墓座落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於公元前的西漢時期,夯築而成。墓體狀如覆斗,高達33米,底面積約1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
五、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爾多斯市區40公里。
③ 烏海市古玩市場在哪
您好:
烏海線還沒有 較正規及集中的的古玩市場,您可以到 烏海奇石街 轉轉吧。
④ 圍繞烏海市的古建築寫一篇作文
古建築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神秘的東西,我對它充滿了好奇。回到家後,我們決定把內這次活動的容地點放在九峰公園里,主要研究瑞隆感應塔和江南古建築群。接著,我聯系組員們,約定好時間和地點。
到了星期天中午,我們小組成員准時來到了瑞隆感應塔下。只見塔高高地聳立在山腳下,通過石碑的介紹,我們了解到:瑞隆感應塔建於北宋開寶年間,塔高35.2米,為八面七級仿樓閣式磚塔。由於千年來風摧雨蝕,導致塔受到破壞,在1991年進行了重新修建。我們現在看到的塔,就是修建後的塔。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江南古建築群。由於大門關著,我們無法進去參觀,但是從外觀看上去就很精美了。李城歐的爸爸告訴我們:九峰古建築群為典型的徽派建築風格,是黃岩企業家將它從江西按原形、原物搬移過來的。
⑤ 那些古遺跡在哭泣為什麼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文物部門經過一年多時間調查發現,烏海市境內明長城遺址總回長39.39公里,因自然、人答為等因素導致86.82%的地段消失,存在牆體的段落僅有5.19公里。
烏海市文物站長城資源調查組負責人武俊生說,造成烏海市境內明長城破壞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首先,烏海市明長城以沙土堆築為主,在殘存的牆體中,沙土堆築、沙土夾石子堆築的牆體有4520.5米,佔到整體建築的87.1%,這種先天不足、牢固不夠的修築方式是導致大段長城消失的根本原因。其次是人為因素,如戰爭、開墾、修廠築路、居民挖土取石等。另外還有自然和動植物因素。
如何保護烏海市境內明長城遺址,烏海市文物部門提出了相應對策和建議:在明長城遺址劃定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並樹立保護標志;在明長城沿線交通路口和其他需要提示公眾的地段,設立明長城保護標志;在明長城保護區域內恢復生態,天然草生植被保存較好的地區實施天然封育,農田區域內實行退耕還林、退耕還草,荒漠地區開展大規模植樹種草活動等。
⑥ 烏海在古代是什麼
漢朝時期
公元前127年(漢元朔二年),漢武帝擊敗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收復河南地(轄境今巴彥淖爾市烏加河以南、鄂爾多斯高原),將原有九原郡改為五原郡,又增設朔方郡,郡治在三封縣(今巴盟磴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的陶升井,又稱麻彌圖庫廟古城)。朔方郡下設10縣,在今海勃灣地區設置沃野縣。
公元前120年(元狩三年)築沃野縣城(今海勃灣區北新地古城)。
公元前121年(漢元狩二年),南匈奴渾邪王附漢後,烏達地區為武威郡之北境地。 [2]
三國南北朝
東漢末年到三國、晉、十六國時期,活動在北方草原的少數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號稱「五胡」,大多進入長城以南,移居黃河流域。他們互相爭戰或者與中原王朝較量,形成長時間戰亂局面。魏晉時,今烏達地區為西部鮮卑所據,南北朝時為前涼、後涼、北涼所割據。
公元319年(東晉大(太)興二年),羯族石勒強盛起來,盡得黃河流域中、下游廣闊地區,建立後趙國。今海勃灣地區屬後趙之朔州朔方郡。
公元366年(前秦建元二年),後趙被前秦、前燕所取代,河水以西歸前秦,為氐族苻堅所統治。海勃灣地區屬前秦朔方郡。
公元395年(後秦皇初二年),羌族姚興部興起,奪得前秦西部地區,稱為後秦。姚興在北部廣闊地區設朔方郡,轄今海勃灣地區。
公元391年(東晉太元十六年),魏王拓跋魏攻打朔方郡(轄今巴盟南部和伊盟北部)的鐵弗部劉衛辰。衛辰被打敗後部眾四散,轄地盡失,變成魏的統治地域。
公元407年(東晉義熙三年),匈奴族鐵弗部首領赫連勃勃強盛,在今鄂爾多斯市、陝西北部地區建立夏國,建都於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北,俗稱白城子),轄地曾北達黃河,置幽州於大城(今伊盟杭錦旗東南),佔有今巴盟南部、鄂爾多斯高原。
公元431年(夏勝光四年),夏國被北魏拓跋鮮卑族所滅,轄境歸北魏。[2]
隋代時期
隋時,海勃灣地區屬突厥汗庭之西境,為東突厥游牧地。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為十道,綏、銀、豐、勝等州屬關內道。關內道的靈州是隋朝靈武郡管轄地區,是黃河由南向北的東岸狹長地帶,包括今鄂托克旗西部、鄂托克前旗西部及海勃灣地區。
烏達地區,隋屬甘州,治所在永平(隋改名張掖,即甘肅張掖)。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屬肅州,治所在福祿(甘肅酒泉)。公元八世紀安史之亂後期至九世紀中葉曾屬吐蕃。[2]
宋代時期
宋、遼時期要,西北地區興起的黨項族趁宋、遼連年交戰之際,據有銀、夏、綏、宥、靜五州之地。
公元960年(宋建隆元年)給黨項羌李彝興以太尉稱號,李彝興向宋貢馬三百匹,以示歸順。從此,今鄂爾多斯市地區的絕大部分(轄海勃灣地區)遂入宋朝版圖,但仍為黨項李所有。
1038年(宋寶元元年),黨項族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國。今海勃灣地區為西夏靈州之地,烏達地區為西夏賀蘭山防區。[2]
元朝時期
十三世紀初,游牧在北方草原的蒙古部落日趨強盛,鐵木真登上汗位,尊稱成吉思汗,於1227年滅西夏,版圖統歸元朝。元朝在全國設置一個中書省,十個行省,省下設路、府、州、縣。當時,烏海地區為寧夏行省中興路管轄。1288年(元至元二十五年)改中興路為寧夏路,治所在今銀川市。[2]
明清時期
明時,烏達地區為甘州、肅州二衛的邊外地。
1376年(明洪武九年),立寧夏衛,後升為鎮,轄今海勃灣地區,隸屬於陝西都司,歸中央右軍都督府管理。
1402年(明建文四年),蒙古韃靼、瓦剌各部強盛起來,構成對明朝北方邊境的嚴重威脅。1462年(明天順六年)蒙古韃靼酋長阿勒淖爾與毛里孩進駐鄂爾多斯市地區。
1552-1566年(明嘉靖中)達延汗之孫袞弼里克墨爾根承襲濟農爵位,名其部落為鄂爾多斯。1635年(清天聰九年),該部首領額瞵臣歸附清朝,統領鄂爾多斯地區。 [2]
1649年(清順治六年),清廷將鄂爾多斯地區劃為6旗,實行盟旗制,海勃灣地區為鄂爾多斯右翼中旗(鄂托克旗)之西北境。
169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始設阿拉善和碩特旗。今烏達地區屬阿拉善旗管轄。[2]
民國時期
民國時,寧夏擴軍使兼轄阿拉善和碩特旗,後直屬中央行政院蒙臧委員會。
1914年(民國3年),鄂托克旗歸綏遠省管轄。
1929年(民國18年)1月,寧夏省政府成立後,在磴口正式設縣。隨後又擅自將沿黃河南到石嘴山、北至河套,長約200公里的狹長地帶劃入磴口縣(包括烏海地區)。
1930年(民國19年),綏遠省政府在黃河以東鄂托克旗地區設立野沃設置局,後改為沃野縣,轄今海勃灣地區。
1937年(民國26年)寧夏省主席馬鴻逵佔領沃野縣,劃歸寧夏,改名陶樂縣。
1949年(民國38年)8月23日,鄂托克旗和平解放。9月7日,鄂托克旗人民政府成立。當時,海勃灣地區屬鄂托克旗第三區(阿爾巴斯)。是年,9月23日,阿拉善和碩特旗和平解放。當時,烏達地區為該旗宗別立巴嘎的一部分。 [2]
解放後
1950年3月31日,成立阿拉善和碩特旗治區人民政府,隸屬寧夏省。
1954年4月25日,成立寧夏省蒙古自治區,轄阿拉善旗、磴口縣。是年9月,寧夏省制撤銷,自治區改歸甘肅省管轄,後又改為甘肅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
1955年,建立桌子山礦區辦事處,隸屬於伊克昭盟。區界為:南至枯水溝以北,北至陶思圖,東至黑龍貴、棋盤井、千里山,西至黃河邊,南北長約170華里,東西寬約50餘華里,總面積約2125平方公里。
1956年4月13日,將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劃歸內蒙古自治區,改為巴彥淖爾盟,烏達地區仍歸巴盟阿拉善旗所轄。
1958年11月,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批准,建立阿拉善旗烏達鎮。鎮界為:南起寧夏石嘴山邊界,西界阿拉善旗宗別立蘇木,北至阿拉善旗巴音木仁蘇木,東以黃河為界,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總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
1959年4月,撤銷桌子山礦區辦事處,建立礦區人民委員會,隸屬伊克昭盟。
1961年7月9日,建立烏達市和海勃灣市。烏達市建立後,將阿拉善左旗的宗別立、烏素圖、巴音木仁3個牧區人民公社劃入烏達市。10月1日,正式成立烏達市和海勃灣市,分別隸屬巴彥淖爾盟和伊克昭盟。
1964年,烏達市於1961年劃入的3個牧區人民公社重新劃歸
烏海人民廣場
阿拉善旗,地界縮小為原烏達鎮管轄范圍。[3] 1975年8月30日,國務院批准建立烏海市。翌年1月10日,烏達市和海勃灣市正式合並成立烏海市,為內蒙古自治區直轄市。市人民政府設在海勃灣。下轄烏達、海勃灣、拉僧廟3個縣級辦事處。
1979年12月,將3個辦事處改設為區,同時,將拉僧廟辦事處更名為海南區。
⑦ 烏海有古代遺址么
烏海市境內明長城遺址總長39.39公里,因自然、人為等因素導致86.82%的地專段消失,存在牆體的段落僅屬有5.19公里。
烏海市文物站長城資源調查組負責人武俊生說,造成烏海市境內明長城破壞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首先,烏海市明長城以沙土堆築為主,在殘存的牆體中,沙土堆築、沙土夾石子堆築的牆體有4520.5米,佔到整體建築的87.1%,這種先天不足、牢固不夠的修築方式是導致大段長城消失的根本原因。其次是人為因素,如戰爭、開墾、修廠築路、居民挖土取石等。另外還有自然和動植物因素。
⑧ 簡單介紹一下內蒙古烏海的情況。謝!
烏海市是新興工業城市,地處黃河上游,資源型城市,主要產煤。地處大陸深處,屬於典內型的大陸性氣候,容其氣候特徵是冬季少雪, 春季乾旱,夏季炎熱高溫,秋季氣溫劇降。春秋季短,有風沙,冬夏季長,晝夜溫差大。烏海市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地處黃河上游,東臨鄂爾多斯高原,南與寧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是華北與西北的結合部,同時也是 「寧蒙陝甘」經濟區的結合部和沿黃經濟帶的中心區域
烏海市是36億年前鄂爾多斯古大陸的一部分,系古地中海浸區經第三次喜瑪拉雅山隆起而成。歷經滄海桑田,逐漸形成了現在的「三山兩谷一條河」的基本地形地貌特徵
總體而言,烏海可以用四個美譽來形容,即黃河明珠、書法之城、沙漠綠洲、葡萄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