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德勝古城遺址
❶ 德勝鎮的鎮情簡介
德勝鎮位於宜州市西部40公里處,與河池、環江兩縣交界,是我國西部通往南部沿海地區的咽喉要道,被人們譽為 「金三角」,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鎮,總面積309平方公里,轄19 個行政村(街),184個自然屯,9868戶,4.3萬人,其中,鎮城人口1.6萬人, 境內聚居著漢族、壯族、瑤族、毛南族、仫佬族等民族,其中壯族佔90%以上。 黔桂鐵路和323國道線穿境而過,在境內總長22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八達靠這兩條經濟命脈全鎮經濟迅速發展。2000年該鎮國民生產總產值達4.52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2.7億元,財政收入達1225.6萬元。在全鎮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德勝鎮 耕地面積5.5萬畝,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解放後初屬宜山縣第八區,1957年改為德勝鄉,1958年為超美人民公社,1962年與圍道人民公社合並為德勝區,1966年改稱德勝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改為德勝鎮。轄19個村(社區),185個自然屯,3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3萬人,鎮區人口2萬人。鎮區內設有衛生院、中小學、財政所、工商所、派出所、計劃生育服務所、文化廣播電視站、企業管理辦公室、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所、鎮建設管理站、農業服務中心等30個鎮直單位,鎮轄區內黔桂鐵路、金宜高等級公路、都環路貫穿境內,交通便利,歷來為大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咽喉,是桂西北重要的物資商品集散地,素有「金三角」的美稱。
近年來,憑借區位優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2002年以來,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鎮、全國小康建設明星鄉鎮、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鄉鎮、自治區小康文明示範鎮和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全區人民滿意公務員集體、自治區小康文明示範鎮和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廣西科技進步鄉鎮、連續三屆獲自治區「南珠杯」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競賽特等獎、自治區衛生鎮等榮譽稱號。
德勝鎮以農業為國民經濟基礎,甘蔗、桑蠶、畜牧業為三大支柱產業,其它種植業和林業、漁業均有發展經營,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這些年,經過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形成了花卉、蔬菜、瓜果、食用菌、水產等一村一品的新格局。全鎮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2萬畝;
2011年全鎮甘蔗種植面積2.6萬畝,進廠蔗糖原料蔗7.7萬噸,桑園種植面積達3.05萬畝,年鮮繭產量達4.6萬噸。飼養豬、牛、羊等牲畜1.9萬頭,食用菌種植面積23萬平方米,水果種植面積6411畝,總產量2520多噸。
全鎮成立有甘蔗、食用菌、花卉、水果、桑蠶、葡萄等農業產業協會,農業產業化、規模化不斷深入。
鎮內有拉浪林場、紅蘭酒廠、昌泰合金、竹倉煤礦、德鑫膠合板廠等一批企業,其中50萬元以上企業20多家,實現工業總產值31000萬元。目前全鎮共有個體工商戶556戶,私營企業1096個,全鎮呈現無限商機。
2010年全鎮財政收入4712萬元。
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德勝鎮十分重視小城鎮建設,通過加快小城鎮建設來拉動鄉鎮企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近年,全鎮共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啟動建設育才小區、鎮區排水渠工程;德福路建設工程已竣工並投入使用;對舊城區街道(德勝大道)路面及配套排水設施進行改造建設;,投入3000萬元建設鎮區污水處理廠正在申報。新建大型停車場1個、垃圾中轉站1個、新增垃圾箱300個、新種路樹230棵、硬化路面5.5萬平方米、鋪設街磚1.7萬平方米。
德勝鎮商貿業快速發展,投入2000多萬元的德勝富達商貿城准備俊工,佔地58多畝的第三農貿市場正在啟動征地工。
鎮區有鎮級圖書館1個、村級圖書室5個、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8%以上、村級文藝隊12支、村級籃球隊23支、燈光籃球場18個,圖書館藏書量3.7萬冊,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建成地羅清水潭屯的休閑娛樂廣場和圍道高力屯文化室,為廣大群眾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德勝境內有明代建造的德勝古城遺址、西門漢墓群、大風光石刻、太平軍與地方團激戰古戰場遺址、國家3A級景區金浪灣、北方廟景區、賽平花卉基地、尋夫嶺、壽山寺、北山寺、火把洞、鳴琴山,以及地理學家、旅遊家徐霞客足跡的袁家山、北山寺等古跡,都成為我鎮旅遊業發展的獨特的自然條件。
德勝紅蘭酒、粽子、炒年糕因工藝細致和味道鮮美而聞名區內外。。
❷ 廣西壯族自治區位於什麼兩岸
宜州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偏北,目前由河池市代管!
由於縣屬政治軍事重鎮,歷代不少顯要名流或因任職、遷謫,或因考察、羈旅而流寓縣內,他們在宜期間留下眾多詩文碑刻,加厚了宜州多彩的文化底蘊,形成桂西北獨有的人文景觀。更重要的,宜州市是馳名中外的唐代歌仙劉三姐的故鄉,是宋代三元及第一代名臣馮家的出生地。市區境內許多風光景點都和他們流傳下來的優美故事有關。宜州市境山清水秀,風光綺麗,有白龍洞游覽區、宋代鐵城,宋黃庭堅逝世處遺跡,宋楊文廣戰事遺壘,明千戶所古城,明惠帝雲游宜山遺跡,太平天國王府故址,仙山岩,九龍岩,三門岩,多靈山,鎮遠峰等多處文物古跡和風景勝地。
龍江水上石林
從龍江一橋碼頭乘遊船順流而下,行至三橋西面200米後,即進入水中石林河段,直至葉茂水電站壩底,全長約8公里。
水上石林
途中,可登上「螺絲島」,在島中或作捉迷藏,或作燒烤小憩。沿河兩岸,匯集了難以數計的形特狀異,玲瓏剔透,極具觀賞價值的自然造型岩石。這些岩石,高者如一峰獨秀,可達二、三丈;闊者如山脈綿延二三百米;小者似雛雞啄食不及拳頭。無論大與小,高與闊,皆成物象。且紋理細膩、質地堅硬,叩之有清越之聲,具有極高的藝術形象,構成了桂西北獨有的水上石林自然景觀,可與雲南路南石林媲美。
宜州水上石林美,一是山形石美,展現五嶽之雄偉大;匡廬、天台之險峻;雁盪、峨眉之奇幽;巫峽十二峰之神韻;桂林山水之靈秀,每座山體四周都可觀賞,峰巒布局錯落有致,遊人至此,面對這蘊含千岩之秀的名山大川的縮影,定會對神州一派大好河山贊嘆萬千。二是象形石美,水上石林中分布眾多形態各異的象形石,如「神龜朝聖」、「駱駝飲水」、「斷橋相會」等等,令觀賞者各得境界,玩味無窮。三是玲瓏石美,粗略統計,僅石林景區的「螺絲島」上就散布有上萬顆玲瓏石。由於河水常年沖刷,這些玲瓏石具備瘦、皺、漏、透的審美標椎,它們有大有小,每一顆者有它豐富的內涵。四是石水融美,駕船游覽,變化萬千,有的河段似三峽之氣派,有的惟妙惟肖桂林之靈山秀水,有的地方如水上迷宮,撲溯漓迷。龍江小中石林景區現已成為宜州市秋冬枯水節季的旅遊熱點之一。
四牌樓
在宜州市一中東側,有一座建於乾隆二十五年的牌樓,時稱「會魁樓」,又稱「四牌樓」。此樓位於十字路口,形成東西南北四個門洞,內外相通。四牌樓樓高三層,一樓全用大型細鑿條石砌成,呈四方形,工藝精巧。邊長11.5米,四面拱門各高3.9米,寬3.5米。二三樓為木質結構的重檐樓閣,紅漆圓柱,飛彩流丹,古樸莊重。全樓氣勢磅礴,巍峨高聳,是當年慶遠府,宜州一大景觀。當年騷客文人,秀才舉子,常常會聚於樓上,臨高烏瞰,指點江山,瀏覽宜陽,同時以文會友,吟詠唱和,留下不少詩詞歌賦及翰墨真跡。「會魁樓」因此而得名。可惜「文革」中二三樓被折毀,現在只存有一樓拱洞石門,樓上建築及額匾碑刻已不復存在。不過,底樓石牆上刻寫的捐資建樓碑文,還清晰可見,先人之文化功德用昭後人。
會仙山
內有會仙山風景區、白龍洞、百丈深井岩、煉丹岩、白雲閹、翼王點將台、山谷祠、烈士陵園、江北石林等景點。
明崇禎十一年(1638)徐霞客入境旅遊考察,踏勘白龍洞、龍隱洞等37處山洞與江河,歷時30天,對境內景觀贊美不絕。登會仙山(北山)雪花洞俯瞰城區時,寫下「俯瞰旁矚,心目俱動。忽幽風度隙,蘭氣襲人,奚啻兩翅欲飛,更覺通體換骨矣。」會仙山風景區1984年被辟為白龍公園。
公園先後建成公園大門、山谷祠、會仙亭、翼王亭及劉三姐、徐霞客塑像等,修建了都宜忻游擊隊革命烈士陵園,修築公園圍牆1000米,開辟公園面積420畝。1988年3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把白龍公園列為廣西風景名勝旅遊區。1990年4月24日,國家教委主任李鐵映等參觀白龍洞和山谷祠,並在山谷祠書寫山谷詩句「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會仙山亦稱北山。北山聳峙,壯若雄獅,登山極目,可將遠近景觀盡收眼底,為宜州八景之首,稱「會仙遠眺」,自唐代始為游覽勝地。山頂有鳥型巨石一方,呈展翅狀,明刻「騎雲」二字,石前平台原建有「齊雲閣」,峭壁上刻有「極高明」三大字,為郡人明代參將李霽所題。有清雍正年間慶遠知府徐嘉賓的述職碑。今山頂建有電視差轉台。還有天池、甘泉等。
臨江河風景區
臨江河風景區北起樣貝鄉拉托村畔,南至三江河口與龍江河交匯,河道全長37公里,含下梘、古龍、祥貝三個河段。河水碧綠,山水交融。沿河群山疊翠,古洞羅列。該景區於 1988年10月與白龍洞同時列為廣西風景名勝旅遊區。
南山風景區
南山風景區在城區南郊2公里處,有摩崖詩刻數十處。主要景點有:南山寺、龍隱洞等。
九龍山風景區
九龍山景區在城區南3公里,九龍山因有九峰相連蜿蜒若龍,故得名。主要景點有丹霞岩、九龍洞等。
三門岩風景區
三門岩風景區位於城區北3公里處的良村後。數峰列峙,其中一峰狀若昂首雄獅,獅之腹部峭壁下岩洞羅列。主要景點有三門岩、狀元山。
古城峒景區
古城峒景區位於宜州市城北郊3公里的木棉村後,1255年建造。此處群山環繞,皆峭壁懸崖,四面如鐵,內可容萬灶,外可扼咽喉,牢不可破,險不可夷,故號「鐵城」,後稱古城峒。分內城和外城,內城牆東西兩端對峙的兩山崖壁上各刻有一碑,東面山崖是《鐵城記》,碑高300厘米,寬 195厘米,刻於築城的當年,該碑主要是記載建築鐵城的經過;西面山崖是《鐵城頌》,碑高359厘米,寬230厘米,刻於鐵城竣工後的次年三月,系地方人為歌頌雲拱築城的功績而作。東面山腰有一洞,洞門上刻「紫霞洞府」四個大字,還有金銀岩、涼風洞和「飛泉石井」。從外古城往東為馬安村,莫馬安山東麓建有「歌仙廟」,廟後山腰有明代參將威振的贊景詩生根石刻碑。
仙女岩風景區
仙女岩風景區位於城區西南9公里的岩口村後,古稱觀岩。岩中有「仙女臨浴」景。岩道縱橫曲折幽深,全程1000多米,岩前有潭水一泓,碧綠清澈,與岩內地下河相通。潭外有參天古榕,蔭蔽水潭。岩口外部絕壁數丈。遊人可沿岸道拾級探勝,亦可泛舟入岩瀏覽。洞中有洞,上可通青龍山腰,後可通白虎山。
岩前舊有西原太子廟,紀念唐代蘇仕評父子。今廟己毀,古碑仍存。左為鳳凰嶺;有清代提督統領楊安隆墓。岩口村有清進士湯廷詔祖屋,代表一方建築之特點。1988年,仙女岩附近的岩口和馬駟兩個自然屯的農民自發集資 10萬元進一步開發仙女岩。1996年9月,電視連續劇《劉三姐》曾在此拍攝。
壯古佬風景區
位於宜州城區以北,流河寨所在地。黃聖依與蘇有朋主演的電影《尋找劉三姐》在此取景拍攝。
德勝風景區
德勝風景區位於城區47公里的德勝鎮境內。主要景點有:鳴琴山、大風光山、德勝古城等。德勝街中心。一山巍然屹立,形如玉笏,山頂常有白雲繚繞,為鳴琴山,又名白雲山,明代刻有「獨尊峰」三字。山中迴音效果極佳,鼎沸入聲,四面來風,均有迴音,聲如鳴琴,景稱「玉笏鳴琴」。
在德勝街西,有大風山,俗稱袁家山。山間之洞,涼風習習,宋將黃忱駐此「平蠻」置德勝寨,人們又稱此山主岩為黃公岩,有張居廣洗劍事及古碑多幅,記「英雄茂烈傳千古,顯赫威聲聳後人」及「將軍節奏洗吳鉤」之往事。
離德勝街西約1公里許,有德勝古城,亦稱河池守御千戶所遺址。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河池守御千戶所於河池州,以扼七十二峒之沖,隸慶遠衛。永樂六年(1408)遷至德勝。城呈長方形,東西寬500米,南北長1000米,四面有城門和城樓,現僅存東門城樓。樓高8米,長11米,城門高 3.5米,寬3.4米,均為細鑿料石基礎,牆為明代青方磚,甚為壯觀。
金浪灣風景區
金浪灣旅遊風景區位於素有「龍江大峽谷」之稱的龍江河中段,距宜州市區50公里,與德勝鎮交界,上接金城江東江鎮,與風光秀麗的姆洛峽風景區一水相連,相互依託;下接「賽灕江」之稱的下梘河風景區相依相承。遊船行程兩小時,途經懷遠千年古鎮、三江並流的三江口,兩岸翠竹連綿,山巒疊障,綠水環山,山水倒影獨成一景。
金浪灣旅遊風景區充分利用宜州市拉浪水電廠 公頃庫區水域,水面開豁成景,碧波盪漾,山環水繞,層次分明。兩岸綠樹成蔭,果園成林,壯族居民古樸勤勞,田園果實累累,好一片美麗迷人的田園風光啊!!!庫區緊依拉浪林場林區,讓遊客親臨天然氧吧,充分享有氧戶外運動的無窮樂趣。
金浪灣旅遊風景區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開發出一系列賞心悅目,激情恰意的旅遊觀光娛樂。
還可以的,你可以試試哦
❸ 德勝在哪裡
中國地區之內,隨時可以打12580 問你所想知道的,比如哪裡的德勝,哪個省,哪個市,12580都會告訴你。
❹ 廣西河池宜州哪裡好玩
古龍河漂流景區AA景區 位於江河中段,北起祥貝鄉古龍圩,南至下梘龍洲島,古稱思吾溪,全程10公里。古龍圩後山有古龍洞,洞口寬7米,高5米,有鍾乳一叢酷似古榕挺立。洞內有數個大廳,有一通天洞。全洞長數千米,景觀奇幻。沿河撐漂流,河岸有皇冠山、義馬柱、古佛朝西、龍女岩、鴛鴦洞、六妹岩等景點。龍女岩一年四季清洌泉水緩緩淌出,洞口寬敞,高15餘米... 鳴琴山 德勝風景區位於城區47公里的德勝鎮境內。主要景點有:鳴琴山、大風光山、德勝古城等。在德勝街心。一山巍然屹立,形如玉笏,山頂常有白雲繚繞,又名白雲山,明代刻有「獨尊峰」三字。山中崆峒,迴音效果極佳,鼎沸入聲,四面來風,均有迴音,聲如鳴琴,景稱「玉笏鳴琴」。 德勝古城 位於德勝街西約1公里許,亦稱河池守御千戶所遺址。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河池守御千戶所於河池州,以扼七十二峒之沖,隸慶遠衛。永樂六年(1408)遷至德勝。城呈長方形,東西寬500米,南北長1000米,四面有城門和城樓,現僅存東門城樓。樓高8米,長11米,城門高3.5米,寬3.4米,均為細鑿料石基礎,牆為明代青方... 白龍洞石達開詩刻 在宜州市區北門外,巍峨聳立的北山上。1859年石達開率太平軍回師廣西,駐宜山8個月,曾偕文武大員游白龍洞,題詩曰:「挺身登峻嶺,舉目照遙空。毀佛崇天帝,移民復古風。臨軍稱將勇,玩洞羨詩雄。劍氣沖星斗,文光射日虹。」文武大員隨和之。詩刻在洞左石壁上,寬145厘米,高108厘米。筆跡挺秀;鐫工精細。詩句鏗鏘渾雄,氣勢磅... 宜州市劉三姐故居AA級景點 劉三姐故居在桂林陽塑縣與平樂縣之間,群山環抱中形成一片空闊,四圍的山都奇特險峻,怪模怪樣,如牛如象如狗如虎豹如飛鳥者均有,總之,你只要想到的物種似乎都能在這些山峰中找到。由於中間空闊,不那麼閉狹,你的眼光對山時便是遠眺而非近觀。遠眺會讓人的目光更銳更明,也會讓的心胸更大更廣。奇特的山峰,開闊的地方,當然就會給劉三姐... 會仙山 會仙山在鄒平縣城西南7.5公里處,高590.8米,為長白山脈北部山群的主峰。周圍環拱大小山頭幾十座,山勢起伏,壑峪縱橫,千姿百態,氣象崢嶸。 會仙山山勢陡峻,北有石船谷,南有盤壑峪,絕頂深澗,三面環繞,皆奇險莫攀,只有西坡幾線羊腸小徑可達山頂。石船谷口,雙峰對峙,南石戶頂、北石戶頂均陡峭異常,為會仙山一大險勝。... 下梘河 下梘河位於宜州市城北四公里處。河水碧綠,清澈透底,全程水路十二公里。河岸崖壁上留有一根扁擔和一方手帕模樣的石葉,相傳是壯族歌仙劉三姐打柴的「扁擔」和「汗巾」。崖前有個對歌台,由此上溯聖古龍,沿岸峰巒重迭,翠竹依依,奇峰怪洞,盡收眼底。下至三江岔口匯入柳江,沿途翠竹躬迎山歌悠揚,各景點都留下歌仙遺跡:傳歌台、定情樹、手巾...
希望採納
❺ 廣西河池有什麼名勝古跡
1.會仙山風景區
位於宜州市白龍公園內。景區有會仙山、白龍洞、百子岩、雪花洞、百丈深井岩、煉丹岩、白雲庵、翼王點將台、烈士陵園、江北石林、山谷祠等景點。
明崇禎十一年(1638)徐霞客入境旅遊考察,踏勘白龍洞、龍隱洞等37處山洞與江河,歷時30天,對境內景觀贊美不絕。登會仙山(北山)雪花洞俯瞰城區時,寫下「俯瞰旁矚,心目俱動。忽幽風度隙,蘭氣襲人,奚啻兩翅欲飛,更覺通體換骨矣。」會仙山風景區1984年被辟為白龍公園。
2.盤陽河
巴馬壽鄉的母親河、長壽河。盤陽河發源於廣西鳳山縣境內,全長145公里,在巴馬境內流程有82公里,在82公里的流程中就有四段是伏於地下的暗河。
盤陽河水四進四齣於地下溶洞,水清見底,色如綠玉,如布、如絲、如縷、如風輕漾,順勢而下,全流域無任何污染,於是就形成了盤陽河一河多洞,洞洞清幽,沉沉浮浮,忽隱忽現,悠然神秘的特點。
春、夏、秋三季兩岸鳳尾竹的娑婆風姿和沿岸盈盈綠意,整條河流可以悠然秀麗喻之。當您走進盤陽河谷,您便能切身體會到壽鄉神奇大自然中那風秀、谷幽、氣香、水甘的山水特色。在盤陽河谷,您如有幸識得這一帶村民自然天成的裸浴風情,您會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壽鄉盤陽河的神秘與嫵媚。
盤陽河畔的裸浴,其實是反樸歸真的一種古風,也是幾千年來這里人們長壽的秘訣。盤陽河水清澈見底,因四進四齣地下溶洞而被礦化,於是水中含有十分豐富的礦物質,河水一般恆溫於十七八度左右,不冷不熱。
3.百弄風景名勝區大化紅水河——七百弄風景名勝區
位於珠江流域的紅水河中游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境內,距離南寧市138公里,構成「南寧—大化—巴馬—百色」旅遊線的樞紐景區。
該景區享有「桂西風景新珠」美譽,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叢深窪地發育最典型的地區,具有世界自然遺產等級,方圓1300多平方公里,是集國內外罕見的喀斯特地貌與現代大型水電工程景觀、民族風情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專家評論七百弄是大自然賜與人類寶貴遺產,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該景區既是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又是科學考察、探險攀崖、采風寫生、民族風情旅遊的好去處。
1996年4月被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同年7月,以山奇、水秀、湖曠、洞秘、峽險、窪幽、壩雄和瑤壯民族風情獨特等八大特色榮獲全國首屆風景名勝區展覽獎,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家建設部考察後將該景區向國務院申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4.東蘭紅色旅遊區
東蘭紅色旅遊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廣西東蘭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廣西農民運動的發祥地、右江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地,是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群領導右江革命斗爭、舉行百色起義的策源地。
東蘭縣境內有廣西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列寧岩、紅七軍前敵委舊址魁星樓、東蘭革命烈士陵園、韋拔群故居、韋拔群紀念館等革命舊址、遺址近50處。目前,東蘭縣所有紅色景點全部免費開放,成為「沒有圍牆的革命博物館」。
5.巴馬水晶宮
位於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那社鄉發現一個神奇美麗的岩洞,洞中到處可見奇形怪狀、潔白清亮、閃閃發光的鍾乳石,時任該鄉-韋明革給該岩洞命名為「水晶宮」。
距鄉政府3.5公里,交通方便。當地村民說,發現該洞的那一天,一村民由於勞累在該岩洞外睡覺,醒來發現身旁的小石洞有涼風從洞里吹出,猜測可能是洞中有洞。該村民及同夥鑿開小洞後,發現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岩洞,洞里的鍾乳石全部是水晶狀的,形態各異,琳琅滿目,令人流連忘返。
獲此消息後,時任該鄉-韋明革一邊組織鄉、村幹部堅持一天24小時輪守洞口,嚴防洞里的鍾乳石被-,一邊請來攝影師攝制「水晶宮」專題片用於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努力,水晶宮的消息在中央、區、市、縣各級報刊、電視等媒體均做了報道。
❻ 廣西柳州 宜州一帶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嗎
宜州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偏北,目前由河池市代管!
由於縣屬政治軍事重鎮,歷代不少顯要名流或因任職、遷謫,或因考察、羈旅而流寓縣內,他們在宜期間留下眾多詩文碑刻,加厚了宜州多彩的文化底蘊,形成桂西北獨有的人文景觀。更重要的,宜州市是馳名中外的唐代歌仙劉三姐的故鄉,是宋代三元及第一代名臣馮家的出生地。市區境內許多風光景點都和他們流傳下來的優美故事有關。宜州市境山清水秀,風光綺麗,有白龍洞游覽區、宋代鐵城,宋黃庭堅逝世處遺跡,宋楊文廣戰事遺壘,明千戶所古城,明惠帝雲游宜山遺跡,太平天國王府故址,仙山岩,九龍岩,三門岩,多靈山,鎮遠峰等多處文物古跡和風景勝地。
龍江水上石林
從龍江一橋碼頭乘遊船順流而下,行至三橋西面200米後,即進入水中石林河段,直至葉茂水電站壩底,全長約8公里。
水上石林
途中,可登上「螺絲島」,在島中或作捉迷藏,或作燒烤小憩。沿河兩岸,匯集了難以數計的形特狀異,玲瓏剔透,極具觀賞價值的自然造型岩石。這些岩石,高者如一峰獨秀,可達二、三丈;闊者如山脈綿延二三百米;小者似雛雞啄食不及拳頭。無論大與小,高與闊,皆成物象。且紋理細膩、質地堅硬,叩之有清越之聲,具有極高的藝術形象,構成了桂西北獨有的水上石林自然景觀,可與雲南路南石林媲美。
宜州水上石林美,一是山形石美,展現五嶽之雄偉大;匡廬、天台之險峻;雁盪、峨眉之奇幽;巫峽十二峰之神韻;桂林山水之靈秀,每座山體四周都可觀賞,峰巒布局錯落有致,遊人至此,面對這蘊含千岩之秀的名山大川的縮影,定會對神州一派大好河山贊嘆萬千。二是象形石美,水上石林中分布眾多形態各異的象形石,如「神龜朝聖」、「駱駝飲水」、「斷橋相會」等等,令觀賞者各得境界,玩味無窮。三是玲瓏石美,粗略統計,僅石林景區的「螺絲島」上就散布有上萬顆玲瓏石。由於河水常年沖刷,這些玲瓏石具備瘦、皺、漏、透的審美標椎,它們有大有小,每一顆者有它豐富的內涵。四是石水融美,駕船游覽,變化萬千,有的河段似三峽之氣派,有的惟妙惟肖桂林之靈山秀水,有的地方如水上迷宮,撲溯漓迷。龍江小中石林景區現已成為宜州市秋冬枯水節季的旅遊熱點之一。
四牌樓
在宜州市一中東側,有一座建於乾隆二十五年的牌樓,時稱「會魁樓」,又稱「四牌樓」。此樓位於十字路口,形成東西南北四個門洞,內外相通。四牌樓樓高三層,一樓全用大型細鑿條石砌成,呈四方形,工藝精巧。邊長11.5米,四面拱門各高3.9米,寬3.5米。二三樓為木質結構的重檐樓閣,紅漆圓柱,飛彩流丹,古樸莊重。全樓氣勢磅礴,巍峨高聳,是當年慶遠府,宜州一大景觀。當年騷客文人,秀才舉子,常常會聚於樓上,臨高烏瞰,指點江山,瀏覽宜陽,同時以文會友,吟詠唱和,留下不少詩詞歌賦及翰墨真跡。「會魁樓」因此而得名。可惜「文革」中二三樓被折毀,現在只存有一樓拱洞石門,樓上建築及額匾碑刻已不復存在。不過,底樓石牆上刻寫的捐資建樓碑文,還清晰可見,先人之文化功德用昭後人。
會仙山
內有會仙山風景區、白龍洞、百丈深井岩、煉丹岩、白雲閹、翼王點將台、山谷祠、烈士陵園、江北石林等景點。
明崇禎十一年(1638)徐霞客入境旅遊考察,踏勘白龍洞、龍隱洞等37處山洞與江河,歷時30天,對境內景觀贊美不絕。登會仙山(北山)雪花洞俯瞰城區時,寫下「俯瞰旁矚,心目俱動。忽幽風度隙,蘭氣襲人,奚啻兩翅欲飛,更覺通體換骨矣。」會仙山風景區1984年被辟為白龍公園。
公園先後建成公園大門、山谷祠、會仙亭、翼王亭及劉三姐、徐霞客塑像等,修建了都宜忻游擊隊革命烈士陵園,修築公園圍牆1000米,開辟公園面積420畝。1988年3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把白龍公園列為廣西風景名勝旅遊區。1990年4月24日,國家教委主任李鐵映等參觀白龍洞和山谷祠,並在山谷祠書寫山谷詩句「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會仙山亦稱北山。北山聳峙,壯若雄獅,登山極目,可將遠近景觀盡收眼底,為宜州八景之首,稱「會仙遠眺」,自唐代始為游覽勝地。山頂有鳥型巨石一方,呈展翅狀,明刻「騎雲」二字,石前平台原建有「齊雲閣」,峭壁上刻有「極高明」三大字,為郡人明代參將李霽所題。有清雍正年間慶遠知府徐嘉賓的述職碑。今山頂建有電視差轉台。還有天池、甘泉等。
臨江河風景區
臨江河風景區北起樣貝鄉拉托村畔,南至三江河口與龍江河交匯,河道全長37公里,含下梘、古龍、祥貝三個河段。河水碧綠,山水交融。沿河群山疊翠,古洞羅列。該景區於 1988年10月與白龍洞同時列為廣西風景名勝旅遊區。
南山風景區
南山風景區在城區南郊2公里處,有摩崖詩刻數十處。主要景點有:南山寺、龍隱洞等。
九龍山風景區
九龍山景區在城區南3公里,九龍山因有九峰相連蜿蜒若龍,故得名。主要景點有丹霞岩、九龍洞等。
三門岩風景區
三門岩風景區位於城區北3公里處的良村後。數峰列峙,其中一峰狀若昂首雄獅,獅之腹部峭壁下岩洞羅列。主要景點有三門岩、狀元山。
古城峒景區
古城峒景區位於宜州市城北郊3公里的木棉村後,1255年建造。此處群山環繞,皆峭壁懸崖,四面如鐵,內可容萬灶,外可扼咽喉,牢不可破,險不可夷,故號「鐵城」,後稱古城峒。分內城和外城,內城牆東西兩端對峙的兩山崖壁上各刻有一碑,東面山崖是《鐵城記》,碑高300厘米,寬 195厘米,刻於築城的當年,該碑主要是記載建築鐵城的經過;西面山崖是《鐵城頌》,碑高359厘米,寬230厘米,刻於鐵城竣工後的次年三月,系地方人為歌頌雲拱築城的功績而作。東面山腰有一洞,洞門上刻「紫霞洞府」四個大字,還有金銀岩、涼風洞和「飛泉石井」。從外古城往東為馬安村,莫馬安山東麓建有「歌仙廟」,廟後山腰有明代參將威振的贊景詩生根石刻碑。
仙女岩風景區
仙女岩風景區位於城區西南9公里的岩口村後,古稱觀岩。岩中有「仙女臨浴」景。岩道縱橫曲折幽深,全程1000多米,岩前有潭水一泓,碧綠清澈,與岩內地下河相通。潭外有參天古榕,蔭蔽水潭。岩口外部絕壁數丈。遊人可沿岸道拾級探勝,亦可泛舟入岩瀏覽。洞中有洞,上可通青龍山腰,後可通白虎山。
岩前舊有西原太子廟,紀念唐代蘇仕評父子。今廟己毀,古碑仍存。左為鳳凰嶺;有清代提督統領楊安隆墓。岩口村有清進士湯廷詔祖屋,代表一方建築之特點。1988年,仙女岩附近的岩口和馬駟兩個自然屯的農民自發集資 10萬元進一步開發仙女岩。1996年9月,電視連續劇《劉三姐》曾在此拍攝。
壯古佬風景區
位於宜州城區以北,流河寨所在地。黃聖依與蘇有朋主演的電影《尋找劉三姐》在此取景拍攝。
德勝風景區
德勝風景區位於城區47公里的德勝鎮境內。主要景點有:鳴琴山、大風光山、德勝古城等。德勝街中心。一山巍然屹立,形如玉笏,山頂常有白雲繚繞,為鳴琴山,又名白雲山,明代刻有「獨尊峰」三字。山中迴音效果極佳,鼎沸入聲,四面來風,均有迴音,聲如鳴琴,景稱「玉笏鳴琴」。
在德勝街西,有大風山,俗稱袁家山。山間之洞,涼風習習,宋將黃忱駐此「平蠻」置德勝寨,人們又稱此山主岩為黃公岩,有張居廣洗劍事及古碑多幅,記「英雄茂烈傳千古,顯赫威聲聳後人」及「將軍節奏洗吳鉤」之往事。
離德勝街西約1公里許,有德勝古城,亦稱河池守御千戶所遺址。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河池守御千戶所於河池州,以扼七十二峒之沖,隸慶遠衛。永樂六年(1408)遷至德勝。城呈長方形,東西寬500米,南北長1000米,四面有城門和城樓,現僅存東門城樓。樓高8米,長11米,城門高 3.5米,寬3.4米,均為細鑿料石基礎,牆為明代青方磚,甚為壯觀。
金浪灣風景區
金浪灣旅遊風景區位於素有「龍江大峽谷」之稱的龍江河中段,距宜州市區50公里,與德勝鎮交界,上接金城江東江鎮,與風光秀麗的姆洛峽風景區一水相連,相互依託;下接「賽灕江」之稱的下梘河風景區相依相承。遊船行程兩小時,途經懷遠千年古鎮、三江並流的三江口,兩岸翠竹連綿,山巒疊障,綠水環山,山水倒影獨成一景。
金浪灣旅遊風景區充分利用宜州市拉浪水電廠 公頃庫區水域,水面開豁成景,碧波盪漾,山環水繞,層次分明。兩岸綠樹成蔭,果園成林,壯族居民古樸勤勞,田園果實累累,好一片美麗迷人的田園風光啊!!!庫區緊依拉浪林場林區,讓遊客親臨天然氧吧,充分享有氧戶外運動的無窮樂趣。
金浪灣旅遊風景區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開發出一系列賞心悅目,激情恰意的旅遊觀光娛樂。
❼ 廣西有德勝這個地方
有抄,在廣西宜州
德勝風景區位於城區47公里的德勝鎮境內。
德勝街中心。一山巍然屹立,形如玉笏,山頂常有白雲繚繞,為鳴琴山,又名白雲山,明代刻有「獨尊峰」三字。山中迴音效果極佳,鼎沸入聲,四面來風,均有迴音,聲如鳴琴,景稱「玉笏鳴琴」。
在德勝街西,有大風山,俗稱袁家山。山間之洞,涼風習習,宋將黃忱駐此「平蠻」置德勝寨,人們又稱此山主岩為黃公岩,有張居廣洗劍事及古碑多幅,記「英雄茂烈傳千古,顯赫威聲聳後人」及「將軍節奏洗吳鉤」之往事。
離德勝街西約1公里許,有德勝古城,亦稱河池守御千戶所遺址。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河池守御千戶所於河池州,以扼七十二峒之沖,隸慶遠衛。永樂六年(1408)遷至德勝。城呈長方形,東西寬500米,南北長1000米,四面有城門和城樓,現僅存東門城樓。樓高8米,長11米,城門高3.5米,寬3.4米,均為細鑿料石基礎,牆為明代青方磚,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