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侯馬鑄銅遺址下冊

侯馬鑄銅遺址下冊

發布時間: 2021-02-07 12:51:30

『壹』 晉國古都博物館的陳列說明

銅鼎西周初年晉國只是一個方圓百里的彈丸小國,四周星羅棋布著幾十個諸侯小國和戎狄部落,如果不適時的改革,發展經濟,就隨時會有被兼並和吞沒的危險。而晉國的歷代先君,正是帶領民眾用強烈的改革創新精神和鍥而不舍的努力,使晉國變成了一個地域遼闊、經濟繁榮、軍事強大的國家。唐叔虞大力發展農業,政績斐然,感召上天,出現了「異畝同穎」的瑞祥之跡,於是「晉獻嘉禾」;獻侯隨駕東征,建立不世功勛;文侯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陽,建立東周,拉開了晉及三晉稱霸稱王的序幕。
鼎在古代是最主要的煮肉炊具,銅鼎的數目標志著主人的身份、地位;銅簋是盛稻糧、麥米之類的器物;鼎為單數,簋為雙數,西周時按禮制天子是七鼎六簋;壺是酒水器。銅壺只有三鼎以上的墓主人才可以使用。 春秋時期上圖就是大家都聽說過的文侯勤王的歷史典故,晉文侯是晉國第十世侯,他在位時期正值西周末年,周幽王寵愛褒姒,烽火戲諸侯,使得周王朝無法在關中立足,於是他的兒子周平王決定於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陽,值此國家危亡之際,晉文侯率領晉國的軍隊會同鄭武公、秦襄公合力勤王,鞏固了東周政權。他在位長達35年,晉國迅速崛起。
青銅編鍾中國自古是「金石之樂」,金指青銅編鍾、石指石編磬,上圖就是從侯馬上馬墓地5218墓出土的春秋時期的9個銅鎛鍾。
平王東遷以後,中國歷史進入了春秋時期 。春秋早期的晉國,經過曲沃代晉;獻公拓疆,成為北方強國,為今後文公稱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文公流亡十九載,回國後以固症猛
銅甗葯之勢率先實行新政。城濮一戰大敗楚軍,奠定霸業。晉遷新田後,發展經濟,增強國力,魏絳和戎,安撫鄰疆,晉國六卿順應歷史潮流適時進行改革,使晉國稱霸長達150年之久,成為春秋五霸中霸業最長的國家。
上圖這個器物叫銅甗,在古代它是一種炊具,由鬲和甑兩部分組成,也有合為一體的。下為鬲上為甑,鬲可盛水,甑底部有孔,相當於箄子,可以蒸食物。 戰國時期是中國一個大動盪、大發展、大變革的時期,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賜命韓、趙、魏三家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晉國公室被遷往屯留,不久消失了。魏國的李悝、韓國的吳起、趙國的武靈王,相繼變法,變法的主體是軍事強權和土地私有化,以適應新興的地主階級的切身利益,是秦漢統一的封建大帝國出現的必要前提。魏
地圖取河西,為秦東進中原樹立了一道屏障;當時人稱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出自韓;趙繼吞並代國後,武靈王廢除陋俗,胡服騎射,占據幽州,成為北方強國。至此韓、趙、魏稱雄於諸侯,戰國七雄位居其三。
這就是三晉時期的疆域圖,韓都新鄭、魏都大梁、趙都邯鄲,那時三晉的疆域是非常遼闊的,包括山西省的全境、河北、河南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山東東部、陝西的西部地區,地處中原腹地。
據史料記載,晉國到了春秋晚期六卿爭霸,智伯聯合韓、趙、魏三家一同滅掉了范氏和中行氏。這時有人瞄上了范氏的一口鍾,無奈鍾大而厚重,沒辦法只得用錘子砸碎再分塊偷走。誰知,一砸那鍾發出巨大的聲音。他有些害怕,急忙捂住耳朵,以為自己聽不到,別人也就聽不到了。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故事「掩耳盜鈴」。雖然聽起來有些荒唐,卻折射出鍾的體積和重量,而這口大鍾就出自侯馬鑄銅遺址。 板瓦晉都新田以平望、牛村、台神三座古城組成了宮城,今下平望、牛村高大的宮殿台基為公宮。宮城之東千餘米,有北塢、馬庄、呈王三座卿城,都由東西或南北兩座小城組成。宮城左右,分別是宗廟和社稷地;宮城之南、之東南,為晉國公室控制的手工業作坊區;在汾河之東的平望—西高村、澮河之北的上馬等地為貴族、國人墓葬區,而公室墓地則在澮河之南的鵝嵋嶺北麓的柳泉。遵照周代禮制規定以宮城為主體,左祖右社,不設郭城,注重軍事防禦、手工業生產、祭祀活動等構成了晉都新田的築城模式,反映了當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時代背景。
瓦當上圖是二千多年前的板瓦和瓦當。當時城內、城外的建築,都是些土木結構,夯土作台基或牆,木為梁,筒瓦、板瓦覆蓋頂部。那時,磚還沒有普遍使用,埋入地下的有下水管。 侯馬鑄銅遺址名揚天下,在春秋早期晉國就占據了蘊藏豐富銅礦的中條山。侯馬的鑄銅遺址發現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的平陽機械廠建築工地,當時的發掘面積為一平方公里,文化部又會同了18個省市的考古工作者在此進行會戰,出土陶范五萬件,能夠拼合成形的就有一千多件,為當時中國乃至世界發現最大的一處古代鑄造遺址。晉國的青銅冶鑄業十分的發達,代表了春秋時期最先進的生產水平。看了這些,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原各地盡是晉式銅器。連周王室的銅器都靠晉國大量供給。
展廳陳列的一件鳳紋鍾鈕模,該模具長14厘米,寬10厘米,厚2厘米,鳳嘴大張,蜷曲成圓形,純手工雕刻的羽片大小相等、排列均勻、毫發畢現,是陶范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這件鳳紋模出土於侯馬鑄銅遺址。
晉式銅器紋飾晉式銅器紋飾以多變的蟠螭、蟠虺紋為主,鳥、獸等動物紋飾也占相當比例,地紋多以雲紋、雷紋多見。蟠螭紋是兩條小龍相互嘶咬,蟠虺紋是兩條小蛇互相纏繞,還有人物、獸頭、虎、牛、猛禽等構成晉式陶范和銅器的精華。
上圖是當時晉國所特有的貨幣空首布范。空首布的雛形是農業生產工具--鏟子,可以看到農業在當時的經濟中佔有很高的地位。空首是說它的布首上端是中空的,所以叫空首布。到了後來為了攜帶方便,於是演變成了平首布。
晉國青銅器大到可以煮一頭小牛的大鑊鼎;小到銅戈、銅劍、銅合頁等;精美到有81條小龍互相纏繞的鏤空鼎,可見晉國銅器在當時已經深入到生活、生產、軍事、祭祀等方面。
有如此雄厚的銅器生產,商貿業隨之興盛。晉國的制陶、制骨、制玉雖及不上鑄銅業那樣光彩奪目,但在當時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和水平。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戰爭取決於軍事實力,按照周朝的禮儀,周天子作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在武公時周釐王允許他作一軍,獻公時作兩軍,號稱上軍和下軍。文公作上、中、下三軍。後又把步兵三行改為新上軍和新下軍。景公時作六軍,武裝力量達到了全盛時期。正規軍應有七萬五千人,無怪乎《孟子·梁惠王上》中說: 「晉國,天下莫強焉……」。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東周時期,周王室已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上圖大家看到一輛木車,它是根據上馬墓地1號車馬坑出土的車,同比例仿製,是古代貴族出行時乘坐的服車,它是依據墓主人身份不同來決定用車的不同。
銅戈上圖是從上馬墓地出土的兵器:銅戈,為鉤殺武器,銅戈在古代是一種長距離作戰的兵器;刺殺性的武器銅矛;銅鐏。還有投擲性的武器銅殳,就相當於現在的標槍。
古人作戰時以戰車為單位,一個戰車上有三個軍士,後又緊隨若干步兵,所以戰車的作用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坦克和裝甲車了。拋石機和雲梯是攻城時的武器。 1965年,考古工作者發現了盟誓遺址,在四十多個祭祀坑內共出土近五千多片寫有誓詞的盟書。盟書是用毛筆沾著硃砂
盟書寫在石圭和玉片上的,是目前中國最早發現使用毛筆的典例。盟書主要有宗盟類、委質類、內室類和詛咒類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宗盟類是參加盟誓的人員都是同姓同宗,參盟人要誠心守其宗廟,遵從主盟人的盟誓,防止敵對者再回來。委質類說參加盟誓的人員自願把自己抵押給主盟人,必須斷絕與舊的主盟人的關系。
侯馬盟書是對當時社會動盪、王權破壞和個人依附關系發生變化的珍貴文物,也是文字史上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就字體而言,它處於由大篆向小篆的過渡階段,由於是用毛筆寫的,隨意性較強,同一個字就有幾種的幾十種寫法。從中也可以看出,秦始皇統一文字,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必要性。
古人敬畏天地、祖先,因此祭祀活動是非常頻繁的。在整個侯馬市區內據估計共分布有萬余座祭祀坑,現發掘的有近3000座,為列國都城之最。祭祀坑中埋入馬、牛、羊和雕刻精美的玉、石器,《曹劌論戰》中的「犧牲玉帛」就是這些。峨嵋嶺北麓山腰間,澮河之南的西南張、莊裡一帶,專家推測為祭祀晉的望山或郊祀的地點。這里出土的玉器同2002年發現的西高祭祀地點一樣,登峰造極,以蟠螭紋為主要紋飾的玉龍、玉鳳、玉人、玉獸面,堪稱晉國特色,令人嘆為觀止。 晉都新田時期墓葬,按墓主人生前等級決定其葬儀,墓室大小、棺槨幾重、隨葬品多少、有沒有陪葬的車馬坑以及車馬的數目……,被安置在不同的墓地和使用不同的規模。
上圖為您展示的是考古工作者在曲沃曲村到翼城天馬之間發現的9組19座晉侯墓的平面示意圖。除一組為一晉侯兩夫人墓以外,其餘均由一位晉侯和一位晉侯夫人墓組成。晉侯8號墓埋葬的就是晉獻侯蘇,在其陪葬的車馬坑內就有30輛車和百餘匹的馬,為同時期發現之最。要比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車馬坑早六百多年。
侯馬喬村墓地上圖是在侯馬喬村墓地,考古工作者發現的40多座圍溝墓,為什麼叫圍溝墓?這是因為在一個或兩個墓葬的周圍有一圈壕溝,其中兩個的都是夫妻異穴並排墓。在最大的二號墓葬的壕溝內就埋有18個人,在他們的脖子上有枷鎖之類的刑具。發現之初,結合「批林批孔」的需要,被認為是奴隸殉葬墓。現在看,應該是分配給墓室主人的刑徒。
銅鑒,1961年出土於上馬墓地M13,作用有三:1、古人盛水照面,也就是常說的以水為鑒,可以正衣冠;2、夏天放入冰塊降溫,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冰箱;3、大型的銅鑒還可以沐浴。
根據墓室主人生前的等級和身份不同,埋葬的規模和地點也不相同。晉都新田墓地有以下兩類:一類是公墓,就是埋葬晉公的墓地;另一類是邦墓,是「聚族而葬」卿大夫、士及庶人的墓地。公墓在品字型宮城之西南七公里處的柳泉墓地;邦墓在品字型宮城之南的上馬墓地、之西的東高和平望墓地。另外還有十幾處零星墓葬,它們都由幾座或十幾座組成。中小級貴族的墓長4米,寬3米左右,隨葬1鼎或3鼎,另有銅豆、壺、舟、盤、匜及車馬器和銅帶鉤。一般說來,貴族等級越低,墓室規模越小。還有的高等級的墓中隨葬有編鍾、編磬。

『貳』 古代鑄造器皿過程

一 陶范鑄造的工藝流程 所謂陶范鑄造,是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成分要求的液體並傾倒入預先制好的陶質鑄型中,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後得到有預定幾何形狀和物理化學性能的器件的工藝過程,這是是一個復雜的多工藝過程,其典型工序流程如下:

圖1 青銅器鑄造工序流程(引自《中國上古金屬技術》)

殷墟鑄銅遺址從未發現煉爐和煉渣,表明冶煉和鑄造工藝是分地進行的。因此,安陽的青銅生產工序不包括上圖的左邊第一個方框里的礦石開采和粗煉,但不排除有精煉的工序。由上圖可見,在澆注開始之前,制備陶范的工序和熔煉合金的工序是同步進行的。以下我們概述各個環節的具體做法(鑄型的製作部分詳見即將發表於《考古》的《殷墟青銅禮器鑄型製作工藝》,本文從簡)。

(一) 鑄型的製作

1、造型材料的選取和制備
這一步驟即圖1所示的泥料選取和泥料加工工序。
為了解殷墟時期造型材料的選擇和制備工藝,必須對鑄銅遺址出土的陶范進行科學檢測。迄今為止,殷墟已發現的幾處較大的鑄銅遺址中,只有苗圃北地和孝民屯東南地出土的部分陶范做了較為詳細的檢測。檢測結果表明:殷墟陶范採用當地的粘土,經淘洗、練泥、陳腐的工序進行處理,並添加河砂、蚌粉(或其它硅酸鹽物質)、植物質等羼和料,主要是為增加陶范的耐熱急變性能,改善鑄造性能。相比而言,芯中含更多羼和料,以具有更好的耐熱度和潰散性。陶范添加的羼和料的數量多於陶器,這可能與鑄造性能的要求有關。陶范的分型面上有刷塗紅色細泥漿或者煙熏的現象,可能是為提高表面質量所採取的舉措。
必須指出,究竟使用何種粘土,是地下的生土,還是河流的沉積土,一直存在討論。而使用化學方法進行分析,難以得出直接的結論。目前筆者正在與威斯康辛大學的Jim Stoltman教授合作,利用偏光顯微鏡分析陶范的物理結構,了解原材料的選擇和孱和料的添加等工藝。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做法更便於恢復歷史的本真。先民們在對材料進行改性的時候,首先看到是它的物理性能的變化。比如淘洗,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含泥量,雖然化學分析顯示氧化鈣有降低,但這不是古人的目的。換言之,可以通過氧化鈣的降低的現象反證造型材料可能經過淘洗,特別是面料經過淘洗。

2 鑄型的設計和製作
鑄型通常是由范、芯以及芯撐組合而成的帶有內部空腔的封閉實體,空腔即為待鑄物體的形狀。范形成器物的外表,芯則形成器物的內腔、孔以及某些中空部分。范與范的結合面謂之分型面。
殷墟鑄型的做法是將陶土塑製成模,可能採用了類似陶器的製作工藝,模的形狀是按照制范的需要設計的,因此較大器物的模一般是按照不同的部位分別製作,整體模型中不必要的部分會被省略,以節約材料和工時。模上花紋的製作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表面貼附泥片,上面雕刻花紋;一種是在模的表麵塑制主體花紋的輪廓,再用硃砂描繪次一級花紋的線條。
用模翻范,在范上剔刻花紋的細部,有些花紋是直接在范上模印或刻制的,如

『叄』 晉國古都博物館的建築布局

博物館一展廳內景第一部分即東樓一層展廳為晉國歷史展示部分,採用實物圖版相版結合,反映丁從叔權虞封唐到春秋爭霸、三晉崛起的歷史過程,重點介紹晉侯墓地、上馬基地、喬村基地出土的文物及晉國軍事、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內容。
第二部分為東樓二層、西樓一層,重點介紹古都新田,共分三個專題:東樓二層為兩個專題,新田古都部分,介紹古城分布、分類、發掘觀場照片及出土的建築構件;晉國手工業部分,重點介紹侯馬鑄銅遺址出土的陶范及鑄銅工藝流程、陶范分類及鑄銅業對晉國經濟的重要作用,同時介紹制陶、制骨、制圭等手工業:西樓一層為第三專題,介紹晉國軍事、文化、祭祀及墓葬,軍事方面主要有戰車模型,軍隊編制、陣形;文化方面有侯馬盟書藝術,音樂家師曠及文學藝術;祭祀方面通過圖版與實物相結合方式,說明「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以及「左祖古社」頻繁的祭祀活動和眾多的祭祀地點;墓葬部分介紹西周、春秋、戰國三個時期墓葬排列順序、等級出十文物。

『肆』 商周考古的研究成果

分期
通過對商周考古學文化的研究,明確了商文化序列和西周、東周文化分期。簡言之,商代文化可分為早、中、晚3期,通常以偃師二里頭、鄭州商城和安陽殷墟的文化為三者的代表,但也有人認為二里頭文化自1~4期均屬於夏文化。西周文化據豐鎬遺址分為早、晚兩期;據西周青銅器則分為早、中、晚三期,分屬於武王至穆王、恭王至夷王、厲王至幽王3個階段。東周文化,春秋自公元前770~前476年,分作3期,每期約100年;戰國自前475~前221年,也分作3期,每期約85年。
都城與聚落
城的出現可上溯到龍山文化時期,都城則以偃師二里頭遺址為最早。那裡發現的大型宮殿和各種作坊遺址,揭示出中國早期都城的面貌。鄭州商城和安陽殷墟的發掘則使人們對商代中、晚期的都城有了認識。偃師商城發現於1983年。黃陂盤龍城遺址則是商代的方國城址。西周的都城一在周原(見周原遺址),一為豐鎬。前者是周人滅商之前的都邑,後者是西周時期的京城。東周時期經濟發展,城市迅速興起,列國都城成為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齊、魯、燕、晉、趙、秦、楚的都城及東周洛陽城、鄭韓故城城址中,有的未發現城牆,如二里頭、殷墟、周原、豐鎬;有的則發現了用夯土築起、進行防衛的城牆,如鄭州商城、偃師商城及東周列國都城。但它們都有一定的布局,對宮殿區、作坊址、平民居住區、王陵區和平民墓地等具有統一安排。宮殿常建在地勢較高的地點,並築成高台,在都城中占據特殊的位置。在二里頭遺址發現的宮殿建築,由堂、廡、門庭等組成,其格局形式為後世的宮殿所繼承。在偃師商城中已出現大城中有小城的格局;至東周時期都城均包括宮城和郭城兩部分,國君居宮城,平民區與作坊則在郭城內。商周時期的村落遺址也有大量發現,多見小型居址和手工作坊及墓葬等。其中有少數規模較大,如河北的藁城台西遺址。
墓葬
發現當時社會成員與其生前生活狀況相對應,死後的葬制也反映出他們的等級差別。君主與大貴族的墓規模宏大,還設有墓道,已知有的四條、有的兩條或一條。隨葬品極豐富,包括青銅、玉、漆、象牙等各種質料的珍貴物品,許多大墓中有殉人。在殷墟的侯家莊商王陵區還發現大規模的祭祀場所。中型墓一般無墓道,但有棺有槨,並有較多的青銅禮器和玉石器、骨牙器及漆器等。晚商至西周早期,殉人之風頗盛,在一些中型墓中也發現一至數個殉人。商周貴族還以隨葬青銅禮器的組合與數量,顯示死者生前所屬的等級 。小型墓一般有棺,隨葬品以陶器和少量兵器最為常見。在各個遺址中幾乎都發現被丟置於坑穴中的屍骨,有的身首分離或殘缺不全。商周時期墓葬的情況,與奴隸社會的階級關系是一致的。
經濟生活
商周兩代歷時千餘年,通過考古發現社會經濟獲得了可觀發展。農業作為主要經濟部門,已能提供較多剩餘產品,去滿足手工業者的需要,並使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分離。手工業的分工更細。科學技術也有較快發展。這一時期創造了輝煌的青銅文化。東周時期還完成了青銅時代向早期鐵器時代的轉變。
商周時期的手工業有采礦、鑄銅 、冶鐵、制陶、琢玉、制骨、紡織及漆工、木工等門類。
青銅手工業
青銅手工業在商周時期處於繁盛階段。工匠們從礦山採掘銅礦石進行冶煉,提取銅金屬後,與鉛、錫等合理配比,鑄造出不同用途的青銅器具,如禮器、樂器、兵器、工具、車馬器、裝飾品及貨幣、建築構件等。品種之多,涉及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尤以禮器的數量最大,也最具代表性。在各個都城遺址中幾乎都發現了鑄銅作坊址。工匠們使用泥范,熟練地採用分鑄法,鑄造了數以萬計的青銅器。東周時期還出現了失蠟法鑄造工藝,並將焊接、鎏金、嵌紅銅等技術用於製作青銅器。這時的青銅鑄造業已達到很高的水平(見銅綠山古礦冶遺址,侯馬鑄銅遺址)。
冶鐵製品
冶鐵製品出現於西周晚期,但對鐵的認識可上溯至商代,當時工匠們已將隕鐵嵌在兵器的刃部加以利用。春秋時期,鐵金屬被用於製作劍、鼎等器具,並出現了生鐵與銅製品。其中生鐵的發明比國外要早1800多年。戰國中期以後,鐵工具已在農業和手工業中起支配作用,從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陶器是古代居民日常使用的物品,遺址中發現的陶窯與制陶工具很多。從商代中期開始,工匠們用高嶺土燒制出原始瓷器,向日後發明青瓷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漆器的出現可上溯到史前時期。西周漆器已出現了鑲嵌螺鈿的工藝。東周漆器除木胎外,還有夾紵胎,工藝更精。戰國中晚期出現了扣器,即在漆制器皿的口緣附加金屬扣套的器皿。
商代與西周的絲織品,已知有絹、羅等。東周時期的南方楚墓保存隨葬品的條件較好出土有絹、紗、羅、錦、刺綉等不同品種的絲織品。它們織造精良,色澤鮮艷,紋樣華麗表明2000餘年前中國的紡織技術已達到很高的水平。
製作玉器也是重要的手工行業。商代的治玉技術已相當成熟,製作出各種色澤、不同用途的器具與裝飾品。特別是利用原料天然色澤的變化而製成的俏色玉器,更是反映了工匠們的才智和玉器工藝的成就。商代與西周的玉器均為軟玉,東周時期已用硬玉,並將玉器與金銀器工藝結合起來,生產出包金、鑲銀的精美華麗玉製品。
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金屬鑄幣在東周列國中流行起來,黃金也成為交換的媒介,度量衡器得到了廣泛應用。
文化與藝術
文字的使用是這一時期的突出特點。通過考古發掘,發現當時的文字多刻在甲骨、銅器及玉石器、陶器上,也有部分寫在玉石片、簡牘、絲帛上。其中甲骨文和金文的資料相當豐富,記錄了社會生活中的許多大事,是研究商周歷史的重要資料。
商代與西周的樂器除陶塤外,還有鼓、鍾、磬等。東周墓中還出有箎、笙、排簫、琴、瑟等絲竹樂器。戰國早期的曾侯乙編鍾,總音域達五個八度,且十二個半音俱全,能奏出完整的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樂曲。其發現把中國音樂史的研究推進了一大步。
商周時期的藝術品,以青銅禮器最具代表性。如四羊尊、象尊、鴞尊等銅器,無論從造型還是裝飾方面看,都是上乘的藝術品。以裝飾風格而論,西周中期以前的花紋崇尚繁縟,給人以庄嚴和神秘的感覺;其後獸面紋之類的紋飾逐漸絕跡,代之而起的是風格清新、流暢、纖巧、華麗的花紋。
商周時期的雕塑以玉雕、石雕最多,另有陶塑、骨牙雕、木雕等。婦好墓出土的一批玉石雕像和雕花象牙杯,是晚商雕塑藝術的代表。南方的東周墓中則出有精美的漆木雕。長沙出土的帛畫是中國保存最早的繪畫作品。
周邊地區的青銅文化
在中原地區居民創造燦爛青銅文明的同時,周邊地區的居民也先後跨入青銅時代。如北方草原地帶有夏家店下層文化、夏家店上層文化、西團山文化及晉北地區的青銅文化;西北地區有辛店文化、寺窪文化、卡約文化;西南地區有巴蜀文化、雲南青銅文化;東南地區有湖熟文化(見吳越文化)、吳城文化、百越文化及湖廣地區的石門皂市下層文化等。這些青銅文化與中原的商周文化存在交流,又各具特色,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如四川廣漢三星堆發現的祭祀坑(見三星堆遺址)、江西新干商墓中出土的大批青銅器及其他遺物,都同時包含有中原文化的因素與地方文化的因素。商周時期千餘年間華夏族與少數民族在經濟、文化方面的交往與融合,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歷史的前進,促使秦漢時期出現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伍』 侯馬的旅遊景點

侯馬市旅遊資源以古遺址、古文物、古建築等為主。其中,侯馬盟書,金代磚雕舞台等,聞名中國乃至世界。進入21世紀以來,侯馬市對外開放的、具有一定影響的旅遊景點有:侯馬戰國奴隸殉葬墓、台駘廟、唐太宗廟正殿、傳教填充磚塔、普濟寺、通濟石橋、寶峰院、忤逆墳、羅衫坡與孟姜女手跡、彭真同志故居、香邑湖風景區、鑄銅遺址、晉博園和晉國寶鼎等。 彭真故居 彭真故居位於侯馬市新田鄉垤上村,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傑出的國務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社會主義法制的主要奠基人、黨和國家卓越的領導人彭真同志的故居。2003年彭真故居被公布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又被確定為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晉國古都博物館 晉國古都博物館位於侯馬市市府西路,始建於2003年10月,佔地面積2公頃,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分東樓展廳與西樓展廳兩部分,館內展示了在侯馬出土的晉國及各朝代珍貴文物六百餘件。 其中部分館藏文物「空首布幣」、「晉侯鼎」等是世界罕見的珍品。是山西晉南地區唯一的集古文物、晉文化於一體的博物館。 新田廣場
新田廣場位於侯馬市區中心,總佔地150畝,是山西省最大的園林式廣場。其輪廓構圖為侯馬市最早出土的晉國貨幣「空首布」的造型,加上廣場的浮雕文化牆、廣場主雕塑,體現了侯馬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牆巨幅繪畫「叔虞封唐」、「踐土會盟」、「城濮之戰」、「遷都新田」、「虒祁聽樂」和「魏絳和戎」等再現了晉國春秋戰國時期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是新侯馬的標志和象徵,也是侯馬大型集會、休閑、文化、娛樂、文藝演出的場所。 香邑湖水利風景區 香邑湖水利風景區位於侯馬市鳳城鄉香邑村和上馬街道金沙村之間的澮河二庫庫區及下游0.5千米河道兩側,景區總面積2.62平方千米。景區所依託的澮河二庫是一座總庫容2856萬立方米的中型水庫。 廟寢遺址公園 廟寢遺址公園是晉國晚期的宗廟建築群遺址。廟寢遺址公園佔地42畝,為了充分展示晉文化的內容,在公園的綠地和硬鋪裝間點綴著侯馬出土的晉國文物圖案。如:「空首布」、「盟書」、「銅器」等。在公園大型建築基址上,修建了一周展示晉文化典故的石刻圍欄。廟寢遺址公園已成為人民淺識晉國歷史,領略晉文化的一處人文景觀。同時,它是山西省唯一的一處以保護地下文物為主的遺址公園。 鑄銅遺址公園 侯馬鑄銅遺址位於侯馬市牛村古城東南(今平陽機械廠廠區、生活區及周圍),面積約1平方公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侯馬晉國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最初發現於20世紀50年代平陽機械廠建設工地,1960年到1963年由文化部組織18省市考古工作,在這里進行大會戰,發掘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出土陶范3萬余件,後來在其周圍又 有多處發現。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鑄銅遺址周圍建起船舶工業部大型軍工企業——國營平陽機械廠,現改為北方重工集團。現代工業製造企業契合了春秋戰國時期晉國鑄銅業的遺風,古今鑄造、製造工藝和手段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台駘廟風景區 台駘廟位於侯馬市區西部高村鄉西台神村北的汾河岸畔,始建於東周時期,規模宏大,漢、唐、宋、元、明、清歷代均曾修復,現存為明崇禎八年和清乾隆年間的建築,據專家考證,台駘是堯、舜之前的治水英雄,是中國張姓氏的鼻祖。台駘廟的蔭陳,也就是白蒿,是清心明目、舒肝潤肺的絕佳良葯。每年初春二三月間,草長鶯飛的季節,引得不少村民和遊人爭相採摘。古時候「汾隰流雲」是台駘廟下河流、田畦、農耕,這一田園風光的寫照。經過政府修繕,新的台駘廟香火不斷,百畝荷塘更是荷香十里灘,已成為侯馬新的旅遊風向標。

『陸』 晉都新田的晉都新田的兩個問題

1993年4月,田建文為山西省考古學會第三屆年會提交了《新田模式—侯馬晉國都城遺址研究》的論文,是他對侯馬晉國遺址的基本認識。15年過去了,《上馬墓地》《侯馬鑄銅遺址》《晉都新田》《侯馬喬村墓地1959—1996》陸續面世,使再度研究成為可能。 早在1995年編寫《晉都新田》時(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編《晉都新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我參加了第二章「城址」除「白店古城」外的全部寫作並整理了《新田晉都古城》,後者是牛村、平望、台神、馬庄四座古城勘探、試掘工作的總結。當時就意識到宮城的廢棄時間要早於晉國徹底滅亡的公元前376年(《史記·晉世家》:「靜公二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滅晉後而三分其地。靜公遷為家人,晉絕不祀。」這一年為公元前376年)。具體說:
1.牛村古城 1957年在東城牆南端做過小面積的發掘工作,並發現打破城牆的M1,隨葬陶鬲、蓋豆各一件,「年代為鑄銅遺址或侯馬晉國遺址分期的中期,約公元前470年左右。」(《晉都新田》第二章1985年南城牆發掘後,通過與其南石圭作坊遺址陶器分期比較,認為古城年代在公元前500~前420年左右。「據此,我們初步認為牛村古城興建於公元前六世紀下半葉也即晉都新田絳都初期稍晚。廢棄時期約在公元前五世紀下半葉,也即晉都新田絳都中期之末。」(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山西侯馬晉國遺址牛村古城的試掘》,《考古與文物》1988年1期。)這一斷代,其上限下限都需要再做延伸,但作為牛村古城的繁榮期則是恰當的。
2.平望古城 「大型夯土台基(公宮)東南的3號夯土之南不遠,1976年發掘了兩座南北向土壙豎穴墓……M1隨葬陶鬲、蓋豆、壺各兩件,M2除隨葬陶鼎、盤、鑒各一件,蓋豆、壺各兩件外還有銅車軎、帶鉤、玉蟬、骨飾等……這二墓年代在春秋晚期偏晚階段,約鑄銅遺址Ⅳ段,墓主生前可能屬下大夫一級……公元前500年前後各四、五十年應是平望古城的繁榮期。」(《晉都新田》)
眾所周知,晉都新田的「宮城」由牛村、平望、台神三座古城呈「品」字形構成,牛村古城發現的打破城牆的公元前470年左右的墓葬和平望古城城內在春秋晚期偏晚階段已經有墓葬分布了,說明最遲在「三家滅智氏」的公元前453年之後,新田作為晉國都城已開始進入衰落甚至廢棄階段了,也意味著同一時期的柳泉墓地四組大型墓葬不屬於「品」字形宮城。
柳泉墓地位於新絳縣峨嵋嶺北、澮河南柳泉南坡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新絳柳泉墓地調查、發掘報告》,《晉都新田》),發現四組大形墓,每組有一大兩小並列一處,大者居中,兩邊者較小。其中兩組大墓上,保留有大於墓口、高2米的經夯打過的封土。發掘的M301,墓口長15米、寬12.6米,深16.8米,積石積炭,一棺一槨。殘存的銅盤、鑒、編鍾和石磬、玉器、瓷器、陶鼎等,時代在公元前400年前的戰國早期,墓主非幽公莫屬,M302為其夫人。其餘三組有可能是出、敬、哀、烈、孝、桓公中的三位及夫人。
既然公元前453年之後「品」字形宮城衰落甚至廢棄,至少是埋葬在柳泉墓地的四位晉公,生前居住在哪裡?這就使我們自然而然考慮到侯馬晉國遺址中最晚的鳳城古城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1960、1988年鳳城古城遺址、墓葬發掘報告》,《晉都新田》)。 鳳城古城位於侯馬市鳳城與曲沃縣城之間澮河北岸台地上,分外城和內城,均近方形,內、外城南部都被澮河水沖毀。外城東城牆被日軍侵華時修建的飛機場破壞,東北角被曲沃縣城覆壓,現在僅殘存北城牆和西城牆。經勘探,北城牆殘長3100米,西城牆殘長2600米。1960年試掘時發現外城的西城牆外有寬25米、深3米左右的城壕。外城東、南城牆若依西、北殘存城牆計算,周長就是11400米,也就是說鳳城古城外城城圈至少在11公里以上,這還不包括澮河水沖毀的部分。內城位於外城中部略偏東南,北城牆長1100米,東、西城牆分別殘長600米和1000米。1960年試掘的陶片沒有整理就散失了,1988年在北城牆外中部偏西現曲沃機電廠發掘探溝一條。據此認為:「鳳城古城外城建築年代,應始於戰國初期或更早些……鳳城古城內城,包涵遺物多為西漢時期的瓦類。據調查所知,內城應略晚於外城,似為西漢時期的宮城。」古城及其附近也發現了一些遺存,以1959年以來陸續發掘的戰國早期至東漢時期的喬村墓地最為著名。喬村墓地位於古城西城牆外2公里處(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喬村墓地1959~1996》,科學出版社2004年7月),到1996年發掘墓葬1032座,其中戰國早期33座、中期626座、晚期(含秦)260座,漢墓81座、不詳32座。除外,1988年曲沃機電廠曾清理10座春秋晚期到戰國中期墓葬(《晉都新田》)。反映了鳳城古城的使用和興衰情況。
「鳳城古城從現有材料分析,無論內城還是外城,營築年代都偏晚,絕不可能是古曲沃或新田,它是秦、西漢的河東郡絳縣縣治,到東漢改稱絳邑縣,北魏孝文帝時期被廢。」(《晉都新田》)而「戰國初期或更早些」的外城年代引起我們的注意。先看時間和地域上相近的兩座古城。
1. 趙康古城 位於襄汾縣趙康、北柴、楊威、史威四村之間(山西省文管會侯馬工作站《山西襄汾趙康附近古城址調查》,《考古》1963年10期),也分大、小二城。大城平面呈長方形,周長8480米,城外有護城河。北城牆保存最好,全長1530米。小城倚大城北部正中間而建,周長2700多米。該城建於春秋時期,延用到漢代,是漢代河東郡臨汾縣。
2. 禹王城 位於縣城西北約7.5公里處,先為戰國時期魏國都城,即魏都安邑,亦為秦、漢及晉的河東郡治。由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廟組成(陶正剛、葉學明《古魏城和禹王古城調查簡報》,《文物》1962年第4、5期)。大城略呈梯形,除北城牆外,其餘三邊均不是一條直線。西城牆全長4980米,隨地形起伏而曲折,是彎曲最多的一邊;南、北城牆長3565米、2100米,東城牆僅存北段殘長1530米,現存周長12175米,復原周長15500米;中城位於大城內的西南部,形狀略城方形,周長6500米。小城在大城的中央,周長3270米。大城城內中部有戰國時代的遺跡,遺存較豐富。中城和小城的城內及附近,也有戰國遺存。
建於「戰國初期或更早些」的鳳城古城外城,其規模超過了趙康古城,也超過了禹王城,至少與它不相上下。更遠遠超過了稍早的晉都新田「品」字形宮城中的任何一城;由於規模相差懸殊和時代稍晚,也可排除類似馬庄、呈王、北塢古城作為某一晉國卿大夫的「卿城」的可能。規模上考慮只能是晉公才能有此級別,同時期還正好發現有柳泉晉公墓地。
進而再看侯馬晉國遺址,就可以發現這個遺址由東、西兩組構成。西組是晉都新田的主要內容,「品」字形宮城、「卿城」、包括「左祖右社」和部分墓地等;東組是鳳城古城和喬村墓地等。最遲在公元前453年到公元前376年,「品」字形宮城被廢棄說明晉公離開了宮城搬進鳳城古城。由於兩地為鄰無所謂遷不遷都,柳泉墓地隨之出現晉公墓葬。
鳳城古城有沒有名字?這要從晉幽公說起。《史記·晉世家》:「幽公之時,晉畏,反朝韓﹑趙﹑ 魏之 君。獨有絳﹑曲沃,余皆入三晉。」「絳」是晉都新田,「曲沃」是古曲沃,在今聞喜上郭一帶,當年「謀去」的「故絳」和「翼」已經不屬於晉國公室所有了。「十八年,幽公淫婦人,夜竊出邑中,盜殺幽公。」條下索隱:「《紀年》 雲 夫人秦嬴賊公於高寢之上。」這條記載的「邑」值得關注。
「邑」,《禮記·祭法》:「天下有土,分封建國,置立都邑。」鄭玄註:「建國,封諸侯也。置都立邑,為卿大夫采地及賜士之有功者之地。」所以《國語·晉語四》便雲:「公食貢,大夫食邑。」至少到了春秋時期「邑」與「都」有了區別,「凡邑,有 宗廟先 君之主曰都,無曰邑。」孔穎達疏:「小邑有宗廟,則雖小曰都,無乃為邑。為尊宗廟,故小邑與大都同名。」(《左傳·庄公二十八年》)再看晉國,自「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封文侯弟成師於曲沃。曲沃邑大於翼。翼,晉君都邑也」後(《史記·晉世家》),就不見「邑」作為都城的代名詞了,代之以縣,從公元前627年「晉襄公以再命命先茅之縣賞胥臣」開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以後就更多了,如公元前514年「晉分祁氏之田以為七縣,分羊舌氏之田以為三縣」(《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很少有再稱作「邑」的了。
再看晉幽公,夜晚應當住在「宮城」中,可記載他夜裡偷偷地出了「邑」,最後被反叛者殺了,說明這個「邑」不是「宮城」或「宮城」的某個地方。在他的「獨有絳﹑曲沃」中,只有「鳳城古城」時間及其規模都與之相應。是故,鳳城古城就是戰國時的「絳邑」。其實喬村墓地戰國晚期出土器物上屢見「降(絳)亭」戳記,依照漢代慣例為「降(絳)邑市亭」之省,參考東漢時期將「絳縣」加一邑字為「絳邑縣」,可以證明「絳邑」由來已久,斷非無由之物。
晉國哪個公搬進鳳城古城?也就是「絳邑」。《史記·晉世家》,「故知伯乃立昭公曾孫驕為晉君,是為哀公。哀公大父雍,晉昭公少子也,號為戴子。戴子生忌。忌善知伯,蚤死,故知伯欲盡並晉,未敢,乃立忌子驕為君。當是時,晉國政皆決知伯,晉哀公不得有所制。知伯遂有范﹑中行地,最強。」最有可能是晉哀公元年的公元前457年到三家滅知氏的公元前453年,搬進的原因當是「知伯欲盡並晉」和「晉國政皆決知伯,晉哀公不得有所制」。惜乎沒有建設「絳邑」的任何記載。

『柒』 誰能告訴我關於銅及銅基合金

我覺得用失蠟法可以。詳見這三篇文章:

商周青銅器的鑄造及采冶業
商周時代是中國的青銅時代,當時鑄造的大批精美的青銅器,是中國古代先民對世界文明的傑出貢獻。它們的出土,不僅再現了古代中國青銅時代的風貌,而且展示了古代工匠在青銅冶鑄技術方面所達到的高度水平。商周青銅冶煉和鑄造工藝的研究,對揭示當時社會生產的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很長一個時期以來,研究冶金史的學者多偏重於對青銅鑄造工藝的考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30多年,隨著鑄造作坊、尤其是采礦和冶煉遺址的發現和發掘,研究手段的改進,模擬實驗的進行,為深入探索這個課題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並填補了冶金史研究中的一些空白。
采冶遺址的發現 商周青銅的成分主要是銅與錫,銅與鉛或銅與鉛、錫的合金,一般稱為錫青銅、鉛青銅或鉛錫青銅。銅器所含的微量元素的測定表明,各地鑄造銅器的原料多取自附近的含銅礦脈,如鎮江附近商周墓葬和窖藏出土的銅塊含有較大比重的鉛和微量的銻,就與中原青銅器的銅料不含銻及含鉛量低明顯不同。湖北大冶銅綠山、湖南麻陽九曲灣、內蒙古林西大井等地都發現了采礦與冶煉遺址,大多為東周時期遺存,但銅綠山古礦冶遺址的上限可到西周,下限則可延至漢代以後。這幾個地點都發現了古人採掘時開拓的豎井、平巷、采礦工具、提升與排水用具及銅礦石。銅綠山古銅礦的採掘工作是在大理岩與火成岩之間的破碎帶中進行的,採掘時開拓的成組井巷中架設了相當完整的木質框架支護,深距地表四、五十米。(見彩圖[湖北大冶銅綠山東周古礦井遺址])另兩個地點則利用岩石的裂縫沿礦脈進行採掘,不用或很少使用木質支護。在跨度大的采空區內,則保留「工」字形礦柱為支護。麻陽九曲灣有一條巷道斜長140米,垂直深度約80米。有的是採用露天開采。在銅綠山和大井,礦井附近都有冶煉遺址,說明採掘的銅礦石就在采場附近冶煉。
銅綠山發現的10座煉銅豎爐都用土夯築而成,可分爐基、爐缸和爐身3個部分。爐缸的截面多為長方形,設有金門。大井發現的12座煉銅爐有兩種不同的形制:一種煉爐的截面呈橢圓形或馬蹄形,直徑0.8~1.2米,金門作拱形,朝西北方向,高0.2米,寬0.1米;另一種則被稱為多孔串窯式(有許多圓孔和彎曲的孔道),直徑1.5~2米。這些煉爐的周圍都有木炭、孔雀石、碎礦用的石砧、石球、冶煉時排放的大量爐渣及陶質生活用具等。由煉銅原料可知,當時的冶煉工藝是氧化礦的還原熔煉。大井的冶煉遺址出土有馬頭形的陶質鼓風管,表明已能用人工鼓風掌握爐溫。模擬實驗證明,用春秋時期的這種豎爐煉銅,可以連續加料、連續排渣和間斷放銅,具有較高的熔煉能力。銅綠山遺址的爐渣多冷凝成薄片狀,酸度適宜,含銅量僅為0.7%,反映了春秋時期的冶銅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東周時代冶銅豎爐 銅綠山出土]
鑄銅作坊 商周時代的都邑遺址幾乎都發現了鑄銅作坊遺址。其面積有數萬平方米的,也有10餘萬平方米的。作坊址內出土了為數可觀的陶范、坩堝塊、木炭、小件青銅器和銅錠、銅渣以及與鑄銅生產有關的其他遺存。這些作坊址的發現說明商周王室及諸侯所用的青銅器大多是就地生產的。
偃師二里頭遺址的商代早期鑄銅作坊內,熔銅的坩堝系用草拌泥製成。陶范與銅器一致,均為素麵。出土銅爵據電子探針測定,含銅92%、錫7%,銅錫比例與鄭州二里岡期青銅器的配比十分接近。鄭州商代遺址發現的兩處鑄銅作坊,分別在城南的南關外和城北的紫荊山北地。熔銅工具除有草拌泥製作的坩堝外,還用外敷草泥的陶質大口缸或大口尊。不過從大型銅鼎的發現看,也有使用熔銅爐的可能。不少陶范上都刻有花紋。這兩個作坊除生產青銅禮器外,南關外鑄銅作坊中還出土不少青銅,紫荊山北的作坊則出土不少刀、鏃,因而被認為是鑄銅手工業中出現分工跡象的反映。
安陽殷墟的苗圃北地、西周時代的洛陽龐家溝鑄銅遺址和新鄭鄭韓故城、侯馬牛村古城南郊的東周鑄銅作坊,都是古代規模較大的鑄造場所。這幾個地點都發現了體積較大的熔銅爐、大批陶范及與鑄銅有關的工具和用具。苗圃北地鑄銅遺址出土的熔銅爐若按殘壁的弧度推算,直徑約在60~70厘米。另有一種土坑式的熔爐,直徑1米,深0.5~1米。洛陽龐家溝發現的熔銅工具有3種,其中大型熔銅爐的內徑160厘米,壁厚30~35厘米,並設有鼓風口。洛陽、新鄭、侯馬等地作坊中都發現陶質的鼓風管,說明熔銅爐具備較好的熔化能力。用這樣大型的熔爐熔銅,與當時鑄造大型青銅器的情況是適應的。
苗圃鑄銅遺址和侯馬鑄銅遺址都發現了與鑄銅有關的居址、窖穴、水井、祭坑、烘范窯和道路、工作檯面等遺跡。各個作坊址出土的陶范數以萬計,其中一部分陶范可以拼對成套。從陶范的型腔可知,有鑄禮器的,也有鑄樂器、工具、兵器、車馬器或其他裝飾品的。侯馬鑄銅作坊中還鑄造中國最早的青銅鑄幣空首布以及銅帶鉤等物品。
鑄造青銅器的模具有陶范、石范和金屬范 3類。陶范的原料主要是粘土和砂子,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由於陶土的耐火度高,易於透氣,來源又極方便,所以各地作坊都普遍運用,成為中國青銅時代鑄造工藝的一大特點。造形簡單的工具、兵器等用單范或雙合范鑄造,一范可使用多次。青銅容器則用復合范鑄造,一套模具只能鑄造一件器物。石范在夏縣東下馮遺址、清江吳城遺址等地都有發現,數量不多,都是鑄造刀、鏃等小件器物的模具。金屬模具有銅范和鐵范兩種。山東臨淄發現的銅范是鑄造青銅鑄幣「齊法化」的模具。河北興隆發現的鐵范則是鑄造鐵工具的鑄范。
青銅鑄造工藝的傑出成就 鑄造一件青銅器需要經過塑模、翻范、烘烤、澆注等一整套工序。即將准備鑄造的器形先塑出泥模,在泥模上翻出外范,在泥模或外范上雕刻所需的花紋,然後在泥模上削出范芯或另外製作范芯,范芯與外范之間的距離,即為澆注後銅器器壁的厚度。為防止陶土乾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縮裂和變形,陶土中粘土和砂的成分配比要合理。外范和范芯陰干、晾曬後,組合放入烘范窯中烘烤,使之脫水和定型。經常是出窯後趁熱進行澆鑄。大件器物需挖坑固定,用槽注法澆注。一次澆鑄完成的,俗稱渾鑄法。比較復雜的器形則先鑄附件、後鑄器身,或先鑄器身,然後將附件鑄接上去,稱為分鑄法。商代已經使用分鑄法,東周時期分鑄法的使用更加熟練。商代和西周銅器的裝飾紋樣多在泥模上雕刻,有的在外范上加工,東周時期有的採用花紋印版在模上捺印,有些可能是將印出花紋的泥片貼附在模胎之上,提高了工效。鑄造一件銅鬲,需用4塊外范和1塊范芯,一件銅爵則需16塊陶范。曾侯乙墓鍾架中層的一件甬鍾,鑄造時共用了136塊陶范。
青銅樂器的鑄造集中地反映了商周時期鑄造工藝所達到的成就。據研究,無論商鍾還是周鍾,都有良好的音響效果。對曾侯乙編鍾進行的檢測知道,鍾體的合金成分中錫佔12.5~14.6%,鉛一般為1~3%。這個配比與《考工記》所載「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其一,謂之鍾鼎之齊」大體相近。實驗表明,鍾體含錫量低於13%時,發出的聲音單調、尖銳;含錫量太高則鍾體易碎。同時,適當的含鉛量有利於鍾音的衰減和音色的改變,含鉛量過低則衰減緩慢,含鉛過量則音色惡化。古代工匠在實踐中摸索出配料的合理比例,並掌握了熱處理等工藝來控制和改善鍾的音響,鑄造了這一套總音域達5個八度,能奏出完整的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樂曲的編鍾。
東周時期已出現疊鑄技術。據研究,臨淄發現的鑄造「齊法化」的長方形銅質模具是翻制泥范用的。將若干烘烤過的陶范疊裝起來,澆注時銅汁通過中間的直澆道,流向每一層半月形的內澆道而到達齊刀的范腔之中,一次可澆鑄十幾個或更多的鑄件。
春秋時期還出現了失蠟法鑄造工藝。這種工藝是將易熔化的黃蠟製成蠟模,用細泥漿多次澆淋,並塗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做成鑄型。烘燒後黃蠟熔化流出,形成型腔,用以澆鑄銅汁。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銅禁和鼎表面的獸頭及足、耳等附件,戰國早期曾侯乙墓所出的尊盤等都是用失蠟法鑄成的。此外,研究者對下寺楚墓所出55號銅鼎的鼎足和曾侯乙墓冰的龍頭等部位的焊料進行研究,認為是有金屬錫焊接的。
[淅川下寺1號墓出土銅鼎的鑄出孔焊接附件]
商周青銅器的表面除了有裝飾紋樣外,還出現了鑲嵌玉或綠松石的「銅鑲玉」技術。在商代,這種技術主要用在兵器和小件裝飾品上。到了東周時代,這種鑲嵌術進一步運用在大型銅容器上,並往往與新出現的金銀錯、嵌紅銅、鎏金等新技術用於同一件器物上。不同色彩互相對比,使青銅器的裝飾效果更加突出。
對吳越銅劍進行的研究發現,鑄劍時在劍的不同部位使用了不同成分的銅合金。如中脊用低錫或含鉛較多的合金,以提高其韌性;兩鍔則用含錫量19%左右的銅合金。使用不同成分銅合金的直接效果是既保證了兩鍔的鋒利,又增強了格鬥時劍體中脊的抗震性能,剛柔相濟,不易折斷。
在著名的越王勾踐劍上有裝飾性很強的幾何形花紋。對這種花紋的形成存在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硫化物腐蝕出來的,有人則認為是使用不同的銅合金嵌出的:基體用的是錫青銅,花紋則是錫、銅及鐵的合金。由於合金成分和含量不同,所以呈色也不一樣,磨礪時因硬度不同而微有凹陷,顯示隱花圖案(見彩圖[越王勾踐劍]、[鄂君啟節])。雖然看法不同,但研究者一致認為,當時的鑄劍工藝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參考書目
北京鋼鐵學院《中國古代冶金史》編寫組:《中國古 代冶金》,文物出版社,1978。

春秋戰國青銅器
繼西周青銅器後,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青銅器鑄作的又一個高潮期。可分為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至戰國早期,戰國中晚期3個階段。春秋早期青銅器形制和組合與西周晚期基本相同, 紋飾也沿襲西周的特點。這一階段代表器物有山東黃縣南埠出土的紀國媵器、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出土的虢國青銅器、湖北京山蘇家壠出土的曾國青銅器、山東煙台上夼出土的紀國青銅器、山東歷城百草溝出土的魯國媵器及湖北隨縣熊家老灣出土的曾國青銅器等。春秋中期以後的青銅器以蟠螭紋的流行為標志,山西侯馬所出的陶范和舊著錄中的晉公等器物上都有細密的平面蟠螭紋。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 青銅器紋飾發展成浮雕狀,繁復的鏤空花紋則達到了東周時期青銅器製作的頂峰代表器物有河南新鄭銅器群,安徽壽縣蔡侯墓銅器群,山西渾源李峪村銅器群以及輝縣山彪鎮和琉璃閣,河南淅川、長治分水嶺,湖北隨縣擂鼓墩等地出土的銅器群等。到了戰國中晚期,許多銅器都變成素麵的,而且服御器、日用器大量增加。代表器物有長沙、壽縣等地出土的楚器,陝縣後川出土的魏器等。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主要特點是:①列國器物大量出現。西周的有銘青銅器屬周王室和王臣製作的佔大多數,諸侯國的為數甚少。到了春秋時期,王室、王臣的禮器幾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國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鑄造的器物。這和當時王室衰微而諸侯、大夫及家臣勢力不斷壯大的形勢相吻合。②地域風格的形成。大體上呈現以三晉為中心的中原、以秦國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國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此外,北方、西南方、東南方等幾處少數民族區域也各有其獨特風格。③各地區之間逐漸交流。例如吳越地區流行的細線雲雷紋在楚地也時有發現,而原先用於北方的帶鉤也傳播到了南方,從物質文化角度反映出東周時期走向統一的歷史趨勢。④鑄造技術的長足進步。器物製作方面主要體現在合范法鑄造的高度發達、失蠟法的應用、模印法制范、鑲嵌工藝的普遍流行,以及兵器的表面處理技術等。湖北大冶縣銅綠山的礦井遺址體現了東周時代青銅冶鑄業的巨大規模,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提高。

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技術
bronze smelting technique in ancient China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期。現代已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器,是甘肅東鄉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銅刀,距今約4800年,經檢驗,是用錫青銅鑄成的。考古發掘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和夏代,人們已能用石范和陶范鑄造簡陋的工具和武器。商代早期的銅爵,所用鑄型由多塊陶范和泥芯組成,有的壁厚僅2毫米。鑄造技術已達一定水平。商代中期已使用錫青銅和鉛青銅兩種合金,能鑄造重80千克的大鼎。具有中國特色的組合陶范鑄造工藝在此期間大體已經形成。
商代後期,青銅冶鑄業臻於鼎盛,能熟練地使用多種分鑄法(先鑄器件再接鑄附件,或者先鑄附件再與器體鑄接),以獲得復雜的器形,如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圓的柱和就是鑄接於器體上的。 的多次鑄接更為典型。它的提梁、蓋紐採用了多種鑄接方式,分兩次從五個部位,將七個部件和體接鑄成一體。鑄型工藝也已規范化。橢圓形容器多採取三等分或六等分的分型方式,方形、長方形容器以對角線的延長線為界,採用四等分或八等分。器物種類繁多,有各類禮器、生活用器、兵器、生產工具、車馬器和樂器等。大型鑄件用直徑達600~800毫米的豎爐熔銅,由槽道澆注。重要器物的合金配比也初步形成規范。
西周時期陶范鑄造進一步推廣,中期以後形成獨特的風格,出現許多新的器形、紋飾。有些器內鑄有專篇銘文。技術的進步還表現在銅質芯撐的普遍使用。銅器足部從與銅器內腔相通改為封閉式等。
商周時期製作陶范的泥料,都由含砂粘土或用粘土和砂配製而成,經挖取、破碎、篩選、混和、陳腐、揉制和存性等多道工序(有時還經淘洗和加砂),使泥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復印性,能翻鑄出極細的花紋。多數陶范的焙燒溫度在700~800℃之間,實際仍為土質,屬於土范。後期的某些陶范火候較高,質硬發青,接近半陶質或陶質。早期的陶范用單一的泥料,西周時期已有面料和背料之分。為改善型芯的退讓性和透氣性,芯料中的含砂量明顯增多,顆粒較粗,後期並摻入多量的植物纖維或熟料。
鑄范的製作非常精細,分型面開設榫卯,用來定位。最初的鑄型只有一個型腔,在商代中期已有一型能鑄7~9件的鏃范。多數陶范只能使用一次,但山西侯馬春秋鑄銅作坊所出钁范,可以重復使用十餘次。由於採取了一系列工藝措施,鑄件表面質量,特別是一些精品,紋飾清晰美觀,鑄縫極窄,鑄造缺陷很少,達到了良好的技藝水平。
據多年來對數以千計的出土實物所作科學考察,證明商周青銅器絕大多數是用陶范鑄造的,在不使用失蠟法的情況下,能獲得如四羊尊和曾侯乙甬鍾那樣極其復雜的器形,關鍵在於鑄接工藝和分范合鑄等技法的嫻熟使用,因而形成商周陶范鑄造的技藝特色。
青銅生產工具是構成青銅時代生產力的一大要素。出土文物中常見的青銅手工工具有刀、錐、鑿、斧、錛、削、鑽、鋸等。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雲南等省相繼發現大量商周青銅農具,有耒、耜、、、鋤、鏟、耨、鐮等器類。正是在青銅工具廣泛應用的基礎上,造就了舉世聞名的燦爛的商周青銅文化。
春秋中期以後,由於失蠟法和低熔點合金鑄焊技術的發明和使用,青銅器鑄造工藝有顯著的改進,從先前較為單一的范鑄技術轉變為渾鑄、分鑄、蠟鑄、軟焊、硬焊、鍛造等多種金屬工藝的綜合運用。陶范鑄造的進展,突出表現在薄壁和超薄壁鑄件的鑄造,如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劍首的同心圓薄壁構造厚僅0.2~0.4毫米。隨著金屬工藝的進步和鐵工具的使用,錯金銀、鎏金、線刻等裝飾技術在戰國時期應用甚廣,使一部分器物如河北平山中山王墓虎噬鹿器座等更加富麗堂皇。與此同時,由於商品交換的發展,大部分器物趨於素樸,講求實用。貨幣、帶鉤等類器件的大批量生產,促進了一型多用、疊鑄、錨鏈鑄造等工藝的發展。在此期間,有關青銅冶鑄的文獻記載顯著增多,如《考工記》記載:「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黃白次之,黃白之氣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然後可鑄也」,《荀子?疆國篇》提到:「刑范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剖刑則莫邪已」,《呂氏春秋》說:「金柔錫柔,合兩柔以為剛」,說明經過長時期的反復實踐,鑄造匠師們對合金熔煉、鑄造和使用性能已取得規律性的認識。其中最重要的記載是《考工記》所載「六齊」法則。實物分析和研究表明,商周青銅器合金配製比「六齊」記載更為豐富,鼎合金配比早在商代晚期已初步形成。到春秋戰國時期,重要器物如編鍾、銅劍和銅鏡等,合金成分配比已很嚴格,並已廣泛使用銅錫鉛三元合金。作為世界上最早的見諸文字的合金配製法「六齊」揭示了錫青銅機械性能隨錫含量而相應變化的科學規律,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參考資料:《中國大網路全書》

『捌』 張守中的簡介

張守中,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自學中國古文字學,長於戰國文字研究,中國古文字工具書編撰專家,中 國考古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考古學會理事,河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1936年(民國乙亥)生於北京,祖籍河北豐潤,1951年15歲參軍,在部隊養成積極進取,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1955年20歲轉業到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從此開始他一生的考古工作生涯。在他的弱冠年華,曾三次在中科院考古所進修,由於他在工作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很快由外行變內行,成為業務工作中的骨幹。1956年山西省文管會在侯馬設立文物工作站,張守中被派往侯馬,是工作站的籌建者之一,在侯馬考古第一線工作10餘年,曾參加侯馬東周古城址的勘察、侯馬鑄銅遺址、上馬墓地、喬村墓地以及侯馬盟誓遺址的發掘。60年代曾問學於著名書家鄧散木和古文字學家商承祚。在山西從事考古工作的20餘年中,其主要科研成果是全程參加了《侯馬盟書》的編撰。《侯馬盟書》於1976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它是我國70年代少有的重要考古報告之一。

『玖』 黃景略的個人成就

發掘了曲沃古城西城城牆,牛村古城南鑄銅遺址,勘探晉國遺址的分布情況。了回解到曲沃古城大城址答建於東周時期;晉國遺址幾座古城的關系以及鑄銅手工業的分工、技術、性質等。為東周時期晉國文化考古學研究提供了風實資料,也為晉國遺址的保護提供了依據。
在當時那艱苦的年代裡,是全國最大的一處考古工地。參加的人員,有幾十人,來自多個單位,水平不齊,工人上百人。提出遺址發掘、記錄、資料保管等方法,從而保證工作的進展,及發掘的科學性。文物局領導,王書庄、陳滋德、謝元璐、謝辰生,以及蘇秉琦先生都親臨工地指導。
舉辦考古領隊培訓班,培養合格的田野領隊人員。成立專家組,建立專家咨詢制度。組織全國的文物普查及《中國文物地圖集》的編寫。先後編寫倆城鎮,燕下都,侯馬鑄銅遺址等考古報告,以及東周鐵器、奴隸社會建築技術及歷代帝王陵寢等文章。

『拾』 候馬的名勝古跡

彭真故居:彭真同志是侯馬人民的驕傲,他1902年生於侯馬市垤上村,1919年參加革命,1923年加入共產黨,參國過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兼市長,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1983年,被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建國後,曾3次回侯馬,1986年回侯馬時曾揮毫題詞:團結奮斗,把侯馬建設得更好。2002年,我們紀念彭真同志誕辰100周年時,對彭真故居進行了修繕,塑有彭真同志銅像一座,並同時發行了彭真同志郵票兩枚。今天,彭真故居和彭真早年就讀的侯馬完小即現在的路西學校成為革命歷史教育基地。

晉國古都博物館:始建於2003年10月,佔地面積2公頃,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分東樓展廳與西樓展廳兩部分,館內展示了在侯馬出土的晉國及各朝代珍貴文物五百餘件。其中部分館藏文物「空首布幣」、「晉侯鼎」等是世界罕見的珍品。是山西晉南地區唯一的集古文物、晉文化於一體的博物館。對研究新田悠久的歷史和源淵流長的晉國文化,提供了詳實的實物資料,是一本活的歷史教科書,接待了數以萬計的學者、專家和遊客

新田廣場:新田廣場位於侯馬市的市區中心,投資2500萬元,總佔地150畝,是全省最大的園林式廣場。其輪廓構圖為我市最早出土的晉國貨幣「空首布」的造型,加上廣場的浮雕文化牆、廣場主雕塑,體現了侯馬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牆巨幅繪畫「叔虞封唐」、「踐土會盟」、「城濮之戰」、「遷都新田」、「虒祁聽樂」和「魏絳和戎」等再現了晉國春秋戰國時期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它是新侯馬的標志和象徵,也是侯馬大型集會、休閑、文化、娛樂、文藝演出的場所。
廟寢遺址公園:侯馬廟寢遺址是晉國晚期的宗廟建築群遺址。廟寢遺址公園佔地42畝,為了充分展示晉文化的內容,在公園的綠地和硬鋪裝間點綴著侯馬出土的晉國文物圖案。如:「空首布」、「盟書」、「銅器」等。在公園大型建築基址上,修建了一周展示晉文化典故的石刻圍欄。廟寢遺址公園已成為人民淺識晉國歷史,領略晉文化的一處人文景觀。同時,它是我省唯一的一處以保護地下文物為主的遺址公園,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鑄銅遺址公園:侯馬鑄銅遺址位於牛村古城東南(今平陽機械廠廠區、生活區及周圍),面積約1平方公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侯馬晉國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最初發現於上世紀50年代平陽機械廠建設工地,1960年到1963年由文化部組織18省市考古工作,在這里進行大會戰,發掘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出土陶范3萬余件,後來在其周圍又有多處發現。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鑄銅遺址周圍建起船舶工業部大型軍工企業——國營平陽機械廠,現改為北方重工集團。現代工業製造企業契合了春秋戰國時期晉國鑄銅業的遺風,古今鑄造、製造工藝和手段遙相呼應,相得益彰。今天,根據幾十年來的考古研究資料,結合冶金學和工藝美術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我們復原了鑄銅作坊遺址,讓大家了解當時的鑄銅工藝流程。

(攝影:張跟慧)
台駘廟風景區:台駘廟位於市區西部高村鄉西台神村北的汾河岸畔,始建於東周時期,規模宏大,漢、唐、宋、元、明、清歷代均曾修復,現存為明崇禎八年和清乾隆年間的建築,據專家考證,台駘是堯、舜之前的治水英雄,是我國張姓氏的鼻祖。台駘廟的蔭陳,也就是白蒿,是清心明目、舒肝潤肺的絕佳良葯。每年初春二三月間,草長鶯飛的季節,引得不少村民和遊人爭相採摘古時候「汾隰流雲」是台駘廟下河流、田畦、農耕,這一田園風光的寫照是侯馬的風景之一。今天,經過政府修繕,新的台駘廟香火不斷,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台駘廟下開發的百畝荷塘更是荷香十里灘,這里已成了侯馬新的旅遊風向標。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