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驛旅遊記
1. 祥雲縣旅遊景點
素有"雲南禪宗第一寺、佛教文化第一山的水目山,是滇西地區開創最早的佛教聖版地,為唐代普濟慶權光禪師接旨首建。現保存有水目寺、普賢寺、寶華寺等佛教禪院,有西南最大的佛教塔林,全國罕見的"寺抱塔"奇觀和一見結禪緣、一見保安康的佛門聖物舍利子。鼎盛時"衲子千餘,從者如雲",又有徐霞客過訪,林則徐專謁,擔當受戒,吳三桂問卜等歷史記載。景區內古木參天,文化底蘊厚重,是中國雲南省旅遊的一朵奇葩。
祥雲的旅遊資源還有古驛道雲南驛、中原文化保存完好的洱海古衛城、清華古洞新時器時代古人類遺址、青海湖、佛釋道三教合一的禾甸萬壽寺、供奉灶君的玉皇閣和王德三、王復生故居王復達故居等景區景點。
2. 雲南驛景點門票費
雲南驛景點是免費的,但吃住,遊客根據自己情況來定。
雲南驛古鎮,屬漢代回雲南縣和魏答晉雲南郡的故地,因元明清三代設置雲南驛而得名。是「彩雲之南」的故里,也是最早最早叫雲南的地方。雲南驛古鎮今為祥雲縣雲南驛鎮雲南驛行政村,屬歷史文化保護區和雲南省第三批歷史文化名村鎮,也是原生態文化體驗旅遊的風景名勝區。雲南驛是古今交通要沖和軍事重鎮,扼滇西門戶,西臨大理,北達成都,東聯昆明,南走夷方,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至今仍有長達1720米的古代驛道以及居民傳統社區得以完整留存。從公元前二世紀到上世紀初年,在長達22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先後歷經縣、郡、節度使、州、賧、城和驛站的設置,並一直以雲南作為地名,見證了無數的滄桑巨變。
3. 雲南驛的雲南驛鎮
1、農、田、水利
耕地面積65057畝,人均佔有耕地0.7畝。主要農作物:大春,水稻、玉米、烤煙;小春,蠶豆、大麥、油菜、亞麻、小麥,以及蠶桑等。年糧食作物種植84871畝,經濟作物種植27382畝。全年糧豆總產量29936噸,人均佔有糧食320公斤。農業總產值30976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528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73元。
2、 交通
320國道貫穿中部,楚大高速公路、廣大鐵路從境內經過,鎮內 有雲妙路、雲水路、董前路、馬前路、高前路,舊大路、阮水路、板黃路,交通十分方便,通車村委會100%。有郵電支局和郵電所各一個。前所街為縣內第二大集市,主要街道為混泥土路面。
3、 文、教、衛
鎮內有初級中學4所,小學31所,在校生9919人。中心衛生院2所,村衛生室30個,床位60張。有文化站、電影院、有線廣播電視站各1個。
4、基礎設施和經濟發展狀況
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完成49156萬元, 工業總產值完成30434.7萬元 ,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528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73元,完成本級財政收入658萬元,實現收支平衡,略有節余;糧食總產量完成299362噸,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 7.58‰以內。 鎮黨委、鎮人民政府把發展小城鎮作為大戰略來抓。走出了一條「改善老區、開發新區、新老區結合」的路子。認真研究實施了城鎮管理的新體制,抽調專人成立了祥雲縣鄉鎮首家村鎮建設管理辦公室,出台了「雲南驛鎮村鎮建設管理暫行條例」,實施城鎮綜合整治和專項整治,深入開展了街道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市場秩序的綜合治理,逐步改善了城鎮「臟、亂、差」現象。為充分挖掘「古雲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不斷完善旅遊設施,開辟新景點,已實施開放了馬幫文化博物館,中、印、緬交通史紀念館,白馬寺等新景點,已接待遊客18000人以上。境內有水目山、天華山等風景名勝,小康村董友第墓石雕群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誰能介紹一下「雲南驛」!
我可以介紹一番的: 最早叫雲南的地方 茶馬古道重鎮 雲南省歷史文化名村鎮 《塵封的歲月,游歷雲南驛》視頻播出 普通話 新浪開心享樂游: http://bn.sina.com.cn/vogue/2007-01-05/10392703.html 粵語 網易潮流假期: http://travel.163.com/06/1123/13/30KAO5IT00061MOC.html 雲南驛古鎮,屬漢代雲南縣和魏晉雲南郡的故地,因元明清三代設置雲南驛而得名。是「彩雲之南」的故里,也是最早最早叫雲南的地方。 雲南驛古鎮今為祥雲縣雲南驛鎮雲南驛行政村,屬歷史文化保護區和雲南省第三批歷史文化名村鎮,也是原生態文化體驗旅遊的風景名勝區。 雲南驛是古今交通要沖和軍事重鎮,扼滇西門戶,西臨大理,北達成都,東聯昆明,南走夷方,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至今仍有長達1720米的古代驛道以及居民傳統社區得以完整留存。 從公元前二世紀到上世紀初年,在長達22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先後歷經縣、郡、節度使、州、賧、城和驛站的設置,並一直以雲南作為地名,見證了無數的滄桑巨變。 二次大戰期間,對中國生死攸關、舉世聞名的駝峰航線、滇緬公路、中印輸油管和古老的驛道都奇跡般的在雲南驛這個彈丸之地匯集,使這里成為盟軍在遠東最重要的戰略反攻基地。雲南驛古鎮也因此載入西方的史冊。 今天,當年的那些浴血奮戰早已灰飛煙滅,歲歲榮枯的青綠掩蓋了昔日的傷痕,雲南驛古鎮也已經重歸千年的靜謐。但我們仍在講述這段依然光芒萬丈的歷史,因為保存昨天是為了明天,紀念永遠是人類通往未來的橋梁。 我上個月進行「雲南驛」之旅。這個在雲南歷史上占據著重要位置的村落依然保持著它特有的古樸風韻,歷史的遺跡在向遊人訴說著一個個屬於它們自己的故事。出飯店場口就是一塊木製的路牌「滇湎公路」,看起來是新的,但道路卻已經班駁,處處顯示著古老的痕跡。在路牌的西北方,有幾處矮樹集成的小面積地方,阿朋哥說那是「機窩」,二戰時藏飛機的地方,看起來很不顯眼。 入口處是一牌坊,和電視里看過的眾多古時牌坊一樣,木製結構,檐下寫有「雲南驛」字樣。跨過牌坊,便好似到了另一個時代,錯落有致的黑瓦、白牆,間或有幾間用黃土糊出來的更早年房屋,屋檐下掛滿了黃燦燦的玉米。中間是一條石塊結成的小路,朝著這些土屋建築深處蜿蜒,這就是傳說已久的「茶馬古道」。路中間是一溜的條石,是專供馬匹行走所用,已被磨得發亮,深深地記錄了它年代的久遠。屋前正曬著太陽的老金花,穿著白族服裝,悠閑自得;天空藍得純粹,間或縹緲而過的白雲霧似的化在空中。古時的驛站風情便在這些人、屋、路、天、雲的映襯下,絲絲扣扣地潛入了內心深出,鼻息間充滿了歷史的味道,似乎是一不小心就跌入了那個駝鈴聲聲的年代。 一路往裡,參觀到了馬店,知道在馬店裡秉承的是「少說多做」原則,所以叫小二服務用「鈴」拉;馬幫住宿費用計馬數,不計人數;頭馬頭上懸戴鏡子,脖子上掛著鈴鐺,用來提醒轉角後面的另一幫馬幫小心慎行,避免撞隊。 二戰時期美國飛虎隊的舊址也在這悠悠古巷中,陳列著美國大兵們使用過的鋼盔、碗、勺子、西餐盆等一切生活用品,還看到了當時軍用的發報機和發電機,士兵們的簽名和鋼盔羅列,還有當時的駝峰航線圖。照片里的美國士兵和他們的飛機,飛機頭畫成了齒牙咧嘴的鯊魚(不知道當時是處於何種意圖)。據說,當時當地百姓因遠離大海,並不認識鯊魚,只知道陸地上最兇猛的動物是老虎,而這些個「老虎」又會飛,所以稱之為「會飛的老虎」,後加以簡略,就成了今天的「飛虎隊」。當時,就在這大理,開了很多西餐廳、歌舞廳,當時有「小香港」之稱。 在雲南驛里走,無處不流淌著屬於那個年代底蘊和文化。
5. 大理州祥雲縣有多少個風景區
樓上,人家是說祥雲縣吶。
祥雲縣旅遊景點 --祥雲古城
洱海衛城
祥雲縣旅遊景專點 --水目山屬
祥雲縣旅遊景點 --雲南驛茶馬古道
夢回馬幫,雲南驛
雲南古鎮--雲南驛
最後的「馬鍋頭」
祥雲縣旅遊景點 --天華山
祥雲縣旅遊景點--天峰山
祥雲縣旅遊景點-- 青海湖
祥雲縣旅遊景點 --清華古洞
禾甸萬壽寺
祥雲縣旅遊景點--九鼎山
這里有最詳細的信息,^_^ http://www.ynxy.gov.cn/DefaultStyle/DefaultStyle_NewPage.aspx?PageId=12574&TagControlID=12581&LibInfoID=10749
6. 祥雲縣有什麼旅遊景點
素有"雲南禪宗第一寺、佛教文化第一山"的水目山,是滇西地區開創最早的佛教聖回地,為唐代普濟答慶光禪師接旨首建。現保存有水目寺、普賢寺、寶華寺等佛教禪院,有西南最大的佛教塔林,全國罕見的"寺抱塔"奇觀和一見結禪緣、一見保安康的佛門聖物舍利子。鼎盛時"衲子千餘,從者如雲",又有徐霞客過訪,林則徐專謁,擔當受戒,吳三桂問卜等歷史記載。景區內古木參天,文化底蘊厚重,是中國雲南省旅遊的一朵奇葩。
祥雲的旅遊資源還有古驛道雲南驛、中原文化保存完好的洱海古衛城、清華古洞新時器時代古人類遺址、青海湖、佛釋道三教合一的禾甸萬壽寺、供奉灶君的玉皇閣和王德三、王復生故居王復達故居等景區景點。
7. 大理祥雲有哪些旅遊景點
祥雲古城
縣城舊城——洱海衛城,始建於漢唐,完備於元明,是一座名符其實的「古雲南城」。這里有著中原文化的建築構思,四街八巷的建築構局,彷彿一枚方印,城中心矗立著雄偉的五層鍾鼓樓即為「印把子」。古城還是紅軍長征過祥雲的主要戰斗、駐留地,整體凸顯紅軍長征過祥雲革命史跡、再現」明清古城「魅力、充分體現地方文化特色的紅色祥雲旅遊、古城古建築旅遊和商貿旅遊景點。被譽為」昔日洱海衛,今朝不夜城「。
洱海衛城景區
洱海衛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由明軍指揮賴鎮、都督馮城及千百戶等官督建,當時取名為洱海衛城。因明軍在祥雲(當時的雲南縣)境內設置洱海衛,因而取此名。後因雲南縣城從現在的雲南驛遷至洱海衛,縣衛合署一起。1918年雲南縣改名為祥雲縣後,洱海衛城也隨之改為祥雲城。
整座衛城為正方形,周長四里三分,城牆為上磚下石,高二丈三尺,城外為護城河,河寬四丈,深二丈,河邊植物有楊柳樹。民國初年雲南縣縣長路承熙在《雲南縣竹枝詞》詠古城一詞:「古匡城下柳如煙,疏密成行斷復連。」正是描繪了古城護城河垂柳成蔭的美景,四城門洞頂建有樓堞,樓堞為兩層檐式歇山頂木建築。城門洞上有吊橋,東城門之為鎮陽門,南門稱之為鎮海門,西門稱之為清平門,北門稱之為仁和門。四周城牆上有垛口一千五百三十個。
水目山景區
水目塔林
坐落於楚大高等級公路、廣大鐵路旁,距祥雲縣城20公里,是滇西地區開創較早的佛教聖地。主峰海拔2627米。
水目山開創於南詔龍興四年(唐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因開山祖師普濟慶光禪師「錫杖湧泉」而得名,為南詔大理國時期的皇家禪林、雲南禪宗第一寺院、滇西佛教文化傳播中心。經歷代開發,依山建有九庵十八寺。現保存有水目寺、普賢寺、寶華寺等佛教禪院,有中國南部最大的佛教塔林,全國罕見的「寺抱塔」奇觀和久負盛名的寶華寺「戒堂」。水目山是研究雲南佛教文化和南詔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是祥雲縣佛教文化旅遊精品景區和休閑度假勝地。
青海湖
青海湖位於中國雲南省祥雲縣沙龍鎮境內,地處城川壩東南部,西北距縣城祥城鎮7公里。元代稱「青海」,清代稱「青龍湖」,因湖水清澈得名。湖面海拔1966米,面積4平方公里。1960年經人工整修為小型水庫,庫容700萬立方米,可提灌四周田地7500畝。青海湖控制徑流面積128平方公里,是城川壩的最低凹處,城川壩來水均匯入該湖,湖水經中河流入東南部的雲南驛壩。20世紀60、70年代以來,由於無節制地圍湖築堤、開墾湖灘耕地,致使湖面積縮小到目前的1.73平方公里,庫容340萬立方米。2010年啟動了青海湖水庫擴建,擴建後,水面面積將擴大到4.03平方公里,總庫容擴大到1873萬立方米。
8. 雲南驛的介紹
在滇西高原與滇西橫斷抄山脈相交的雲南省祥雲縣是雲南之源,被稱為「古雲南」和「小雲南」。境內的雲南驛,至今仍保存著雲南省中「雲南」的原稱。祥雲是中原文化傳入雲南的橋頭堡,也稱古雲南,境內有一顆鑲嵌在西南古絲綢之路上的耀眼的明珠———雲南驛。「雲南」二字正是源於此。今天祥雲的「雲南驛」一名,保留了2112年的歷史,「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彩雲現於白崖,遣使尋跡之至此,及置雲南縣。」自公元前122年至今的2000多年間,有史可考的「彩雲南現」不下10餘次,盛有「彩雲之鄉」的美譽,也留下了十分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