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桶環遺址地處
Ⅰ 為什麼江西是人工水稻的發源地
江西省上饒市所轄的萬年縣是迄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發源地之一,經中美農業聯合考古隊多次發掘和采樣研究,萬年縣境內大源仙人洞、吊桶環遺址是當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遺址之一。在這里發現了距今12000-14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硅石遺存,這一考古新發現使世界水稻生產的歷史前推了4000多年,被評為「八五」期間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
萬年是「稻米之鄉「,傳統的稻米習俗已在該地域傳承了幾千年,全縣12個鄉鎮仍延續著部分稻米習俗。萬年貢米是晚秈稻」塢源早「品種加工而成的產品,原只產於萬年裴梅地區部分鄉村,後經種植推廣,截至2016年,萬年貢米種植面積達1.7萬公頃,遍及全縣15個鄉鎮。
Ⅱ 江西有什麼地方好玩
江西三清山風景名勝區: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上饒市東北部,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如道教三清列坐其巔」故名。景區有南清園、西海岸、三清宮、梯雲嶺、玉京峰、陽光海岸、玉靈觀、三洞口、冰玉洞、石鼓嶺十大景區,三清山更是道教名山,共計有景觀景點達1500餘處。
廬山風景名勝區,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是我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和避暑療養勝地,於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廬山以「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仙女湖風景名勝區:
仙女湖風景區位於江西省新余市西南郊16公里處,因1600年前東晉文學家干寶所著《搜神記》「七仙女下凡」豫章新喻傳說故事而得名,是中國七夕情人節的發祥地。人文勝跡薈萃。是古老神話傳說「七仙女下凡」的地方、演繹了一段千古絕唱的愛情故事,是明代宰相嚴嵩故里、是中國古代科技巨著《天工開物》的原創地、是現代國畫大師傅抱石的故鄉。
神農源風景名勝區:
神農源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東北部黃天峰下,地屬大源鎮。北與樂平相鄰,東與弋陽相連,是萬年縣的東大門。神農源風景名勝區以世界最早的稻作文化發祥地和溶洞景觀為特色,以山水文化為內涵,以觀光游覽、科學研究、休閑度假、文化科普為主要功能的山水型風景名勝區。景區的「仙人洞—吊桶環遺址」是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的「仙人洞—吊桶環遺址」是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仙岩風景名勝區:
漢仙岩風景區位於江西省贛州會昌縣筠門嶺境內,坐落在閩、粵、贛三省交界處,為贛南最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觀,自古以來就有「虔南第一山」和「江南小蓬萊」的稱譽。
楊岐山風景名勝區:
楊岐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中部。
武功山風景名勝區:
萍鄉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龜峰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西省弋陽縣城區西南部,320國道、311高速和浙贛鐵路旁,距弋陽縣城10公里,總面積136平方公里。是世界地質公園龍虎山—龜峰地質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的組成部分,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梅嶺─滕王閣。
小武當山,矗立在江西最南端的龍南縣武當鎮境內。
Ⅲ 仙人洞下層遺址與吊桶環中層遺址不屬於同一個時期的文化遺存是對還是錯
仙人洞下層遺址與吊桶環中層遺址不屬於同一個時期的文化遺存是錯的
仙人洞下層遺址與吊桶環中層遺址屬於同一個時期的文化遺存
仙人洞、吊桶環遺址,位於江西省萬年縣大源鎮附近的小荷山腳和吊桶環山頂, 坐落於小而濕潤的大源盆地內,相距約800米,是中國南方地區典型的洞穴遺址。時代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兩遺址在石製品加工和陶器製作方面有明顯差異。陶片為目前發現的中國最原始的陶製品之一。發現了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清晰的地層關系證據,並找到新石器早期的水稻遺存。遺址的地層堆積,涵蓋了由舊石器時代末期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完整地層序列,它對於研究人類如何由舊石器時代過渡到新石器時代,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文化演進過程。尤其是對有關稻作農業起源、陶器的發現、動物的馴化等重大學術課題的解決提供了相關的考古學證據,揭示出目前我國從舊石器時期向新石器時期過渡的最清晰的地層關系證據。
Ⅳ 鄱陽湖流域真的會有驚世考古大發現嗎
江河湖泊從來都是孕育文明的地方,鄱陽湖同樣如此。浩瀚的鄱陽湖流域有著廣闊的平原,所以,這里成為人類早期的聚居之所。人們圍繞鄱陽湖勞作,農耕、織布、漁獵……生活在這片流域持續上演,早期的人類文明也在湖畔冉冉升起。
考古學家在對這兩處遺址進行多次發掘的過程中,發現了大量的獸骨以及夾粗砂的條紋陶、繩紋陶,還有野生稻植硅石。據科學探測,這些陶器距今約兩萬年之久,稻作遺存距今約一萬兩千年。這樣的結果震驚了考古界——這里發掘的陶器和稻作遺存年代,超越了世界上迄今發現的任何一處遺址。
Ⅳ 江西省上饒余干在地圖上有誰知道在哪個位置
地處江西省東北部。位於北緯 27°34' 至 29°34' 、東經 116°13' 至 118°29' 之間。東鄰浙江衢州,南連福建南平,西瀕鄱陽湖而接九江,北連景德鎮和安徽徽州,居於閩、浙、皖、贛四省結合部而成為江西的 「 東大門 」 。
全市東西長約 210 公里 ,南北寬約 194 公里 。土地總面積約 2.28 萬平方公里 , 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 13.65% 。境內東南北部三面環山,西部臨水,中部丘陵廣布。基本地貌以山地、丘陵、湖泊為主。地型大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西向依次為邊緣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北部黃山尾閭蟠結在皖贛之間 , 東部懷玉山脈綿延於贛浙邊境,東南部武夷山脈迤邐入贛閩懷抱 , 西北部則與九江、南昌共托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昌江、信江、樂安江流貫全區。全境丘陵占總面積的 75 % , 水面占 11%, 崗地、平原占 14 %。
上饒地理形勢是兩條山脈夾一條大河擁抱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武夷山脈東北—西南走向,懷玉山脈和鄣公山脈東南—西北走向,兩條山脈之間的信江,匯集了140多條支流,由東向西直奔鄱陽湖,背有靠前有沼,風水獨占鰲頭。當信江從源頭奔流而出入鄱陽湖時,就註定了這條貫穿贛東北大地的河流要成為上饒人民的母親河。
千百年來,這條匯聚了懷玉山脈、武夷山脈等無數源流的母親河,積淀著數不清的自然勝景和人文勝跡。黃崗山,華東第一高峰;三清山,江南第一仙峰;鵝湖山,儒釋道三勝境;靈山,中國道教第三十三福地。大鄣山、銅鈸山、大茅山、磨盤山、洪山、岑山等諸山,或巍峨險峻,或阿娜秀麗,不一而足。
鵝湖書院、婺源民居、婺源宗祠、婺源古橋、上饒集中營舊址、葛源閩浙贛省委機關舊址、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鉛山連史紙、弋陽腔、婺源三雕、婺源儺舞、婺源歙硯、婺源徽劇等國家級文化遺產,河口鎮、石塘鎮、葛源鎮、江灣鎮、汪口村、延村、理坑村、李坑村、曉起村等國家級和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的澄波橋,始建於晉昇平年間的三清山古建築群(含石雕、石刻),鑄造於宋建炎元年的雞應寺銅鍾,清代玉山考棚、上饒縣龔氏宗祠中的《浣紗記》浮雕、流傳千年的贛東北「串堂」、鄱陽傳統漁俗、萬年貢米生產習俗等一大批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上饒山水孕育出來的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上饒之名得於「山郁珍奇,上乘富饒」,素稱富饒之地。
秦屬九江、會稽、丹陽3郡。
漢為豫章、會稽、丹陽3郡。
三國吳屬鄱陽、會稽、新都3郡。
晉屬鄱陽、新安、信安、建安4郡。
隋開皇九年改鄱陽郡為饒州,後罷饒州復鄱陽郡。
唐武德五年改鄱陽郡為饒州,是域屬饒州、衢州、歙州。乾元元年析饒州之弋陽、衢州之常山、玉山3縣置信州,是域屬饒州、信州、歙州,隸江南東、西2道。
宋主屬信州上饒郡、饒州鄱陽郡,隸江南東路。
元主屬信州路、饒州路及鉛山州,隸江浙行中書省。
明洪武九年分江西為五道,是域主屬九江道饒州府、湖東道廣信府。
清沿明制。
民國初主屬豫章道、潯陽道。1932年主屬江西第四、第六行政區。
1949年屬上饒、樂平2專區,轄景德鎮市和上饒、弋陽、橫峰、鉛山、余江、廣豐、東鄉、玉山、貴溪、樂平、德興、鄱陽、萬年、余干、婺源、浮梁16縣。1950年樂平專區更名為浮梁專區,上饒專區增設縣級上饒市。1952年上饒、浮梁2專區合並設立鷹潭專區,旋改稱上饒專區。1953年景德鎮市升為地級市,由省直轄。 鄱陽縣1986年更名為波陽縣,2003年1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改回鄱陽縣。現在已經不存在波陽縣這個地名。。1958年浮梁縣劃歸景德鎮市。1960年上饒縣並入上饒市。1964年恢復上饒縣。1968年東鄉縣劃歸撫州專區。1970年上饒專區改稱上饒地區。1983年樂平縣劃歸景德鎮市,貴溪、余江2縣劃歸鷹潭市。1990年德興縣改市。
2000年6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上饒地區和縣級上饒市,設立地級上饒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信州區。
上饒縣建於東漢末期建安年間,約公元205年前,初屬豫章郡,不久改屬鄱陽郡。晉初並入葛陽縣,仍屬鄱陽郡。南宋復置,隋開皇九年(589),再度並入葛陽縣,屬饒州。十二年,葛陽改稱弋陽。唐武德四年(621),上饒縣析出重置。七年,省入弋陽,乾元元年(758),再度析出重置,隸於江南東道信州。宋,仍屬信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隸於江浙行省信州路。明洪武三年(1370),信州路改為廣信府。四年,廣信府隸於江西行省。民國3年(1914),上饒縣隸於豫章道。15年,直屬江西省。21年,隸於江西省第六行政區。27年,縣城上饒鎮改稱廣平鎮。1949年5月3日,上饒縣解放,廣平鎮及附近部分城區析出建立上饒市,全市總面積64.68平方千米,隸於上饒專區。1960年3月,上饒縣並入上饒市,全市總面積擴至2554.68平方千米。1964年4月,上饒縣重新分出,上饒市轄域仍同建國初。1993年5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將上饒縣的沙溪鎮、靈溪鄉、秦峰鄉、朝陽鄉劃歸上饒市管轄,市域面積擴到338.6平方千米。相當於原有面積的5倍,仍隸屬上饒地區行政公署管轄。2000年7月10日,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通知,撤銷上饒地區和縣級上饒市,原上饒市改稱信州區,隸屬新設立的地級上饒市管轄。
上饒市轄上饒、廣豐、玉山、婺源、弋陽、橫峰、波陽、余干、萬年等10縣和信州區,代管德興市。面積22791平方公里。人口660萬。
上饒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東鄰浙江,西接安徽,南連福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八省通衢」、「豫章第一門戶」的稱謂。浙贛鐵路穿境而過,皖贛鐵路,橫南鐵路縱橫交錯;320、206國道和311高速公路貫穿東西南北,百十里內有四個機場。交通通訊極其便利。
上饒位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7~18.2攝氏度,年降水量1600~1800毫米。光照充足,無霜期平均達244天。
上饒地貌以中低山地、丘陵為主。南部與福建交界,綿亘著武夷山山脈,主峰黃崗山海拔2157.7米,是大陸華東第一高峰。中部懷玉山山脈,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是中國著名景區三清山的中心地帶。北部贛皖邊境的鄣公山及黃山余脈,大部為低山和丘陵。間有連片的小盆地。西部江河縱橫,湖泊星布,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鄱陽湖平原。
上饒四季分明,風光秀麗。中部三清山方圓二百里,雄奇峻秀,塵絕人寰,素有「江南第一仙峰」的美譽。
南面龜峰,凡三十六峰,峰峰皆景,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贊為「江上龜峰天下稀」,又被遊客譽為「天下盆景」。
自然植被保存完好,存有大量古樹古溶洞古建築古文物的婺源,山青水碧,小橋流水,一派恬靜的田園風光,遊人譽為「中國最美的農村」,被列為中國南方唯一的文化旅遊示範縣。
還有鄱陽湖的萬傾波濤;葛仙山的道觀香火;鴛鴦湖的嬉水鴛鴦;無不美倫美煥,令人由衷贊嘆造物的鬼斧神工與對這片土地的偏愛。
夢里水鄉——余干
余干是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這里歷史悠久,"山川秀麗,人傑地靈,曾有"閩越百貨集散"之繁榮,江西名郡"魚米之鄉"之美譽。
余干這兩年發展很快,成為上饒市的黑馬之有一!
GDP19.4億,增長18.4%
人均GDP2298
地方財政收入1.5億,增長34.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726萬,增長15%
農民人均純收入2259,增長35.91%
Ⅵ 盤河嶺農場是哪個省
貴州省。
「盤河嶺農場」是電視劇《最美的青春獻給你》劇中的一回個虛擬地址,劇中地答址在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劇中有寫著「盤河嶺農場」幾個大字的鐵拱門,人物故事內也多次提到「盤河嶺農場」。這是在拍攝60年代六盤水兩代三線人的關於事業、家庭、情感、命運的動人故事。
電視劇《最美的青春獻給你》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台、中共六盤水市委宣傳部、北京廣電影視傳媒公司、北京經緯星影視文化傳媒公司等在盤州市聯合攝制,時間跨度為50多年,謳歌「艱苦創業、勇於創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三線精神。
Ⅶ 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的介紹
簡介時代:舊石器末來期至新時期早源期發掘地點:江西省太源盆地發掘單位:北京大學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國安德沃(Andover)考古基金會考古工作1993~1995年,北京大學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國安德沃考古基金會聯合組成中美農業考古隊。開展了對萬年仙人洞取樣、發掘和對萬年吊桶環遺址的發掘,並對兩遺址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遺物,獲取了大量自然、人文信息。
Ⅷ 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的簡介
時代:舊石器末期至新時期早期
發掘地點:江西省太源盆地
發掘單位:北京大學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國安德沃(Andover)考古基金會
Ⅸ 最能證明中國是水稻的故鄉的遺址是哪裡
是誰發明了水稻栽培?
――探訪萬年仙人洞
2004年9月下旬,江 南一個典型的陰雨天,公路兩旁的稻穗已經開始變黃,對面的大荷山不到300米高的山頂上雲霧繚繞。站在名為「吊桶環」的小丘上,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趙志軍打量了一會兒腳下細雨中的大源盆地,轉身對我說: 「這個地方與10多年前沒什麼變化。當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差點錯過了吊桶環,這一帶有很多洞穴,我們調查了仙人洞和附近一個蝙蝠洞,回來經過吊桶環時,我們的向導、萬年縣博物館的王炳萬館長對我們說:要不要停下來看一看?我曾在小山頂上撿到過碎陶片。然後我們停車上來看,這一看不得了,找到了一萬四千年前的栽培稻,最後這兒發掘的東西比幾百米外的仙人洞還多。我們猜測這兒是仙人洞人的『屠宰場』。」 1.4萬年前的栽培稻(或者按照考古學家「保守」一點的慣例,只說「1.2萬年前」),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也就是說,可能是仙人洞和吊桶環一帶的先民種下了世界上第一棵水稻,這種奇妙的作物從贛東北這個數平方公里的小盆地播向世界,後來養育著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 天生一個仙人洞 「首屆稻作文化旅遊節」和「第四屆農業考古學術討論會」正在江西萬年只有數萬人口的縣城熱熱鬧鬧地進行著,並非所有出席研討會的學者都同意「萬年為世界栽培稻起源地」這樣的陳述,在學者眼中,稻作農業發展史的面目就更加撲朔迷離了。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卓有成效的發掘研究不過10年,關於栽培稻和世界稻作的起源,還將有許多爭論和新材料的呈現。 但近年來,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的重要性無疑已得到學界公認,並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這兒出土了上萬年的栽培稻植硅石和上萬年的陶器,還有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期間所有階段的大量石器、骨器、動植物遺存,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權威、北大教授嚴文明曾指出,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是國內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早期過渡地層關系最完整、清晰的地點。世界著名考古學家、發現玉米栽培起源地的美國人馬尼士博士,1993年和1995年兩次作為美方負責人參與對該遺址的中美聯合發掘,他認為,在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發現了許多以前沒人知道的舊石器時代的事,是農業考古發現的最早的人類水稻栽培的證據」,「通過國際合作調查,我們可以改寫部分中國歷史」。 萬年縣位於鄱陽湖東南岸,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從古至今都堪稱稻米之鄉。在離萬年不遠的東鄉縣,發現有最靠北的野生稻分布。從明朝開始,這兒出產一種進貢皇帝享用的「萬年貢米」,米粒細長,香而不膩。據說萬年部分農村今天沿用的谷倉形制,仍與漢代記載一模一樣。 從縣城往東北方向沿鄉村公路行約10公里,便進入大源盆地。「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寫有田園詩句的宣傳牌立在青黃的稻田間,穿過稻田和青青大源河水,走到小荷山的南山腳下,我們便見到仙人洞人1萬年前的居所。這些發明水稻栽培的先人果然聰明,仙人洞的「風水」無疑是一流的。仙人洞是一座冬暖夏涼的石灰岩溶洞,縱深約40米、底寬約19米、弧頂約高14米,洞口約兩米寬。仙人洞前方是大源盆地平坦的盆底,大源河蜿蜒流過。出洞口往右800米即為地勢稍高的吊桶環。 在「六山一水兩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園」的萬年縣境內,像吊桶環這樣的小丘隨處可見。「吊桶環」丘頂上有一對巨石如力士抵角,形成一天然岩廈頂棚,下面可供人避雨、穿行,因形似當地人挑水用的吊桶把手而得名「吊桶環」。專家猜測,吊桶環以前可能也是一個封閉的山洞,後來部分坍塌才變成可穿行的過道;仙人洞人可能先住在吊桶環,後來在水位退落時搬到更低的仙人洞,而把吊桶環當做處理獵物和採集物的生產場所。 世界各地發現的古人類遺址,大多在喀斯特溶洞發育地區。中國有名的古人類化石,如北京猿人、柳江人、馬壩人、金牛山人、和縣人、山頂洞人等,均發現於石灰岩洞穴中。原始人類在學會建造房屋之前,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冬暖夏涼的石灰岩洞穴棲身。萬年仙人洞所在的大源鄉及臨近的盤嶺正是石灰岩溶洞較多的地區,大源另有一座大型溶洞,名叫「神農宮」。神農氏正是中國古籍記載及民間傳說中發明水稻栽培的先人。 天下水稻本一家? 11年前,趙志軍是作為美國密蘇里大學植物考古學博士出現在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的發掘現場,今天他借「萬年稻作文化節」和「第四屆農業考古學術討論會」故地重遊,身份已成為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 作為上世紀90年代兩次重要發掘的參與者和遺址出土文物中栽培稻植硅石的鑒定者,趙志軍可說是本屆農業考古研討會上最受關注的人。他提醒記者注意「栽培稻」起源和「稻作農業」起源的區別,在1998年接受美國《科學》雜志采訪時,趙志軍就提出這種觀點:從最初下意識的水稻栽培行為到稻作農業的形成,中間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栽培稻的出現並不意味著稻作農業的出現,稻作農業的形成標志還包括生產工具、主要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等。 「我們在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越來越晚近的地層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栽培稻植硅石,這表明栽培稻的比重不斷增大,但同時發現了大量獸骨和魚骨,顯示仙人洞人的生產方式仍以漁獵為主,所以我不能說這兒的栽培稻是稻作農業的起源。在浙江河姆渡發現的7000年前的大量稻穀,意義有所不同,因為看起來水稻栽培已成為他們的主要食物來源。」 「可以肯定的是,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栽培稻是在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所以,世界上以稻米為主食的2/3的人類要感謝仙人洞人。」趙志軍笑道。 「但我不認為天下水稻都源自一地,我傾向於水稻多起源說。今天的栽培稻有粳稻和秈稻之分,粳稻適於北方溫帶氣候,生長周期較長,米粒短胖;秈稻米粒細長,適於南方亞熱帶氣候,生長周期短。通過基因分析,人們發現,粳稻和秈稻的差別比它們各自與野生稻的差別還大,所以它們很可能有各自的起源地,從野生稻就開始有區分了。」 堅持天下水稻本一家的一元起源論者也不少。他們認為從野生稻到栽培的秈稻和粳稻之間,存在一種粒型由細長變得越來越短胖的趨勢,適應的地域也越來越廣。野生稻的變異能力很強,完全可能發展出粳秈這樣不同的品種。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朱乃誠研究員提出水稻「中心起源、邊緣發展」學說,頗得人心,指栽培稻在一個中心地區起源,然後逐漸擴散,在周邊地區發展、成熟。爭論的焦點是那一個中心起源地「花落誰家」。 自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發掘後,頗有睥睨群雄之意,與它爭奪栽培稻發明權的最有力競爭者要算湖南道縣玉蟾岩,那兒也是一個古人類住過的石灰岩洞穴,也發現了上萬年前的栽培稻,而且發現的是稻穀(三粒半稻穀),不僅是植硅石。道縣附近的江永縣也有野生稻的存在。一些湖南的研究者便因此極力主張道縣栽培稻的優先權。 江西萬年和湖南道縣均屬於長江中游地區,因此也有學者將栽培稻起源地圈定為「長江中游」或「長江中下游」。這種看法有漸成主流之勢。 但其實很多學者心中都清楚,栽培稻起源到底是一元或多元,不同遺址的水稻間是什麼關系,還會不會發現更早的栽培稻,這些疑問至今並沒有最後結論。 那兩年我看了兩萬個顯微樣品 提到植硅石和稻穀的差別,該請趙志軍博士介紹一點技術細節了。 考古學是一門綜合多種手段和方法、思辨與實踐並行的學科,好的考古學家都是左右腦並用的有趣人物,這一點往往超越行外人的想像。植物考古說起來有點玄,你想,水稻在地層中埋了上萬年,還有多少蛛絲馬跡可尋呢?而且,還要區分出野生稻和栽培稻!? 趙志軍介紹說,所謂植硅石,是指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形成的石化細胞,因為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不斷從土壤中吸收液態二氧化硅,充填在細胞中,形成類似動物體內「膽結石」一樣的結構,最後整個細胞變石化死掉(比如稻穀殼外層的細胞),這些植硅石能完全保留細胞形態,在地層中也可能被保存下來。植物內部細胞也有形成植硅石的,但基本上以外部的表皮細胞形成最多。 一種植物可能形成不同類型的植硅石,而不同植物也可能有一些同類的植硅石,所以如何利用植硅石鑒定出地層中的植物類型,很難,卻又能發揮強大、獨到的功效,是近年來考古學的研究熱點。「我在密蘇里大學時,花了兩三年時間專門看不同植物的植硅石,我看了4000多種植物,兩萬個顯微樣品,目的就是要找出如何鑒別稻屬植物植硅石的方法。先從禾本科植物中分出稻屬植物,再在稻屬中區分野生稻和栽培稻。」 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的區分有多難?「植硅石只有50微米大,相當於1毫米的1/20,實際就是稻殼的表皮毛細胞,在放大100倍的顯微鏡下只能看到有一個點,我們在400倍顯微鏡下看。稻屬植硅石有一個特徵性的雙峰,對每一個植硅石我們要測量5個數據,如峰高、底寬等,然後,把這些數據代入一個統計學的判別公式來作出判斷,野生稻和栽培稻區分的准確率在90%以上。」 這種判別方法是趙志軍在密蘇里大學做博士論文時建立的。可以說沒有這種方法,就沒有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關於栽培稻的重大發現。因為剛開始他們使用「浮選法」,趙志軍帶著兩個民工幹了兩個月,一無所獲。這是一種大海撈針式的工作。在吊桶環,他們最深的探方挖到了地下近6米;在用竹簽挖掘、網篩篩過上百立方米的泥土後,趙志軍他們最後從40個樣品中「逮」到了600餘個稻屬植硅石個體。 未解之謎:仙人洞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了 在剛正式開放的「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陳列館」,記者見到了根據遺骨復原的「仙人洞人」頭像。看樣子是一位臉頰稍長的中年婦女,面貌、氣質與今天的當地人頗為相似,不知是否因為記者或復原者受到心理暗示的作用。 據20世紀60年代曾參與萬年仙人洞初期發掘的陳文華研究員(現為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會長)介紹,當年他們在仙人洞洞口的大石頭下面挖到這位女性和兩個孩子的遺骨化石,他們分析,當時可能發生了一場類似地震的災難,這位母親帶著孩子在逃出洞口時被滾落的大石砸死。 關於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最具懸念的可能就是:兩萬多年前,仙人洞人從哪裡來?距今七八千年之後,仙人洞人又突然到哪裡去了? 趙志軍告訴我,當年在吊桶環遺址,挖到5米多時,已經是23000多年前的舊時代晚期了,其實還可以往下挖,看得出來下面還有東西,但是主持發掘的嚴文明先生說:不挖了,留著以後搞舊石器時代研究的人來挖吧。嚴先生因為主要研究新石器時代,怕我們沒把握反而破壞下面的地層。所以,仙人洞人的故事還有更古老的部分仍然深埋地下。 發掘還發現,仙人洞和吊桶環的地下遺存到距今七八千年後突然出現斷層,從距今8000年到商周之間是一片空白(萬年縣境內有大量商周時期以來的文化遺存)。其間數千年,難道仙人洞人蒸發了嗎?或者,他們搬到哪裡去了?他們的遷徙與栽培稻的傳播有沒有關系呢?這是一個漫長的故事,中間缺失的數千年的環節,等著我們去重拾和補敘。
Ⅹ 我國至今發掘的中國古代最早的製造原始陶瓷的是 ( )
截止2019年,我國至今發掘的中國古代最早的製造原始陶瓷的是仙人洞遺址。
2012年,在中國江西省的仙人洞遺址,考古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陶器。考古學家在上世紀6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都在仙人洞遺址進行過考古發掘,但對於最古老陶器的年代一直不明確。
中國、美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重新調查了該處遺址,並對取樣進行放射性碳素斷代法測定,將最早出現陶器的時間確定為2萬年到1.9萬年前。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之一、哈佛大學的考古學家,同時也是《科學》雜志關於該考古發現文章合著者之一歐弗·巴爾·約瑟夫認為:「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所做的這些,意味著時代更早的陶器可能會在中國南方發現。」
仙人洞遺址美國《考古》雜志2013年第1期評選中,入選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10)吊桶環遺址地處擴展閱讀:
江西仙人洞遺址坐落於江西萬年縣大源鄉境內,地處贛東北石灰岩丘陵地區的一個山間盆地。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考古人員就對遺址有過大規模的發掘,1993年、1995年和1999年由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國安德沃考古基金會(AFAR)組成聯合考古隊先後進行了五次發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製品和動物骨骼等。其中早期陶器的出現引起了學術界高度關注。
由於當時學術界普遍認為陶器的發明與農業的出現、人類的定居生活等有關,而這些活動是伴隨著全新世大暖期的到來而發生的,所以陶器最早出現的時間基本上應在距今1萬年左右。由於早期陶器保存下來的陶片比較碎小而且珍貴,無法提取裡面殘留的有機物進行直接的年代測定。
盡管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年代學實驗室針對仙人洞遺址出土的早期陶器年代問題先後做了不少工作,測定了很多的數據,但因無法明確指出提供碳十四年代數據的樣品與陶器的等時關系,也就無法對早期陶器的年代下一個准確的結論。
2003年至2005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系統採集了碳十四測年樣品,准確把握和記錄出土陶片與測年樣品的地層關系,結合地層沉積微結構分析方法,確定該遺址陶器出現的時間約為距今1.8萬年。
成果發表於2009年的PNAS雜志。基於這樣的研究積累,北京大學和哈佛大學合作團隊決定對江西仙人洞陶器的年代問題進行進一步研究。
在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江西萬年縣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2009年在重新清理出來的考古地層剖面上採集了系列碳十四測年樣品和地層微結構樣品,確定碳十四測年樣品與陶片的地層等時關系,
證實以前發掘的考古地層是人類活動形成的原生堆積,不存在自然過程或者後期活動的攪擾,所測定的碳十四年代代表了同層位陶器的年代。
由此證實仙人洞遺址出土陶器的年代可以早到距今2萬年,是目前世界上已發表陶器的最早年代。當時正處於末次冰期的冰盛期,
早期陶器年代的准確測定顛覆了傳統認為陶器是在全新世大暖期來臨後才出現的觀點,為探討現代人應對環境變化的策略以及研究陶器在人類社會發展演化中的作用等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