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漁城遺址
㈠ 蘇州名勝古跡的介紹
1、拙政園:江南園林的代表,蘇州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古典山水園版林,是蘇州四大古權名園之一,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堪稱中國私家園林經典。
2、虎丘:蘇州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已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是歷史文化名城蘇州的標志、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國家重點公園。
3、獅子林:獅子林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漢族古典私家園林建築的代表之一。屬於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獅子林同時是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
4、寒山寺:坐落於蘇州古城區西南隅的盤門景區,擁有久負盛名的瑞光古塔、絕無僅有的水陸城門、享譽海內外的吳門古橋,分別為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5、觀前街:觀前街位於蘇州市中心,是蘇州人氣最高的購物聚集地,歷來有「蘇州第一商圈」的美譽。這里是姑蘇城內最老字型大小的購物街區,因古寺玄妙觀而得名,有150多年的歷史,自古便是熙熙攘攘的重要商業街。
㈡ 蘇州木瀆古城遺址的專家點評
吳國都城的重要線索
吳越歷史舞台的中心在哪裡,多年以來一直是學者與公眾共同關回注的焦點。盡答管古籍文獻對此有所記載,但是多語焉不詳,有的雖言之鑿鑿卻只是演義。建於春秋晚期的木瀆城址的確認,為蘇州周邊的真山等地的大型墓葬、嚴山玉石禮器窖藏、何山吳國青銅器等一系列發現找到了歸宿。考古學家以鑽探、發掘等方式,發現了木瀆城址的城牆、城壕、石板道和水路等,一座大型城址已經顯露。城址之外的更大范圍內分布眾多不同規模的聚落、各等級的墓葬,構成以都邑為中心的聚落群體。
木瀆春秋古城的發現是吳文化研究的重大突破,為吳文化課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意義。以城址為中心的聚落群在寸土寸金的蘇南地區必將被完整保存,通過考古學家的田野工作,公眾將會從考古遺存中探尋更加形象生動的吳越歷史。
㈢ 蘇州的名勝古跡都有什麼
滄浪亭 位於蘇州城南三元坊內,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園,為宋代詩人蘇子美所築。 滄浪亭造園藝術不同尋常,未進園門,已是綠水回環,垂柳迎風。 憑欄依岸,臨水山石嶙峋,復廊蜿蜒如帶,廊中的漏窗把園林內外山山水水融為一體。 園內以山為主,山上古木參天,著名的滄浪亭即隱蔽在山頂上。 南面的明道堂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牆上懸有三塊宋碑石刻拓片,分別是天文圖、宋輿圖和宋平江圖(蘇州城市圖);五百名賢祠壁中嵌有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五百多個人物平雕石像。 園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樓名看山樓,登樓可覽遠近蘇州風光。 獅子林 在蘇州城東北婁門內園林路,是元代園林的代表。 獅子林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後花園,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稱,很多石峰形像獅子,因而得名。 假山內外上下盤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宮,咫尺之間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 由於它原是寺之後花園,所以獅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徵,與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並論。 山腹中 空靈曲折,宛如迷宮的洞穴即象徵佛的法力無比。 另外園內還有「燕譽堂」、 「卧雲室」、「問梅閣」、「真趣亭」等建築。 園內長廊四面貫通,廊壁上嵌有書條石刻,皆為名家書法佳作 蘇州林圓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麗,古典園林嫵媚多姿,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稱。 1985年,蘇州園林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蘇州是水鄉,引水便利,附近盛產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加之舊時蘇州文人薈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學士又追求「雖居鬧市而有山林之趣」,這樣大大促進了蘇州園林的發展。 據地方誌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將近200處,為全國之冠。 蘇州園林,在布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被稱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 拙政園 拙政園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始 建於明正德年間,圓主王獻臣取 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築室種 樹,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 也」之意而命名。 拙政園又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 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築。 西部水面迂迴,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中主體建築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 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 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鴛鴦廳」,而後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所以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感到這里可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主體建築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主景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紛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 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而香洲即位於這一水灣口之兩側。 拙政園中園的布局以荷花池為中心,遠香堂為其主體建築,池中兩島為其主景,其他建築大都臨水並面向遠香堂,從建築物名稱來看,也大都與荷花有關。 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留園 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原為明代徐時秦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 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 留園佔地約30畝,以水池為中心,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主要觀景建築。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並有長廊與各處相通。 東區以麴院迴廊見勝,由林泉耆碩之館、冠雲冠雲樓圍成庭院,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端雲、岫雲兩峰。 北區有新辟盆景園。西區是全園最高處。 虎丘 虎丘在蘇州城西北3千米處,風景優美,古跡眾多,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虎丘正門是斷梁殿,入內經試劍石、真娘墓就可到達「千人石」。 千人石後「別有洞天」內有劍池,其四周還有白蓮池、點頭石、雲岩寺、冷香閣、第三泉、孫武子亭及虎丘塔等古跡。 虎丘自古就為游覽勝地,山上一石一木都有美麗的傳說。 寒山寺 以一首詩而聞名中外的寺廟,要數蘇州寒山寺。 唐朝詩人張繼寫了一首《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很多到蘇州游覽的人,都把寒山寺列入日程,以便親自體驗一下詩中的意境。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5公里外的楓橋鎮,始建於梁,原名「妙利普明塔院」。據傳,因唐代高僧寒山曾在寺內主持,故名寒山寺。 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 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 寺內古跡甚多,有張繼《楓橋夜泊》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寒山寺最著名的是那口鍾已流落到日本,但不知下落,現在的鍾是1906年日本人士募鑄的。 很多日本人士對寒山寺很熟悉,能背誦《楓橋夜泊》詩。 寒山寺每年都要接待成千上萬的日本旅遊者。 楓橋 其中許多日本遊客專到寒山寺去度過除夕 之夜,聆聽寒山寺的鍾聲,他們認為,在辭舊迎新之際,聽到寒山寺的鍾聲,能消災去禍。 聽完鍾聲,再吃碗面條,新的一年就萬事如意了。 當然,他們更希望能到鍾樓上親自撞一下鍾,因為這樣就 更能夠得到上蒼的保佑。 吳縣 吳縣市素有「人間天堂」美稱,位於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域的京滬鐵路線上。東臨上海,南連杭州,西含太湖,北望長江,中間環抱古城蘇州。全市總面積3177平方公里,總人口97.1萬。 「太湖風光美,精華在吳縣」。太湖2400平方公里水面,吳縣佔有75%;湖中72峰,吳縣擁有58峰;太湖13個風景名勝區中,東山、西山、光福、角(lu)直、木瀆、石湖六大景區在吳縣市境內。 吳縣市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文物古跡眾多,自然景觀風光旖旎,擁有縣以上文物保護單位89處,其中省級24處,國家級1處。有三山舊石器時代遺址、保聖寺的唐塑絕藝作品、紫金庵的彩塑羅漢,有司徒廟「清」、「奇」、「古」、「怪」的四株古柏,還有石公山、林屋洞、啟園、天池山、寶帶橋、雕花大樓等著名景點,秀山麗水,人文薈萃。 吳縣市工業基礎深厚,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已先後建設了包括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太湖大橋、東山賓館、光福機場等在內的一大批娛樂和基礎配套服務設施,開發了梅花節、金秋采桂游、仲春碧螺採茶游、四季鮮果游、水鄉古鎮游等特色旅遊產品,形成了吃、住、行、娛、購、游的配套服務體系。 祝你愉快!
㈣ 蘇州歷史文化遺址
1、蘇州治平寺遺址
位於蘇州市郊上方山東麓,東臨石湖,隔水與越城遺址相對,地屬市郊橫塘鄉,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1956年調查時發現該處有古文化層暴露。1965年進行過小范圍試掘,出土並採集到銅輥和紅衣陶、細泥紅陶、印紋硬陶片等新石時代晚期至春秋時代的遺物。
蘇州博物館於1983年試掘位於磨盤山上的吳城遺址,在土城夯土層中也出土了同一時代的類似遺物,可以認為春秋吳城遺址的下層亦屬治平寺古文化遺址范圍。治平寺遺址對考古研究具有較大的價值。
2、蘇州園林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麗,古典園林嫵媚多姿,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稱。
1985年,蘇州園林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蘇州是水鄉,引水便利,附近盛產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加之舊時蘇州文人薈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學士又追求「雖居鬧市而有山林之趣」,這樣大大促進了蘇州園林的發展。
據地方誌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將近200處,為全國之冠。
蘇州園林,在布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被稱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
3、滄浪亭
位於蘇州城南三元坊內,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園,為宋代詩人蘇子美所築。
滄浪亭造園藝術不同尋常,未進園門,已是綠水回環,垂柳迎風。
憑欄依岸,臨水山石嶙峋,復廊蜿蜒如帶,廊中的漏窗把園林內外山山水水融為一體。
園內以山為主,山上古木參天,著名的滄浪亭即隱蔽在山頂上。
南面的明道堂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牆上懸有三塊宋碑石刻拓片,分別是天文圖、宋輿圖和宋平江圖(蘇州城市圖);五百名賢祠壁中嵌有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五百多個人物平雕石像。
園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樓名看山樓,登樓可覽遠近蘇州風光。
4、獅子林
在蘇州城東北婁門內園林路,是元代園林的代表。
獅子林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後花園,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稱,很多石峰形像獅子,因而得名。
假山內外上下盤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宮,咫尺之間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
由於它原是寺之後花園,所以獅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徵,與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並論。
山腹中 空靈曲折,宛如迷宮的洞穴即象徵佛的法力無比。
另外園內還有「燕譽堂」、 「卧雲室」、「問梅閣」、「真趣亭」等建築。
園內長廊四面貫通,廊壁上嵌有書條石刻,皆為名家書法佳作。
5、拙政園
拙政園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始 建於明正德年間,圓主王獻臣取 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築室種 樹,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 也」之意而命名。
拙政園又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
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築。
西部水面迂迴,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中主體建築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
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
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鴛鴦廳」,而後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所以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感到這里可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主體建築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主景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紛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
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而香洲即位於這一水灣口之兩側。
拙政園中園的布局以荷花池為中心,遠香堂為其主體建築,池中兩島為其主景,其他建築大都臨水並面向遠香堂,從建築物名稱來看,也大都與荷花有關。
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6、留園
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原為明代徐時秦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
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
留園佔地約30畝,以水池為中心,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主要觀景建築。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並有長廊與各處相通。
東區以麴院迴廊見勝,由林泉耆碩之館、冠雲冠雲樓圍成庭院,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端雲、岫雲兩峰。
北區有新辟盆景園。西區是全園最高處。
7、虎丘
虎丘在蘇州城西北3千米處,風景優美,古跡眾多,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虎丘正門是斷梁殿,入內經試劍石、真娘墓就可到達「千人石」。
千人石後「別有洞天」內有劍池,其四周還有白蓮池、點頭石、雲岩寺、冷香閣、第三泉、孫武子亭及虎丘塔等古跡。
虎丘自古就為游覽勝地,山上一石一木都有美麗的傳說。
8、寒山寺
以一首詩而聞名中外的寺廟,要數蘇州寒山寺。
唐朝詩人張繼寫了一首《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很多到蘇州游覽的人,都把寒山寺列入日程,以便親自體驗一下詩中的意境。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5公里外的楓橋鎮,始建於梁,原名「妙利普明塔院」。據傳,因唐代高僧寒山曾在寺內主持,故名寒山寺。
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
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
寺內古跡甚多,有張繼《楓橋夜泊》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寒山寺最著名的是那口鍾已流落到日本,但不知下落,現在的鍾是1906年日本人士募鑄的。
很多日本人士對寒山寺很熟悉,能背誦《楓橋夜泊》詩。
寒山寺每年都要接待成千上萬的日本旅遊者。
㈤ 蘇州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名勝古跡
蘇州周庄古鎮 蘇州同里古鎮 蘇州古典園林 蘇州天平山 常熟尚湖 蘇州木瀆古鎮 崑山錦溪古鎮 蘇州拙政園 蘇州寒山寺
㈥ 姑蘇城有哪些名勝古跡
寒山寺,霞光微曦時或暮色蒼茫中,於江岸湖邊,聽幾聲隨風飄來的鍾聲,不禁使人勾起一番懷古的幽思。在數不盡的名寺寶剎的鍾聲里,最教人心馳神往的莫過於蘇州城西寒山寺的鍾聲了。
六朝古剎寒山寺始建於梁天監年間( 502 年- 527 年),但它的聞名於世要歸功於唐代詩人張繼。當年張繼進京趕考,名落孫山,鬱郁還鄉,途經蘇州,夜宿楓橋,觸景生情,於是寫下了千古絕唱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寒山寺古銅鍾為唐代鑄造,但後來被毀。明代嘉靖年間本寂禪師重鑄銅鍾。六如居士唐寅在《姑蘇寒山寺化鍾疏》中記敘甚詳,說此鍾聲音宏亮,聲聞十里。但這口銅鍾也不復存在。關於嘉靖銅鍾的下落有一種說法:它被日本浪人盜去,為此曾釀起風波。光緒三十一年( 1905 年)寒山寺重建時,日本人士募捐鑄仿唐青銅乳頭鍾兩口,一口送往寒山寺,一口存於日本館山寺,並有銘文鐫刻其上:「姑蘇寒山寺,歷劫年久,唐時銅鍾,空於張繼詩中傳耳。嘗聞寺鍾傳入我邦,今失所在,乃將新鑄一鍾齎往懸之。」現今這口銅鍾仍懸於寒山寺大殿右側。
寒山寺在日本也是婦孺皆知。寒山寺因唐貞觀年間寒山、拾得兩位高僧由天台山來此住持得名。後來拾得和尚東渡日本傳道,在日本建「拾得寺」,與寒山寺為姊妹寺,同時,把佛家叩鍾一百零八下的規矩也傳到日本。日本人相信,聽鍾聲能驅邪利吉,每年除夕,成百上千的日本人專程來寒山寺聽鍾聲,以清除一年的煩惱,這已成為此地的一個特有的旅遊項目。
票價:20元
地址:寒山寺弄24號
電話:65336634
交通:公交遊3線、313路、406路、9路、10路、931路、324路、45路、301路到達
㈦ 蘇州的名勝古跡
旅遊景點簡介:
拙政園:位於婁門內東北街178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拙政園始建於明代,王獻臣是該園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間官居監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罷官而歸,買地造園,借《閑居賦》「拙者之為政」句意,取名為拙政園。園內主要景點有:蘭雪堂、芙蓉榭、秫香館、放眼亭、遠香堂、小滄浪、留聽閣、浮翠閣等。
獅子林:位於城東北的園林路23號,是元代僧人天如禪師為紀念他的教師中峰神僧而創建的。獅子林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玲瓏眾多、出神入化,形似獅子起舞,被譽為「假山王國」,有「桃源十八景」之美譽。園中最高峰為「獅子峰」,另有「含暉」、「吐月」等名峰,建築有「立雪堂」、「卧雲室」、「指柏軒」、「問梅閣」等。
虎丘:是蘇州城的標志性景觀,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蘇州在春秋時是吳國的首都,吳王闔閭死後就葬於虎丘。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蘇州任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修七里堤,使虎丘景緻更加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古人在評價虎丘的特色時,曾提出:「九宜」之說,稱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
現園內主要景觀有:世界著名斜塔——虎丘塔、「天下第三泉」、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劍池、擁翠山莊、萬景山莊等。
留園: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末年被劉恕所得,擴建後改名寒碧山莊,時稱「劉園」。光緒初年,官紳盛康買下此園,吸取蘇州各園之長,重新擴建修葺,改名為留園。
留園共分中、東、西、北4個景區,景區間由700多米長的曲廊連接,長廊兩壁上嵌有歷代名家書法石刻300多方,人稱「留園法帖」。廊檐下有粉白花牆漏窗,圖案精美。從花牆望去,山池亭台在花樹中若隱若現,有如丹青畫卷,別有情趣。
西園寺:位於蘇州金門外下塘街,留園西側不遠處,西園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園放生池的總稱。
該寺始建於元至元年間(1264-1294年),本名歸源寺,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觀音殿和藏經樓等建築。其中羅漢堂特點突出,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觀音,在它不遠處,還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個不同面相的臉,據說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文殊菩薩、九華山地藏菩薩、峨眉山普賢菩薩、普陀山觀音菩薩。堂內還塑有大肚彌勒像,寒山、拾得像,關公、韋馱像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瘋僧」、「濟公」兩像,其傳神與妙趣橫生令人驚嘆不已,堪稱傑作。
西花園的放生池同樣引人入勝,池內有很多魚和鱉,大都是佛教徒所放生。其中五色鯉魚可與杭州玉泉媲美。池中還有一隻三百多歲的大黿,只有在炎熱天氣才出水一現。
寒山寺:位於姑蘇城外楓橋邊,始建於六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唐貞觀年間改名為寒山寺。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廡殿(偏殿)、藏經樓、碑廊、鍾樓、楓江樓等。大雄寶殿右側有一口日本友人送來的銅鍾,它是1906年由小林誠義等一批工匠鑄成的。此鍾一式共鑄兩口,一口在日本館山寺,另一口就在寒山寺,至今保存完好。
網師園:位於帶城橋路闊家頭巷11號,是一處典型的清代宅園。最初是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吏部侍郎史正志罷官後建的一座宅院,自譽藏萬卷書,取園名「萬卷堂」,自號「漁隱」。清乾隆年間,光祿寺少卿宋宗元在萬卷堂故址,營造別墅,為奉母養親之所,始名網師園,「網師」是漁夫、漁翁的意思。全園面積5400平方米,由東部的宅第、中部的主園和西部的內園三部分組成。園內主要景觀有:轎廳、大廳、梯雲室、月到風來亭、殿春庭院等。1981年建成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內的中國庭院「明軒」,就是以該園的「殿春」庭院為藍本設計建造的。
網師園最特別的是夜花園部分,崑曲、評彈、江南絲竹、古箏、笛子等曲藝節目輪流在花園中不同的廳堂演出。由於表演有中國江南特色,環境又是著名的蘇州園林夜景,對遊客了解吳地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因此極受海內外遊客的喜愛。
滄浪亭:蘇州最古老的園林,原為五代吳越廣陵王的池館。滄浪亭以清幽古樸見長,融園內的假山與園外的池水於一體,在假山與池水之間,隔著一條復廊,廊壁開有花窗,透過漏景,溝通內山外水。據說全園有108種花窗樣式,圖案花紋變化多端,構作精巧,是蘇州園林花窗的典型。
滄浪亭在假山東首最高處,上刻清代朴學大師俞樾手書「滄浪亭」3字。建築風格古樸,結構形式與整個園林氣氛非常協調。兩旁石柱上有石刻對聯一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
怡園:位於市中心人民路中段,是清光緒年間富紳顧文彬所建的私人花園。東部原為明朝尚書吳寬的舊宅,西部為顧氏擴建。東西兩部間用一道復廊相隔,復廊牆壁飾有花窗,從花窗中看東、西兩面的園景,格外幽深曲折。
盤門:位於蘇州古城牆的西南角,有著名的「盤門三景」瑞光塔、吳門橋和盤門城樓。
現存的瑞光塔為北宋磚塔,塔高43.2米,7級8面,由外壁、迴廊、塔心組成。瑞光塔中曾多次發現珍貴文物。1963年,在第一層塔壁內發現木佛兩尊,第三層塔心內取出石佛一尊以及大中祥符年間磚刻題等文物。1978年,又在第三層塔心磚龕內發現舍利寶幢、觀音、如來銅造像、木刻印刷和碧紙金書的經卷共100多卷,為五代至北宋時文物。
㈧ 蘇州木瀆古城遺址的遺址簡介
蘇州木瀆古城址位於蘇州市西南部的山間盆地內,包括蘇州市吳中區木瀆鎮、胥口鎮和穹窿山風景區三個鄉鎮的部分地區,四周環繞一圈山脈,通過四個山口與外相通。西南通過胥口與太湖連通。自2009秋季以來對該城址開展的大規模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到目前為止,基本確定了古城址的年代和范圍,發現了若干處重要的遺存,對城址結構有了初步的了解。
城址呈不規則形狀,城牆大致沿盆地邊緣而建。北城牆位於木瀆鎮的五峰村一帶,殘長1150米。城牆橫截面呈梯形,上寬12.9~15.35米,底寬22.3~22.35米,現存最高處3.2米,堆築而成。外側城壕與城牆的走向一致,寬約15米左右,總長約1050米。另發現一處水門遺存,豁口處水道寬約13米。
2010年蘇州木瀆春秋城址被選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㈨ 蘇州木瀆古城遺址的歷史背景
據《史記》等文抄獻襲記載,東周時期,吳國曾建都於蘇州一帶。木瀆古城的發現解開了蘇州一帶東周時期大規模、高等級聚落群的核心遺址在哪裡的謎題,為春秋晚期吳國都城的探索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考古學證據。依據出土陶片特徵、地層堆積關系和城牆等遺跡的結構特徵,可以判斷木瀆古城建於春秋晚期。城址周邊分布著大量兩周時期的遺存,包括規模、等級不同的小城、遺址聚落,如魚城、越城、張墓村遺址等,數量眾多、等級不同的土墩墓與石室土墩墓,如真山、樹山、陽寶山、雞籠山大墓等,以及嚴山玉器窖藏、多批多地點零散出土的青銅器,等等。
依據對考古調查和發掘的城牆、城門、護城河、建築基址、手工業作坊遺址、一般居址、墓葬、窖藏等各類遺存的年代、等級和性質的研究及對由各類遺存所構成的聚落群的綜合分析,可初步確認木瀆古城是一座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質的大型城址。